lunwen.id,lunwen.ts,lunwen.title,lunwen.renqi,lunwen.guanjianci,lunwen.zhaiyao,lunwen.quanwen,lunwen.fenlei 1,"2018-05-14 23:16:52",幼儿教育方面论文,0,"幼儿 教育 幼儿教育论文",要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幼儿对挫折的适应能力。幼儿受到挫折时,心情烦躁,情绪抑郁,这时如果受到老师或同伴的同情、帮助、支持,能缓解他们的不良情绪,恢复心理平衡。相反,如果同伴对他们的挫折歧视,幸灾乐祸,只会使他们丧失前进的勇气。,"幼儿教育方面论文:社会体验幼儿教育论文 我们应该如何让幼儿在社会中体验,在体验中得到成长呢?对此,我们在社会体验式幼儿教育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并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走进社会,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围绕我园的社会体验主题课程,我们在每一个主题都进行着社会体验活动。我们以幼儿身边的新鲜事物等为切入点,设定了幼儿感兴趣的社会体验活动。和我们每天打交道的就是热闹的马路,孩子们到马路上亲自观察马路上的标志、人、车,认识了和我们密切相关的斑马线、红绿灯、交警叔叔、清洁工等,一系列的活动都是让幼儿通过寻找、观察、触摸、操作等方式发现了社会中的许多秘密,在探寻中开阔了幼儿的眼界,丰富了幼儿多方面的知识经验。 二、经验共享,碰撞幼儿的思维火花 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有了每一次的社会体验的基础,孩子们说话的积极性越发高涨,越想去和别人交流自己的发现,和大家分享那一份喜悦。在主题《寻找春天的足迹》中,幼儿去公园、去郊区观察春天的变化,将他们观察到的、看到的记录表带来幼儿园,讲述着“我发现了小草,小草是绿色的,摸上去尖尖的,小河的水融化了,垂柳发芽了桃花是粉色的,有五个花瓣,天气暖和了蚂蚁也出来寻找食物了”……孩子们还把他们的照片带来和小朋友展示:“这是我和妈妈一起去摘草莓,草莓红红的,大大的,可好吃了,我们采摘了好多呢。”正是因为有了自己的经验基础,孩子们才有了经验共享,发展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才会让大家的思维得以碰撞,让经验得到更好的融合。 三、挖掘体验课程,拓展幼儿的思维 经验我们围绕主题活动进行着《春雨的色彩》《春天在哪里》《春天里的故事》,而在春天中又发现了土壤中的秘密,进行了生成活动《土壤》,我们带领幼儿用小铲子挖土,观察土壤的颜色特征,亲自感受土壤的秘密,孩子们发现了土壤里的虫子。土壤能让植物更好地生长,在科学区让孩子用土壤种植红豆、绿豆等,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在主题活动《夏天在哪里》中,孩子们发现了水果的秘密,我们进行了生成活动《水果大变身》,让孩子们用水果做成水果沙拉、水果罐头、水果汁等,在操作中、品尝中,幼儿探究的兴趣得到更好的激发。就这样我们以自然资源为基点,通过预设主题网络和生成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使各领域横或向纵向发生联系,并利用适宜的现成的教材或自己创编的一些教材构建了园本课程。 四、引进资源,发展幼儿的创作欲望 社会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幼儿社会体验的资源都是幼儿最喜欢、最感兴趣的材料。随着季节的交替,自然界会无私地向孩子们奉献特有的产品。于是我们会发动家长和幼儿收集自然材料,汇集起来,进行加工创意制作。总之,社会体验给幼儿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乐趣,幼儿教育在社会体验中不仅增长了他们的知识经验,还学会了观察、思考与探索。让社会体验真正成为幼儿教育的乐园,那就让幼儿在社会中快乐体验,在体验中快乐学习,在学习中快乐成长吧! 作者:史凤鹤 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白泥井镇中心幼儿园 幼儿教育方面论文:家园合作幼儿教育论文 一、乐章初:尊重家长和孩子,注重情感交流 孩子需要快乐和健康的成长,作为教育者应当尊重幼儿,让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中体会快乐,并快乐的成长。作为幼儿园的老师也应当注重和家长的情感交流,在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合作环境中展开幼儿教学,这是家园合作的前提。 例如:在每一学期开学之前,针对托班和小班的孩子进行家庭访问,对孩子的一些基本条件与家长做好沟通,避免在进入幼儿园后孩子出现各种焦虑情绪。在进入幼儿园的第一天,幼儿园举行了一次亲子活动,一来可以让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熟悉幼儿园;二来,让家长更多的了解教师,放心的把孩子交给幼儿园。我们为每一个孩子贴上一个可爱的胸贴,标上孩子的名字,在活动中,老师能够随时叫出孩子的名字,孩子也会和老师产生一种亲切感,也会让孩子更加信任老师。家长在参加完亲子活动后,对老师会更加的信任,也愿意配合工作,家长支持幼儿园工作,孩子也能更加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二、乐章次:引导家长,感受理解教学内涵 (一)家长要感受教学内涵 在开展家长活动的时候,我们会听到各种各样的想法,导致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家长意见存在一定的分歧: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只要吃的好、睡的好、玩的好就可以了,完全不重视孩子的心理;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放手不管,认为教育就应该老师来做;还有的家长是晚来得子,过分的宠爱、溺爱孩子等。作为老师,应多做家长的工作,转变家长的思想观念,家长应经常学习育儿知识、主动关心幼儿园、班级的事情,经常与老师沟通,达成教育的一致性,才能共同教育好孩子。在开学初,我们选择召开一次家长会,向家长介绍介绍此年龄段孩子的发展特点以及在本学期内,孩子可能涉及到的活动,同时成立家委会,充分发挥家委会的带头作用。帮助家长树立主人翁的意识,使家长明确家园共育的重要性,让家长不仅对幼儿园和班级有更清楚的认识,更加明确自己在班级中应担当的角色,知道应怎样参与幼儿园、班级的活动,怎样参与家委会的工作,怎样指导、教育幼儿。班级家长委员会成了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与纽带。 陈鹤琴老先生非常强调家园合作的重要性,说:幼儿教育不是家庭或幼儿园哪一单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幼儿园只有和家庭密切配合,协同合力,共同架起家园共育的彩虹桥,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家长和教师要做好幼儿的表率 幼儿的发展依赖于生存的环境,即优良的人文环境、物质环境。只有打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才能放飞孩子的美好激情,张扬孩子的个性,塑造孩子的美好心灵。一切为了孩子,家长与教师做好表率作用,孩子需要快乐和健康的成长,作为教育者应当尊重幼儿,让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中体会快乐,在快乐中体会礼仪。作为幼儿园的老师也应当注重和家长的情感交流,在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合作环境中展开幼儿礼仪教学,让家长懂得幼儿的礼仪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责任。 在幼儿园中,形成一种读书漂流的形式,能够更好的促进家园的互动。家长将自己家里适合孩子的书籍带到幼儿园,幼儿园对家长开放园里的书籍,在家园合作相互借阅书籍中,丰富育儿科学观,也能够更好的在教育幼儿一题上形成统一的观点,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三、乐章次:引导家长,发现疑难困惑,参与探索 家长的参与,能够更好的利用幼儿园的教育资源,是幼儿园教学过程中的贡献者,是孩子成长的一个良好的外在条件。有了家长的参与,能够更好的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以及参与意识,能够更好的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责任感。 例如:讨论“奇妙的蛋”的故事,孩子可能会想出:“蛋为什么泡在醋里面会冒泡泡?”、“盐水里面的蛋为什么会浮起来”。这时,我会告诉孩子们:“大家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大家做的很好,发现了问题,那大家能不能自己再找到解决的办法呢?”之后,如在图书馆查找、上网查找、问家里人等正确的方法都呈现了出来。我说:“那,大家今天回去好好想想,明天我们一起讨论吧! 到了第二天,我在问孩子们的时候,明显感觉到孩子的踊跃。王某某说:“我妈妈带我去问了化学老师,老师说醋和蛋壳上面的钙起了化学反应,从而导致蛋壳变软。”林某某说:“我还发现,蛋在糖水中也会浮起来,我不明白是为什么?姐姐就帮我在网上查了一下,说是糖水的密度高,所以蛋会浮起来。”……还有许多的答案,孩子在快乐中寻找答案,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引导了家长参与和探索其中的奥秘。 实践证明,家园共育需要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让家长成课程构建、实施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才能发挥家长的资源优势,实现幼儿园活动的目的。 四、乐章次:培养幼儿礼仪 (一)营造幼儿学习礼仪的良好氛围 在现代教育中,幼儿教育的一大特征是环境育人,正如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言:“儿童认知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积极主动建构的。”在日常的幼儿园生活的时候,我们开展了一个“文明小使者”的活动,每一天,都由两名小朋友佩戴好“文明小使者”的胸章,站在教室门口迎接其他小朋友,并且不时的像老师、家长们问好。每一位孩子都会愿意早早的来学校,而家长也会大力的支持。而在家长的支持中,关键在教师如何做家长的工作。教师应改变以往“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使我们的家长认识到幼儿礼仪是优质教育的最佳途径,都拿出热情与行动积极参与到班级的各项活动中来。此外,亲子游园活动、春、秋游活动等都是家长共同参与的活动。在幼儿演出、外出参观、节日活动时,许多家长都主动帮忙,就是这样,家长们默默地支持着、配合着老师们的工作,这样,就为幼儿的学习礼仪营造出了良好的环境。 (二)合理规范幼儿的礼仪行为 幼儿经过长时间礼仪行为的培养,礼仪行为得到规范,能做到遵守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讲究环境卫生,不乱扔果皮纸屑,不乱吐痰,不践踏花草,知道一k下楼梯行走规则。如以前出操,小朋友出门时,常出现挤着头、手的现象,可现在没有出现过拥挤的现象,大家已经习惯一个跟着一个走,不推也不挤。以前老师搞卫生扫一堆烂纸,而现在有了废纸孩子们都主动扔到垃圾桶里。 五、乐章次:培养幼儿养成团结的好品德 通过礼仪行为的培养,孩子们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在交往中,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等。孩子们也知道对待同伴要多关心,互相帮助,使得全体幼儿共同促进、共同发展。如我们班的旁边是小班,午睡后,我组织幼儿去帮小弟弟、小妹妹们穿衣服、系鞋带等,孩子们干得非常认真、起劲,听着弟弟妹妹喊着谢谢哥哥姐姐的话,孩子们也感受到了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快乐。平时写作业时,常出现抢橡皮、不借给小朋友铅笔等事情。为了让幼儿切实体验光顾自己、自私自利的害处,我们采用了游戏“两人三足”、故事“孔融让梨”等形式来实现。通过礼仪行为的培养,使幼儿明白了互相谦让、团结同伴是一种美德。 六、乐章末:发挥家长优势,重视家长辅助 家园共育氛围的形成,关键在教师如何做家长的工作。教师应改变以往“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使我们的家长认识到家园共育是优质教育的最佳途径,都拿出热情与行动积极参与到班级的各项活动中来。此外,亲子游园活动、春、秋游活动等都是家长共同参与的活动。在幼儿演出、外出参观、节日活动时,许多家长都主动帮忙,就是这样,家长们默默地支持着、配合着老师们的工作。 当今社会,大多数家长都有一技之长,作为幼儿园老师可以利用家长的一些长处、不同思维来弥补目前存在的单一的、狭隘的思维;家长的多才多艺,即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技能,也更新了教育的方法。在幼儿教育越来越趋近于生态化的今天,一次次的幼儿活动,离不开教师精心设计,也离不开家长的辅助配合。做好幼儿园教师和家长资源的双重整合,才能够谱写幼儿成长的乐章。 综上所述,对于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幼儿的智力有限,所以接受的速度也有限,这就要求了家长、教师以及社会都有计划、有目的的参与到活动中来,真正的从“要我做事情”变成“我要做事情”。有人说家长与教师的合作如同一辆车的两个车轮,只有同向运转,合力前进;有人说家长与教师的合作如同一曲谱的音乐符号,只有共同谱写,携手合作,才能促进孩子礼仪行为的养成。的确,优化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实现家园合作,才能达到双赢的目的,带领孩子走进一片新的天空。 幼儿教育方面论文:创新能力培养幼儿教育论文 幼儿在父母的关注下逐渐长大,这是每个为人父母者最为值得欣喜和幸福的,但随着孩子的逐渐成长,生活上、学习上或其他方面的各种问题也纷至沓来,成为困扰幼儿父母乃至幼教者的主要问题。据生理学家研究发现,幼儿学龄前阶段是孩子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高速成长发育的阶段,孩子不听话、不爱学习、对父母的依赖性强等等问题让幼儿父母和老师感到伤透脑筋,但正是这种表象行为体现了孩子正在逐渐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求和创新欲求,正在试探性地摆脱家长、教师的严重束缚,运用自己的思维来指导行为方式,所以怎样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和开拓创新的学习意识在幼儿成长的这一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必须时刻关注幼儿这一成长阶段的心理变化,对幼儿的行为方向加以正确的诱导,使其在感觉不到束缚的情境下正确地发挥自主创造力和主观能动力,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当然,这一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充分掌握幼儿在接受知识和教育时的心理特征及心理变化为前提,只有掌握了幼儿的心理变化,才能够对症下药,保持正确的施教导向。所以说,深入分析幼儿学习心理特征,并充分了解在这种心理特征下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极大的影响。 一、幼儿学习心理特征分析 在幼儿教育中,正是由于幼儿学龄前语言和行为能力成长迅速的特征,导致幼儿思维方式异常活跃,从对日常和学生的接触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对待学习和教育的态度直接反映了学习心理,这种心理的外部表现形式虽然是因人而异、千奇百怪,但所反映的学生心理特征归纳起来无非以下几点:一是盲目被动型。这一类型的学生往往是深受家庭溺爱,家长对其行为过于关注。由于幼儿时时刻刻都在家长的监视下,事无巨细全部都由家长或监护人代为完成,这样的家庭环境影响就直接导致了孩子对外界事物在判断和认知上缺乏思考和处理的主动性,久而久之形成了盲目跟从的心理特性,对待新接触的事物多半等待别人给予解答或提示,逐渐形成了思维惰性。这样的孩子虽然能够对老师的话做到言听计从,但被动的接受心理导致创新能力非常欠缺,学习上就有了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应变能力不足,学习方法和接受能力过于教条和呆板,长此以往将会成为常说的“书呆子”,可见,幼儿的这种心理状态不是学习教育的良好状态。二是玲珑乖巧型。这类学生往往是由于跟随家庭参与的各类社会社交活动较多或其他生长环境影响,在家庭小氛围或社会大环境的熏陶中逐渐养成处事圆滑的行为习惯,对事物甄别判断上具备一定的能力,能够主动迎合教师的安排或听从教师的说教等,尽量以服从的乖巧行为搏取教师的欢心,但往往存在阳奉阴违的学习心理。在学习上缺乏韧劲和耐力,多注重于表面而忽略了实质,尤其在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上,多停留在表层或表象上,所以导致知识要点掌握不扎实,在课堂学习中尽管表现积极,但考评测试的成绩与其平时表现产生了一定的差距,甚至有很大反差。这一类型的学生具备很大的创新潜力,如果加以正确引导和教育,则会发挥巨大的创新潜能,反之则会养成敷衍趋势或被动应付的不良学习习惯。三是固执己见型。这类学生在对待事物上有一定的主见,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独立的判断,在多数时候始终坚持自己的看法。当自己的判断与老师的意见产生分歧的时候,多会尽力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路,并一直坚持自己是正确的。即便是争论结果明显趋于劣势或被动时,表面上或口头上会屈从于老师的强势,但内心的不服从也会表现在行动上,行动上仍然多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施。这种学习心理虽然在某种角度上分析,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相对的优势和条件,但在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上由于学生固执的心理而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同时,这一类型的学生由于性格原因,对别人的批评在内心会有很大的抵触,并会在很长时间记忆在心。外部表现多为行动孤僻、不太融入集体,在语言和行为上以自我为中心,与学生的相处不是十分融洽。四是顽皮逆反型。这类学生的思维和行动多数都非常活跃,常常没有固定的模式,在解答问题时也经常不按照正常思路,常常会给人很多意外,对老师或家长安排多数都是反其道而行之。性格特征表现为表面上粗犷,但对事情的处理条理性很强。勇于表达自己的诉求,有时会刻意违背老师和家长的意愿而特立独行,能够很好地处理自己与玩伴间的相互关系,在是非面前敢于担当。做事非常果断近乎于莽撞,对后果多数考虑不足,我行我素的性格让老师和家长都很头疼。但这一类型的孩子的独立自主性很强,尤其是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尤为突出,容易形成两种极端,一种是加以正确引导将会成长为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或者团队中的骨干中坚力量。但如果放任自流,则会养成其无组织无纪律的性格特征,影响其健康成长。 二、幼儿教育学习兴趣的培养 幼儿心理特征直接影响到幼儿的为学兴趣、对学习的态度、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学习效果,由于幼儿所处的年龄段的特殊性,导致其感性的认知多于理性认知,对于直观事物的认识多于对于隐性事物的认识。虽然不同的性格特征导致了幼儿在对待学习上保持着不同的态度,但从学龄前儿童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上分析,其心理特征对学习的影响存在着共性。即在对知识的汲取上除了能够引发极大兴趣的事物外,都是尚处于被动式的接受阶段,因此运用怎样的教育方式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是这一阶段从事幼儿教育的关键因素。从归纳的上述四种幼儿学习心理特征上分析,对待幼儿教育的策略必须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只有采用不同的方法才能够激发心理特征存在差异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才能够逐步由被动式教育转化为主动式学习,才能够在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同时达到良好的施教效果。经过对幼儿学习心理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来逐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找到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一是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发幼儿学习兴趣。幼儿的认知水平决定了其对于直观形象事物的认识比对说理性教育更能够加深理解,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说理性教育方式往往很难在幼儿间产生共鸣,但图形符号类的事物很容易引发幼儿极大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多数将一些推理运算过程演化为某种事物的叠加或递减,通过自身的行为的改变加深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多数幼儿对动画片、画册等极为关注,这就是因为这些表现形式契合了幼儿的思维方式,通过对画面信息的捕捉,幼儿能够读懂其中的故事情节的变化。同时这种表现手法,通过颜色、光线、形态的变化带给幼儿一种直观的信息,从而在幼儿内心深处激发了极大的兴趣,使得他们能够沿着作者的构思完全集中注意力,极大地开拓了思维空间,增加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由于幼儿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局限性,所以语言和文字对幼儿的吸引就很难达到动画等直观表现载体所能达到的这种效果。二是用不断变化的新鲜事物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幼儿正处于对一切事物都怀着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年龄段,新鲜事物可以说是点燃幼儿思维火花的导火线,就如同幼儿手里的玩具一样,即便是再爱不释手,但经过很长时间后也会失去原有的兴趣,因此用不断变化的新鲜事物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是一种寓教于乐行之有效的教育途径。这种在教学上实现不断变化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例如可以从教具的颜色、形状变化上来体现新鲜感,也可以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大胆创新,将游戏教学、动画教学、图形教学、手工制作教学或体验教学等方法引入教学方案中,多为学生创造亲自动手参与的机会,并通过多种形式吸引学生参与,不断改变方式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用开放约束的双重措施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提倡以幼儿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和思想压力,让学生充分发挥思维和想象,是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手段。但这并不等于让学生放任自流,特别是幼儿的自制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不足,注意力相对不集中,一旦放任就很难再将思维重心引导到学习上来,因此给学生营造开放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同时,也要进行适度的约束,采取开放与约束并重的原则才能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提倡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活动进行的程序,正确对幼儿加以引导,将要实现的教学目标融入到幼儿活动中,紧紧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展开活动,这样才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表面上放任的活动形式下有效约束引导幼儿围绕知识点来展开活动,通过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标。 三、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前提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只有具备了自主创新的主观想法,才能促使学生去亲自实践并不断探索未知领域,所以说,创新意识培养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具备了这种意识还要为学生创造必要的自主创新环境,为学生提供自主创新的机会,这是实现幼儿自主创新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而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亲手操作,不断鼓励学生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措施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归根结底是在潜移默化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充分挖掘学生特有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是要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多鼓励学生去独立思考、去认真思考。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幼儿喜欢看蚂蚁搬家,于是就以此为课题,首先引导幼儿通过实地观察和认真总结,归纳蚂蚁的生活习性等特征,让幼儿探索蚂蚁在什么情况下才搬家?鼓励学生结合实际多“问”。即在积极有效的引导下适时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教师在学生思考中做好积极的引导启发,通过先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学习、去解答这样的程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多向学生即时发问,让学生思考,这样循序渐进地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拓展问题多“想”。沿着一个问题的思路走向,不断提出一些启发引导性的新问题,这样可以充分利用青少年喜欢接触新鲜事物的心理因素,例如在幼儿通过细心观察对蚂蚁的生活习性等有了大致了解后,进一步扩展学生的思维,把问题渐渐引向深入,适时提出“蚂蚁为什么会搬家?搬家前后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这样逐渐将问题引向深入,久而久之就会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意识。二是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宽松适度的自主活动环境,营造良好的自我发挥氛围,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才能的机会,搭建发挥自身潜力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环境的创设作为实现学生创新目标的客观载体,使学生能够普遍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学习的激情指数,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学习中体验自身的价值和收获。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或多种方式,例如:要使幼儿获得对蚂蚁搬家这一兴趣课题的感知,我通过自己搜集图片、文字介绍等材料来帮助幼儿加深认识,同时号召家长积极参与进来,配合幼儿选择不同的时段和客观因素来完成实践观察活动,这就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认知平台。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有益的文娱活动、开展适当的智力竞赛、维持正常的学习秩序等等来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三是要采取适当的创新举措。充分利用学生好动特性从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入手逐步培养创新能力,这是教学的关键。多鼓励和肯定学生,相信学生能够去做并能够做好,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放手去做。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发挥个体优势,彰显个性特长。为学生动手操作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的同时,引发学生进行亲自动手操作的强烈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主动性。对学生的新想法、新思路进行适当的褒奖,既不使之骄傲,又能让其感到有成就感,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中体验到快乐和收获,在满足和兴奋中激发创造灵感,迸发大胆创造的激情。例如在幼儿对蚂蚁搬家在有了一定认知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后,教师通过展示幼儿的研究成果,对观点正确的幼儿给予适当褒奖,让幼儿感受到亲自参与的成就感,进而提高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由此看来,将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引入到课堂上来,做到理论与现实的紧密结合,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才能不断拓展学生的创造空间。把握住日常教学中点滴琐事,将培养创新意识、营造创新环境和采取创新措施有机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为基础,才能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创新能力。 幼儿教育方面论文:教师集体教学幼儿教育论文 一、幼儿园实施集体教学的必要性 有关幼儿园幼儿教育的指导方针已经明确指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应该是游戏,这点可以看出幼儿园在教育方面很重视游戏的作用。实践证明,集体教学活动能够大大促进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通过幼儿园的课程安排,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幼儿园也都将集体教学活动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这是因为通过集体活动教学能够让幼儿更贴切地理解教育的内容,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充分地认识这个社会,这个是让幼儿熟悉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因而笔者认为集体教学活动对幼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非常必要的。通常幼儿园会采用集体教学和小组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样可以有利于幼儿理解和接受。 (一)集体教学活动的作用 在幼儿园教学中一种有效的组织方式是集体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借助有限的教育资源对幼儿们展开基础性教育,这对幼师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因为通常幼儿们还没有形成自我控制能力和学习的能力,他们不受束缚,对待任何事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所以要引导他们学习需要非常的手段来吸引他们的兴趣。集体教学活动对幼儿来说,能够使他们针对同一个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在相互启发的学习气氛下,幼儿们能够彼此获得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集体教学活动还能给幼师一个评价学生的平台,让教师经过横向的比较评价幼儿的各项能力。还能充分地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 (二)目前幼儿园的现状 首先,我国的国情决定了集体教学活动这一教学模式,这是我国特有的,是社会文化导致的,不能因为外部环境改变的。中国由于人口众多,我们不能像西方国家一样,因为我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和人文背景都不同,虽然我国的幼师没有达到西方国家的水平,但是集体教学活动是最适合我国幼儿园教学的一种模式。其次,幼儿园的基础设施条件和人员短缺,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幼儿园的发展,如今我国幼儿园的规模多数是较小规模的,大规模的幼儿较少,而且幼师短缺才是幼儿园不能得到很好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集体是一种非常适合幼儿较多的幼儿园而提出的。最后,我国幼儿园中缺乏有经验的幼师,多数幼儿教师都有教育过幼儿学习,但是他们并没有经过专业性的培训。 二、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需要特别注意的内容 (一)幼儿的发展情况 幼儿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一个目标和成果,而其中的过程是以经验作为前提来进行顺应和同化。所以,只有以幼儿原有的发展,合适的教学活动才能进行下去,在教师的周密设计下,支持和引导幼儿的经验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和丰富。但是,如今很多幼儿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是往往会没有对其幼儿原有的经验进行思考和分析。很多教师通常将注意力放在活动的内容本身的特别,流畅的环节等活动的本身设计,却将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提升幼儿原有的经验和发展上的元素撇在一边。例如,在识别数字的活动中,教师在操作的材料上做了精心的准备,还设计了许多精彩的游戏。但是,在其难度上却对幼儿来说没有任何挑战,非常轻松的达到了教师所要达到的要求,这说明了教师仅仅将目光放在了课程的完成流畅性,而完全没有考虑幼儿本身水平是否符合教学活动的真正的目的,这也就没有达到锻炼和提升幼儿的教学目的,对于幼儿的作用并不大。这样的教学,就算如何的新颖,如何的有趣,逻辑在如何的严谨,但是对幼儿的发展水平没有多少的帮助。此外,很多教师为走捷径而去从杂志上或者其他地方抄袭现成的教案来进行组织教学,他们觉得这些教学活动达到了标砖,也是完美,可是他们并没有注意到,这些教案只是适合一般的发展情况,或者针对某个班级而进行设计的,不适合多有的幼儿。所谓的集体教学要针对性的对本班的情况作出具体的详细的思考。 (二)教学中的环节的目标 每一项集体教学活动,都具有相当的计划性和目的性。虽然可以不排除其生成的成分,但是教师需要掌握整个过程中的其所要达到的策略和目的。如今,教学目标的罗列在教师的活动设计里都能够达到,但是这些环节却没有说明的具体性,就是单纯的粗略的笼统的罗列出来,如:第一步,导入环节第二步,进行探索第三步,总结评价,等等,非常的套路化,模式化。这就让教师无法清晰的看清其中的每一个环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关系,无法体现出各个环节的实效性。如,游戏是教师在活动所使用的一个常用方式,但是使用这个游戏是为了体现什么呢,这个游戏能给幼儿们带来什么,心中没有清晰的谱,这也就让活动出现一个表面上很成功,但是却没有任何实际性意义的状况。同时,这样的模式,罗列方式的简单就会把教师是思维固定下来,失去了创新,失去了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模式的机动性。被现成的教案牵着鼻子走,不能以教学活动针对性的处理存在的相应的问题。例如,某个数学活动对9的组成和分解中,其实幼儿早已了解其中的道理和奥妙所在,但是因为教师的定性思维,走规定的老路线,坚持原有的设计进行一项又一项有趣的活动,去却是整个教学活动变成一个毫无意义的教学,所以,教师要在设计教学活动中设计每个环节是要让自己知道每个环节的目的作用所在,发挥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有效的作用。 三、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方法 (一)用心体会,创造良好环境 幼儿的基础学习方式就是去探索。所以,引发幼儿的探索活动,创设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支持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总会在教学活动中强调把教育过程弄精,弄好,就是所谓的操作材料、游戏玩具、演示教具在教学中齐全,从而达到其教学的目的性,但是幼儿在身心发展中所谓质量变化却被完全忽视了。幼儿身心发展没有得到支持,就像”做礼物”的活动,教师无需只把目光放在制作教具上,也可以记住一些教室内所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导入,在省略一些复杂过程的同时,也减少了一些重复的过程,让幼儿在自己的熟悉环境和材料,提高幼儿自身的主观能动行,自己去开发和探索,找出其中的奥妙和规律,并亲自设计出来,让幼儿亲身的体会其中的道理,把整个教室布置成引发、支持幼儿思考的活动环境,让幼儿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这就把幼儿对知识的认知有了向往,从而达到了教育效果。 1.抓住幼儿的好奇心,材料备足 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在他们对某物好奇时,眼睛是最好的正面,抓住他们的目光,找出吸引他们目光的根源,主动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材料。 有一次,我看见一个孩子在盥洗室里嬉戏,就留下来静静的看着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原来孩子正在看从水龙头内流出的水柱正随着一只小手的转动而不断的变细变粗,好奇的脸庞洋溢着欢欣和喜悦,丝毫没有意识到身上的湿漉漉的衣服,墙上也充满了水珠,这让我有了一个想法,我在活动室一角的桌子上放上了几盆水,还准备了一些小瓶$小碗$杯盖$小船$积木$海锦等各种材料,孩子们马上围到这张桌子周围,开心的玩起水来。在玩水过程中,幼儿认识了水的特性,获得了许多有关水的知识。 2.为幼儿所需提供氛围 每个孩子都需要爱,充分的爱是孩子们的基本需求,更是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教师的一句鼓励,一丝微笑,一声赞美,一次抚摸都能为孩子带来莫大的动力,激发出孩子们的学习欲望和热情,活动中,对孩子微笑着说声:真不错,好极了,加油哦。诸如此类的激励话语都能够让幼儿积极的参与活动,如果孩子们有了自己的想法的见解是,要去认真的听,尊重他们的想法,给他们一个良好的,愉快的,自由的氛围。 (二)兴趣是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突破口 因为幼儿的年龄小,这是他们的特性,所以对某些事物的兴趣新鲜度不会保持很久,这就需要教师犀利的洞察能力,找到幼儿的兴趣,并将此作为突破口,通过引导,让孩子们能够在一个轻松的气氛下,在愉快情绪的触动之下,自主的积极的投入进去,教师开展的主题活动就是在幼儿的兴趣点上不断产生和蔓延的。 在参观商店活动中,孩子在路上看到了许多汽车,商店的柜台中也陈列着各种玩具汽车,在回来的路上,孩子们不停地讲着汽车。金金说:那个前面有只手的汽车是吊车。不是,是挖土机,我家里就有,任巍杰马上反驳。丁丁说:我家有小汽车,还有大卡车呢。我家也有,我还有警车呢。看着孩子们兴趣盎然地谈论着汽车。汽车这个主题活动在我心中油然而生。活动中,每个孩子对汽车的兴趣也不尽相同,在讨论轿车时,夏正阳最感兴趣的是刹车和排档,他不厌其烦地问司机:这叫什么名字!怎么用它!你能用给我看看吗!(童俊心感兴趣的是车轮,他整个身子都钻到了车底下,把衣服都弄脏了,终于有了一个重大的发现:我看见这辆汽车有四个轮子。(他的话引起了几个孩子的兴趣,在参观停车场的时候,他们还专门对每辆汽车的轮子进行了比较和研究。 (三)游戏是学习的催化剂 游戏对于孩子们来说,不是工作,不是负担,不完全是生活,是学习的一个途径,是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索和追寻,它是自发的,是主动的,是愉快的行为活动,知识技能往往都是通过愉快的游戏中掌握到的。如在学习比较多少时,我设计了以下游戏,找椅子,请幼儿找一个椅子坐下来,比一比人多还是椅子多,戴帽子,请幼儿给瓶子盖上盖子,比一比瓶子多还是盖子多,开锁,请幼儿找钥匙开锁,一个钥匙开一把锁,比一比钥匙多还是锁多,喂鸡,请幼儿把虫子喂给小鸡吃,比一比虫子多还是鸡多。游戏是在幼儿快乐的同时,不知不觉的掌握了许多的本领,将玩中带学,学中有玩的教学理念体现出来,提高幼儿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幼儿在其中得到了主动性的培养,为幼儿在将来学习的兴趣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将为此受用终身。 (四)生活中的节奏,刺激学习主动性 培养孩子们的学习的节奏通常包括“节奏乐”“认识节奏”活动。这也是教师训练幼儿节奏的主要方式。在生活中,我们周围的节奏音律随处可见,就如动物的叫声,音乐的节奏,教师可以让幼儿在自然的条件下找到节奏的所在,也可以在自己的设计的有固定节奏环境下,让幼儿们充分体会,找出节奏的奥妙,让节奏乐陪伴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去。 1.语言活动伴随着节奏。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教师可以以诗歌的朗诵特点,围绕教学发展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利用外物只管的将诗歌内容展现在幼儿面前,然后让幼儿随着节奏,拍手,点头等,找到节奏的规律,最后和乐器伴奏一起配合起来。 2.音乐里找到节奏。学习节奏,这和舞蹈,歌曲、律动、欣赏等活动是分不开的。在让幼儿学新的歌曲之前,要让孩子们先练习歌曲的节奏,在拍子的配合下,让幼儿们找出歌曲中的特点和奥妙,再在这基础上把歌曲的歌词记下来,在手脑并用之下,即学会了新的歌曲,也掌握了节奏。 3.节奏练习应该成为幼儿生活中的一部分,比如在幼儿练习拍球的时候就可以找到节奏,这既让孩子们增强了趣味性,也能发展幼儿的节奏感。 (五)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 面向21的幼儿教育,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探究问题、独立思考能力、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新一代儿童。使我们的幼儿具有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善于向探索实践学习,善于在社会实践中增长自己的才干,掌握必要的技能,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幼儿园教育必须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每一名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学习和活动游戏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其次,在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幼儿和教师的角色也自然而然的改变了,以前是“教师在上、幼儿在下”现在变成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把学的主动权交给了每名幼儿,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老师为辅。再次,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幼儿教育,必须承担起为培养幼儿“学会学习”奠定坚实基础的重任。我们的幼儿是有能力的主动学习者,就是要我们老师教会他们怎样学。引导幼儿正确的学习方法,参与到各科教学活动中,那么他们将会主动的学习,而无需老师和家长的督促。 幼儿教育方面论文:预防儿童流浪幼儿教育论文 流浪儿童问题是社会转型阶段的的产物。据调查,目前我国大约有20万人的流浪儿童,如果加上跟随父母外出打工的青少年,人数可能远远大于30万[1]。虽然目前整个国家和社会十分关注流浪儿童现象,流浪儿童生存状态仍然很不乐观,受到包括社区歧视、教育歧视、家庭歧视、住房歧视和就业歧视等在内的的社会排斥[2]。为了加强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工作,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共建成100多个专门为流浪儿童提供救助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3] 。流浪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导致儿童流浪的原因多种多样,家庭破裂、教育不当、生活贫困等多种经济或社会因素导致一些年幼无知的未成年人,小小年纪就离开监护人的保护流落街头。现行流浪儿童的救助的工作重点主要是护送遣返和临时性的生活保障,是一种指标不治本的行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儿童流浪问题。因此,采取必要的措施杜绝或者减少流浪儿童的数量,从源头预防儿童流浪现象的出现意义重大。 儿童之所以离家出走流浪生活,缺乏家人的关爱、关心以及师长、同学和朋友的友情是主要原因。对儿童要给予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可以起到调适人生价值,使儿童进入一种新的人生境界。这种新的社会互动环境的伦理宗旨就是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以人为本,重视对人的关怀,寻求情感能量的最大化。优化流浪儿童的社会互动环境,加强幼儿教育,可以从优化与儿童互动的家庭、学校、政府等环境入手。 一、优化家庭的亲情环境,构建美满家庭,做好幼儿教育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幸福美满的家庭有利于孩子身心的成长,家庭是预防产生流浪少年儿童的最关键环节。中国传统文化一直非常重视家教,家教在儒家伦理学说中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教育。《三字经》里就有“养不教,父之过”的说法。现代社会由于工业化、现代化而带来了农村解体和城市化,使社会结构、社会生活面貌发生变化,传统道德失去了它所附着的实体。[4]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和教育本是父母应尽的职责,但现在一些家长责任意识淡薄,甚至缺失,只养不教、不养不教的现象仍有存在要优化家庭的亲情环境,应该强化家长抚养和教育子女的责任意识,动员一切法律的、道德的力量,谴责和惩罚家长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在社会道德领域,应该强化亲情教育,倡导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的互动。这种爱的互动使儿童体会到亲情的温暖,从而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儿童期的社会化一般是在家庭中进行的,家风和父母的示范,使儿童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化起着先导的作用。黑格尔曾说过: “作为一个孩子,人必然有一个时期处于为父母所爱和信任的环境中,而理性的东西也必然在他身上表现为他自己特有的主观性。此外,离婚引起调适上的问题更是儿童一辈子都必须去面对的,因为父母离婚当时,儿童必须面对的压力和问题,在日后的人生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重新出现。[5]根据约翰逊博士等人的研究:“对儿童而言,因离婚造成的压力是一件很耗费心力的事,儿童处在内外交迫的情境之下,离婚引发儿童内心各种强烈的情绪反映,例如缺乏安全感、惧怕失去爱或者遭遗弃、焦虑、忧郁、愤怒、罪恶感、无助感、孤独感等等;离婚之后的迁移和变动可能使部分情绪反应变本加厉,因为儿童必须面对新的环境,例如搬到新家、结交新朋友、适应新的学校、父或母亲的就业、面对监护父母的压力和负担“。[6]不幸的是,当儿童最需要父母的时候,父母亲也正好必须面对多种压力,无暇照顾他们发展需要的时候,因此离婚干扰了生命中的核心关系,破坏了他们赖以稳固发展的家庭结构。(1)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摒弃不当的教养方式,坚决制止家庭暴力。(2)善法律制度,维护儿童的权益。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6条规定: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目前,法律对委托监护制度的规定还不完善,缺乏操作性。要对家长进行《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宣传教育,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子女,尊重他们的合法权益,切实履行监护职责。[7](3)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另外,家庭贫困,夫妻离异等也很容易导致儿童离家出走,成为流浪儿童。国家和社会要重点关注贫困家庭儿童心理发展状态,对贫困儿童家庭要给予及时救助,因病致贫和因灾致贫现象的出现,导致孩子小学年纪就踏入社会。流浪少年儿童的预防工作要从建设美满家庭开始。 二、建设和谐社区,营造良好成长环境,幼儿教育良好进行 社区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将该工作列入社区组织的工作议程,充分发挥社区组织监督管理的作用。对问题家庭及时进行指导和干预,促使问题家庭能够切实履行其对儿童的全部责任,预防儿童离家出走。加强对流动人口子女的管理和保护。社区要对外来流动人口的家庭状况特别是其子女的状况进行详细的摸底登记,弄清楚学龄前以及学龄儿童的生活以及入学状况;社区要与辖区内的学校进行协调,减少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障碍;对于因父母压力而辍学的儿童,社区要对其父母进行批评教育,帮助其子女复学,同时将情况登记在案,定期进行回访;对于社区内非法雇用童工的情况,要专案调查,查清问题之后要依法对业主进行处罚。 社区组织也应当与学校配合起来,积极帮助这些少年儿童复学、升学。使他们能够顺利的回归社会,避免成为流浪少年儿童,或再次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营造融洽学校氛围,加强心理疏导 中小学校是预防流浪少年儿童生成机制上的重要一环。我们必须解决好目前学校层面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其能够联合家庭和社区力量,共同做好流浪少年儿童的预防工作。破除落后的教育方式,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师德建设,不再以成绩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建立一种新的教学评估体系,不能再把升学率作为评估老师业绩的主要依据。 实施爱的教育,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果老师经常带着一颗爱心,与所谓的“差生”或犯有错误的学生,或因家庭问题而处于生活阴影之中的学生,多一些关心和交流,多一点爱护和帮助,那么他们也会健康地成长起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普及法制教育。学校应该积极地组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同时,学校要向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们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使其能够很好的区分不良群体,与其保持距离。如果在校生中出现了违法犯罪行为,学校要进行反思,承担相应的责任,不能随意开除学生,同时采取得力的措施,堵塞漏洞。重视心理健康,加强心理辅导。及早对出现心理偏差的学生进行心理矫治是预防流浪少年儿童的有效途径。 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加强学校的监督和管理。学校要杜绝乱收费的行为,避免因学费或杂费过多过高使学生家庭承受不起而造成学生辍学。同时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学龄儿童入学,特别是流动人口的子女入学,确保每个适龄少年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学校如若发现学生无故旷课八小时以上,要及时与家长及所在社区沟通,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学生离家出走,在社会上游荡。 第二,优化学校的爱心教育环境。首先,对儿童的人文关怀要着眼于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从文化知识教育入手,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辅之以生活技能教育,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其次,应重视对儿童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帮助他们形成正常的挫折意识,学习控制和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形成健康而积极的心理。培养他们融入主流社会的积极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而不是对生活随波逐流,对苦难麻木不仁。再次,加强对儿童的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增强儿童的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和防范的能力。最后,对直接密切接触的强势群体应该通过思想道德教育, 培养他们的互助心和爱的精神,要宽容和接纳儿童, 不歧视、不排斥,尽可能地帮助他们重返主流社会。第三,优化政府负责任的主导管理环境。 四、优化第三部门的公益慈善环境 所谓第三部门指的是和公共部门、私人部门相对而言的另一个部门,即各种非政府、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同“以强制求公益“的政府职责不同,第三部门被定位于“以志愿求公益”。社会公益事业不是政府的专利,政府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包打天下“。国家公共权力是社会公益事业的最重要的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是扩充社会公益性资源的必由之路,它对于缓解政府的扶贫济困压力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英国著名律师与议会法学家拿但认为志愿服务与国家服务,这两者并无明显界限:“历史上(民主)国家行为就是志愿行为的结晶与普遍化”,“如所周知,如果没有志愿服务的渠道相配合,民主国家很难有效地发挥职能”。 首先,大力扶植和培育第三部门参与儿童救助。西方国家非盈利组织的资金30%以上来自政府资助,如果缺乏政府提供的资源,许多非盈利组织就难以生存。政府负责提供资金,民间社团承担服务性工作,社团的服务实现了政府所期望的公共目标,政府资助则壮大了民间社团的服务能力,这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取的做法,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 其次,第三部门的发展需要加强监督管理。当前我国的第三部门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 如官办色彩太重, 缺乏应有的自治性;经费短缺,资金能力同所开展的公益活动的经费开支之间存在很大缺口;缺乏起码的代表性,不能集中、表达、捍卫所代表的群体的利益,基本不具备参与公共决策的能力;内部的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不健全、财务管理较为混乱等。今后,政府应当放宽登记控制,以体现公民的自由,同时加强对第三部门运作期间的管理,对其运作的规范化及质量进行监督,以确保其运行质量。 再次,建立第三部门与政府、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参与救助和保护儿童的福利事业。 儿童放弃应有的社会角色而选择具有越轨特征的流浪行为,不能不说是与其生存的社会环境有密切关系。流浪儿童的产生是制度原因,但具体到每一个流浪儿童身上又是多种多样的。贫困、家庭破裂、社会教育等因素,使他们沦为流浪状态。儿童流浪行为的产生与其生存的社会环境有密切关系。流浪儿童问题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现象,它的形成有制度上的原因,与开放的社会环境有关。儿童的流浪生活并非儿童成长中必然具有的现象,而是与社会、政府、社区、家庭、学校以及各种机构有关,或者因机构彼此间存在结构性矛盾,或者是机构本身的功能失效造成的。 幼儿教育方面论文:培养受挫能力幼儿教育论文 一、问题提出 (一)幼儿受挫教育意义 幼儿读中班时候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无论生活中或在幼儿园学习中,都避免不了遇到挫折。幼儿受挫能力的教育目的有两方面,一是为了使幼儿心理有充分的准备在学习和生活上去面对挫折;二是在遇到挫折时学会用积极心态去应付,尽快走出逆境。通过这两方面培养目的,有利于提高幼儿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方法,使幼儿身心健康得到发展。幼儿园的教育是幼儿接受挫折教育最佳时期。由于幼儿的抗挫能力高低,是直接影响幼儿成长因素之一。 受挫能力就是一个人能够承受挫折的能力。现在家庭和社会为孩子提供越来越好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对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导致孩子营养过剩,心理素质也很脆弱,受挫能力不高。尤其是幼儿园的孩子,他们即将升入小学,面对全新的一个学习生活天地,我为孩子们脆弱的意志和心理承受能力倍感堪忧。因此,我们试图通过幼儿受挫能力培养的研究,运用有效的培养方法,对幼儿进行抗挫折磨练。培养过程中,要多鼓励和指导幼儿走出挫折的阴影,要注重培养幼儿“求助互助”,使幼儿懂得如何正确对待困难、失败、挫折。这对于幼儿未来的成长和民族未来的发展,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二)幼儿受挫能力培养的问题 当前,老师和家长对幼儿应付挫折能力的培养仍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幼儿一般是在3-6岁之间,由于现在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老师和家长给幼儿过多关心和爱护,容易造成幼儿独立性和自觉性差,依赖性强。有的老师认为,挫折教育就是吃苦的教育,只要给幼儿设置一些困难,让幼儿吃点苦头就能解决问题。于是在教学上故意设置一些挫折情境,让幼儿体验。其实,挫折教育是抗挫折能力的教育,人为地让幼儿吃苦并非挫折教育的本质。挫折教育贯穿人的一生,单靠让幼儿吃几天苦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因此,必须运用合适的受挫折教育方法对幼儿进行培养。 目前,很多幼儿园和家长针对幼儿的受挫能力差而开展受挫教育培养,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如下三点不足: 1.受挫教育方式不当 首先是老师和家长多采取赞赏教育方式来对幼儿进行受挫培养,虽然赞赏教育方式对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确实很有帮助,但对幼儿太多赞赏及对进行呵护式的培养之后,使幼儿容易产生任性和输不起的性格,出现抗挫能力不高的情况。 2.忽视对幼儿的受挫能力培养 有些家庭及老师过分娇惯和溺爱幼儿,在教育方式上,只重视幼儿的智力教育和兴趣教育,而忽视对幼儿挫折承受力的教育。这使得相当多中班幼儿的心理发展与智力发展显得不协调,使幼儿自我意识强烈,形成心胸狭窄的性格。 3.幼儿园和家长沟通不够 老师没有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园表现,特别是受到挫折的表现;而家长忽略了受挫折培养的重要性,不能及时将幼儿的生活特性和在家表现向老师反映,未能实现家园结合对幼儿受挫折培养。 二、具体措施 (一)各种形式的活动中培养受挫能力 1.利用手工操作活动进行受挫能力培养 通过手工操作活动,不仅有助于开启幼儿的智力,直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也有助于通过操作出现的种种挫折对中班幼儿进行受挫能力培养,塑造学生爱生活、爱劳动、不怕困难、不断追求新知识的精神等综合优良品质。例如,可以利把四个火柴盒牢固贴在一起制成一间“房子”的手工活动来培养幼儿受挫能力,在幼儿制作失败后,出现受挫折后的表现,老师不能马上给予帮助或批评他们,而是应该积极引导幼儿自己去完成,让幼儿亲自去体验到制作的过程,感受到失败的痛楚和成功的喜悦。老师在手工制作过程中要让幼儿知道困难、挫折无处不在,可以讲述如爱迪生、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在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如何自己想办法解决的故事,提升幼儿受折能力,使幼儿具备受挫能力去面对未来的挑战。 2.利用生活情境进行受挫能力培养 对幼儿要培养爱劳动的习惯,练习幼儿自己整理床铺、扫地、抹桌子、穿衣、系鞋带、做值日生等自我服务能力和为集体服务的能力。要根据幼儿已有的生活习惯,可以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困难或随机利用现实情景出现的困难,引导幼儿开动脑筋,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在劳动活动中,幼儿有时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在引导幼儿排除这些生活挫折的过程中,既增加了幼儿的自信心,又培养了幼儿的耐挫能力。例如:有的幼儿不会自己洗水杯,老师可以利用该情景进行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手把手教幼儿洗,由不会到会,由别人帮助到自己干的过程,幼儿经历后既能锻炼了幼儿的自理能力又能提高抗挫能力。 3.利用游戏情景进行受挫能力培养 游戏情景教学是幼儿最喜欢的,老师可以利用幼儿园的环境及周边社区环境,设置一些游戏情景教学,如设置一些有益的竞赛游戏和简单体育活动。老师在游戏活动中有意识地给幼儿设置障碍,让幼儿在游戏中受到挫折,以培养孩子更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幼儿学会正确对待输赢的心态,帮助幼儿及时调整心理状态,提高抗挫能力。 老师可以利用小小探险家、亲子运动会、郊游等系列活动,利用各种幼儿乐于接受的游戏,锻炼幼儿的意志品质,增强幼儿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在幼儿游戏中,根据当时的环境特点设置一些小障碍,告知幼儿必须要通过“跳一跳”才能摘取成功之树的果实。同时,障碍的难度必须适中,贴近生活、接近现实。 (二)开展“求助互助活动”培养受挫能力 开展“求助互助活动”培养受挫能力即幼儿在遇到困难时,学习求助,从而解决困难,快乐地完成任务。 1.活动“我有困难请帮忙” “我有困难请帮忙”活动主要是引导幼儿在困难时寻求帮助。在培养幼儿受挫能力时,教导幼儿在遇到困难时,要求学生必须要学会寻求帮助。如幼儿在饮水时发现杯子不在原处,不会去寻求老师帮忙,而是表现出急躁不安。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应有意识地训练幼儿在遇到困难时学会寻求帮助,比如把水杯放在高处,在幼儿去取的过程中,要告知幼儿可以向老师提出帮助的请求。老师可以表现出乐意帮助幼儿的表情,同时,要教育幼儿向老师道谢,让幼儿感受到,老师因为帮助了他而心情很快乐。 因此,鼓励幼儿在幼儿园里互相帮助,引导幼儿在其他幼儿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也引导幼儿在自己需要帮助时,向其他幼儿发出帮助请求。让幼儿感受到帮助别人和受到别人帮助都是快乐的。 2.活动“你有困难我来帮” “你有困难我来帮”活动目的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体验互帮互助的精神,引发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你有困难我来帮”虽然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表现出了对人的一份关心和一份爱,表现出现代人高尚的情操,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同情、善良、热情的种子。 如在玩飞行棋的活动中,有的幼儿接受能力强很快学会,但在分组活动中,会下的幼儿不肯与不会下的幼儿在一组,教师可以对会下的幼儿说:“今天你能不能做一回小老师,教不会的小朋友下棋?”,会下的小朋友很乐意对同组小朋友说:“我来教你”,让幼儿在生活、学习中体验合作、互相帮助的重要性及意义要学会抓住幼儿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偶发事件,引导幼儿互相帮助,使幼儿初步懂得碰到问题时可以求助于同伴,小朋友看见同伴有困难,也可以主动帮助解决所碰到问题。让幼儿体验通过努力自己解决困难,帮助幼儿自信心。在幼儿遇到困难问题时,教师往往支持、鼓励幼儿能迎着困难而上,适时适当的情况下,为幼儿提供帮助。 3.树立“不怕困难”的榜样 在教育过程中,通过看图书、讲故事,使幼儿认识了解这些英雄楷模在挫折面前如何战胜困难最终成为英雄,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可以利用多种媒体激发幼儿的抗挫情感,如:组织观看电视、录像、影碟等,形象直观的人物,幼儿观看后比听老师讲述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幼儿的抗挫情感。如看电影《闪闪红星》、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通过影视中的模样教育幼儿勇敢、坚强。另外,教师要为幼儿树立不怕困难、意志坚强的榜样。幼儿模仿能力极强,当我们遇到困难和失败时,不要表现出害怕、惊慌的表情,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成为生活的强者,为幼儿树立榜样。 (三)创设“遇到困难别害怕”宽松环境的氛围 1.利用学习环境来对幼儿进行受挫能力培养 幼儿园利用学习环境来对幼儿进行受挫能力培养,这是提高幼儿抗挫能力培养的重要方法。幼儿在学习遇到困难时,首先要培养幼儿独立、自主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不要急于向老师求助,多动脑和多动手,实在不懂再问老师。要引导幼儿在学习上要有始有终,不半途而废。对于学习方面能力较弱的幼儿,学习的要求可以降低一下。例如:幼儿不会写自己名字,老师可以把名字的笔划分解开,","期刊 >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I>学前教育" 2,"2018-05-14 23:16:56",幼教论文,0,"幼教 幼教论文",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下一代的历史使命,力争使每一个幼儿身心健康快乐成长,不仅需要为幼儿创建优越的物质环境以满足幼儿生理需求,同时在创建物质环境的同时也决不能忽视精神环境的创建,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幼教论文:中高职双语幼教学前教育论文 一、中高职双语幼教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现状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清 笔者对比了双语幼教专业的中职和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发现,两者在语言表述上基本一致,缺乏清晰的人才差异定位。没有体现出中高职的教育层次性,也没有体现出中高职人才培养的层次性,体现不出中职技能型人才和高职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差异性。没有体现出高职是中职的延续和提升。在访谈相关教师的时候,也问过是否了解本专业的中职和高职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中职和高职培养的人才的落脚点在哪。相关教师认识到中职和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有高低,但是却不能较为明确的说出不同点在哪。这直接影响后期的课程设置,这说明了教师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清楚,直接会导致后期的课程教学中的偏差。 (二)课程设置重复 课程的设置决定着学生的能力结构,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要经过企业调研,从岗位(群)工作任务出发,结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反推出课程。但在调查中发现,双语幼教专业中职和高职的专业必修课课程设置上大抵相同,根本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不同层次人才的自身特点,同时也没有考虑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整体性。在访谈中职起点的高职学生的时候,不少同学就反映高职所开设的许多课程在中职阶段已经学习过,甚至有些课程的教材都是一样的。相同的课程,相同的教材,中职学习一遍,高职又学习一遍,这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的疲倦性,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同时也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高职是中职的延续和提升,因此中高职专业课程有一定的重复是可以必须的,但是像这样大规模的重复是违背了教育教学的规律,也是背离了经济学中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反映出,乐理与试听练耳、钢琴、声乐、现代体育舞蹈、学前心理学、教育学、幼儿形体与舞蹈创编重复最严重。在对比中高职专业必修课程发现,高职开设的17门专业必修课,有11门与中职有所重叠,共计课时754,占所有专业必修课的63%。有中职钢琴基础开设126课时,在高职阶段又开设了64课时,合计有190课时。乐理与试听练耳中职126课时,高职82课时,合计208课时。声乐,中职126课时,高职64课时,合计210课时。幼儿形体与舞蹈创编,中职126课时,高职208课时,合计334课时。在五年的职业教育学习中,前面所述的课程就学习了4年,虽然这些课程是日常的幼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专业技术知识,但是重复性的课程,过多的课时量会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而缺少其他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 (三)课程衔接认识不够 在访谈教师时,问到中职之前开设了这门课程,高职又开设了同样的课程,你认为这样有没有必要,中职和高职课程的区别在哪里,中职和高职的课程应该如何对接呢,或者说中高职课程有没有对接的必要。超过50%的专业教师都有与我类似的经历,但是面对课程的重复,他们更多的是表现出来的无奈,并没有想过该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换句话说有些专任教师认为中高职课程的有一定的重复时必要的,但至于为什么重要,又不能说出具体的缘由,只是感觉很重要。他们有些认为高职的课程应该比中职的课程,在深度上和广度上都要更进一步,理论上是如此。但具体如何拓宽深度和广度,如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知识需要,实际操作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他们在备课的过程中,即使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更多地还是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准备授课过程。在针对中职学生的调查问卷中笔者都设立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进入高职学习,有没有必要开设和中职重复的课程。中职学生普遍认为,中职已经学习的课程,如果高职再开设,就没有什么新鲜感,会觉得没有意思。但是如果非要开设的话,希望能够学到不同的东西或者更多的东西。同样的问题在问到已经升入高职的学生时,则得到了不同的回答,也是目前我们碰到的一个现状。高职学生认为目前高职开设的许多课程已经中职阶段已经学过,从内容上并没有多大的不同,对他们来说无疑就是再炒了一下剩饭,缺乏学习的兴趣,所以觉得高职没有必要开设同样的课程。总之,在中高职课程的衔接上,专业任课教师思想认识不够,即使有些老师有一定的思想认识,但是缺乏正确和清晰的理论指导思想去引导,使得中高职的课程衔接具体操作出现了教师上课再认真,学生还是没有兴趣听的局面。这并不是说老师不用心,学生不认真的原因,而是从源头上就存在的问题。教师的理论认识不够,造成了高职学生对课程产生错误的认识和偏见。而恰恰是中职学生的想法正是我们迫切需要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在课程衔接中,教师是主导者,需要教师的正确认识和具体的教学实施。更需要相关的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和牵头领导,因为这关系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及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 二、中高职双语幼教专业课程体系衔接构建 针对之前的现状分析,笔者认为应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来着手构建中高职双语幼教专业课程体系衔接。 (一)中高职双语幼教专业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衔接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指南针。课程衔接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因此,为了实现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必须要找出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共通性和区别性。其次要确保中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兼顾性,即突出中职学生就业技能的同时,又要兼顾学生继续深造的需求。最后,要确保高职教育是以中职教育为基石,根据中职学生的能力知识特点,量体裁衣,真正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最终实现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真正对接。中高职教育都是为社会培养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只不过中职教育培养的是初,中级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即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中高职双语幼教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和职业能力的衔接 中高职双语幼教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职能范围大抵是相同的,一般都可以在幼儿园,学前教育,早教机构,亲子园等涉及到婴幼儿的相关行业。中高职双语幼教学生的就业范围较广,但不管是中职学生还是高职学生,从业之初都需要从最基础的岗位做起,初始岗位都是一样的,初始工作起点都是一样的。这就意味着中高职双语幼教学生的初始岗位相同,那么如何体现出人才的层次性呢。在初始工作岗位工作一段时间后,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就会提升到一些工作要求较高的岗位,再进过自身的努力和经验的积累,一些出类拔萃的人员会再次的做一个自我提升,步入更高级别的岗位,甚至是一些管理岗位。此时,中高职学生的差异性就体现出来了。高职生在思想素质和心智上更为成熟,整体素质较高,因此今后在岗位上的提升空间也相对要大一些。中职学生如果能脚踏实地努力实现自我提升,今后的发展也不可小觑。因此,中职学生和高职学生的差异性更多地体现在步入工作岗位的中期和后期。因此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初始就业岗位,更多地要确定其发展岗位,并把关注点放在学生的后续发展上来。笔者认为只有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群和职业能力上实现无缝对接,才能真正地实现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双语幼教方向)课程体系的真正衔接。 作者:董晖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幼教论文:幼教课堂教学素质教育论文 1学习是手段,使用是根本,实施是关键 学为所用,博采借鉴,是我园一向的学习作风。对于学后如何巧妙运用的问题,关键要看领导的重视程度、组织安排和管理指导。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领导的重视程度,至少会为组织实施提供保证。具体做法是:首先,园委会非常重视每次学习的实效,要求参加学习的人员先介绍学习的内容和形式,再结合本园实际安排上示范课,组织教师就示范课的课堂活动形式,教学方法,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幼儿接受的效果进行评议,分析、探讨、总结出适合本园的教学方案,然后在全园进行推广。其次,幼教是学习的主体,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那么,教育就必须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充分考虑到幼儿在教学中的地位,将促进幼教的发展作为设计、组织和评价的依据。为此,我们提出“破除依赖教材罗列目的的习惯,确立根据具体目标确定教育内容和活动形式的工作程序”。其具体的目标要求:一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定教育重点,从幼儿实际认知水平出发,制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内容、设计活动形式;二是积极尝试以孩子的体验、探索、操作为主,教师适时给予启发、诱导、帮助的教育方法,创设了一种以问题解决为向导的教学模式;三是打破一切活动都全班统一进行的僵化的、整齐划一的模式,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集体、小组、个别相结合的活动组织形式,适时地给每一个幼儿创造表现的机会与条件;四是采用主题活动,根据教育目标选好教材,在制定周计划的过程中,要求教师一方面要考虑教育目标的连续性、阶段性及各科教学内容的渗透性,另一方面穿一208插有关季节、时事、节日等内容,组织纵横有序、互相联系、寓教于乐的教育内容。 第三,加强指导,促进实施。为了使教育教学改革的任务目标扎根于每一位教师的思想,园委会在积极做好宣传的同时,安排保教处就教育目标的制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对活动形式的设计,进行指导性的讲解。对一些具体问题,主管领导亲临课堂,跟踪指导;对有争议的问题,列人教研,共同商议,寻求最佳解决途径和方法,使每一节课都能做到最优化的效果。第四,评价目标的改革。一项改革从提出到完善,需要经过评价不断地予以调整、修订、论证。正确的评价对教学活动有指导作用。我们以“孩子的发展为本”提出评价目标:一看教学目标的全面性,既有完成本学科知识技能的任务目标,又有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心理教育、健康教育的目标;二看教师对活动形式的设计和教育方法的选择,是否有利于幼教独立学习、独立分析、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否有利于幼儿求异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否有利于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三看教育活动中的操作,教师确定的重点是否考虑符合多数孩子的实际,看孩子参与训练的广度如何。第五,结合“课堂教学达标创优活动”的开展,实行“说、授、评”一体化的教学竞赛,将改革全面付诸实施。“课堂教学达标创优活动”是我园近年来一贯坚持的教研中心任务,如何使这一活动真正起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目的,我们把“课堂教学达标创优活动”的开展与教学改革结合起来,把精力用于指导幼儿操作、发现、讨论和表达这些实实在在的环节上,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使活动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良好平台。 2收获与体会 第一,改革所具有的挑战性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教师乐业善思,教学目标的定位,由原来以教材定目标,变为以幼儿的发展选材料、定内容,从而增强了教师的创造意识,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人才优势。第二,对儿童观有了新的认识。改革使教师在关注幼儿学到知识的同时,更多关注获得知识过程。由于教师注重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来获得知识,“寓教于乐,寓教于玩”,因而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增强了,他们乐学善问,愿意与人交往、合作,也具有了一定的创新能力。第三,更新了人才观。素质教育的实际告诉大家:面向少数不行,面向多数也不够,必须面向全体。作为基础教育奠基工程的幼儿教育,必须树立“不求个个拔尖,但要人人成才”的观念,幼儿园教育就是要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促进每一位幼儿都能够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作者:丁小琴单位:甘肃省通渭县幼儿园 幼教论文:幼教绘本的幼儿教学论文 一、正确选择绘本材料 对幼儿实施绘本教学时也要依据我国教育改革理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保证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实施绘本教学也要突破传统教学风格的束缚,大胆进行改革创新,让幼儿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成长,可以在自由自在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如:在绘本《三只小猪》的阅读中,要求幼儿自主阅读,在没有接触这个故事前,幼儿都认为大灰狼是非常凶狠的,样子长得一定非常凶恶,孩子们对此感到害怕。但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们在阅读完绘本时,了解了三只小猪通过自己的机智勇敢,利用自己聪明的头脑战胜了大灰狼,因此,认为大灰狼也没有那么可怕,而且有的幼儿还会觉得大灰狼是可爱的。在结束绘本教学时,教师要求孩子们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借此教师可以掌握幼儿的学习情况,同时锻炼了幼儿的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深层挖掘教育元素 教师在应用绘本教学法时,不要只注重故事对孩子的吸引力,而应该利用故事的讲解让孩子明白更深的意义,在孩子们看图和听故事的过程中,理解绘本当中包含的道理。所以,首先要求教师应该理解绘本的含义,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给孩子讲解正确的信息。还有,在应用绘本教学时,教师应该有效应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首先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不同角色,感受故事的情景。所以,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要求幼儿分别扮演绘本中的人物,这种方式可以使孩子充满兴趣,使幼儿之间加强了交流和沟通,锻炼了幼儿的沟通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与幼儿形成互动,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完善提问机制 利用上面针对绘本教学的多方面论述,我们可以认识到,应用绘本教学法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给幼儿足够的思考时间和阅读时间,因此,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发挥提问的作用,可以提高幼儿的主动性。如:在绘本《小蝌蚪找妈妈》中,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小蝌蚪没有立即找到妈妈,它找错了几次妈妈?都分别找的谁?让孩子带着问题去阅读、去理解、去思考,才能确定正确答案。 四、做好引导工作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依据教学目标,积极引导幼儿,第一,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利用提问的方法,教师指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对故事中的细节要深入分析,对绘本的图片要认真观察,与绘本内容联系在一起,理解故事中的每个片段,让幼儿在阅读中自己确定重点和关键点,理解故事情节的曲折,以及各个情节是如何连接在一起的。第二,引导幼儿进行合理想象,在幼儿了解绘本的基本内容以后,要求幼儿带着问题反复阅读绘本,通过认真观察图像,了解图像对文字内容的补充,以及文字内容对图像的说明,利用自己的想象,寻找两者没有内容,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幼儿成为一个会阅读的人。第三,引导幼儿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主要有下面这些方法: (1)让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阅读文本,认真理解绘本内容,然后鼓励幼儿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幼儿之间要相互倾听,互相指出不足,可以边说边加以动作,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2)让幼儿对故事进行扩写,并说出扩写的根据,依据一定的顺序讲述完整的故事; (3)可以让幼儿对绘本内容进行表演,幼儿充分理解绘本内容以后,可以有效应用语言、动作、道具等展开想象,创造性的进行表演,可以使故事情节更加丰富与生动。 五、做好阅读顺序安排 在绘本《长长的》学习中,教师创造性对其内容进行删减和后置,取得了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在应用此绘本时,将与扉页画面“猴子”相同的内容删去,同时删去了此节课不易讨论清楚的“食蚁兽”画面,笔者认为,“猴子”画面已在扉页中出现过,如果再次出现在内容当中,属于重复,会引起幼儿的视觉疲劳;将有争议性的“食蚁兽”画面去掉,编入下一个教学课时,有利于本节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时间安排更加充裕;再有,将绘本小企鹅画面后置,移到本节的最后,是为了与下一节绘本的应用相连接,可以顺利实现过渡。“孩子们,快看,小企鹅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过来了,我们能不能像小企鹅一样呢?”上面这样处理绘本教学,给我们一个启示:在图书阅读过程中,不必依据图书叙事的固定顺利进行,可以改变原来图书的秩序,依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可以删减某个画面,也可以移动某个画面,使阅读更加充满了乐趣,给教学设计增添了新办法。 六、搭建阅读平台 《教学纲要》指出“要想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则必须要为幼儿创造一个敢说、想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给幼儿提供多种画面,让幼儿自由选择主题,同时给幼儿宽松的阅读时间,鼓励幼儿进行讨论,让幼儿依据自己的理解去读书,依据自己的视觉去读书,与同伴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共同提高。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讨论的是自己的话题,解决的是自己的问题,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们在进行交流与讨论时,自己原有知识经验与产生的新经验相互冲突,从而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在幼儿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利用眼神、表情、动作等给予幼儿启发,可以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 七、结语 总之,在幼儿园教学中应用绘本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独立思考能力,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教学方法仍将作为一种主流教学方法得到普遍应用。 作者:董雪芬单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第二幼儿园 幼教论文:幼教音乐教学建设论文 一、用情境激发孩子的学习情感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进行幼儿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的利用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的兴趣爱好真正成为孩子进行学习探究的内在动力。为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为孩子进行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进行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的提升幼儿音乐教学的教学质量。例如:在进行新课导入时,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以及各种图片来为孩子呈现相关的课本内容,或者有效的用一段音乐来吸引孩子的目光,让孩子提前感受新课内容中的描述,有效的为后续的教育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孩子进行学习的欲望,在这之后,教师可以提出几个同新课相关的任务,让孩子自行进行音乐练习,并以此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教学关系中,教师一向是高高在上的形象,而孩子则是一味的跟随教师的思维进行思考,因而,现如今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平等和谐的,在幼儿音乐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多的鼓励孩子,并以此来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真正意义上的化被动为主动,主动的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并为幼儿音乐教学出自己的一份力,更好的进行学习。为了让孩子更好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应当多多鼓励孩子,赞美孩子,让孩子积极主动的发表自己的见解,逐渐在教学中树立自信心,为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有效的提升幼儿音乐教学质量。 二、加大个性化发展实践 教师在进行幼儿音乐教育教学中应当注重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孩子本身是不同的,教师应当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以及音乐这一学科本身的特征进行教育教学内容设计,例如:有的性格较为内向的孩子,教师应当以鼓励孩子发展个性,逐渐变得更加外向,让孩子在幼儿音乐教育教学中树立自己的学习自信心,而有的本身信心极强的孩子,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中应当注重让孩子谦虚做人,虚心求教,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个性化教学实践,一定程度上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让孩子在教学中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从而有效的提升幼儿音乐教学质量。同样,个性化教学是一种体验性的教学,孩子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带着一腔热情去学习,凭自身的经验来同幼儿音乐教学内容进行交流时间,让孩子用自身的感官来体验课本的内容,直接的理解作者的真实情感。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位孩子都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例如:教师在讲解音乐的音节时,教师一般会要求孩子良好的指出认识每一个音节,并且鼓励孩子进行个性化的发展学习,学习自己喜欢的音乐,唱自己喜欢的歌,这样能很好的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三、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关键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开展幼儿音乐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的要素,俗话说,人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能更好的进行教学实践,同时能更好的帮助孩子进行幼儿音乐教学,让孩子在愉悦的环境中培养其自身的创新能力、探索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那么如何更好的营造课堂教学环境呢?教师在进行幼儿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采取多种教学模式进行幼儿音乐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举办活动以及竞赛等多种形式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孩子主动的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有效的提升幼儿音乐教学质量。例如:在幼儿音乐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课堂实践活动,让孩子快乐的学习,如同,教师在教授孩子认识音符以及节奏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孩子模仿自然界中的各种声响,诸如:鸟叫、雨声以及雷声之类的。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帮助孩子强化音律节奏的记忆能力,而且能更好的学好音乐,抓住幼儿音乐学习的中心,让孩子能更好的从身边的声响中联想到现代熟悉的情境,从而对幼儿音乐学习产生良好的兴趣,提升音乐教学质量。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幼儿音乐教学实践时,应当注重对孩子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因而在幼儿音乐教学中落实创新教学以及个性化教学,是当今幼儿音乐教育教学的当前趋势。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切实的以情境为载体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鼓励孩子进行质疑并自主学习、加强师生间交流沟通、加强对孩子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及加强对孩子的个性化教学。并以此来提升幼儿音乐教学质量。在幼儿音乐教育教学中,有效的启动创新教学模式,开创个性教学,充分的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有效的培养孩子的创新实践能力。 作者:窦亚群工作单位:彬县幼儿园 幼教论文:幼教成长教学模式综述 本文作者:汪益彩工作单位:诸暨市浣纱幼儿园 教师自我提升 (一)自我理论提升:广阅书籍——自我理论提升的纽带为让教师能真正地学到一些理论的东西,我们进行了一项阅读书籍的活动。具体活动流程为:第一步:教师自由选择书籍或文章,做好摘记及观后感,在活动中阐述自己的感受,以及在今后工作中有可能的帮助。第二步:指定书籍的阅读,进行读书漂流。选择通俗易懂、对教师有直接帮助的书籍或杂志文章,供教师轮流翻阅,并写下观后感,集中活动交流。第三步,把书面上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并结合具体教学、反思、案例等形式进行理论联系实际。(二)教学技能提升:工作小窍门的挖掘——教学共享的捷径在教师成长目标里,仅仅组织好每次活动是不够的,需要教师拥有更广阔的可能跟教学无关的知识和技能。现在我们提倡教师把这些小窍门交流出来,积少成多,通过这样的捷径让每位教师都能拥有更多的小窍门,感受小窍门带来的快乐和效率。而这些小窍门主要表现在这几方面:1.丰富课外知识。授业者要给孩子一碗水,自己首先要具备一桶水,尤其是面对低年龄的幼儿,他们对什么都好奇,什么都喜欢问个为什么,要成为孩子面前有问必答、得心应手的好老师,就必须广阅书籍、与时俱进接受新事物,哪怕是跟教学无关的或是孩子们才津津乐道的动画片等。与会时,把认为有价值的知识交流一遍,一人讲几人听,大大缩短了各自查阅的时间。2.美化环境等技能。人们都说幼儿园是个花花绿绿、充满童趣的世界,如何让这个世界在孩子们眼中始终充满向往,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中出色地完成好这一任务,很多老师是各出奇招,大家的小窍门聚集在一起当然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3.利用现代科技提高工作效率。除了传统的文字编辑和查找资料外,我们可以在网络上找到跟工作有关的例如漂亮字体、音乐编辑软件、图片处理软件等等,当我们遇到节目编排或者装饰环境时,这些小知识正好发挥其强大的功效,我们的老师也就不必求助于外界,把时间浪费在音像店、刻字店里了。同时把这些小窍门贯穿在不定期的教研活动中,这种以单个教师带领全体教师获得经验的形式给大家带来的是全面的发展,自身的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三)教学计划制定:工作进展依据——发展目标落实的基石针对教师计划性差这一情况,我们从每位教师以往的工作和计划中制定的情况出发采取个别谈话,帮助老师正确面对自己的现状和能力,再具体细致地调整计划,并在新的学期里始终勉励自己完成,最后在学期结束之前集体交流,公开自己的计划。一学期下来,很多从不积极参与的教师,特别是一些招聘教师,她们在论文案例获奖、公开课展示、优质课获奖的平台上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增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激励机制创设 (一)创设观点论坛机制:观点论坛——成为主力军的途径作为一名教师,除了教好每项知识技能外,日常生活中自身在孩子面前流露出来的一种优秀的素质也是孩子们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基于此点,我们设计了每周一次的主持话题的教研活动:轮到主持的教师事先准备一个话题,组织其他教师开展讨论,要求使活动气氛容列,做到每位教师都有话可说,同时做好小节工作,记录成册。为保证活动的有效性和避免教师选题的单一性,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丰富多彩的话题形式、范畴,另一方面也积极鼓励教师能出新意,群策群力。开展的话题大致有以下几类:通过翻阅大量资料找到一些经典的案例进行分析;感悟于平时自身在幼儿一日活动中遇到的具体事例;搜寻一个在某个学科领域中的优秀教材共同讨论设计各自的特色教学过程。(二)教师月交流文章机制: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通道具体做法是:每位教师每月交流一篇,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当你选定一篇内容之后,必须要有自己的精华。可以是困惑,也可以是经验。要求教师在交流的时候不但要脱稿而谈,而且要站立在全体教师面前大大方方地谈。经过半年左右的训练,一般的教师都能做到脱稿并且条理清晰。当然,每一次成功的反思活动,台下教师的反馈也很重要,我们要求台下的教师针对反思都要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她们认真倾听的习惯,另一方面也让每位教师在整场活动中积极动脑、参与其中。(三)观摩互动机制:交流——经验获得的方式具体做法是:(1)确定活动主题开展观摩。每次教研活动之前,先确定一个主题范围,围绕这一主题可以尽情发挥自身特长优势,自由选择学科及形式。由于主题一样,教师们在选材的时候就显得格外谨慎,又加上操作范围广、不受学科限制,活动开展时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达到了在竞争中学习提高的效果。例如有一次“绿色家园”的主题活动,一位教师细心观察周围事物,在课堂上引进了日常生活中常见、但不被人关注的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箱的区别和作用,当时观摩的老师就大发感叹:“若不搞这次活动,我们还不知道路边的垃圾箱现在有这么些讲究呢……一直以为塑料泡沫是污染物,想不到也属于可回收垃圾……”另外,一些教师虽说只是采用了传统的故事或儿歌教学,但肯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简单的一个内容,竞让孩子们欢愉雀跃,也让观摩教师们明白,只要设计巧妙,组织一次成功的活动也非难事。(2)优质课观摩。因为条件限制,外出学习的机会不是所有人都能参加,而现在的专家讲座中总有一些优秀的教师或教授开课(录像受拍摄水平限制,效果不明显),另外,园内参加课堂比武获奖的优秀活动、平时教研活动中发现的优秀活动等等。这些资源的广泛共享,这就得借助于观摩活动。我们采取“经典活动回放”的形式,鼓励教师们把这些优秀的活动再次呈现出来,让更多的教师得到学习。(四)强项拓展机制:强化——自我肯定的途径幼儿园是一个整体,若能将每个人的长处融合一起,合理使用,势必收到1+1>2的效应。而这样的拓展我们用以下三“字”法得到强化:察:我们采取自报、推荐、选拔的方法挖掘教师之特长。开学时的自报:了解自己的优点进行报名。同事们的推荐:有些内向型教师明知道自己某方面比别人要强,怕人说闲话,却不敢报名,这就需要同事的推荐。选拔:幼儿园开展一系列展示活动:故事演讲展示、各类绘画展示、书法展示、论文展示、活动设计等发现教师之优点。激:人有许多时候对自己都比较宽厚,总会自己原谅自己、自己放松自己,如果在旁边“推”一把、“逼”一次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组织者经常得做“傻”人,以傻促人。比如,练习书法时拿一个比较难的字询问书法特长的老师,这个字结构如何摆,起笔、落笔如何;读故事时抽出一段文章请普通话标准的老师从感情、咬字上予以朗读,事后,组织者要及时抓住教师的心理,记得别忘记说:“原来是这样!”“谢谢你帮我!”“确实不错!”等等,除此之外,组织者还必须经常要求有专长者及时充电。用:用其之强项进行展示并主持活动。要求主持的教师从理论、操作对各位教师进行培训,并布置相应作业让“学生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同时老师与学生们一起讨论作业的质量,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这是相互促进的过程,也是质的提升过程。善于抛开传统的教研活动形式,从教师真正获得发展的目标出发,我们进行的这一系列创新的教研活动促进了教师们专业的迅速成长。 幼教论文:幼教专业成长路径研析论文 摘要:发展学前教育,首先要保证幼儿教师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发展。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将与以专业引领的专题培训和以园本教研为主的现场研修并进,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和教学反思并行。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策略 前言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发展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教师发展研究是当前教育领域非常重要的课题之一。研究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和策略,从根本上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认知、提升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对于解决当前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过低的问题,对于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对于全面推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一、培养反思型教师 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是区别作为技术人员的经验型教师与作为研究者的专家型教师的主要指标之一。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经验+反思=成长”;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公式。教师只有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为基础,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不仅从教学观念、教学兴趣、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心理因素方面进行反思,而且从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媒体等教学技术上去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并自觉地根据反思的结果矫正自己教学中的不良行为,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其专业化水平,符合作为研究型教师的角色定位。而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只有在反思型教师教育模式中才能得到改善和发展。 如何培养反思型教师呢?下列三种途径被证明是有效的:第一,要支持幼儿教师反思的需求,把反思作为一种激励教师检验他们的教学思想和在实践中发展教学知识的有效手段,为他们提供实践及对实践进行反思的机会,并把反思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逐步培养反思意识,养成反思的习惯。第二,把典型的反思教学案例汇编成册,内容可包括:课程计划、教学过程录像、家长或同事的反馈、指导教师或专家的评论等。教师可通过所呈现的典型反思案例,训练反思思维,提高反思能力。第三,共同反思。教师个体反思更多的是个人对解决问题的假设,如果能与同事进行磋商,共享反思,教师之间便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合作的力量是强大的,并能使个体在合作过程中获得由于自己的经验得以共享而带来的满足的情感体验。使教师们不断地反思自己教育教学理念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 二、高效的职后培训 什么样的教师培训方式更有效呢?这也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的一个问题,尽管现在的培训方式仍以讲授法为主,但是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和特点。在职培训的目标逐渐从学历补偿向能力提高发展,内容上由单纯的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的学习向实用性、多样性、全面化、综合化的学习转变,在方式逐渐走向参与式、体验式等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去年7月份的园本教研培训我们也尝试了新的培训方式即参与式培训。 参与式教师培训使用的是参与式方法。“参与”指的是个体卷人群体活动的状态,既包括个体是否在场并与其他成员进行互动等外显行为,也包括个体在认知和情感方面卷人和影响群体活动的状态和程度。通常使用的方法有: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观看录像、角色扮演、填写图表、画图、互相访谈、辩论等游戏和联系。上次培训中就是用画图的方式进行的,效果非常好。这种培训方式的特点是教师投入到以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中,感悟主动学习、共同建构的真谛;在培训者的支持和引导下,感悟到如何改变教学与知道方式,促进学习者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学习。每一个专题培训活动,还侧重于某一两个学科领域的经验建构,增进教师对学科领域基本性质和关键经验的把握。而“换位体验”则更多地增进教师对幼儿学习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理解。 在未来的幼儿教师职后培训中,我们也会不断尝试新的、更有效的培训方式,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课程开发在这里指幼儿园教育课程开发,包括所有课程要素的活动,如环境的创设、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评估、师幼互动等。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开展的概念,和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20世纪80年代以来,课程开发的权力逐渐由专家转到教师手中,教师成了课程的开发者与研究者,在这种情形下,课程开发是一个教师的成长及专业发展融为一个统一的过程,因此参与幼儿园教育课程开发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在园本教研中获得专业发展 现阶段,任何一个幼儿园其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都不可能得到很多外援的帮助,更不可能依赖外援。应努力打造和培养幼儿园与教师自我发展的能力。因此我们更加重视教师经过培训之后,在园内进行集体研修,将在专题培训中获得的新理念、新策略付诸实践,即进行以园本教研为主的研修。主要特点有:1)以园为单位,建立研究和学习的共同体,这是园本教研的基本组织形态;2)教师成为自身实践的研究者,用科学研究的方式研究和开发案例,这是园本教研的有效方式;;3)教师得到有效的专业引领和促进,这是保证园本教研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园本教研活动作为教师讨论的一个平台,能促进教师间的共同建构,共同成长。我们希望这一有效途径能不断充实、丰富,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五、从个人发展变为组织发展 过去我们谈到教师专业发展仅仅指教师的个人发展,研究表明,单单改善个人行为不足以产生期望的目标。质量改善专家指出,94%的改善障碍在于组织结构和过程,而非个人表现。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中提倡运用系统理论,将教师的个人学习和组织变化同时进行,互相支持。经验表明,以往强调教师的个人学习和改进,这种学习会带来教师教育行为的改善。但是如果组织的理念与运行方式不改变,必将限制教师将所学的知识用于教学实践。这就会造成教师学到了新的教学方法,但使用的频率越来越少,因为他发现没有别的人在用这种方法,或者因得不到领导的有力支持而难以为继。组织发展的模式有多种,可以向全体教师传授专门技能,培训教师的观察能力,帮助他们学会反思、解决问题;还可以开展就问题生成的课题研究,组织教师参与对问题的诊断、对研究方案的设计及实施,在研究过程中使教师得到专业发展。 幼教论文:合格优秀幼教评定指标探究论文 [摘要]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下一代的历史使命,力争使每一个幼儿身心健康快乐成长,不仅需要为幼儿创建优越的物质环境以满足幼儿生理需求,同时在创建物质环境的同时也决不能忽视精神环境的创建,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关注幼儿尊重幼儿 作为幼儿教师,职业的特点和其他教师的工作性质有很大的区别,其中有一半是教师一半是妈妈的角色,热爱幼儿、尊重幼儿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评价和检验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下一代的历史使命,力争使每一个幼儿身心健康快乐成长,不仅需要为幼儿创建优越的物质环境以满足幼儿生理需求,同时在创建物质环境的同时也决不能忽视精神环境的创建,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促进幼儿心身健康和谐发展。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必须懂得:“每一个孩子都有做好孩子的愿望,同样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理解与尊重。我们所做的每一项工作,应努力让幼儿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注、理解、赞赏和支持。”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一些幼教工作者往往由于自身素质较差,在日常工作中的一些所作所为在不经意中给幼儿的幼小心灵造成了伤害。形成了对幼儿的“心理虐待”。然而,我们的这些幼教工作者却毫无察觉,并没有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以及这些行为给幼儿的成长发育带来的不良后果,所谓“心理虐待”是指那种在对幼儿实施教育过程中有意或无意的、经常性、习惯性的语言、行动、从而导致幼儿心理健康受到伤害。 如,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偶尔有个别幼儿说话,有些教师便会把幼儿叫起来说:“**就你话多,好,给你机会,去外边说去吧”教师边说边把幼儿拽到门外。这件事情从表面上看是幼儿不守规则,幼儿应该受到批评。但是,这只是成人的看法,他是站在成人的角度上,一切以成人为中心,由成人决定孩子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忽略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尊重与平等的原则,这样做的结果从表面上看可能是幼儿无条件的顺从,在老师的绝对权力下循规蹈矩。但其结果势必会影响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的形成。 我们认为当孩子有话要说时,教师要尊重幼儿这一权力,并善于将教育融入其中。教师应随时抓住一日生活中教育的契机生成和渗透教育。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每个幼儿园都会有淘气、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幼儿,有时成人处于某种原因和想法阻止幼儿发表意见与参与活动,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他侵犯了幼儿受教育的权力。站在幼儿的角度,我们可曾想过幼儿会是什么感受呢?!他会感到教师对他的歧视以及不公正,他会不相信周围的人对他的爱。带给他的负面影响只能是心灵深处的伤害,这将直接影响他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以至影响他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人,从而,形成逆反心理。 以上的事例,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由此我们不难看到:“教师很随便的一些言行,其实已经对幼儿造成了‘心理虐待’”。心理虐待给幼儿造成的伤害往往比体罚还要严重。许多幼教专家、心理学家经过调查研究分析表明:“受心理虐待的儿童更容易误入歧途,走向犯罪,诱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心理虐待”问题必须引起广大幼教工作者的重视。 一、心理虐待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集中表现 1.故意疏远、冷落孩子。疏远冷落是指对一些性格孤僻、能力较差、不太听话的幼儿或其家长比较爱提意见的幼儿,教师常常给出一副冷面孔,以致造成对幼儿的心理伤害。 2.威胁恐吓孩子。有些教师对那些调皮或犯了错误的幼儿,不进行正面耐心的教育,而是施以恐吓,斥责、如“你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班去!”有的教师把孩子拖到另一个班去罚站。其他班的教师还很配合,一起对幼儿进行批评,并以此警示本班小朋友。“见了吧,谁不听话,就去××班。”或者某幼儿经常打人,教师就说再打人把你送到公安局,交给警察叔叔。甚至,有些幼儿打了小朋友之后,教师会恐吓他说:“再打人找把刀切掉你的手。久而久之,虽然这些教师能把幼儿管的服服贴贴,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的伤害是难以估量的。 3.有些教师在处理幼儿间的一些纠纷时,主观臆断,“对人不对事”一些较顽皮的幼儿常常被误解、对号入座。这些做法极大的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进取心,使孩子自暴自弃,本来存有的悔改之意也就荡然无存了。 二、根除“心理虐待”的对策 1.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正确把握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 2.教师要尊重幼儿的独立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这里所说的尊重和平等不只是态度上的和蔼、亲切、而是要尊重孩子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站在幼儿的角度看待他们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 3.建立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常规,让幼儿在和谐有序的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学会自主、自信、自尊、和自律。且常规不应是僵死的,只要有利于幼儿发展,不妨碍他人、教师完全可以灵活掌握。 4.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为幼儿创设表现能力,体验成功的机会。从而激发幼儿的成就感、自信心,以及迫切想做好孩子的愿望。 5.做好家园共育,构建家园共育的桥梁。一位优秀的幼儿教师应该具备做好家长工作的能力,发扬高姿态,对于家长所提的意见应本着有则改则,无则加勉的态度。绝不能把对家长的成见带到工作中,拿幼儿出气。 渴望爱是幼儿最基本的需求,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应该是以情感为纽带,教师是幼儿心中的偶像,教师发自内心的关爱、尊重、信任、理解能使他们变的自信,有助于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健康心态、健全人格的形成。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儿童人格全面和谐发展,人格是环境与教育的产物,教育方向决定了人格发展的方向,幼儿的未来发展依赖与幼儿健全人格的塑造。如何担当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辱使命是我们每一位幼教工作者光荣、伟大、而神圣的职责。我们每一位幼儿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我。不能只重视教育的结果,更要关注教育的过程,幼儿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感到快乐。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要让更多孩子赢的尊严、享受快乐、体验成功。 幼教论文:我国幼教行业发展走向探究论文 一、幼儿教育行业的演变 中国建国初期幼儿园作为福利制度,由国家或集体举办,但只覆盖少数部门的子女。自从中国步入市场化经济,企事业逐步剥离社会职能,也因国力羸弱,百废待新,幼儿教育领域几乎彻底推给市场解决。这是民营幼儿园经营环境最好时期,然而,由于资金匮乏,经营者的素质和专业先天不足,民营幼儿园并未真正形成对公立园的竞争压力。民营幼儿园呈现数量众多,硬件落后,质量不高,品牌薄弱的局面,各地仍以公立园占据主导地位,虽然它们的市场份额不高,却在知名度,性价比,硬环境,教育质量方面拥有极高的美誉度。 民营幼儿园之所以没有成为初期市场化的主角,一个是老百姓钱袋还没有厚实起来,同时,教育标准和权威仍然掌握在国家教育部门手里,民营幼儿园并没有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在运动员兼裁判的双重身份下,公立幼儿园在市场竞争中显得从容不迫。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中产阶级的大量涌现,结合独生子女的累积效应,几个成人围着一个孩子转,从而提前推动中国进入幼儿教育的旺盛需求期。这是民营幼儿园的又一个黄金发展期。这也是一个极度危险的市场转折点。 上海浦东新区拥有公立幼儿园十余所,收费低至三四百元。当地私立园只有两三所,收费却是10-20倍。这也将是中国未来10-30年绝大多数城市的缩影。纵观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等发达国家,这也是必由之路。尽管中国目前还没有经济实力将幼儿教育全部纳入义务教育范畴,但也只是时间问题。因此,民营幼儿园分享市场盛宴时,更应看到未来发展的隐忧。快速规模化是赢利递增的重要保障,却无法确保市场的终极位置。试图通过连锁发展建立庞大帝国的设想,最终会以黯然出局作为收场。美国的教育行业,无论幼儿园,还是到大学,最富有影响力的均是私立学校。 公立学校作为金字塔的塔基,以普及教育、义务教育为主,私立学校却占据塔尖位置,以贵族化、赢利化、品牌化为特征,教育品质是核心标志。今日的民营幼儿园如何市场定位,如何确定目标,这关系到未来市场成长和格局分配。目前众多民营幼儿园通过建立连锁品牌、资本介入、经营效率、统一标识、高档装修、西化教育、爱心教育等,积极塑造市场竞争优势,但是这些却远离真正的竞争焦点—教育领域。与名目繁多、徒有虚名、华而不实的民营幼儿园推行的幼儿教育模式相比,公立园建立在扎实的中国传统教育基础上的幼儿教育,虽然不好看,效果却客观实在。 这种窘境并非只存在于幼教领域,整个中国教育行业,民营学校都有类似困境,也就是在教育领域缺乏核心竞争优势。即使目前做得声名卓著的新东方也没有脱离这样的边缘处境。如果民营教育不改变只图赚钱,不图品质的经营方向,则随时可能成为市场过客。集中有效资源投入教研,经营者静下心关注教育,让教育家做教育,勇于创造教育改革试验田,等等,这才能逐步赢得教育领域的领先优势,从而逐步占据教育的主导位置。以美国哈佛作为基业常青的发展楷模,这是中国民营教育的最好选择和最终归属。 二、幼儿教育模式的发展 中国近代教育体制、学科设置和课程内容主要引自西方,此时,幼儿教育还无法成为关注领域。延续几千年的私塾教育一直是中国启蒙教育的主要形式。建国初期的幼儿园严格说应是育婴所或托儿所,在教育研究和发展方面近于空白。以陈鹤琴和陶行知等少数代表的教育大家,他们各自提出对幼儿教育的主张和设想,并做了很多有益的实践尝试,但是比起同期的西方幼教专家玛丽亚·蒙台梭利等,无论在教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都无法相提并论。随着文革思想的影响,中国幼儿教育客观上变成简化版的小学教育。 二十一世纪前后,西方幼教思想和教育模式逐步被中国民营幼儿园引入,这是教育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蒙台梭利、卡尔威特、约翰洛克、斯宾塞、瑞吉欧、华德福、七田真、井深大、塞德兹、卡曼、斯托夫人等,这些西方著名的幼教专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一股脑地涌入中国幼教市场。众花迷人眼,中国幼教模式精彩纷呈,然而,多数却是昙花一现。水土不服、张冠李戴、舍本逐木、物是人非、不符国情,这是西化教育的真实写照。虽然这也极大地促进国内幼儿教育研究的发展,本质上却没有改变中国幼教的落后局面。民营幼儿园也没有借此赢得幼教市场品质竞争的法码。 谈论中国幼教市场就无法忽视高考指挥棒的大环境影响,让幼教服务于高考竞争,这是当今多数家长的关注焦点。追求自由、纯真、快乐、健康、个性、内涵等教育目标,在很多家长眼里更多让位于知识教育。这些目标并不矛盾,也不是非此即彼,可以同时实现,相互促进。然而,中国幼教市场既无力实现服务高考竞争的市场需求,也无法摆脱这种市场压力,很多急功近利的做法却在破坏儿童的身心发展。这是整个中国幼教市场的困惑。任何教育理念、模式、过程、效果,最终都是要服务于个人的素质成长、竞争能力、幸福感受等目标,因此,回避、漠视、放弃市场真实需求的幼教也注定是虚伪的、无法获得发展的。 当前幼儿园可划分为:一、自由发展型,以北京李跃儿芭学园作为代表。她们完全放弃知识学习,给孩子极大的自由空间,追求培养易于生存和个性发展的孩子。二、传授知识型,这是多数幼儿园的核心工作内容。艺术培训、学科知识、社会活动等对教师的专业要求远非幼师能胜任。三、思维发展型,这是少数幼儿园在尝试的教育新领域。传授知识虽然可以帮助婴幼儿发展,却很难形成绝对优势。学习能力是影响婴幼儿学习发展的重大因素,而思维能力则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标志。教师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积极引导婴幼儿的思维发展,这是传统教育模式发展到高级状态的必然趋势。少数成功案例均揭示一个现实,这须孩子自身悟性和优秀导师的参与。这两者都是稀缺资源,导致无法全面推广。四、主动发展型。这种新型教育有别于由外向内、教师主导的传统教育,主要依靠婴幼儿在特定时期对外界的敏感性和主动发展而创设的新型教育模式。 主动发展型的幼儿教育模式是当前幼儿教育的最新发展,它从理论上解决了传统教育所无法克服的自身悟性和优秀导师的两大难题,但能否全面超越传统教育的效果还有待于实践上的验证。日本千叶县有间著名的天才幼稚园,专门招收2岁幼儿,毕业孩子的智商均在140以上。这些孩子在入园时智商并非超常,而是经过专门培养后才达到超常水平。教育过程很平常,但因教育得法、环境适宜,教育效果显著。国内个别园也已取得如此教育成果。归纳该模式要素:1、教育关键期;2、混龄组合;3、自由空间;4、全面发展;5、无为而治。主动发展型的外在表现形式与自由发展型非常相似,但是后者的教育效果远逊色于传统教育,而前者却创造出传统教育从没有实现的教育高度。 三、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传统教育 传统教育思想是中国幼儿教育界的主流思想,他们虽然也认为幼儿教育应该有别于小学教育,但是两者没有本质差别。幼儿园就是简化版小学。不可否认,传统教育模式在教学的规范性、实践性和效果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以河南为例,占据主导品牌地位的几乎都是隶属于学校的附属幼儿园,其中包含很多民办学校的幼儿园。他们具有资源优势,教育效果更加突出。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区域,幼儿园的品牌影响和认可还取决于该园的历史渊源和特殊地位。传统教育模式里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是从属地位,优秀导师和学生悟性制约教育效果,这已经成为阻碍传统教育模式发展的无解难题。 (二)、蒙氏教育 蒙氏教育的全球影响力、教育理论的系统性与可操作性、教育效果的显著性,促使蒙台梭利成为对中国幼儿教育影响最大的西方幼教专家,她揭示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幼儿世界。蒙氏教育法带有强烈的个人烙印,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杜威、克伯屈等大教育家的严厉批评。它的理论基石—形式训练理论—早在19世纪下半叶便被证明有缺陷。但同时,蒙氏教育法独特的教学效果又使得它大受父母的欢迎,它强调知觉发展、动手操作、注意力培养,是让儿童自由选择,促进优化的有效学习模式,但在语言发展、个性培养和想象力塑造方面则没有显著提升。因此,蒙氏教育“中国化”需要长期扎实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三)、早期教育 东方爱婴、金宝贝等早教中心,以西方早教专家的系统理论为依托,利用丰富多彩的早教形式,在中国开创了0-3岁全新的婴幼儿早教高端市场。特点:高利润、低成本;经营模式简单化和市场的高速发展;连锁经营促进规模化。他们资本雄厚,手握资源,成为幼儿园市场竞争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但是未来软肋恰是他们引以为傲的早教模式,早教理论和实践活动缺乏有效论证,教育形式过于商业化,教育过程过于取悦家长,教育效果无从考证。早期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均没有脱离传统范畴。如果不克服简单、浮躁、轻率的教育态度,他们注定会成为幼教市场的边缘角色。 (四)、双语教育 国人对英语的狂热和外教资源长期短缺将是双语教育高成本的根源。南京一家收费十万/年的贵族幼儿园打得就是外教牌,利用全天候外教、中外混合班、游戏化教学、大型表演剧等吸引高端市场的家庭。把握婴幼儿的语言敏感期,有效促进外语能力发展,这是具有旺盛市场需求的教育目标。虽然语言氛围是婴幼儿最优的成长模式,但是高昂的外教成本让它成为不可能的教育选择。如何摆脱成人学英语模式,建立适合婴幼儿外语语言发展的可行的低成本学习模式,这是幼儿教育界努力探索的教育课题。 (五)、天才教育 天才教育是美国立法实施的教育模式,也称天赋教育,精髓就是自我教育,它是利用学生的自身天赋结合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加速个体发展的教育思路。天赋教育没有强迫教育,也没有放任教育,是一种顺其天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它承认个体差异,主张平等和个性。教育平等是通过倡导用不平等的教育对待天资不同的学生而实现,个性化教育其实就是精英教育。日本千叶的天才幼儿园、北京八中少儿班、中科大少年班等与美国天赋班的教育模式极为相似。中国民营学校要想改变公立学校的主导地位,只有在教育领域掀起革命风暴,占据教育制高点,才有机会从根本上改变自身处境。 四、幼儿教育的发展机遇 西安交大少年班从初中生中招录预科-本科-硕士连读的少年大学生,目前这种学生素质还只能零散培养。北京八中少儿班是集体培养高素质学生的特例,四年学完八年课程,一半学生考进北大清华,最次的均达一本线。这是传统教育无法企及的高度,也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教育尝试。然而,这种教育模式为何没有大规模地推广?可能教育本身的推广难度远小于政治因素的阻力。这是中国民营学校获得发展助推的一个比较成熟的教育模式选择。 2010年北京市小学四年级有1700个优秀学生报名参加北京八中少儿班30个名额的竞争。可以说,北京八中少儿班是建立在特殊群体之上,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发展型教育模式,它们筛选学生标准:高智、独立、自学。高素质的学生群体、开放式的教育模式、卓越的教育成就、26年的品牌沉淀,这些都是民营学校无法轻易实现的教育资源。既然短期难以复制,我们不妨换个视角看问题,北京八中模式给民校的最大启迪:四年级的学生素质和未来高考成绩密切相关。 民营学校尤其努力做第二个北京八中少儿班,还不如尝试更有开创性的工作,就是以培养八中少儿班学生素质作为教育目标。北京八中少儿班的成功整个社会已经不再置疑,利用它们的历史成就和社会影响,提出崭新的教育培养目标,这就象站在巨人肩膀,会迅速被推升到聚光灯下。无论是营销炒作赚取眼球,还是教育目标的实际价值,这都是值得为之的工作。何况,小学四年级前教育环境宽松,家长心态平和,这种以培养高素质的主动学习型学生为目标的教育尝试和革新很容易获得社会和人们的热烈响应。 北京八中少儿班学生均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民校利用附属幼儿园增加教育革新时间,教育效果必将更加突出。但是很多人都不能正确理解幼教和小教的差别,从教育的角度看,这几乎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教育越向源头延伸,婴幼儿潜力和可塑性越大,然而,传统幼儿教育模式已经将教育效果做到极至,目前仅个别家庭教育实现教育效果的飞跃。只有跳出传统教育思维,幼儿教育才能实现质的提升。日本千叶天才幼稚园及国内个别园均在教育效果上超越传统教育的极限,而它们基本上都是采用主动发展型的幼儿教育模式。 本文作者从事该教育模式理论和实践研究很多年,鉴于最新幼儿教育模式的复杂性,这里不再阐述,欲了解另外补充。民营学校如果能够利用领先的教育模式而获得幼儿园市场经营方面的突破,幼教行业的庞大市场和高额利润必将催生一个高速发展的教育集团。幼儿园的后续教育也将自然跟进,随着连锁经营的扩张,这种系统性的教育公司将遍布全国各地。全国幼教行业实施连锁经营的幼儿园很少,类似于香港伟才幼儿园的加盟连锁机构更多只是在市场经营、品牌运作、人员培训、教具提供等浅层次的市场开展合作。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民营幼儿园至少拥有10-30年发展期。 利用这段历史赋予的发展机遇成长为影响中国百年的教育集团公司,这是每个企业家和教育家的梦想。只有敢于创新、勇立潮头,万众一心,厚积薄发,才能实现超常规、跨越式、集团化的发展目标,打造百年品牌。 幼教论文:幼教专业态度培养措施分析论文 摘要:幼儿教师的专业态度是直接影响着幼儿教育工作的质量,进而影响未来我国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质量。幼儿教师教育院校肩负看专业化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重任,学校通过实施德育课程、学习训练、教育实践等策略来实现学生形成由专业理想、专业情揉、专也性向和专业自我等内容组成的幼儿教师专业态度的目标,进而完成培养合格专业化幼儿教师的任务。 关键词:幼师生幼儿教师专业态度培养对策 当今时代,教师专业化已被人们广泛的认识和承认,并在教师教育培养的学校和觇沟开始了按专业化的标准进行培养。由于幼儿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幼稚性的特点所决定,在幼儿教师的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个索质标准要求中,专业态度是最重要、第一位的专业素质,幼儿教师积极的专业态度是幼儿敷师工作的内在动力,是幼儿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作为未来幼儿教","期刊 >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I>学前教育" 3,"2018-05-14 23:16:58",幼儿创新教育论文,0,"幼儿 创新教育 幼儿教育论文",幼儿是我们祖国的花朵,决定着社会未来的发展和建设。作为花朵的培养者和灌溉者——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最关键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要从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下手,通过自己在教学中的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更加新颖、有趣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和激励学生养成独立创新的习惯。,"幼儿创新教育论文:新时期幼儿园创新教育论文 一、教师要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拥有与现代教育理念相一致的教育思想 教师要学会全面分析每一位孩子的表现,结合他们的特点对其给出全面的、正确的、客观的评价。然后在教学中从这些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出来采取一些适宜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独特思维能力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思想结晶。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个性并且得到相应的发展。记得有一次,我运用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音符图片来装饰了我们的教室,第二天学生来到班级中就特别兴奋的谈论了起来,有的孩子说像蝌蚪、有的说像像气球、还有的说像勺子等,我听后感到特别的惊讶,因为在我们的隐形和思维中这些音符就像是豆芽,再也想象不出其他的物品。就是这件事情启示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不再固定幼儿的思维,要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有意识地培养这些孩子的创新意识,并且要对孩子做出的回答给予相应的肯定和鼓励,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有效地保护好幼儿刚刚萌发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正确看待幼儿教育工作的职业和角色,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顺利完成教育工作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要把自己掌握的已有的知识全部都无私地传授给学生,因此我们总是会说教师是世界上最无私的职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快速变化,教师的责任和工作不再是简单的进行知识的传播,而是要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扮演着很多角色。如教师要做一名出色的组织者,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教师还要是一名出色的管理者,管理学生有序地进行探索和学习活动;同时教师还是协调者、决策者和激励者等。为此现代社会中的教师应该让自己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确保自己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多种身份和角色融于一身,为幼儿教育开展创新教育提供最有利的保证。也就是说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不一定有知识、学历高的教师就一定能够胜任或是说很出色的完成任务。在幼儿园中顺利的开展教学活动,不仅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和教学技能,还需要拥有足够的耐力和高尚的道德精神,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想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要为学生做出榜样。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真实的行动来感染和打动学生,为此幼儿教师必须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热爱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言行有责任感,对待学生要有足够的爱心,并且尊重幼儿们看似很离奇的想法,运用各种教学方式逐渐引导和培养学生,让幼儿们能够建立敢于创新和探索的精神,对自己充满信心。 三、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幼儿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幸福 幼儿园中的孩子年龄都十分小,他们没有很强的判断能力。在幼儿园中能否可以开心快乐的学习和生活大部分都是凭借着自己对周边环境的感受和喜爱程度。如果孩子能够在比较自由和欢快的环境中学习和玩耍就会十分喜欢,反之如果教师的限制太多,氛围十分沉闷,孩子就会特别想要摆脱,不愿意在这里学习和生活。由此可见,周围环境对幼儿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的影响之大,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特别关注自己班集体中的环境和氛围,用尽自己的所有办法来为学生创造一种比较宽松、自由和友善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让学生能够在班集体的生活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给幼儿们建立一种信任、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有效地激励幼儿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学习活动中来。 四、敢于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模式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虽然那些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有它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但是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前进,那些“古老”的模式也就无法再吸引学生的眼球,无法顺利地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为教育工作第一线的教师们,就要放开自己的胆子,在新的教学理念和思想的指导下,敢于探索和创新出新型的教学模式,将新的科学技术和科技产物适宜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以这种新颖、有趣的模式和形式来激励学生,增大幼儿学习的动力。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游戏式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幼儿探索知识、获取知识的兴趣;通过动手操作的形式来增强幼儿的体验和情感;通过讨论的方式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等。从而力争在教学中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幼儿。 五、总结 总之,幼儿是我们祖国的花朵,决定着社会未来的发展和建设。作为花朵的培养者和灌溉者——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最关键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要从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下手,通过自己在教学中的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更加新颖、有趣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和激励学生养成独立创新的习惯。 作者:高峰 单位:河北省抚宁县抚宁镇下庄小学 幼儿创新教育论文:幼儿创新教育论文 一、创设教育环境,激发幼儿自主创新 开展幼儿的创新教育,教育环境尤为重要。我们会为幼儿营造宽松、自由、愉快的教育环境,激发幼儿自主创新的意识。在班级环境创设中,充分考虑创新教育的因素,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动手、动脑、并且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活动的活动区域和施展才能的机会。如:小班幼儿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规则理解较差,在环境设置时以生活中较为熟悉的娃娃家、玩吧为主;中班幼儿认识能力、理解能力有所提高,教师在环境设置时增加了活动区的种类,如石趣园、豆腐坊、沥画等;大班幼儿已开始形成抽象逻辑思维,各种能力发展迅速,环境设置也更丰富多样,如烘焙小屋、棋社、健身俱乐部等。同时为幼儿提供多功能、不同层次的材料,把自主选择的机会留给幼儿,幼儿尽兴、尽情地去“研究”材料,把它们变成自己想象中的“宝贝”。如:泡沫、碎布、贝壳、树叶、空瓶、纸盒等废旧材料,投放到操作区后,孩子们会把这些不起眼的东西,制作成娃娃、汽车、蝴蝶、螃蟹等他们所喜爱的玩具,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幼儿将各种联想加以具体化,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多变的活动材料,为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插上了翅膀。 二、组织教育活动,鼓励幼儿大胆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采取师生互动的创新教育教学活动,鼓励幼儿大胆创新,还幼儿主体的地位,并为其提供创造的机会和条件,把单一的集体教学变为集体的、小组的、个别的包括社会参与的形式多样的教学,从教师的单边行为到有孩子参与的双边互动,从教师主观确定到以孩子发展实际情况和感兴趣为依据,激发孩子创新意识。在组织教育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自由伸缩,进行删减和生成,特别注意“提出问题”这个环节,不是简单的由教师提出问题孩子回答来检验孩子的学习情况,而是引导孩子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引导创设环境条件,帮助孩子自己开动脑筋去寻求答案,帮助他们消除问题,采用“激发问题的教育”贯穿整个教育活动。如在《弹弹跳跳》的活动中,老师为了让孩子们感知皮球的弹性,没有采用“皮球为什么会弹起来?”这样的问题来开展活动,而是让他们自由的去玩球,在孩子们玩过后,老师提出问题:“你们发现了什么?”孩子们就玩球中的现象,提出“我的皮球会弹起来”、“我一拍,它就跳”、“我的皮球跳得高”、“我的皮球弹不起来”经过谈话,皮球没有弹起来的孩子就提出:“我想让我的皮球弹起来。”,这是他们自发的想办法,有的孩子说:“刘老师,你给我换一个球吧!”这是一种从老师那里找捷径的想法,而老师只用鼓励的目光和语气:“自己想想办法,试一试。”于是有很多孩子想出许多办法,放在热水里烫一烫、站在高处使劲拍一拍、用双手来拍、找到皮球的眼吹气、找打气筒打气虽然有些想法未免幼稚和可笑,但我们看重的是幼儿积极参与的过程,只有提出问题,才能引发创新,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在教学中培养孩子既敢于提出问题又善于提出问题。总之,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带领孩子走进生活,鼓励孩子多疑、多问、多思。要多给幼儿提出问题,设置情境,启发、引导他们通过自己思考、操作以及和他人的交往获得知识、解决问题。鼓励孩子独辟蹊径,与众不同,甚至独立做到“一问多答”。 三、结语 经过实践,我在幼儿创新教育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实践和探索,可以看出效果是明显的。但作为教师的我在创新教育实践中仍有待于提高自己的素质。总之,对幼儿实施创新教育是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否则这种可贵的精神将会被扼杀在摇篮之中,幼儿只能在模仿、顺从中长大,失去创新的机会、条件和信心,而且很可能最终成为平庸的、缺乏独立见解的人。我始终认为,一个幼儿教师只要认真努力,以科研和学习促自己发展,积极实践,以乐学为师的精神,一定可以在创新教育实践中有所成就的。 作者:刘娜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第一幼儿园 幼儿创新教育论文:幼儿音乐创新教育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幼儿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幼儿音乐教师不断地开拓创新,在思维方面、专业教学方面都要更新理念。不断研习幼儿成长的特点,不断地从音乐教学中摸索经验,找出适合幼儿音乐教育的新方法,为幼儿音乐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幼儿;音乐创新;尝试 幼儿健康成长是每个教师和家长所给予的最大希望,而音乐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又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用音乐去启迪、引导孩子,在各个方面都能卓有成效。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只有深刻的了解幼儿学习的含义,才能够树立起正确的音乐导向,完成音乐教育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音乐能渗入人们的心灵,激发幼儿的想象能力,调整和愉悦孩子的情绪。幼儿对任何事物都有好奇心,特别是对音乐的敏感程度要胜过成人。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可采取直接、间接的方法。最直接的是幼儿能够听懂的,比较通俗易懂又简单上口的幼儿乐音;而间接的是在幼儿不经意的时候播放一些交响乐、钢琴曲等比较优美的音乐。虽然他们听不懂,但是可以在记忆中留住这些声音,在成长过程中无意识中转化为精神财富。首先,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可以拿一些器乐给孩子演示,通过不同的声音吸引孩子的眼球。使他们产生好奇,从而吸引他们喜欢音乐。其次,幼儿活泼好动,生性顽皮,播放有律动感的音乐,让孩子建立听觉美感。孩子爱玩的特性与生俱来,他们在爱玩具的同时更注意音乐的声响。现在好多玩具总伴随着音乐,无论外形、颜色的搭配还是到其姿态的丰富和动感都让孩子爱不释手。这是诱发孩子接近音乐的有效方法。最后,在游戏中或者讲故事的时候配上形象生动音乐,也可以使幼儿对丰富的音乐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孩子如果在某一时段被音乐所触动,在她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人生的道路上会带来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让孩子集体进行一些音乐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孩子接触音乐知识,可以使用一些打击乐让孩子打击,尝试音乐节奏。辨别击掌,脚步声,来增加幼儿的律动感,唱一些简单的谱例不断的增加幼儿的音乐听觉能力来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2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音乐教学艺术是语言与音乐的巧妙结合。在幼儿音乐教学中,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很好的人文环境,教师的言行在幼儿心目中占据很大的分量,特别是教师的态度和语言更是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充分使用声乐专业知识,使自己的声音富有穿透力,在组织活动时要减缓语速,并且要使自己体现出和蔼可亲、自如大方、笑容可掬的样子。特别是在语气上要符合幼儿的口吻,做到轻重缓急、风趣幽默。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幼儿进行交流、沟通,使幼儿对教师有了信赖和依靠,她们就会自觉的进入教师所设计的教学过程当中了。在教学活动中切记不要呆板和教条式,一定要添加启发诱导,在语调和语气上一定要引起幼儿的共鸣,按照幼儿思维模式去组织活动,通过示范演唱、演奏儿歌来让幼儿感知;在讲解时,要用直白、简单的语言去进行解释和说明。用最感知的语言去表达,同时还可以用手势、形象的比喻,或者图片、模型以及一些真实的影像资料去触动孩子,构成一种立体式的音乐教学模式。 3在音乐活动中注重幼儿实践能力的培养 幼儿音乐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幼儿的音乐听觉能力和增强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锻炼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开发智力和加深其情感体验起到很大的作用。活动中,要让幼儿多一些操作、演示,让幼儿直接参与活动。比如可以以游戏的方式进行音乐活动,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歌唱比赛,排演一些小型的音乐剧;也可以让幼儿学习一些可以携带的乐器,让他们自由的演奏,在动手的过程中让他们获得愉悦与知识的掌握。教师要挖掘幼儿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思维能力,组织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让孩子体验,使他们在快乐中无拘无束的学习音乐,使幼小的心灵更加富有想象力和生活的情趣。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因材施教,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加以精心设计,既要引导又要鼓励,给孩子予以充分的肯定和赞誉,在实践中让他们记忆和感受音乐带来的乐趣。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内心充满温暖和骄傲。使每位幼儿都能够感受到自己是最棒的音乐小天使,在拥有音乐的环境中让幼儿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4抓住孩子的心理特征进行音乐教学 幼儿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成长氛围和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对生活有一种美好的感受。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从授课内容到讲授方法,从语言表达到示范演练都要以孩子为中心,要懂得幼儿心理特点,要以一个朋友的身分去和孩子交流。学习音乐首先要建立在孩子喜欢不喜欢老师的问题上,幼儿的情绪波动比较大,认识、辨别问题是凭借自己的第一感官。如果一旦被他认可,他就会很快顺从和乖巧。如果教师对幼儿没有丝毫亲切感,孩子第一时间就会产生厌恶情绪,学习是无从谈起的。教师的慈善和笑脸常常会赢得幼儿的喜欢和赞誉。一些严厉的语言或者过多的批评很容易伤害幼儿的自尊,给孩子造成一定的恐惧心理,留下阴影,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不愿意参加音乐活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需要的是在游戏的状态下进行,只有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胜任和担当重任。 作者:杨帆 单位: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二幼儿园 幼儿创新教育论文:幼儿创新教育论文 一、培养幼儿创新的勇气和创造性思维 非逻辑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也就是提高了幼儿思维的活泼性,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活动时经常启发幼儿积极思考,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如:在《大象找工作》这一活动中,一开始便以语言故事导入:大象伯伯想找一份工作。一天,他来到一家面包店,做了一只又大又香的大面包。可是面包太大了,谁也吃不了。他离开面包店来到了餐具工厂,做了一只又大又圆的大盘子,可是盘子太大了,小动物们都不喜欢,他只好离开工厂,走着走着,突然听到“喵喵喵”的声音,原来是小猫幼儿园的老师生病了,小猫正吵着要老师呢。大象伯伯想,我去试试做小猫的老师吧……幼儿被故事深深吸引,积极地参与设想、讨论,同时创新欲望被激发起来,在创作时,幼儿大胆想象,创作出了与众不同的作品,有大象给小猫上课,大象在和小猫做游戏……在活动结尾时,教师根据幼儿的作品编成故事结尾,整个活动完整有序,幼儿时而着急,时而兴奋,时而欢歌,他们完全沉浸于游戏之中。 二、改革评价方法 幼儿的思维能力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有的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而有的则思维狭隘,想象力较差,如果教师以同一标准评价每位幼儿的美工作品,许多幼儿的积极性就会由此受挫,对创造的兴趣更无从谈起,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也可发现,美工技能的好坏与创造能力强弱并无直接关联。因此,正确的讲评,是搞好创新教育的关键。为了保护幼儿创造的嫩芽,我一改以往以教师为主的评价幼儿作品的方法,充分发挥幼儿、家长等的作用,除自己善意接受每位孩子的作品外,尽可能利用教室空间展览他们的作品,让家长和同事们来参观、讲评,更鼓励让他们自己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作品、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时,在大人们看来是一幅极为糟糕的作品,但给孩子自己一讲,确该如此。如:在画《大象救火》一课时,一幼儿的作品除隐约可见树干、小动物外,其他都是红色、黑色,乍一看,纯是乱涂乱画,但听听小孩子的讲述:“池塘离小鸟的家实在太远了,大象虽然尽力快跑,尽量多吸点水,但火还是越来越大,没办法,大象只好跑进火中先救小鸟……” 三、因材施教,鼓励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创新 创新教育在面向全体幼儿的时候,是分层次地因材施教,而不再是单一标准的统一要求。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也就不会有一样的两个幼儿。分层次教学是让不同层次的幼儿都有适合自己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对幼儿水平有较全面的了解,并制定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如:在《设计花布》活动中,我没有拿出完整的范画,只对主体部分的难点稍作指点,接下来就要求幼儿用各种线条或图形如圆形、三角形等来设计、绘画。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我还让他们试着结合粘贴等方法美化自己的作品,结果这次活动幼儿的作品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全班40多位幼儿,出现了60多种各不相同的表现形式,创造性成分明显增加。 创新教育的开展,要求教师时刻以幼儿为主体,从幼儿的兴趣入手,不断探索与反省,全方位地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认真贯彻新《纲要》,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创新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才能落实到行动,从而在课堂上进行适应新形势的创新教育。而且,幼儿正处于创造和发展的时期,他们需要教育者为他们打开创造的大门。愿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捕捉平常事物中的美,把普通的东西点化成智慧和美的艺术品,用我们的这种品德去影响孩子,为造就二十一世纪的新一代人才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作者:岳静夏琳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幼儿园 幼儿创新教育论文:创新教育在幼儿园教学的实施 1创新教育的内涵及教育发展目标 现今社会普遍认为创新教育是培养人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专业人士指出,幼儿创新教育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来培养幼儿创新素质的一种教育。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型人格是幼儿创新素质的整合,幼儿的创新教育不仅注重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的是对幼儿人格的塑造。因此,对幼儿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在初步阶段培养儿童勇敢、乐观、自主和坚持等方面的性格特征,帮助儿童在面对问题时不退缩、敢于挑战困难、独立自主地完成,并且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造出新颖独特的产品,体现出自身的价值观念。创新教育根据幼儿的情感、认知和能力等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所以幼儿创新教育是对幼儿全方面综合素质的教育教学,其目标就是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发展,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活观念。 2教师注重培养创新教育的能力 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创新在幼儿园创新教育中占主导地位。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教师创新素质与幼儿的创新素质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已经成为幼儿教育资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儿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与教师联系最为紧密,教师的生活细节、言谈举止和行为习惯都影响着幼儿的综合素质,成为幼儿认知社会、了解社会的基础。所以幼儿园在实施创新教育时,应该注重对教师创新教育能力的培养,教师只有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从创新的角度来教导幼儿,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能力,鼓励幼儿自主学习、快乐学习,帮助幼儿在实践中获取经验,培养其自主创新的能力。教师在评价方式方面,应该改变过去的传统做法,根据每个幼儿的性格差异,保证每个儿童都能够健康、快乐并且有个性、有追求的生活发展。同时教师在课堂教育过程中,尽量制造一种师生互相交流的环境,发挥幼儿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为每个幼儿都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以帮助幼儿萌发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创新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施方法 3.1创造合理的教育环境 幼儿创新教育的环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幼儿提供真实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是指为幼儿提供的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幼儿教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尽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使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快乐地学习知识。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会忽略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在教育时常常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忽视学生的主要作用。幼儿园创新教育要求教师为幼儿提供平等、自由、和谐的心理环境以帮助学生发挥在学习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选择,善于与儿童主动沟通了解其真实的想法,依据现实状况及时调整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实现创新教育的根本目的。 3.2允许幼儿使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由于幼儿生活环境和家庭环境教育的不同,其思维方式也会有所不同,这就导致幼儿对事物的认知和解题方法的选择方面有所差异。教师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不应全面否定儿童的思维方式及他们对待问题的看法,应该肯定幼儿用自己的创造能力解决问题。不能仅仅注重事物的答案,并且鼓励学生多从不同的方面使用不同的解决方法来解决问题,认真对待每一个幼儿的思维模式,以帮助其养成自主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其创新思维的能力。 3.3让幼儿学会探索,鼓励幼儿提问 近年来,大量资料都表明了创造的先决条件是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只有探索才会有所发现,在幼儿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学习,遇见新鲜的事物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教师在一旁协助学生靠其自身认识事物、了解事物,让学生自己体会探索事物的奥秘,了解事物的本质,知道事物的特点。巨大的好奇心也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勾起其探知的欲望,所以儿童本身就是具有自发性和创造性的。幼儿在产生好奇心的同时,会产生一定的疑问,其通过提问的方式来了解事物的主要特点认识其本质,所以教师不能忽略幼儿产生的疑问,及时为学生讲解所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深入探究问题,组织学生共同讨论、学习。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进一步帮助了幼儿更好地成长。 4总结 社会的发展是需要创新型人才,只有创新才有创造出奇迹的可能。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教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和思想,着重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幼儿园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创新素质,改变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幼儿的主导地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为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卢素凡 单位: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高新区中心幼儿园 幼儿创新教育论文:幼儿园教师创新教育能力 一、幼儿园教师教育能力职前培养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幼儿园教师创新教育能力职前培养现状幼儿园教师创新教育能力是指教师根据活动内容与幼儿身心发展水平以及幼儿之间的差异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进程,并且根据教学进程中的具体情况来激励幼儿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当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愈发紧迫之时,我们才猛然发现,高等教育阶段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遇到了难以突破的瓶颈,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创新教育能力的不足,已影响到我国幼儿园创新教育的开展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在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堂上,最常见的是教师的提问引不起学生的兴趣,课堂讨论气氛不仅不够热烈,而且时常还时常会出现“冷场”的局面;学生“怕提问题、不会提问题、不愿被老师提问”、因害怕上课被老师提问而争抢教室后面座位等现象司空见惯。许多教师埋怨课堂上的学生启而不发、呼而不应,只好满堂讲[3]。于是便形成了教学上的恶性循环: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得创新教育无法开展与实施,反过来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方式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样,在选拔性的考试制度下,同学之间并不乏竞争精神,缺少的使合作、协商等神。创新往往是从问题开始,只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一步才有创新可言;求知欲则是创新的源动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身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是其创新教育能力的基础,面对已失去求知欲望和问题意识的学前教育学生,谈何创新?创新教育能力又如何具备?在幼儿园教育中,最为常见的师幼互动类型是教师控制、管理着幼儿,幼儿服从、依赖着教师。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希望孩子们的回答是类似于士兵一样整齐划一的,接近与老师预设的答案,而丝毫不考虑幼儿自己的兴趣和真实想法。当幼儿提出的“稀奇古怪的”问题时,老师往往是敷衍了事,当幼儿因好奇而进行“破坏”的探索行为,以及呈现出不符合成人思维逻辑的活动作品时,得到的往往是老师的呵斥,等等。这些教育行为非常不利于幼儿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培养。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创新教育的意识,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幼儿的创新精神,也因教师不具备创新教育的能力,而不能正确激励和引导幼儿的创新精神和行为,严重影响了幼儿园创新教育的开展。不可否认,近年来在全国教师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学前教师教育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实践取向”已成为广大学前教育院校的基本课程理念,许多学前教师教育院校不断加大对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但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一定得到了提高,也并不意味着学生就具备了创新教育能力。具体表现在,学生在幼儿园见、实习期间,遇到教育教学中实际的问题不知如何解决;不会观察幼儿的发展状况或者观察后不知从哪些方面进行客观评价等。在他们看来,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并没有这么多具体的案例指导策略,已有的案例也与现实中发生的不完全一致,让他们感到有些无所适从。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幼儿园见实习后竟然得到的是“学校里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没有用处”的结论。这足以说明学生自身缺乏创新精神,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差,同时,更说明学校在提高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时,却忽视了对其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幼儿园教师创新教育能力职前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诚然,学前教育学生创新教育精神和创新能力较差的现状与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体制及文化消极传统影响不无关系。但这种现状与学前教师师资培养院校自身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处理好师范性与职业性之间的协调关系,对学生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忽视有着很大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学前教师教育能力职前培养缺失原因分析 诚然,学前教育学生创新教育精神和创新能力较差的现状与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体制及文化消极传统影响不无关系。但这种现状与学前教师师资培养院校自身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处理好师范性与职业性之间的协调关系,对学生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忽视有着很大关系,具体表现如下。人才培养目标中对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忽视。“以就业为导向”一直以来是职业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成为其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课程目标的指挥棒。不少教育教师院校非常清晰学校“职业院校”的性质,但却忘记了自身同时所具备的“师范性”重要特质,忽视了教育的“育人”的终极目标,忘记了自身培养出来的学生将幼儿的“灵魂工程师”。因此,人才培养目标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没能体现,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认为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要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唱能跳,听话、服从,能保证就业,即算是达到了人才培养目标、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而没有认识到学生自身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对其今后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及学生创新教育能力对其将来工作对象——幼儿的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课程设置与实施中对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忽视。有的学前教师教育院校没能真正领悟《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的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与课程设置的精神要求,完全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课程设置中,结构不合理、内容繁杂陈旧,必修课程过多,选修课程过少,缺乏幼儿园创新教育方面相关课程的开设。课程实施中,对于必修课,实行统一的教学模式,使用同一教材、同一课堂、同一进度,而不去考虑学生自身是否需要、是否喜欢、学的效果如何等个性问题。教学方式方法不利于学生重新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古代教育理论论著《礼记.中庸》中的“学,问,思,辨,行”五个递进学习阶段,正是创造性人才所具备的重要特征,如,好奇、好学,不耻下问、敢于质疑,认真思索,善于辨别,意志坚强、切实践行。但实质上,许多学前教师教育院校的教师,自身缺乏创新教育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引导,忽视对学生坚强意志、质疑精神等创新人格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满足于学生上课不捣乱、听话的课堂秩序,教学方法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致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缺乏思考和质疑精神和自学能力,没能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而是习惯于让老师“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学习方式。 三、“卓越幼儿园教师”创新教育能力职前培养对策 (一)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凸显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而是教育功能上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1]。首先,学前教师教育院校在学校的定位中,必须在追求职业性的同时,要凸显师范性特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启迪教育智慧与培育教育价值观相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不仅决定了一种教育的性质,也决定了该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4]。其次,在实施“卓越幼儿园教师”人才培养计划中,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创新教育理念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与学习动力;创新教育理念必须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善于引导启迪,保证学生主体能动作用的发挥,培养学生提问质疑的反思批判精神和求知探索的思维习惯;创新教育理念必须要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人才培养质量重要考核指标之一。要把创新教育体贯穿在“卓越幼儿园教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教育手段、教学方法、评价体系、教育管理等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体现在学校教书育人的每项工作、每个细节中,使之成为教师的精神追求、重要品质和工作习惯[5]。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内容首先,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依据社会需求及制定和实施分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来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凸显人才培养方案的个性化和针对性。人才培养方案主要体现在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两方面。因此,以《课程标准》中的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与课程设置为蓝本,优化课程模块,并通过整合原来有重复性质的课程(如原来的五大领域课程)以及删减、修定原来繁琐过时的课程内容等途径整体优化课程科目和内容。其次,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依据,明确幼儿园对学前教师创新教育能力的要求,开设创新教育选修课程,着重培养其创新教育意识、创新教育人格和创新教育能力等三个方面专业素质[6]。(1)具有创新教育的意识。“卓越幼儿园教师”应具有创新教育的意识,认同幼儿天生就具有学习和创新的潜能的、教师应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培养幼儿的创新素质、提高其创新能力等等教育理念。(2)具有创新教育的人格。“卓越幼儿园教师”应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求知欲,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持续钻研的意志力、执着追求的坚韧性,包容与开放性、团队合作精神等创新人格特征。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创新教育的人格,才能在教育实践中注重对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积极、自信、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等创新人格的培养。(3)具有创新教育的能力。一个具有创新教育能力的“卓越幼儿园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仅能根据幼儿兴趣需要、年龄特点和发展目标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还能在教育活动中观察幼儿,根据幼儿的表现和需要,调整活动,给予适宜的指导。 (三)营造创新型教学文化氛围,提供有利于创新教育能力形成的平台首先,营造具有创新导向的教学文化。教学文化是师生在长期的教学中形成的师生共享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方式,以及与之相互影响的环境氛围。其中,价值体系包括师生内蕴的知识基础、教学价值观、教学信仰以及教学伦理,行为方式主要指师生的教学思维方式和教学习惯[7]。因此,教师教育院校的教学文化要引导师生共同营造创新型教学的正向舆论、充分认识创新教育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大意义,提高学前教师教育院校教师自身的创新教育能力。其次,要加大实践、实训基地的质量建设力度,严格遴选幼儿园指导教师,完善“双导师”管理制度,保障学生见实习质量;改革专业课程考核方式,重点考查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 作者:杨雪萍 单位: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幼儿创新教育论文:幼儿园创新教育 一、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帮助他们储备更多的信息 在日常活动中,作为老师,我们要注重随时丰富幼儿的各种知识,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注重培养他们的观察兴趣和观察能力,教给他们正确的观察方法,养成主动探索、学习、解决问题的好习惯,遇事多问几个问什么。同时作为老师一定要注意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积极鼓励,大胆探索,不要因为一个你认为很幼稚、可笑的问题而取笑孩子,挫伤了他们的好奇心。利用和创作更多的机会,帮助孩子们获取信息,储存知识。带领孩子们去商店、邮局、电视台、图书馆等地方,让幼儿走向社会,亲身感受、探索,发现生活中的点滴变化,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 二、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 1.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抓住教学契机,让教学活动不再成为乏味、无趣、枯燥的灌输式课堂,让幼儿在活动中身心放松、愉悦的提高认知水平和创新能力。就像在绘本课《神奇的房子》中,老师先结合绘图、让孩子观察绘本中出现的各种不同的房子,了解他们的形状、构造、颜色都有什么不同,然后让孩子们通过已有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和大家交流、分享自己见过的书上却没有的房子。接下来,老师让孩子们分小组,有的画出了自己喜欢的房子,有的用积木搭成了坚固的房子。最后,老师启发孩子们:除了绘本中画的,生活里见过的房子外,我们自己动手设计一款新颖、别致、与众不同的房子吧。孩子们兴趣高涨,设计出了各种新奇、独特的房子:有盖在月球上的太空屋;有背在蜗牛背上的移动小屋;有漂浮在海洋上的船屋……每种设计都承载了孩子们奇妙的想象与创新。 2.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孩子们的笑声,欢乐的舞步充斥着整个课堂。这是全新的音乐活动课带给孩子们的快乐体验。他们手中拿的各种小打击乐器,都是在老师的带领下自己动手制作的。看:一个矿泉水瓶,里面装上沙粒,就会发出“沙沙”的响声;一个废纸盒穿上绳子,就会发出“嘣嘣”的声音;……孩子们伴随着《铃儿响叮当》的音乐,快乐的演奏着,跳跃着。快乐淹没了每个孩子的心。老师们将奥尔夫、柯达伊、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引入音乐活动课中,使每个活动内容都变的那么生动、有趣,孩子们在音乐中体验着快乐,尝试着各种不可能,是音乐让孩子们插上了勇敢的、想象的、创作的翅膀。 3.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涂涂画画是孩子们的最爱,在美术活动中,除了一根画笔,我们还能有多少种构思?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材料,如:易拉罐、麦秆、芦苇、吸管等,老师的指导下,依靠自己的想象,利用各种材料创作出不一样的“作品”来。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地域文化,丰富活动内容。如: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可以将回族文化融入到教学中。将各种回族文化符号:盖碗、盖头、回族服饰等元素搬进课堂,在老师的启发下,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认识,发挥想象,为盖碗设计了新的花边,为回族帽镶上了别致的金边……孩子们的独特佳作,被老师布置成了一面文化墙,家长和孩子们驻足于此,欣赏着属于孩子们的骄傲。 三、创造有利于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环境 宽松、愉悦的环境,能带给幼儿如家的安全和温馨感。教师富有创造力的环境创设,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幼儿园墙饰的布置,活动区的设置,结构游戏区的开辟,都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创造的可能。“娃娃家”“医院”“加油站”“美容院”“音乐区”等活动区域的创设,为每位幼儿提供了参与的机会,拓展了他们的创新思路,让孩子们都能插上想象的翅膀,快乐的飞翔。 创新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作为教师和家长要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参与的机会,为他们搭建更多的创新平台,提供给他们宽松、自由、愉快的创新环境。让每一位孩子的创新潜质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让每一位老师都能轻松的教,孩子们快乐的参与,健康、幸福的成长。 作者:张秀荣 单位: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幼儿创新教育论文:幼儿园改革创新教育总结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面对现实,明确幼儿园发展思路,努力打造幼儿园特色;几点体会;存在问题;今后思路;进行讲述。其中包括:积极开展课程改革,促进幼儿园、教师、幼儿共同获得发展、积极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既为幼儿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又向社会宣传了幼儿园、家长工作、切实做好后勤工作,确保幼儿园的正常运转、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是我园发展前进的坚强后盾、家长支持使我们的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领导明确办园思路,富有创新性的工作是打造幼儿园特色的前提、团结奉献的教职工队伍是我们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班组工作的计划性不强、开展工作的自主性不强、一些教职工对自身素质的提高行动不多、效果不明显、创新领导班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园本课程建设等,具体材料详见: 开学初,教育局就提出了“切实加强政治理论和教育改革创新理论的学习,全面提高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认真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的办学经验,大力促进我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按照教育局提出的工作思路,我园在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也确立了“以创新为主题,以幼儿语言发展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为突破口”的发展思路,并以此为主线开展幼儿园的各项工作。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和不断改革创新,我园的各项工作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也初显了我园特色。 一、面对现实,明确幼儿园发展思路,努力打造幼儿园特色 今年年初,我园领导组织幼儿园的教职工,认真分析了我园面临着的各项困难:自聘18名人员解决教职工不足问题,却又因自聘人员跳槽造成教职工队伍不稳定;社会上传言幼儿园要变卖等。幼儿园何去何从?我园领导班子组织教职工就此展开讨论,并使教职工形成这样的共识:只要有二幼存在,我们就不能使送孩子来二幼就读的家长失望,不能使孩子在他们各项能力发展最佳的学前期得不到良好的发展,我们要让在二幼就读的孩子感到二幼带给他们的是幸福和成长的快乐。在教职工明确了幼儿园的发展思路后,大家都能积极地朝着打造幼儿园特色的目标努力开展工作。 (一)积极开展课程改革,促进幼儿园、教师、幼儿共同获得发展 以学习教育年活动为契机,促进教职工素质的提高围绕目标,积极开展课程改革,打造幼儿园特色开学初,我园就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领会和研究幼儿园的工作计划,使大家在对我园提出的“以‘创新’为主题,以‘语言’发展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为突破口”的口号形成共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新教材的使用,开始了我园的课程改革。在课程改革中,我园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抓好新教材的讨论和分析,并以主题的形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教师们首先是把一学期的教材内容进行分类,并划分为几大主题,每选择一个主题,就根据各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绘制好一个网络图,网络所涉及的各项内容,大部分都是教材中的内容,也有一些内容是教师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提出,还有一些内容是由幼儿生成的。其次,教师们根据每个主题积极为幼儿创设与主题相应的教育环境。在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们为孩子的亲身实践创设了大量的机会,如设置活动区,组织幼儿根据教育主题布置墙饰、布置教育教学活动展版,师生共同收集与主题活动相关的信息、图片、文字资料、相关的材料等,使幼儿在这种富有教育价值及隐藏一定教育目标的的环境中,变以往被动的知识接受,为如今主动的操作、探索和学习。再次,发动家长参与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时,教师们根据活动的需要及幼儿发展的需要,通过“家园之窗”、“家园联系手册”等向家长宣传和介绍,对一些需要家长指导孩子完成的活动,有针对性地、适时的给家长一些建议。如:(1)建议家长带孩子探讨、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如引导孩子收集有关的材料、图片、文字资料,指导幼儿观看相关的影碟、电视节目,带幼儿到相应的场所参观、观察。(2)把孩子的认识、看法、感想用文字记录下来,让孩子交给老师。(3)鼓励孩子把自己收集到的材料、图片、文字资料和自己获得的信息拿出来与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共同分享。这样的家园共育,使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来,幼儿也获得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2、打破原来的班级界限,积极开展幼儿跨班级的晨间体育活动,让幼儿自主到自己喜欢的地方、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器械参加锻炼。为了激发小朋友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我们除了开放原有的滑梯、荡椅、秋千、转盘、攀登架、浪桥、蹦蹦床、半月摇、跷跷板、水车、拉力王等大中型玩具外,又制作了滑板车、平衡木、独脚椅、摇滚跷跷板等一批中、小型体育器械,并投放了球类、高跷、废旧轮胎、沙包等器械,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能力以及不同兴趣的小朋友开展活动的需要。晨间活动的改革,是我园教师学习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具体体现,它极大地丰富了幼儿的体育活动、锻炼了幼儿的体格,也为幼儿与不同班级的小朋友进行交往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机会。在开展主题教育教学活动及跨班级的幼儿晨间体育活动以来,我园教师们都觉得,我们所开展的活动,既突显了“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又满足了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它使幼儿在积极、主动的探索、学习、参与中,获得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各领域的更多经验,获得更好的发展。 3、抓好教师们的观念转变,促进教师们的良好成长。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成长,我园本学期在教师的学习培训和提高方面做了几项工作:一是组织全体教师到湛江第四幼儿园、第二幼儿园、铁路幼儿园参观学习,使教师们开了眼界、更新了观念;二是发动教师查找符合本园实际学习需要的资料,并积极尝试组织教师们的业务学习,教师们在参与找学习资料和组织学习中,教育教学观念又进一步得到了更新。三是继续围绕新教材开展一课三研活动,教师们运用教材、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通过开展以上的活动,教师们的观念、能力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教师们不再一成不变的照搬照套教参书,在使用教参书时老师发现,有的设计并不能很好地体现新纲要的精神。如:中班科学教育活动“什么沉、什么浮”的活动设计,其中教参书中有一个环节让幼儿了解“水的浮力是有限度的”,其设计是由老师往碗里一勺一勺加水,使铁碗沉下去。对这样的设计,老师觉得不能体现幼儿的主动参与,便改成由幼儿自由地探究怎样使碗沉下去,幼儿通过自主探究,获得了“水的浮力是有限度的”的直接经验。 4、重视幼儿生活技能的教育,使幼儿的自理能力有所提高。各班级能订出通过开展课程改革,我园一改过去一成不变的教育教学活动模式,使幼儿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活动的机会、有更多游戏的机会、有更多快乐的时光,也获得了更多的发展,幼儿园也初步显示出一定的特色。 (二)积极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既为幼儿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又向社会宣传了幼儿园 一个学期来,我园开展了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一次丰富多采的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积极参与了教育局举行的主题教育活动观摩、一次大班毕业典礼。在活动的开展中幼儿都有不同程度的参与,家长认可了:我们的孩子不错。确实,在全县的幼儿创意画比赛中,五个特等奖我们幼儿园就占了三个,还获得了四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而三等奖没有我们幼儿园的份。在开展好幼儿丰富多采的活动的同时,我们又积极同电视台记者联系,电视新闻播放了我们数次的精彩活动,让社会更多地了解我们幼儿园。 (三)家长工作 随着我园课程改革的开展,我们今年的家园联系工作又有了新的变化,许多家长积极参与到我们的主题教育中来,家长的教育观念也相应起了一些变化。 (四)切实做好后勤工作,确保幼儿园的正常运转 本学期,我园加强了对后勤工作的研究,要求各岗位的后勤人员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对一些工作进行反思、改革。财务人员能地根据幼儿园的计划,及时有效地做好财务工作和一些物品的准备,工作的自主性强;炊事人员开发了一些新食谱,探讨改变了一些食物的烹调程序、调味等;资料室管理也探讨了一些管理资料、物品的的方法、改革了一些表格;卫生、保健工作能有序地进行;安全工作基本上为教职工所重视。 二、几点体会 这个学期,我们幼儿园能够保持良好的运转和应有的发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体会: 1、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是我园发展前进的坚强后盾。 2、家长支持使我们的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幼儿也有更好的发展。 3、领导明确办园思路,富有创新性的工作是打造幼儿园特色的前提。没有领导班子的创新,就没有教职工的创新,就没有幼儿创新精神的培养,就没有幼儿园的良性发展。新晨范文网 4、团结奉献的教职工队伍是我们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有了全体教职工的团结奉献,我们解决了资金不足的困难;有了全体教职工的合作,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得以有序地进行。我们克服了幼儿园位置太偏的困难,使幼儿园保持了应有的发展和应有的规模。 三、存在问题 虽然幼儿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的不足,这些不足之处较为明显的是:班组工作的计划性不强,致使一些工作、活动准备不足;开展工作的自主性不强,常出现等领导提出具体的步骤、具体的做法、具体的要求、提醒等;一些教职工对自身素质的提高行动不多、效果不明显。 四、今后思路 根据我园的实际和存在的不足,我们20**年下期工作的基本思路应是:“一个主题”——以“创新”为主题;“两个特色”——“特色园”、“特色班级”;“三项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园本课程建设。 幼儿创新教育论文:深究如何对幼儿实施创新教育 皮亚杰说过:“教育意味着培养创造者而不是只会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路的人。”江泽民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我们更新思想观念,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不断开创新的科技成果。可见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创新教育也就显得迫在眉睫。 那我们如何对幼儿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在实施创新教育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优化创造环境,为幼儿营造安全的心理空间 首先,给幼儿出错的权利。有这样一个例子:教师组织幼儿浇花,小朋友都接来了凉水浇,有一个小朋友却接来了热水。老师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每天都喝热水,为什么花儿不能喝热水?”老师接下来是这样做的,他让这个小朋友每天用热水浇这一盆花,其他的小朋友用凉水浇自己的花,然后让小朋友观察,到底那一盆花长得好。小朋友们可感兴趣了,经常跑去看,结果可想而知,用开水浇的花枯萎了。但这个小朋友在自己的探索过程中,让自然结果的反馈调整了自己的认识,这种方式幼儿既容易接受又能激起幼儿探索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其次,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孩子具有十分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有时让家长和老师难以招架,陷入尴尬的境地。实际上,幼儿的提问是一种思考和钻研,是具有探索意识的表现。家长和老师要心平气和地对待幼儿的问题,用简单明了的话语去回答孩子。要注意以下几点: 1、拒绝厌烦,不要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说“你哪来的那么多问题呀”、“你没看见我正忙着吗”、“你怎样问这样傻的问题”等等,以免伤害孩子的好奇心。 2、避免敷衍欺骗。对于我们回答不了的问题,不回答可能会觉得丢了面子,于是就会敷衍而过或者胡编滥造一些答案告诉孩子。这样做是十分错误的,不仅会影响孩子对事物的正确认知而且会降低家长或老师自身的威信。 3、避免给予过难的答案,让孩子听不懂。 这三种错误的态度都没有满足孩子的求知欲,不利于幼儿的正常发展。我们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就要鼓励孩子多提问,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更多地关注世界,更多地发现和探索问题。 二、在各项活动中进行创新教育 在语言活动中,讲故事时,我们应留给孩子自己思考的机会,从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的习惯;看图讲述时,我们可以采取倒叙的方式,让幼儿充分地去猜测,充分地去想象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步步设悬,一步步解答。 在音乐活动中,我们可以让幼儿创编歌词,还可以让幼儿为歌曲自由地创编动作。幼儿好动,在音乐活动中让幼儿动起来会使幼儿感觉到“如鱼得水”般的快乐,而在幼儿快乐活动的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能力。 在美术活动中,绘画是一项极富创造力的活动,对幼儿来说极为重要。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组织绘画教学,创造轻松快乐、自由自在的气氛,让幼儿大胆地想象、大胆地创造。 在常识活动中,我们要给幼儿营造创造环境:多提问,多启发,为幼儿营造产生新办法、新形象的环境;多让幼儿进行实际操作,为幼儿思维物质化奠定基础。 在体育活动中,我们可让幼儿自己探索皮球、哑铃等的玩法;在有规则的活动中,幼儿玩熟后,可以改变规则,或让幼儿自己去创造玩法等。 在计算活动中,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教孩子去思考问题,让幼儿学会用发散思维去思考问题从不同的感官让孩子去体验,从而形成更为明确的概念;多让幼儿动手去操作,亲自感知、亲自体验,发展幼儿的动手、动脑、手脑并用的能力,这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关键。 三、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游戏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创造出不同的玩法。教师在游戏中进行创新教育,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给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和空间,为他们创设自由探索的权利和机会。无论是哪一类游戏,幼儿都需要充足的游戏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和尝试,从而在自由的环境中享受游戏的快乐,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2、教师要多用肯定性的态度,在游戏过程中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氛围。如教师要善于用微笑鼓励的眼神、点头以及饱满的情绪等体态语言,鼓励幼儿去创造发现。并且,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游戏中有创造力的表现,及时鼓励,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3、在游戏时,教师要注意到个体差异,让幼儿在自己所具有的能力水平上去游戏,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轻松地参与。我们可以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和角色,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对于能力差的幼儿,我们要鼓励他参加一些简单的角色,让他在参与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4、在游戏时,要真正把幼儿当作活动的主体,给幼儿必要的相对自由的游戏活动。 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纪,我们也进入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异常蓬勃的时代,我们的祖国能否让世人瞩目、屹立于世界之林,关键就是有没有创新。幼儿是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发展状况决定着祖国的未来。所以我们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在幼儿期这一发展创造力的关键时期,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从小培养他们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习惯,为将来创造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创新教育论文:创新型园长在实施幼儿创新教育中的重要性论文 [摘要]创新型园长是实施幼儿创新教育的重要因素。园长应从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和管理素质入手,在幼儿创新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关键词]:创新型园长;创新素质;角色扮演 从幼儿园内部管理的角度来说,培养创新型教师,其关键是要有创新型的园长。园长的行为不仅仅为自己负责,还要为自己所领导的团体负责。聪明的园长会为他的下属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氛围,在自己所领导的幼儿园内建立形成激励每个人都能发挥巨大潜能的机制,使每个人都能充分有效地施展自己的创新才能。这样的园长需要具备以下的素质: 一、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园长必须树立创新思想,把握好办园方向。 创新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一种新尝试,需要有相应的理论与观念作支柱,而幼儿园领导是这些先进理论的实施者、贯彻者。作为幼儿园办园决策者的园长首先必须树立适应创新教育的新观念并要把学习这些先进教育理论摆在突出位置,以指导幼儿园的教改实践。在学习过程中,园长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本地区和本园的实际情况,研讨可操作性较强的创新教育模式与实验方法,以把握好幼儿园教改方向和原则。尤其在当前幼教交流日趋频繁,各种教育模式(目前较活跃的就有瑞吉欧教育、蒙式教育、主题网络教育、生态式教育研究等)相继推广的形势下,园长的理论素养及理性分析对于幼儿园来说尤为宝贵。 二、改进管理模式 (一)对教学的管理 一是建立民主开放的幼儿园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教学管理的民主性和“人情味”。 美国的霍伊和阿普伯里曾通过研究发现,具“人情味”的上下级关系比“监督式”的上下级关系更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创造性。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在她的«21世纪的学校管理创新»一文中提出:21世纪学校管理体制创新重在激励。管理工作因时、因地、因事而异,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人。“以人为本”的管理创新坚持将工作重点放在建立激励机制上,;坚持科学的义利观、坚持将逻辑的力量与情感的力量结合,坚持将真理的力量与人格魅力相结合。 所以,园长应尊重教师的人格,尽量创造条件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愿望,实施合作式、民主式管理。给教师教学的自主权。在教学的时间、空间、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尊重教师的选择,让教师大胆、放手进行创新,建立一套有利于培养、开发教师创新行为的制度,包括教师选聘制度、教师教科研究制度、教师进修学习制度、教师评估制度、教研推广制度等,鼓励教师著书立说,支持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公务员之家 二是加强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模式。幼儿园可以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要求教师对孩子做到因材施教,以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让孩子发展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为原则精选教材,删减教材中不合适的内容,甚至可以自编教材。 三是以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完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把好导向关。例如评价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可以依据以下的标准: 第一、是否正确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教师的提问是否是开放式的,是否得当、新奇、有启发,是否富有魅力及指导意义。是否能调动幼儿进行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认识杯子的活动中,教师指着不同的杯子问:""你看到了什么?""这种开放式的提问让幼儿既可回答杯子的名称,又可回答杯子的数量、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第二、是否创造条件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如是否创设良好的、宽松的心理环境,鼓励每个幼儿积极探索,主动创新。如在《认识音色》的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准备了大量的各种不同的乐器,让幼儿自由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试验乐器的声音,使幼儿在积极主动的探索中获得了知识经验。 第三、教师与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交往是否和谐融洽,是否积极主动地相互交往。如在《一切都在变》的活动中,教师以自身怀孕的形象融入到活动里就取得不错的效果。 第四、幼儿参与活动的态度如何。他们是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还是被动地参","期刊 >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I>学前教育" 4,"2018-05-14 23:17:29",中国幼儿教育论文,0,"中国 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论文",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幼儿教育也越来越得到重视。我们不可否认,幼儿教育相对改革开放前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当今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的幼儿教育相对国际上尚有很大的完善空间。否则,将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也不利于我国社会的发展。,"中国幼儿教育论文:中国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 [摘要]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走着一条不断寻求和探索将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的优秀遗产与世界各国和各民族幼儿教育先进的科学的成果逐步融合的道路。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基本内容是伦理道德规范和生活常规的基础训练,主要原则和方法有“蒙以养正”“早喻教”“严慈相济,教爱相辅”“顺其性情,激发兴趣”“量资循序,随其分限所及”“保教并重”。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幼儿教育;中国现代幼儿教育;幼儿教育;家庭教育 中国现代幼儿教育是在19世纪中叶后逐步从西方引进的。西方幼儿教育是在意大利文艺复兴、英国工业革命、德国宗教改革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条件下,伴随着资本主义文明的兴起而发展的。 中国引进西方幼儿教育,实质上是引进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条件下形成的幼儿教育。中国之所以引进西方资本主义幼儿教育,一方面是由于外国歹U强的侵入,包括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引进对中国而言是被动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幼儿教育比中国传统幼儿教育更先进、更科学,引进西方资本主义幼儿教育可以纠正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的弊病,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引进对中国而言是主动的,反映了中国人“睁开眼睛看世界”的觉醒和“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胸怀和愿望。 历史反复证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必须不断引进和吸收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先进文明成果,闭关自守必然落后。但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引进和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成果,必然要立足于本国和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努力实现本土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的有机融合,创造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而又极富民族特色的新文明成果,否则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客观规律。 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走着一条不断寻求和探索将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的优秀遗产与世界各国和各民族幼儿教育先进的科学的成果逐步融合的道路。为了更好地推进和实现这种融合,除了更全面、更充分地了解和吸收世界各国及各民族幼儿教育的先进成果之外,必须更深入、更准确地研究和认识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的历史遗产。 中国传统幼儿教育是在中国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中形成和发展的。中国传统社会有三大支柱。经济上以传统农业为主,传统社会的农业是土地私有,以家庭为单位个体经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商品交换不发达,科学技术含量较低。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是中央集权,皇权至上,等级分明,血缘纽带紧密,以家族、家庭为社会基本细胞。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以儒家学说为主体,强调伦理本位,以德治国,忠孝为本。中国传统社会的三大支柱,特别是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构成了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的社会基础和文化背景,决定着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组织形式和实施原则。 (一)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的基本形式:家庭教育 家庭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由中国传统社会的二大支柱决定的。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和“国”是合二为一的,“家”是“国”的缩影,“国”是“家”的放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固定逻辑。家庭的兴衰与国家的命运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家庭的兴衰主要靠子子孙孙代代相继,家庭教育好坏极大地影响甚至决定着这个家庭的兴衰。因此,家庭教育受到高度重视。幼儿教育是个人成长的基础,家庭教育也就必然成为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的基本形式。 在幼儿家庭教育中,母亲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历史上流传着许多母亲教子成才的故事,相夫教子也成为中国古代妇女的典型形象。如:孟母教子,“子不学,断机杼”和“孟母三迁”;欧阳修少时家贫,不能上学读书,其母便亲自教他识字,无钱买纸笔,便用木棍在沙地上写、画。 中国古代不少教育家论述了家庭对幼儿所具有的特殊优势。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认为:“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付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幼儿自出生就在父母身边成长,与父母长时间相处,有很深厚的感情,父母对幼年子女的教育容易奏效,孩子天然地愿意听从亲人的教诲,因此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可以发挥比教师和任何圣贤更有效的作用。当然,对此也有不同的认识,认为父子之间,亲情深厚,子女有过,父母呵责,易伤害亲情,易造成关系疏远,教育效果反而不佳。同时,父母与子女感情深厚,沉于溺爱,不易发现子女的过失,贻误教育最佳时机。所以,有人主张“易子而教”,“父子至亲,相责离恩,易子而教,相成以仁,教之义也”(《古经解钩沉》),提倡“君子之教,不私其子”,追求“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同世界”。 (二)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的基本内容:伦理道德规范和生活常规的基础训练 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追求安身立命、子传父业、光宗耀祖。传统幼儿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以伦理道德规范的初步训练、待人接物、为人处事、洒扫应对等日常生活的常规训练为主,辅以简单的文化知识学习,为人学作准备,为长大成人打基础。 《礼记・内则》记载了―――种比较完整的幼儿教育内容安排。“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这是一种宫廷内幼儿教育内容的安排,对民间有广泛的影响。 明代医师万全在《育婴家秘・鞠养以慎其疾》中,按幼儿发育阶段提供一个保教结合的育婴计划。“小儿能言,必教之以正言,如鄙俚之言,勿语也。能食,则教以恭敬,如亵慢之习,勿作也。能坐、能行,则扶持之,勿使倾跌也。宗族乡党之人,则教以亲疏、尊卑、长幼之分,勿使谍熳也。言语问答,教以诚实,勿使欺妄也。宾客,教以拜揖、迎送,勿使推避而也。衣服器用、五谷六畜之类,遇物则教之,使其知之也。或教以数目,或教以方隅,或教以岁月、时月之类。如此,则不但无疾,而知识亦早也。” 中国古籍中保存着多种“幼仪”“童子礼”之类的文献。总的精神是教幼儿守礼,坐、立、行、跪、拜、起居、饮食等都有明确而具体的规范。例如:坐应齐脚,敛手,定身端坐,不得靠椅背、伸腿、翘腿、支颐(手托腮),欠伸及广占坐席;站立时应垂手正身,双足相并;不得挑食、撒饭剩饭,不得说话,左颐右盼,手足乱动,发声嚼啜,等等。 尊老敬长是幼儿道德教育的重点。朱熹在《童蒙须知》中提到:“若父母长上有所唤召,必当疾走面前,不可舒缓。”至长辈面前,“立必正方,不倾听”(不能侧着身、歪着头)。长辈有所教诲,必须低头听受,不可妄发议论。回答长辈问话时,要站立,语言要详缓,不可打断长辈的话,声音不过大或嬉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笑不肃,更不得顶嘴抗辩。 培养幼儿分辨善恶是非、端正志向、向善背恶、行善积德,倍受重视。东汉学者王充曾说:“子初生意于善,终以善;初生意于恶,终以恶。”南宋吕祖谦在《少仪外传》中说:“幼学之士,先要分别人品之上下,何者是圣贤所为之事,何者是下愚所为之事。向善背恶,去彼取此,此幼学所当先也。”所以,必须自幼“教告率勉,使之为善”(王充:《论衡・率性》)。 在幼儿品德教育中特别强调培养诚实、礼让的美德。万全在{育婴家秘》中提出对儿童“言语问答,教以诚实,勿使欺妄”。东汉孔融四岁让梨;南北朝时傅亮四岁时能解衣与人;徐湛幼时与弟弟共坐牛车,车坏倾倒,徐湛让先救弟弟脱离危险。这些故事都成为历代幼儿教育的生动教材。 重视培养勤劳节俭、整洁有序的生活习惯也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批评“贵游子弟,多无学术”,却“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朱熹在《童蒙须知》中提出:“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清净整齐”,“饮食照管,勿令污坏,行路看顾,勿令泥渍”,并进一步要求“当洒扫居处之地,拂拭几案,常令洁净”。清代的《朱柏庐先生冶家格言》(俗称《朱子冶家格言》)流传甚广,不少嘉言名句从生活起居,为人处世入手,通过正反对比,教育子女勤劳节俭、正直、谨慎,成为许多人(特别是士大夫)治家教子的典范。 不可否定,中国传统幼儿教育内容中也充斥着许多消极、颓废、没落的东西,如:宣言“听天由命,安分守己”,强调“男女有别,重男轻女,男尊女卑”,“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教人“愚忠愚孝”等封建意识。 (三)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的主要原则和方法 中国古代在长期的幼儿教育实践中,总结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摸索出许多幼儿成长和教育的规律,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原则和方法。 1.蒙以养正 《易经》称:“蒙以养正,乃圣功也。”意思是要以正当、正确、正面的内容和方法教育蒙童,尽量减少以至杜绝后天或外界的不良影响,保证幼儿健康成长。这是儒家学者一贯坚持的原则,也成为古代幼儿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明朝丘溶在《大学衍义补》中指出:“古人为教,方其子在胞胎之中,已谨其所感。及其子在孩提之日,尤谨其所示。禀之于初者,纯全而无伪;养之于幼者,端正而无邪。所见必正事,所闻必正声,所视必正色,所言必正理。非但男有教,而女亦有教。非但养其心,而又养其身。古之人家,其豫于教育如此。是以他日出而就教于学校,服役于官府,执事于朝廷,无所往而不可。”吕祖谦曾就此作了进―步解释。他认为,“教小儿当以正”,因为幼儿分析、辨别能力低,又喜欢模仿,所以接触到的入以身作则,躬行正道,可以有效地发挥教育作用,否则就容易受坏的影响。清代陆世仪在《思辩录》中也称:“教子须好似一身率先。每见人家子弟,父母未尝着意督率,而规模动定,性情好尚,辄酷肖其父,皆身教为之也。”坚持正面教育,为幼儿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教育者包括父母在内都应以身作则,成为为人处事的楷模,实现“蒙以养正”。 2.早喻教 提倡幼儿早期教育的思想渊源出自儒家“正本”“臣始”的哲学观。《大戴礼记・保傅》中引《易经》称:“正其本,万物理。失主亳厘,差之千里。”朱熹也认为,“子之初生,不可不慎:”《大学衍义补・家乡之礼上》指出:“人之初生,童孺之时,元气未漓,天真未散,善性未斫,情窦未开。当此时而开导之,则顺而易;过此日、十而防闲之,则逆而难。”流传极早的俗谚“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讲述的同样是这个道理。朱熹强调,“幼稚之时,使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必能“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颜之推也曾指出:“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中国古代流传着许多“幼慧”“少成”的典型,被人们称之为“神童”,为人所羡慕,也导致长期存在着盲目追求幼儿教育愈早愈好,学的东西愈多愈难愈好的偏向。这样做不仅未必使幼儿成才,反而摧残幼儿的身心健康,这是值得后人警惕的。其实,中国很早就有人怀疑或不赞成过早施教。《世说新语・夙惠》载一古谚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宋代王安石写《伤仲永》一文,讲到他家乡有一个五岁能作诗的“神童”方仲永,名噪一时,其父带他四处炫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同龄人的差距越来越小,至成人,与常入无异,“泯然众人矣”。由此可见,提倡早期教育还应持科学的态度。 3严慈相济,教爱相辅 慈爱幼儿是人之天性。宋代袁采在《袁氏世范》中作了分析:“父母于其子婴孺之时,爱念尤厚,抚育无所不至。盖由气血初分,相去未远,而婴孺之声音笑貌,自能取爱于人。亦造物者设为自然之理,使之生生不穷,虽飞有微物亦然。”出于“养儿防老”的期望,更有“望子成龙”的企盼,自然对子女慈爱有加,导致对子女的过分溺爱,反而对幼儿成长极为不利。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指出:“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反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他主张:“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古有谚语“严家无悍虏,慈母有败子”。袁采也说“慈父固多败子”,在《韩非子・儿说》中有段话颇有哲理:“慈母之于弱子也,爱不可为前。然而弱子有僻行,使之随师。有恶病,使之事医。不随师则陷于刑,不事医则归于死。”这些主张对于我们理解严慈相济,教爱相辅,会有很大帮助。 4.顺其性情,激发兴趣 在中国传统幼儿教育中,有不少教育家深刻认识到,必须适应幼儿的身心特点,顺其性情,反对束缚、压制幼儿个性。王阳明指出:“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待若拘囚。”采用违天性、逆性情的做法,“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结果是与教育者主观愿望相反,“偷薄庸劣,日趋下流”。他认为,幼儿教育最有效的方式是“诱之以诗歌”。“凡诱之诗歌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导之以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讽文读书者,非但开其智觉而已”。他强调幼儿教育必须使幼儿“趋向鼓舞”,“心中喜悦”。诗歌、故事、舞蹈、游戏、旅行是幼儿教育的最好形式。明朝吕德胜编《小儿语》“使童子乐闻而易晓”,清朝陆世仪强调“因其歌舞而之以礼乐”,是“因其势而利导之”。林之望在《养蒙全鉴序》中说:“以童子之典教童子”,不仅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易记”,而且“易生其感发之心”,以产生共鸣,兴趣盎然。王筠还提出,为了维护幼儿学习兴趣,应有劳有逸,注意调节。“小儿无常精神,必须使有空闲。”崔学古在《幼训》中也主张要使幼儿“优而游之,使自得也”。 5.量资循序,随其分限所及 幼儿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特点,同时必须遵循学习内容自身的客观规律。量资循序,随其分限所及,正是这一客观规律的体现。孔子讲“欲速则不达”,孟子早就批评过“揠苗助长”的愚蠢做法。朱熹指出:“教小儿,只说个义理大概,只眼前事。或以洒扫、应对之类作段子,亦可。”唐彪在《教女遗规》中指出:“子弟幼时,当教之以礼。礼不在精微,止在粗浅。”王筠在《教童子法》中指出:“学字亦不可早。小儿手小骨弱,难教以拔蹬法,八九岁不晚。”崔学古在《幼训》中专写“量资循序”一节,指出:“为师父者,不量子弟之资禀,不顾学向之生熟,而惟欲速以求成。不知功夫有序,何可一旦助长?故昔谓教子弟不必躐等,当知循序;不必性急于一时,而在操功于悠久。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毫不放空,亦不逼迫。优而游之,使自得之。自然慧性日开,生机日活。”王阳明对此更有精辟的论述。他说:“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侵坏他了。”“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这是值得重视的。 6.保教并重 在幼儿教育中,开发心智固然重要,而身体健康尤为重要。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积累了许多婴幼儿保健的经验。 ①戒饱暖。父母往往担心子女饿着、冻着,这本是人之常情,但做得过分了,反而有碍孩子健康。元代张从政在《儒门事亲》中批评一些人养育幼子,盛夏之时,还用棉袄兜肚,天稍转冷,即将幼子封闭于密室,生起炉子烧热炕,惟恐寒气袭人;饮食则不管孩子肠胃,一听啼哭即喂乳,使之肠满肚圆。他认为“此二者乃百病之源也。”古人历来强调“抚育子女,切戒饱暖”,“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唐彪在《教女遗规》中说:“乳饮须有节,日不过三次,夜惟鸡将鸣,饮一次。衣用稀布,宁薄勿厚。”另外,过饱过暖还容易使儿童从小滋长奢侈之心,不利成长。 ②节嗜食。幼儿常有偏食、嗜食的习惯,这对孩子健康发育极为不利。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婴幼论》中指出:“大抵爱子之偏,无出于母所嗜之食任其饱,足以致所伤。”元代朱震享在《格致余论・慈幼论》中主张幼儿饮食以清淡为宜。他认为,儿童“血气俱盛,食物易消,故食无时。然肠胃尚脆而窄,若稠粘干硬,酸咸甜辣,一切鱼肉、木果、湿面、烧炙、煨炒,但是发热难化之物,皆宜禁绝,只与干柿、熟菜、白粥,非惟无病,且不纵口,可以养德。此外,生栗味咸,干柿性凉,可以为养阴之助。然栗大补、柿大涩,俱为难化,亦宜少与”。这些有关控制饮食的主张,不只是出于幼儿健康的考虑,而是试图借此来培养孩子清心寡欲的生活习惯,从而达到涵养道德的目的。不过,应当提出,这里所说限制儿童食用和鼓励儿童食用的食品,未必科学,必须用现代幼儿营养学加以验证。 ③任啼哭。啼哭是婴幼儿表达感情和需要的主要方式之一。张从政在《儒门事亲》中指出:“夫小儿初生,别无伎俩,惟善号泣为强。”父母疼爱子女,一见孩子啼哭不止,便大为不忍,百般抚慰,以致无不满足其要求,久而久之,啼哭就成为孩子要挟、制服父母的有效手段。古人强调不要因幼儿啼哭而满足其无理要求,这成为一条重要教育原则。古人认为啼哭不仅对儿童无害,而且还有利于健康。啼哭可以清火泄热,是中医的传统观点。张从政说:“号哭者,乃小儿所以泄气之热也。”唐彪在《教女遗训》中指出:“小儿初生,勿勤抱持,裹而置之,任其啼哭可也。”当然也应注意,婴幼儿啼哭不止,可能是身体不适,父母宜细细观察。 ④绝惊扰。避免用外界异物、怪声惊吓儿童。万全《育婴家秘》中说:“小儿神气衰弱,忽见非常之物,忽见未识之人;或闻鸡鸣犬吠,或间牛马禽兽,嬉戏惊吓;或闻人之叫呼,雷霆、锐爆之声,未有不惊动者,皆成客忤惊痫之病。”万全认为,“凡小儿嬉戏,不可妄指他物作虫、作蛇。小儿啼哭,不可令装扮欺诈,以止其啼,使神志昏乱。”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婴幼论》中强调,不要猛然将小儿高举或放倒,这时小儿表面虽在强笑,内心则受到惊骇,会造成今后不良性格,乃至酿成疾患。这些多为经验之谈,有无科学根据,也当认真验证。 ⑤避险物。幼儿生性好动,富有好奇心,不知识别和躲避险物、险情。因此,在幼儿生活环境中要尽可能消除危险因素,避免伤害事故发生,至关重要。《小儿语》中强调幼儿忌讳接近“水火剪刀,高下跌磕”。万全在《育婴家秘》中也指出,“小儿玩弄嬉戏,常在目前之物,不可去之。但勿使之弄刀剑、衔铜钱、近水火、见鬼神耳。”这些经验和善意提醒确有价值。 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经验和遗产中也充满消极的、陈腐的、不科学的内容。随着中国传统社会的衰落,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也日益显露,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的弊端也更加突出。我们极有必要认真加以清理,精心地进行研究分析,以现代幼儿教育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为出发点,继承和弘扬传统幼儿教育的优秀遗产,清除和防止腐朽的历史糟粕泛滥,使中国现代幼儿教育更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更健康、更有生气地向前发展。 中国幼儿教育论文:国外幼儿教育模式与中国幼儿教育的比较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标准也在逐步提高.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生活也随着物质生活的发展而提高.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体现在对幼儿的教育方面家长与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不仅限于学习方面. 并且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有良好的成效,少生优生观念深入人心,目前我国大多数家庭均属于独生子女家庭.再者我国对教育体制进行了改革,大力提倡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幼儿园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参与了改革的队伍中. 本文就这种趋势查阅了有关美国幼儿园教育的一些理论模式,想就此与中国现代幼儿园教育进行比较,以对我国现代幼儿园教育概况有初步的了解,分析。 一、 蒙特梭利课程模式(Montessori) 1.理论基础 (1) 儿童发展的论点:强调儿童与大人是不同的,儿童在不停地成长与变化,不应以大人的价值观与行事规则来约束幼儿,不应忽视儿童内在生命力的步调、节奏、需要与价值意识。认为儿童成长的过程有既定的“自然程序表”,在发展过程中,身体与心智两个层面必须平衡互动发展,否则会有偏差行为出现。 (2) 儿童学习的论点:认为人的学习欲望是由其内心的“自然朝外发展的内在潜在力量”或称为“生命的行动”产生的。教育就是顺着儿童的特性,自然法则去协助儿童心智的成长。蒙氏针对儿童学习上的特性去设计教具,希望在不违反自然法则之下,帮助儿童在有秩序地的环境下,在敏感期时透过感官的反应操弄,去撷取具体事物的抽象概念。 3)自由观:强调儿童应有权利选择自己要做什么和决定自己工作要做到什么程度的权利,但是要在儿童先有了知识和纪律之后才能拥有。除非儿童已经知道如何使用某教具,否则就不应自己选择该教具。 2.教育目标:协助儿童开始内在的潜能,为进入世界作准备,培养完美的人格。 3.教育内容:日常生活教育,感觉教育,算术教育,语文教育,文化课程(天文、地理、历史、动植物、音乐等)。 4.教师的角色:准备环境、观察、监督、示范提示。 二、 河滨街模式(Bank Street Approach) 1.理论基础 (1) 心理动力学理论:受弗洛伊德与埃里克森等人的影响,强调情绪动机以及自主性自我的发展。 (2) 发展心理学理论:受皮亚杰和温拿等人影响,对当时教育目标强调内容仅限于认知发展有所批评。 (3) 教育理论:以杜威的进步主义为基石,认为发展不是量的变化,而是质的转变,发展阶段是关键。个人的发展不是固定在发展线上的某一点,而是在一个可能的范围内进行变化,上一个阶段的成长是下一个阶段的基石。发展过程中包括了稳定性和不稳定性。教育人员的责任就在发现协助幼儿强化新的理解,以及提供能促进幼儿成长的挑战间的平衡点。幼儿随着生理的成长,其与外界环境互动的动机也越强烈,形式也越多。幼儿的自我概念来自于他与别人或别的事物互动后的经验。成长过程中充满冲突,这是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的,解决冲突的方法深受文化和他身边重要人物的影响。 2.教育目标:提升能力,客观性的知识技能,主观性的内涵,如自尊、自信等。独立个体的认同,强调对自己独特性的了解,对自己不同角色的知觉与分野,以及符合实际的期望与抱负。社会化,自我控制和自我扩展,以便进入教室里的社会性秩序。创造力,强调结果,过程。统一性,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思想与情感的整合。 3.教师的角色:在认知发展方面,评量幼儿的思考,然后再控制下引导幼儿概念精熟程度或加广内容的范围,对幼儿的反应、困惑或建议,予以口语上的回应、澄清、重述和纠正,培养幼儿直觉和连结性的思考,提出问题以提升幼儿归纳性的思考。在社会情绪发展方面,需要教师鼓励与支持以提升幼儿自发性的自我,强调发展儿童的信任感,教师角色相当具有权威性。 三、 高瞻远瞩课程模式(High/Scope) 1.理论基础 (1) 人类发展的观点:人类发展是依一个可预测的顺序展现的,当个体成熟时,新的能力就会出现,也会展现出个人独特的特质。在生活史中,会有某一特定的时期特别有利于某种事物的学习;某些教学方法会特别适合发展中的某一阶段。 (2) 学习的观点:认为学习就是发展上的转变,儿童与外界互动,进而建构对真实概念的精进化过程。 2.教育目标:培养学生上小学所应具备的认知能力。 3.教育内容:创造性的心向,语言和文学,社会关系,运动,计划工作回顾时间,小团体时间,打团体时间,户外时间,转接时间,点心、午餐与休息时间。音乐,分类,序列,数,空间,时间。 我国幼儿教育史上没有一个自创的幼儿系统理论,主要依靠积累的经验和引进一些西方的理论模式,比如上述的蒙特梭利课程模式、高瞻远瞩课程模式、河滨间课程模式、直接教学模式等。在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大背景下,幼儿教育也以幼儿的终身学习和发展为教育目标,并且强调要优先考虑情感强度,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重视孩子探求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我国幼儿教育的目标在借鉴了国外幼儿教育模式教育目标的情况下,结合了了我国的文化传统,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人民教育观念的变化,更加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较之国外的理论模式的教育目标,我国的教育目标的眼光更加长远。例如在健康教育领域,要注重用幼儿感兴趣和喜欢的活动,培养幼儿锻炼身体的兴趣、健康生活的态度和习惯;在科学教育领域,要注重发展幼儿的探究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社会教育领域,要注意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发展其合作与关心他人的态度;在艺术教育领域,要注重培养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使幼儿敢于表达和表现自己的感知和体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我国的幼儿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健康作为新颖的内容被包括在幼儿教育内容当中,这是国外幼儿教育理论模式的教育内容所没有的或者没有明确指出的。 让儿童保持身体健康并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而且还能让孩子知道必要的安全保障常识,学会保护自己。它体现了我国的幼儿教育更加注重结合幼儿的生理发展情况,让幼儿从小了解健康安全知识,培养自我保护的观念。虽然在之前,我国幼儿教育也会涉及到音乐等属于艺术范围内的课程,但是内容和形式都是很单一化的。而现在由于我国提倡素质教育, 在幼儿艺术教育方面有比较齐全的硬件和软件设备,幼儿教师的素质也比较高,再加上相当部分的家长的观念也不再只是关注儿童的学习方面,对儿童艺术素质的培养和发展也开始抱以关注的目光。因此艺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趋于多样化。它不仅包括音体美方面,还涌现出了一些新的艺术教育内容。在音体美方面包括音乐欣赏、唱歌、舞蹈、诗歌朗诵、绘画、体育、表演等。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借助了语言、图片、肢体动作等来表达艺术教育的内容,引发了幼儿的兴趣,激发了幼儿的热情,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总的看来,我国幼儿教育的内容较国外幼儿教育模式在内容的涵盖面上更广泛、全面,不再只是倾向于注重培养幼儿某一方面的发展。但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幼儿教育模式的内容在某些方面没有国外模式划分得细致、具体。例如与直接教育模式中的模式相比较,就可以发现模式在属于科学这个范围的内容包括形状、大小、顺序、位置等。 通过相关资料以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里对教师角色的要求,我国的幼儿教师角色主要是幼儿情感的信赖者,是幼儿活动的组织者和创造者,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和观察者,家园合作的联络者。我国对幼儿老师角色的定位比起国外模式具有本土化的特点,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强调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和父母在幼儿成长阶段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即老师与儿童父母之间保持沟通的重要性。我国幼儿教育模式中幼儿教师角色的定位比国外模式更加突出幼儿老师在情感方面的作用,指出幼儿教师的角色作用不再是仅仅教授功课,还要跟幼儿进行情感上的交流。而且比较国外幼儿教育模式与中国幼儿教育中的教师角色可以了解到,二者对幼儿教师的素质方面要求都很高,幼儿教师只有具备了较全面的素质才能胜任这个角色。但是,在我国幼儿教育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我国很多地方仍然存在幼儿教师素养低的问题,是限制我国的幼儿教育发展的一个很大制约。 中国幼儿教育论文:中国神话的幼儿教育价值探析 神话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一切文化的渊源。神话是原始混沌思维的产物,它是人类创造的,以想象和幻想为根本特征,反映人类对生殖、万物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等的认识和探索,以口头或文字的形式流传与演变的文学样式。刘晓东说:“儿童教育,特别是幼小儿童的教材,应当主要以原型和母题为主要内容和永恒不变的内容,而这些内容主要集中在神话、童话、传奇、民间故事等原始文学题材中。”[1]我国神话具有中国独特的文化特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丰富的儿童教育价值。 一、培养和开发幼儿的想象力 神话是原始人想象和幻想的产物,是原始人的思维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和解释的产物,既是他们的文学,也是他们的科学。神话中极度的夸张、明快的想象和奇特的幻想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想象是神话思维的灵魂。“或许在任何方面也不能像神话故事的特定事件上那样很好地研究想象的过程。”[2]神话迎合了幼儿好想象、幻想和好奇的心理,本质上是迎合了幼儿游戏精神的需要。因此,神话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3]在中国神话中就有充分的体现:盘古四肢化四极,五体化五岳;女娲炼五彩石以补苍天;后羿射九日而灭猛兽,除害救民;精卫口衔木石以东海,不屈不挠;夸父逐日,顽强不屈,道渴而死,弃杖成林,造福人类。这些神话简洁明快的想象,情节生动有趣,场面大气,充满奇幻的色彩,留给儿童许多想象的空间。再如婉约一点的神话,《搜神记》中记载的一则“马头娘”的故事,讲的是蚕神的故事,是从蚕的形象引出的对养蚕业的起源的想象,把蚕想象成是马与人的结合体,有生动的故事情节。这些神话符合儿童的想象需求和审美需求。 二、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神话具有极大的审美功能。因为神话具有文学的特性。文学的美,体现在多方面,有语言的美、想象的美、怪诞的美、力量的美、精神的美、人物的美。文学给予幼儿的美是幼儿从作品中获得的一种美的体验,任何给予幼儿以共鸣或感触的细节都可能形成美感。学者王曾永说“神话作为原始思维的产物,具有可闻可见和绘声绘色的美学形象,具有叙事感,神奇感和形象感的形式结构……神话具有较强的审美价值是无可质疑的。”[4] 茅盾把神话分为解释的神话和唯美的神话。解释的神话就是原始人对万事万物、自然现象进行解释的神话,多属于创世神话,如:“盘古开天辟地”是解释天地的起源神话的典型代表,从中可以读到人物精神的美和力量的美。此外少数民族当中,广为留传着更为丰富的创世神话,如:维吾尔族的“女天神创世”神话,情节完整,极富想象力。女天神在天地间呼吸,睁眼为昼,闭眼为夜,于瞬息间从其呼出的尘土中产生日月星,你可以想象她的巨大无比和神力无穷,真是充满神奇的色彩,如魔幻般吸引人。唯美的神话讲述史诗般的英雄故事,体现出丰富的想象的美、力量的美和人物精神的美,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典型代表,讲述英雄人物的故事,都是为儿童所喜闻乐见的神话。还有如《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等神话,都是能引发儿童美好的想象和向往的唯美的神话。这些神话都能给人以心理的愉悦感觉,其中的怪诞美,产生的“审美距离”,给儿童的想象留下了许多“空白”,给儿童许多表达美的感受和创造美的空间。 三、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神话当然应该当神话来读,不宜用科学的解剖刀去解读神话。儿童文学是允许想象和幻想,允许虚构的。在儿童文学中可以让动物如人一样说话,可以让蚂蚁和人一样高,和人同桌吃饭。这就是儿童文学创作,孩子们喜欢这样的文学作品。在幼儿的想象世界里,一切都是可能的。其实,神话当中本身就包含着大量的哲学思考,这些哲学问题也是儿童这个天生的哲学家常常思考的问题。如:“第一个人是从哪里来的?”“我是从哪里来的?”“天上有什么东西?”“天外面是什么?”“太阳和月亮为什么不会掉下来?”等等。这不也是儿童对自然、对宇宙、对自身的原始的探索吗?有些问题,我们已经解决,成为了科学知识,有更多的问题仍然是谜。对于那些已经成为科学知识的问题,我们自然应该在让儿童了解古人的想法的同时,让他们学会去思考、探索,寻找到科学的解答。神话应该发挥它启发和激励儿童思考的作用。 四、进行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教育 中国文化中的伦理道德观念在神话中也多有体现,如:尊敬祖先长辈、诚实、为民、服务、爱国、造福人类……因此,神话还具有对儿童进行道德观和价值观教育的功能。 我国神话,尤其是后期的神话中,历史的痕迹很明显,其中不乏爱国主义的教育题材。如:鲧禹治水的感人事迹:鲧死而精气化为禹,禹继承父志,一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反映了部族首领们以人民利益为重的牺牲精神。为君之后,依然身先士卒、谦恭下人,虚心纳谏、爱民如子、崇尚节俭,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在与洪水的斗争中,以禹为首,但也有东夷的伯益、皋陶参加。反映了在大灾大难中,中华各部族患难与共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是“多民族混血”形成的,历来是个团结爱国的民族。 五、进行正确的自然观教育 天人合一观念是原始人神话思维中产生的一种重要观念。体现为万物与我同为一体,万物皆有灵性。这自然只是原始人神话思维下产生的一种朴素的自然观念,但是对于现代,我们对自然的索取过多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生态规律,自然给我们的报复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顺应自然,循着自然的规律人才能真正发展自己。因此,神话中蕴含的自然观无疑对于儿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重要的意义。 在原始人的观念里,生命是平等的,动物与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世界里,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许多便利,应该受到尊重。在原始人的宗教观念中有许多对动物的崇拜、祭祀仪式。在祖源神话中,有许多先民把动物或某种昆虫奉为自己的祖先,这些动物或昆虫是有神性的,能给他们带来福祉,就如中国的龙神话一样。此外,在中国少数民族神话中,保存着许多动物或昆虫造福人类的神话。如:佤族史诗《司冈里》说,小米雀把司冈啄开,人才从里面出来(人的诞生);火是蚂蚱从雷神那里偷学来,然后教给人类;谷种是蛇用尾巴从水里卷起来的。可见,原始人并没有把自己看成是万物的主宰,而是与其他动物平等相处的,他们互相帮助,互相依存,和谐共处。在提倡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今天,自然观教育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 六、进行文化品格教育 中国神话中,体现中华文化品格的神话尤其多,如体现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勇于探索的无畏的精神,为民造福不畏牺牲,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等,都给后人以很多的鼓舞。有许多的神话,其中的寓意与幼儿教育目标不谋而合。这不仅说明神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同时反映了我们民族文化的一脉相承,其优秀的文化至今仍煜煜生辉。如:盘古开天辟地化万物这一则创世神话体现出了开创伟业的博大胸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女娲造人、炼石补天也可看出原始时代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威胁和人类对自然的抗争,反映了我们民族的奋斗精神;后羿射日反映了向自然灾害作斗争,不畏艰险的精神,同时也包含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探索的不懈精神等等。 综上所述,中国神话故事都是幼儿所喜闻乐见的,符合幼儿审美的需求,满足其好奇心和对力量的一种向往,对幼儿文化品格的形成也有熏陶渐染的作用。在幼儿教育中,值得进一步去挖掘中国神话的教育价值。 中国幼儿教育论文:中国幼儿教育面临的问题 摘 要:幼儿教育是人类最早接受教育的阶段,对人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幼儿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最薄弱的一个环节。本文阐述了我国幼儿教育四个较突出的问题:幼儿教育市场化、小学化、女性化和公平化问题。 关键词:幼儿教育;市场化;小学化;女性化;公平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幼儿园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教育部在2001年7月就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再次把幼儿教育问题摆在突出位置。《纲要》指出: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由此可见,国家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将是幼儿教育的快速发展时期。 然而,当代中国幼儿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关注和有效解决,将会使幼儿教育的发展偏离正确的方向。本文对幼儿园教育现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以使幼儿的发展得到重视,使祖国的花朵尽情地绽放。 一、幼儿教育市场化问题 幼儿教育越来越趋向于市场化,这与教育的本质极不相称。若这种趋势愈演愈烈,对家庭和社会都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对于家庭而言,大多数家长都有一种心理,若不让孩子去优质幼儿园的话则会使孩子落后于其他同龄人,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若送孩子去优质幼儿园,高端的消费又使普通特别是贫苦家庭透不过气。据上海市有关部门公布的《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研究报告·教育篇》中显示:非义务教育阶段偏高的收费受到公众关注。市民集中反映学前教育、高中教育收费偏高。目前,上海民办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的27.5%,年收费高于8000元,超过大学学费。在北京,许多名牌幼儿园一次性收取的赞助费高达四五万元,远超过国内任何大学的入学费用。再者,对于市场上以营利为目的的幼儿园来说,新颖超凡的教育理念吸引了家长的眼球也就吸引了家长的钱包,而所谓的超凡教育理念往往是无视幼儿的身心发展,可能对幼儿的能力发展起不了促进作用,反而阻碍了幼儿个性化的发展。 如果把幼儿教育政府化,选择单一、统一化的教育对幼儿是好是坏也很难说。在政府对幼儿教育投入不足和社会对幼儿教育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幼儿教育市场化已被动成为当前幼教改革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政府要承担的是最基本的责任,政府应对幼儿教育发展和资源分配进行及时的引导、部署,政府不可能办最好的幼儿园,因此政府要掌好舵而不是去划船。目前,市场上幼儿教育高端收费的现象正是由于缺乏政府监督调节的结果。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 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近几年,许多幼儿园都提前开设了语文、数学、外语等学习科目。幼儿园的孩子早早背起了书包,学前教育正变成学校教育。部分幼儿园以“幼小衔接”为名,对学龄前儿童进行了小学化教育,受到大多数家长的追捧。在幼儿园走访中发现,不少幼儿园开设小学一年级的课程是为了不甘落后于其他幼儿园,要保证生源就得比其他幼儿园要教得“更多”。有记者对某地的320所幼儿园进行调查,320所幼儿园共有569个班,其中,教育部门办园78所,集体办园13所,民办园227所,接受幼儿教育的孩子共有36253名。该记者调查发现,除部分幼儿园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进行授课外,大多数幼儿园存在小学化倾向,开设了一些小学课程。 三、幼儿教育女性化问题 近几年,幼儿教育女性化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我国大多数幼儿园基本都是清一色女教师,幼儿园的校舍设计风格、环境布置的格调以及幼儿游戏、表演活动等都体现了女性特有的柔和、甜美与纤巧。有人认为,在这样的女性化的教育环境下,幼儿的性别化过程会出现较大的偏差。在幼儿时期,幼儿有了初步的性别角色意识,并以父母中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一人为模仿榜样,使自己的行为相似于父亲或母亲,符合社会认同的性别角色。 四、幼儿教育公平化问题 在教育领域,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 首先,我国幼儿教育入学机会存在差异。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由于历史和现实等方面原因,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再加上我国长期的教育发展过程中受到各种教育政策的影响等,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其次,我国幼儿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幼儿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区差别大、城乡差别悬殊;二是国家对不同幼儿园的投入和管理不同。 最后,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机会不公平。幼儿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主要体现在:一是教师用同一个教育模式来对待所有儿童,忽视了儿童的个性及能力差异;二是教师的态度容易受到家长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影响,往往会对社会地位高或经济地位高的家庭的幼儿特殊照顾。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幼儿教育也越来越得到重视。我们不可否认,幼儿教育相对改革开放前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当今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的幼儿教育相对国际上尚有很大的完善空间。否则,将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也不利于我国社会的发展。 中国幼儿教育论文: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国幼儿教育中的发展及意义 [摘 要]:多元智能理论自1983年由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以来,迄今已有近20多年的历史,已经逐渐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并成为90年代以来中国幼儿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本文思考了多元智能理论与传统智能理论的区别,讨论了多元智能教育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过程,探究了这一理论对中国幼儿教育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幼儿教育发展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所创立的多元智能理论自从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纳,并逐渐成为美国和许多西方国家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近些年,伴随着社会对智能观念的改变,素质教育的深入,多元智能教育的理念,也从国外流传进来,为越来越多的幼教人士所接受。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涵义及内容 加德纳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这本书里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八个范畴,这八个范畴的内容如下①: (一)语言智能 这种智能主要是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的能力,即指听说读写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 (二)逻辑数学智能 从事与数字有关工作的人特别需要这种有效运用数字和推理的智能。他们学习时靠推理来进行思考,喜欢提出问题并执行实验以寻求答案,寻找事物的规律及逻辑顺序,对科学的新发展有兴趣。 (三)空间智能 空间智能是指人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四)肢体运作智能 肢体运作智能是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的能力。这种智能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五)音乐智能 这种智能主要是指人敏感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 (六)人际智能 人际关系智能,是指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及其关系、及与人交往能力,包括四大要素。组织能力,包括群体动员与协调能力;协商能力,指仲裁与排解纷争能力;分析能力,指能够敏锐察知他人的情感动向与想法,易与他人建立密切关系的能力;人际联系,指对他人表现出关心,善体人意,适于团体合作的能力。 (七)内省智能 这种智能主要是指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正确把握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把握自己的情绪、意向、动机、欲望,对自己的生活有规划,能自尊、自律,会吸收他人的长处。 (八)自然观察智能 指个体辨别环境的特征并加以分类和利用的能力。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从对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多元智能理论在充满发展希冀的同时,其在中国的教育土壤上的实践有着强烈的丰富性、复杂性、长期性与艰苦性。 (一)接纳求同阶段 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一经引进中国,便在中国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中受到了广泛而热烈的欢迎。公众特别是幼儿教育界对这一理论欣然接受。幼儿教育在课程体系、教育评估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和摸索,并使多元智能理论在学龄前儿童教育中广泛应用。 多元智力理论在教育界得到迅速广泛的传播和接受,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的基本思想迎合了中国的教育改革气候。80年代初期,中国幼儿教育界已认识到传统教育的消极影响,开始全面深刻地反思幼儿教育所面临的危机,并力图寻求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正值此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提出了挑战,为帮助教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者进一步充分认识和发挥每个孩子的潜在能力,提供了一个新颖的有力的理论依据。同时,幼儿教育界不满于传统智力和成绩测验,力求平等与卓越的多元化教育正在兴起,“以人为本”的新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也逐步壮大。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多元智能理论一经引进,便被中国教育界广泛接纳。 (二)反思质疑阶段 中国的幼教界,在接纳多元智能理论的同时,也走过不少弯路。90年代末期,“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教育理论不断涌现,很多教育工作者盲目地将其与多元智能理论套合,肤浅地将其混为一谈,并未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同时,在引进与实践的过程中,绝大多数人关注的仅仅是理论本身,而忽视了这一理论提出的背景,没有对其加以改革和创新,而是机械地照搬照用,造成理论与实践的架空,不利于对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深入地、客观地、正确地把握。就当时的状况和有关幼儿教学课例来看,很多幼教工作者没有理解多元智能理论的精髓,大部分幼儿园为了体现出教学的改革成功,将教育形式设计得过分花哨,课程内容繁多,课堂一派热闹,有的教师认为,实行多元智能教学就必须在每个项目里把每项智能都体现出来,因而表面看来课堂上热热闹闹,但实质上这背离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初衷。教师们很累,孩子们也很累,效果却并不明显。 其实,多元智能不是一种潮流,也不是一个什么理论都能融合的概念。“当我们认识这种理论的先进性,欣喜它为我们带来的观念转变和实践上的可能性的同时,如果不断用现有教育理论去套合这种理论,实际上就等于在抹杀这种理论的光辉,甚至会有所扭曲,尽管有时这些理论可以结合考虑。” ②而一个理论的提出都有其特定的背景,背景往往规约着理论的内容和作用,如果在对一种理论进行探讨时,忽略了理论提出的背景就绝不会真正地理解这种理论。 在幼儿多元智能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到,尽管幼儿多元智能教学要创造使孩子感到有趣的环境和氛围,但“有趣”决不是课堂的目的,比“有趣”更重要的应该是学习的目标和价值。课堂依旧是教学和展示进步的场所,而不是娱乐的场所。在幼儿多元课堂教学中,要避免“为多元而追求多元”的功利和肤浅心理。也就是说,并不需要每项内容都涉及孩子的七种或八种智能,事实上这也不可能做到。多元智能理论目的是使幼教工作者真正认识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并知道如何操作这些闪光点,真正实践因材施教的理念。但是,多元智能从来都不是教育教学的直接目的,在幼儿教学中并不是为了培养孩子的智能而教学,而是把智能作为促进孩子成长的工具与手段。理解这一点尤为重要。如果把目光仅仅盯在什么是多元智能或孩子具有什么样的强项和弱项智能上,那时毫无意义的。只有在清楚了孩子智能强项与弱项分布情况的基础上,通过积极发展其智能强项,努力提升其智能弱项,让每个孩子都主动发展自己,都体验到成功,这才是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实践目的所在。 中国幼儿教育论文:中国城乡二元幼儿教育财政机制构成及创新 一、二元幼儿教育投资体制的萌芽 1.新中国成立前城市幼儿教育投资体制的实践探索 1904年清末颁布《癸卯学制》,自此幼儿教育机构在学制中占有一席之地。该学制规定:“凡各省府厅州县以及极大市镇,现在均有育婴堂及敬节堂,兹即于育婴敬节二堂内附设蒙养院。”“各处育婴堂规模大小不一,现均筹有常年经费;其规模过狭者,应设法扩充屋舍,增加额数。”…这是我国第一次以中央政府的名义要求各地方应设有常年经费,以发展幼儿教育事业。1903年,中国第一所官立省办幼儿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诞生。该园在《开办章程》中规定,“本园一切服装、图书、保育物品,均属官备,惟不备餐饭。本省小儿入园免收学费,外省小儿人园每月须纳学费洋四元。’㈦首次采用政府投入为主。个人缴纳学费的幼儿教育办同措施。此后,根据《癸卯学制》的规定,在湖北幼稚园的示范下,京师蒙养院、湖南蒙养院等一批官办的幼儿教育机构相继出现。清末这批官办幼儿教育机构,基本上是采用政府全额投资的方式。由于费用充足,这批官办幼儿教育机构的设施、师资、保教质量得到了充分保障。如湖北幼稚园、湖南蒙养院等不惜重金,从日本聘请幼儿教育专家直接担任幼儿园教师,以保证最初的办园质量。中华民国成立后,立即颁布《壬子癸丑学制》,规定幼儿教育机构的名称为蒙养园。教育部同时还在公布的《师范学校令》和《师范学校规程》中规定蒙养园附设在女子师范学校和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内,进一步明确蒙养园作为学制体系中的教育机构,幼儿教育的地位得到了提高。1922年,北洋政府颁布《壬戌学制》,规定在小学下设幼稚园,幼稚园正式被列入学校系统,确立了幼儿教育机构在学制系统中作为国民教育第一阶段的独立地位。中华民国时期,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经费来源有两个特点:其一,相对于清末,进一步呈多元化发展,因而,先后创建了一批各种不同类型的幼稚园,幼儿教育在质量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其二,总体上政府公共财政缺乏对幼儿教育的支撑,因而,这一时期幼教事业发展极其缓慢。据统计,1929年至1947年,偌大的一个中国,幼教机构数量一直未能突破1400所,在园幼儿数最多时仅为13万余人。[3]在办园体制上,民国时期的幼儿教育机构有公立的、私立民办的,有附属于学校机关的,也有单独设立的。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于1919年创建幼稚园,园址设在附属小学的杜威院内。该幼儿园由学校全额出资办理,同时,也收缴学费等相关费用。规定每半年缴洋2元(用品杂费1元,点心费1元)。1920年开办的北京香山慈幼院由于主要是收容无家可归的儿童,所以,开办之初经费由督办水灾的款项开支,但一直没有得到地方财政资助。因而,其收容的儿童中,有免费的孤儿、弃儿、贫儿,也有交费的儿童。南京鼓楼试验幼稚园于1923年由陈鹤琴个人办理,后有朱深甫募款十分之八,幼稚园得以扩大改址。后历年经费由中华教育改进社、东南大学教育科补助,1928年开始,江苏省教育厅每月给与津贴266元,1929年11月开始,南京市教育局每月补助津贴60元。1927年开办的中国第一所乡村幼教机构——南京燕子矶幼稚园是在陈鹤琴资助500元的情形下开办的。’中华民国时期,由于幼儿教育机构基本分布在城市,且规模相对较小,总体上幼儿教育投入处于最初探索阶段,没有形成稳定的幼儿教育财政体制。 2.老解放区二元幼儿教育投资体制的萌芽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建立起了自己的红色区域。1934年2月,中央人民内务委员部颁布了红色政权的第一部关于学前儿童教育的文件一托儿所组织条例》,强调采用因陋就简原则办托儿所。当时的托儿所办在农村,主要是为成年人参加革命战争和生产劳动解除后顾之忧,故投入上采取地方为主,自主办理,政府指导的方针。一般由本地妇女看护、管理小孩,托儿所的用具政府补贴一部分。这种特殊的投入方式,使得苏区的托儿所机构飞速发展。1934年,兴国县已建立托儿所227个,而瑞金县计划发展托儿所920个。…1941年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发《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保育儿童的决定》,要求在边区实行儿童公育制度,同时将学前教育向民间推进。在这思想指导下,边区出现了多种类型的托幼机构。一是由边区政府主办、费用完全由政府负担的机构,包括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资助的寄宿制的保育院和托儿所;二是经费由单位(机关、工厂、学校、部队)自理的单位日问托儿所;三是临时成立的托儿班、哺乳室、游击式托幼组织等。总体说来,当时的边区政府采用了重点包办党、政、军托幼机构,适当扶持社团托幼机构,发动群众创办多种形式的托幼机构的投资和办学思路。一方面,有比较稳定的经费保证了保育院等幼儿教育机构的保教质量;另一方面,通过调动民间力量办理托幼机构,有力地促进了边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保育儿童的决定》首次将边区政府支持幼儿教育的行为制度化,是二元幼儿教育财政体制的雏形。 二、新中国成立后二元幼儿教育财政体制的形成 1.二元幼儿教育财政体制形成的社会背景 新中国二元幼儿教育财政体制形成的社会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政府认定解放妇女劳动力作为幼儿教育最基本的职能,并在实践中被不断强化。1952年,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第一次明确规定幼儿教育的解放妇女劳动力的任务。该《规程》指出,幼儿园的任务一方面是根据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教养幼儿,使他们的身心在入小学前获得健全的发育;另一方面,则是减轻母亲对幼儿的负担,以便母亲有时问参加政治生活、生产劳动、文化教育活动等。1956年,教育部.卫生部、内务部发布《关于托儿所幼儿园几个问题的联合通知》,该《通知》进一步强调,为了帮助母亲们解决照顾和教育自己孩子的问题,托儿所和幼儿园必须有相应的增加。因此可以说,在改革开放前,幼儿教育虽然在学制中作为国民教育的第一环,但在实施中却更偏重于其特有的解放妇女劳动力的这一社会职能。于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家和社会都是依据幼儿教育服务社会的经济和政治职能来思考财政投入问题。由于幼儿教育首先定位于服务妇女就业,则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城市女职工、女职员,幼儿教育的这种功能定位在事实上将农村妇女排除在外。自然而然,农村幼儿教育也就没有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二是长期的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完成,新中国开始步入公有制的计划经济体制时代。于是,以国家机关单位和集体经济体为依托发展幼儿教育成为此后长期的幼儿教育财政投入政策。 2.二元幼儿教育财政体制形成过程及特征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这个条例指明了幼儿园、托儿所的基本性质——是为职工提供的劳动保障和社会福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56年,教育部、卫生部和内务部发布的《关于托儿所幼儿园几个问题的联合通知》强化了幼儿教育的分散投资体制,指出各种类型的托幼机构的经费、人事、房屋设备均由教育行政部门、厂矿、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群众、私人等主办单位各自负责管理。在农村,提倡农业合作社举办托幼机构。其指导思想很显然是将幼儿园作为职工劳动保障和福利看待。195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工矿企业自办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规定》要求,幼儿园年需一切费用由各部门列入“营业外”开支,编入财务计划。1973年,财政部发布财企字第4l号文规定幼儿教育成本改在营业外支付,从制度上完全确定了幼儿园归属后勤服务开支的准则,强化了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单位福利属性。至此,我国的二元幼儿教育财政体制形成。 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二元幼儿教育财政体制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财政明拨与暗补并举。在这种体制下,我国政府一方面在人、财、物等方面直接投入教办园,即财政明拨。同时,还以职工福利间接投入国家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附属幼儿园,即财政暗补[引。其暗补的基本方式是:一是各单位在创办托幼机构中,经费从本单位基本建设费中支出;二是国营企业在所提取一定份额的福利补助金中,部分经费可用于托幼机构;三是国家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经费、企业管理费和事业费中开支补助附属托幼机构。另有工会经费等资助托幼机构。 (2)国家的职工福利政策对城市托幼机构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国家激励各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财政支持幼儿教育事业,从而使这些单位附属的托幼机构得到迅速发展。另外,由于单位附属的托幼机构的归属性和依附性,其办园条件和质量随所属单位的福利状况而起伏。 (3)对于城镇街道和农村社队,采取集体兴办的方式,保教人员的待遇,相当同等劳动力报酬。(4)幼儿教育多元发展格局形成。教育行政部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期刊 >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I>学前教育" 5,"2018-05-14 23:17:33",幼儿心理教育论文,0,"幼儿 心理教育 幼儿教育论文",儿童时期是心理卫生的黄金时期,其思维、个性、道德观念的形成,感觉、知觉、注意、想象、记忆、情感、意志的发展,无不需要教师的密切注视和科学的教养。因此,教师应了解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卫生特点,做好幼儿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心理教育论文:幼儿心理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一、必要性 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增长。在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大纲中,已明确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德育课程,并规定该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意识的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其次,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特殊性,在学习和生活中接触的大多数是女性,心理发展具有其独特性,对她们进行心理教育,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将来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和幼儿的成长。据了解,随着国家近年来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幼儿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幼儿教师虐童事件时有发生,这说明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因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仅应了解和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而且自身还应具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理品质。然而,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各类课程设置比例失调,实践课程附属理论课程上的传统教学,同时课程设置又过于单一且交叉重复,职业技能培养不够。现在越来越多的幼儿园都注重开设多媒体教学和双语教学等,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课程以计算机、英语等技能课程为主,而对于幼儿心理学等课程的课时设置比例不多,使得学生对于如何开展和设计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更是无法把握到位。此外,大多数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行2+1模式,所以,在目前中职的教学计划中,另外增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困难较大,并且效益不高,很多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因此,我们认为应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心理学的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根据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我们认为,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处理好两方面的问题:1)如何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体系;2)如何解决教学内容增加而课时有限的问题。而在幼儿心理学课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可能全面传授心理健康知识。我们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确定为:使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培养自己的积极情感,能进行自我心理矫治,以适应校园生活,为参与社会工作奠定基础。对于课时紧张问题,我们的做法是在教学中应用投影、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精讲、自学、讨论、实践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人的心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生的心理问题常常涉及到认知、情意、人格等心理结构的各方面,但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我们采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来解决教学内容的安排问题,即结合幼儿心理学基础知识章节教学,侧重解决某一方面的心理问题。主要有:结合认知过程,强化“学习动机,学习技能”的教育,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在情绪教学中,学生了解觉察情绪的方法和理解“释放压力,调节情绪”的方法技能,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情绪压力;结合社会化教学,讲授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内容,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社会评价;结合个性心理阐明,重视“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强化“排除自卑,树立自信”教育,激发学生的自信感;在讲授婴幼儿心理健康时,重点讲授心理健康的调节,注重“适应社会,职业心理”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规划和人生选择。 三、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结合章节教学讲授心理健康知识。例如,在《绪论》中学习心理的实质,同时使学生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以获得健康的心理。例如,本校面积比较小且教学楼宿舍比较老旧,外观不美,新生到校后心理反差很大,难以适应新环境。鉴于此现状,笔者结合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这一特点,引导学生从教学设备齐全、学校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教学质量高、艰苦的住宿环境可以锻炼和提高意志力等方面进行思考,从而降低学生的心理落差,以尽快适应新环境。2)结合幼儿的认知,通过案例分析学习多通道感知,学生学会使用多通道来学习技能和知识;以茱莉?安德鲁斯和罗琳等名人为例学习自我效能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学习动机,提高自我效能感;通过实验理解记忆的规律,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学会学习。3)结合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学习,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学生能觉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合理宣泄消极情绪,掌握获得更多积极情绪的方法。4)结合幼儿社会化的学习,通过分析自身的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学生懂得与父母和同伴交往的正确方法,并确定今后努力的方向,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5)结合幼儿个性的学习,通过问卷测验和案例分析学习性格和气质,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性格、气质等个性特征,并采用取长补短的方法,使自己拥有良好的个性特征,提高人格魅力,为今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做准备。例如,通过设置“一顶帽子”的问题情境和分析《红楼梦》、《水浒传》等经典影视作品人物的个性特征,尝试分析自己的个性特征中积极和消极的一面,并谈今后该如何取长补短,从而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准备。6)结合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学习,通过制作心理健康手抄报,学生开拓视野,增长课外知识,争做健康人,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规划职业人生道路。 四、小结 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我们用多媒体配合讲授和小组讨论,展示各种图片资料,既增加了说服力,又节省了教学时间,而且能引发学生的兴趣。而讲授、讨论的内容与学生自身发展密切结合,学生接触和分析了许多实际问题,学习劲头大,锻炼了应用能力,同时,使教学内容充实生动,应用性突出,提高了学生对幼儿心理学课程的兴趣,反过来又促进了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得到提高。 作者:杨贤娣 单位:湛江市教师进修学校 幼儿心理教育论文:幼儿健康心理教育论文 幼儿健康心理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策略与方法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新的世纪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每一个人具有关心他人、家庭、社会、自然的意识和责任感;具有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具有自主、自信、自强的人格品质。这意味着,跨世纪的新一代,不仅要有良好的智能素质,更要具有一种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素质。*,岁幼儿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发展及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我园在幼儿健康心理与人格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方面作了一定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我园幼儿健康心理与人格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为了把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格教育落到实处,我们根据各年龄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了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一)幼儿心理健康与人格教育的目标小班:1、关心周围的人和事,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2、喜欢上幼儿园,有良好的适应新环境的能力;3、初步培养良好的性格特征,既具有男性的坚强、勇敢,又具有女性的细心、温柔的人格特质;4、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初步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5、喜欢参加各项活动,用简单的语言、动作、表情表达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中班:1、能积极愉快地主动参与集体性活动,敢于表现自我;2、有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调节行为的能力;3、会简单评价别人;4、做事有信心、能克服困难坚持完成;5、能当众表演,不胆怯;6、有较强的求知欲;7、能充分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与小朋友友好相处,平等合作,乐于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大班:1、能理解别人的情感,会主动关心别人,帮助有困难的同伴,爱护小朋友;2、乐于接受任务,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有一定的责任感;3、遇到困难能主动想办法去解决;4、喜欢参加各种活动,活动中乐观、自信、友好、谦让、合作、协商;5、能够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行为,分清好坏,克服缺点,有坚持性;6、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二)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基本内容1、培养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幼儿的个性、社会交往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自我意识的发展,是让幼儿从“自我中心”中摆脱出来,使其正确认识自己,并能正确认识别人。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往往来源于教师对他的评价。因此,教师要注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正确认识和评价每个孩子,要多鼓励,少批评,让幼儿在鼓励中健康成长。教师要帮助个别幼儿克服胆小、自卑的心理,帮助其找朋友,建立良好的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另外,教师要尊重幼儿、相信幼儿,让幼儿每时每刻都感觉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从而形成积极健康的自我认识。2、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幼儿的社会交往对他们的个性、社会性以及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因此,我们注意为同年龄组的幼儿创设交往的机会与环境。每个班都创设计算区、美工区、语言区、建构区、表演区、科学区、娃娃家、商店、医院、餐厅等多种区域。幼儿每天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进入各区进行自主活动。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礼貌待人、主动交往、友好协商、谦让合作的技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从而提高幼儿对社会的认识。其次,为不同年龄的幼儿创设交往的机会与环境。通过角色游戏、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等形式,让大班幼儿带领小班幼儿一起活动。活动中,增强了大班幼儿的责任感,培养了幼儿间的友谊,增进了相互了解,发展了幼儿的交往语言,从而达到提高幼儿交往能力的目的。3、培养幼儿探索周围世界的欲望。随着幼儿独立性的发展,他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周围,并对许多事物产生极大的好奇与兴趣。教师有责任保持并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知识的欲望。为此,我们在各班创设了养殖角、种植角,以满足孩子求知的欲望。另外,我们还购置了许角、种植角,以满足孩子求知的欲望。另外,我们还购置了许多声、光、电、热等科学操作材料,创办了科学游戏室,各班定期到科学游戏室活动。幼儿在科学游戏室接触到了许多未知的领域,获得了多种感性经验,发展了幼儿的探索精神和求知的欲望。4、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自理能力,是形成幼儿独立性人格的基础。幼儿在“我要做”、“自己来”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增长经验,克服困难,从而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把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纳入常规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并在教育教学中加以巩固,让幼儿逐渐学习穿衣、吃饭、喝水、独立入睡等生活自理技能,为将来立足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幼儿形成自信、自强、自尊、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优秀人格。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求教师鼓励幼儿多想、多做,并让他们说出结果,锻炼幼儿独立完成任务、克服困难、主动交往的能力。5、培养幼儿具有“两性化”人格特质。幼儿教育应当培养个性健康发展的人。性别差异心理学和性度心理学通过分析男性和女性身上的积极特质,发现同时具有“两性”积极特质的人心理更健康。具有这种人格的人表现为既独立又合作,既果断又沉稳,既自信又谨慎。具有“两性”化人格的人更能适应社会的迅速发展。我们在小班,通过开展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培养女孩具有勇敢、坚强的男孩性格,在室内组织幼儿绕线团、娃娃家等培养男孩具有耐心、温柔的女孩性格。使幼儿具备两性中的优秀心理特质,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增进幼儿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其健康和谐的发展。二、我园实施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一)学理论、促观念、变行为我们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理论,提高教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组织搞心理科研的教师到北京等地参观学习,接受新信息、新方法、新经验,来指导具体的实践活动。通过讨论、学习、探索、实践,教师的教育行为有了很大改变。她们把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做为工作的重点。日常教育教学中,她们努力改变自己的言行,用微笑赢得孩子的欢心,用尊重获得孩子的信任,用赞赏鼓励孩子成功。看到孩子的进步,更加激发了教师们探索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决心。(二)将心理健康与人格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当中我们以幼儿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为导向,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蕴藏着许多心理教育因素。如孩子收拾玩具时,就有一个责任心培养问题。每次活动前,教师都提出具体要求,有的孩子能够把玩过的东西整整齐齐放回原处,但有的孩子还没收拾完就走了,有的孩子干脆不收拾。这就要求教师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仔细观察幼儿的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对那些能够整齐收好玩具的幼儿要及时表扬与鼓励,教育那些收不完或不收玩具的幼儿,做事要有始有终,要有责任心。再如,小班孩子刚来幼儿园时,有些内向的孩子不敢玩大型玩具,而那些外向的孩子能自由大胆地玩大型玩具。在户外活动时,我们通过“学做解放军”、“滚地雷”、“走独木桥”的游戏,培养胆小幼儿大胆、勇敢、不怕困难的性格。因此,我们说,生活中处处有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还把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融入教学活动中,根据幼儿的不同表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周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三)组织专题研究活动,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为了把幼儿心理健康及人格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落到实处,我们各年龄班进行了专题研究活动,如:在大班搞了“通过大带小活动,培养大班幼儿的责任感”的实验;在中班搞了“中班幼儿自我意识培养”的实验;在小班搞了“两性化人格培养初探”的实验。这些实验内容此略,均取得较好的效果。(四)家园密切配合,巩固和发展幼儿健康心理家长是幼儿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任何活动的开展如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健康心理的培养也不例外。首先,我们通过“爱心桥”园报,向家长宣传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理论、方法和重要性,让家长对幼儿健康心理有一个初步认识。另外,我们通过开办家长学校,请专家做有关幼儿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的专题报告,使家长对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其次,各班开办家园联系栏。通过家长园地,向家长介绍近阶段研究目标和群体、个体发展情况,前一阶段课题进展情况和后一阶段的打算;指导家长如何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家长接送孩子的间隙,与家长作简短的交流、勾通,统一方法,争取家长的配合。再次,我们通过“家长问卷”,了解幼儿在家的真实表现。小、中、大三个课题研究班,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家长问卷,根据收回问卷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向家长反馈,让家长做到心中有数,能够在家有目的有计划对幼儿进行配合教育。同时,我们组织教师,坚持每月一次的幼儿教育与卫生保健的咨询活动,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表现,向老师请教,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解答。通过教师与家长的面对面的探讨,解决了许多问题,促进了幼儿健康心理的发展。例如:小班孩子刚入园时,有些孩子胆子特别小,不敢说话,不敢参加活动,吃饭时从不敢说回碗。家长在咨询时,向老师请教教育孩子的方法,老师帮助家长分析孩子形成胆小内向性格的原因,并指导家长,要多带孩子出去玩,多接触大自然,多接触伙伴,同时父母要放开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教师方面,多关注胆小的孩子,以鼓励表扬为主。通过家园的密切配合,这些孩子的进步非常显著,他们现在不但能主动和同伴打招呼,并且积极参加班里的各项活动,回家后还主动说一些幼儿园的事情。另外,通过家访活动,巩固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教师们根据本班幼儿心理方面的具体问题,制定出家访计划,她们利用业余时间对大多数幼儿进行家访,了解幼儿在家的真实表现,指导家长教育幼儿的科学方法,使家长真正参与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中。家长们看到孩子们的点滴进步,深刻认识到了家庭与幼儿园配合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开展“幼儿健康心理及人格教育”,我园大班幼儿的责任感、自主性、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中班幼儿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能力明显增强;小班幼儿的性格特征更接近于“两性化”人格的积极特质。幼儿的求知欲及探索精神也逐渐增强;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幼儿心理教育论文:幼儿品德心理教育论文 儿童时期是心理卫生的黄金时期,其思维、个性、道德观念的形成,感觉、知觉、注意、想象、记忆、情感、意志的发展,无不需要教师的密切注视和科学的教养。因此,教师应了解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卫生特点,做好幼儿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家庭环境对于幼儿的影响至关重要。幼儿的社会生活起步于家庭,家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第一个场所。家庭的结构和气氛,家庭成员的整体素质,家庭成员的道德水准及言行,决定着幼儿今后生活中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一般来说,三代同居的家庭中,家庭成员对幼儿的态度、教育方式、方法、内容会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异。通常情况下,祖辈会在幼儿的饮食起居上关怀备至,父辈则在智力方面予以较多关注。在道德品质培养方面,祖、父辈也会因价值观念、历史观念、文化素质、道德水准及判断的差异而不同。这就要求家长在对待儿童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要协调一致,都要以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出发点,使幼儿身心同步地健康成长。家庭的气氛也影响着幼儿,温馨、和睦的家庭易养成幼儿谦和、友爱、礼貌自信的品格;吵闹不休,婆媳不合,父母离异,等等,会导致幼儿孤独,产生怨恨、猜疑、固执、粗鲁等心理和攻击性甚至违纪行为。 此外,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凡事不闻不问,只忙于自己进修、提职,或忙于发财、享乐,甚至为图省事,从小就将孩子交给“电视机”,让孩子在“电视机”旁长大。这样的孩子和父母交流少,语言能力较低,亲子关系疏远,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易形成情绪上的障碍,出现恐惧、胆小等现象,严重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完善自己的个性心理品质,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 其次,幼儿园对幼儿道德品质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幼儿教育从功能上来说是一种环境的教育,而形成幼儿园环境的主要成分是教师和幼儿群体。 教师是幼儿园教育环境的核心,教师的待人接物,说话方式,行为举止,穿着打扮都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幼儿。幼儿通过观察、学习、交往,被教师所影响,并按照教师的做法,学习限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式。教师只有自身具有良好的素质,向幼儿显示出自己健康的情操和真、善、美的行为习惯,才能激发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感,同时,教师要坚持正面教育,动之以情,以好雨润物细无声的美好情感,去感染、滋润幼儿天真无邪的心灵,提高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 幼儿园中,集体生活对幼儿形成教育和影响是其最大的特点和优越性。现在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在对待集体和他人的态度上往往表现出自私和任性,以自我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通过群体活动,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坚持“着眼高”(即从小培养幼儿爱祖国爱人民、将来为祖国作贡献)、“起点低”(即教育从幼儿身边的人和事入手)、“方法活”(即创设幼儿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教育教学内容)等原则,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及道德品质。 例如,针对部分家长一味的溺爱和包办,忽视对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这一现象,可设计“看谁穿得快”、“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有趣活动,给幼儿创造一些条件和机会,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让他们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捡落叶、拔草,到社会实践中去接触,了解一粒麦、一颗螺丝钉、一文钱、一张纸的来之不易,使之从小养成艰苦朴素、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果实等良好品质。 再次,大众传播媒介对幼儿道德品质培养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幼儿期的儿童社会生活范围较狭窄,大众传播媒介对于他们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影视片、广播、广告、音像制品和部分报刊杂志。如果这些传媒内容健康,会对幼儿良好道德情感的形成起积极作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幼儿喜爱模仿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会去模仿大众传播媒介中的人物及其言行举止。而内容不健康的传播,则会从反面为幼儿树立某种学习样板,使幼儿出现品行障碍。因此,家长和教师要善于选择和引导,使大众传播媒介成为影响幼儿道德品质和行为发展的积极因素。 幼儿心理教育论文:中班幼儿的心理教育策略论文 现代儿童观认为: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整体”人,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要;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在适当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应最大限度地发展儿童的潜力;儿童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主动的作用;每个儿童都有鲜明的个性差异,对儿童个性的尊重和自由发展,是培养创造性的前提。根据上述儿童观,只有从儿童发展的实际出发,特别是把握心理发展的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教育措施,才能促进儿童更好地发展。笔者是担任中班幼儿教育工作的教师,现就谈谈中班幼儿的心理特点与教育对策,以请教于领导和同行。 一、中班幼儿的心理特点 中班幼儿一般是4岁,4岁幼儿的心理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与发展:与3岁幼儿相比,4岁幼儿一切潜在的能力开始生气勃勃地发展,表现出不惧怕、好交往、富有独立精神和自信心,能安静又有吵闹等新的特点。4岁幼儿可以说是闲不住的,不易控制的,其心理活动以新的特征表现出来。归纳起来,4岁幼儿具有下列几个显著特征: 第一,活泼好动。4岁的幼儿明显地比3岁的幼儿更加活泼好动。他们不仅身体长得更结实,动作能力更强,而且对周围生活也熟悉了,积累了一定经验。因而主意也多起来,所以更爱活动,活动起来很灵活,也能坚持较长时间。他们爱说、爱问、爱跑、爱动手、爱玩,对成人的要求往往不那么顺从听话。 第二,具体形象思维。4岁的幼儿主要靠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典型的具体形象思维。4岁幼儿的头脑中已经积累了常用物体、各种人、各种自然现象、周围环境和曾去过的地方的表象。每当唤起这些表象时,就可以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如果离开事物的表象或具体事物,就难以进行抽象思维活动。 第三,有意行为开始发展。3岁幼儿的行为多受情绪支配,4岁幼儿可以听得进成人向他提出的要求,听懂一些道理,他们可以接受成人给的一些任务;有意性的增强还表现在4岁儿童游戏时已经可以先想一想、玩什么、拿什么,也更愿意和小朋友一同做游戏,有着简单的角色分配,也可以发展游戏的情节;玩的时间也相对更长,有时连续几天只玩一种游戏。在游戏中能抑制自己的行为,坚持游戏规则。有意性还开始表现在注意、记忆和想象等方面。 此外,4岁的幼儿在坚持性和个性差异性方面也比3岁的幼儿增强了。根据以上心理特点幼儿教师应怎样使他们进步更快呢? 二、教育中班幼童的对策 2.1针对幼儿活泼好动,组织幼儿参与多种游戏,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它不仅能促进幼儿的身体的发展,而且可以巩固和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其智力和语言的发展,同时能促进幼儿良好行为品质、美感或创造能力的发展。中班幼儿会做各种游戏,不仅对游戏的兴趣很浓,而且能长间做各种游戏而无倦意。 因此,教师应引导幼儿做多种游戏,使他们在游戏活动中求发展。我不仅组织他们做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而且还根据教学要求为发展幼儿的各种能力而编定的有规则的游戏,包括智力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三种。 就以引导幼儿做结构游戏来说吧,对中班幼儿要求他们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结构活动,并要最终完成它。第一,教给幼儿对事物结构造型方面的知识和结构技能,如认识高低宽窄、厚薄、轻重、长短、前后等方向方位,学会按图建造。第二,教幼儿学习自己设计构造,会事先构思主题,选择和利用结构材料,确定结构顺序,制定方案,分工合作,共同建构一个成果。第三,组织幼儿评价结构成果,可全面评价,也可有选择性地评价。 再以做智力游戏来说吧,各种学习任务通过新奇、形象、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向幼儿提出。引导幼儿听听、看看、摸摸、想想、说说、做做,使耳、眼、手、脑、口各种器官活动起来,做出智力上的努力。使幼儿在这特殊实践中,不仅掌握和运用知识,发展智力获得能力,而且要求幼儿善于与他人合作,有助于控制自己的行为,诚实地遵守游戏规则,有利于良好品德的培养。 2.2针对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加大教育活动直观性的力度,促进幼儿持续发展 直观性的原则和方法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具有特殊意义,因为他们生活经验贫乏,思维具体形象,抽象的道理难于理解。在上课时贯彻直观性原则和运用直观教学法,能使课上得生动活泼,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加深幼儿的印象,有助于理解和形成具体观念,发展能力,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首先,要根据课的任务、内容及中班幼儿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幼儿园直现手段有实物直观(指观察实物、标本、实地观察、小实验等),模具直观(指观察图片、图书模型、贴绒教具、沙盘玩具等),电化教具直观(包括幻灯、录像、录音、唱片、电视、电影等),语言直观(教师语言的形象性描述)。第二,直观手段要与训练幼儿感觉器官结合,教师应让儿童有较多机会摆弄物体、看、听、摸、闻、尝、做,供给的材料力求人手一份或小组一份,以训练幼儿感官和动手动脑的能力。第三,直观手段要与教师语言指导结合。教师要用简明、生动、形象、准确的语言启发幼儿观察和操作,以强化直观教具的作用,获得正确的结论。第四,运用直观教具要恰当,教具要有典型性,主要特征要突出,紧扣教学要求.不宜过多。 2.3针对儿童心理和行为的有意性增强,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实施教育,最大限度地发展儿童的潜能,使他们个人兴趣、爱好等个性特点得到自由充分发展 因此,第一,教师要广泛地引导幼儿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周围的各种生活现象,观察教学用具,教室、学校,观察仁寿城区的房屋、街道、车辆、各种职业人的劳动情景;还要求家长利用每天接送幼儿的路上引导他们观察沿路的景物以及人们的劳动场面;还要组织幼儿到景色秀丽的地方去春游和秋游等,观察那美好的城郊、芳香的沟渠、玫瑰色的春天和金色的秋天;观察晴空、白云、彩虹、轻风、细雨,最大限度地让幼儿领略大自然丰富的美。第二,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课内课外活动,引导幼儿看、听、说、写,丰富学生的词汇,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第三,发展儿童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通过手、口、动作、表情进行表现和创造,要教给幼儿创新的方法,让他们加一加、减一减、连一连等制作新的物品;鼓励和启发幼儿多提问,培养好思维的习惯;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同一个问题,训练幼儿发散思维的能力。第四,培养幼儿的爱心、同情心,教育幼儿从爱妈妈、爸爸做起,扩展爱邻居、小伙伴、全班、全校的教师和同学。 坚持针对幼儿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教学,充分调动了幼儿的主动积极性,使幼儿的体、智、德、美等方面的素质全面发展,班级面貌也越来越好,受到学校领导和幼儿家长的好评。 幼儿心理教育论文:提高学生的幼儿心理教育能力 摘要:幼儿心理教育知识是幼儿教师必备的专业知识,可是,许多学生感觉这门课学起来困难,学习兴趣不高,专业能力的培养也受到影响。本文就提高学生的幼儿心理教育能力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幼儿心理;案例;实际 我们常把幼儿称为祖国的花朵,因为他们是那么漂亮,那么可爱,同时,也那么娇嫩,需要我们细心地呵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如果不能准确地了解幼儿的心理,那就无法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不能正确地引导他们,自然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的甚至会影响他们一辈子。所以,我们的幼儿教育非常重要。而幼儿师范专业,为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做准备的专业,我们应该在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各种实际能力,尤其是提高他们的幼儿心理教育能力。这样,他们才能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游刃有余。那我们在教学中应如何提高学生的幼儿心理教育能力呢? 一、让学生明白学好幼儿心理学的重要性 幼儿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学起来感觉较为枯燥,加上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强,自己并不清楚学好了这门功课对将来的工作有什么好处,所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利用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一些表现进行教学,并加以引导和启发,激发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如讲到幼儿心理学的意义时,我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针对有些学生觉得学习了这些理论没有什么用处的说法,我首先肯定他们的想法是正确的。为什么?一是他们现在自己还没有孩子,二是他们现在还没有踏上工作岗位,没有幼儿让他们去了解。他们一听就笑了。但随后我就给他们分析了学习幼儿心理的重要性。因为他们未来无论会不会走上“幼师”这个岗位,但都会有自己的孩子,都需要了解幼儿。学习了幼儿心理学之后,有助于他们了解幼儿心理的特点,走进童心世界,能让自己更好地融入孩子中去;与幼儿在一起时,了解他们的心理,才能科学有效地指导幼儿活动;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发现幼儿更多的可爱之处,可以改变我们看待他们的眼光,融洽我们与幼儿的关系;学习幼儿心理学,可以为我们以后的幼儿教育提供理论依据,进行有效地指导,还有助于我们因材施教;学习幼儿心理学,还可以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为他们的健康快乐成长助力。相信给孩子一个和谐快乐的成长环境,不仅是做老师的期望,更是我们未来的每一位父母的期望。这一席话不仅让学生们笑了,还带给了他们思考。我从他们后面的学习中看到,许多学生都变得更积极了。 二、利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 新异的事物可以引起学生的定向探究反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不断更新与变化,可以不断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从而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激起奋进的情趣。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教学应使学生感到“有趣、有味、有奇、有惑”。所谓有趣,就是指学生对教师所教的内容兴致勃勃地去学。所谓有味,是指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内容精深,值品味,甚至回味无穷。所谓有奇,是指教师的教学新颖有创见,每每使学生感到新奇,觉得出乎意外,体验到学习是一种乐趣。所谓有惑,就是教师讲解既有启迪又留有余地,使学生听讲之后,自己提出问题,从而产生继续探索的欲望。教学中我从以上四个方面出发,增强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 1、运用案例教学 尽管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他们仍然不喜欢只有枯燥理论的教学内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引入案例教学法,将一些蕴含所学理论知识的案例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去分析、思考。这样一来,除了生动形象外,还让学生及时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学习这门功课的自信心,提高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东东是幼儿园中班的学生,再幼儿园里,他很听话,可以自己穿衣、吃饭。但是在家里的时候,他总是要父母或奶奶帮助他来做。我就请学生来分析一下东东的行为。为什么他在幼儿园是一个样子,在家里又是另一个样子呢?有的学生说是孩子的性格有问题。有的学生则分析,因为他在幼儿园里表现得好,可以获得老师和小伙伴的赞扬,满足了他受人关注的内心需求;而在家里则不可能,所以他就认为没有必要表现好了。这说明了他的家长平时对他的关注不够。我认为第二种分析较为准确,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我们知道他们非常想得到别人的关注。如果我们对他们所做的事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他们就会认真去做;如果我们漠不关心,他们也就懒得去表现了。通过这样的案例分析,我让学生明白了幼儿的心理,同时也懂得了他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多关注幼儿的行为,以促进他们的发展。对于孩子独立做的一些事情,哪怕是做得并不是很好,只要自己动手做了,也要及时给予孩子适当的夸奖,不要以成人做事的标准来衡量孩子。不要觉得孩子所做的事太正常太普通了而不去鼓励他。这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对于孩子的鼓励越及时越好,能当场鼓励效果最佳。 2、引入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可以把一些抽象的内容利用形象的形式给我们展示出来。我们在平时的心理学教学中,可以引入多媒体,把枯燥的知识变得更有趣。比如,我们再讲“审慎处理幼儿‘多动’现象” 时,我就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几个孩子的情况,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幼儿心理学知识来判断,哪些是具有“多动”特点的孩子,哪些不是,只是有点活泼。这样,边学边用,在运用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再进行指导巩固,学生都掌握得较好,而且很喜欢这种教学方式。 三、学生及时理论联系实际 《幼儿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科学,是运用心理学理论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同时对于学生将来从事教育工作也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如果仅仅通过前面的两种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去加深所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还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我们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幼儿心理教育能力,还要让他们有时间去幼儿园里实习,去和他们充满个性、活泼可爱的孩子相处,并体会一些当老师的滋味,才能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心理,为今后的幼儿教育做好准备。 只要我们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这门功课的重要性,并运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以致用,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他们的幼儿心理教育能力。 幼儿心理教育论文:幼儿心理教育就在我们身边 摘要:幼儿出生后4―6年,是形成健康的独立意识的关键时期。健康除了指生理正常无病痛外,还包括心理健康。幼儿心理健康是指幼儿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幼儿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是情绪反应适度,社会适应良好。能较好的适应幼儿园按或其他新环境及新的生活。早期的心理健康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尤为重要。因此,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不仅有利于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关键词:幼儿;心里教育 注重幼儿园精神环境建设,它是一种重要的潜在的课程。精神环境对人的影响具有广泛性,潜移默化性,持久性等特点。特别是对于正处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幼儿来说,精神环境的影响更是重要而深刻。 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 1.热爱关注幼儿 冰心老人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爱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每个人都想得到别人的关注,赞扬和爱,师生同伴关系的 内涵;如温暖,关怀,宽容,安慰,奖励,赞扬,信任等等。每个孩子都渴望教师的爱与关注,都会企盼鼓励的目光与真挚的友情,都需要热情的赞美与灿烂的的微笑。幼儿会说喜欢某某某老师,因为:“她帮我梳小辫”,“她常摸我的头,她还常常让我分玩具;……….老师的这些行为常是无意的,但在幼儿的心里都代表着教师的爱和关注。同时教师还应利用集体活动的机会,帮助引导幼儿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 可以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2.尊重,信任幼儿 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生活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我们不仅要以慈母的胸怀去关心每个幼儿,还要努力成为幼儿的朋友,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人格,以民主,宽容的态度对待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不随便训斥,体罚孩子。教师应允许幼儿犯错,并给予幼儿改正错误的机会。这样孩子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心情愉快,茁壮成长。 二、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物质环境 活动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儿童健康心理的形成是在与环境的不断交互作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而多方位,多层面的环境更能激起幼儿对周围的关注和探索,建立于他人的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应充分利用幼儿园活动室内外及周边自然,社区等环境,挖掘一切可利用资源,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创造有利条件,营造自由宽松的气氛,让幼儿自由自在地活动。例如活动室的书架和玩具柜要设成开放式的,高度一般以幼儿自由取放为宜;根据幼儿的特点,设置语言区,美工区,表演区等等多种活动区域,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的选择;另外要经常带领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他们自由的观察和探索,放松自己的思绪,自由想象与思考。 我们总感到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比较困难。其实,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虚幻的不可捉摸的东西,而是十分实在,可以随时随地实现的。 一位幼教专家赴台湾考察,参观了当地11所幼儿园,印象最深的是3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表情牌”。幼儿园准备了3种不同脸部表情的进园牌,分别放在3个小桶里,幼儿每天进园要在自己的名字下挂一块进园牌。幼儿今天如果很高兴,就选一个快乐的表情牌挂在自己的名字下;如果不高兴,就选一个沮丧的表情牌;心情一般,就挂一个表情一般的牌子。幼儿心地纯真,他们不会掩饰自己的内心世界,教师如果发现哪个幼儿连续几天不高兴,就会和家长一起寻找原因,设法改变幼儿的情绪,让幼儿心情愉快地生活。第二个活动是“赞美时刻”。幼儿园每天下午C虐才乓欢问奔浣行“赞美”,分大班,中班,小班进行,小朋友互相赞美优点,老师也一起赞美小朋友的优点。赞美的范围很广,诸如哪个小朋友会动脑筋;哪个小朋友前几天不高兴,今天高兴了;哪个小朋友画画得好;哪个小朋友有进步了。然后园长给取得进步的小朋友发奖。第三个活动是“今天我最高兴的一件事”。孩子们一起谈自己最高兴的事 ,在活动中孩子们快乐的情结互相感染,可以调整每一个幼儿的心理状态。以上都是非常有效的做法。 三、注重个体差异,进行个别辅导 《纲要》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每个幼儿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有各自的特点,存在差异。教师要做有心人,细心观察分析每个幼儿,必要时可建立个人档案,对每个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每天的状况乃至每个活动的反应都要有大致的了解,从而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改变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幼儿的心理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幼儿解决面临的问题和困扰。在进行个别辅导的同时,还要密切和家长联系,相互沟通,达成共识,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地做好工作,使家园教育形成合力,促使每个幼儿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这3个活动都非常“小”,它们都是幼儿园常规活动中巧妙地运用 心理学原理的实例,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个幼儿园都可以学习的。“表情牌”实际上是引导幼儿自然地表现心理状态,它的成功之处,一是在于每天都做,十分自然;二是用适合孩子的方式,让孩子把真实的心理状态表达出来;三是对每个幼儿进行心理“调查”,及时掌握每个幼儿的情况,通过挂牌引导幼儿释放不良情绪,这对幼儿心理健康显然是十分有益的。事实上,有些幼儿园也有类似的做法。例如,上海有幼儿园开设了“心理宣泄室”,当个别幼儿遇事想不通时,可以进去击打各种沙袋或在纸上乱画,借此宣泄心中积郁的怨气,怒气,这种方式要比教师强制孩子接受说教效果好的多。还有的幼儿园开始实验“游戏治疗”,有针对性的对任性,孤僻的幼儿存在的心理问题,创设趣味性强并有针对性的集体合作游戏活动,提供有关道具和情景,引导幼儿的行为,疏导幼儿的心理。 幼儿之间的交往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必要途径。幼儿从小家庭进入集体环境,会有许多不适应,如生活上吃,睡,脱衣服穿鞋等自理能力差;情绪上的依恋,不熟悉老师,同伴,环境,产生不安全感,人际关系上的不协调,不像在家中可任意得到自己需要的玩具,独生子女没有和同伴合作,分享,等待,轮流玩的经验,常常会为了玩玩具发生争吵哭打等不良行为,产生不愉快情绪;行为约束方面还不太理解集体的规则,不会很好地和老师,同伴配合遵守,过多的约束难以适应,缺乏自制力等。消极的适应会产生消极情绪,积极愉快的体验会产生积极的心理。性格是个性中最核心,最本质的表现,它反映在对客观事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心理健康的幼儿一般热情勇敢,自信主动,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情绪乐观。而心理不健康的幼儿则表现出冷漠自私,胆怯自卑,被动孤僻等行为。 当然,从总体上讲,和台湾幼教界相比,我们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方面存在一些差距。有位台湾幼教老师不解的问我们,幼儿园园长要求教师搞科研做课题,投入大量时间,人力,财力,究竟能解决多少问题?有多少价值?这种疑惑不无道理,我们对课题研究,游戏研究等投入比较多,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这种比较困难的问题有些敬而远之。像‘‘表情牌”“游戏治疗”等这些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活动,我们的教师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到,原因可能是没有把精力放在常规活动的科学化上来。我们可以借鉴别人的做法,贴近幼儿的生活,了解幼儿的心理,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上多做深入思考,在实实在在的小事上下功夫,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如果能够把我们的教育教学成果从纸面上,论文里转化出来,从常规入手,从幼儿的心理表现入手,为幼儿创设表现的环境,道具,方法,就能解决实际问题,取得实效。 幼儿心理教育论文:浅谈幼儿心理教育方法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要位置,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注重幼儿身体健康的同r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可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对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本文就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谈了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孩子心理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按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尽可能充分发展并提高孩子的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孩子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现代教育需要高科技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素质教育也不再是呼声日紧,而是提上的日程化的位置,对教育的关注,从家庭到社会,处处可以体现。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到,随着独生子女群体数量的增大,家庭问题的复杂化,现代观念更新的加快,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素质亟待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个新课题,是帮助孩子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 1 幼儿心理情况 1.有的孩子性格比较孤僻,不大合群,从短期来说,这会影响孩子在学习和做事方面与其他同伴的合作积极性,长远来说,并不益于孩子以后人际交往的开展和性格的形成。有的孩子比较情绪化,情绪的变化捉摸不定,做什么事都是根据心情来的,别人的劝阻或说服对他们行为的控制很少会起作用,老师如何能通过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方式来保持其情绪的稳定性也是一门难科。还有的孩子比较具有攻击性,因为年幼无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事,所以根本不会懂得考虑自己的行为的后果。这是很严重的,除了对同伴会造成伤害,也会对自己有影响,因为如果同伴都不与他来往,那么孤僻会更有可能加重这种攻击型个性的发展。 2.还有很多例子不胜枚举,共同说明了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存在的普遍性。我国曾因为历史的原因,忽视过对幼儿心理健康的研究。而现在由于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生活方式、社会文化等众多影响幼儿健康的因素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幼儿的生长发育也出现了新的不良现象,所以,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教育,势在必行。 2 心理素质的标准 1.正确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态度来源于正确的认识,正确的世界观。抱有正确人生态度的人,对周围的事物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即有远大的理想,又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因而在社会变革时期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头脑清楚,眼界开阔,立场坚定,即不保守,也不冒进……总之,正确的人生态度使他们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时比较客观、稳妥,与时代共同进步,心态始终保持健康水平。 2.满意的心境。满意的心境是健康心理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对他人、对工作、对学习、对生活都比较满意,没有心理障碍。满意的心境来源于正确的认识,由于他们能一分为二地论人论事,因而既能接受自己,又能悦纳他人。他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外貌、德才学识有正确的分析。他们在别人的议论包围中既不会被赞扬、歌颂冲昏头脑,又不会因批评、责备而烦恼,因为他们对自己心中有数,能从别人的议论中吸取有益的东西。他们不自骄自傲,也不自轻自贱。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不会淹没在别人的议论中无所适从,他们总是处于一种独立自主的状态。他们对别人也有一种客观的、全面的评价,不会忽冷忽热,不会苛刻地要求别人。对工作、生活、学习也有正确的标准,既不好高骛远,也不急功近利,因而心境总是满意的、愉快的。 3.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的人往往能在相互交往中得到尊重、信任和友爱。这是因为他们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因而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与人为善的人能够与大家互相理解、彼此感情融洽,协调一致,相互配合默契。人际关系和谐,心情当然就比较舒畅,心理会处于健康状态中。 4.良好的个性,统一的人格。良好的个性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标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保持统一的人格,做到自信而不狂妄,热情而不轻浮,坚韧而不固执,礼貌而不虚伪,灵活而不油滑,勇敢而不鲁莽,既有坚持到底的精神,又不顽固执拗,始终保持坚强的意志,诚实、正直的作风,谦虚、开朗的性格。 5.适度的情绪,充分的理智。人与动物区别在于有理智。健康心理须有自我控制能力,有适度的情绪,不过悲、过喜、过忧、过怒。要用积极的情绪战胜消极情绪,不使消极情绪、过激情绪维护较长的时间。要始终保持热情饱满、乐观向上的情绪,而不低下猥琐、泪丧悲观的情绪,更不会反复无常。 3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非难事,因为孩子本身是处于人生的开始阶段,在拥有这个年龄段该有的自我意识和自主能力之外,其他还是非常具有可塑性的。作为老师,首先应该“蹲下来”,用和孩子平等的视角来看待这一个个可爱的生命,用爱的眼光来欣赏他们。陶行知先生说过:“小孩的体力和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否则创造力就会被削弱,甚至于夭折”。适当的营养,在心理方面显然是指老师对孩子的关爱。关爱会给幼儿带来安全感和自信,同时也会形成幼儿对教师的信赖关系,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其次,通过不断的实践、积累、揣摩和总结,举一反三,总结一些普遍适用的培养幼儿心理健康的方法,这是将想法和理论落到实处的根本途径: 1.兴趣引导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了解孩子的性格来发掘他们的爱好。爱好一旦建立,孩子的注意力自然会被集中起来,性格也会在对爱好的追求中变得完善。 2.鼓励法。这是与兴趣相辅相成的一个方法。在幼儿兴趣之处进行承认和鼓励,自身的行为就得到了肯定,自我意识也得到了满足;同时,幼儿爱好的发展离不开适当的肯定和夸赞。 3.反问法。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沟通工具,要合理运用。幼儿自身的分析判断能力在形成时期,进行适当的提问和反问,同时进行一定的引导,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自我判断力,促进思维的多向发展。 4.宽严结合的方法。这点至关重要,因为过分管理或者过分关心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平衡发展都是不利的。老师要始终明白自己的位置,站在相对客观的角度来调节幼儿的不同行为,耐心地讲解劝说,矫正不良的行为,鼓励正确的行为。等等方法没有逐一列举,但都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并指导实践。前提是老师自身必须有一颗健全美好的心灵,将自己的工作使命感牢记在心。 幼儿心理教育论文:幼儿健康心理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策略探究 摘要:当听到产房中第一声啼哭声时,我们就来到了这个世界上,这个世界上就出现了我们的痕迹,人的一生就这样开始了。幼儿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此时是孩子们人格、心里成长和生理成长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的不段发展和家庭教育方式的转变,孩子们的教育方式也要不断进步,孩子们的心理问题要被更加注重。幼儿在心智尚未成熟的时期对孩子们的心理和人格的教育尤为重要,使孩子们在此过程中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为孩子们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基础。幼儿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是关系到孩子一生甚至影响孩子们人生走向的问题,所以对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的教育策略的探究就显得如此重要。本文中就将根据孩子们的心理和人格教育来提出相应的策略,来一同探究。 关键词:幼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格教育;教育策略 教育制度的改革更加注重对学生们心智,道德水平和人格的教育,所以说现在幼儿的心理和人格教育也开始被人们注意到。3-5岁的儿童就像是一张白纸,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此时的他们处于人生起步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心理发展和人格形成的重要时刻。幼儿心理和人格健康与否会对他们的人生产生及其深刻的影响。孤僻症、心理承受能力差、玻璃心、缺乏创新意思、自制能力差、自立能力差……这些在长大之后才会发现的问题其实在幼儿时期就埋下了种子。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早期的心理健全是对一个人的未来很重要的。”所以一系列的问题就凸显出了幼儿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当前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幼儿时期是孩子们心智和人格成熟的重要时期,此时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这关系到孩子们今后成长的方向。然而如今大部分幼儿教育机构对心智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说通过社会调查显示现如今大多数幼儿园比较重视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和知识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孩子们心理道德教育,因此出现了大部分儿童缺乏创新能力、缺乏自立能力的现象。 1.2幼儿园多缺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缺乏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体系。《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要安排好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现状却不容乐观。大多数幼儿园并没有开设心理健康课,即使是开设了也只是出现在课程表上而没有真正实行下去。心理教师培训费用较为高昂,心理教师花费较高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1.3在幼儿园中多存在个别的心理健康教育,忽视了全体的教育。不管是在我们求学的阶段还是我们所看到的现象,都是老师把能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叫进办公室进行心理疏导,却很少发现老师对全班进行心理疏导,这就又是一个问题。忽略全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疏忽,也是个普遍现象。新时期的幼儿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对孩子们心理的健康教育,为孩子们提供更加完美的成长环境。 1.4仅仅在课堂中强调心理健康,道德高尚也是无用的。仅仅在课堂中进行说教教育也是徒劳的,带领孩子们.走进社会,走到马路上更能让孩子们体会到道德和人格的重要性。比如走到马路上扶老奶奶过马路、劝阻闯红灯的行人……这些既能让孩子们在其中感受到快乐,更能让孩子接受知识。 2.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上述为如今幼儿教育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也会在未来继续出现甚至会有一定的发展,下面让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些问题: 2.1转变教育方式,更加注重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从课程安排上下手,应该平衡知识课程和心理健康课程的课时,让心理健康教育和知识课程教育同时进行。作为孩子们的引导者的老师也应该改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一切要以孩子的健康发展为主,重视儿童平常生活、情绪控制、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2.2营造出利于儿童心理积极健康成长的环境使孩子们能够免受外界的影响。给儿童提供一个积极,和谐民主的氛围,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对孩子们的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从校园布局开始,把校园布置的赏心悦目,保持积极健康的状态,让孩子们保持开朗的心情,在这个环境中潜移默化的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校园中布置校长互动教师,在这里可以跟校长互动,在做游戏的同时可以给孩子们灌输一些道德知识,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人格。 2.3定时举办活动,邀请社会模范为孩子们上课。在校园中多举办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在玩乐中更好的了解到心理知识,多对外交流可以培养孩子们的交流能力,使孩子们更加开朗大方,使孩子们生活更加积极向上。例如:定期举行社会道德模范走进校园与孩子们一起上课,模范们与孩子们一起玩耍,可以把故事将给孩子们听,让孩子们更多了解到社会。 2.4建立信息交流网,幼儿园要协调学校,家庭的关系。孩子们在学校接受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父母也要积极配合学校,建立一定的信息网,学校积极与父母们交流,了解孩子们的心理动态,,重视社会因素对孩子们的影响。例如:设立家长开放日,家长定期来的学校接受培训,了解相应的心理教育知识,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来给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总结 总之,孩子们的成长是头等大事,没有比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更加重要的事情了。孩子们的教育策略与方式要不断进步发展,不能停留在一个地方,只有经过不断的实践验证才能得出更加完美的教育方式,教育策略。只有用更加完美的策略来教育我们的孩子,才能使我们的青少年健康成长,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使我们的国家更加有希望。 幼儿心理教育论文:如何对幼儿园自闭症幼儿进行心理教育 摘 要:在幼儿园的幼儿当中,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那就是自闭症幼儿,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对于自闭症幼儿,教师要在幼儿园教学当中,就进行早期的心理治疗,利用心理学对幼儿进行心理教育能够帮助幼儿逐渐走出自闭,因此,根据自闭症幼儿的日常表现,从交际行为和情感沟通等方面进行心理教育。 关键词:幼儿园;自闭症;心理教育 幼儿产生自闭症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幼儿的心理理论受到了严重的损伤,导致行为出现障碍,这是一种心理状态的认知,因此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对幼儿进行心理理论的指导,帮助其将心态转正。现如今,有许多的科研学者对自闭症患儿进行了心理学干预研究,主要是通过心理学的相关的理论对患儿进行教育,或者对其行为进行干预,帮助患儿纠正行为。 一、幼儿自闭症的日常表现 1.人际关系出现障碍 幼儿的自闭症情况就是产生孤独感,与群体不合,因此,缺少与他们交往或者沟通的能力。有许多的幼儿自出生后不久就会出现上述的特征,表现为对父母不亲近,当亲人对其呼唤的时候,没有反应,也不喜欢他人接触自己,当他人表现出要拥抱他的行为时,他会做出抵抗。同时,自闭症幼儿在一定的程度上,无法对亲人和陌生人做出清晰的划分,也不会主动地去接触其他幼儿,缺少交往技能,也不会与他人进行对视,这些都是自闭症的表现。从在交往的过程中会回避他人的视线这点看,自闭症幼儿看人一般不会用固定的眼光,看人时用斜视或者是余光等等。 2.言语发育受到损害 自闭症幼儿出现语言障碍的几率十分高,一旦受到损害那将是一种全面的损害,主要表现为六个方面:(1)常常表现出沉默,一般不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由于语言使用受限,能够表达的词汇十分的有限,更甚者终生都不会利用语言表达。(2)运用语言的能力受到损害,只有当他人与患儿交流的时候,必须回答的时候才会提出维护语,或者常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自言自语,也有幼儿在语言表达的时候词语运用不灵活,颠倒使用代词,使人不明白他所要表达的意思。(3)语言表达十分刻板,并且不断地重复,或者是模仿他人的语","期刊 >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I>学前教育" 6,"2018-05-14 23:17:35",幼儿教育实践论文,0,"幼儿教育 教育实践 幼儿教育论文",幼儿阶段的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好多教育内容在此阶段都应该生根发芽,为孩子们将来更好地全面地发展打好坚实之基。幼儿教师应该根据教育的内容设置合理的游戏教材,对幼儿进行游戏教育,就可以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获得身心等各方面的发展。,"幼儿教育实践论文:幼儿教育舞蹈教学实践 如今社会是充满激烈竞争、优胜劣汰的社会,社会对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家长们为孩子付出了很多的努力,都是希望孩子以后能够成才。好的幼儿教育可以为一个人健康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让幼儿拥有健康的体魄、完美的人格、高尚的道德素质、正确的审美观,让其综合素质能够全面发展。幼儿舞蹈教育是从幼儿的特点出发,目的在于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用舞蹈的方面对幼儿展开教育和培养。根据幼儿的特点,幼儿的教育对文化课程要求的较少,因此在幼儿教育中,老师应当通过其他幼儿可以理解的方法教育幼儿。舞蹈教育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对幼儿教育有着独特的作用。 一、通过舞蹈教育培养幼儿心理素质 舞蹈有一个特点就是寓教于乐,通过舞蹈来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通过舞蹈来培养幼儿自信心。自信心可以让人产生不断奋斗的动力。在舞蹈教育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应当结合舞蹈教育的内容展开,老师应当多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及时给予幼儿肯定,并且鼓励其说出自己的想法[1]。例如,在练习《小鸭戏水》过程中,老师不仅要讲授,还可以充分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性,让小朋友说一说在他们印象中,小鸭子是如果走路的,是怎么样戏水的,这样能够训练幼儿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情感,是提高自信心的有效方法。在表达自己想法的过程,幼儿会逐渐认识到上台表演是一件很轻松的事,而不再害怕表演,并且通过舞台找到成功感,这样自信心也就随之提高。另外,老师应当多创造机会让幼儿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联欢会、汇报表演等活动。小朋友在集体中的表演机会多了,那么得到的肯定也会增多,无疑促进了自信心的培养,还让小朋友形成了活泼大方的性格。 二、通过舞蹈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舞蹈本身是一种美,倘若想要表现出舞蹈的美感,舞蹈者必须领悟舞蹈中的美。幼儿处于身心都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对幼儿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舞蹈,可以改善外在形象[2]。一个人的审美是一个从内到外的体现,优美的身姿和举止是给人最好的第一印象。在舞蹈教育中,老师应当多加对小朋友进行锻炼,让幼儿从小就注重更美的外在形象。另外,老师还应当帮助幼儿提升其内在气质。内在气质是最本质的美感所在,宽容、自信、向上都是积极的情感,只有一个人内心美才能让自己的美感染其他人。在舞蹈学习过程中,有很多方法都可以提升幼儿的内在气质,比如幼儿在练习舞蹈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老师应当鼓励其不轻言放弃。舞蹈是一种团体性活动,舞蹈中每个舞者的表现都会影响整个舞蹈。合作能力是幼儿时期需要重点发展的一项能力,可以为幼儿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三、通过舞蹈促进幼儿智力发展以及合作能力 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还能对幼儿智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3]。当幼儿接受各种教育、学习不同的知识过程中,都需要通过观察、比较、模仿、思想等方式来实现。为达到这个目标,健壮的体魄、饱满的精神、积极向上的心态、良好的记忆,这些都是幼儿应当具备的。通过舞蹈可以锻炼幼儿的大脑,因为舞蹈包括了多种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而运动神经与智力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身体各部位的舞蹈训练可以促进幼儿大脑神经的发育,可以及时调节幼儿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使得身体各器官,使身体各器官活动协调一致,从而使大脑思维能力能够全面发展。通过舞蹈可以增强交际能力。交际是所有问题得到解决的基础,在舞蹈教育中,小朋友们一起练习舞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相互交流,老师参与其中,与小朋友一起交流,也可以给小朋友一些舞蹈主题,让其自由谈论,选出大家都喜欢的主题,日积月累中小朋友的交际能力就会提高。同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小朋友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可以直接影响幼儿人格的发展,好的同伴关系还是合作的基础。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大风吹、“sevenup”之类的游戏让小朋友展开互动,从而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生动活泼的幼儿舞蹈是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良方,长期坚持开展幼儿舞蹈教育可以促进幼儿的全方面发展。幼儿是祖国的希望,老师对幼儿工作要有高度认识和重视。知道舞蹈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关键性,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进取,让舞蹈教育得到更好的利用。 幼儿教育实践论文:幼儿教育与游戏理论实践研究 一、游戏理论概况 游戏理论大致分为传统游戏理论和近现代游戏理论。传统游戏理论主要包括剩余精力理论、松弛理论、生活预备理论、生长理论、成熟理论;近现代理论主要有精神分析派的游戏理论、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学习理论、原苏联游戏理论。这些基于不同的出发点提出的游戏理论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我国的幼儿游戏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幼儿游戏的意义与作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和提高,我国对于幼儿游戏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化,新时期我国的幼儿教育游戏理论,已经发展为“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现代幼儿教育理念。现代幼儿教育理念,将幼儿教育的目标定位于贴近生活,充分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实现“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促进幼儿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幼儿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游戏理论指导下的幼儿教育实践现状 1.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认为游戏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提出一系列认可游戏的积极作用的主张。但是在实践中,以知识传递为中心的学本位主义教学观,长期以来占据我国幼儿教育领域的统治地位。在这种教学观念指导下,幼儿仅仅是被动接收教师传递的知识信息的客体。教学方法是幼儿教师向幼儿的单向灌输。长此以往,幼儿园就演变为应试教育的“预演”。游戏的设计与内容不仅是完全服务于课堂教学的需要,而且游戏的实施与情节往往按照教师预先的设计与安排发展,这样的僵硬化、机械化的游戏设计难以发挥游戏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违背了将游戏理论引应用到幼儿教育领域的初衷。虽然在短期内可以达到使幼儿提前接受小学所学知识的效果,但是以扼杀和牺牲儿童的天性和长远发展为代价的,必须改变这种不足。 2.幼儿教育实践的有益探索 面对我国幼儿教育领域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关于幼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都发生深刻的变化。首先,在幼儿教育实践中,不再把幼儿视为被动接收知识的客体,而是肯定和越来越重视发展幼儿的主体地位,并认识到幼儿是自身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游戏是幼儿参与和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进而形成自身知识结构的重要媒介和载体。教师应当提供和创造条件引导幼儿进行游戏。其次,重视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这种观点认为,个体差异广泛存在于幼儿之间,主张因材施教,反对“一刀切”的游戏方法,促进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四、结语总之,游戏在激发幼儿天性,培养和发展幼儿个性,促进幼儿的长远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应当认识到游戏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和研究符合儿童发展规律和特点的游戏理论,并将游戏理论应用到幼儿教育实践中,促进幼儿在快乐、愉悦的环境中实现全面发展。 作者:徐晓丽 单位:赤峰市阿旗第一幼儿园 幼儿教育实践论文:微课程在幼儿教育的实践探索 【摘要】在科技技术这一因素的影响之下,学校教育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微课程以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逐渐深入到教育领域中,并且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与学习理念。幼儿教育阶段是一切学习活动的本源,在这一阶段进行良好的教育对学生日后的整体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新型教育方式也逐渐渗入到幼儿的教育领域。本文从微课程的实际理念出发,结合幼儿园教学的实际情况,并提出相关的策略进行讨论与研究。 【关键词】微课程;幼儿教育;科技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人民的生活在科技的影响下进入网络化阶段,我们所处的周围环境都受着科技进步的影响,使得人们的交流与学习变得越来越快速,微信、微博等方式已经成为人们主要的交流渠道,这些科技工具的流行好像在宣告人们的生活已经进入到“微时代”当中。科技进步不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也涉及到教育领域,“微市场”已经充斥在在人们的生活中,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时,微课程的出现填补了教育领域的空白,促进教育更好的发展。微课程的教学理念是有美国的教学家在2008年提出的,不是指内容是小型化,而是教师在立足原有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原有课程的再度开发,将一节庞大的课程体系分成若干个微小的课程,适应当前“云时代”的特点,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微课程这一教学方式走入我们的幼儿教育领域中,对幼儿的学习是有帮助的。在实际的幼儿教学活动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幼儿是活泼好动,最具有天性的,因此也就导致幼儿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这个时期,幼儿能够做好的事情一般都是以他们自身对事物的兴趣出发,因此如何激发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成为幼儿园教师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第二,教师的教学方式陈旧,在进行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设计过程中,太过于重视教材而忽略幼儿实际需要;第三,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只遵循教案的顺利完成,没有结合幼儿实际的教学效果来做出相应的改变,而且教师在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中语言特点不够突出,导致课堂所收获的效果低下。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为了促进幼儿进行更好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程这一新型的教育方式来进行教学,积极推进微课程的教育实践,促进教育活动收获良好的效果。 一、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 教师在教育事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所采用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对幼儿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推进微课程的顺利开展,首先要做好的一步就是从教师方面入手。为了促进微课程的有效开展,要从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角度出发,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做好课程开展的准备。其次,通过培训活动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微课程的开展是需要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作为依据,在此基础上结合幼儿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广泛的应用与操作,因此通过培训,教师从培训活动中意识到微课程是以幼儿园为平台,遵循基本幼儿教育的规律,以适合幼儿德育、智育、体育、关育的全而发展为特点,不断开发与利用教育资源,形成有特色、有教育意义的微课程。 二、做好微课程的重要环节 微课程在幼儿教学领域的实施是关键性一步,具体步骤如下:第一个环节就是收集与整理,教师对开展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资源收集,集中处理进行筛选处理,在资源筛选时,教师要注重游戏的思想性、科学性和教育性,将健康向上、寓教于乐、适合幼儿发展的内容作为微课程创作素材。第二个环节就是设计与编写,在资源收集完成之后,就要对教学资源进行编写、加工,根据幼儿园不同阶段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教学内容与教进度进行合理的设计。第三个环节就是内容的改变与创新,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适应学生的发展,从游戏的组织形式与微课程的适应性相结合,进行内容的改变与创新。 三、发挥家庭的影响 微课程的实施还需要发挥家长这一方面的因素,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关系都是不密切的,有时候学校要求家长能够参加学校开展的活动时,家长由于工作忙的原因而屡屡缺席,因此甚至存在脱节的现象。因此通过微课程开发与学习,家长对幼儿教育有了全面而具体的了解,进行幼儿园开展的亲子阅读等教育实践活动,能够在家庭环境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家长可以到指定网站中观看幼儿的教学活动中的视频,了解幼儿在幼儿园上课的实际情况,知道自己的孩子存在哪一方面的问题,多花时间和孩子一起,比如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完成教学任务,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微课程在幼儿教育领域的应用,教师一定要遵循基本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将微课程融入幼儿的教学课程体系中,有利于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徐倩 单位: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实验幼儿园 幼儿教育实践论文: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 1、用游戏来提升幼儿智力 智力在幼儿阶段发展比较迅速,幼儿阶段是人的智力发育的一个敏感时期,因此,幼儿教育应该抓住这个敏感时期来实施教育发展幼儿的智力。智力的发展离不开书本等教学媒介,但是幼儿对书本上的知识专注时间非常短,因此,仅仅依靠书本教学资源,无法全面发展幼儿的智力。因此,幼儿教师还应该发挥游戏的作用,编排和设置一些锻炼幼儿思维能力、培养孩子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游戏,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活动中得到智力的发展。例如,教师可以编排《名侦探柯南》之类的游戏来锻炼孩子们的观察力。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将不同数量的小东西如橡皮、蜡笔、积木等放在桌子上,然后把站在门外等待的孩子们叫进教室里,要求孩子们仔细看看桌上有什么东西,并把它们记在脑子里。让孩子们看一分钟以后,蒙住孩子们的眼睛,这时,老师把桌上的东西偷拿掉一个,藏在口袋里,然后说:“睁开眼睛吧。”然后,孩子们放下双手,睁开眼睛仔细观察桌子上什么东西没有了。这样,让孩子们通过有针对性的游戏参与,在快乐中发展了智力。 2、用游戏来娱乐幼儿心情 心情舒畅,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喜欢的一种精神状态。当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情,就希望通过一种活动来进行调节。幼儿也有不开心的时候,为了让孩子们高兴起来,减少不开心给孩子们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是幼儿园教育的一种教学内容。孩子们思想单纯,遇到一件不开心的事情,只要一玩起来,就被玩乐中的激情排斥得无影无踪,因此,教师应该让孩子们多玩游戏。比如,小班的幼儿刚刚入园,心里想的全是爸爸妈妈,委屈的泪水不住地流淌。教师除了语言温暖孩子们的心灵之外,可以让孩子们自己玩起来。让孩子们体会到家里没有幼儿园独有的一种快乐,那就是和许多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可以让孩子们去玩滑梯。让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排着队在滑梯中体会游戏的欢畅,感觉幼儿园就是他们的乐园。滑梯玩不新鲜了,就去玩木马等等。只要让孩子们玩起来,他们就会快乐,忘记一切烦恼。 3、用游戏来培养幼儿友情 现在幼儿都是每个家庭中的宝贝疙瘩,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在家里大人的心目中,个个都是掌上明珠。在家里受到家庭成员们的宠爱,就像皇宫里的格格和阿哥,在他们的意识里,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所有的事情都要围着自己转。这种意识对孩子们的个体发展存在着一定的不利影响,对孩子将来的人际交往尤其不利。幼儿教育应该把孩子的人际交往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在幼儿园应该培养孩子们之间建立相互合作与帮助,懂得分享友情关系。教师应该编排和设置一些需要孩子们合作和互助才能完成的游戏,让孩子们认识到同伴的重要性,并且乐意和同伴分享胜利成果。比如,让孩子们玩“搬家”游戏。两三个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教师把所有的玩具平均分配成几组放在教室一边的几个桌子上,作为孩子们的“老家”和家具,在教师的另一边设同样数量的桌子为孩子们的“新房子”,让几组孩子进行“搬家”比赛,看看哪个家庭最先住进“新房子”。这样,通过几组家庭成员的相互合作,把“老家”的家具都搬到了“新房子”里,同时,认识到“家庭成员”对自己搬家的重要性。教师再对各组家庭进行奖励,比如糖、水果之类的,放到各组家庭的“家长”手中,让“家长”把胜利的果实分给每个成员,大家一起享受胜利的果实。通过这类游戏,孩子们认识到了同伴的重要性,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情,而且建立了分享成果的意识。 幼儿阶段的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好多教育内容在此阶段都应该生根发芽,为孩子们将来更好地全面地发展打好坚实之基。幼儿教师应该根据教育的内容设置合理的游戏教材,对幼儿进行游戏教育,就可以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获得身心等各方面的发展。 作者:张李 单位:江苏省海门市通源幼儿园 幼儿教育实践论文:综合课程下幼儿教育实践与思考 一、以幼儿发展为本是课程的根本要旨 幼儿是天生的学习者,是主动的、开放的学习者。游戏和探索是幼儿的生命活动。幼儿时以主题的身份随时随地地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并显现出学习的能动性、独创性和差异性。同时,幼儿通过活动,体验到自己的能量、地位和价值,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幼儿有着与生俱来强烈的好奇、求知和探索的欲望,他们的学习是自由的、开放的,贯穿于一日生活之中。教育必须依靠幼儿内在积极性,通过他们的亲身参与、独立思考和自我体验,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态度体系和行为方式。中班上学期我们进行了一个新的主题“可爱的动物”,每个主题开始之前我们两个老师对这个主题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构思,为此我们还特地带孩子去参观动物园,还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搜集一些有关动物的东西,设置了“资源加油站”。家长帮忙搜集了各种东西如:动物模型、动物简报等等。这种动物园的实践活动开展完以后发现孩子对动物的兴趣非常浓厚,在回来的路上就发现孩子提出了许多有关动物的问题,老师作为有心人都一一记录下来。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兴趣点,尝试用这种团讨的方式来了解孩子想探究动物哪些方面的兴趣点。这种团讨活动也是对接下来的课程开展、区域设置、一日活动都是指导,比如根据团讨的结果,老师可以选择孩子感兴趣的活动进行开展,区域材料的投放时也能更有针对性。当然这种团讨也不是只用在主题开展的初期,在主题开展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了,老师和孩子也可以一起讨论。以多种方式让孩子参与其中解决问题,抓住孩子的生长点更丰富地开展主题。 二、回归生活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 《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幼儿在学习课程中获得一定知识的同时,培养自己的爱心,学会关心动物、同情动物。如在自然角里饲养一些小动物:小乌龟、金鱼、小兔、小鸟等,轮流照看小动物,让幼儿学会照顾小动物,萌发热爱小动物的情感。在生活区提供一些和幼儿生活紧密联系的操作材料,开展如冲泡饮料、剥花生、补图书、切香蕉等活动。综合课程从幼儿的生活现实出发,反映现实生活尤其是幼儿感兴趣的或实际参与其中的生活,注重从生活中学习,让幼儿综合地学习各种知识。 三、尊重每一个幼儿,承认个体间 差异是课程实施的前提环境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保证。在团讨过程中孩子参与的痕迹,比如四块问题板连起来放在教室门口就自然成为主题环境的一部分,在架子的反面留下的空间,可以张贴孩子的作品,留下主题活动中孩子参与的轨迹。《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让幼儿真正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成长,让环境与幼儿对话、与家长对话,发挥环境“第三位教师”的作用。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并留下每个孩子参与的轨迹,每个主题开展过程中都会在各个区域中投放2-3份和主题紧密相关的材料,作为主题活动的延伸,当然也有个别主题活动中的活动设计比较简单,比较适合在区域活动中实施,就将材料投放在区域中进行。比如在“好朋友”的主题中第一周的课程中有“好朋友的生日蛋糕”,第二周有“好朋友的礼物”,在内容上有所重复,就将“好朋友的礼物”的内容放在美工区完成。幼儿园综合课程以主题活动为轴线,既充分考虑幼儿学习的启蒙性和趣味性,又为教师因地制宜地组织教学活动提供参考与支持;强调综合性、操作性;强调贴近幼儿的现实环境;强调同伴间的相互讨论与合作,鼓励幼儿采用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保证幼儿园教育更有效地发挥整体功能。 作者:倪翠薇 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新洲幼儿园 幼儿教育实践论文:游戏教学法对幼儿教育的实践 在幼儿版画实施过程中,笔者主要选取剪、贴、刻、印这四个步骤为一体的综合手工制作过程,这样能满足幼儿爱动手、动脑的愿望和要求,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大而丰富的游戏。例如,在制作黑白木刻自画像的课程设计中,笔者引导孩子们自发形成一对一小组。让对方成为自己的小镜子,伸出小手在对方脸上比划,互相介绍对方眼睛、鼻子、嘴巴等,画好稿子后再互相比较。整个课程直至最后收稿都充满着比赛的意味。印出成品时,孩子们会互换不同的自画像整理成厚厚的同学录。由于版画具有较强的复制性,便于参加各种形式的交流,同一份作品可以同时参加异地展览,或者送亲友,还可以在家里和公共场所悬挂。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作品都是以原作形式出现的。那么在印制这样大批量的版画作品时,教师适时对幼儿进行游戏引导,能更加提高孩子们的创作才能。 幼儿园可以通过举办画展、组织孩子作品参加竞赛等活动给孩子展示自己的平台,当孩子们重复运用一个制好的板子进行多批次的印制时,所呈现的不同效果会让幼儿惊诧,很多不经意的效果会不断呈现在幼儿画面中。当他们的作品受到他人的赞许时,会显得信心十足,进行下一步创作的欲望会更强烈。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就提高了。美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罗恩菲德将艺术视为游戏的一种形式,认为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内在需要得到了真正的满足。这样看来,对于幼儿来说,游戏是他们的天性,更多的是一种自我表现,从中积累经验,获得愉悦的体验。 幼儿是天生的画家,这源于幼儿对美的“原始认识”,在孩子充满童真的年龄,他所做出的每一个举动,或者说的每一句话,都可以当做作品来仔细研读。在与幼儿接触的过程中,不论是抱在手中嗷嗷待哺的婴孩,还是淘气竞走的懵懂小生,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新鲜感及所做出的各种反应都是让人感动甚至惊叹的。其与生俱来的在美术方面表现出的朦胧认识和浓厚兴趣,我们应尽一切可能保护和开发,一般来说,孩子们对色彩、线条有一种天生的喜爱之情。爱美是童真,当孩子第一次拿起笔套或者手指印画时,那是孩子最原始的版画创作,是孩子对周围世界的主动原始反应。这时,教师应给予孩子及时的鼓励和引导。在版画教学中,由于其丰富的延展性,进行游戏时可以选取的方向和类型多样性较强。在通知幼儿游戏之前,传达给幼儿的应该是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又充满强烈吸引力与诱惑力的话题。所以在游戏名称的设计上要符合儿童的心态,作为与幼儿交流,吸引幼儿注意力的完美跳板。 小孩子间的竞技性比较浓厚,在设计课堂名称时可以运用一系列游戏比赛在幼儿间形成良性竞争。比如教给孩子简单的刻刀用法时,教师应选择“看谁刻出的线条最丰富”、“小小画家自画像”等类似比赛的游戏。还有在对颜色的搭配与重组中教师可以利用“小小分组”激发幼儿进行团队战斗的斗志。当然,在每次课堂游戏比赛结束后,要给予胜出方幼儿所需的奖励。对于每一个参与者而言,具有强烈的号召性与感染力。我们倡导游戏融入教学的价值定位应该是保持学习者拥有的对生活方方面面的积极向上、乐观自主的学习心态。我们要在教学中充分保护幼儿心中最原始、最纯净的画画净土。因而在幼儿版画教学中应当从学生自身内在驱动力出发,利用版画动手性强的特点,鼓励幼儿在游戏中自主探究,游戏化教学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活动中随意发挥,尊崇内心,画画不再是老师硬塞的任务,而是内心喜悦的表达方式,这样才是真正健康的发展。 作者:章莹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幼儿教育实践论文:多元智能下幼儿教育改革实践 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包括八个部分,即每个儿童天生具有八种智力潜能。这种智力分类比传统的教育理论具有更全面、更系统的可操作性。加德纳提出,儿童的智力呈现多样性,应充分尊重每个儿童的智力特点,并加以发现、培养和引导,让每个儿童都走向成功,这是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理念。 1、多元智能理论观点对幼儿教育的重要启示霍华德•加德纳综合神经学、生理学、心理学等科学概念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近20年来,多元智能理论在世界各国倍受关注与认可,成为了指导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1.1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很具有实用价值的智能定义。智能是三种能力的综合,即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供至少在一种文化中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的能力的综合。 1.2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了智能多元性。每个人都至少具备8种智能,这8种智能包括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加德纳的智能多元性引导人们走出以单一标准衡量人的智能发展状况的误区,以多元多维的角度,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人的智能面貌,为我们客观地评价人以及教育更好地实现其全面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1.3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智能平等观。每种智能单元之间不存在等级差别,在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中以不同的方式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因此,人的聪明智慧体现在各方面。如善于与人交际的人其智慧体现在人际交往范畴内,善于用色、构图、想象的人其智慧体现在绘画创作上。 1.4多元智能理论揭示了个体内多种智能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人的8种智能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在一个人身上8种智能的发展水平并非一样高,显示出参差不齐,有的智能呈现出相对高的水平,有的智能呈现出相对低的水平,而其优势智能往往是其进行思维、学习及表现的最佳方式。因此,针对个体幼儿我们要认真观察分析其各项智能发展状况,以发现实施教育的最佳切入点与具体方法。 1.5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了个体间在智能特点上存在的差异性。8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体现的程度及组合方式有明显的不同,表现在有人8种智能全能,有人某几项或某一项突出。这样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相对优势的领域与相对弱势的领域,构成了人的智力特点的独特性,导致了不同人有着不同的认知及自我价值实现方式。如一个不善于交往的人却可能是著名的画家,一个不善言表的人却可能是数学家或科学家。它启示着教育要避免“一刀切”,实现因材施教。 1.6多元智能理论揭示了智能是先天与后天的共同产物。智能的形成既有先天的基础,又有赖与后天的开发。因此,启示教育关注人本身的先天特质的同时,充分发挥其影响价值。我们要相信:“每个儿童都是各具智力特点,内含巨大发展潜力的幼苗”,对大多数人而言,只要教育得当,每个人的8种潜能都能得到较高的发展水平。 2、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探索创新教育的思路 2.1尝试师幼共同建构式主题系列活动,探索突出“潜能充分开发”的课程整合模式。 2.1.1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实施课程整合,实现多元教育途径在幼儿教育中的综合运用。即,教师运用适宜、自然的方式将语言、数学逻辑、音乐、空间知觉、人际交往、自省、肢体、自然观察等8种智能培养及创造实践综合能力培养渗透在教学活动、多种综合性区域游戏活动、日常随机教育及家园共育各环节中。 2.1.2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注重幼儿的“潜能充分开发”。主要体现在: (1)教师在确定大主题方向及在此方向下选择、安排具体活动时,以幼儿当时的兴趣与困惑(发展需要)为前提。 (2)在构建主题系列活动中,教师注意与幼儿一同充分挖掘符合幼儿发展特点与发展需要的实际问题,并面对问题教师充分支持、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与创造。 (3)在开展主题系列活动过程中,教师注意树立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教师扮演着积极的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的角色。如,教师注意观察、捕捉幼儿主动思维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肯定,积极为幼儿建构良好的动力机制;教师运用适宜的指导方法开拓幼儿思路,使幼儿的实践与创作不断向纵深发展;教师为幼儿创设适宜的环境,引导幼儿运用适宜的方式,在适宜的环节充分进行富有个性化的实践与创作。 (4)在活动中体现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平等性,使幼儿实践与指导之间形成良好的互相促进、互相渗透的关系。如,教师从幼儿积极实践与创作的活动行为中把握其实施教育的依据的同时,积极反思教育实施效果,主动调整自身教育观念及教育策略。 2.2尝试连续性个案观察记录分析,探索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观点实现因材施教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个体内8种智能水平存在差异”,即一个人既有相对优势的智能领域和相对弱势的智能领域。这一观点提示教育要充分挖掘幼儿创造潜能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2.2.1了解幼儿创造性特点和每个幼儿不同的智力特点(包括其优势领域是什么,弱势领域是什么),确定最佳教育切入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因材施教方案。 2.2.2肯定幼儿的优势智力领域,帮助幼儿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鼓励幼儿在优势智力领域中更加大胆表现和创新,使幼儿形成自信等良好个性品质,提高幼儿在相对优势的智能领域中的创造兴趣和能力。 2.2.3促使幼儿实现其优势智力领域的智力特点与意志品质向弱势及其他智力领域的迁移。要有效实现这一迁移需要教师给予两方面的援助,一方面是精神上的援助,及不断鼓励幼儿,增强幼儿自信心,使幼儿敢于面对和挑战其弱势领域的活动。另一方面,需要教师给予物质上的援助,即,在幼儿喜欢从事的活动中渗透幼儿从事弱势领域活动的材料,引发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从事弱势领域活动(幼儿从事弱势领域活动也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自己擅长或感兴趣的活动),从而达到培养幼儿对弱势领域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弱势领域智能的目的。 2.2.4不断观察与引导幼儿,促使幼儿各方面潜能得到充分、最大化的发展,提高幼儿创造兴趣与能力。 总之,多元智能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给予人们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教育,我们应从多元智能理论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幼儿创新教育,客观分析和评价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自身具有的智力潜能,针对孩子的智力强项和弱项,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手段,循循善诱,让他们在每个发展阶段都能释放出自己的潜能。 幼儿教育实践论文: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同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的矛盾无处不在,生活随时随地在发挥教育的作用。 一、生活即教育 1.生活是教育的源泉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生活是教育的中心,运用幼儿的生活实施幼儿教育,往往事半功倍。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幼儿合理地生活,孩子们吃了什么、穿得怎样、一天睡几个小时等日常生活问题都是教育的内容。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的内容应该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教育活动应该寓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入园、晨检、早操、学习、游戏、散步、进餐、午睡等,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活动都是幼儿学习的过程,也是接受教育的过程。从《纲要》中的每个领域来看,比如在社会领域,就提出了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应该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活动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很多学习活动,都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进行深入挖掘,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2.生活就是教育陶行知先生认为:“人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要想受什么教育,便须过什么生活。”从中可以看出生活环境的影响。这让我想到工作第一年遇到的一个小男孩,上小班了还不会自己吃饭,有严重的挑食现象,当时我觉得很吃惊也很疑惑,在一次家访过程中我问孩子的妈妈:“孩子为什么不会自己吃饭,那么平时是怎么解决吃饭问题的呢?”孩子的妈妈说:“他是我们家的老二,他爷爷盼了很久才有了这个孙子,平时衣食住行都是他爷爷一手包办的,从出生到现在小班,每一顿饭都是他爷爷喂的,小孩子很挑食,他爷爷每天都变着法给他做他喜欢吃的东西,以至于现在他只吃自己爱吃的东西,不爱吃的一碰都不碰,也不肯自己动手好好吃饭,我也跟他爷爷沟通过,他爷爷说他还小,就是应该大人照顾着点,真是拿他们没办法。”类似的案例不是少数,很多孩子由于祖辈的过度溺爱,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以至于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其实,孩子们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受到的教育是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他们就如温室的花朵,在外面遇到风雨就会倒下,过这种不合理的生活,就等于受到不合理的教育。生活就是教育,在工作中我发现总有幼儿愿意主动地跟同伴或者老师分享生活经历。比如,每次放假结束以后,很多孩子都会主动说说自己放假的时候去了什么地方、吃了什么东西,等等,他们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滔滔不绝地为我们讲述。事实上,这简简单单的一件事、一次经历,都是幼儿获得教育的途径。 3.为生活需要的教育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主张要给儿童过儿童的生活,受儿童的教育。儿童教育应当供给儿童在生活上的需要。凡是一切呆板拘滞不合理足以束缚儿童生活的,我们都完全烧掉了。”可见,陶行知所开展的生活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是为儿童将来生活做准备的教育。为生活需要的教育,比如,在组织的一次阅读活动《小老鼠分果果》中,我在幼儿能够看图书讲述故事的基础上,运用白板课件,让幼儿感受首尾相连、连环套式故事结构的趣味性,并能根据提示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对每一页画面都进行了细致观察,寻找答案。这样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故事结构让幼儿在我的引导下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阅读、讲述。为了进一步增强幼儿的讲述能力,最后将整个故事中几个关键的心理变化以递进的方式展现在电子白板上,让幼儿在画面的提示下完整地讲述故事内容。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活动,可以极大地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在生活中熟练地解决问题、更好地生活。 二、社会即学校 杜威曾指出“学校即社会”,即将社会上的东西搬一些进学校,这就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压缩到学校中,把真正的社会变成了虚假的社会,这种教育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中捉来,关进鸟笼里一样,顶多只是“顾念鸟儿寂寞,搬一两丫树枝进笼,以便鸟儿跳得好玩,或者再捉几只生物来,给鸟儿作陪伴”。这种教育,这样的培养方式,很难让幼儿逐渐适应社会的需要。为了真正从根本上协调社会与学校的关系,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的主张。我们应当以社会生活作为学校和教育的内容,以社会作为教育的范围,整个社会是幼儿生活的场所,也是实施教育的场所。幼儿教育,应当将学习活动扩展到大社会和大自然中。事实上,我们可以向一些具有专长的人学习。在《纲要》中,我们可以看到:“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幼儿教育,不能只将幼儿关在狭小的教室或幼儿园内,应该让他们获得更多接触大自然、大社会的机会。比如说幼儿园周围的街道、商店,甚至是节日的气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自然的景色和动植物,等等,都能够成为幼儿教育的场所、范围和内容。 三、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都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所有的问题,都是从生活中产生出来。只有从生活中产生出来的困难和疑惑,才是实际的问题;用这种实际的问题来求解决,才是实际的学问”。比如,有一次在“理发店”这一角色游戏中,工作人员无所事事,随便摆弄理发店中的玩具,我过去询问,工作人员向我反映:“没有人来理发。”我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生活中理发的经过和发现,幼儿很快提出去理发店会有干洗、水洗、剪发、吹发、染发、烫发等不同的美发形式,有时还会享受按摩、敲背服务,这样,事情就多了。发现这些后,幼儿就把生活中不同的理发形式巧妙地运用到游戏中,更好地学会了理发。幼儿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应当建立在幼儿的自主活动的基础之上,这才能体现“教学做合一”的基本精神。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创造型人才,教育者要立足于“生活即教育”,充分实践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幼儿教育实践活动应该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以为了幼儿更好地生活为教育的最终目的,落实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 作者:顾云玉 单位:昆山市正仪中心幼儿园 幼儿教育实践论文:幼儿教育实践 一、对幼儿进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 目前,对大多数幼儿来说,由于他们从小就受到父母比较多的呵护、宠爱,生活技能基础较差,这样面对未来的职业家庭等方面都会出现困难和障碍。推广幼儿生活技能训练计划,包括针对幼儿的生活技能训练,是幼教环节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这一点在初入园的幼儿身上表现最明显。 我在带小班时,大部分孩子不会自己穿衣服,户外活动前穿衣服总要老师一一代劳,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容易使幼儿养成一种依赖性。很不利于他们自理能力的提高。怎样才能让这些孩子自觉轻松的学会这一基本技能呢?我尝试过手把手地教他们,但效果不明显,幼儿学习时也很不情愿,于是我尝试着将穿衣服的步骤编成一首有趣的儿歌,同时配有清楚的图解,并把它作为一节课去专门教授,课上我邀请了大班的小朋友为幼儿做穿衣服表演,表演时配以儿歌讲解,如:“捉领子、盖房子、小老鼠钻洞子、吱钮吱钮上房子。”小朋友听了儿歌非常感兴趣,亲自跟着老师的指点和图解的提示学习穿衣服,这样就轻松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从此,幼儿每次穿衣服都会边背儿歌边快速地穿衣服,神情像在玩游戏一样,再也不会皱着眉头说:“我不会穿。” 从这件简单的事例上使我得出一个结论:教幼儿学习一种生活技能的难点不在于他们原有的技能如何,而在于教师如何找出适宜他们接受的学习方法,如果能将这些方法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体现在随机教育上,投入到活动区活动里,真正营造一个自然、周密、轻松的主动学习氛围,幼儿掌握独立生活的技能就会容易的多。 二、组织集体教育活动,即如何进行课堂教学 同中小学一样,幼儿教育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集体教育活动,既课堂教学,但我们的教育特点强调的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学,自愿主动的学,要顺应他们的认知规律,试想让幼儿规规矩矩地坐好听老师讲课,既束缚了他们好动的天性,又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这种方式不可取。幼儿的学习特点与青少年相比有显著的区别,可概括为:“好奇、好想、好问、好动”,这分别来自于他们的四种心理潜能:“观察力、想象力、求知欲和创造力,只有达到这些心理需求,才能让幼儿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在实践工作中,我发现幼儿对音乐课的接受相对困难,一般的授课程序是:让幼儿学会歌词——教师范唱——幼儿学唱——熟悉后独立演唱。整个过程显得呆板,而孩子在演唱时也无精打彩,拖着长音毫无美感可言。 于是,我作了如下尝试,首先,对幼儿学习记忆歌词速度慢、时间长上做出改进,针对幼儿先天具备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应当加以有效地引导和利用。授课前我为幼儿设定歌曲的主人公,请幼儿围绕设定的主人公编歌词,对幼儿的思路作简单的引导,让他们抓住重点去描述。比如:为小鸡编歌词必然要想到小鸡怎样叫,它有什么样的代表性动作,独特的本领等。当然,一首歌曲的歌词应当符合整齐的韵律,在幼儿创编的过程中,我在认可他们创编成果的同时,对不符合要求的地方稍作改动。这样,一首由幼儿亲自参与创编的歌词内容就产生了:“小小鸡,叽叽叽,东跑西跑捉虫子,叽叽叽叽叽叽叽叽。”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大地肯定了幼儿的成绩,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很轻松地便学会了歌词,再由教师为其配上乐曲,幼儿不需要教师范唱就能跟上乐曲自如地演唱。 这样,一项平时不易被幼儿接受的教学内容,在短时间内达到了教学效果,孩子们再也不会觉得上音乐课枯燥乏味了。将这种教学方法推广到其它类型的课程中,同样会取得预想不到的效果。而这一方法的本身也为今后幼教课程改革任务中怎样激发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与幼儿进行情感沟通 幼儿教育较特殊的一面也体现在教师与幼儿类似于母子一样的情感交流上。孩子入园后,与教师交往的时间比同父母交往的时时还长,这样就造成了幼儿对教师的情感依赖,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表扬的话都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很大的触动,所以我们对待孩子也应该像妈妈那样耐心、细致、关怀备致。 我带的班里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男孩叫兵兵,刚入院的第一天,他那两道像用眉笔勾画过的眉毛一下子就引起我的注意,我很好奇地用指甲轻轻地蹭了蹭,原来是一些附在眉毛里的脏东西,再看他的衣服更是污浊不堪,两只夹脚的鞋子也换了个儿。随后在与这个男孩的交谈中,我却发现他不愿让人亲近,机灵的大眼睛不敢与人正视,说话时吐字不清。通过间接地了解,我得知他有一个不健全的家庭,从小没得到母爱,导致他从小就对异性成人产生了极强的排斥性。为了让他的身心健康地成长起来,我对兵兵倾注了特别的关爱和照顾。首先必须让他从情感上接纳我、信任我,才能让自己对他的教育按计划顺利地进行下去,其次再对幼儿进行知识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与幼儿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及情感上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乐意接受你的教育方式,才能使他们自信快乐的生活学习,身心得全面发展。可见,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在我们的工作中同样有其特殊重要的地位。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她所扮演的角色既是孩子的老师妈妈,又是与他们平等交流的伙伴,只有认真地去演好这些角色,孩子们才会从心底里喜欢你、信任你、尊敬你,才能使我们真正地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幼儿教育实践论文:对话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 摘要: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是幼儿教育中一个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方式的实施一方面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大大增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本文从幼儿教育实际出发,对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希望为幼儿教育发展提供积极借鉴和建议。 关键词:对话式教学;幼儿教育 一、引言 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是指通过对话以及问题设置来提升学生的学习专注度以及思考意识进而提升教学效果的方式。该方法对于幼儿教育教学发展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主要以提高学生主动提问的积极性、创设课堂结构以及建立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加以表现。同时,随着改革创新口号的提出,幼儿教育以及教学更加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以期取得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就是融合了实践的观点,提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沟通和交流,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改善了目前幼儿教育发展状况,有利于促进幼儿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以及创新。 二、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 1.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调动学生主动提问积极性 传统的学习观念将学习成绩的提高作为首要目的,该思想的存在不仅扭曲了学习的意义,也禁锢了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是我们必须要摒弃的消极思想。在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向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即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我为什么要学习”、“学习能给我带来什么”、“学习将使我成为怎样的人”等问题,解除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犹豫,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课堂中积极提问的兴趣。同时,教师应适当放宽对学生学习计划的安排,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和创造,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只有这样,学生在无压力的状态下才能善于提出个人的疑惑。这对于学生长远的学习是十分有益的。 2.创设对话式教学的课堂结构 创设对话式教学的课堂结构是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学习效果是十分必要的。而课堂结构的创设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第一,课前准备。在学习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首先布置学习任务和思考内容,引导学生广泛收集资料,进行调查和实践,在实际动手操作中感悟学习的乐趣所在。此外,课前准备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增强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第二,课堂安排。教师在进行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中,要充分调动课堂学习气氛,使学生明白教师授课的重点所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考力,利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如教师和学生之间目光的交流、教师肢体语言的表达等都是对话式的交流方式,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大有益处。此外,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观察和记录,以此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更加有效的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第三,课后反馈。课后反馈是教师在教学中较为容易忽视的环节,即课堂学习结束后,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此外,多与学生进行课后交流,了解自身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缺陷,及时改正,及时补充。 3.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带领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带领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是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措施实施的根本目的,只有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学生才能有进一步思考的欲望和动机,也才能取得实际的学习效果。因此,如何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是教师的首要考虑内容,主要从以下方面出发:第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有效的学习方法应将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及课后复习巩固三者相结合,此外,应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知识学习的系统性,避免知识零散、不成体系的现象出现,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进而激发学生课堂提问的兴趣。第二,理论结合实践,增强知识的现实参照性。学习的目的在于将学习成果运用于实践,因此,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问题的兴趣。 4.建立恰当的成绩评价与鼓励体系 建立恰当的成绩评价与鼓励体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使得学习得以保持,是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中较为先进的教学举措。恰当的成绩评价与鼓励体系应以改进学生的学习现状为目的,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2]。同时,鼓励机制建立的实行对象主要是良性行为,即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加以表扬和奖励,而对学生的错误则不予鼓励,以此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良性竞争和互相学习,对于进步较大的学生也要进行一定的表扬和奖励。成绩评价体系的评价标准应该力求多样化,评价内容应力求丰富,即将理论知识成绩和实践能力作为日常考核的重点内容加以强调,此外应包括课堂表现等方面,以此实现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积极组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在学习中形成自身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思维方式,培养独立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对于变革教育发展模式以及创新教学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该深刻理解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的内涵以及实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开展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促进幼儿教育的健康以及持续发展,增强学生的素养以及能力。 作者:张旭敏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六一幼儿园 幼儿教育实践论文:童谣教学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实践 【摘要】童谣教学作为幼儿教育活动中的一个独特性领域,对幼儿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以大丰区实验幼儿园教学实践探索为例,针对幼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改后的童谣教学,并通过幼儿的表现,进行童谣教学的价值思考。 【关键词】童谣教学;存在问题;价值思考 童谣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它是我国劳动人民生活作息的体现,也是智慧的结晶。因此童谣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童谣带有独特的韵律和韵味,浑然天成,朗朗上口,为人们所熟记和流传。与此同时,那些浅显易懂,贴近幼儿实际生活的童谣,调动了幼儿对学习童谣的兴趣和热情,让幼儿在传唱过程中感受童谣所带来的教育意义,寓教于乐,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幼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中国传统文化渐渐消失,童谣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冲击和影响,直接体现在幼儿的童谣教学过程中,具体表现如下: 1.幼儿缺少对童谣的兴趣和积极性。网络和电子产品的发展,使得幼儿的兴趣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传统的互动游戏转化为对虚拟游戏的热衷,而对于童谣这种相对传统的教学活动渐渐失去了积极性。 2.幼儿缺少对童谣的识忆和运用。幼儿只有对童谣进行识忆,才能进行传唱或者游戏中进行运用。许多童谣虽然韵律感强,但语句长,又难以贴近实际生活,对于幼儿来说,难以理解,因此很难进行识忆。 3.幼儿缺少对童谣内涵的思考。幼儿由于受到阅历的限制以及文学积淀的制约,接受和理解童谣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很难去思考童谣所蕴含的意义及内涵,并如何对自身习惯素质的培养。 二、教改后的童谣教学 以大丰区实验幼儿园为例,在起初的童谣教学过程中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教师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际情况进行反思调整,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出了比较适合当代幼儿的童谣教学方案: 1.将童谣与游戏融合:单纯的童谣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而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项目,让童谣和游戏相结合。如:童谣《两只小猫》中,通过播放Flash动画让幼儿对童谣产生兴趣,在吟诵基础上进行角色扮演,让师幼、同伴之间产生互动交流。游戏情境始终贯穿童谣教学中,幼儿能够在玩中学,学中玩,强化幼儿的识记。 2.因材施教,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年龄段采用不同内容和形式的童谣。如小班幼儿,年龄较小,记忆力有限,尽可能的选取简单、韵律感强,通俗易懂的童谣。比如《风来了》这类童谣语句短,贴近生活。并结合地方语言特色,采用淳朴的大丰话幼儿能够有效生动的进行记忆和运用。 3.创设情景,引导思考:合理利用园内资源,结合本园亲近母语特色营造温馨和适宜的文化环境潜移默化的熏陶幼儿。在进行童谣教学时,教师应该适当引导,使幼儿产生思考,理解童谣的内涵,当发现幼儿进行创新性思考及活动时,应该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鼓励。与此同时,利用平日的非集体教学时间进行随机教育,将特色童谣学习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示范、感知。 三、童谣教学的价值思考 通过观察幼儿在童谣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幼儿的积极性和行为习惯都得到了明显改善,整个学习氛围也变得活泼热闹。 1.有利于提高幼儿对语言的感悟能力。童谣内容丰富有趣,生动活泼的语言形式不仅给幼儿带来了快乐,也激发了他们对语言学习的激情,语句结构的简单和极强的韵律感,使得幼儿容易理解和记忆。在熟练吟唱的同时,也提升了幼儿语言的组织表达和感悟能力。在此基础上,如果幼儿和同伴在玩耍或者互动时,能够较好的进行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使整个交流过程顺畅,改善幼儿之间的关系,让大家能够很好的融入到集体行为活动中。 2.有利于提高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幼儿时期,是大脑逻辑思维能力高速发展的阶段,通过童谣教学对幼儿智力进行开发,能够很好的帮助幼儿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例如童谣《高高山上一头牛》:“高高山上一头牛,两个犄角一个头,四个蹄子分八瓣,尾巴长在身后头。”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轻松掌握简单的数字变化,以及数量逻辑。教师举一反三,幼儿能够融会贯通,思考其他动物关于数字的逻辑。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又掌握了不少常识。 3.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童谣的一大基本特点是贴近生活,来源生活。这一特点决定了许多童谣蕴含着基本的行为习惯,如《保护环境》,通过教师的教学和幼儿的传唱,使幼儿牢记于心,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并在实践生活中去践行,去约束自己不好的行为习惯。幼儿的可塑性强,以童谣的形式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引导,是幼儿乐于接受的,同时也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四、实践探索的总结童谣教学作为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对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幼儿对童谣的兴趣,提升个人的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幼儿美好心灵,使幼儿积极健康向上。与此同时,教师通过发现教学中的不足,进行思考调整,有助于提升自身教学素质,更好的为以后的教学服务,与幼儿同发展,共进步。 作者:张慧 单位: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幼儿园 幼儿教育实践论文:《教育漫话》对幼儿教育实践的启示 一、《教育漫话》中的幼儿教育思想 在《教育漫话》中,洛克着重强调了体育和德育的培养,把体育放在优先的地位,他赞同人的幸福在于“身体精神都健康”的说法,并把健康的身体看作是“能工作”、“能忍耐劳苦”的先决条件;他特别重视德育,把德行排在各种品行的第一位,认为知识与德行相比居于次要地位。在知识学习和教育方法上,洛克也提出了许多建议,他强调激发儿童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儿童的兴趣,照顾儿童的实际能力,主张多鼓励、诱导。 (一)健康教育是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 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洛克把体育放在优先的地位,他在开篇就提出“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很有远见的,他特别指出,我们要工作和幸福,必须先要有健康;我们要能忍耐劳苦,要在世界上做个人物,也必须要先有强健的体格。洛克是一个唯物主义思想家,他专心研究过医学,很重视健康教育的细节。他反对娇生惯养,主张儿童从初生起就应开始锻炼。洛克在《教育漫话》中将健康教育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二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洛克又根据当时的具体生活情况提出具体要求:儿童要多过户外生活,接受空气、日光和水的锻炼;生活要有规律;饮食要清淡;睡眠要充分,睡硬板床,要早起;衣着要适体;药物要少用,要多运动等等 。他强调要给儿童以原则性的指导,使他们在生活上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道德教育是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洛克认为:“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部分目标是德行。……惟有德行才是真实的善。……德行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就愈容易”。从洛克在《教育漫话》的论述中不难看到,他首先强调,成人应引导儿童的欲望顺从理性,反对溺爱和纵容;重视幼儿应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总是会受到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或他人的影响,欲望就会随之出现,但关键是我们如何使自己的欲望遵从理性的指导。他说,青年人失掉了德行是很少再能恢复的。这也是他重视德行的原因。其次,在形成道德的教育方法上,洛克提出,要注重自我克制,及早进行管教,慎用奖励与惩罚,虽然儿童因幼小而无理智,成人应当依据理智去约束儿童,不可放纵溺爱;重视儿童的兴趣,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去诱导他们,不能靠规则,而要靠练习;重视使儿童心里有礼貌,而不必过早计较举止上的礼貌,要避免不良伴侣的不良影响,同时注意榜样的正面作用。洛克在该书中还论述了诚实、智慧、勇敢、仁爱等美德,但他尤其重视“礼仪”,他认为,这些能让孩子获得更多的朋友,也能更好地锻炼一个人的能力,同时,还能让一个人获得多方面的学识。这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社会领域中很多方面的要求一致,对我们当前幼儿教育的社会交往能力发展方面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人生成长的摇篮。”洛克在《教育漫话》里也强调,父母应尽可能地","期刊 >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I>学前教育" 7,"2018-05-14 23:17:35",幼儿教师毕业论文,0,"幼儿教师 毕业论文 幼儿教师论文",新入职的幼儿园教师的学历在不断提高,这就为他们参与教育科研提供了教育背景支持。新入职教师虽然经验不足,但他们不乏好奇心,也就更容易发现问题,从而有利于开展研究。在强调“创新人才培养,强化幼儿教育养成”的背景下,幼儿园教师也就不单单是看护幼儿的工作,更要能够发现工作中的问题、解决问题,向教学研究者的角色转变。,"幼儿教师毕业论文:新入职幼儿教师毕业论文 一、新入职幼儿教师容易遭遇的困境 1.角色转变存在障碍 新入职的幼儿园教师大都是师范院校刚毕业的学生,不可避免地带着校园独有的生活习惯和思维习惯。幼儿教师在学校时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而在入职之后更多的是与幼儿和家长交流,接触的事物更加多样化。初入幼儿园这个相对热闹的职场,许多人经常会流露出对学生角色的留恋,尤其是入职初期依然会将自己置于学生的角色之中,对工作职责不明确,短时间内很难适应新的岗位。 2.实习期的效果不明显 在学生实习期,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还没有足够成熟的想法,这种不确定性致使许多学生在实习阶段未能全身心投入到职场岗位角色,造成了就业后职业身份过渡的不顺畅。 3.专业技能与其他工作能力未能协调 发展新入职幼儿教师在学校过于重视音乐、舞蹈等专业发展,相对忽视了对幼儿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学习和研究。走上工作岗位后,总想把自身专业技能展示于日常教学中,却常常忽视四个方面的重要问题:一是是否真正了解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状态;二是与幼儿沟通是否存在障碍;三是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自身是否有独立驾驭课堂(游戏)的能力;四是面对自身成长困境时,是否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幼儿园该如何做 1.进行合理引导首先,幼儿园内部管理 要以人为本,建立合理的幼儿教师评价机制,以促进幼儿教师的发展为目的,坚持发展性评价。在幼儿安全的范围内,允许新入职教师存在不可避免的失误,但要求其对失误进行深刻反思和检讨。其次,加强心理辅导,让他们主动面对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逐渐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幼儿园要经常肯定新入职教师工作的进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开朗的心情,微笑面对每个孩子,逐步弱化职业倦怠。最后,帮助新入职的教师在工作交往中积极地与幼儿、家长、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不仅对幼儿园的工作和幼儿的发展有益,而且对教师的潜能开发、专业成长及身心健康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重视师德建设,强化职业 理想学前教育因为被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师德建设必须常抓不懈,并始终贯彻于日常工作的生活中,尤其是新入职的教师,对师德的理解和内化必须是长期的。职业理想是爱岗敬业的前提,幼儿园应逐步培养新入职教师的职业理想。一方面,幼儿园要不断地向新入职教师宣传正确的职业理想概念和实现途径。另一方面,幼儿园也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不断修正和强化自身的职业价值。 三、新入职教师应如何做 1.尽快掌握幼儿的发展状态 一切幼儿教育活动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自觉遵循幼儿教育规律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的基本要求。结合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对现实中幼儿的发展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是作为一个新入职幼儿园教师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新入职的幼儿教师在进行幼儿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幼儿的个性特点,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幼儿保教的规律。 2.养成良好的教育行为和学习习惯 教师的专业行为和道德准则集中表现于教师日常教育的行为习惯当中。教育行为习惯是教师个人教育理念的集中表现,更是教师个人修养和专业素养的外在行为表现。对心智发育关键期的幼儿,教师好的教育习惯对幼儿成长显得更为重要。新入职的幼儿园教师刚刚走入教育岗位,在习惯养成方面可塑性强,从入职开始就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增加知识储备,提高综合素养。 3.培养教育发现和研究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发展成熟,幼儿园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角色也应更加凸显。新入职的幼儿园教师的学历在不断提高,这就为他们参与教育科研提供了教育背景支持。新入职教师虽然经验不足,但他们不乏好奇心,也就更容易发现问题,从而有利于开展研究。在强调“创新人才培养,强化幼儿教育养成”的背景下,幼儿园教师也就不单单是看护幼儿的工作,更要能够发现工作中的问题、解决问题,向教学研究者的角色转变。 作者:李云飞单位:郑州市幼教发展中心 幼儿教师毕业论文: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及改善策略 摘要:据调查,农村幼兒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为: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可程度较高,但其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继续教育的内容陈旧,且缺乏针对性;继续教育的形式多样,但方法单一;对继续教育的监管力度不够,教育评价流于形式。改善的策略有:完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参训的积极性;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培训的实效性;面向农村幼教实际,彰显农村幼教特色;探索多元化的培训形式,开辟教育培训新渠道。 关键词:农村幼兒教师;继续教育;现状;改善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幼兒教师是幼兒教育发展的中流砥柱。近年来,随着终身教育理念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日益传播,建立和完善幼兒教师继续教育的长效机制,构建现代学习型幼兒园已成为幼兒教育发展的潮流。《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三年内对1万名幼兒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各地要在五年内对幼兒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一轮全员专业培训”。可以说,我国幼兒教育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村幼兒教育发展的成败关系到我国幼兒教育整体运行质量的高低。为了全面了解我国农村幼兒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笔者对陕西省M县进行了调查研究。 M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位于陕西省的西部。本次调查的对象为M县农村幼兒教育机构(含幼兒园和小学附设学前班)中的幼兒教师,共发放调查问卷140份,回收有效问卷134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5.71%。根据研究需要,我们对被试的基本情况、在职培训、职后培训评价、职后教科研情况以及教师对继续教育的建议等进行了调查。与此同时,笔者同部分幼兒教师及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进行了深度交谈。调查结果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它既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幼兒教师继续教育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也暴露出了农村幼兒教师继续教育所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二、农村幼兒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分析 1 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可程度较高,但其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 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可程度影响着幼兒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进而影响到继续教育的成效。由调查结果我们得知,认为继续教育“非常有必要”和“有很大必要”的教师所占比例为64.93%,认为“没有必要”的仅占6.72%,这说明绝大部分农村幼兒教师对于接受继续教育还是持比较认可的态度的。同时,通过对幼兒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目的的调查,我们进一步发现,广大农村幼兒教师有着比较强烈的接受继续教育的愿望,但其接受继续教育的动机带有比较浓厚的功利化色彩,多半是为了职称评定、职务提升或应付考核等,参训动机是比较消极和被动的。 对农村幼兒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的调查显示,农村幼兒教师职后参加各类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部分教师与此根本无缘。从培训频率看,幼兒教师入职后“经常”、“偶尔”和“没有”外出参加培训所占比例分别为9.70%、63.43%和26.87%,这说明我国农村幼兒教师外出参加培训的频率相对较低。从培训时间看,1个月以内的短期培训占到了87.31%,绝大多数培训都是利用寒暑假或双休日等业余时间进行的,长时间的脱产培训相对比较少,“短、平、快”成了幼兒教师在职培训的显著特征。 2 继续教育的内容陈旧,且缺乏针对性 在对M县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以及农村幼兒教师的访谈中,笔者了解到,M县农村幼兒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基本上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在内容方面大多承袭了以往的传统培训科目,其内容不但陈旧,有些甚至还是完全过时的,难以适应幼兒教育发展的需要。当然,M县幼兒教师培训课程中有时也会出现一些“新鲜”课程,但是,在动听课程名称下仍然充斥的是陈旧的教学内容,事实上是“换汤不换药”,给幼兒教师带来的更多是失望。同时,M县农村幼兒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缺乏针对性,所有参训教师几乎接受着同样的培训课程,没有考虑到不同学科和不同水平教师的需求,甚至还带有一定的“理想化”色彩,培训内容和幼兒园的教育教学实际严重脱节,更谈不上用所学理论帮助幼兒教师创造性地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长此以往,幼兒教师无法体验到师资培训的价值所在,极大地降低了他们的参训积极性。 3 继续教育的形式多样,但方法单一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M县农村幼兒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呈多样化,包括在职、半脱产和脱产等多种培训形式。其中,在职培训和半脱产培训在M县农村幼兒教师培训中占有绝对的优势(64.93%)。可以说,M县农村幼兒教师还是比较喜欢这样的培训形式的。从笔者本次调查的结果看,绝大多数农村幼兒教师(70.15%)对于“业余学习”这一既不影响工作又能提高自身素质的培训形式情有独钟。通过与部分教师的访谈,我们进一步了解到,许多教师希望在不离开工作岗位的前提下,参加各类培训或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因为这样可以做到“多方兼顾”。对于这一点,笔者认为,在我国当前的幼兒园管理体制下,这一选择当属情理之中。然而,从继续教育的教学方法看,M县农村幼兒教师继续教育大多沿袭了教师讲、学员听的传统模式,所有参训人员集聚一堂,聆听着同样的内容,而教师和学员之间的互动相对较少。 4 对继续教育的监管力度不够,教育评价流于形式 目前,M县对于农村幼兒教师继续教育的监管是比较松散的,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更多地只是重视幼兒教师培训的次数,而忽视了对于教育培训质量的监控和反馈,致使农村幼兒教师培训的质量无法达到规定要求。首先,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对师资培训缺乏严格的把关和资格审查,个别培训教师本身水平较低,无法很好地胜任幼兒园教师的培训工作。其次,M县对农村幼兒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不到位,参训学员迟到早退现象严重,一些学员甚至平时根本就不来参加培训,只有考试时才会露面。在教育评价方面,M县农村幼兒教师继续教育考试多采取开卷方式,学员们只要会“抄”便能顺利过关,甚至一些培训只要交费,便能拿到合格证书,参训教师心态比较浮躁,急功近利思想严重,许多学员都是直接冲着培训合格证书而来的,希望拿到相应学分、学历,以利于评职、晋级,并没有对自身素养的提高抱有太多的想法。可以说,这样的继续教育虽然表面上成绩斐然,但其效果却令人质疑。 三、改善农村幼兒教师继续教育的策略 1 完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参训的积极性 当前,我国尚未建立农村幼兒教师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幼兒教师参训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为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从幼兒教育事业发展的长远大局出发,探索并出台一系列有关幼兒教师继续教育的激励性政策。在激励方式上,可以根据幼兒教师的不同需求,采取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外在激励与内在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分类分层的多维交叉激励机制,坚持因人、因时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建立按需激励的动态激励制度,尽可能发挥其最大的边际效应。在具体做法上,可以将幼兒教师接受继续教育与评优、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编制等有机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兒教师参训的积极性。同时,幼兒园应为参训教师提供各种便利条件,提高受训教师的经济补助,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生活困难,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继续教育的学习之中。 2 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构建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目的是为提高幼兒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因而,满足农村幼兒教师的现实工作需要是设置继续教育课程的基本依据。为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我国农村幼兒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水平和培训需求,为其量身定做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计划。同时,由于幼兒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促进幼兒发展为本,幼兒教师的培训也应秉承这一理念,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使幼兒教师在认知能力、情感水平、技能等方面都得到提高。为此,对农村幼兒教师的培训最好采取分层实施的办法,并针对培训对象的不同特点,将其分成不同的培训单元,然后针对不同的培训单元设置不同的培训课程。我国农村幼兒教师培训课程的设置还应注重实效性,既要有理论的支撑,又要有实践的依托,应从幼兒教师的教育实际出发,先帮助他们找到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然后帮助他们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进而寻找到创造性地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方法,以不断提高幼兒园教育教学的质量。 3 面向农村幼教实际,彰显农村幼教特色 农村幼兒教育不能盲目地照搬城市的经验,而应立足于农村幼兒教育的实际,注重对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走低投入、高产出的科学发展之路,如可以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创设各种活动区域,让幼兒园的环境“活”起来。这些隐性教育资源不仅可以弥补农村幼兒园办园资金不足的问题,还可以为农村幼兒带来无限的欢乐和情趣,培养幼兒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要将这些潜在的教育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单靠教师的自我摸索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接受相应的教育指导。因此,农村幼兒教师继续教育应注重培养幼兒教师科学使用乡土教材的技能,帮助他们优化育人环境,使他们能够掌握适合农村幼兒教育的思想和方法,把一个个具有农村特色的教育资源融入到实实在在的教育活动之中,让每一个活动都能呈现出自然与和谐的农村气息,使幼兒在充满探索与快乐的自然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4 探索多元化的培训形式,开辟教育培训新渠道 近年来,国家对于农村幼兒教育越来越重视,农村幼兒教师的继续教育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但是对于数量众多的农村幼兒教师来说,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育培训无疑是杯水车薪,仍然无法满足广大农村幼兒教师对于接受继续教育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就必须要探索农村幼兒教师继续教育的新形式,不断开辟幼兒教师继续教育的新渠道。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应在现有培训形式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我国农村幼兒教师继续教育的新渠道,如远程教育、网络大学、函授、夜大等。其次,要重视园本培训。园本培训是以幼兒园教育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发展难题为研讨对象、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活动对全园教师所进行的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继续教育培训形式。可以说,园本培训也是我国农村幼兒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再次,幼兒园要引导广大教职工开展自学,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在此基础上,要发挥班组集体和教研组的职能,加强教职工之间的相互交流,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使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幼儿教师毕业论文:幼儿教师的形象设计与塑造 摘 要:作为人类灵魂的铸者,教师要树立自身良好形象,通过自身的高修养、高素质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受益,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自身形象会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和成长。教师的言行举止,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对教师做出评价,或褒扬或贬斥,就像秤杆与秤砣,掂量教师的是学生。 关键词:幼儿教师;形象设计;塑造策略 一、教师与幼儿教师的形象 (一)教师形象的内涵。自古以来,对教师的形象有多种解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智知泉源,行可以为仅表者,人之师也”(《韩诗外传》)。“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些虽然是从教师的功能和作用来论述教师的形象,但却道出了其形象的某些方面。现代教师职业及专业化的发展,使得“教师”的内涵在不断扩大。裴春秀把教师的形象界定为:“一定时期和一定环境下,社会公众对教师的外观形象和内在素质的印象、看法、认知的综合体现”。教师形象是教师素养的重要体现,它既包括教师的气质、服饰、言谈举止等外在形象,也包括道德、品质、精神境界和学识才能等内在形象。前者是教师形象的形式,后者是教师形象的内容。良好的教师形象是外在形象与内在形象的完美统一。 (二)幼儿教师形象内涵的特殊之处。幼儿教师的形象是教师形象的一个分支。幼儿教师和其他所有的教师一样,都要注意内外的综合形象对教育对象的心理、情感和知识等方面的影响。但由于幼儿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儿童,其形象有两个独特的内涵。第一、幼儿教师的外在形象对儿童的影响更大,幼儿对外界的理解更多要靠声音和手势等教师的外在形象去理解。而且他们会用自己所看到的形象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和模范。第二、人“幼儿阶段”的特殊时期对教师形象的要求更高,“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个性和往后的品格。这些幼儿时期的经历甚至会影响孩子一辈子。 二、幼儿教师的形象设计的内容与原则 幼儿教师的形象决不仅仅是外表的形象,也不是仅有爱与耐心就足够了,设计幼儿教师形象,必须引入科学理论的指导,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和要求。 (一)幼儿教师形象设计的内容。幼儿教师的形象应从哪些方面去设计?它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但又具有明显层次性的系统。它的内容应当涵括有关教师形象的所有方面。在设计幼儿教师形象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去考虑:职业道德形象设计、个性修养形象设计、掌握先进教育方法的形象设计、能力结构形象设计、审美素质形象设计、地位待遇形象设计。 (二)幼儿教师形象设计的基本原则。对幼儿教师的形象设计可以从多个方面去进行,例如从以上讲的从教师自身出发的六个方面去设计,也可以从社会期望的形象角度,职责赋予的形象角度,外显形象角度与内显形象角度等去设计。但是无论如何,幼儿教师的形象设计应当遵循着表率性原则、协调性原则、效能性原则这三个方面的基本原则进行。 三、幼儿教师形象的塑造策略 幼儿教师形象的设计主要从内容和原则上说明了应如何设计良好的幼儿教师形象,而这里主要是给出一些具体可操作的、和日常幼儿教育相关的形象塑造策略。 (一)仪表形象的塑造。传统的幼儿教师的仪表形象需要与时俱进地做出调整。教师要注意表率性和效能性的原则。第一,幼儿教师的形象应定位于“自然、清新、简洁、大方”,可以化淡妆,但是不能佩戴容易伤害到幼儿的饰物。第二,儿童爱模仿,注意力也容易分散,教师的穿着不能偏离大众的审美标准。第三,幼儿教师要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室外、户外活动,穿衣打扮应当但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语言形象的塑造。教师与孩子的交流主要是依靠语言来进行的。因此,一个教师的语言美不美,是否有利于与幼儿沟通,是很值得重视的。教师不仅要让儿童听自己的话,而且要听得懂,这就需要注意两点:生动、具体。 (三)动作形象的塑造。幼儿教师首先要弄懂肢体语言的意义和了解其对儿童的影响。常用赞许的目光和竖起的大拇指去鼓励、赞扬儿童。其次幼儿教师地教学的进程中,多模仿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或常体会的一些动作。另外,当和小朋友讲话时,要很自然蹲下到与儿童的眼睛能对视的高度,这样的一个动作对儿童而言是一种平等和关注的信号,这往往更能激发儿童的积极性。 (四)道德形象的塑造。幼儿教育中道德教育是最主要的内容之一。由于道德教育比较抽象,儿童往往从更喜欢跟从教师,从教师的行为中获得直观性的体验。 1.爱心与平等是幼师形象的灵魂。幼儿对教师充满崇拜,所以幼儿最希望得到教师的爱与认可。没有爱心种子的播种,儿童也不会以爱去面对其他人。在一大群小朋友中,会有一些漂亮乖巧的孩子,也会有一些调皮爱捣蛋的孩子,教师切忌偏心对待。尤其一些小朋友有时会给教师带个苹果啊什么的,教师这时不能表现出对这个小朋友特别的照顾,就算其做错事也不加责怪,这对儿童的心理和为人处世的态度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一个能得到儿童热爱的教师,是对他们充满爱、不偏心的。 2.公共道德形象。教师平时会教育儿童要有公共道德、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要节约水电,要礼貌待人,要爱护公共产品,要遵守交通规则等。殊不知,对儿童来说,身教要比言传更具有说服力。比如一个教师在饭堂里踢倒了凳子而不去扶起来,那儿童也不会有这种意识;一个教师洗了手没把水龙头拧紧,那他想教育儿童节约用水是困难的。“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先有一桶水”,想要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要先自己做得更好。 教师形象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现代教育管理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从教师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它不仅关系到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和期望,同时也集中反映了对从事这一职业的教师的内外素质的普遍要求,是教师职业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特征和表现,符合当前国际化的职业发展趋势。幼儿教师的形象有着很多与其他教师形象共同的地方,但我们更应关注其不同之处,来恰当设计和塑造幼儿教师的形象,以让儿童得到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发展。 幼儿教师毕业论文:浅谈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几点素质 随着社会的进步,幼儿教育在社会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幼儿教师专业化是幼儿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那么如何大幅度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以适应教育的需要呢?几年来,我们杭锦旗第三幼儿园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这些探索概括起来可称之为应具备的几点素质。 一、以行知思想的“爱满天下”为基础、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师德修养的核心体现在一个“爱”字上。 1.爱心育人。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教育思想,情至真,爱至深,是我们做人的典范。作为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求每位幼儿教师始终把了解孩子、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作为自己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做到人格上尊重他们,生活上关怀他们,学习上关注他们,身心上关爱他们,使全体孩子生活在充满爱的浓浓氛围之中,从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2.真心服务。我们根据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爱满天下”、“以人为本”的教育民主观,我们首先从园领导做起,用自己的热情和关爱去点燃教师、孩子和家长心中爱的火苗,让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悦纳的氛围弥散在园区的每个角落,再经由教师将充满关怀的呵护传递给每位孩子和家长。 3.用心工作。要求全体教职工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学习陶行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崇高品格;学习陶行知热爱学生,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高尚胸怀;确立人民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风范,以此鼓励大家以敬业、热诚、奉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事业……在一种充满赏识与鼓励的氛围中,点燃教师对事业的激情和工作的活力。 二、以教学基本功训练为抓手、提高教师的教学硬功 一个现代化的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因此幼儿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显得尤为重要。 1.苦练“八功”。我们提出了开展练“八功”活动: 练弹、唱、跳、说、画基本功;练掌握教材基本功;练备课基本功;练说课基本功;练讲课基本功;练写作基本功;练操作和制作基本功;练评课基本功。 2.师徒结对:为强化教师各教学环节硬功的训练,我们对不同素质的教师,采取了分层次、分类指导的做法,坚持抓一部分、带一部分、促一部分的策略,建立以园为本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机制,对教龄在3~4年内这一层次的年轻新教师,实行师徒带教制。 3.竞赛演练。我们立足本园、以研为实,全园各个班级形成同伴合作,团队引领的保教队伍,为教师提供学习和发展的创造空间,让教师乐于教,兴于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体验工作的成就感和价值感。 三、以新教育实验开展为契机、丰厚教师的文化底蕴 最是书香能致远。追随新教育的思想,我园开始了“书香校园行动”的实践研究。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更要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 1.人人品香。在信息知识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不缺乏学习的资源,而是缺乏发现资源的眼睛。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在各种地方找到学习资源,服务于自身。平时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的进修、学习活动,多渠道的学习方式在幼儿园内营造了浓郁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全园教师的文化素养。 2.时时飘香。腹有诗书气自华,兆丰幼儿园每一个爱书的人都是美丽的,都有一颗“蕙质兰心”。我们通过教师的读书沙龙、说课比赛、演讲比赛、诵经典比赛,不断加深教师的文化形象,促使教师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升华,和孩子一起进入一个新境界——共建阅读新篇章。两年来我们以读书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不断增长职业智慧,使教学闪耀睿智的光彩。而一路走来的读书阅读活动,给幼儿园、老师、幼儿和家长都带来了许多的变化:为学校内涵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成长的舞台,为幼儿个性飞扬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为家园和谐发展提供了沟通的平台。 四、以自我反思为重点、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综合素质 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者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大量研究表明,专业反思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内在机制”,因此我们要求教师也要善于从实践中学习,总结反思,然后成为实际的行动者。 1.理论学习。通过各种理论学习和对特殊案例的分析,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让每个教师都能切身的知道反思对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在学习、读书笔记中增强反思意识。全园教师在博览群书、了解教育形势发展的动态时,对于经典的讲话、观点、活动等随时记下,反思自己的理念,对比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将读与思、理论与实践等有机结合。持之以恒,教师心中实践的方向将逐一明朗。 2.积累反思。在观察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磨练反思能力。我们对老师提出结合幼儿一日的活动和幼儿表现,进行案例分析,自己给自己提问题,出难题,不断地给自己提出新的目标。在外出观摩学习及教师之间的学习中提高反思能力。不管是专题讲座、研讨会,还是园内的集体备课、观摩课,都是最好的学习和反思机会。专家、同事、报告、发言,都是她们感性经验的升华和先进理念的具体化,老师们抓住每一个学习机会,细心体会,积极思考,用心揣摩,反复推敲,寻其奥妙,找出自己的差距,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 让我们以陶为师本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思想,弘扬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旗帜,培养全面发展、品学兼优、视野开阔、身心理健康的优秀孩子,为中华民族的未来打下坚实基础而共同努力。 幼儿教师毕业论文:浅议如何从政府层面加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农村幼儿教师是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然而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发展面临诸如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整体不高、生存处境堪忧等问题,本文主要从政府层面来论述如何加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幼儿教师队 队伍建设 政府层面 一、问题的提出 透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我们可以明显感知目前政府对我国幼儿教育特别是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是极为重视的。可以说,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必修依靠农村幼儿教师,但是目前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状况是十分令人堪忧的。为了能够使农村幼儿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本文以云南省腾冲县的农村幼儿教师为例,对腾冲县7个乡镇的120名农村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以便能够为发现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所存在的问题,以改善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水平。笔者深入腾冲县农村,对农村幼儿教师的教师队伍结构状况、专业素质构成状况、教师队伍生存状况做了仔细深入的研究。 二、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1.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腾冲县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结构及其不合理,具体表现:腾冲县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女性化倾向非常严重;教师队伍不稳定;学历达标率及专业对口率非常低;教师资格和职称持有率低 2.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质整体不高 1.专业精神方面 (1)职业满意度不高 在所参加调查的农村幼儿教师中只有20.8%的教师表示对自己的职业非常满意,有33.3%的教师表示对自己的职业满意。 (2)职业认同感非常低 有35%的教师愿意坚定执着的从事该职业;有50.8%的教师表示暂时觉得还好,也不考虑换其他工作,但是如果以后有更好的发展,可能会换工作;9.2%的教师正考虑想从事别的职业;有5%的教师表示,只要有好的机会,一定要换这份工作。 (3)专业发展目标粗糙缺规划 虽然在该县61.7%的农村幼儿教师都表示自己给自己制定了发展目标,并且也正在按照计划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和她们的交流中,笔者发现虽然她们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一定的规划,但多数教师只是概括的打算,没有十分明确的目标,更不能确定实现目标的明确的方法与途径。 2.专业知识方面 专业知识的构成状况不乐观,该县农村幼儿教师们对五大类知识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乏,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幼儿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占61.7%;第二名反思教育实践、进行教育研究的知识,占48.3%;第三名自然、人文社科知识,占41.7%;第四名幼儿教育实践经验,占36.7%;第五名五大领域的知识,占30.8。 3.专业技能方面 (1)专业基本技能掌握不好 该县农村幼儿教师对于是否至少擅长一门艺术活动,如绘画、弹琴、手工等,仅有13.3%的教师选择完全符合、有24.2%的教师选择比较符合、有52.5%的教师选择基本符合、有10.8%的教师选择不符合。 (2)教学活动组织能力不强 7.5%的教师严格按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确定自己的教学内容;13.3%的教师以大纲为标准,以教材内容为参考,结合幼儿实际水平及其生活的环境确定并设计教学内容;11%的教师只要实现课程目标,可根据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重新调整或自行编制教材。 4.腾冲县农村幼儿教师的生存处境堪忧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腾冲县农村幼儿教师的生存处境令人堪忧,具体表现:工资及福利待遇极低,该县农村幼儿教师们的月平均工资为530元左右;公众认可度低、社会地位的自我认可度低,该县仅有5%的农村幼儿教师认为她们的社会地位比较高,29.2%的教师认为她们的社会地位一般,47.5%的教师认为她们的社会地位不太高,18.3%的教师认为她们的社会地位很低;劳动时间长、强度大、超负荷、该县高达80%以上的农村幼儿教师的日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每个班级(平均人数31人)仅有一名教师,从幼儿入学到离校整天时间的保教工作全部由一人承担,担任所有科目的教学工作。有部分农村幼儿教师除了担任教学工作之外,还要担任学校的其他杂事。 三、如何从政府层面加强对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知,腾冲县农村幼儿教师农村幼儿教师面临以下问题: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专业素质整体不高;生存处境令人担忧。要提高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水平,首先需要有政府的大力支持。 1.立法保障优秀幼儿教师进入农村工作的可能性 近几年来,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教师价值认识的日益深化,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认识到了幼儿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对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都将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内容,并立法加以保障。我国台湾地区亦不例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出台了多部学前教育及其相关法律,对幼儿教师的资质条件、任用制度、在职进修、权利保障与待遇落实等方面做出了较为全面和明确的规定,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和促进了台湾地区幼儿教师社会地位和专业水平的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在我国大陆地区目前虽然已经制定了《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其中也对幼儿教师及队伍建设做了一些相关规定。但是大陆地区整个学前教育立法还比较薄弱,许多关于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规范尚处于缺失或不完善状态。因此我们必须结合我国国情与实际需要,加快学前教育教师立法步伐,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1)立法明确规定农村幼儿教师的任职要求、聘任制度 长期以来,在我国农村由于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艰苦,很难招到高素质的幼儿教师,一般情况下,只要有教师愿意来,就会被任用。在没有资本挑的情况下,农村幼儿教师入职门槛是相当低的,而且聘用、解聘和离职的过程也相当随意,根本没有办法保障他们的专业水准。所以长期以来给人的感觉是农村幼儿教师没有什么特别的能耐,只要是识字的人都可以做幼儿老师,从而导致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相当低下。虽然我国《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规定,只要是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就可以直接认定幼儿教师资格,但是这规定非常笼统,并且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这样的要求已经偏低了。然而关于幼儿教师的任聘方面,我国大陆地区的法律规定还属于空白。 因此为了保障我国大陆地区幼儿教师,特别是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性、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必须制定相关法律,从法律层面明确规定农村幼儿教师的任职资格、和聘任制度,为农村幼儿教师公开、竞争、择优选聘,聘任期限、聘任方式、聘任程序、解聘缘由及解聘的程序等提供明确的法律规范。充分发挥教师资格制度的筛查和选择功能,以保证合格人员进入农村幼儿教师队伍,保障教师队伍的专业性和高素质。 (2)立法明确规定农村幼儿教师的在职进修、保障合理待遇的权利 由于政府对农村幼儿教育资金投入的缺乏、农村幼儿教师身份的尴尬、农村幼儿教师工作繁重无法分身等原因,我国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进修一直保障不足,机会匮乏,经费更无处落实,这些教师的培训、进修基本上处于无规划、无保障状态。从调查中也可以看出该县绝大多数农村幼儿教师都没有参加过任何的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他们工资低、待遇差,基本属于教师队伍中待遇最低的人群,根本没有任何医疗、养老与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由此导致了农村幼儿教师流失严重,素质低下。 因此我国政府必须制定法律,对于农村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的权利与保障合理待遇的权利给予国家法律的强制性保障。规定参加进修与培训是农村幼儿教师的权利,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幼儿园在教师培训与研修中应承担的责任做出规定;还必须通过立法对农村幼儿教师的权利、待遇,包括基本工资、医疗、养老、退休、抚恤等方面做出规定,制定幼儿教师的基本待遇水平,确保幼儿教师工资不低于小学教师,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幼儿教师队伍。 2.优惠政策鼓励优秀幼儿教师进入农村工作 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政府已经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如边远山区教师实施特殊津贴政策(即给愿意到边远农村从事教育的教师每个月两百元的补助;在职称晋级评聘过程中,将边远贫困山区教师与在县镇任教的教师区别对待,降低对边远贫困山区教师的条件要求)。这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很多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进入农村。然而在早些年,幼儿教育的一些优惠及教育资源似乎都流进了城市,农村幼儿教育及农村幼儿教师们似乎被遗忘了,农村幼儿教师们工资低、无编制、没有任何社会福利保障、无职称评定的机会,并且工作环境十分艰苦。正是这种状况才导致优秀教师幼儿不愿到农村工作。因此政府应该效仿基础教育,给予农村幼儿教师们一些优惠政策,吸引优秀幼儿教师进入农村。 (1)对农村幼儿教师实施特殊津贴政策 改变目前农村幼儿教师低学历、无男性、无职称等状况,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对愿意到农村工作的幼儿教师给予特殊津贴,特殊津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针对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的特殊津贴。对愿意到农村工作的所有幼儿教师除了领取基本工资之外,还可以得到在农村工作的特殊津贴;一类是针对农村幼儿教师队伍中部分群体的特殊津贴。除了领取基本工资及在农村工作的特殊津贴之外,对愿意到农村工作的男性幼儿教师给予性别特殊津贴,愿意到农村工作的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幼儿教师给予学历特殊津贴,愿意到农村工作的有职称的幼儿教师根据职称的高低给予相应的职称特殊津贴。这一系列的特殊津贴可以累加,并且这部分资金均由各级政府承担。 (2)对农村幼儿教师给予优先晋级、评优、加薪等政策 改变目前农村幼儿教师工资待遇低、无职称、无编制、无评优等状况,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对于愿意到农村工作的幼儿教师给予优先取得编制的权利,并且在工作中根据农村幼儿教师的学历、专业、工作年限等,和城市幼儿教师比起来,给予农村幼儿教师优先晋级、评优和加薪的机会。并且在晋级、评优和加薪的标准上,给予农村幼儿教师适当的倾斜。 3.实际行动支持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政府的政策和法律对优化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只起到了一个充分而非必要条件,它只为幼儿教师进入农村工作提供了一个可能性和现实依据。虽然已经上升到了法律的高度,但是这些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只是空谈,如果没有落实下去,对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是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因此政府还必须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来加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1)加大财政投入 资金短缺一直都是制约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也是农村幼儿教师待遇低、缺乏培训机会的根本原因。如在笔者所调查的腾冲县,政府没有任何资金投入,农村的幼儿教育全部是依靠私人的力量办学。然而农村的实际是农民经济收入低,对幼儿教育投入的承受力也相当低。在这种情况下,长久以来我们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低、待遇差,工作环境恶劣,优秀幼儿教师不愿来到农村,从而导致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要优化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结构,政府就必须从根本上加大对农村幼儿教育的资金投入,用以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才能保证招到并且留住优秀合格的农村幼儿教师。 (2)强化经费投入和使用管理 各级政府在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时,必须分析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构成状况,合理分配农村幼儿教育金费的流向,如用于农村幼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比例、用于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资金比例。特别是在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专项资金里面,必须细化到具体的某项资金比例。比如拿腾冲县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来说,在核算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专项资金的构成时必须考虑到:应给予的农村幼儿教师编制名额所占的财政工资经费;非编制教师的工资经费;特殊津贴经费;在职培训经费;社会保障经费;教师评优经费等。各级政府必须做好各教育部门的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工作,确保每笔教育经费都运用合理。确立有效的经费监管系统,也就是确保教育经费按时足量投入和有限的教育经费能“物尽其用”,不得挤占、挪用,对政府专项资金、集体资金和学生收费严格管理。 (3)落实和考核幼儿教育法律政策的使用状况 国家在制定了有关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法律和政策之后,各级政府部门还必须加强对教育部门的监督。了解各教育部门对政府相关法律政策的实施状况,是否依法、依政策实行。比如法律规定了农村幼儿教师的任职资格、任用程序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实行时是否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进行,或者是任意实施。如果发现各部门不按法律或政策所规定的要求和标准进行幼儿教师的招聘,而是利用手中的职权给予亲戚和朋友便利,招聘那些不合格的农村幼儿教师时,情节严重时必须给予处罚。 幼儿教师毕业论文:谈谈幼儿教师怎样尊重幼儿 我们都知道,幼儿能力的发展,取决于幼儿自信心的建立,观察发现,经常受到尊重的孩子一般都很自信,因此经常受到尊重的孩子会更加自尊自爱,对自己有积极的认识和评价,而这些是自信心建立的重要基础。在教育过程中,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怎样去尊重幼儿、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促进其能力的发展,在从事幼儿教师几年来我总结的经验,不防从以下几个方面经行探讨。 一、 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 在幼儿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把幼儿看成是具有自觉的主观意识和独立人格的主体。这要求教师在与幼儿交往时,要把自己与幼儿摆在一个平等的为主上。尊重幼儿,充分发挥幼儿自主自治的作用。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首先教师要摆平自己与幼儿的位置,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幼儿,从简单的与幼儿互相打招呼问好,得到幼儿帮助时道谢,干扰幼儿时说对不起等日常行为做起。其次要多与幼儿象朋友一样交谈,倾听幼儿的心声。交谈时采取半蹲、坐、弯腰的姿势,眼睛平视幼儿的眼睛,运用商量、鼓励、启发性的语言,让幼儿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理解、关心和重视,他才能无顾虑地说出想说的话,并能愉快接受老师的指导和建议。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教师要对所有的幼儿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幼儿是否听话、漂亮或其他原因出现偏爱行为,伤害幼儿的自尊心。有了平等民主、轻松愉快的班级氛围,才有助于幼儿形成开朗自信的性格。 在工作中,教师要勇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如错怪孩子或忘记了承诺后,应马上承认自己的失误,并及时向幼儿致歉。这样做不仅赢得幼儿尊敬,而且可以消除老师和幼儿之间的戒备心理,缩短教师和幼儿之间的距离,形成坦诚宽容、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以积极的态度支持幼儿 “语言态度”是指人们对语言的看法和所采取的行动,这种看法和行动有可能是积极的也有可能是消极的;这里所说的“教师语言态度”是指包括教师对自身和对幼儿两个方面的语言态度。每位教师的语言态度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每个孩子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过程都是不相同的,因此教师要掌握每个孩子的身心需要,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看到孩子每一点细微的进步,不贬低幼儿,切忌说孩子“真笨”“你不行”“不是那块料”等,教师要欣赏、接受和喜爱身边的每一个幼儿,,自始至终引导、引导、鼓励幼儿在发展的过程中一步一个台阶,由幼稚走向成熟。怎样用积极的态度支持幼儿,做好以下几点 1、 了解幼儿错误行为出现的原因及表现水平,以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幼儿 教帅要调整自己对幼儿的期望,不要强求幼儿表现出超过其发展水平的能力。其次是幼儿表达自己需要的方式多种多样。幼儿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不顺心的事情时,他们常以激烈的方式对外界做出反应,以宣泄自己的情绪。 2、针对幼儿的错误行为,选择正确的教育形势 当幼儿经教师多次提醒仍无改进,或幼儿之间发生冲突,幼儿心情烦躁,教师的语言不能发挥作用时,教师可以让个别幼儿暂时离开集体活动,或让他单独坐在较安静的地方。在幼儿冷静下来之后,教师和幼儿交谈已发生过的事情。 3、给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逐步培养幼儿的评价能力。 幼儿也需要更多的机会去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机会越多,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就越强。幼儿在试图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是在自己的思维水平上进行交流的,其交流的内容被相互理解,如果这时教师介入,以成人的思维水平提出自己的想法,很有可能会引起幼儿的误解。 三、 以真诚的态度信任幼儿 师生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传递认知的信息,还伴随着真挚的交流。这种交流建立在相互信任上。教师要相信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事物的能力,要相信孩子比他人更了解相信自己的老师 ,寻求孩子的帮助要善于真诚地向幼儿袒露心迹,表达自己个人的一些内心感受,与幼儿交朋友,要善于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切忌忽冷忽热、喜怒哀乐,迁怒于幼儿,使幼儿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老师。比如,老师生病了,不能大声说话;老师有困难,请小朋友帮助老师…….这是,如果是老师对幼儿说:我相信你们自己能管住自己等,让幼儿从教师的态度中敏锐地感到教师对他们的爱护和信任,从而对自己也充满信任,促进其能力发展。 综上所述,尊重幼儿,与幼儿建立一种平等、和谐、信任,亲密的伙伴关系,无疑为幼儿的发展铺设聊一条温馨的情感之路。帮助幼儿自信心的建立,是促进幼儿能力发展必不可少、行之有效,也是最佳的途径。 幼儿教师毕业论文:论幼儿教师的学习 幼儿教师是一个特殊的教师群体,一方面幼儿教育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更高,学科素质应该是全科,教育素质应该是全能。另一方面,由于教育对象是幼儿,不管是认知水平还是学习需求都相对较低,使教师缺少学习的压力。因而,帮助幼儿教师有效学习、终身学习就显得特别重要和必要。 幼儿教师的学习,是指立足于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而开展的旨在不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从而使自己成为成熟的专业人员的各种认识和实践活动。这是幼儿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需要。幼儿教师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幼儿教育对人的一生发展中的奠基性,决定着幼儿教师所从事的教学工作比起中小学教师来说,更需要具有艺术性与专业性。只有不断学习和探索,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客观规律,不断积累和丰富教育教学经验,增进教育智慧,才能做好人的发展乃至社会发展的奠基工作。 一、当前幼儿教师学习存在的问题 幼儿教师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在客观上制约了学习的有效性,如果不加以认真解决,就会影响其专业发展。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功利化的学习。 幼儿教师所从事的是一线教育教学实践工作,在工作中所遇到的也是一些实践性问题。而所遇到的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则直接关系到工作能否得以顺利开展。幼儿教师在解决这些实践性问题时所需的是“情境性知识”,而非“书本上抽象知识”。正是这样的工作性质与特点决定了幼儿教师学习的功利性,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通常是急用先学,急需的内容先学习,不急应用的则安排后学;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偏好阅读一些与自己工作实际相关的,实用性、操作性强的内容,对需要花一定时间消化吸收后才能生效的一些较抽象的专业理论知识不大感兴趣;在学习效益上也表现出追求“学以致用”“即学即用”的即时倾向。 (二)盲从式的学习。 幼儿教师相对中小学教师而言,工作更为琐碎,更需要耐心细致,因此体力脑力消耗都很大,一天下来累得连话都不想多说,更不用说静下心学习和思考一些东西了。所以,幼儿教师极易形成个体封闭式学习或者依赖幼儿园教研活动等团体交流的学习方式,习惯先倾听别人讲解再采取行动的工作方式。也就是说,幼儿教师的书面学习和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比较弱,缺少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很多幼儿教师对研读教育理论、政策,反思教学实践兴趣不高,而喜欢外出参观学习;盲从专家,不敢质疑,对自己的专业水平不自信,即使做得很优秀,也不能够准确解释其中的理论和实践依据。这种学习缺乏具体的指向性,教师对自己的学习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心中无数,只是为学习而学习,成为盲目的学习者。 (三)无内在需求的学习。 多数幼儿教师的职后学习都迫于工作需要。如教室环境创造要评比,教学笔记要展览,论文要评选,要上观摩课,等等,于是教师便开始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学习。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必须完成的任务,而不是教师的自我需求。因此,应付、敷衍和走过场就成为学习的常态。如果说一名幼儿教师把在职学习仅仅作为应付工作需要的话,他的学习就是被动的、暂时的,只要眼前遇到的事件或问题消失了就不再深入探讨,今后再遇到这类问题教师仍然不会很好地处理,他的专业发展也就不会有成效。叶澜教授曾经指出教师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他者”现象,即教师将所学知识视为外在于自我的他者。教师尽管读了很多书,看了很多观摩课,也听了许多讲座,但随着书的读完、观摩课和讲座的结束,这些内容也就随风而逝。教师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但最终变成了一场空洞无物的旅行,无果无终,最根本的障碍就在于它们只是教师心目中的“他者”。“不是自己生命所在的地方,就没有真学问出现”,这些流走的学问可能也是真学问,但因为是属于“他者”的学问,不是属于教师自我的学问,不是教师自我的需求,所以很难对自己的生命成长有真正的滋养之效。 (四)短暂性、不连续性的学习。 幼儿教师的学习活动通常是由自己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所引发的,并力图通过学习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幼儿教师这种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不同于中小学生基于学科的正式学习,中小学生的学习是为了系统掌握某个方面的知识,形成完整的体系而具有较强的连续性,而幼儿教师学习则是为了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实践问题,当问题解决后,学习活动也相应地宣告停止,下一次学习活动的开始就是下一个问题或困难再度产生之时。因而伴随而来的是幼儿教师在学习上存在着明显的短暂性和不连续性的现象,缺乏系统性学习,专业化发展因此也很难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二、促进幼儿教师有效学习的策略 幼儿教师的有效学习是外在因素和内在需求共同引发的,是内外因交互作用的结果。外在因素主要包括来自幼儿园的管理方法等,内在因素则是教师自身不断反思内省,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的自主学习。 (一)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促进幼儿教师有效学习。 从管理层面保障和增强幼儿教师学习效果,这是幼儿园管理者在教师专业化背景下需要认真考虑的现实问题。 1.建立良好的学习保障制度。要构建支持教师学习的长效机制,使教师的学习行为经常化、制度化。首先,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管理教师学习。如,成立幼儿教师学习指导与考核委员会,明确教师岗位学习职责,指导教师制订好每学年度的学习计划,组织开展学习交流活动,进行学习总结等。其次,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统筹安排幼儿园的各项工作,科学运筹,提高工作效率,应尽量减少无实在意义的各种会议,使教师有时间投入学习活动。再次,创造有利于教师学习的外部支持性环境。学习形式要多样,如集中培训、小组研讨、网络教研、自主学习、观摩交流等;要有足够数量与质量的学校资源,如专业书刊、音像资料和丰富的网络等;要有可供教师安静学习或相互交流的场所,如教师学习书吧;要建立起有利于教师学习的人力资源支持系统,如和教育主管部门、专业指导机构建立联系,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教师能源源不断地从外部环境中获得有益的信息资助。最后,建立教师学习导师制度。导师可以是当地教研员,更多的应是幼儿园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概括起来是两大任务:一是通过制度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通过专业引领提高教师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 2.推行适度竞争的学习机制。适度竞争能激发人的潜能,激起群体的进取精神和激情。要使一个组织充满活力,就有必要在该组织中推行适度的竞争机制。对于幼儿教师学习的管理,同样也应大力倡导适度竞争的管理办法。一是可以将教师职称晋升、评聘、评优评先乃至奖金的发放等与教师学习的绩效挂钩,让一些爱学习、会学习的教师能在幼儿园管理制度中获益,让他们能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价值与好处。二是应倡导教师群体间的竞争,如不同教研组、不同班级组、不同学习团队之间的竞争。 3.培养群体合作的学习意识。学会合作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的古训也说明了学习者相互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对于幼儿教师学习而言,由于教师学习的内容往往是教学上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学问题的复杂性与情景性,如果仅依靠教师个人的研究性学习解决,势必就会大大影响其学习的质量与进程。而如果能以团队的形式,围绕一个共同的问题来展开合作性学习,那么在这种学习团队中,由于教师间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不仅利于教师通过合作达到互相启发、相互补充的目的,而且由于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认识事物,以取得“1+1>2”的效果。 幼儿教师毕业论文:提高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素质的探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贯彻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也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农村而言,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尚不令人乐观,尚有相当一部分幼儿教师其自身的知识水平狭窄,能力低下,工作难以适应更高的要求。农村不同于城市,城市的家长注重家庭教育,而农村家长在这方面的意识比较薄弱,有的可能是工作比较忙,有的局限于文化水平,甚至有的家长认为幼儿进入幼儿园、学前班便全是教师的事了。因此,农村幼儿教师还要担负起引导家长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的任务,只有合格、高素质的农村幼儿教师才是农村幼儿获得良好早期教育的重要保证。 农村幼儿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农村幼儿健康发展。首先,教师对幼儿入园率的影响,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素质,是提高农村幼儿入园率的关键,我国独生子女逐渐增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最好希望班上的教师才能兼备。反之,有的家长索性自己带幼儿,不送幼儿园,就大大影响幼儿入园率。其二,由于部分农村教师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导致农村幼教存在“小学化”的倾向,而就是幼教“小学化”,严重影响幼儿未来学习、生活和发展。 我镇中心校有16个幼儿班,其中混合班12个,19名幼儿教师中,仅有5名是幼师专业毕业,由于近几年没有新的幼师补充,一些学校的幼儿教师年龄偏高,目前,全镇有近50岁的幼儿教师 8名。不均衡的年龄结构,参差不齐的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提醒我们:尽快提高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关系到农村幼儿教师个人,乃至整个农村幼教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作为从事幼儿教育的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针对我镇幼师队伍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一、加强学习,提高教师思想理论素质 (一)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人们对于教育活动认识的结晶,它既集中反映教育现实的变化,又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现实的存在;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导,教育思想滞后,教育观念陈旧,是当前制约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一大思想障碍。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授指出,教育的现代化首先要抓好观念的现代化,也就是使传统的教育观念向现代教育观念转变,有了现代教育观念的教师,才会有现代的教育。现代化的幼儿教育观念就是现代人们对幼儿教育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涉及幼儿教育的价值观、目的观、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等观念。只有教育思想观念转变了,教学目标才能由单纯的传播知识转变到在传播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幼儿能力、提高幼儿的素质上来。 (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 提高教师素养重在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文化素质是基础。幼儿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是表现出幼儿教师所具备有的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内在素质,它们直接影响着一个幼儿教师如何以什么态度和什么方向去从事幼教事业。因此,要不断加强幼儿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经常用报刊、电视上的先进事迹感召教师,让教师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这一份职业的神圣,从自身做起,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塑造自己完美的教师形象,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幼儿。 (三)提高教师素养要培养科学创新精神 幼儿教师是幼儿的启蒙老师,是培养新一代的灵魂工程师,在幼儿心中具有权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幼儿日常生活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学前班度过的,教师能观察发现和发展幼儿思维的独创性。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的一言一行、处事诱导方式时刻在影响及感染着幼儿,对幼儿起模范表率作用。教师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品质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知识结构、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独创性、教育训练方法的科学性和灵活性等综合素质,也将对幼儿学会创造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创造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创新的实施质量,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一)重视教科研活动,加快幼儿教师教育理念的转换 杜莫镇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半山区,11个行政村,居住分散的特殊条件给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解决好幼儿入班问题是幼儿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把“校点布局调整后,如何做好学前三年教育的普及”作为今后两年全镇幼儿教育重点研究课题。为鼓励幼儿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中心校领导从紧张的","期刊 >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I>学前教育" 8,"2018-05-14 23:17:38",幼儿教育相关论文,0,"幼儿 教育 幼儿教育论文",基于幼儿教学的特点,幼儿的语言能力有待完善,教师应将幼儿语言教学摆在重要的位置,对幼儿的语言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具体的特征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采取有效的措施落实因材施教的战略,确保幼儿语言教学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提升幼儿教学效果,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幼儿教育相关论文:振兴计划的幼儿教育论文 一、第四次幼儿教育振兴计划的实施 根据文部省颁布的《教育振兴计划》,通过中央政府宏观指导。地方政府拥有决定权,制定当地教育规划,并经过第三方参与评估,向中央反馈地方实施情况的角色划分。其具体实施主要包括:(1)幼儿教师要了解幼儿的心理,并具备在游戏及活动中综合指导幼儿的能力;能很好的与家长、社区沟通,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制定并实施儿童保育计划;认清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并具备与保育所合作的能力等。(2)幼儿期的家庭教育及社区中的育儿援助措施包括:社区中应有为支援家庭教育而开展的育儿学习活动,奖励开设家长教育讲座,并建立家长咨询制度,对幼儿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合理运用其成果等。(3)为加强幼小衔接,各地区应依据实际情况开展幼儿的教师和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为中心的共同进修,促进两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聘用小学优秀教师来幼儿园任教,并完善教师进修制度,实行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资格证书的通用制度等。(4)拆除幼稚园、保育所、认证儿童园的篱笆(取消缺乏保育的必要条件);将幼儿园和保育所的教育方针统一,确保其与小学教育之间的连续性、衔接性,确保幼稚园、保育所一体化。2001年颁布的《幼儿教育振兴计划》主要围绕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儿童养育的支援和促进幼小衔接等展开,表明了日本政府在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幼儿教育的质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日本幼儿教育振兴计划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幼儿教育振兴计划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目前日本在幼儿教育方面的不足,为日本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对比我国目前幼儿教育的现状,其计划的出台和实行让我们对幼儿教育方面有了更深层的思考与启发。 1、不断丰富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相关内容199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200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10年《十年规划纲要》等纲领性文件,是当今中国颁布的有关学前教育方面的政策。但是作为指导性文件,文件的内容过于笼统,不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而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这些政策的内容并不能完全涵盖我国目前在幼儿教育方面的的不足,故这些政策并不能完全解决目前在幼儿教育方面的问题。同时又因为当前与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相关的部分文件都附设在其他的教育法规体系里,其并没有专门独立于我国的教育体系,这也为其自身独立的发展带来了障碍。面对不同时期的国情、社情出台不同的政策,在针对幼儿教育方面只有做到与时俱进才能真正的改变和发展我国的幼儿教育,同时不断丰富和充实文件的内容,不断地完善我国现行的学前教育法规与政策体系,使之能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纲领性指导。 2、创设积极支持育儿的社会环境我国的家庭育儿状况与日本有不少相似之处,如随着家庭结构的缩小,现代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对个人价值的注重,以及婚姻家庭观的变化等[7]。国家应制定全面、有效的育儿支援政策;教育投资成本的加大让一些家长忽视甚至放弃对幼儿阶段的教育,面对如此现状,国家应加大对幼儿阶段教育的投资,以此减轻家长的负担,使孩子在幼儿阶段受到应有的教育。其次,应从“关爱女性与儿童”的角度出发,呼吁社会各界支援育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创设良好的环境帮助家长担负起育儿职责,使儿童健康的成长。 3、促进幼小之间师资的深度交流与合作目前,我国的幼小衔接工作主要是在幼儿园中进行的。与日本早期的幼小衔接相似,我国的许多幼儿园非常重视幼小衔接,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积极主动向小学靠拢,而小学却无动于衷,很少考虑初人学儿童的身心特点,造成了幼小衔接工作的单向性。我国应借鉴日本的经验和做法,促进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深度的交流与合作,如幼儿园教师和一年级老师共同进修学习,平时采用“团队教学”的新方式,使双方教师更好的了解彼此教育阶段孩子的特点和规律,帮助儿童平稳顺利地渡过幼小衔接的关键期。 4、落实“保教结合”的原则结合目前中国幼儿园的现状来看,保育老师对保教结合的理解不清,对自己定位不准确,认为自己就是简单的打扫卫生,洗洗涮涮等体力工作,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也会影响到每个幼儿。而老师则认为自己只需要完成教学任务、管理好课堂、组织好幼儿的教学活动就可以了,教会课本上的知识就是完成了一个教师的任务,忽视了教学过程中蕴涵的保育内容,使保教合一无法真正实施。幼儿阶段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做好保教合一,不仅在学习上让孩子们有提高,同时也要保证孩子在生活和精神上健康成长。结合日本关于“幼稚园、保育所一体化”的政策、措施,以及我国当前保教结合的大政方针,我国的幼儿园应具备保育、教育两种职能,在幼儿园设置专门的保育老师和教育老师,教育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也要对孩子进行健康观察和生活上的照顾,而保育老师参与较多的生活管理中也必须要意识到其中蕴涵的教育契机,借此来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面对全球对学期教育的重视,我国也应跟上时代脚步,在了解我国学前教育的现状、需求与发展趋势后,制定和丰富发展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将它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继续研究下去,并做到与时俱进,结合现实取调整我国的教育方针。在充分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出符合我国幼儿教育现状的政策,将“普及、公平和高质量”作为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的基本方向和目标,以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公平、优质发展,充分发展好幼儿阶段的教育是保障我国未来繁荣昌盛的重要手段,也是让中国立于世界的重要前提。 作者:韩瑞敏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幼儿教育相关论文:传统文化下的幼儿教育论文 一、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益尝试 1.综合利用传统节日。据有关研究表明,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幼儿认知、情感、行为的相互发展,有助于幼儿了解社会民俗习惯、社会礼仪及规范,萌发积极健康的情感,培养其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中华民族大家庭民族众多,在其悠久的历史中孕育了众多的民俗文化、节日活动,这些活动蕴藏着丰富而宝贵的教育资源,需要我们提炼并加以利用。结合传统民俗节日,精心设计过节方案,开展一些专题性的节庆活动,通过专题性节庆活动、节日环境熏陶、节日亲子活动等途径,对幼儿进行情感的培养。如过“端午节”“中秋节”时,组织幼儿做粽子、月饼,使幼儿切身体会劳动的辛苦以及收获的喜悦,在初步了解传统民俗节日,体验节日愉快的同时,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学会分享,萌发关爱父母、关爱老人、关爱同伴、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2.发掘利用传统民间游戏。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游戏,幼儿的体验得到丰富,能力得到发展,再运用这些知识及能力来感知认识世界。众多传统民间游戏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对幼儿群体发展和个体成长以及社会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这其中,有的游戏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表演能力;有的可以使幼儿的思维、想象、创造力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提高;有的可有效锻炼幼儿投掷、跳跃、平衡、协调等能力,使幼儿在娱乐中得到有益锻炼,促进身体发育;有些游戏具有竞争性,可以培养幼儿的进取心;有些游戏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可以培养幼儿勇敢顽强的品质。另外,游戏的规则性,可以使幼儿受到遵章守纪的训练。通过有趣、有益的游戏,让幼儿在耳濡目染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健康快乐成长。 二、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与相关建议 1.存在的问题。目前,幼儿园开展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绝大部分幼儿教师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明显不足,幼儿园传统教育整体氛围欠缺;在选择传统启蒙读物上存在盲目性,在开发利用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上缺少积极性主动性;与家长沟通不足,在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目标上有较大分歧甚至争议…… 2.相关建议。存在的这些问题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原因。针对上述问题,总结以下五点教育建议:(1)加强幼儿教师在传统文化方面的培训教育,努力营造良好的传统教育氛围;(2)精益求精,注重筛选与整理优秀传统启蒙读物、教材文本;(3)集思广益,积极研讨开发能与现有幼儿课程相结合的优秀传统教育资源;(4)加强沟通交流,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完善家园交流与合作;(5)积极展示传统教育理念、价值,促进良性互动循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挖掘好、利用好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才能自豪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伟大的教育事业,为美好的中国梦不断奉献自己的才智。 作者:张成琳单位:山东省青岛市成武路幼儿园 幼儿教育相关论文:兴趣为导向的幼儿教育论文 1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孩子兴趣 通过这种制作活动不但能发展其注意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满足孩子们好动的心理需求,极大地激发其兴趣,让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但教师须注意,在活动过程中不能包办代替,而应以孩子的制作为主,教师只能在孩子们遇到问题时适时指导和点拨,帮助他们,引导他们,这样不但能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更能激发其探究问题的热情。幼儿教师还可在玩的过程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丰富其知识,发展其能力。因为孩子们都喜欢玩,在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孩子们更多的情感体验,让他们通过各种玩具去表现活动的内容和自身的情感。譬如当孩子们在玩一根小棒子时,教师可以此为契机,引导孩子们想出多种多样的玩法,例如把棍棒当作孙悟空的金箍棒、当作钓鱼竿以及小船的船桨。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把棍棒一物多用,这样不但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更能促进其创新思维的发展。 2以问题为媒介激发孩子兴趣 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茅于燕曾说过:“培养孩子的兴趣是幼儿教师的首要任务,为此,教师可充分结合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寻找各种教育契机,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与手段去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譬如通过提问培养孩子的兴趣就是一个有效方法。”可见,培养孩子的兴趣在幼儿教育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为有了兴趣,孩子们才会积极地思考问题,才会产生主观能动性,才会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之情。而就幼儿的心理特点而言,以问题为媒介能大幅提高孩子们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但在很多时候不少幼儿教师却忽视了此点,从而令孩子们的积极性受到限制,最终钳制了他们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发展。据此,教师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通过问题去激发孩子的兴趣:首先,教师要高度重视孩子们所提出的所有问题。因为孩子们受年龄特征的影响,这一时期会对身边的很多事物产生新鲜、好奇之感,随之就会提出较多的探究性问题。譬如:“太阳为什么是红色的?”“为什么人会死亡?”“为什么黑夜很黑?白天很亮?”“人是怎样生出来的?”等单纯幼稚的问题,而且孩子们这一时期感兴趣的问题特别多,有些教师会感到厌烦,但这将严重挫伤孩子们的积极性。从本质上而言,这些问题是孩子们探究知识的表现,是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的浓厚兴趣,也是发展其智力的最佳契机。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孩子们的提问,不管他们提出的问题是如何幼稚、如何可笑,都要给予耐心、细致地引导、开发,以此保护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帮助他们解决心中的疑惑,以便让孩子对知识的探寻能继续保持浓厚的兴趣。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孩子们提问的机会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思维方式,然后再提出与他们思维特点相吻合的具体问题,进一步激发其兴趣,开发其智力。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广大幼儿教师应彻底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坚持以孩子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以兴趣为导向,以孩子为根本,创设温馨和谐的教学情境,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实施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能以饱满的情绪积极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并能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表达见解,如此一来,则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作者:舒黔红单位: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幼儿教育相关论文:游戏法中幼儿教育论文 1游戏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1游戏法教学的深远意义游戏有助于孩子们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发展。健康积极的游戏内容,加上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创设科学的情境,因势利导,能够促使一些传统的教学难题得以解决,比如,孩子们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自控能力很弱等特点,教师针对这些特点,运用到游戏教学法,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到新的知识。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当人们精神饱满时,脑下垂体就会影响内分泌系统,血液中肾上腺素的比重加大,血管扩张,血糖增加,新陈代谢过程加快,整个神经系统的兴趣水平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学习时,其效果较好。相反,在人心情烦闷,情绪不高时,整个神经处于抑制状态,这时的学习效率不高,容易产生疲劳。而教学活动中的游戏,则能够使孩子们的精神昂扬,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游戏法教学具有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怎么做?鉴于游戏法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特点,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利用。将游戏放在课堂上进行,孩子们会从心底接受教师的引导,从而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使他们能够主动愉快的去学习。例如,笔者在教孩子们“认识正方形”的时候,引入了一种游戏“打卡片”。为了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相邻”、“什么是相对”这两个概念,笔者先让四名孩子围着一张桌子坐下,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哪两位同学是“相邻”的,哪两个同学是“相对”的,最后依次让孩子们坐到位子上去体验,去认知。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又能够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 1.3根据幼儿的心理特征,在游戏活动中添加激励、竞争的元素从日常生活观察中,不难发现,在放松愉快的游戏中,孩子们总想表现得好一些。例如,在学习简单的数字加减中,笔者为孩子们设计了一个游戏“欢乐谷大冒险”,笔者展示出准备好的画报及一些玩具,指着画报说:“这是一片神秘的森林,在森林的尽头,会有一个神奇的欢乐谷,在欢乐谷里,有许多好玩的玩具,但是大家必须通过神秘的森林,森林中有许多拦路虎,它们只有在你们答对它们问题时,才允许你们通关。今天,老师邀请你们加入通关队伍中,大家一起发挥聪明才智,去欢乐谷玩,好不好?”“好。”孩子们踊跃地回答着。接下来,笔者介绍了游戏规则:“以小组为单位,全班分为五组,每组学生有100分,作为本组的底分,小组成员每错一题就会扣掉2分,闯关最后,比较各组的分数,看哪组的得分最高,其组员就有机会去欢乐谷。”游戏开始了,画报中展现出一道道有意思的题,同学们都信心十足地盯着画报,有的同学拿出纸和笔计算着,有的同学默默盯着题心算着,都期望自己小组能得第一名。经过紧张激动一节课后,大家终于算完了。通过各组的比较,第三组得分最高,穿过了神秘的森林,笔者把准备好的一些玩具奖给他们,全组成员非常兴奋激动。其他五组尽管没有得到最高分,但他们也不气馁,纷纷说下一次的比赛中要取得第一名。通过一次有意义的课堂活动,不但促使孩子们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而且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笔者认为,这种方法值得引起大家的注意。 2小结 根据笔者的教学观察发现,大多数幼儿被动接受固有的知识,导致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很难真正的适应。本文针对游戏法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运用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探讨,主要分为两大点:幼儿游戏法教学活动的科学操作、游戏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然而,笔者的知识面较窄,未能都涉及到,希望能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注意。 作者:刘宝红单位:北戴河教师进修学校 幼儿教育相关论文:基于语言特点的幼儿教育论文 1幼儿教育中幼儿的语言特点分析 1.1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强幼儿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力是幼儿语言教学高效进行的前提,幼儿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新词汇,并将其运用到实际交流中。所以基于幼儿语言这一特点,要加大对幼儿语言新词的教学,幼儿在学习新的词汇后会更积极地进行语言交流,大大提高了幼儿的主动性,使幼儿语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1.2语言表达欲望大,语言运用不够准确幼儿具有极大的好奇心,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语言表达欲望强烈,然而由于语言储备量不足,能力有限,经常会出现语言运用不准确的问题。因此,在幼儿语言教学中要借助幼儿喜欢表达的特性,丰富幼儿的词汇量,纠正幼儿的词汇应用错误,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 1.3语言发音不清晰,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升幼儿的语言发育状况存在较大的差别,幼儿大脑中的词汇、语言习惯和发音都各不相同,由于年龄的限制,存在不同程度的发音错误,词汇发音不清,这就阻碍了语言交流的正常进行,不利于语言能力的提升。幼儿教师要指导幼儿进行正确的发音,侧重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训,确保每个发音的正确性,给予幼儿充分的鼓励,增加幼儿对语言表达的喜爱程度。 2幼儿教育中语言教学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由于幼儿存在个体发展、能力、认知等方面的差异,在语言接受和学习中的表现也大不相同。在语言教学实践中,如果单纯地采用某种方法和手段,运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对幼儿进行语言教学,会造成部分幼儿不能完全接受教授的知识,而有些幼儿又不能得到能力之内的语言学习的满足。因此在对幼儿进行语言教授之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诸如对所教授的幼儿群体进行了解,制定个性化幼儿语言教学方案,从而达到因材制宜的效果。 2.1以幼儿语言特点为基础,制定针对性教学方案由于不同幼儿的发展状况和语言认知接受能力存在差异,致使幼儿的语言教学存在特殊性和差异性,做好因地制宜、个别关注、统筹整体的教学战略尤为重要。结合具体教授幼儿群体的情况,寻求多手段、多途径和多种方法的语言教学方案达到个性化教学,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因此,个性化的幼儿语言教学方案的制定是保证幼儿良好接受语言教学的基础。只有在科学、完善、合理、个性化的个性方案的引导下,教学实践才能取得满意效果,才能促进幼儿语言学习的进步。 2.2充分掌握幼儿语言特点,进行分类教学在幼儿语言教学中,首先必须深刻认识到幼儿的认知发展能力与语言学习的特点,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对幼儿的语言认知能力和特点进行合理、有序的类别归化,从而为制定和实施个性化幼儿语言教学方案提供有利的条件。此外,在制定幼儿个性化语言学习方案时,还要依据当地区域的幼儿的具体特点和发展状况,进行全面、科学、准确、有效的教学分类,保证方案的有效性。 2.3评价幼儿语言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在完成规划和制定幼儿语言个性化方案后,按照规划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进行实践教学,根据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以及实践效果,进行综合性的教学方案评价。评价的主题内容和焦点问题侧重于幼儿语言个性化教学方案的可行性、科学性、指导性、完善性和效果,得出合理完备的经验总结和修改完善建议,从而不断促进教学方案的优化,进一步提高教学成果。 综上所述,基于幼儿教学的特点,幼儿的语言能力有待完善,教师应将幼儿语言教学摆在重要的位置,对幼儿的语言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具体的特征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采取有效的措施落实因材施教的战略,确保幼儿语言教学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提升幼儿教学效果,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潘红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钱江方洲幼儿园 幼儿教育相关论文:游戏化课程幼儿教育论文 【摘要】幼儿园中的学生年龄层次较小、心智也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其性格都比较好动活泼,所以相对而言幼儿的教育和管理都比较困难。但是由于幼儿的心智尚未成熟,思维能力还在发育,所以他们对于学习具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所以幼儿园要抓住了幼儿的特点,并根据幼儿的各种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对策,来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本文就结合我园的教育特色以及游戏化课程,具体分析如何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教育特色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幼儿教育的关注越来越高,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走向学校的第一个阶段。现如今我国的幼儿园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和提升,幼儿园的学习条件和教育手段也在不断的进步改革,但是就目前而言,很多幼儿园的教育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幼儿教师专业素养较低、教育方法单一等。这些问题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的教育效果,因此,我园应该结合幼儿教育现状,对教育模式进行创新改革。我园的幼儿教育是以我园特色以及游戏化课程为主,以下就详细分析如何以我园特色以及游戏化课程来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一、利用儿歌教育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幼儿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他们对于新鲜的事物都会十分好奇,并且尤其喜欢模仿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比如幼儿很喜欢模仿教师的教学行为举止、幼儿也很喜欢模仿大人的一举一动。我园就针对幼儿的这一特点,利用儿歌教学来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我们都知道很多儿歌中都具有大量的文明礼仪知识,而幼儿对动听活泼的音乐又非常感兴趣,所以通过学习儿歌,让幼儿了解其中的文明礼仪,幼儿也会模仿其中的文明行为,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以下就具体分析如何利用儿歌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案例一:好宝宝歌见了老师问声好,见了同伴问声早。公共车上让座位,过马路时帮老小。学会心虚懂礼貌,人人夸我好宝宝。这是一首幼儿儿歌,在歌词中可以明显看出儿歌的意义就是引导幼儿学会做一名好宝宝,要懂礼貌、要文明、要乐于助人等,儿歌就是教师最直观形象的教材,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儿歌,来对幼儿进行引导教育。在幼儿园中很多幼儿见到老师和家长都不会礼貌的问候,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懂得要和同学互帮互助。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幼儿的心智尚未成熟,他们对于良好的习惯并没有认知,而好宝宝歌就可以非常形象的让幼儿认识到什么叫懂礼貌、什么叫乐于助人。因此,教师在进行好宝宝歌教学时,要对每一句歌词进行详细的分析,对于歌词中表现的文明行为习惯,要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真实体验如何做一个好宝宝。教师儿歌教学完成后,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也要经常组织学生演唱儿歌,使得儿歌中的文明礼仪知识在幼儿的心中得到巩固。 二、通过游戏化课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教育相比少年教育而言,要更加灵活,如果一味的对幼儿说教,那么教育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在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方法就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其原因是因为幼儿的性格非常好动活泼,而游戏又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所以通过将游戏与课堂结合,可以有效的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另外,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的心理、思维能力、智力等各方面都会得到发展。以下是游戏化课程的具体案例分析。案例二:幼儿园的游戏化课程不应该仅限于幼儿园内,可以尝试走出幼儿园,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游戏,户外游戏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也可以使幼儿感受到童趣。现如今城市中大部分幼儿都很少进行户外活动,缺乏应有的童趣,也阻碍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园应该重视幼儿的全面培养,比如幼儿园可以组织学生到大棚中采摘草莓西瓜等,幼儿在采摘的过程中,不仅直观的认识到了各种果蔬是如何生长的,也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等。在幼儿采摘过程中,教师要详细的为幼儿讲解农民伯伯的辛苦,要引导幼儿明白粒粒皆辛苦。案例三:除了采摘活动,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在课堂中进行手工制作小游戏,比如剪纸、折纸、编织等,手工制作可以有效的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也能提高幼儿的自主动手能力。对于一些比较难的手工制作,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制作,小组的形式也可以培养幼儿的团结友爱意识。 三、结束语 幼儿园的幼儿教育主要任务就是促进幼儿身心获得健康成长,为进入小学阶段做好准备。对于幼儿而言,在幼儿园获得了良好的培养和教育,也能为日后生活、学习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园对于幼儿教育十分重视,在教育模式上也积极创新改革,我园利用儿歌教学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通过游戏化课堂促进学生得到全方面的发展。总而言之,以我园特色以及游戏化课程为主幼儿教育,有效的提高了幼儿的学习效果,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宋丽 单位:盱眙县维桥乡中心幼儿园 幼儿教育相关论文:电教媒体优化幼儿教育论文 摘要:在幼儿教育中,如果能恰当的利用电教媒体来教授新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高效的完成课堂教学,让幼儿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如今科技十分发达,只有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才能真正实现科学教学,高校教学。而且幼儿教育大都是比较简单,比较熟悉的知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积极地学习,还需要电教媒体的帮助。今日我们将详细地讨论电教媒体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教媒体;优化;幼儿教育 一、利用电教媒体转移注意,稳定幼儿情绪 幼儿年龄小,他们来到陌生的环境里面对陌生的人,唯一的表现方式就是哭闹不开心,如果此时在教授给他们所谓的课本知识的话,想必结果是不仅不能教给他们知识,反而会适得其反让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感到厌倦。所以此时就需要电教媒体的帮助了,帮助转移学生的注意力。首先,要为幼儿设计明亮色彩鲜艳的外部环境,再加上优美轻柔的音乐,让幼儿将焦点转移到明亮的事物上来。此外,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动画片,如《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让幼儿真正进入到动画片的情境中。教师还应该保持微笑,以亲切感来对待每一个幼儿,这样才能消除幼儿内心真正的恐惧。教师还可以组织游戏活动,让幼儿明白坐在他们身边的小伙伴们是他们真正的好朋友。这样一来,幼儿便放下了心中的难受与陌生,教师以后的教学也变得容易起来。 二、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可以借助电教媒体播放视频动画之类的,为新学的知识制造一个情景。情景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主导。而鉴定情境教学成功的唯一标准是其对学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创设情境需要我们设计情境,首先我们要有计划、有意识的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情境,即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情境教学应注重科学性,即要适应幼儿的年龄、认知方式、情感特点,以顾及学生的心理需求。最后,情境需要尽量多的学生参与,如此一来,大家才能在情境中娱乐,最重要的是学到了新技能。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就充分说明了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而利用电教媒体创设不同的情景恰好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多多使用这种方法。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音乐《小蝌蚪》时,教师可以利用电教媒体将蝌蚪的各种生活习惯,外貌,发育过程等制成一个小视频供学生观看,这样学生在学习歌曲的演唱时也对蝌蚪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想必学生会更喜欢这首音乐的。再例如在教授七星瓢虫的常识课中,以往教师都是一味的读课本,学生对于大篇幅的文字实在提不起兴趣,如果教师在讲课之前,可以多展示几张七星瓢虫的图片,学生对七星瓢虫有了基本的认识后,学生会更想了解它的其他性质,所以以此为目的的学习,学习的效率肯定会很高。在教唱《小燕子》这首歌曲时,如果教师只是一句句教唱,势必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此时,教师利用电教媒体设计一个幻灯片,将春天生机勃勃的现象展现给学生,那么学生在美好环境的鼓励下,肯定会努力学习演唱这首歌曲的。 三、利用电教媒体展示直观,便于知识理解 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够强,可以说基本没有。所以当学习一些抽象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电教媒体的帮助,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直观的知识供学生学习。电教媒体具有直观性,它能将抽象的事物以形,色,声等形式直观的表现出来,在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的同时带给学生文化知识,以娱乐的形式展现出来还能提升学生对该科目的兴趣,提升学生对该科目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数学课堂上学习数字113时,幼儿对数量的概念理解还不够深,所以此时教师可以将数字与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113个字,或者每位学生分发113个瓜子,教师还可以制作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在具体的实物的表现中,学生能对数字113的概念加深理解,而且这样课堂会比较有趣。在学习并运用游、跑、跳等动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幻灯片,将这些动作与动物相联系并展示给学生,如,鱼在水里游,马在地上跑,袋鼠在地上跳。这些动物及其相应的动作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便很容易的就掌握了这些动作的表示意义。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这些动作的模仿,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真正学会这些动作。再例如,当学生学习认识农作物时,如小麦,高粱,玉米等,幼儿对这些汉字联想不到其代表的形态,此时教师可以制作一段小视频,将三种植物的详细介绍展示给学生,学生在欣赏观看的同时对植物的形态及其各自的特点都会有比较深入的了解,那么教学任务及目标就完成了。 在信息时代,利用多媒体教学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好方法。这些电教媒体将图片,声音,视频等组合在一起,给学生视听等多种方面的感受,让学生在感受的同时也进行了知识的学习。但是教师在利用这些多媒体时,应该注意把握度,既不能太多的应用多媒体而忽略了知识的教授,也不能太少的利用多媒体使课堂与传统的课堂没有什么区别。只有应用时间适中,多媒体教学才能发挥它本应该发挥的作用。 作者:杨明霞 单位:武山县滩歌镇中心幼儿园 幼儿教育相关论文:学前幼儿教育论文 一、当前学前幼儿教育的现状 学前教育是我国各级幼儿教育机构的主要教育工作之一,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紧密度的发展,学前幼儿教育也展示出以下的特征:第一,学前幼儿教育中针对幼小衔接部分的教育活动越来越科学。表现为幼儿教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教育体系与小学教育越来越接近;第二,学前幼儿教育的内容与小学教育逐渐接近,教师的教学水平也逐渐与小学教师靠拢;第三,学前幼儿教育的目标更明确,尤其是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等,这成为当前学前幼儿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二、学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前幼儿教育的方向与幼儿发展实际不符合 使学生系统性地掌握社会基本知识是小学教育的主题,为了使幼儿能够为小学学习做足准备,大多数幼儿园在教育内容设置方面都较为重视文化知识,例如计算能力、拼写能力、识字能力等。这些幼儿教育内容虽然能够使幼儿的基础知识结构扎实,但是与幼儿的发展需要并不完全符合。幼儿成长发育所需要的广阔空间以及对情绪、心理方面的教育均存在不足,此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全面发展存在阻碍。 (二)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 幼儿教育内容与幼儿成长的冲突问题日益尖锐,为了在不破坏知识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发展幼儿情绪和心理教育,教育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有关于教育方法和教育思想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结论仅仅充实了幼儿教育的理论,对实际教育实践操作影响不足,很多幼儿园教师处于刻板地应用,而没有完全改变教育方法的状态。 (三)幼儿教育的责任分配不均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空间,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需要与幼儿园紧密结合,才能体现学前幼儿教育工作的真正作用。但是,目前的学前幼儿教育存在责任分配不均衡的问题。许多幼儿家长错误的将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等同,认为幼儿教师能够为孩子提供充足的教育,进而逃避家庭教育的责任,将孩子的发展问题一味推给幼儿园;还有些家长则认为学前教育始终是幼儿教育,在孩子教育方面仍然以初级的幼儿教育为主要理念,过分溺爱孩子,使学前幼儿教育的效果减弱。 三、解决学前幼儿教育问题的策略 (一)对学前幼儿教育的内容进行改善 改善学前幼儿教育的内容是解决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基本途径。幼儿教育应该既重视对小学阶段知识教育的基础奠定,又要重视小学阶段学校教育对幼儿身体、心理、行为模式发展的要求。建议有条件的幼儿园在现有幼儿教育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课程设置的形式,对教材进行革新,选取其中与幼儿发展相适应的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幼儿教育内容改革的第二项措施是将幼儿园教育评价体系进行革新,不再以计算能力、拼读识字能力和背诵能力等作为幼儿教育结果的主要评价方式,而是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对幼儿的情绪智力、心理发展和动作能力等方面作为主要评价内容,力求通过多样化的教育评价,使幼儿教育的最终结果能够凸显出来。 (二)采用符合幼儿学前发展需要的教学方法 对幼儿而言要遵循自然规律,首先就是要使教育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儿童的思维形式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典型的“儿童白板说”洛克认为,感官训练的是构造早期教育体系的关键。好动、好奇、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喜欢野外生活、喜欢合群。针对幼儿的这些特点,教育者更应该注重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作用。为孩子建构积极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为孩子更多的接触各色生活创造条件。在具体的活动中应始终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当孩子存在不利于向健康方面发展的倾向时应根据事发的条件给与自发状态的引导,而不是强制的指使。 (三)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联系 幼儿园可以在家长会、日常沟通之余,开展“家长校园一日游”的活动,请家长作为旁观者,观察学校教育的基本方式,从客观的角度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和个人发展状况,理解幼儿园教育对学前幼儿发展的局限,主动配合幼儿园进行相应的学前教育;另外,幼儿教师还应该主动了解幼儿家庭的具体情况,如父母情感关系、家庭经济收入、日常家庭环境等,从“与家长做朋友”的角度,进行家庭教育指导,这样就能及时发现学校育儿能力、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幼儿以及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目的就是让幼儿能够在学校和家庭受到的教育同质,让教育效果最佳。综上所述,幼儿园需要对教育内容进行改善,采用更加先进的教育方法,明确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责任,只有这样,学前幼儿教育才能够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作者:毛亚敏 单位:甘肃省庆阳市西峰职业中专 幼儿教育相关论文:小学化幼儿教育论文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存在的原因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屡禁不止,仍旧存在,那么这其中必定有让它存在并发展的原因,“存在的即是合理的。”从另一方面考虑,小学化倾向的存在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以下从几个方面分析教育小学化存在的原因,了解其根源。 1.过渡衔接的问题 从幼儿教育过渡到小学教育的阶段是在大班的下学期,这时候的带班老师所教授的内容会逐渐小学化,以利于孩子们在面对小学课业时不会无法适从,但是除去大班的小学化氛围容易影响周围的教师之外,让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是因为幼儿园的教师循环式的带班方式,教师负责一个班从小小班一直带到大班,然后送走一批孩子后再继续重新开始带小小班,循环往复。而在其间,许多老师在经历大班的小学化教育后重新带小小班,一时之间难以转换,幼儿教育便染上了小学化的色彩。 2.家长的攀比问题 作为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得到他人的赞美,所以在幼儿时期会无意识的教导孩子学识字、学数学,甚至还有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英语天赋早早地便开始让孩子学英文歌曲,为的便是让孩子在一些场合给自己“争面子”,这种行为有虚荣心作祟,当然更多的也表达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殊不知正是这种攀比的风气促使了小学化的生长,每一个时期孩子都有属于他自身的成长方式,太早地让他们成长只会遏制了孩子的乐趣。 3.传统考试的问题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传统的思想和教学模式下,通常是以成绩来考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这种传统如今也被运用到了幼儿园。许多教师会给期末成绩优良的孩子颁发小红花作为奖励,这在无形中鼓励了孩子们竞争,提早进入了小学化的教育。与此同时,对于考试问题家长也持支持意见,“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让他们忽略了孩子们的想法,推波助澜地加快了小学化的进程。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解决方法 1.提高师资力量 面对过度衔接的问题,其实最好的解决方法是由循环的带班模式转变成固定的呆板模式,不过这一转换并不现实,孩子还太小,本能地会对熟悉的人产生依赖心理。如果采用固定带班模式,会让孩子在面对新的陌生教师时产生惶恐,不安全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从师资途经开始着手比较适合。师资途径最主要的还是通过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为主,学会在大班与小小班的授课当中转换角色,在一些大型的城市,如上海、北京等地对角色的转换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方法,所以幼儿园可以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前往探讨经验,以应对小学化趋势的发展。 2.提高家长思想认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正确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应该做好家长的工作,与家长沟通。俗话说:“有哪一个父母不为自己的孩子着想。”家长互相攀比为的也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走得更远、更好,因此让他们认识到攀比在很多时候给孩子们的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甚至会让孩子提前产生厌学情绪。我相信,家长们会成为遏制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中坚力量。 3.加强法律保护 法律途径主要是通过国家颁布明确的法律条规,命令禁止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入人心,也只有通过法律的强制手段才能加以改变。为了配合政策的有效实施,家长可以带头成立稽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的来到幼儿园检查督促,在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环境之余,也有利于防止潜在的不良因素对孩子的影响。 三、总结 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其实也是在倡导因材施教,让孩子在不同年龄段享受到不同年龄段的乐趣,让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拥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但是,治理之路太过漫长,前方困难重重不知变数,即使为了让孩子们能拥有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我们也要齐心协力,勇往直前! 作者:张海艳 单位:赤峰市六一幼儿园 幼儿教育相关论文:音乐体验幼儿教育论文 一、幼儿的成长离不开音乐 幼儿是在父母的歌声中长大的,当幼儿刚刚能够聆听这个世界的时候,可能最先听到的就是父母那轻轻的“宝贝”,或者是爷爷奶奶那轻声的吟唱。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现在的幼儿对音乐特别敏感,任何一段有节奏的音乐,都有可能让幼儿的小屁股随着音乐节奏而摆动。当幼儿入园之后,这样的音乐体验不能中断,只能加强。而将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从体验的视角加以观照时,音乐教学乃至于幼儿教育便会有另外一番风采。事实也告诉我们,幼儿教育中音乐体验是不可或缺的,音乐体验不只意味着幼儿只是听音乐,也不意味着幼儿只是学唱歌。体验的真正含义是学习者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感知音乐,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音乐。很多时候幼儿凭着自己的理解去听音乐、唱儿歌的过程,就是幼儿成长的过程。音乐是幼儿成长不可或缺的元素。 二、幼儿教育中渗透音乐体验 在幼儿教育中如何渗透音乐体验呢?在笔者看来这并不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障碍。相反,像笔者这样普通的幼儿教师,就有着可以实施音乐渗透教育的坚实肩膀,足以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看到音乐渗透的美丽大海。笔者认为,幼儿有自己能够理解的音乐。传统的音乐教学往往只是让幼儿学唱某一首歌,而忽视了幼儿内心的体验,这显然是不对的。一曲经典的“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已经传唱了几十年,它带给幼儿许多体验,许多幼儿在进入小学、初中、高中甚至长大成人之后,仍然能够哼起这首曲子,足以证明像这样的曲子在幼儿的心中远不是模仿学唱那样简单。在该曲的学唱中,笔者让幼儿想象自己就是那群可爱的小燕子。有幼儿说没有见过小燕子,经别人一提醒,他就知道了原来在自家屋檐下看到的尾巴像剪刀的就是小燕子,它真的是年年春天来这里吗?它为什么只是春天来这里?它来这里待多长时间?后来去哪儿了?明年来的燕子还是去年那只燕子吗?燕子妈妈生小燕子是在我们这儿吗……那么多的问题,就在音乐体验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在幼儿的思维中自然形成了,于是回答这些问题又成为学唱此曲的另一个美丽风景,孩子们叽叽喳喳抢着回答,不管对错,教师的作用就是倾听孩子们的答案并加以评价,等到这一系列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此时孩子们心中的燕子便不再是歌曲中那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只只鲜活的燕子。这个时候再带着孩子们去唱,同样的曲,同样的调,但幼儿们唱的感觉便不一样了,看他们认真的样子,看他们的眼神,仿佛自己就是那只燕子一样,穿着美丽的花衣,在一个美丽的春天来到了幼儿园……同样一首儿歌,不同的思想导致了不同的教育理念与不同的教学行为,而幼儿也因此享受到了不同的歌唱过程。这段过程是属于孩子们的,是他们与音乐的一种互动,那美妙动听的曲子已经成为幼儿在感受春燕时的一种心情,有了这种心情,幼儿的心里便充满了感动。笔者以为,这是幼儿教育中尝试音乐渗透最大的意义。 三、从音乐渗透到音乐欣赏 在幼儿教育中渗透音乐体验是一种略高于日常教学行为的尝试,虽没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却是不断超越的结果。如果让笔者畅想幼儿音乐教学的未来,那么音乐渗透还不是最终的目标,在音乐渗透的基础上带着幼儿欣赏音乐,那将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幼儿在听到一首曲子之后,总是能够有所感受。有一次笔者发现,幼儿在唱:“我的好妈妈,下班回到家,劳动了一天多么辛苦啊……”时常常有一丝感动,这种感动是幼儿将歌曲与妈妈融合到了一起,这既是体验,又何尝不是一种欣赏?用孩子的话说,“我在唱歌时想到了妈妈有时很晚才下班……”这样的童真所体现出来的意趣,自然也可以理解为幼儿欣赏音乐的结果。其实,对于幼儿而言音乐欣赏真的不是那么“高大上”,它就是幼儿在聆听、吟唱音乐时的一种感受而已。有了这种感受,幼儿教育不就获得了促进幼儿成长的意义么? 作者:陈小燕单位:江苏省如皋市东皋幼儿园 幼儿教育相关论文:游戏与幼儿教育论文 一、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 幼儿园是幼儿共同生活的场所,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环境,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在实践中,我们应根据幼儿所处的具体环境和设施,因地制宜地为幼儿设置多种游戏活动区,如在寝室里设置表演区,走廊里设置结构游戏区、小超市、娃娃家,甚至在窗台、凉台上设置花店、盆景等。在每个活动中,教师应尽其所能地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活动环境并利用废旧物品自制各种游戏材料,使幼儿在活动区中自选自玩、互相交往,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教师不直接干涉,只是扮演一个启发者、观察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幼儿在不同游戏区与教师、小伙伴的交往中角色身份也在不断变化。一方面,幼儿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活动学习社会行为准则,使自己成为社会成员;另一方面,幼儿通过扮演形形色色的人物角色,在各种游戏情境中学习社会交往,自然而然地体验着社会化过程。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 游戏的环境是儿童的小社会,在游戏时,不同性格、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在一起,他们可以不受任何限制,选择在完全属于他们的时间、空间去感受、发现、创新,真正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体。此时他们往往表现得积极、投入,同伴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谦让,摆脱了对成人的依赖。正如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幼儿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事物的需要更为强烈。”在游戏中,其好动好玩的天性、好奇好问的习惯、天真淘气的神态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他们认真地绘画、剪纸,细心粘贴,玩得那样尽兴,即使平时性格内向的孩子也会交到新的朋友,会把他的需要、兴趣、个性品质充分显露出来,性格也会开朗多了。这样的游戏活动使全体幼儿都感到快乐,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三、给幼儿提供探索机会 高尔基说:“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从发现问题、进行探索,到尝试解决问题,从中获取许多经验,这些经验在课堂教学中是难以获得的。为了发展孩子的智力,成人应该给予孩子探索的勇气,不要对孩子过多限制。我们不能强制垄断幼儿的游戏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幼儿失去学习的机会。幼儿在有趣的实验中探索着物体沉浮的原理,在饲养角中专心地数着小蝌蚪有几条腿,认真地思考着它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在这种有趣的游戏过程中,他们的认知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四、丰富幼儿的语言 在游戏活动中,幼儿都喜欢谈论自己最感兴趣、最熟悉的事情,不考虑是否说得对。他们既想给别人介绍自己的作品,希望别人喜欢,又想得到别人帮助,希望与他人合作。孩子们在“看看讲讲”中,津津有味地编讲着有趣的故事。有的模仿老师的口气装扮成“小老师”,给小朋友讲故事;有的还边讲边表演故事中角色的动作……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之间增进了友谊,语言表达能力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作者:宗军锋单位:偃师市市直幼儿园 幼儿教育相关论文:性格塑造幼儿教育论文 一幼儿教育中性格培养现状 幼儿的性格养成绝非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积累形成。婴儿出生后的哭闹只是气质上的表现,并非性格,通常幼儿两岁后才开始有明显的性格表现。在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造就了幼儿的性格。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行对幼儿性格的养成具有重要影响。幼儿在一个幸福和谐家庭环境中成长,其性格开朗、热情、活泼;而在一个父母经常吵闹、支离破碎的家庭中成长,幼儿性格则偏向孤僻、自卑、冷漠。当前中国幼儿父母的素质普遍较高,大多能对幼儿早期的性格培养予以重视,能注意自己的言行,但其中仍有一部分家长没做到这点,间接地影响着幼儿性格塑造。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幼儿教师应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培养。幼儿园通过组织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增强幼儿的集体主义思想、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培养,从而促进幼儿塑造良好的性格。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教育工作者对幼儿早期性格培养予以足够的重视,但其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笔者将在下文进行阐述。 二幼儿教育中性格存在的问题 1.幼儿不诚实的性格 幼儿不诚实性格的养成是由于幼儿缺少担当、害怕被惩罚。幼儿的不诚实性格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一些家长为了使幼儿进行某种行为而随意哄骗、许愿但不兑现,导致幼儿对家长缺少信任,长此以往使幼儿自己也养成了不诚信的性格。另外,一些幼儿教师教育方法不当也会使幼儿说谎,幼儿做错事后为了躲避惩罚而说谎的现象频频发生。 2.幼儿内向的性格 具有内向性格的幼儿不在少数。内向性格的幼儿不善于与人交往,对幼儿长大成年后进入社会极为不利。内向性格的幼儿寡言少语,不善于表达自己,遇到问题通常自己解决,不愿意与人分享,长此以往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幼儿长大之后在团体合作中会表现得较为吃力,不易融入集体,对其未来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 3.幼儿胆小的性格 一些父母经常在幼儿面前打架、吵闹,逐渐使幼儿养成了胆小懦弱的性格。幼儿入园后一旦被其他幼儿欺负会加剧其胆小性格的发展。幼儿胆小性格并不利于幼儿今后的发展,也不利于与他人交往。因此,幼儿胆小性格是制约幼儿成长的问题之一。男孩子胆小、懦弱的性格使其缺乏责任感,没有担当意识。 4.幼儿冲动的性格 幼儿冲动的性格对幼儿的成长极为不利。冲动主要表现为对事情没有进行全面的了解就下判断而采取行为。很多事实证明在冲动时做出的行为大多是不正确的。幼儿的冲动主要表现为与他人相处不融洽时采取暴力等措施来武力解决。这种冲动的性格不利于幼儿学习知识,对其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 三幼儿教育中性格培养对策 1.幼儿诚实性格的培养 诚实指人的言行与内心保持一致,对幼儿进行诚信教育就是让幼儿说真话,犯错误要敢于承认,不撒谎、不逃避责任。幼儿诚实性格是在后天的教育中形成的。“曾子杀猪”的故事广为流传,曾子为了保持与幼子之间的信任,用实际行动予以证明,值得各位家长学习借鉴。家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真诚信任,唯有此法才能使幼儿得到正确的家庭教育。幼儿教师同样需要对幼儿真诚,这样才能赢得幼儿的信任,培养幼儿诚实的性格。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使幼儿敢于承担错误。 2.幼儿外向性格的培养 外向性格的幼儿在处事风格上更加积极活跃,喜欢与他人交往,善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痛苦与快乐。幼儿外向性格的培养需要有意识地进行。 (1)要注意幼儿的身体健康,幼儿身体和智力良好发展是幼儿养成外向性格的基础,因此需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其摄入充足的营养,使其身体健康成长; (2)要加强对幼儿的关心,幼儿内心是渴望被关怀照顾的,成人满足幼儿此种需求会使其更加愉快、活泼,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和家长应更加注重对幼儿的情感关怀; (3)采用正确的教育办法,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集体教育时应注意观察幼儿的性格特点,多与内向的幼儿沟通,帮助其融入集体,逐渐养成活泼的性格。 3.幼儿勇敢性格的培养 勇敢指不怕困难、为了目标勇往直前的精神。人的勇敢和自信心是克服一切障碍的基础。幼儿勇敢性格的培养需要从小进行,家庭教育对幼儿勇敢性格的培养尤为重要,父母应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其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逐渐养成勇敢的性格。幼儿勇敢性格的培养,可以从在集体面前讲话、表演方面进行。家长可带领幼儿经常参加户外活动,让其选择喜爱的体育运动等。在户外实践中,会遇到各种情况,幼儿跟随家长一起克服种种困难,能使其逐渐锻炼坚毅勇敢的品质。第一,通过榜样力量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培养。幼儿勇敢的性格在婴儿时期就已经开始养成,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成人对幼儿的教育是通过榜样的力量完成的,幼儿通过对成人行为的观察,耳濡目染逐渐养成幼儿勇敢的性格。例如:幼儿的父母是一个勇敢的人,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其父母言行的模仿,也逐渐也成为勇敢的人。另外,在教育方式上,幼儿家长和教师要注意采取正确的办法,避免其在日常工作中随意指责、嘲笑甚至恐吓幼儿,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避免幼儿养成胆小、懦弱的性格。第二,创造幼儿勇敢性格的培养机会。幼儿的良好性格需要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有意识地培养,勇敢性格也不例外。所以,家长和幼儿教师需要为幼儿创造一切培养勇敢性格的机会,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第三,通过对文学作品逐步引导幼儿成为勇敢的人。幼儿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向幼儿介绍文学作品中勇敢的人物形象,向幼儿讲解何为勇敢、何为鲁莽。例如《西游记》的讲解中,家长可以将孙悟空的勇敢和猪八戒的鲁莽结合,让幼儿有一个形象的认识。 4.幼儿冷静性格的培养 幼儿的健康成长需要摆脱冲动性格,逐步培养幼儿冷静的性格。幼儿冷静的性格在幼儿学习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幼儿大多好冲动,冷静性格对幼儿是一种较高的追求,但对幼儿的成长有积极的作用。幼儿家长和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幼儿静心思考,使幼儿逐渐养成冷静的性格。 四幼儿教育中性格塑造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其性格的养成由自身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共同作用。幼儿家长和教师对幼儿的影响尤为重要,因此家长和幼儿教师应为幼儿树立正确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感染幼儿逐渐形成良好的性格。本文从幼儿教育中性格培养现状谈起,进而从四个方面阐述幼儿性格存在的问题,即幼儿不诚实的性格、幼儿内向的性格、幼儿胆小的性格、幼儿冲动的性格。最后揭示幼儿教育中性格培养对策。幼儿良好性格的培养与幼儿教育息息相关,通过本文的探索旨在使更多的人关注幼儿性格塑造的重要性。 作者:赵丹单位:绥化学院教育学院 幼儿教育相关论文:多元文化与少数民族幼儿教育论文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多元文化教育是有意识地将外来文化视为一种平等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形成多样性的世界观。多元文化不仅仅涉及到中外文化,还涉及到主体民族的文化及少数民族的文化,这些文化相互借鉴,彼此吸收对方的精华,在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可以传递去芜存菁的精神,使本民族文化更加壮大。在少数民族实行多元文化教育,其作用有如下两个:其一,使少数民族同胞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在未来获得自身的最大发展;其二,继承与发扬本民族的丰厚文化遗产,在丰富自身的同时为全社会作出贡献。 二、多元文化教育对少数民族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 1.多元文化理念促进了少数民族幼儿教育的公平与平等 在多元文化教育这一理念的要求下,随着政策的逐步进行,阿克塞县幼儿园的师资被大大补足,哈萨克族幼儿得以获得更好的教育。 2.多元文化理念丰富了少数民族幼儿的课程内容 以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幼儿园所进行的多元教育为例: (1)尊重主流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在长期演化中形成了富有鲜明特色的多元文化,为了更好地掌握传统文化,哈萨克族幼儿应从幼儿园时期就开始进行主流传统文化的教授。 (2)掌握哈萨克本族的悠久风俗文化。由于少数民族的特性,他们于日常生活中必然会接触到很多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因此,幼儿必须要学习好本民族的文化,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责任。 (3)兼顾现代科学教育。现代社会以经济和科学技术为主要生产力,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可以使少数民族人们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对于哈萨克族的幼儿来说也是同理,在幼儿园时期进行科学教育,可以使其本身与其民族在未来获得更完善的发展。 (4)吸收西方先进文化。西方文化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文化与生产力,对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对哈萨克族幼儿进行教育时,可以适当借鉴西方的先进文化理念,丰富少数民族幼儿的精神生活。 三、多元文化教育在哈萨克族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1.音乐 哈萨克族是一个热爱音乐的民族。本民族的乐曲不但数量极多,质量也非常高。其旋律具有一种古朴雄浑的气息,在含蓄中蕴含着奔放,在粗犷中又蕴含着缠绵,可以说是一种融合了东西方民族特色的音乐。为人们所熟知的民族特色乐器有冬不拉、斯布孜合等,有弹奏的、拉奏的,也有吹奏的和打击的。传统的幼儿园音乐教育,通常是进行课堂式的传授,融合了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后,进行音乐教育时,可以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如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增加课堂表现形式,通过播放视频、幻灯片等使哈萨克族幼儿得到更加直观的学习。并且,多媒体教育的直观形象特点正好符合幼儿喜欢丰富多彩内容的心理,避免了枯燥的课堂内容削弱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2.舞蹈 哈萨克族是一个游牧民族,这种特性使得该民族的舞蹈具有非常强的律动性,具有粗犷彪悍、矫健有力的表现风格,充满了游牧狩猎的草原气息。哈萨克族舞蹈题材以马为主,模仿马的日常形态,表现出极为刚健有力的风格,其他题材如劳动、狩猎等,也是模仿日常的劳动或狩猎场景,通过惟妙惟肖的动作,在展示优美舞姿的同时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教授幼儿舞蹈时,可以在传统模仿教学的基础上,安排幼儿观看舞蹈视频,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舞蹈理论,使幼儿学习到更加标准、形式丰富多样的民族舞蹈。 3.礼仪风俗 在对哈萨克族幼儿进行风俗礼仪讲解时,可以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其讲述在语言、行为、饮食等方面的风俗,为其积累生活经验。 作者:库姆斯剑单位:阿克塞县幼儿园 幼儿教育相关论文:德育教学与幼儿教育论文 一、德育教学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幼儿时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更是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德育作为一项以思想意识教育为重点的学科,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作用。首先,德育教学有助于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期刊 >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I>学前教育" 9,"2018-05-14 23:17:42",幼儿教育工作论文,0,"幼儿 幼儿教育 教育工作 幼儿教育论文",幼儿教育是学生接受系统性知识和思想教育的开端,在智力开发、思想培育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幼儿教育阶段更要端正态度,不断融入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进入小学之前各方面都达到良好的状态,为接下来系统性的能力和素养的培育打好基础。,"幼儿教育工作论文:浅析趣味游戏对幼儿教育工作的积极影响 摘 要:爱游戏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前辈的教育思想中,很多学者都曾明确提出儿童游戏的重要性,其中陈鹤琴先生认为“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他认为游戏具有发展身体、培养高尚道德、能使脑筋敏锐、为休息之灵丹四方面的价值。在前人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当今的教育学家、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等都越来越关注游戏对幼儿教育的积极影响,然而这种积极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就此粗浅地谈一谈。 关键词:幼儿;趣味游戏;积极影响 要谈及趣味游戏对幼儿教育工作的积极影响,首先要搞清楚受影响的对象有哪些。首先对象之一当然是幼儿本身,他们是趣味游戏的主体,因此趣味游戏的开展直接受益人当然是幼儿本身;对象之二则是幼儿教师,他们是幼儿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因此趣味游戏的开展或多或少地都对教师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下面本文将以这两个受益对象为出发点,粗浅地谈一谈趣味游戏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积极影响。 一、对幼儿的积极影响 (一)身体素质不断增强 在大多数人的脑海中,游戏就是小朋友走出教室,到户外进行诸如滑滑梯、踢毽子、丢沙包、跳皮筋等之类的游戏活动,很显然这种户外游戏活动能够大大促进幼儿肌肉群的发展,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除了户外游戏,幼儿园游戏还包括音乐游戏、区域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等一些比较有趣的游戏,即趣味游戏。这些游戏的开展一定程度上都促进了幼儿身体的发育和体质的增强,例如:在进行“趣味小篮球活动”这项球类活动时,教师可以创新篮球的传统摆放位置,可以创设色彩鲜明、场地柔软、趣味十足的活动场地,也可以在场地中摆放各种小障碍,尽量从外观上打动幼儿想要接触篮球的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但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也能强身 健体。 (二)各种能力不断提升 游戏中蕴含着很大的教育价值,教师如果能够巧妙地将游戏与教学结合起来,在游戏中渗透教学知识,这样就能真正发挥游戏的价值,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不断发展。诸如:创造性游戏能够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角色扮演游戏能够促进幼儿社会性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区域游戏能够促进幼儿游戏规则意识、合作能力的发展等。除此之外,语言是幼儿游戏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没有语言的交流,趣味游戏将无法进行下去,这一前提条件的设定大大促进了幼儿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学习“认识各种动物”时,教师可以用“你来比划,我来猜”这个游戏做导入,将全班幼儿两两分组,一位幼儿比划某种动物,另一位幼儿来猜,这个游戏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肢体表现力,还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游戏,幼儿能深刻地记住各种动物。可见游戏是一个拥有无限可能的平台,是一个可以大幅度促进幼儿最近发展区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幼儿将会不断成长,不断完善。 二、对幼儿教师的积极影响 (一)对幼儿的认识不断深入 游戏中的幼儿是最真实的,也是最纯粹的,他们往往通过游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释放自己愉快或者悲伤的情绪,这时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游戏活动,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幼儿,从而形成正确的儿童观,在今后的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对幼儿实施教育。例如:在一次有关绘画的趣味游戏中,某小朋友总是不自觉地选用比较低沉的水彩涂颜色,这与幼儿一般喜好亮色的情况不相符,遇到这种现象,教师可在游戏过程中多留意一下这位小朋友,尽可能地多与她交流互动,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她的心理状态,如果真有问题困扰着她,教师也能及时地帮助她摆脱困境。 (二)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传统的教学活动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主体,幼儿的角色仅仅是对教师的教授做出反应。而在趣味游戏中,幼儿成为主导者,他们拥有绝对的领导权和支配权,教师转而变成了旁观者、参与者和引导者,显然教师的角色和地位也更加灵活,但是游戏的生成成分高、可控性低的特点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组织能力、观察能力和引导能力,才能保证游戏活动的有效进行,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就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三)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 从游戏的需要程度看,幼儿需要游戏,成人同样也需要游戏;从游戏的参与者看,趣味游戏的参与者不仅是幼儿,幼儿教师同样也是趣味游戏的主要参与者;从游戏的受益对象来看,幼儿能从趣味游戏中获得快乐,幼儿教师同样也能从游戏中体味愉悦,享受快乐。换句话说,趣味游戏的开展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能让幼儿教师的身心得到暂时的放松,在这片刻的精神休息后,教师将以更足的精气神去面对接下来繁杂的工作,将以更大的热情去面对天真活泼的孩子,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教学工作,这样获得的教育效果将是最佳的。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也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他们接触、认识、感受社会的渠道之一,因此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延长趣味游戏的时间,扩大趣味游戏的活动空间,采取形式多样的趣味游戏方式,促使幼儿以最大的热情参与到趣味游戏中。当然游戏并非只是游戏,教师可将知识巧妙地渗透其中,以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也能潜移默化地获取一些知识,这也不失为一种两全其美的教学方法。 幼儿教育工作论文:小议如何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摘 要】幼儿阶段是学生开发智力、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所以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两手抓,为小学时期进一步学习文化知识,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打好基础。 【关键词】幼儿教育 智力开发 健全人格 幼儿教育通常意义上是指针对三到六岁儿童的教育,我国在幼儿教育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西汉历史中就已经有了关于幼儿教育的记载,并随着教育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教育教学体制的不断完善,幼儿教育所包含的范围更加广泛。单从我国幼儿教育的历史发展来看,近代以来宋庆龄、陶行知等教育大师在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现在,随着素质教育教学体制的发展,我国幼儿教育不论是在知识传输还是人才培养模式方面都一步步向着素质教育的需求靠拢,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学生智力开发与人格和个性培养两手抓,进而为接下来学生进入小学阶段进行系统性知识学习和三观的培养打好坚实的基础。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我国颁发的《幼儿园教育纲要》对幼儿教育提出了生活卫生习惯、思想品德、语言、计算等具体方面的要求。而这几个具体的方面在我看来,可以统一概括为两类,即智力开发和人格培育。因此,本文中我将结合我在实际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得出的经验教训,具体谈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如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融合理论与实践,通过师生互动在智力和人格两个方面给予学生正确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潜力,为学生进入小学阶段做好充分的身心准备。 一、智力开发方面 三到六岁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且特殊的时期,在此时期内学生的身体和智力达到第一阶段的快速成长,学生对于外界知识的吸收能力强,更容易在能力、个人品质方面形成根基,并且在此时期内学生逐渐习惯于依赖语言而不是肢体动作来表达个人情感,也开始在知识学习方面呈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在我看来,幼儿时期是学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但要在智力开发方面做到尽善尽美,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游戏化 对于幼儿来说,本身在身心发展方面就处于朦胧时期,因此,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不论是在思考还是行为方面,幼儿大部分是受“本我”影响。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幼儿不论是在知识学习还是与人相处方面都是“好恶分明”,并且情绪的极端转化频率高、速度快,所以在智力开发过程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幼儿对于接触到的内容感兴趣。 一方面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所有知识融入到游戏之中,例如教给幼儿简单的数数,教师可以将数鸭子的歌曲进行改编,让幼儿通过数鸭子来学会从一数到二十甚至是更多;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将课堂搬到室外和体育活动相结合,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相对于室内教学环境幼儿更倾向于室外教学环境,因此知识教学完全可以和体育等学科结合起来。例如教师带领幼儿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跳绳游戏等都可以培养幼儿的计算能力以及快速反映能力等,利用趣味性游戏融入各科知识内容,给予幼儿智力上的开发。 (二)“放养式”课堂教学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对于三到六岁的幼儿来说,基本上不存在知识学习的概念,因此几十分钟的课堂时间不用提教授知识,单单是让学生老老实实地端坐桌前,听教师讲故事都是极困难的,所以对于幼儿教育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动制静”,采用“放养式”的教学模式,带领幼儿有秩序地动起来,即满足幼儿好动的天性,又能让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在游戏中、互动中获得思维的启发,知识的陶冶。 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从培养幼儿的求知欲。对于幼儿来说,社会阅历的缺乏导致其对接触到的任何新鲜事物都存在好奇心,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凭借自身的专业素养,结合人才培养的需求将幼儿的好奇心有意识的引导到某一或者几个方面,从而引导幼儿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学习和智力开发。另一方面,“放养式”课堂上教师要初步引导学生建立自学意识,尤其是在引发学生好奇心的情况下,教师要一步步通过问题诱导等方式,不断刺激幼儿的思维运转,从而引导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开动脑筋进行自主学习。 二、人格和个性的培养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不断强调学校教育要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和三观。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前端,所以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也要做到以素质教育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为引导,在幼儿接受系统性知识教育之前,最大限度的塑造好幼儿个性和人格的根基,为小学、初中乃至于高中阶段的良好个性和健康人格的养成打好基础。 (一)个人品质的培养 教育最为基础的作用就是教书育人,教书就是知识传输、智力开发,而育人则主要针对于幼儿个人品质和道德素养的培育,两者结合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幼儿教育阶段除了开发智力,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个人品质。 一方面,教师要培养幼儿不服输敢于挑战的精神。敢于突破是督促一个人不断进步最为重要的因素,所以在幼儿阶段教师要培养学生敢于挑战、质疑的勇气,例如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表达自己想法等;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和承受挫折的耐力,怎样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并在困境中越挫越勇是决定幼儿未来学习或生活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幼儿阶段教师就可以通过故事、举例子等方式给幼儿传播不服输的精神,不断磨炼幼儿的毅力和耐力。 (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更要从娃娃抓起,幼儿教育阶段是幼儿心智启蒙的时期,教师这时就可以在幼儿的心灵种下爱国的种子,打下自己作为炎黄子孙的烙印,从而让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始终有坚定的信念和爱国情怀。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给幼儿传输爱国主义思想,例如将长征的故事、王二小的故事、雷锋的故事等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讲给幼儿听,让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了解对我国斗争的历史和英雄人物的英勇不屈奋斗精神,通过激发幼儿的英雄崇拜心理,潜移默化的实现爱国主义思想的传输。 总之,幼儿教育是学生接受系统性知识和思想教育的开端,在智力开发、思想培育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幼儿教育阶段更要端正态度,不断融入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进入小学之前各方面都达到良好的状态,为接下来系统性的能力和素养的培育打好基础。 幼儿教育工作论文:对新入园幼儿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摘要]新入园幼儿普遍存在哭闹现象,其实是一种恋母(亲人)情结,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如何让幼儿把对亲人的依恋转换成对老师的依恋,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愉快地成长,需要家园携手共育。 [关键词]幼儿教育;爱心培养;家园共育 每年的9月,是新生入园的季节。清晨,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新人园的幼儿哭喊着不愿入园,他们紧抱着家长的腿,或拼命地撕扯着家人的衣物,躲闪着老师伸出的双手,仿佛老师是吃人的怪兽。即使老师接过孩子,但孩子撕心般的哭声,却让家长们深深地不安,工作中的家长也时时放心不下幼儿园里的孩子。新入园幼儿的这种哭闹现象,其实是一种恋母(亲人)情结,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幼儿入园前,在家里可谓是自由自在,想吃就吃,想玩就玩。在他们所熟悉的宽松的环境中,幼儿有安全感。因此,他们对家庭环境及身边的亲人,有特别强烈的依恋感。而到了幼儿园,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伙伴和陌生的老师,以及具有约束力的活动,会使他们恐惧和不安,没有安全感。由于这一年龄段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他们只能用大声的哭闹来拒绝人园,以宣泄心中的恐惧和不安。那么,如何让幼儿把对亲人的依恋转换成对老师的依恋,让幼儿愿意踏入新环境,这在小班第一学期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经过大胆尝试,总结出以下几点较为成功的经验: 一、懂得教师的言行是幼儿情绪的“遥控器”和“催化剂” 孩子从家庭中出来,面临着初步的自理、学习和集体生活,要处理好与同伴的关系、与老师的关系,学会自我料理、自我适应。有心的家长就会与幼儿园联系,与幼儿的新老师见面,做好孩子心理上的准备,使孩子不怕上幼儿园,喜欢幼儿园。 幼儿园老师也要懂得,幼儿初入园,在陌生的环境中,幼儿对教师的言行十分敏感。教师温和的语言,微笑的眼神,关切的目光,会使幼儿的情绪比较放松,让他们感到心情愉快。而教师稍微严肃表情,语气生硬,会导致幼儿隋绪紧张和不安。所以,教师在幼儿初入园时,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最佳的状态,出现在幼儿面前。另外,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师要避免对幼儿进行语言刺激,这样会加重幼儿的不安全感,破坏老师在幼儿心中的良好形象。总之,对新人园的幼儿,老师要想办法,让他们熟悉自己的微笑,熟悉自己的眼神,体验自己对他们的关爱,让他们感到老师也像妈妈那样亲。 二、幼儿园要尽其所能,帮助幼儿适应新环境 幼儿园接待新生,主要是尽快和孩子建立最初的情感联系,让孩子顺利过渡,让家长放心。 (一)了解幼儿,熟悉幼儿 通过报名录取工作,老师了解了幼儿家庭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为首次家访救好准备。第一次家访,老师要了解幼儿的个性、爱好、生活卫生习惯、语言表达能力、动作发展情况,以及家庭对孩子所采取的教育方法等,做好访问记录。另外,教师要十分注意和孩子的接触,对胆大、活泼的幼儿拉拉他的手,摸摸他的头,和他一起玩一玩,给他讲讲幼儿园的一些情况,表示欢迎他上幼儿园。对个别比较拘束胆小的幼儿,老师在和家长交谈中向他点点头,用微笑交流一下感情,主动看看他画的画,看看他收拾整理的玩具,对他进行适当的夸奖,给幼儿留下亲切和蔼的印象,为幼儿与教师的情感交流打下基础。 (二)让幼儿参观幼儿园、熟悉幼儿园 有准备地让家长在孩子入园前带孩子来幼儿园看一看、玩一玩,帮助孩子熟悉一下新的环境,老师在班上也布置好活动场所,准备好玩具,让幼儿在家长的陪同下参观并自由玩耍,老师借此机会观察每一个幼儿的不同表现,并作简单记录;同时通过与家长交谈,进一步了解幼儿的特点及爱好,为人园时的个别教育做好准备,在幼儿玩的过程中,锻炼孩子和父母作短时间的分离。当孩子有困难时,老师给予父母一样的关心和帮助,使孩子增强安全感,为感情过渡作准备。 (三)家幼衔接。召开新生家长会 入园前,幼儿园召开新生家长会,介绍幼儿园的情况。例如教职工人数、班次、人员的业务水平等,还要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培养目标和教养任务,详细介绍幼儿的一日生活作息,简单介绍各科教学内容及新班工作人员的情况,同时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如入园前的准备和今后的配合等。―起观看园内录制的幼儿一日活动的录像,家长和老师分班座谈,填写“幼儿在家的情况”调查表,帮助老师真正了解幼儿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去教育孩子。 (四)新生入园。全园各个部门都要做好准备 做好全园各方面的准备工作,是迎新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环。大家听取园领导讲明招收的新生情况和各部门需要配合的工作后,统―认识,分头行动。后勤部门要根据新生入园的人数做好房舍、家具、用具的修缮和添置工作,负责园容的美化;办公室准备迎新的彩条、横幅和黑板报;资料室准备各班的班微图案、头饰、教(玩)具、木偶、录像、幻灯等;保健室准备各种登记表和卡片。大家各尽其责,为新生入园做好充分准备。 三、通过适当的身体接触消除幼儿的紧张心理 幼儿早期,触觉较为敏感。适当的身体接触,可以有效地消除幼儿的紧张心理,稳定他们的情绪。而早上入园这一环节,是幼儿一天生活的开端,有了良好的开端,会使幼儿以愉快的情绪投入到活动中。如:教师用手轻轻地抚摸他们的头、脸,拉拉他们的小手,抱抱他们,和他们说上几名悄悄话,或用夸张的语气,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冲淡他们的不良情绪。如在抱他们时说:“呀,你这套衣服可真漂亮,谁给你买的?还有这双小皮鞋擦得真亮!”在老师的赞美声中,幼儿会很兴奋,他们的紧张隋绪得到转移,自然会很开心地投入到活动中。 四、给幼儿恰当的精神鼓励,激发幼儿入园的积极性 新人园幼儿的年龄虽小,但他们的自尊心、好胜心都较强。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及时给幼儿适当的精神鼓励,会大大增强教师的吸引力,幼儿对教师的依恋情感会更强。幼儿入园的主动性、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如对人园不哭闹的幼儿,用即时剪成的小红花贴在他们的小脑门上。最后,教师对入园活动进行全面小结,拍手欢迎表扬按时人园、不哭闹的幼儿。这样不仅给其他幼儿树立榜样,而且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五、营造融洽的班级氛围,帮助幼儿认同班集体 来园的第一天是孩子印象最深、情绪影响最大的一天,幼儿园要装扮得有节日气氛,放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欢迎新小朋友人园,家长领着孩子,随着轻松愉快的乐曲来到各自的班上,老师亲切和蔼地接待每一个孩子,并能立刻叫出他们的名字,家长把孩子领到相应的座位上,再看每把小椅子上贴着一朵小梅花,上面也写有小朋友的名字,让孩子既感到亲切,又便于老师记忆幼儿的名字和掌握幼儿的动向。孩子们用新奇的目光看着周围的一切,幼儿感到幼儿园的环境舒适清爽,老师很亲切,小朋友们也很热情,从而接纳这里的一切。老师带小朋友去参观玩具展览,告诉小朋友们这是幼儿园为他们准备的,老师边介绍边试玩,幼儿在认识操作中会得到快乐。老师还可以让新小朋友观看哥哥、姐姐们表演的文艺节目,知道这些好看的节目都是老师教给小朋友的,老师以后还要教给新来小朋友,从而激发幼儿对幼儿园的情感和求知愿望。 六、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鼓励幼儿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9月份对新小朋友进行入园专题教育。第一、二周老师组织幼儿欣赏玩具,和幼儿一起玩,用亲切生动的语言激发,幼儿喜欢上幼儿园的情感。如利用看图讲述《小红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启发幼儿知道爸爸妈妈上班,自己要上幼儿园的道理。玩角色游戏“妈妈送我上幼儿园”,老师扮演妈妈,小朋友当孩子,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入园常规和礼貌教育。玩智力游戏“看看谁来了”,向小朋友介绍班上的工作人员以及他们的工作,教育幼儿尊重保教人员的劳动。布置―定的场景,引导幼儿观察老师在做什么,如帮助小朋友穿衣梳头,教小朋友唱儿歌等,让幼儿感到班上保教人员像妈妈一样关心他们,培养新小朋友对保教人员的依恋之情。讲“做―个好孩子”故事,使幼儿知道怎样做才是好孩子。欣赏音乐“摇篮曲”,陶冶情操,使幼儿安静、舒服,有睡午觉的欲望。播放儿歌《小手真灵巧》,教育幼儿自己吃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体育游戏“瞎子摸鱼”,老师当瞎子蒙上眼睛,小朋友当小鱼,在轻快的音乐声中“瞎子摸鱼”,摸到哪个小朋友,老师要猜猜他是谁,其它小朋友能一起说出他的名字,增加师生之间、小朋友之间的感情。 第三、四周,严格进行常规训练,要求班上保教人员统一要求,按照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逐渐定型强化各个环节中的常规习惯。例如对入园、游戏、喝水、吃饭、洗手、入厕、睡觉等提出具体要求,做到保教结合,为培养良好常规习惯打下基础。同时要加强工作难点中的措施,比如午餐时,个别情绪不稳定、继续哭闹的幼儿,保教人员可带出活动室到外面走走,或者送到大班让他和哥哥姐姐在一起玩玩,通过有趣的活动分散他的注意力,稳定他的情绪。多关注他的细小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与适应快的孩子同步发展,这样面向全体幼儿的教育理念才能落到实处。 从家庭生活步入幼儿园生活,是小班幼儿生活中的一大转折点。通过以上种种方式,使幼儿每天都在和教师愉快温馨的交流中开始幼儿园的生活。用真挚的爱心、灵活的方法,帮助幼儿顺利地完成从家庭生活到幼儿园生活的过渡。幼儿只有在快乐、活泼、无忧无虑的情绪状态下,才有可能接受新环境的要求,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幼儿教育工作论文:小议如何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摘 要:结合对现阶段幼儿教育工作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幼儿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主要包括:加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育教 学方法的改进;进一步加强幼儿教育机构管理;保证幼儿教育阶段的经费投入。 关键词:新时期;幼儿教育工作;问题;策略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或者说,现在幼儿教育的水平和取得的效果会非常明显地影响到未来我国人才的培养,影响到我国未来的建设是不是有足够数量的合格人才。因此,做好幼儿教育工作,不仅关系到未来我国未来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还关系到整个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知识和科技的重要性也普遍认可。于是,教育要从孩子抓起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而幼儿教育工作所采取的策略不能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时代背景,需要有不同的教育模式和理念与之相配套。本文结合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现阶段幼儿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进一步促进幼儿教育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幼儿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幼儿教育一直是我们国家整个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一方面,是社会在口头上对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视;而另一方面,幼儿教育工作又存在很多问题。结合实践调查,在现阶段幼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点:(1)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不足;(2)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缓慢;(3)幼儿教育机构管理不规范;(4)经费投入不足。尤其是在一些边远地区的农村,幼儿教育更是“无章可循”,有的地方是1年,有的地方是2年,也有3年的,而且所用的教材也是各不相同,教师水平更是参差不齐。因此,要想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幼儿教育工作,就必须要多部门相协调,不断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教育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幼儿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 1、加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师资队伍建设情况,直接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着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成长,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振兴。尤其是对于幼儿阶段的教育来说,这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是民族发展的基石,如果没有良好的师资力量,高水平的幼儿教育就无从谈起。加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通过工作环境、待遇等方面的倾斜,加强具有更专业的业务知识,更丰富教育教学经验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要对现有师资队伍加强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幼儿教育机构要给教师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接受更好的继续教育或者专业性更强的培训,以快速提高自身素质。 2、促进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 幼儿的发展应该是多样性的,不拘一格,有个性的,幼儿是以主体的身份在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发展的,幼儿的认识、理解、想法、感受以及活动的方式等主体性要受到尊重。幼儿教育要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体现其主体性的机会与条件,通过幼儿自主,创设性的活动,促进其发展。因此,各幼儿教育机构以及一线的教师,都需要认真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全面性、启蒙性和保教相结合为指导原则,更好地把握不同年龄幼儿心理、生理的特点,与时俱进地转变工作作风,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发展。尤其是要针对幼儿个别差异、兴趣、能力设计不同难度、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引导幼儿差异化、个性化发展。同时,也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通过定期召开家长研讨会、开辟家长园地、制作家园联系卡、观摩教学活动、离园时谈话以及在各幼儿园主页中开辟幼儿识字专题网站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幼儿学习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使其积极参与幼儿教育中来。 3、进一步加强幼儿教育机构管理 在我国现阶段,幼儿阶段的教育并没有纳入义务教育,而且对于兴办幼儿教育机构的要求也不是很严格,管理措施也不到位。于是,出现了不只是幼儿园 “虐童事件”,甚至是孩子在幼儿园中生命都出现了意外。在扼腕痛惜的同时,我们必须要亡羊补牢,加强对幼儿教育机构的大力监控,不仅要对现有的幼儿教育机构进行全面细致的排查,对于未来准备要兴办的幼儿教育机构更是要提高门槛,确保幼儿教育机构规范化发展。平时,各地教育主管机构还要加强对辖区幼儿教育机构的检查,包括防火、防水、防盗,教职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深化幼师师德建设,加强保育、保健人员岗位培训,完善考核机制,着力提高其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 4、保证幼儿教育阶段的经费投入 开展幼儿教育,尤其是开展良好的幼儿教育,离不开持续而稳定的经费投入,这是幼儿教育中师资队伍发展、教学条件改善的基础。为此,各地要千方百计的将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规定落实到位,并且要保障经费的稳定投入和逐年增长,为教职工工资足额发放及幼儿园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一方面,要加强对公办幼儿教育机构的经费投入,对于符合规定的民办幼儿教育机构,也要给与相应的经费扶持,加快普惠园的建设速度,适当扩大“以奖代补”范围。同时,在政策规定和可监督、可控制的范围内,多渠道筹措资金,鼓励社会资本也积极参与到学前教育机构的兴办和发展事业中来,促进多种类、多形式学前教育机构相互促进的局面,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的多层次需求。 总之,幼儿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而且关系中华民族未来发展,是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都应该给予充分重视的一件大事。当然,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对于兴办幼儿教育机构的标准和监督条件也不能一概而论,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园舍安全、校车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综合考虑,结合各地幼儿分流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幼儿教育机构发展模式,并结合经济的发展和其它各方面客观条件的改善,不断转变工作思路,促进幼儿教育机构健康、持续发展。 幼儿教育工作论文:对幼儿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幼儿教育;幼儿园;家长;共育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教授塞德兹认为:人如同陶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一生的雏形,幼儿时期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粘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雏形。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研究的先驱陈鹤琴先生也提出:对于儿童,做父母、做教师的责任,便是如何教导他们,使之成为健康活泼,有丰富知识,有政治觉悟和良好体现的现代中国儿童、现代中国人。可见,幼儿教育对于孩子的健全人格形成及其人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幼儿教育应多方合力才会发挥出真正的力量。 一、幼教工作应从单向走向多向 1.家长的心里疏导和老师的细心呵护是孩子克服进院恐惧心态的关键。有些家长认为将孩子送进幼儿园就万事大吉,经常疏于沟通。但幼教工作一定不是老师的单向行为,尤其针对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来讲,幼儿园是陌生而新鲜的。因此,家长需要在孩子进园前给予积极乐观的心理疏导。如有的家长会告诉孩子,幼儿园老师是另外一个妈妈,从孩子熟悉的角色出发拉近老师和孩子的距离,为孩子迅速融入集体生活奠定思想基础;对亲人表现出很依恋的孩子,家长更应该提前进行心理暗示和劝导,在家中模拟集体生活,对孩子的“过激”、“糟糕”表现采用适当的言语和行为鼓励,帮助孩子融入集体,不能完全依赖老师在幼儿园短暂的8小时管理。根据本人的观察,3~4岁的幼儿是认知能力和记忆力最好的,家长通过与孩子平等交流和讲道理,孩子是易于接受的。 2. 家长的尽情陪伴才是孩子真正快乐的源泉,而老师尽责的观察则是完善家长教育失职的关键。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生活中,随时观察幼儿的情绪,及时进行解决和呵护。如针对幼儿间的争吵和个别不文明现象,分清过错方和受害方,对于不礼貌行为及时制止,对有些幼儿进行小小的惩罚,让他明白错与对;而对于性格内向腼腆易受伤的幼儿要给予乐观的疏导,尤其不能放大他的低落情绪,以免造成今后的阴影。与此同时也应该让他看到老师对错误行为的批评,让他有一点心理安慰。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如果发现他持续有一段时间情绪低落,一定要积极与家长沟通,通过交流提醒家长对孩子多陪伴、多安慰。 二、幼教工作应由室内走向室外 1. 利用教室的有限空间布置创意区域。教室是孩子们的主体活动空间,一定要精心设计和布置,同时要避免一成不变。一是设置孩子们的职业体验区,如设立美发屋、医疗室等,可配有模拟理发器具和医疗小设备,让孩子分组体验顾客、美容师、医生、病人等不同的角色,这不仅能让孩子们在相互配合中学会互相包容,而且也让他们体验了生活;二是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各类软装饰器材,如制作灯笼、纸盘画等。也可用废旧材料制成玩具,让孩子们不仅理解废旧利用的环保理念,也让他们在自己动手的节奏中体会劳动的乐趣;三是利用元旦、六一等演出,配合演出场景,整体设计热闹、大气的教室背景,给教学带来新鲜感。 2. 多开展室外亲子活动。亲子活动是开展家园共育的重要方式,鉴于幼儿的特性,室外活动组织应以家长配合为宜:一是幼儿园要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并与家长代表进行前期沟通;二是选择适宜的季节安排紧凑的活动,如4~5月可以乘着春暖花开的季节,让幼儿接触大自然、认识自然界的植物;三是做好活动后续安排,针对活动中幼儿的表现,鼓励家长提供活动期间孩子的照片、手工制品,从而激励幼儿对自然环境进行认知。 三、幼教工作应从封闭走向共享 1. 让封闭式教育转向分享式教育。幼儿园可通过日常手工制作、文艺演出的机会,激励家长发挥自身特长,带动孩子表演。对于内向型的幼儿,尤其要鼓励家长参与,让家庭成员在游戏、表演中促使孩子的性格变得活泼开朗。 2. 协同教育由点对点转向面对面。幼儿教育要放在大环境中进行调节,要转变以前家长对老师的一对一沟通。应该借用现代通讯方式,如在qq群、微信群中建立集体讨论平台,让每位家长都有随时发表教育理念的自由;还可促进幼儿园网站建设,公布幼儿教育清单,为家长及时配合幼儿园教育提供条件。 在幼儿园快乐、有序、科学的包容教育和家长耐心、平和、积极、主动的协同教育下,幼儿才会更加快乐、健康地成长。编辑:王金梅 幼儿教育工作论文:谈幼儿教育工作的开展 摘要:幼儿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它不是纯粹的教与学,注重的是课堂教学、集体活动教学,主张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自愿地学习。一堂好的课不是让幼儿规规矩矩地听完,否则会束缚住幼儿好动的天性,对教育起不到较好的效果。如果让幼儿自由发挥好动、好奇、好问等天性,主观地参与到教学中,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这样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就高,教育的目的也能较好地达到。 关键词:幼儿教育 启蒙 游戏 音乐 心理健康 幼儿教育不是考虑如何培养出一个出色的神童,而是更注重孩子发展的特点和差异,本着尊重孩子,把孩子视为独特的人,关注孩子的个性,使孩子得到更健全的发展。 一、玩中生智 幼儿期在人的一生中是一个特殊的、极为重要的发展阶段,游戏在这个阶段是最基本和有效的活动,不仅有娱乐作用,也促使孩子成长、发展和学习。玩除了能给幼儿带来快乐,还可以促进头脑和肌肉的发育。游戏还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在游戏情景中发生的问题,能激发孩子的思维,帮助孩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游戏还能增强幼儿注意力、推理能力,发现数的关系和科学上的事实。孩子在游戏中作为集体成员,学会互相理解,学会遵守规则,摆脱自我中心,游戏时玩伴间纠纷和矛盾的结果会给孩子带来人际关系体验,使他们对自己的个性特点有所了解。教师可以将游戏时间看成是孩子学习或接受教育的时间。 二、让孩子自由地感受音乐 通过音乐节奏、运动、舞蹈的体验,使孩子获得对美的感受力、想象力。当孩子被音乐的和谐声韵所吸引并深受感染时,便接受和形成韵律节奏的美感,当孩子随着音乐的声音之流开展想象时,心中会根据记忆表象浮现出一幅幅形象鲜明的图画,从而发展孩子的审美想象力;当孩子的心弦与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发生共鸣时,真善美的情感会潺潺流入他们的心田,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感。 三、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幼儿教育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那么如何着眼于孩子一生的幸福,正确引导,细心呵护,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呢? 1.树立正确的科学教养观念 孩子的心理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许多问题的积累都是在不经意之间进行的。因此,我们应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以民主、宽容的态度走近孩子,认识孩子,用亲切的微笑驱散孩子的自卑,用信任的目光消除孩子的胆怯,用慈爱的抚摸鼓励孩子进步。 2.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环境 创造适合幼儿心理安全需要的环境,对其心理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情感温暖、心理安全的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十分重要,会让孩子逐渐融入一个心理安全、情绪稳定的环境之中,确立起新的依恋对象,开始新的社会交往。 3.组织开展多种健康教育活动 健康心理的形成是受多方面影响、多种行为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幼儿生活中。通过语言、艺术、健康、社会等活动的组织,各种游戏的开展及生活常规管理,有意识地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渗透其中。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合作的愉悦,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促进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以此帮助幼儿克服任性、霸道、孤僻等不良心理倾向。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及偶发事件中隐含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进行健康教育活动。 四、不主张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 如果让孩子过早地接受正规教育或某项技能训练,而忽视孩子接触大自然、情感和爱的教育,孩子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接受,或许将来一天可以学会的东西,现在却要花几倍的时间。接受超前教育的幼儿往往有排满的日程表,幼儿的玩耍与交往时间必然减少,孩子在孤独中慢慢变得性格孤僻,不知道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他人和集体,或逐渐形成叛逆性格。超前教育不利于儿童能力的培养,虽然某些文化知识稍高于一般儿童,但入学后需要开动脑筋努力学习教师的教授内容,能力就得不到进一步激发,或许还会落后于一般自然发展的孩子。孩子喜欢接受新鲜有趣的事物,如果长时间让孩子学习单调枯燥的课程,会使孩子厌倦学习。 五、以班级集体为单位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 现在提倡和谐社会,和谐的基础在于心中有他人。这对于现在大多为独生子女的孩子来说,是一个难题。而教育的意义之一就是让幼儿初步认识社会,为以后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园是孩子懂事后第一次与同龄左右的小孩生活在一起,可谓集体生活的前哨战。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培养幼儿集体意识的重任,为孩子以后的集体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每个幼儿园,每个班都有很多幼儿组成一个集体,而幼儿刚进入集体生活,很多方面都以自己为主,大部分又是独生子女,被父母宠着,因而个人意识太强,不懂得怎么和其他幼儿相处,在这里教师就要成为一个较好的引导者。 比如每天来园时的桌面活动,每个桌子上都有玩具,但是幼儿们之间却时常会出现争抢的情况,对于幼儿来说不会觉得玩具多,只会觉得自己的玩具太少不够,而有些幼儿看到其他幼儿搭的玩具比较好自己想要,就会伸手去“拿”,这对于他们来说,不懂以语言交流来解决事情,不会分析,只知道自己想要的就可以去拿,因此会产生一些争执。在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及时并经常地指导幼儿互相谦让,并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想要其他幼儿手里的玩具可以说:“可以把你的玩具借我玩一下么?”对于自己玩具太少可以说:“我的玩具快没有了,你能给我几个吗?” 六、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幼儿的审美观 幼儿的美术教学是在绘画和美术欣赏中进行的,从中提高幼儿对美的欣赏感知能力。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幼儿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增长,还要让幼儿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加深对事物的审美感受,从而提高审美感知水平。美术是视觉艺术,只有提供高水平的艺术作品,才能提高幼儿的审美水平。我们应选择与幼儿生活经验贴近、幼儿能够理解的一些名家名作,让幼儿欣赏,引导幼儿感受其中的美。 幼儿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孩子的未来发展,这也正是家长和社会对幼儿教育十分重视的原因。幼儿教育工作者要在教学中不断改善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并用最适宜幼儿的教学方法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教育工作论文:扮演多重角色, 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摘 要】 在我们幼儿教师这支队伍中主要是以女性教育者为主。但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力量。虽然我们负责教育学龄前儿童也就是幼儿。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却不只是简简单单是老师,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关键词】 角色;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3-6岁的幼儿情绪不稳定、理解能力和注意力正开始发展、机体还比较弱小、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等一系列问题强烈要求我们幼儿教师要“随机应变”。因此幼儿教师则需要具备更多不同的角色。在成为幼儿教师后,我慢慢的体会到幼儿老师一定要拥有五种角色。那就是: 一、 扮演妈妈 我们幼儿教师首先要让孩子进园后就像在家一样感到塌实。孩子们会说:“陈老师真好看,和妈妈一样”。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妈妈”这个角色就定了。可是话又说回来孩子喊你一声“妈妈”你就是“妈妈”了,可没这么简单。现在的孩子都是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全部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从小生活在被关心的气氛中。孩子进入幼儿园时,总是有很多的不适应。比如,孩子会觉得幼儿园里关心他的人很少;幼儿园老师的要求很多;幼儿园里不能挑食等等。孩子就会哭着喊着不去幼儿园,就要找妈妈。 二、 生活中的老师 为了孩子引起孩子的兴趣我们老师会把自己变成魔术师、故事大王、画家、演员、舞蹈家、歌手、等角色,来吸引他们的眼球和注意力。往往经过改变角色的课程,幼儿对知识的吸收会更好!在一次科学课上,我要让幼儿认识红、黄、蓝三原色的奇妙变化,在那节课我把自己变成了魔术师,让幼儿在“神奇的魔法”中掌握了三原色。首先,我取了个矿泉水瓶,瓶内装有一半红、黄、蓝、三种颜料的水,我手拿一个魔法棒。给了幼儿一个神秘的眼神作为暗示。并且让一个幼儿对着瓶子吹口气。接着开始晃动瓶子,并且口中一直念着水瓶内的水渐渐由红色变成紫色。孩子们很好奇,它是怎么变成的。接着用同样的方法变出绿色、橙色。最后请幼儿观察瓶盖发现颜色变化的秘密。用了改变角色的方法,使得整堂课气愤活跃,幼儿注意力集中。而且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重点知识。 在我的班上,孩子们很爱突发奇想的提些奇怪的问题或要求。有时会问到“老师,为什么我们不像奥特曼、蜘蛛侠飞上天?为什么电视里会有人还会有小狗?……每天都要面对千奇百怪的问题,我们幼师就要拿出看家的本事了――百问不厌!无论幼儿问什么问题,老师都要努力找出合适的答案。如果真没有答案或自己也不太了解,就要如实告诉幼儿:“这个问题,老师也不太清楚,不如让我们一起去查查看!”千万不要嫌幼儿烦。我们一定要做到蹲下来,微笑,温柔可亲的和幼儿交谈。 三、 游戏中的伙伴 孩子们喜欢举止大方,亲切活泼,穿着得体的教师,更是能陪自己做游戏的老师,做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无论是集体游戏、角色游戏、器械游戏、玩具游戏,孩子们都喜欢同时也希望老师的参与。所以老师要拥有一颗童心。童心是教师通往每个孩子的心灵世界的桥梁。幼儿园就是幼儿游戏的天堂。 在我们班上,每到区域游戏时间,孩子们都会奔向自己喜欢的那个活动场地。而我就走向每个区域,问问他们:“我可以和你们一起游戏吗?”孩子们是不会拒绝老师的要求。而是很欢迎。我们一起游戏还会吸引其他区域的幼儿加入。所以有老师参加的游戏,一定会更加有意思。比如在区域游戏“娃娃家”中孩子们从不把我当老师,他们有时让我当妈妈,有时让我当奶奶,有时又扮演某个顾客或小朋友。而我也会完全投入到自己的角色中,好好表演一番,自己不但很开心,看着天真活泼的孩子们玩的如此开心,我会更加开心。有时我也会设计一些小游戏和他们一起玩。我们在游戏中成了好朋友。这样对我的教学也有了很大的帮助。 四、 困难中的朋友 3-6岁孩子小小的世界中也会有烦恼的事情。他们除了需要大人们的保护、幼儿园里的玩伴,更需要一个能听他们倾诉和给他们帮助的朋友。我们园里有个叫石婧的小女孩,她是个活泼聪明的女孩子。平时她很善言谈,爱唱爱跳。可前段时间突然不怎么说话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还时常和小朋友吵架。老师感到很奇怪,就私下和她聊天。问她是不是身体不舒服了,还是有什么心事?孩子起初也不说什么,连着几天,石婧就找老师了“老师,你是我的朋友吗?我想告诉你个秘密。”老师吃惊极了,知道孩子有了困难,便将她抱在怀里,诚恳的点点头说:“当然,我们是朋友,你说吧!”石婧用无助的眼神看了看老师:“老师,我妈妈和邻居吵架,还说要警察来抓妈妈。每天晚上我都不敢睡觉,就怕一觉醒来妈妈被警察抓走。”老师一下明白了近日她反常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于是老师开始帮助她,先是鼓励她要开心,解释说:“妈妈没犯法警察不会来抓妈妈的,大人的事情大人会自己解决”。从此石婧又有了灿烂的笑容。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孩子遇到困难时,很需要帮助。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教师什么都懂,其形象在他们眼中无比高大,老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是敬仰和崇拜的对象。 五、 充当英雄 每个孩子都有英雄的梦,都幻想自己成为“奥特曼、蜘蛛侠……”。可孩子毕竟还小,在遇到危险时就需要大人来扮演这个英雄的角色,在幼儿园就需要“老师妈妈”充当英雄了。比如有一天在户外游戏时,我班张诗雨突然大哭起来,当我问她怎么了时却发现一只黑色的大蜘蛛爬在她的衣服上,我二话没说一下把大蜘蛛从她衣服上打下,小朋友有都为我鼓掌说:“陈老师你真厉害,敢和蜘蛛做战!”听到这句话就知道我是他(她)们心中的英雄。其实我最怕的也是黑蜘蛛,但当着他们的面你就不能表现出来,在他们心目中你就是个天不怕地的英雄。 我们扮演的每一种角色都是为孩子在幼儿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健健康康的服务的,每个角色都不是独立存在,互不相干的。相反,我们幼儿教师更应该将每个角色表演的淋漓尽致与幼儿溶为一体,每分每刻、分分秒秒扮演好每个角色。 幼儿教育工作论文:幼儿教育工作的优化与提高 摘 要:幼儿是社会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幼儿教育问题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当前与幼儿教育有关的一系列问题不断涌现,如何完善幼儿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何强化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是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该文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如何做好幼儿教育工作浅述一二,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 关键词:幼儿;教育;工作;加强 一、用爱浇灌幼儿 有人说,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爱的教育,没有爱的教师是一座冰库,没有爱的幼儿园只能是一片沙漠。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就像高尔基所说的:“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很难想象,一个不爱学生,把工作仅仅看成是谋生手段的教师,会收获什么样的教学成果。爱心是教育幼儿的前提,幼儿像稚嫩的小草,需要温暖和关怀。爱心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使幼儿感受到家庭一般的温暖,从而愉快地参加活动和接受教育。只有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爱,幼儿才能从心底喜欢教师、爱护教师,从而信任教师,接受教师。 二、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启蒙教师,家庭教育对幼儿也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作为幼儿教师,要积极地与家长做好交流工作,增进家园之间的互相了解,利用家园联系栏、家长开放活动等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幼儿园还可以邀请家长助教,充分发掘家长力量介入到班级的各项工作,请他们参与到活动计划、活动实施以及活动反思等一系列过程中。经历了活动过程,家长对幼儿园的工作会有更深入的了解,与此同时,许多家长还各显神通地为班级活动摄像、拍照、提供资料等,这都促成了家园共育的良好局面,使幼儿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幼儿由于年龄尚小,对于周围的事物,只能通过有限的视觉观察、触觉感知、嗅觉体味等去认识,再加上强烈的好奇心,缺乏戒备心,幼儿有时候会不顾后果,容易造成不良结果。为此,幼儿园要始终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提高幼儿的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在安全教育中,义正言辞的条条框框,或者带有情绪的训斥效果都不是太理想,对于幼儿来说,如何让他们听进去并且记住才是最关键的。教师可借助一些寓言故事深化相关的教育内容,比如通过“狼外婆”的故事来进一步刻化“安全”在他们幼小心灵中的概念,告诉幼儿不能跟不认识的人走;不要吃不认识的人给的东西等。也可以用情境表演的方式,告诉他们生活中的一些不安全行为,例如不能随意玩尖物,不要把纽扣等小物件塞进耳朵、鼻子里,更不能玩火、玩电…… 四、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习惯的养成对幼儿来说十分重要,幼儿园是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有利场所,很多小朋友在家不听家长的话,只听幼儿园教师的话,因此我们要抓住幼儿在学校的大好时机,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在幼儿园里面其实是相当重要的,3-6岁的幼儿若能从小开始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在他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都会受益,比如认真听讲的习惯、归置物品的习惯、规律的作息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五、注重礼仪教育 礼仪教育也是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幼儿园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不仅能够塑造幼儿健全的人格,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基人生的最佳开端,更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中国的传统文化从幼儿园阶段就要加以传承,但仅仅依靠诵读国学文化,又是很表面的,不能融入到幼儿教材里面,融入到课程里面,最后变成幼儿的意识。为此,教师可利用故事、课件、儿歌、童谣等进行礼仪养成教育,让幼儿从小就懂得要讲文明、有礼貌、守规则。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把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让幼儿懂得平时与同伴相处要诚恳友善,游戏时要有序取放玩具,不争抢;与家长、教师、同伴沟通交流时做到心平气和,不乱发脾气,并学会耐心倾听等好习惯。 六、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采取一板一眼的方式,要多变花样,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知识的欲望。比如有些教师将“变魔术”贯穿始终,创造条件让幼儿积极学习,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变魔术的奥秘,感受到科学的乐趣,从而达成活动预设目标的要求。这样的方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锻炼,也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赢得了幼儿的欢迎。 七、培养幼儿的思维 幼儿的思维培养在幼儿园教育中也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因为人的大脑是一个整体:左半球重于想象思维,右半球重于形象思维。对于低幼儿童来说,右半球比成人要有优势。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优势会逐步减弱。所以,我们应该抓住时机,巩固和发展这项优势。培养幼儿思维的手段有很多,其中绘画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尤其在低幼儿时期,学习绘画的好处非常多,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记忆力、想象力。幼儿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而且奇特的,而丰富的想象又是科学家、文艺家最基本的品质。幼儿在绘画中,想象力可得到扩展、深化,这是人才成长的基础。 幼儿教育工作论文:浅谈新时期幼儿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幼儿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幼儿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幼儿教育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其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会为未来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带来较大的影响。幼儿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人,所以重视幼儿教育工作,使其在幼年时期就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这必将为我国未来的建设培养出众多优秀的人才。文中分析了幼儿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对幼儿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进行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幼儿教育 工作 问题 发展思路 近年来,国家对学前教育尤为重视,各级政府也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学前教育从基础设施、教师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都了有显著的改善,学前教育的质量得以提升。同时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知识和科技的重要性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在这种环境下,我国学前教育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这就需要幼儿教育工作者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情况,及时对自身理念进行更新,并采取与时代发展背景相配套的教育模式,从而加快推动幼儿教育的发展。 1 幼儿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在我国教育体系当中,幼儿教育都处于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虽然社会上不断地的强调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但往往都表现在口头上,缺乏具体的行动。再加之幼儿教育自身也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幼儿教育的发展。目前在幼儿教育工作中,缺乏专业的幼儿教师,部分幼儿教师自身综合素质较低,不能更好地胜任幼儿教育工作;在社会发展快速发展过程中,幼儿教育教学方法并没有针对时代背景的不同而进行改进,这对教学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目前幼儿教育机构由于管理存在不规范的现象,这就导致幼儿教育办学较为混乱,而且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约束;另外当前幼儿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着严重的不足,无论是教育设备的更新还是教师队伍建设都由于经费缺乏而无法进一步实施。这些现象在边远地区的农村表现得更为严重。所以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在当前新形势下,需要各部门有效地协调和配合,进一步加强幼儿教育工作,积极推动幼儿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2 幼儿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 2.1 加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教育在民族振兴及社会进步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长期以来国家一直将教育放在发展的首要位置,希望通过教育能够更好地提高我国国民的素质,加快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但我们应该认识到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师资队伍建设,只有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更好地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服务。特别是在幼儿教育时期,更需要具有优秀的幼儿教师队伍,抓好幼儿教育,为国家的发展培育合格的人才。幼儿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需要各级政府对其工作环境和待遇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出幼儿教师的工作热情,同时也能够引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人才;其次,做为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现有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为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提供平台和创造更多的机会,更好地提高幼儿教师整体队伍的素质,丰富其专业的知识,以便于为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促进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 幼儿的发展应该是多样性的,不拘一格、有个性的,幼儿是以主体的身份在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发展的,幼儿的认识、理解、想法、感受以及活动的方式等主体性要受到尊重。幼儿教育要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体现其主体性的机会与条件,通过幼儿自主、创设性的活动,促进其发展。因此,各幼儿教育机构以及一线的教师,都需要认真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全面性、启蒙性和保教相结合为指导原则,更好地把握不同年龄幼儿心理、生理的特点,与时俱进地转变工作作风,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发展。尤其是要针对幼儿个别差异、兴趣、能力设计不同难度、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引导幼儿差异化、个性化发展。同时,也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通过定期召开家长研讨会、开辟家长园地、制作家园联系卡、观摩教学活动、离园时谈话以及在各幼儿园主页中开辟幼儿识字专题网站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幼儿学习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使其积极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来。 2.3 进一步加强幼儿教育机构管理 在我国现阶段,幼儿阶段的教育并没有纳入义务教育,而且对于兴办幼儿教育机构的要求也不是很严格,管理措施也不到位。于是,出现了不只是幼儿园“虐童事件”,甚至是孩子在幼儿园中生命都出现了意外。在扼腕痛惜的同时,我们必须要亡羊补牢,加强对幼儿教育机构的大力监控,不仅要对现有的幼儿教育机构进行全面细致的排查,对于未来准备要兴办的幼儿教育机构更是要提高门槛,确保幼儿教育机构规范化发展。平时,各地教育主管机构还要加强对辖区幼儿教育机构的检查,包括防火、防水、防盗、教职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深化幼师师德建设,加强保育、保健人员岗位培训,完善考核机制,着力提高其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 2.4 保证幼儿教育阶段的经费投入 开展幼儿教育,尤其是开展良好的幼儿教育,离不开持续而稳定的经费投入,这是幼儿教育中师资队伍发展、教学条件改善的基础。为此,各地要千方百计地将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规定落实到位,并且要保障经费的稳定投入和逐年增长,为教职工工资足额发放及幼儿园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一方面,要加强对公办幼儿教育机构的经费投入,对于符合规定的民办幼儿教育机构,也要给予相应的经费扶持,加快普惠园的建设速度,适当扩大“以奖代补”范围。同时,在政策规定和可监督、可控制的范围内,多渠道筹措资金,鼓励社会资本也积极参与到学前教育机构的兴办和发展事业中来,促进多种类、多形式学前教育机构相互促进的局面,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的多层次需求。 3 结语 幼儿作为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各级部门及全社会都对幼儿教育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同时幼儿教育又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这就更需要加强幼儿教育。但在当前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所以对于兴办幼儿教育机构的标准和监督条件也会存在着差异性,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从多方向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考虑,制定更加科学、合理及可行性的幼儿教育机构发展模式,同时还需要加快工作思路和观念的改变,以便于能够更好地推动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幼儿教育工作论文:新时期如何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摘 要:幼儿教育工作的良好开展与实施,不但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与建设,同时也关系到国家在世界中的竞争力提升问题。通过对新时期幼儿教","期刊 >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I>学前教育" 10,"2018-05-14 23:17:46",幼儿音乐教育毕业论文,0,"幼儿 音乐教育 毕业论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幼儿的教育方式正在不断深入了解,教师应该不断地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不断地进行总结,逐步探究出更科学的音乐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加容易体会和领悟到音乐的美感,幼儿老师还应该多给予孩子关心、爱护和鼓励。,"幼儿音乐教育毕业论文:幼儿音乐教育的思考与探究 摘 要 音乐教育对幼儿的发育和成长起着关键作用,适当的音乐教育不仅促进了孩子的智力发育和品德发展,同时也让孩子的心灵得到净化。幼儿的启蒙阶段,教师对孩子适时的音乐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本文主要探究了音乐教育对幼儿带来的影响以及教师应以怎样正确的方式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希望对各位研究音乐教育的幼师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幼儿音乐教育 重要性 教学方法 0前言 幼儿处于一个人最初的成长阶段,也是一个人学习的关键时期。幼儿时期所接触到的、所学习到的以及所形成的思维方式都将决定一个人未来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在这个关键阶段中,幼儿的教育主要以艺术的形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成长,音乐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音乐能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并且能够提升幼儿对美的鉴赏能力,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强化幼儿音乐教育极为重要,势在必行。 1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是慢慢地熏陶和感化幼儿的情感和心灵,首先,通过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情感熏陶,教师逐步的发现幼儿的潜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促进了幼儿的智力发展。其次,音乐教育对幼儿的道德品质塑造也起到非常大的帮助,在儿歌的学习和传唱过程中,孩子逐渐明白儿歌当中隐藏的品质美德,然后联系实际学会了怎么样在生活中做一个好宝宝。最后,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孩子跟着老师的动作和模仿表演,幼儿的身体也因此得到了良好的锻炼。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的德、智、体、美得到了更深入的发展,所以在幼儿教育中,音乐具有很大的帮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1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科学家说过,刺激和反应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老师给孩子们上音乐课,让他们在听音乐的时候享受了音乐的美感,当他们的内心世界与歌曲产生情感共鸣的时候,孩子们会手舞足蹈,身体跟着晃起来。此时幼儿们学到了音乐的学习技巧,体会到了音乐的美感。有的时候幼儿园老师会在学儿歌的时候教会孩子们一些舞蹈动作,让孩子进行模仿,此时幼儿在受到多方面的刺激时,在多方位的学习刺激下,大脑血液循环快速,孩子的智力也因此得到了发展。 1.2音乐教育有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 在上音乐n时,孩子不仅要嗓子发出声音,有的时候孩子们唱歌唱着唱着就手舞足蹈起来,身体也跟随着音乐跳动起来,所以进行音乐教育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有的时候幼儿园的老师会在教儿歌的时候进行游戏,比如在教《丢手绢》时,老师让孩子们同时进行丢手绢的游戏等等这些都表明了音乐教育不仅促进了孩子们的智力发展,在又蹦又跳中还让他们的身体得到了良好的锻炼。 1.3音乐教育促进幼儿品德的健康发展 起初儿歌的传唱让孩子学习到歌曲中的一些知识,还让他们懂得了音乐的学习技巧,当孩子们逐渐体会了儿歌中蕴藏的品质时,他们就会产生联想。比如《卖报歌》体现了孩子们要对光明的未来充满希望和乐观主义精神,当孩子领悟到这些后就会和自己现实生活进行联想,然后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树立榜样并向卖报小哥学习。因此音乐教育促进了幼儿的品质发展,有利于幼儿的人格建立。 2幼儿音乐教学方法探究 2.1以游戏的形式组织音乐教学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所以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音乐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孩子们带着兴趣去学习音乐能够起到很大的效果,如果老师只是一味的以上课的方式让孩子们学习音乐,刻意地灌输音乐理论和音乐的表演技能,对幼儿音乐教育而言,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注重幼儿音乐学习的体验性,激发和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需要,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让幼儿全方位地体验和感知音乐带来的快乐,让幼儿自发地融入于音乐之中。 2.2根据音乐歌词内容,创设音乐情景 幼儿园里,幼师会根据音乐歌词内容,创设音乐情景,让孩子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中,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让孩子更加容易理解歌词内容以及歌曲表达的情感。其中创设音乐情景包括是无道具、形象生动的多媒体画面和跳动变幻的场景布置等让孩子在视觉、听觉和触觉中去体验、去联想,把孩子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创设音乐情境的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仅学会了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能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情趣,使课堂变得更加灵动活泼,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3对幼儿采取身体动作教学来加强幼儿对音乐的感受 在学习音乐的时候,由于孩子们的思维还不是很成熟,不能够很好的用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领悟,所以孩子们喜欢用自己的肢体动作来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因此,老师在教学音乐的过程中喜欢用动作教学,让孩子们在动作上感受音乐,孩子们在模仿的同时,自己已经对音乐有了一定的理解。所以老师对幼儿采取身体动作教学旨在加强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让孩子能够更深入地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和快乐。 3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幼儿的教育方式正在不断深入了解,教师应该不断地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不断地进行总结,逐步探究出更科学的音乐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加容易体会和领悟到音乐的美感,幼儿老师还应该多给予孩子关心、爱护和鼓励。在工作上要有耐心,要敬业勤恳,在进行音乐教育的时候,多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肯定,积极引导孩子们享受音乐,让他们快速融入到音乐当中,体验情感。让孩子在学习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孩子的内心真实世界与音乐产生共鸣,引发孩子进行思考和想象,激发孩子蕴藏的巨大潜能。 幼儿音乐教育毕业论文:基于审美能力培养的幼儿音乐教育研究 摘 要:音乐是人们感受美、欣赏美的重要形式,对幼儿进行音乐教学不仅能让幼儿感受到美的熏陶、学习的快乐,还能让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文章从教材优化、情感抒发,兴趣培养、活动多样,主体发挥、想象尽显几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幼儿音乐;音乐教育;审美快乐;教学质量 教育的发展让人们认识到“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对于音乐的学习也同样如此。幼儿阶段是培养其审美的重要时期,不仅对幼儿时期的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而且对幼儿未来的成长影响深远。音乐教育可以让幼儿的情绪得到充分调动和安抚,可以让幼儿感受到美的熏陶,还可以让幼儿在乐理知识方面得到提升,因而,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极为重要。 一、教材优化,情感抒发 教材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基础,也是幼儿音乐学习的蓝本。幼儿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适宜幼儿的音乐教材,并通过多种方式对教材进行优化,帮助幼儿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激发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陶冶他们的音乐情操,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教师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幼儿在平常的玩耍中十分喜欢“拉钩钩”的游戏,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选择《拉拉钩》这首歌曲作为音乐课的教材。这首歌的歌词十分简单,朗朗上口,对于幼儿而言也比较合适。为了让幼儿更生动形象地理解歌曲的含义,可以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以“拉钩约定”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并在幼儿表演“拉钩”这一动作的过程中,播放相应歌曲。之后,教师打开多媒体屏幕,画面中小朋友之间拉钩的情境映入孩子们眼帘,紧接着再让幼儿们跟随多媒体一起进行演唱,并根据多媒体情景进行相应情景的表演,孩子们时而翘起小嘴巴,时而伸出小指头,时而与小伙伴们拉钩,时而与小伙伴碰碰头,愉快的情绪在孩子们之间蔓延。选择符合幼儿阶段性特征的教材进行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得到优美音乐的渲染,感受到音乐的美感,对幼儿音乐教学有很大帮助。 二、兴趣培养,活动多样 幼儿往往会关注各类新鲜事物,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采取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促进幼儿音乐情感体验和升华,让幼儿在多样化的活动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和魅力,让幼儿的审美能力在活动中得以提升。例如,可以选择《手指一家亲》这首音乐作品来开展教学活动。教师首先询问幼儿有几根手指,孩子们纷纷回答“十根”。之后,教师给十根手指进行了角色分配:大拇指是爸爸,食指是妈妈,中指是哥哥……十根手指是快乐的一家人。在进行此歌曲播放的过程中,孩子们一边聆听音乐,一边跟随歌曲做舞蹈动作,歌曲唱到大拇指的时候,孩子们就竖起大拇指,让大拇指“点点头”;歌曲唱到食指的时候,孩子们就竖起食指,让食指“做劳动”……这样一个一个竖起手指的方式,既让孩子们活动了手指,又让孩子们对手指有了非常形象的认知,其轻松愉快的旋律让孩子们沉浸其中。这样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思维敏捷性,而且让孩子们在优美歌曲及动感的节奏当中对歌曲和音乐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学习的兴致愈加高涨。幼儿教师通过对幼儿兴趣的激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美感,再结合丰富多彩的课堂或课外活动,帮助幼儿塑造良好的音乐感觉,能够让幼儿在活动中培养良好的节奏感。 三、主体发挥,想象尽显 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通过变换教学方式或者活动设计等来引导幼儿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为幼儿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用欣赏的眼光鼓励幼儿进行创造。只有让幼儿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孩子们的音乐学习才会卓有成效。在进行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小老鼠和泡泡糖》这一音乐课程来激发孩子们的主体性。在进行该歌曲引入的时候,教师并没有告诉孩子们歌曲的名字,而是让孩子们一边听歌曲,一边猜名字,让孩子们根据歌曲内容想象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间会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发生,并尝试设计一个音乐剧或者诉说一个音乐故事。有的小朋友想象小老鼠被装到了球形的泡泡糖中,被风吹到天空上;有的小朋友想象小老鼠吹了一个很大的泡泡,并将该泡泡糖作为滑滑梯,好几只小老鼠排队玩耍……在听取了孩子们不同的想法之后,教师让孩子们结合小老鼠的习性进行活动设置,将孩子们自己的想象融入其中。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感受到了音乐的韵味,感受到了想象的乐趣。孩子们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再加以创造,流露出对音乐更强的兴趣,增强了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创造了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让幼儿的想象审美得以拓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阶段的音乐审美教育非常重要,甚至决定了幼儿一生的审美基调,决定了幼儿一生的音乐认知。因此,教师要从多方面入手进行更恰当的音乐教学,给予幼儿更为广阔的自由空间,让幼儿能够自由自在地感受音乐的曼妙,在音乐的世界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音乐教育毕业论文:幼儿音乐教育生活化研究 摘 要:榱耸视Φ苯裆缁岱⒄剐枨蟆帮助幼儿身心健康快乐地发展,有必要开展幼儿音乐生活化教育。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环境三个方面研究和总结了如何更好地开展幼儿音乐教育生活化。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生活化 在幼儿音乐中开展生活化教育,教师一定要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从幼儿生活的实际出发,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环境等多个方面开展幼儿生活化音乐教育,有效调动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幼儿的音乐素质得到不断提升。 一、教学目标生活化 音乐对人的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为幼儿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使其能够紧紧地围绕生活,注重艺术活动和生活的联系,为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塑造健全的人格提供必要的帮助,促进幼儿更好更快地进步与发展。 幼儿音乐教育生活化,使幼儿的音乐教育更具生活的色彩与意义,使自身潜在的素质和能力在生活化的教育当中得到不断的挖掘,推动幼儿健康全面地进步与发展。为此,在开展幼儿音乐教育生活化的过程中,教师应明确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不同,每个幼儿在教育活动中对所学音乐的表现自然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的认识,因此在尊重幼儿表现的同时适时地给予幼儿肯定与表扬。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1.将教材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幼儿不仅对各种各样的物品充满了好奇心,而且又具有好动的鲜明特点。因此,教师在开展幼儿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将教材与实际生活充分地结合在一起,既能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又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例如,在学习《小碗在唱歌》《神气的小鼓手》等音乐时,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敲打他们在实际生活当中接触的物品,让幼儿了解到不同的物品被敲打所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可以让幼儿认识更多生活中的物品的同时还可以让幼儿进一步认识到其实生活中还蕴藏着更多更美妙的声音。 2.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材 幼儿是教学中的主体,而为了更大限度地调动教学主体学习的积极性,最主要的就是其教材能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适时地调整教材,使教学内容与幼儿的生活更加贴近,让幼儿感觉更加亲切。例如,在学习《小兔子乖乖》《假如你是一只小兔》等歌曲时,有的幼儿喜欢其他的小动物,这时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自行创编歌词,然后组织幼儿在大家面前进行表演。这样不仅有效保持了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性,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3.深度挖掘教材蕴涵的教学思想 教师在组织幼儿学习一首歌曲时,不要仅仅只是对一首歌曲进行欣赏,还应该适当地对教材进行加工,使教材中所蕴涵的教学思想得到深度挖掘,让幼儿体会到更多,学习到更多,从而成长更快。例如,学习感受《摇篮曲》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倾听音乐、感受音乐、欣赏音乐,在此基础上对幼儿开展母爱教育,让幼儿更深刻地感知到父母的爱,让他们知道父母的辛苦,知道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鼓励幼儿回家之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比如为父母捶捶肩、洗洗脚等行为去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样既使教学得到了升华,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亲子之间的感情。 三、教学环境生活化 1.创造极富美感的教学环境 音乐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为了可以更好地开展幼儿音乐生活化教育,应该为幼儿创设更具吸引力的音乐环境,让幼儿生活在音乐的天地中。比如,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极具动感的墙饰,使幼儿看到就非常喜欢。为幼儿建造一个“音乐屋”,里面有各种动物和水果制成的节奏卡片,绿葱葱的大树上挂满了不同的打击乐器,清晰醒目的五线谱等。另外,教师可以根据幼儿不同的学习阶段以及不同的需要更换富有动感的墙饰,进而让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2.营造良好的教学活动氛围 良好的教学活动氛围可以有效帮助幼儿放松身心,更好地投入到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来。例如,在学习《小兔和狐狸》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先通过听音乐去区分两种音乐形象,让幼儿结合生活实际当中看到的这两种动物去模仿它们的动作,引导幼儿表现出小兔子玩耍时高兴、快乐的表情以及狐狸在做坏事时所表现出的狡猾、机警的表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将其大胆地表现出来。 总而言之,幼儿音乐教育生活化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发现生活中更多更美好的事物,使幼儿的潜力得以深度的挖掘,而且还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因此,持续开展幼儿音乐生活化教育,使幼儿音乐教学大放光彩。 幼儿音乐教育毕业论文:幼儿音乐教育的社会化作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引起重视,并且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育模式,而是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为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打好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幼儿音乐教育的价值,得出音乐教育对幼儿的记忆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具有较好的提升作用,能够积极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 音乐教育 社会化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从国家相关部门到每一位家长对幼儿教育越发重视起来,也逐渐意识到音乐在幼儿成长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在这一背景下,各种幼儿音乐类培训机构蓬勃发展,并逐渐摸索出一个针对幼儿的教育模式,用以提升幼儿对音乐的喜好,挖掘幼儿的潜在能力。在幼儿音乐教育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最主要的一点是,在之前的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们普遍只注重音乐的认知功能,而忽略了音乐重要的社会功能。 一、幼儿音乐教育的价值 幼儿的音乐教育主要包括歌唱、欣赏、韵律培养,这三种方向教学形式丰富多样。在歌唱教育上,主要需要运用语言功能,不仅锻炼幼儿的言语能力,也结合舞蹈、表演的形式,锻炼幼儿的协调能力。在歌唱的过程中,教师也会结合韵律进行教学,避免课堂的单调、枯燥,同时多方面地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在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感知能力,在此基础上,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理解接受音乐创造的意境,锻炼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幼儿会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歌曲中的思想情感,体会作曲、歌唱家的感受,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二、幼儿音乐教育对幼儿成长的作用 幼儿音乐教育不仅培养了幼儿对音乐的认知能力,也提升了幼儿的欣赏水平,提高了幼儿的基本素养。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发现美、欣赏美,进而得到全面发展。幼儿在0D6岁是学习音乐的最佳年龄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学习培养也会直接影响幼儿以后的性格、能力,所以这种音乐培养对幼儿的成长成才是非常重要的。 (一)提高幼儿的记忆力 音乐培养可以提高幼儿的记忆能力。幼儿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是有限的,他们对这个世界是陌生的,充满着好奇心。在听到一首新歌,或者看到一件新事物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这些新事物上。他们自己还会刻意地去模仿新事物或者学习这些新的歌曲,他们对音乐的高低音记忆得也很准确。而儿童的群体音乐活动,能给幼儿带来良好的音乐体验、感受与认知,使其获得音乐记忆能力的培养。 (二)提高幼儿的听力 幼儿的语言功能还未完善,在接受音乐教育时,常常存在吐字发音不准确的情况。这种情况,往往是幼儿的听力功能有所欠缺。听力功能提高上来,发音就会得到加强,歌唱得也会比较标准。一些研究调查发现,培养一个人的音乐听力的最佳时间就是幼儿时期。在幼儿12岁之前,他的音乐听力能力可以通过音乐方面的训练得到提高,并且一个人的音乐能力与他的听力能力有着非常大的关联性,所以在幼儿时期接受的音乐能力的培养,是可以直接影响幼儿一生的。但是幼儿的音乐能力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在培养幼儿的音乐能力时,要注重训练幼儿对音乐的节奏、旋律的掌控,提高幼儿的听力。 (三)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幼儿对音乐的欣赏一直是处于感知的阶段,直接从声音中获得美感。他们对音乐的欣赏多是来自于自己的感受,缺乏理性判断能力。如果一个幼儿能够从音乐中获得更多的美感,那么他的感知能力就会有基本的提升,他们对美的欣赏也有了初步的提升。幼儿对美的欣赏,会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产生一些联想。特别是幼儿听到鸟叫的声音,会联想到鸟的形状;听到马叫的声音,会联想到马的形状。幼儿对一些欢快的声音有着敏锐的直觉,会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所以,教师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时,可以结合欢快的音乐,逐渐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四)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 幼儿创造能力的提升也是音乐教育活动中一个重要的收获。在音乐实践中,有很多因素都能够为培养幼儿的音乐创造力提供条件。比如演唱或者乐器的演奏活动,都是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过程。所以,教师在对幼儿的培养中要注意加强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三、结语 音乐对幼儿的审美、记忆、思维能力、听力、创造能力等方面上都会有所锻炼和提升,不H仅在幼儿的心智上有所突破和成功,还会带动幼儿社会交往的积极性,使幼儿时刻保持开心、愉悦的心情,积极、健康地发展。所以,作为幼儿音乐教师,要积极利用音乐这一教育手段,有效发展幼儿的社会性。 幼儿音乐教育毕业论文:信息技术在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摘 要:计算机在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扮演着越来越丰富的角色,信息技术以其突出重点、图文并茂、灵活生动、操作简便等优势在幼儿教育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并呈现出生机和活力。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幼儿音乐教学,能推进音乐活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同时也能实现音乐教育的与时俱进。 关键词:幼教 信息技术 音乐 运用 传统的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仅停留在对幼儿听觉的作用上,而幼儿期这一特定年龄阶段的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音乐形象又是不易直接感知的抽象形象,因此给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影响了幼儿园音乐教育的质量。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形成怎样的趋向意境,要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利用信息技术教育媒体是最佳的选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渐渐应用于幼儿园的各种教学活动中。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过程中,我们很多时候会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创新音乐教学内容、调动幼儿表现音乐的热情,扩充知识容量,达到从看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 1 信息技术在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运用的优势 1.1 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幼儿的音乐综合能力 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们喜欢唱而不喜欢用动作表现,有时想让幼儿创编相关的动作,但是幼儿往往游离于活动主题之外,创造想象力明显缺乏,为此,笔者运用调查法、观察实验法以及行动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对本班幼儿进行追踪研究,以其对幼儿音乐活动兴趣、表现力和创造力等特征进行初步研究与探索,并借助于多媒体手段引导幼儿为依据开展针对性的教育。 1.2 信息技术的运用,能激发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和主动性 唱歌是音乐活动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培养和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幼儿学习音乐的感觉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对音乐形象的感知。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已成为老师们的得力助手,它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于一体,化虚为实,创设出教学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从而更真切地感受歌曲,开拓思维,展开想象。 1.3 信息技术的运用,能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运用了多媒体技术,美妙而动听的音乐加上生动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动感画面,会将一个枯燥无味的课堂一瞬间变得很有活力。幼儿们会竖起小耳朵,张大小眼睛,认真地听,仔细地看,他们的小脑袋还会不停地思考,注意力也集中了,观察力也明显增强了,记忆力更加深了。幼儿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音乐课上聆听了优美动听的音乐,使得脑海中加深了音乐的旋律感,使得心情变得舒畅,轻松愉悦。 2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使用建议 2.1 利用课间丰富动态情境,激发幼儿的情感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运用,挖掘更多的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学习,从而提高了幼儿园音乐教学的效果。音乐活动中,幼儿需要有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的机会。 例如:音乐活动《猫捉老鼠》中,笔者就运用多媒体技术,随着音乐旋律、节奏、力度的不断变化,在视频上分别出现了多媒体课件:猫捕捉老鼠时的各种状态以及老鼠躲藏起来的各种的动画片段,看着画面上老猫和小老鼠的各种动态,听着那活泼欢快的音乐,幼儿那发自内心的天生爱创新的欲望被激发了,他们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跟着音乐做起了游戏。 由此可见,幼儿活动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通过信息技术,也为幼儿营造了一种充满情感、如临其境的音乐氛围,唤起了幼儿内心强烈的情感,为幼儿情感体验和表达进行了铺垫。 2.2 借助课件图像,加深对歌词的理解 信息技术运用得好,不仅能方便教学,还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得心应手,灵活掌握,更有利于突破教育活动中的重点、难点,使教学面涉及更广,还能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学习律动《瑶族舞曲》,是一首以“少数名族”为主题的歌曲,但幼儿比较缺少这种生活体验。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想象歌曲的音乐形象,笔者在幼儿走进教室的时候就播放了瑶族人民舞蹈的视频,将瑶族人民生活的环境展现给幼儿,使幼儿了解歌曲中的音乐形象。极大地提高幼儿有意注意,提高其认知兴趣,调动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密度,提高教学效果。 2.3 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众多的好处,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们积极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优化幼儿园的音乐教学。 案例:在音乐活动《大熊山》中,为了让孩子感受到小蚂蚁离山越来越近的情节,笔者在表演^程中运用了信息技术,配上动画、场景、音响效果来表现,孩子们一面随着欢快的音乐旋律跟着音乐的舞动,一面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自己编创步伐走动,虽然是几个简单的步伐动作,但是这样让幼儿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编创能力,使人一目了然,表演得十分生动逼真,这时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时机是很准确的。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在进行音乐教育活动时,要让幼儿不仅听音乐,还要通过积极的联想和想象,以及视觉、触觉去感受、去体验、去创造音乐和表现音乐。信息技术的情境性完全可以启发、引导幼儿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和自由度,发展他们的个性潜能和聪明才智。这样,不仅有利于幼儿学生欣赏美、想象美的能力,也特别有助于发展他们的创造美。 由此可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音乐欣赏乃至整个音乐教学中的优势,是不断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培养幼儿音乐表现力、创造力、活泼开朗的性格,带领他们走入神秘而色彩斑斓的音乐殿堂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已经为教育者接受,现代信息技术既可以激发人们的学习热情、可以用具象来表示抽象,但是同时现代信息技术也可能通过剥夺想象的空间,从而造成孩子更大的依赖。这需要我们更多地从孩子们的学习心理规律出发,探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各种边界条件,确保应用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 幼儿音乐教育毕业论文: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及教学研究 【摘 要】音乐是学生成长、学习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优秀的音乐作品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养鉴赏能力,更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音乐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在幼儿教育中也应该存在音乐教育的一席之地。本文主要以幼儿大班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及具体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 音乐教学 音乐鉴赏 音乐教学在各个阶段都是不可缺失的,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讲,音乐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节奏、音乐的魅力,老师进行正确的音乐审美观的培养,幼儿会更喜欢听一些较为优秀的音乐作品,有利于他们的价值观、审美观的塑造。同时,对于幼儿而言,他们对外界有着极强的兴趣,音乐可以让他们了解新鲜事物,也可以让老师和幼儿之间有更加亲密的P系,方便教学。幼儿教育阶段只能是作为启蒙阶段,即重点在于幼儿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幼儿教学不能太功利化,不能过于看重教学的结果,而应该把重心放在教学的过程。只有充分注重过程及教学过程中的细节,确保教学部出错,才能真正做到对幼儿进行音乐启蒙。音乐教育理应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占据一席之地,应当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但当前幼儿教育过程中,普遍都对音乐教育不够重视,即便有音乐教育课程,教学也过于随意,无法发挥出音乐本身的魅力,也无法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对音乐的热情。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尤其是针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讲,音乐教育是无法在短期内取得教学成果的,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只有老师有足够的耐心、细心、责任心,教学才能深入到幼儿的内心。 一、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一)锻炼想象力,促进智力发育 音乐自古以来就受到读书人的热捧,无论是耄耋老人还是垂髫儿童都对音乐情有独钟,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所在。音乐作品不能平白无实,大多反映心理状态或是描述一个情景,这也导致了音乐作品有许多的令人推敲的地方。幼儿大班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想象力,且较小班的幼儿而言也懂事很多,因此对幼儿大班的孩子进行音乐教学更有价值。音乐作品大多含有意境,教学过程中,老师带领学生分析其中的意境,可以通过游戏、肢体动作、电视电影等形式帮助学生构造一个意境,这就可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教学过程中,老师诱导学生进行想象,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对音乐作品的教学,还可以让学生想象音乐中的场景,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感受到想象力带来的快乐。经过老师的诱导,学生会喜欢上想象,因此学生在课后也会主动去思考、想象,能够很快的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能力,对于孩子的智力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 大多数幼儿都活泼好动,即使在课堂上也难以安静下来,幼儿之间相互影响,既不利于幼儿的成长和学习,也不利于老师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如何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就成了老师研究的重点。事实上,幼儿除了有好动这一个共性,喜欢音乐也是他们的共性,因此在课堂上,进行音乐教学就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注意力不集中如果不能够受到正确的引导,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也会有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对于他们的成长、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幼儿教学过程中,进行音乐教学就很有必要,音乐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于一件事,并让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他们长大后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集中精力于一件事,才更有可能获得成功。 (三)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帮助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 优秀的音乐作品反映的内容大都是比较正面、积极、阳光的,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帮助幼儿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各阶段的教学都应该把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作为教学重点。幼儿教学中,音乐教育就可以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一些好的幼儿音乐作品就可以实现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举个例子,儿歌《世上只有妈妈好》的内容一直强调“世上只有妈妈好”,那么学生自然就知道妈妈的好,也就会学会感恩父母。儿歌《爱我你就抱抱我》中唱“爱我你就陪陪我,爱我你就亲亲我,爱我你就夸夸我,爱我你就抱抱我”,学生通过这首儿歌就可以知道陪伴也是爱的一种表现,他们也就懂得如何运用陪伴、亲、夸、抱来爱自己的父母、老师。 二、幼儿音乐教育的开展 (一)音乐教学要体现其艺术性、游戏性 幼儿由于其知识量有限,也缺乏社会阅历,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很多音乐都无法感受,因此对幼儿音乐教学,就应该让学生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进行一些比较具有趣味性的游戏来进行音乐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学中,就应该把音乐教学转化为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这样才能让幼儿集中注意力于学习。音乐小游戏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也是可以让幼儿感兴趣的,因此音乐转化为游戏就是可以采取的做法。比如《两只老虎》的教学中,老师就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当成是老虎,演绎歌词中的故事。如儿歌《丢手绢》的教学就可以直接进行丢手绢的游戏,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儿歌。 (二)课堂模拟音乐情境,鼓励学生参与其中 学生缺乏对音乐的直观感受能力,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创设情境帮助幼儿思考。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既可以完成对音乐的教学,也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在进行情境模拟时,不仅仅要帮助引导学生想象,还可以利用一些外部设施,比如《小兔子乖乖》就可以在教室放一些小兔子玩具和大灰狼模型,比如《春天在哪里》就可以在教室周围放一些花草,但为了避免学生损坏,可以放一些塑造制作的花草,主要的目的是营造一个春天的氛围。 (三)进行多感官教学,降低音乐理解难度 音乐教学主要需要运用的是幼儿的听觉,但事实上不仅仅是需要幼儿的听觉,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包括听觉、嗅觉、触觉等,通过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使得学生能够更易理解音乐作品。比如儿歌《春天在哪里》就可以利用多种感官,春天的特性是鸟语花香,因此除了听歌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听鸟的叫声,嗅花的香气,通过多感官的参与,幼儿才能够对春天有更深的认识。 三、总结 音乐教学对于幼儿的成长、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幼儿教学过程中不应忽视音乐的作用。本文结合了笔者丰富的幼儿教学经验,总结了幼儿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并以幼儿园大班教学为例,分析了音乐教学的具体开展策略。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要采取灵活的方式,投入更多的耐心、细心、责任心进行教学。 幼儿音乐教育毕业论文:如何开展幼儿音乐教育 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形式之一。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指出:“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可以鼓舞人的进取精神。应该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幼儿的音乐才能。”那么,如何掌握幼儿的特点,采取正确的方法,有效地开展音乐教育呢? 一、通过不同手段,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通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才能让他们喜欢上音乐,主动参与各类音乐活动。 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如在早上入园时播放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进餐时播放一些抒情优美的曲子,午睡前、起床后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在^域活动中设置音乐角、小舞台……让幼儿陶醉在优美的音乐环境中,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喜欢上音乐。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利用教学手段及教具,增强音乐课的趣味性。在教学中将唱唱、画画、跳跳、听听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形式呈现于幼儿面前,引导他们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如学唱《打电话》时,借助玩具电话,让幼儿在玩游戏的同时学唱歌曲,引导幼儿自然、愉快地学习。在打击乐《小鼓响咚咚》中,设计直观、形象的打击图谱,让幼儿在观察、思考、探索中积极地体验音乐。 二、注重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引导幼儿积极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在音乐活动中,只有引导幼儿作为一个主动参与者进行音乐的感知、想象、再现、创造等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更新教育观念,重过程轻结果。以前教师教幼儿学习律动、舞蹈,只是单纯要求动作整齐统一,这样容易导致幼儿变得呆板,失去自我。儿童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他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作为教师,要尊重幼儿对音乐的独特感受,使幼儿在积极的状态中体验音乐,更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培养幼儿主动探索、自主创新的精神,为幼儿提供一个能促使其主动性更好发挥的环境。如在学习“采果子”舞时边播放音乐边讲解图片:美丽的秋天到了,果子成熟了,等待我们去采摘。幼儿随着乐曲自主表现快乐:有的拍手,有的跳跃,还有的转圈。不管是怎样的动作,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音乐中欢快的情绪,这就是一种自主创新。 三、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音乐教育,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可以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比如,多数人对儿时经常哼唱的歌曲《一分钱》至今记忆犹新,使我们从小就懂得捡到东西要交公。“三八”节主题教育活动中,歌曲《好妈妈》表达了孩子对妈妈的热爱之情,会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产生长远的影响…… 总而言之,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最主要的途径是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但是教师不应该让音乐教育仅仅局限在课堂中,而应当延伸至课外,甚至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多为幼儿创设音乐学习的环境,为他们提供更多表现和锻炼的机会,使他们在生活、学习、游戏等活动中都有音乐的陪伴,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使幼儿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 幼儿音乐教育毕业论文:幼儿音乐教育浅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幼儿教育,对幼儿实施音乐教育,已成为被人们普遍认可的一种教育方式。具体来说,对幼儿实施音乐教育,必须遵循相关的科学原则。即科学地认识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遵循其普遍规律,科学地落实教育方式和教育步骤,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幼儿音乐教育的价值,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科学的对幼儿实施音乐教育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一、科学地认识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 国际音乐教育学会认为:音乐教育能有效地开发个体潜能、激发创造冲动,升华精神境界,提高生活质量。全世界音乐的丰富多样性给国际间的理解、合作与和平带来了机遇。而对幼儿来说,音乐又有其特殊的价值。只有认识了这种特殊价值,才能对其实施科学地音乐教育。 1.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幼儿生理的健康发展 科学研究证实,人类大脑的左半球和右半球有相对的分工。左半球对应的是人们的逻辑思维,右半球对应的是人们的形象思维。只有大X左右协调发展,才能保证幼儿生理上的健康发展。音乐教育,在开发幼儿大脑右半球能力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幼儿正处于通过感性认知逐步把握抽象世界的生理发展阶段,音乐教育能够促使大脑左右半球互相沟通、互相联系、紧密合作,因而增进其活动机能。 在音乐教育中,孩子们参与唱歌、跳舞、弹琴、音乐游戏等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肺活量,使四肢得到匀称的发育。这一切都是直接有利于儿童身体健康发育的。科学的音乐教育活动会给幼儿提供更多获得积极情绪体验的机会,从而促进幼儿心理的发展。 2.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幼儿音乐教育中的情境教学、欣赏活动不仅能够引导儿童将他们对音乐作品感知的意境自然地流露出来,还能够让他们感受各种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产生情感共鸣,丰富他们的想象力,产生各种联想和想象。幼儿音乐教育中培养儿童音乐思维能力的一些音乐活动,能够激发儿童独立思考,有助于引导儿童创造性地表现音乐,有益于他们发挥想象力、创造力。通过对幼儿的音乐教育能使幼儿的心灵得到净化,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发展幼儿的相互合作和谐统一的社会性,是培养幼儿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3.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幼儿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 音乐对人们所产生的审美教育作用,已不断地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显现出来,它对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日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已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对幼儿教育认识的拓展,利用音乐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很有效的方法。 二、科学地认识幼儿音乐教育中的问题 1.家长功利性强,目标过高 近几年来,由于音乐对儿童的重要性越来越被社会所认识,让孩子学音乐已成为许多家长的共同行为,很多家长他们把孩子生活的主要内容变成了音乐学习,并不断的让孩子们考级,把考级定为终极目标。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学的苦,家长也很累。最终导致了孩子对音乐学习兴趣的丧失。在幼儿的音乐教育中,不适当的功利追求,或过于强烈的功利追求,都会对幼儿身心造成不良影响。 2.缺乏适合幼儿音乐教育的音乐作品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主力军。他们需要大量的适合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音乐作品。但目前,特别是一些中小城市的幼儿音乐教育,却因缺乏好的作品,而不得不使孩子们也唱起令他们完全不知所云的流行歌曲。 3.只重技能传授忽视情感素质的培养 不少教师按大纲要求教一定数量的歌曲、 舞蹈就完事,更有些教师只拿着教材教大量的歌曲,不重视幼儿音乐能力的提高。其结果幼儿只会唱老师教过的歌,只会跳老师教过的舞。但是艺术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幼儿艺术教育应在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 三、科学地运用幼儿音乐教育方法 1.充分发挥家庭在幼儿音乐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家庭音乐教育,往往是一个人一生中音乐学习的开始阶段。在幼儿家庭音乐教育中一定要多创造激发孩子音乐兴趣的音乐环境,比如即兴用音乐来创编故事、在钢琴上找各种动物的声音等音乐游戏可以使孩子的天性在其中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也由此让孩子在童年阶段真正热爱上音乐。 父母应有意识地观察分析孩子的特点,根据孩子的发展变化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为幼儿创造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音乐教育可以在家庭生活的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随时随地地进行,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在家庭音乐教育中家长还可以在生活中通过关注孩子不同时段的不同需要、不同兴趣来安排音乐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方式方法,在生活中及时启发和具体观察、指导,帮助孩子在已有的音乐水平上获得提高和发展。 2.充分发挥幼儿园在幼儿音乐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在幼儿的音乐学习中,要发挥教师的重要作用。教师要能以自己所掌握的良好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善于总结经验,合理利用教材,因材施教。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和感人事件,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 创设良好的幼儿园音乐学习环境。可设立音乐专用活动室,放置一些不同国家、民族的乐器供幼儿操作、“演奏”。在班级内创设音乐区域活动空间,在一日生活中有意识地播放各种歌曲、乐曲让幼儿欣赏,丰富幼儿的听觉经验和审美体验,提高幼儿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总而言之,音乐教育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增长幼儿的智慧,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 它是可以深入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对孩子成长和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的教育。让我们记住陈鹤琴先生的话“我们应当重视儿童音乐教育,用音乐来丰富儿童的生活,培养儿童的意志,陶冶儿童的情感”。 幼儿音乐教育毕业论文:试论新教育理念下的现代幼儿音乐教育 摘 要:现代幼儿音乐教育在新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以幼儿为教学主体,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利用音乐陶冶幼儿的情操,使之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和积极健康的身心状态。本文讨论了新教育理念下现代幼儿音乐教育的特点,阐述了现代幼儿音乐教育的方法和理念,同时对幼儿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现代幼儿教育;音乐教育;新教育理念 一、现代幼儿音乐教育的观念与新教育理念 1.现代幼儿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在现代幼儿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音乐可以令幼儿感受美,使其在学校生活中体会到乐趣,帮助其更好地融入集体,对幼儿健康个性的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幼儿音乐教育是幼儿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正确的情感和正面的情绪,在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等方面的训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新教育理念 新教育理念主张以人为本,主张开发人的全面教育,主张解放人的思想、心灵和身体,通过多样的教育手段和教学内容丰富和充实人生,使被教育者保持身心健康,具有积极向上的活力。 二、新教育理念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影响 1.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新教育理念将幼儿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及教学方式也是按照幼儿的特点来展开的。尤其针对幼儿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的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灵活的教学方式。在现代音乐教育中,幼儿学习音乐可以采用动态与静态相互结合的形式。音乐教育包含对音乐的寻找和感受,理解和鉴赏,通过创设具体情境的方式提高音乐教育的趣味性。例如,某些幼儿歌曲模仿动物的叫声,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动物造型的教学道具,边唱边演,将音符转化为实物,把节奏表现为动作,通过视觉刺激提高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力,在提升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也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音乐教材的不同选择 在新教育理念的影响下,现代幼儿教育主要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选择相应的音乐教材,从而激发幼儿的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因此,音乐教材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幼儿音乐教育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既要对幼儿的日常行为与所思所想有所了解和理解,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仔细观察幼儿的表情和动作,并根据反馈调整讲授方法。 3.游戏与科学发声 歌唱练习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要通过游戏,引导幼儿进行科学的发声练习,并鼓励幼儿开口歌唱。游戏对幼儿发声的引导作用十分巨大,教师要做好游戏的创设,调动幼儿的情感,营造氛围鼓励幼儿歌唱。同时,教师要通过领唱等方式向幼儿展示正确的发声方法,既避免幼儿走调而影响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又可以保护幼儿的嗓子,使其快速掌握唱歌的方法,增强学习兴趣。 4.节奏训练 节奏与音乐有密切的关系,掌握好节奏是促进幼儿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法门。幼儿普遍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现代音乐教育正是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将其引导到节奏音乐教育上来。如在唱歌时结合拍手和踏脚的动作,使幼儿在实际学习和游戏中领会节奏的意义,并将把握节奏作为欣赏和演唱音乐过程中的一个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向幼儿介绍打击乐器,如手鼓、响板等,通过实际的乐器帮助幼儿掌握节奏感,同时理解音乐在音色、特性等方面的差异。 5.提供幼儿展现音乐才能的机会 现代幼儿音乐教育鼓励幼儿进行创作。每个幼儿有不同的特性和特长,为幼儿提供展现自己才艺的平台,有助于提高幼儿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也会在展示中得到充分发挥。舞台是现代幼儿音乐教学课堂的一个延伸,幼儿或独自表演,或集体表演,可以在实际中把握音乐的创造性和集体合作的乐趣。 三、现代幼儿音乐教师的作用和要求 1.现代幼儿音乐教师的作用 现代幼儿音乐教师不仅是幼儿在音乐方面的引导者,还是幼儿今后的人生导师。教师通过音乐陶冶幼儿的情操,使之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的心态,能够把在音乐中体会到的快乐丰富生活,体会人生的乐趣。可以说,教师在音乐及其相关领域的引导作用十分巨大。 2.现代幼儿音乐教师的要求 在新教育理念的影响下,现代幼儿音乐教师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从业资质,掌握普通教育理论和丰富的音乐知识,还要能够运用专业技能感染幼儿、影响幼儿,以自身的魅力和对幼儿的尊重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美,同时,也要对钢琴及其他乐器有必要的演奏和教学功底,有一定的舞蹈和戏剧方面的才艺。 幼儿音乐教育毕业论文:幼儿音乐教育过程中如何结合幼儿个性特点 【摘 要】音乐是一门启发幼儿思维、培养幼儿艺术修养的重要学科,在幼儿教育过程中,音乐课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对幼儿音乐教学过程中结合幼儿个性特点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幼儿音乐教学水平。 【关键词】幼儿教学;音乐教学;兴趣提升;方法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很多学科的教育都不断提前,比如在幼儿教育阶段,就加强了音乐、绘画、语言等多种教育。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对于提高幼儿的音乐感悟能力有很大帮助。幼儿教育属于启蒙教育,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应该结合幼儿的个性特点,要加强对幼儿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使幼儿能够保持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音乐课堂上感受到更多音乐的魅力。 一、影响幼儿音乐学习效率的因素 第一,教学理念比较陈旧。在当前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还比较陈旧,还采用常规模式进行音乐教育。在课堂上一般都只是对各种音乐进行分享,教幼儿学会唱一些歌曲,并没有真正让幼儿体会到音乐课程的乐趣,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也得不到真正的锻炼。对于幼儿而言,其个性比较活泼,传统的教学理念导致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很多教师只是对各种教材进行讲解,因此导致幼儿对音乐课程失去兴趣。 第二,幼儿自身的基础较差。很多幼儿虽然对音乐课程有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音乐基础比较差,语言基础能力比较薄弱,因此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并不能真正掌握音乐学习的奥秘,很多幼儿只是在教师的指导或者单纯的教师帮助下歌唱练习。 第三,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理念决定了教学内容也比较单一,比如很多音乐课就是作为附属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因此很多音乐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没有践行素质教育的理念。 二、提高幼儿音乐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更新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音乐是幼儿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幼儿教育受到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在幼儿教育阶段不断普及素质教育理念,为幼儿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幼儿教育属于启蒙教育,是对幼儿的思维进行启发、对幼儿的综合能力培养奠定基础的过程。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都比较传统老旧,在当前的教育时代背景下,幼儿学校更关注幼儿的综合能力,更关注幼儿的主体性。音乐教育不仅是唱歌练习,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音乐教育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使得他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放松心情,以一种更加愉悦的精神状态去学习,去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态。对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不断地更新传统的教育理念,采用全新的教育模式进行现代化教学,提高幼儿对音乐的领悟能力和感知能力。 (二)加强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第一,丰富课堂氛围。传统课堂教育是单纯地讲解一些乐理知识,引导幼儿进行唱歌练习,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很多幼儿对这些枯燥的知识并不感兴趣,在现代化教学背景下,应该要加强各种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从而使得音乐课堂变得更加有趣、生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对此,可以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在幼儿音乐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可以借助多媒体改善课堂氛围,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音乐作品,让学生根据音乐作品猜歌名,分小组进行比赛,哪个小组猜中的歌名最多则可以获胜。第二,加强合作化教学。合作化教学管理模式的根本是榱硕土队锥的团结协作能力,可以激发幼儿的自主学习兴趣,比如很多幼儿生都喜欢进行探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幼儿生对外界的好奇心,进行合作探究教学。在这个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基础是要对班级的幼儿进行科学合理地分组,使得幼儿能够在小组内都得到锻炼。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进行合作教学,首先应该要让幼儿明确音乐教育的作用,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去分析和探讨音乐教育的作用,从而能够拓展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理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过程中,音乐课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是对幼儿生的艺术修养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过程。在幼儿音乐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要积极加强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从而提高幼儿音乐教学水平。 幼儿音乐教育毕业论文:浅析音乐游戏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帮助 【摘 要】幼儿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段,在这个阶段中,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想象能力会迅速成长。而对幼儿的教育和教育的方式方法等,也受到越来越多成年人的关注。幼儿的受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以及培养幼儿音乐兴趣等,已然成为当下更多家长正在关注的问题。文章论述了音乐教育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帮助。 【关键词】音乐游戏 幼儿 音乐教育 因为幼儿的天性比较好动,仍处在对周围世界好奇的阶段中,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时若形式比较单一死板的模式很可能让幼儿感到压抑。幼儿不配合音乐教学活动,教师和学生双方都不易完成教学任务,幼儿也感受不到音乐的乐趣所在。教师应该以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这一现象为重要参考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为幼儿创造出符合他们这一阶段多动好奇状态的课程。 一、音乐游戏对幼儿音乐教育的作用 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增加音乐游戏,能够让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注意力以及和其他小朋友的交往能力得到提升。幼儿可以在游戏过程中,学会跟其他人沟通,并且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抢椅子”的音乐游戏。教师在开始这一游戏之前,要选好背景音乐。那些童声歌唱、曲调轻快的音乐比较适宜。游戏开始时,教师要播放音乐,播放短短三十秒左右就可以将音乐停止,幼涸谝衾滞V沟哪且豢蹋要坐在距离自己最近的椅子上,没有抢到椅子的小朋友就要被淘汰了。幼儿在仔细听音乐并判断音乐几时停的过程,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在抢坐椅子时,需要幼儿以最快的、灵敏的反应能力坐在椅子上,这也锻炼了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和观察力。几轮游戏下来,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参与体会到游戏的乐趣,也在游戏过程中训练了大脑的反应速度。当然,除了这类对肢体积极作用更大的游戏,还可以开展对思维和幼儿脑力有益的游戏。通过游戏,能够提升他们的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却是没有边界的,所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更加有助于他们的成长。通过一些益智游戏,能够锻炼幼儿的想象力,也对幼儿日后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二、进一步融合音乐和游戏 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音乐教育,能够训练幼儿的听力和反应能力,还能陶冶情操,让幼儿在音乐包围的环境中成长。为了保证音乐教育中,音乐和游戏的良好结合,需要幼儿在游戏的体会音乐,在音乐中快乐玩耍。 1.幼儿是音乐教育的重点。幼儿处在比较多动、好奇的成长阶段,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可以通过增加音乐游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在选择游戏方式、规划游戏内容、设置游戏背景音乐的前提下,应该明确游戏的主体,在游戏过程中应该集中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在音乐游戏中设置相关情节,让幼儿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交流,让他们互相了解,并对音乐游戏和音乐本身产生浓厚兴趣。在音乐游戏中,幼儿会将自己的个性和喜好表现出来,其实幼儿的音乐游戏实际上是一个自我表达的平台。比如,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皮筋,让学生四人一组、自由组合跳皮筋。这个游戏有非常明确的人数要求,幼儿在规定内要和其他幼儿进行沟通,在四个人都愿意的情况下才能组成小组。沟通过程是幼儿自发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幼儿自主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幼儿还可以在游戏时间内跟小组其他伙伴商量怎们玩皮筋。有的小组选择了“马兰开花”,有的小组选择了别的游戏。选择游戏类型、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让幼儿处在游戏的主体位置中,能够让幼儿在愉快的玩耍中增加对游戏的兴趣。 2.音乐游戏须多种多样。越来越多的教师愿意在音乐教学中使用音乐游戏增加幼儿对音乐课的兴趣。音乐和游戏的良好结合利用,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有积极作用。音乐游戏中的游戏,形式最好是多种多样的。形式单一的游戏既不能体现音乐的多样性,又不能充分发挥游戏的趣味性,对幼儿的音乐教育也没有太大效用。选择多样的游戏,能够让幼儿在不同的背景音乐的配合中感知音乐。 3.重视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状态。利用音乐游戏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要密切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状态。为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和专注力等的培养,教师应该在幼儿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对其给予正确指导。幼儿在玩耍中掌握音乐知识,比单纯的音乐教育更有效率。当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要在游戏中积极正确的引导幼儿,帮助他们学到正确的音乐知识。比如,教师组织幼儿玩“丢手绢”游戏。幼儿在玩耍过程中会表现出真实状态,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密切关注幼儿的状态及变化。对于幼儿的做游戏时的状态和唱歌的状态,教师要敏锐观察。教师也可以参与到游戏当中,在与幼儿进行游戏时,能够将二者的距离拉近,让教师更加了解幼儿。 三、在音乐教育中添加音乐游戏的前提 1.物质基础。在音乐教育中添加音乐游戏,游戏中所用的装备和道具等物质条件是开展游戏的重要前提。有些游戏对场地的要求比较高,需要绿色草地。有些游戏则需要制备大量的乐器。有些歌曲游戏需要准备多份节奏图。游戏结束后还需要给获胜的幼儿颁发奖品。装备或者","期刊 >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I>学前教育" 11,"2018-05-14 23:17:48",幼儿爱心教育论文,0,"幼儿 爱心教育 幼儿教育论文",幼儿教师针对爱心教育的开展的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也好、游戏也罢只能称作一种方式方法。我所说的多样化可以解释为通过各种途径让幼儿多付出爱心、感受爱心。教师再多的说教、故事、挂图等等也不如让幼儿从关心身边的人开始去付出爱心,感受别人得到自己的关爱后的满足感更能激励幼儿。更加不如幼儿相互之间、幼儿与他人之间爱的交流所取得的成效。,"幼儿爱心教育论文:幼儿园爱心教育的个案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人类的爱有多种表现形式,如亲情的爱、教育的爱、尊敬的爱等。而爱心是包含于爱里面的一种情感和能力。弗洛姆认为爱是一门艺术,爱是需要学习的。幼儿爱心的培养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幼儿园也是爱心教育的重要场所。当前幼儿园的爱心教育进行得怎么样呢?幼儿园重视爱心教育吗?在幼儿园中又要怎样进行爱心教育,才能让幼儿感受到爱,学会爱,具备爱的能力呢? 本文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从受访幼儿园老师开展的爱心教育活动入手,分析爱心教育在幼儿园里的现状,探讨如何培养幼儿的爱心。在J幼儿园抽取30名教师进行访谈,对访谈进行录音,并翻录整理。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教师眼中的“爱心教育” 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他对教育的理解影响着教育行为,从而影响受教育者。关于什么是爱心教育,被访的老师是这样说的: “举例说,我们班的六一节目,排的是舞蹈《萤火虫》。我比较注重孩子情感上的培养,我就按照给孩子一种比较善意的体会,把萤火虫的发光、发热啊,这种自然现象解释给孩子听,然后提升到一种较高的层次,奉献的精神。” “我们会在教室的角落设置一个动物饲养区域,让小朋友养小金鱼啊,乌龟啊,我觉得这些都可以培养小朋友的爱心。” “这些在语言活动也是可以渗透的,我觉得并没有一个专门的主题来做这个。像平时我们在重阳节的时候,讲要尊敬长辈,老人,这其实就有培养孩子的爱心在里面。” “我觉得孩子本质就是善良的,像前段时间,我们北海有位中学校长得癌症了,我们发动全园捐款,孩子们很踊跃的。还有像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我们的孩子都有奉献自己的爱心。这些教育都是潜移默化的。关键是教师有没有这种意识,去引导孩子。” 教师意识到自身的角色是引导者,将孩子的爱心教育渗透到活动中来。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将孩子爱心的培养融入到对小动物的爱,对老人的尊敬和对受难者的同情中。这是一种比较自然和渐进的教育方式。教师们也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融入爱心教育,只要引导和激发出孩子的爱心,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二)教师开展的“爱心教育” 被访老师列举了一些幼儿园里开展过的带有爱心色彩的活动,数量还不少。 “捐款,爱心树,爱心朋友,爱妈妈……家庭,朋友,老师,各方面都有渗透这方面的教育。大班孩子去了福利院、敬老院,让孩子体验感受爱。” 这么多与爱心有关的活动是出乎我的意料的。当我们询问活动的效果时,老师的回答比较简单,“孩子很喜欢”。教师给孩子提供的是活动的体验而非单方面的说教与灌输。 “形式多种多样,渗透到各种主题活动中。两个孩子在争抢玩具,然后老师及时发现,进行一定的正面教育。” 被访老师认为爱心教育融会到教学活动中并不是困难的事情。像上面提到的正面教育,虽然是从争抢玩具开始的,但是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正面的道德教育,也是实施爱心教育的重要环节。 (三)教师在“爱心教育”中扮演的角色 1.引导者。 裴斯泰洛齐认为爱的种子是天生的,它们的根源存在于婴儿和他的母亲之间存在的关系。儿童对母亲的爱是来源于母亲对儿童的爱。同样,在幼儿园里,教师对幼儿也要本着慈爱之心,把幼儿园变成大家庭,由此培养幼儿对教师的爱,并培养其一般的义务和道德感。不管是J幼儿园中开设的动物饲养区域还是发动孩子为灾区捐款、去福利院看望老人等等活动,教师都是作为“爱心教育”的引导者。儿童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爱,并将这种爱逐步扩大到全社会。 2.施爱者。 教师是施爱者意味着教师是爱的给予者,这就要求教师首先是爱的拥有者,拥有爱心,拥有爱的能力。教师给予学生的是师爱,是无私的、主动的爱。教师是师爱的主体,幼儿是师爱的客体。教师在给予幼儿爱的同时,自己有成就感和满足感,而幼儿则在教师的爱中得到充分的满足和快乐,并且被爱感染和鼓励,在教师身上看到什么是爱,并学会去爱。斯普郎格曾明确指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的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就是教育的核心所在。”而唤醒儿童的心灵,只有爱才能担当此重任。教师扮演的施爱者就是用师爱引发出幼儿的爱,唤醒幼儿爱的心灵。 (四)幼儿园中的“爱心教育”多,孩子的“爱心现象”少 从采访中得知,J幼儿园是比较重视孩子的爱心教育的,但是受访者却认为“幼儿的爱心在生活中还是不怎么能够体现出来。”在J幼儿园,教师观察到孩子表现出较少的分享行为,对其他小朋友的关爱少有体现。被访教师认为,现在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中得到的宠爱太多。大多数父母都重视孩子的教育,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但他们往往忽视了怎样教孩子回报自己的爱。父母过多地施爱,造成了孩子不会去爱。 另外,受访老师还认为“孩子有时的冷漠和单亲家庭有一定的关系。”但随后她又举反例推翻这个命题。“但是,我们班只有一个孩子是单亲,他跟妈妈过的,母亲比较敏感,对小孩的教育比较在意,但这孩子在爱心这方面发展得还是挺好的。”最后,教师认为家长的引导才是孩子是否表现出爱心的关键。 Y老师提出了一个自己的观点,她们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每个孩子的内心本质来说是比较单纯,天真的。有些孩子这方面来得比较容易(激发),有些孩子就困难些。”Y访老师认为,孩子天性就是具备爱的能力和爱心的,不过要通过教师或家长的引导才能被激发出来。也就是说,孩子在参与这些爱心教学活动的时候,他们体验到了爱心,体会到了什么是爱心行为,但是,他们不一定马上就表现出来,需要成人的引导。 (五)影响“爱心教育”的主要因素 1.家庭因素。 孩子先是从父母那得到爱,才有了对爱的认知,有了施爱的榜样。孩子理解父母对他的爱,体会到应该回报父母的爱,才会使他具有爱人、关心人的情感。 G老师:“从自我做起,家长本身做起,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模仿能力很强,正面的榜样,友善的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强调了家长在孩子的爱心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幼儿爱心教育论文:幼儿教育感想之“爱心教育” 摘 要: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幼儿教育主题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就自己的感想与大家分享。爱心教育的基本是爱的教育。既要有爱的基本含义的理解,也要有实际的诠释。让孩子明白爱的含义只是开始,而真正的目的是要孩子在生活中付诸于行动,进而影响孩子的一生。爱的教育不只是教师和学校的的事。伴随孩子去实践最多的是家长,实践的主体是社会。所以,真正的爱的教育更多的事需要家长的参与、社会的支持。爱的教育方式方法要多样化。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仍是一个值得长期坚持的教育 关键词:爱的教育; 幼儿; 坚持 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幼儿教育主题,围绕着这样一个主题,不少的幼儿园、幼儿教师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与之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与教育方式方法也在不断的实践与摸索中应运而生,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就自己的感想与大家分享。 一、爱心教育的基本是爱的教育。 也许,大家以为这是当然,无需再提,可是对于“爱”的真谛又有几人真正深入的了解?我们对于幼儿进行的爱的教育大多只局限于教师的教育过程,我就曾看见过这样一个案例:课堂上,老师“孔融让梨”的故事讲完了,他问学生:“春游时,你带了两只梨,而同学小明却什么水果也没有带,这时你会怎么办?”全班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让一只最大的梨给小明!”老师笑了,因为这节课成功了!可是,他刚回到办公室,学生就来叫了,有两个小朋友吵了起来,为的是争抢一只稍微干净的皮球玩。 当我第一次看见这样的案例是时,有着似曾相识的感觉。只是在一次看图讲故事之后,而孩子们抢的也不是皮球。我只能感叹从某种角度说我的那次爱的教育根本称不上是“教育”,因为对于孩子而言,那只是我在组织教育活动时将规定的爱的含义像传授学科知识那样“教”给儿童,即通过直接告知的方式,直接告诉孩子爱应该是什么。孩子的任务就是将教师所传递的那些知识记住。而我也简单的认为爱心教育就是让孩子能对某些给出的事件或现象做出一个简单地判断,即让孩子能说一说我们应按怎样去爱。而实际上,许多事件或现象是不能简单地说一说,它包含着每一个人对爱的理解和用实践行为的诠释。所以我要提出爱心教育的基本是爱的教育。既有爱的基本含义的理解,也要有实际的诠释。让孩子明白爱的含义只是开始,而真正的目的是要孩子在生活中付诸于行动,进而影响孩子的一生。 二、爱的教育不只是教师和学校的的事。 长期以来大家一直认为,学校承担着社会文化价值维持与传递的功能,教师依据社会的要求和教育大纲的规定,代表着社会,将这些社会文化价值有计划有系统地传递给孩子。那么不管什么样的教育都是教师和学校的事。这样的想法、做法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各类教育活动。在爱的教育上不能再让其延续下去。这是有原因的,正如我们前面提到教师的教育活动让孩子明白爱的含义只是开始,而真正的目的是要孩子在生活中付诸于行动,进而影响孩子的一生。而伴随孩子去实践最多的却是家长,实践的主体是社会。所以,真正的爱的教育更多的事需要家长的参与、社会的支持。教师不要再在那里身单力薄地“苦苦教育”着,那样教育的结果大多是徒劳无功的。 三、爱的教育方式方法要多样化。 幼儿教师针对爱心教育的开展的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也好、游戏也罢只能称作一种方式方法。我所说的多样化可以解释为通过各种途径让幼儿多付出爱心、感受爱心。教师再多的说教、故事、挂图等等也不如让幼儿从关心身边的人开始去付出爱心,感受别人得到自己的关爱后的满足感更能激励幼儿。更加不如幼儿相互之间、幼儿与他人之间爱的交流所取得的成效。 但无论是什么方式方法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最基本的就是把我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顺应孩子的自然,尽量避免强制。顺应其自然而不是任其自然,教师、家长的启发和引导要适时、适情,以便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仍是一个值得长期坚持的教育,让孩子的一生就从爱开始。 幼儿爱心教育论文:基于爱心交流视角的幼儿园教育创新研究 摘要:爱心交流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特别重要,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以重点运用,得到孩子们的认可,形成比较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基于爱心交流视角的幼儿园教育创新研究是必要的。 关键词 : 爱心交流视角;幼儿园教育;创新研究; 幼儿时期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关键是成人怎样正确引导和培养。在爱心教育中家长对幼儿的影响至关重要。家长要以身示范,做孩子的榜样。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是教育的第一要义。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孩子进行爱的情感教育。基于爱心交流视角的幼儿园教育创新研究成为当前幼儿教育的最佳途径。 一、爱心教育的意义 如今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家中缺乏能够与之分享物质和感情的兄弟姐妹,加上现在的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视为掌上宝,对其宠爱过渡,唯恐自己的孩子被人欺负,受委屈。于是孩子在家长的溺爱下,形成了不少弱点,其中最大的弱点就是缺乏爱心,心目中只有自己而不合群,不关心他人;不会与同伴和平相处,打架、冲突时有发生,这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发展。因此,“爱心”教育迫在眉睫。父母“身教胜于言教”,用自己的行动来感染孩子,让尊敬长辈的优良品质发扬光大。活动后,通过与家长的交谈以及看到家长反馈来的记录。我们也很感动。父母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洗脚的情景,每个人的眼里含着泪花,心中涌动着感动,此时,充分体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意境,每个人胸口堵着感动,多少年来,还是第一次给自己的父母洗脚,怎能不感动? 二、基于爱心交流视角加强幼儿园教育创新 (一)多带孩子到自然环境中 爱好大自然是幼童的天性。大自然的一切是那么神秘美丽,接触自然的活动是那么妙趣横生,孩子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能得到许许多多的欢乐并获得美的感受,丰富他们的情感。家长在引导孩子感受和欣赏大自然的美的同时,要教育孩子关心和爱护大自然,告诉孩子这美丽的大自然是属于大家的,草坪不能践踏,花木不能攀折,果皮杂物要仍进垃圾桶。 (二)利用优秀文艺作品进行情感教育 幼儿在认识上具体形象化的思维特点,家长应充分利用适合幼儿的生动形象的文艺作品,如图画书,影视,童话等对孩子进行爱的情感教育。幼儿特别喜爱童话故事,童话中的角色和情景在幼儿头脑中栩栩如生。当故事中的主人翁遭到不幸时,最能使幼儿产生同情心,打动他们幼小的心灵。许多成年人都会记得“卖火柴的小女孩”,“灰姑娘”等外国著名童话和我国不少民间故事,对童年时代培养善良的情感起到很大的作用。现在也有不少颂扬热爱父母,热爱同伴,热爱人民,爱护公共财产等高尚精神的优秀儿童故事,我们可用幼儿易懂的语言将这些故事讲给孩子听,滋润他们幼小的心灵。 (三)善于结合日常生活对儿童进行爱的情感教育 例如,孩子的奶奶蹲在那里摘菜,有心的妈妈便可对孩子说:“瞧,奶奶在为咱们摘菜,她蹲在那儿多累啊!”孩子听后可能会去为奶奶搬个小椅子。这时,妈妈便要抓住这一时机,对孩子关心奶奶的行为予以肯定,进行心理上的强化:“奶奶,您还累吗?”妈妈问奶奶。“不累了,我的小孙子知道心疼奶奶了!”孩子受到夸奖后,心中也美滋滋的。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定会重复这种良好行为的。 (四)在爱心呵护中以身示范 幼儿的模仿性极强,他们是在模仿中学习做人的。家长是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的主要对象,如果做家长的平时尊老爱幼,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善良的情感和行为必定会深深地影响孩子,培养他们一颗爱心。某幼儿园中班的一位老师曾向我讲述这样一个感人的事例:有一天,幼儿园为孩子们准备一种美味的点心,小朋友中午吃午点,每人一块,孩子们都高兴的品尝着可口的午点。但有一位小朋友悄悄地把点心放进衣兜里,当老师询问他为什么不吃点心而装进衣兜里时,孩子说:“因为我爷爷病了,我想把点心带给爷爷吃。”这孩子为什么如此关心爷爷呢?这位老师为此进行了家访,得知孩子的父母平日非常孝敬老人,他们全家进餐时,总是习惯地把最好的菜肴先给爷爷奶奶吃。每当老人身体不舒服时,妈妈就叮嘱孩子:“今天我们说话,走路都要轻轻的,晚上也不要看电视了,因为爷爷头晕,怕吵。”受爸爸妈妈的影响和教育,孩子也就自然有一颗孝敬爷爷的爱心。 三、特色教育 现在很多幼儿园一味强调特色教育,例如:英语班、心算班、舞蹈班等等。小宝宝过小就戴上了艺术教育的高帽子。我认为不是很可取。孩子太小,不要认为学得越多越好。关键在于循序渐进。东西学得不在多,而在于是否有利于促进孩子其他如:心理、情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发展。文学作品,教师有心用合适的方式去带领幼儿走进这本书,就一定能够在孩子的身上看到影响和变化。假设将幼儿道德行为的发展分为外烁阶段、中间阶段和内发阶段,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幼儿不可能直接越到最高层次,尊重幼儿的道德行为必须有一个由外而内的过程,这首先需要通过良好的道德环境,以及借一个合适的外在动机,让幼儿逐步地朝着积极的方向靠拢,随着时间、经验的累积,慢慢地转化为内部动机。 四、老师用自己的爱潜移默化的感染孩子 用自己的爱,感悟着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拥有爱心是我们干这份工作的首要条件,没有对孩子的爱,谈何对孩子的教育,其他的也就无从谈起。爱,画出来就是一颗心,一颗红心。用爱心对待孩子,孩子也会用爱心回报我们。创造一个公爱的氛围,让每个孩子都感觉老师是爱他们的,老师对任何孩子都是一样的。适当的锻炼孩子独立处事的能力,不会做的时候,老师教,可学会了,就要自己做,不能让孩子养成事事都是别人为自己做的不良习惯。在这一点上,更需要家长多做些努力,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启蒙老师,孩子们在幼儿园所养成的好习惯还需要长时间的巩固。 幼儿爱心教育论文:幼儿教师爱心与教育读后心得感想 终于读完了这本书,当我合上书时,我深深地懂得,做一个教师,爱心比起其他的任何东西都要来的重要。如果说最初的爱来自于职业的要求,自己命令着自己,自己提醒着自己,那么,能让这爱绵延不绝的,是我们的“心”。 《爱心与教育》启发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要吝啬自己动人的微笑,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它们是清香宜人的玫瑰,它们是哺育万物的阳光雨露,它们是滋补孩子们心灵的灵丹妙药。我由衷地佩服李老师,尊敬李老师,因为他是那么富有爱心、童心,真心,信心。也正是因为是这样的人,李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总是充满无限真情,也正是因为这样,李老师以爱回报爱,从而使教育获得最终的“成功”。想着,看着,愧疚之心不自觉地油然而生,诚然,我也是爱孩子的。我会为孩子生病而忧心忡忡,我会为孩子的退步而发愁,我会为孩子的一点进步而感到欣慰万分……但,我的性子有些急燥,常常忍不住发火,李老师却能坚持不懈地播撒爱的种子,细心呵护着那颗颗幼芽,让他们不断地成长,这一点无颖深深地震憾了我,是的,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无颖会使学生接近我们并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但仅止于此是远远不够的。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公务员之家: 我们班有一位幼儿叫周张恒,性格及其内向,生活习惯也比较薄弱,他从不愿意和老师交流甚至是打招呼,从不愿意在幼儿园中吃饭,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一个学期过去了,虽然我们两位老师都尽了力但是他的进步还是微乎其微。还是《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给了我启示,对啊我们要用心去对待他,要主动和他聊天,要积极鼓励他。一天他早上来园时又突然不愿意和我们说早上好了,而且还躲在奶奶后面不愿意出来。他奶奶有点生气了刚想训斥她我就马上阻止了他说:“周张恒不是不愿意跟老师打招呼,是已经在心里打过招呼了,对吗?”他看了看我点了点头。第二天,他又躲在了奶奶后面,但是轻轻地说了声“老师早”。我马上走过去笑着对他说:“嗯,你说得真响!明天还要再响一点,让小朋友也听到,好吗?”他没有回答我,但是我知道他已经在心里默许了。果然在这之后,他每天都愿意用响亮的声音和我们打招呼了。 老师啊,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像李镇西老师那样,用我们的真心、爱心和责任心,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颗智慧之心,仁爱之心,包容之心去拥抱我们的事业,拥抱我们的孩子! 幼儿爱心教育论文:刍议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的策略 摘 要:在人的一生中,幼儿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情感教育时期,如果在幼儿期实施积极和健康的情感教育,它将为人一生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幼儿的爱心教育主要是由幼儿周围的人进行教育指导的,教员主要是教师和家长。没有情感教育,就没有完美的童心。养成儿童良好的情感素质的是完美人格的表现,也反映了将来的全民素质。因此,幼儿的爱心教育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爱心指导;幼儿教育;培养策略 目前我国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家庭教育环境以儿童为中心,父母完全把孩子当成“掌上明珠”。 在家里孩子主导地位,受到父母和祖父母更多的爱和关怀,许多父母只知道一味地对孩子“爱”,但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去理解长辈对他们的爱。他们认为父母的爱是一种理所当然的行为,对父母,伙伴,以及周围的人和事无动于衷,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例如,刚上幼儿园的孩子,特别是小班的孩子,集体的玩具,书籍等只要是他们喜欢的,就认为这是他的,如果别人不允时,他或大声哭泣或手抓住,用嘴咬,脚踢,嘴里不停地哭泣,“这是我的,不要给你”!如果一个孩子再这样的环境中长此以往下去,长大以后会很难尊重他们的父母和爱他的人。因此,加强对童年爱心的培养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对孩子们实施爱心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孩子开展爱心教育。 一、以亲情为主线开展家庭爱心教育 父母是孩子们的启蒙老师,在生活的道路上,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指南,第一道路标,在爱心教育父母的行为影响着孩子的发展。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只有富有爱心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富有爱心的孩子。孩子时时刻刻把父母作为自己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身教重于言教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家庭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是社会和幼儿园不能比较的,孩子最喜欢的是家庭,最亲密的是父母,最爱在一起做游戏,关键时刻与幼儿园的共同教育,将收到不可估量的效果。 二、保持良好的心情回应幼儿 我们的生活处处需要爱心,尤其在幼儿阶段的孩子们更需要得到爱心,记得一位名人曾经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教育好孩子是我们的神圣职责,要想完成这一神圣使命,就需要我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身心地奉献出我们的“爱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随时随地,解决发生在孩子身边的每一件事,要态度和蔼地给孩子们讲解。大多数教师在表达积极的意见和快乐的情绪时,比较容易做的,但是当表达负面的,消极的意见和不愉快的情绪时,通常很难做到。快乐的表情往往让人感到舒适,愿意接受不同的意见和批评。这对于幼儿来说更是如此。教师以愉悦的心情表示对儿童的评价或教导,儿童就比较容易接受并愿意服从; 那种对幼儿大声责骂的态度,很容易导致孩子的畏惧心理,从而削弱教学效应,导致教育效果大大降低。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展爱心教育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生动,激发幼儿兴趣,愿意接受等教学优势。幼儿已经具有思考,判断是非的能力了,对于美好的东西非常向往,孩子们能够通过自我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在这一点上,老师应该积极配合孩子,为幼儿提供有利的社会资源。给孩子展现一些真善美的世界,让孩子真正体验真善美的生活。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孩子在电视上看到公益广告《母亲・洗脚》后,主动为忙碌一天的母亲洗脚。所以我设计了一个爱心公益广告。儿童通过观看公益广告《爱心传递》《让座》《把书献给爱书的孩子》、《关爱别人快乐自己》等,让孩子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通过自由讨论,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后感,懂得如何尊重自己的父母,尊老爱幼,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四、为幼儿提供爱的机会 当前许多父母只知道盲目爱孩子,却忽视了给他们的孩子提供爱的机会。爱的实施和爱的接受是相互的,如果孩子们只是一味地接受爱,逐渐地,他们就忘记了实施爱的本能,只知道要,不知道给,感觉父母照顾他是理所当然。有些家长认为,对孩子多点关心和爱,等他长大了,自然会尊重他的父母,爱他们的父母。事实上,这是一个误区,你平日里没给孩子学习施爱的机会,怎么可能去照顾父母呢?有的父母认为,孩子的任务是学习,其他都不重要,只有学习好,将来才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所以什么也不让孩子自己做,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学习固然重要,但对于孩子的性格,习惯,素质,以及孩子的心理发展,对孩子的成长也尤其重要,而这些需要在实际生活学习中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 例如:让幼儿参与到幼儿园开展的公益活动及为贫困的人进行募捐活动中,这也是一个学习施爱的极佳机会。只有持之以恒的培养才会将爱的种子扎根于孩子的心中,形成自发意识的行为。 五、及时认可和鼓励 作为一个幼儿园老师应该把更多的爱,鼓励和认同赋予给孩子,鼓励每个孩子,捕捉孩子的优点,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无论孩子取得了什么进步,教师应及时被认可,适当给予鼓励,或及时拥抱,或给孩子一个小礼物,让孩子从老师身上能感受到妈妈般的温暖和爱。这就要求教师在完成任务时及时地认可幼儿,并在他们遇到问题或困难时鼓励他们。 教师的鼓励是对幼童也是一种力量,如“你自己下楼梯,真勇敢!”“你扶起摔倒的小妹妹,真有爱心!”等类似语言,再加上老师亲切的语言表达,爱抚行动将会使孩子们的自信心大大提高,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六、结语 因此,对儿童的爱心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提高儿童素质教育的基础项目,爱心教育对幼儿健康成长的实施起到了推动作用。 孩子的童真需要我们倾心呵护,只要我们将爱的种子播撒到孩子的心灵深处,就一定会硕果累累。 幼儿爱心教育论文:爱心教育要从幼儿抓起 一、构建爱的环境,开展爱心教育 要让孩子懂得爱、学会爱、撒播爱,首先要让他们感受到爱是具体可摸、活生生存在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爱心教育不是干巴巴的训话,也不是冷冰冰的说教,而应是充满情感的教育行为。为幼儿创造一个爱的环境,这是进行爱心教育的关键。 幼儿在园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要让孩子感受爱心,首先要让他们感到老师是爱的天使,是温暖的小鸟,让其在时时刻刻的注视模仿中接受爱的教育。早晨入园接待时,老师可在门口与孩子们热情打招呼,摸摸头、拉拉手,欢迎他们的到来;休息时与孩子们谈谈心,对特别的孩子给予特别的爱;活动时,要对弱小畏难的孩子吃偏食,让他们多玩多动;上厕所时,帮孩子提提裤子、系系鞋带;午点后,帮孩子们擦擦嘴、洗洗手。这些爱的举动,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创设播爱平台,开展爱心教育 1. 通过讲故事唱儿歌等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例如,《小花猫生病了》《老豆豆过生日》《爱唱歌的小麻雀》等儿童故事,脍炙人口,生动感人。老师要声情并茂地讲,鼓励幼儿要绘声绘色地讲,讲完后,要引导幼儿从新奇生动的故事情节中走出来,去认识其中的对与错、好与坏、谁是榜样、谁是“坏蛋”,再结合身边的人或事举一反三,帮他们分清是非、辨别真假。久而久之,幼儿就会效仿故事中的角色说话、做事,进而形成良好的待人处事品质。 2. 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体验爱的真谛。游戏是幼儿教育的主导手段和活动平台。教师要善于运用幼儿游戏中自主自愿的规律,将爱心教育贯穿于活动始终,引导幼儿在娱乐中学习互助互帮,在嬉戏中体验集体的智慧力量,在玩耍中提升包容和谐的心态。例如,我们可以要求幼儿扮演家庭成员的角色,感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的分工职责,体会他们照顾别人的辛劳。在玩游戏《小丽摔倒了》时,要让幼儿动脑筋、想办法,明白在生活中遇到一次次自己或别人的“跌倒”应该如何面对,应该如何有力地站起来,应该如何避免那些无谓的“摔倒”,一天比一天坚强自信。 3. 依据时令环境培养幼儿美的情怀。幼儿的心灵如同一张白纸,他们好奇、渴望了解五彩缤纷的大自然。作为幼教工作者,要恰到好处地满足孩子的天性,带领他们走向自然,走向美,感受美,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怀。春天,带孩子到户外,看看花,闻闻草,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和万象更新。夏天,带孩子到树荫下乘凉,抚抚枝杆,摸摸叶片,感受绿意和生命的神奇美丽。迎着丝丝凉风,触摸自然力量和感受惬意。秋天,带他们到田间地头,看硕果累累,闻瓜果飘香,体会劳动的光荣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冬天,带他们掬一把皑皑白雪,翻弄冰清玉洁的瑰丽,为弯腰的松柏挺直脊梁。诸如此类,对幼儿来说是生动的,是新鲜的,是感性的,是可以刻印在心灵上的。长久下去,幼儿洁白的心灵画板上一定会烙下美的印迹。 三、树立典型榜样,开展爱心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幼儿是模仿着长大的,这是他们的天性。在幼教活动中,要善于树立榜样的标杆,让孩子在模仿中明白事理。首先,幼儿工作者是最大的榜样,要时时以身作则,处处言传身教,给孩子做好模范。比如,有幼儿摔到了,老师应该第一时间跑过去,轻轻地扶起,用手摸摸,甜甜地问问:“疼不疼啊?小乖乖。”“乖孩子,不哭,下次要慢慢跑!”同时帮幼儿擦掉眼泪,掸去泥土,领回教室,进入游戏。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些举动虽小,但是孩子看在眼里,会记在心里,当下一次面对同样的情景时,他们也会模仿老师的一举一动,久而久之,即能内化成为关爱的习惯和品质。 同伴良好的行为形象最能影响孩子积极勇敢地朝向真善美。譬如,某个小朋友主动帮助老师收发玩具,某个小朋友主动整理图书,有人擦玻璃很干净,有人整理桌凳很科学,有些幼儿经常使用“谢谢”、“对不起”、“麻烦”、“没关系”等礼貌语言。老师看在眼里,要及时鼓励表扬,善加诱导,必要时可以录成视频,在活动中播放宣传,引到幼儿向“榜样”看齐,进而形成互帮互爱、文明和谐的班风。 幼儿爱心教育论文:谈家长对幼儿进行爱心培养教育之见 摘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个性行为品质,并使之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强有力的催化剂。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只有富有爱心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富有爱心的孩子。孩子时时刻刻把父母作为自己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身教重于言教就是这个道理。因此,父母平时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孝敬老人、关心孩子、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等,让孩子觉着父母是富有爱心的人,自己也要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关键词:家长;爱心;指导;培养;教育;幼儿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不得不面临着这样的问题: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家庭中独生子女现象的逐渐普及,孩子已成为每个家庭的中心和重心。父母长辈的过多保护和百般溺爱,渐渐地促使孩子养成了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个性品质,他们在接受来自于成人的源源不断的关爱时,感到非常地理所当然,因而他们也就丝毫不会去考虑别人的需求与感受。长此以往,这样的孩子,在群体中与他人相处时往往就会时时处处考虑到自己的利益,表现出冷漠和自私的不良行为倾向。试想,这样的孩子将来在立足社会、与人交往和处理人际关系时就会产生许多障碍问题,这种不健全的人格特征将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 在《学前教育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中班幼儿正处于个性情感初步形成并相对稳定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幼儿的认知与判断能力也已经有了初步的萌芽,抓住这一有效时期,加以科学、全面、形象、生动的情感熏陶,将有利于幼儿良好道德情感的初步建立。而作为学前教育机构的幼儿园,要使我们的爱心教育得以深化,体现实效,则必须要牢牢抓住家庭教育这一环节,以家庭环境的改造和创设为依托,使德育渗透在学校、家庭、社区各个领域,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说教式的教学模式。注重爱心教育的系统性与实效性,以景制情、以点带面,来实现学校、家庭教育的完美结合,从而实现家庭爱心的目标,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1.以亲情为主线开展家庭爱心教育 在我们整个的研究过程中,幼儿家庭爱心教育的实施,始终是围绕着""亲情""这根主线展开的。因为我们深深体会到孩子和父母那血脉相连的骨肉亲情是世间最浓烈最珍贵的情感。在孩子和父母之间更有着说不完的爱的牵挂、爱的故事。 我们有针对性地向孩子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说说家里谁是最早起床的人?家里有了好吃的东西,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舍得吃?当你生病时,爸爸妈妈会怎么样呢? 这些问题都是孩子们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所以他们有很多的直接感受和体验。他们争先恐后地说着和爸爸妈妈之间发生的故事,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笑容。可是当问到:爸爸妈妈为什么舍不得吃好东西?爸爸妈妈上班很累回到家还要做许多事,你有好办法帮助他们吗?有的孩子说""我妈妈说她不喜欢吃零食""有的孩子说""妈妈累了,叫奶奶来烧饭……""从孩子的答案中,我们不难看到,孩子们因为缺少情感体验,总是将自己置身事外,觉得那些是大人们自己的事。 2.以主题为形式注重情感体验与激发 由于受年龄和生活认知经验的限制,他们道德情感的形成还处于一种萌芽和不稳定的状态。因此,需要我们成人不断地给予引导、激励和强化。我们在家庭爱心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深化活动内涵、丰富活动形式、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为此,我们先后开展了""我的一家""""我爱爸爸妈妈""""学做哥哥姐姐""""客人到我家""""爷爷奶奶来过节""""大家一起玩""""我长大了""……等一系列的主题活动。我们对主题内容进行了合理的计划和编排,力求做到由近及远、由表及里、以情制景、以情动人。每一个主题的开展既有老师预设的活动(其中包括要求孩子观察记录爸爸妈妈做些什么家务、去父母单位参观访问、请弟弟妹妹上自己家做客等),同时还鼓励幼儿自己动脑筋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想法、做法,把自己关心父母、爱护弟妹、尊敬长辈的故事说给大家听,让小伙伴们一起学学自己的好办法等。 随着主题活动的蓬勃开展,孩子们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获得了情感、认知、语言、动手能力等各方面的均衡发展。我们教师也在和幼儿共同深入主题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与家庭、社区互动才能使我们幼儿园的情感教育熠熠生辉。 3.以互动为模式烘托情感激发的氛围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幼儿家庭爱心教育。因此,我们整个的研究过程就必定要和家长紧密合作,连手互动。我们利用家园联系窗、家长讲座、家园小报、家长沙龙、家教辨析会等形式,向广大家长介绍和宣传本课题实施和开展的价值和意义,以此获得家长的配合、发动家长积极参与。我们将定期开展的爱心教育活动方案详细地张贴在信息栏中,并明确标明家长配合的事项。例如:在三八节时,我们设计了""亲亲好妈妈""的主题活动。活动内容有:夸妈妈、画妈妈、唱妈妈、亲亲好妈妈等……。我们建议妈妈要配合孩子一起挑选妈妈的照片,告诉妈妈们在和孩子一起找照片的过程中,应该给孩子讲讲妈妈以前的故事(妈妈为了照顾你,不再精心打扮。妈妈生下你以后,身材不再苗条了。妈妈以前有很多的照片,现在的照片越来越少……)通过和孩子一起找照片,看看妈妈那么多的变化,使孩子在亲子交流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妈妈身上这么多和原来不一样的地方,其实都是为了我呀!在接下去的画妈妈的活动中,孩子们纷纷用自己的爱心画出自己妈妈最美丽的样子,把它作为礼物送给自己最亲最爱的妈妈。妈妈接受了这份礼物后,把自己的一份满足、一份感动写在了画上,而后幼儿园在组织了亲子聚会""我的好妈妈"",妈妈们和孩子围坐在一起,享受和感悟亲情。像这样的亲子活动内容还有:""爸爸真辛苦""""对换节""""我是爷爷奶奶的乖宝宝""等,通过亲子交流,让幼儿进一步体验父母长辈的辛劳,尊敬和关爱他们。 4.提供奉献爱心的机会 许多父母只知道一味地疼爱孩子,却忽略了给孩子提供奉献爱心的机会。其实施爱与接受爱是相互的,如果让孩子只是接受爱,渐渐地,他们就丧失了施爱的能力,只知道索取,不知道给予,并且觉得父母关心他是理所当然的。有的父母以为给孩子多点关心和疼爱,等他长大了,他就会孝敬父母,疼爱父母。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你没有给孩子学习关爱的机会,他们怎么会关爱父母呢?还有的父母认为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其他的都不重要,只有学习好了,将来才会有一个好的前程,于是什么事都为孩子着想,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的性格、习惯、品质、心理对孩子的成长、成才更重要,并且这些都需要在生活、学习中培养的,不会一蹴而就。持之以恒的培养才会使爱的种子在孩子心里扎下了根,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 我们在组织这样一系列的亲子活动中,在充分利用了来自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的同时,也帮助家长建立和形成了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使家长认识到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更认识到了孩子良好情感品质的建立会真正促进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 幼儿爱心教育论文:爱心和奉献是做好幼儿教育工作的基础 摘 要:天真的笑脸,纯净的童音是用来形容儿童的,而幼儿教育的任务就是让天真烂漫的儿童快乐健康的成长。幼儿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有着很大的差别,不需要教师有多高的专业水平,但是需要教师有爱心和奉献精神。 关键词:幼儿教育;爱心;奉献 三到六周的孩子像一颗在阳光雨露滋润下成长的幼苗,他们需要阳光的温暖,雨露的滋润,这阳光雨露就是爱。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想孩子的父母一样,把爱心倾注给每一个孩子。这样幼儿教师就需要奉献精神。有了爱心和奉献精神就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幼儿教师。 一、满怀爱心做好每一项工作 把幼儿教育工作当做一项事业来看待,你现在的付出会培育出未来的一棵棵参天大树,这就是教育工作的神圣所在。特别是幼儿更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用爱来浇灌。带着爱心去做每一项工作,认识到我们的教育对象将来会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就会觉得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是有价值的,就会有成就感。 幼儿教育工作非常琐碎,不但要教给孩子们一些基本的知识,还有开发孩子们的视野,更重要的是还要负责孩子们的生活。所以幼儿教师有着双重角色,既是老师,又是家长。孩子到了幼儿园里,事无巨细都需要老师来管,甚至孩子上厕所都需要老师负责,这也是幼儿老师的辛苦所在。做这些像保姆一样的工作没有爱心是不行的。幼儿教师要做到爱自己的孩子推及别人的孩子,就能够把爱给每一个孩子。有了这种爱心,是做好幼儿教育工作的前提,是做好幼儿教育工作的根本。 二、给予每一个幼儿理智的爱 不管是中学教师还是幼儿教师,教师给予学生的爱毕竟和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是有区别的。父母之爱是一种亲情之爱,血浓于水的爱;而教师给予学生的爱是一种关爱、理智的爱。但是这两者也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都是无私的,唯有无私才能让孩子感觉到,爱才能起到教育的效果。教师给予学生爱是有一定的目的性的,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起到教育的效果,而教育行为是一种理智的行为,因此,教师给予学生的爱也应该是理智的,幼儿教师也是一样。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让幼儿感觉到你既是老师又像父母,这样在幼儿教育中才能起到起码的教育的效果。要让幼儿感觉到你是爱他们的,但是也要听老师的话,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要做到这一点,幼儿教师就需要主要角色的转换。在照顾孩子们的生活时要像妈妈一样;在教给孩子知识,规范孩子的行为时就是老师的角色了。在实际的幼儿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随时转换角色。一会孩子需要上厕所了,你就是妈妈;一会教给孩子唱儿歌,你又变成老师了。这是幼儿老师和其它学段的老师所不同的地方。这样给予孩子的爱才是理智的爱,孩子们才能够在这种理智的爱中在知识、心智、身体方面健康成长。 三、幼儿教师要有奉献精神 上面已经提到,幼儿教师其实有双重身份,既是教师,又是父母,所以幼儿教师担负着双重任务:教育的任务,照顾幼儿在校生活的任务。这相对于中小学教师更累,更需要有奉献精神。可以这么说一个好的幼儿教师不一定是在专业上突出的老师,但是必须是一个充满爱心和具有奉献精神的教师。这种奉献不仅仅是外在的,也是内在的。在日常工作中幼儿教师要对孩子们事无巨细的进行照顾,还要备课、上课、组织孩子们做游戏等等,工作内容繁杂。内在,幼儿教师还要有博爱的胸怀,要分出对自己孩子的爱给自己的幼儿学生。幼儿教师的奉献精神正在于此。这也是幼儿教师值得尊敬的地方和与其它阶段的教师不同的地方。没有奉献精神是做不好幼儿教师工作的,幼儿教育这个职业是崇高的,幼儿教师是最值得人们敬佩的。 人们经常把学生比喻成小树、幼苗,把教师比喻成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幼儿教师不但是园丁,还是阳光和雨露,用母亲般的爱滋润着每一颗幼苗健康成长。爱心和奉献是做好幼儿教育工作的基础,是对幼儿教师最根本的要求。 幼儿爱心教育论文:浅谈在幼儿园实施爱心教育 幼儿期是幼儿情感发展的启蒙期,幼儿的情感发展如何,将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素质和个性发展。但是长久以来,身体发展的重要性已经几乎为所有家长所认识。然而,幼儿心理的健康却被忽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孩子以逐渐成为给个家庭的“核心”造成他们只懂得享受爱,却不知道去关爱别人。 幼儿有相当长的时间是在幼儿园中度过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对孩子们进行爱心教育是我们的责任。和在孩子们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我们通过教育和引导,从一点一滴做起,对幼儿实施爱心教育。 1.在教育活动中,对幼儿实施爱心教育。 设定以“爱”为主体的活动。例如,我们班开设了“谢谢你帮忙”这个主题。通过让幼儿对各种行业工作的了解,如带领幼儿参观食堂,参与简单的劳动等,让幼儿理解各行各业工作人员的辛苦,从而对服务我们的人心存感激。利用“三八”妇女节开展“我的好妈妈”的教育活动,从而让他们知道要感谢自己的家人。 挖掘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引用一些相应的故事,通过老师的讲诉、电脑课件演示、观看光盘等形式,师生共同参与讨论,让幼儿理解和接受。如传统的《孔融让梨》、《雷锋的故事》,现在的热心公交工作的李素丽的故事、感动全国的背着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的故事……让幼儿以这些人为榜样,从中让他们体会到别人奉献关爱带来的欢欣和快乐。 2.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要注意观察幼儿,要抓住一些突出事件和平常的小事,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比如:贝贝把摔倒的小朋友扶起来了、宁宁今天主动帮老师擦桌……这些生活中的小事,老师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从而强化幼儿的行为使幼儿短暂的、个别的、一时的爱心,转化为内在的自觉化的品质。 同时为幼儿创造机会,及时满足幼儿关心他人的心理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孩子关心他人的萌芽,抓住机会进行时时教育。幼儿感受到自己付出爱心带给自己和他人的快乐。 3.在社会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 3.1多带领幼儿参加有益爱心的社会活动。 我们可以组织幼儿园开展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捐赠衣物活动;帮助残疾人和孤寡老人的活动等。如带领幼儿给敬老院的爷爷奶奶献爱心活动。为敬老院的爷爷奶奶表演节目;帮敬老院的工作人员打扫卫生;手工作品义卖,用筹款购买玩具和生活用品,无偿的捐赠给了福利院小朋友们。通过这些活动的实施,在全社会形成一个人人献爱心社会风范。 3.2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有各种各样的人在为我们付出着。我们要让孩子从小学会感激别人。 “六一”是小朋友的节日,这一天我们邀请了所有的家长参加。节目的最后,孩子们伴随着“感恩的心”这首歌一起说:“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为我们做了很多很多,现在我们长大了,我们也要把爱献给您们。”说完后,孩子们在自己爸爸妈妈胸口贴上了一颗红红的心。许多家长都感动的留下了眼泪。通过类似的感恩活动,使幼儿得到爱的满足和学会从爱别人得到快乐,减少幼儿的自私、任性、缺乏责任感和不关心他人的行为,提高能力和自尊。 4.创设与爱心教育相适应的环境。 幼儿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的,一个好的环境本身就是幼儿的教科书和良师。它能够陶冶幼儿的情感,使他们的身心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良好的发展。要从心理上爱孩子。作为老师,就要为幼儿付出朋友间真诚的爱,母子间真情的爱。如:幼儿刚入园,离开了温暖熟悉的家和对自己呵护备至的亲人,他们会觉得一切是那样的陌生,这时,老师和蔼可亲的态度,无微不至的关怀,就会使幼儿产生安全、愉悦的情绪。老师对幼儿的爱,在幼儿中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幼儿之间更加友爱、融洽。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与人合作分享的品质。现在的孩子在活动中更多的注重自我中心、自我欣赏、自我满足,对于怎样与人合作、怎样欣赏与分享同伴的成功、快乐,体验的较少。笔者认为发扬互爱的关键在于:让孩子学会分享。分享行为是人类行为发展的重要方面,它保证了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通常被赋予很高的道德价值。我们在引导孩子与人分享时,既要体谅孩子“难以割舍”的复杂心态,同时又要教导孩子:分享,体现了自己对别人的关心与帮助,分享不是失去,而是一种互利。与人分享是幸福的,这样彼此关心、爱护、体贴,大家都会觉得温暖与快乐! 爱孩子也要创立良好的班级环境。在我们班每一名幼儿都会参与到活动室的布置当中。幼儿从家中带来了小动物、小植物放在自然角。每天,值日生会负责的为植物浇水、清除叶子上的灰尘,会按时的给小动物喂食,给小乌龟换水……让幼儿从对关心、爱护小动物、植物,逐渐转移到关心集体。从参与进一步激发幼儿关心周围事物,关心集体的情感。 蒙台梭利说:“生命的成长必须有爱的感觉,爱充实儿童的自觉性,他们的自我认识是通过爱得来的。”在幼儿园集体活动中,我们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必须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的培养,一言一行的引导,让爱在幼儿的心中扎下根。让幼儿懂得要去关心和爱护周围的人,从而逐渐懂得去热爱祖国和人民。 爱是蓝天、是大海,爱是阳光、是雨露。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就让我们和孩子一起为世界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吧。 幼儿爱心教育论文:浅谈幼儿的爱心教育培养 摘 要:爱是世间最美好的词汇,学会爱,我们才有平和的心态、博大的胸怀,懂得体贴与照顾,知道真情所在;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爱是一种情感交流,爱是一种行动体验,爱更是一种理解和尊重。 关键词:幼儿 爱心 情感 行动 陶行知曾说过,“教师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在幼儿园生活中,作为教师更应当与幼儿一起创造一个真善美的小世界。让孩子在感受别人爱的同时,也尝试着去爱别人。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明确指出: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感和能力。幼儿教育的对象都是3-7岁的孩子,他们幼小,像刚出土的嫩苗,需要“园丁”的呵护和培养,这时就需要教师用似春雨般的爱去滋润,似春阳般的爱去熏陶,这对正处于个性和道德品质形成的萌芽时期的幼儿来说,是进行良好品德教育的最佳途径。由此看来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应该让幼儿在生活和各项活动中时时感受爱,认识爱,学会爱。因此,我认为幼儿的品德教育,爱是永恒的主题。[1] 一、用情感表达师生爱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人间任何一种爱都无法比拟的,因为这种爱是一种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它是无比神圣的。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孩子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幼儿来说是一种良好的道德感化和心灵熏陶,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用语言来播种、用汗水来浇灌、用心血来滋润。对孩子充满爱的教育活动,都仿佛在为孩子打开一扇扇窗户,让孩子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并且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精神境界。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热爱幼教这个岗位,我捧出一颗火热的心去热爱孩子,熟悉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真心实意地交朋友,使他们感到师生之间的真诚和依赖,教育才会成功。[2] 多懂事的孩子,只知他们平时爱惹我生气,不知他们竟也知道关心我!下课了,孩子们硬要把剥好的橘子塞进我的嘴里,说:“老师吃了它吧!吃了你的嗓子就会好了!”在那一刻我发现孩子们已经学会爱别人了,面对这金子般的爱,我顿时热泪盈眶了。这不就是高尔基说的:“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的确,爱是一种情感交流,当你把炽热的爱通过你的点滴传给孩子时,就会激起孩子对你情感的回报,从而乐于接受你所给予的一切。[3] 二、用行动体验传播师生爱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需要?用行动体验传播师生爱,这种爱要能够把每一个孩子爱到心坎里,爱的是那么温暖那么无私;孩子犯错时,能多给孩子一个机会,当孩子取得成绩时,会给孩子送上一片掌声;孩子有疑难时,又是孩子最好的帮手游戏时最好的伙伴最真诚的朋友;当孩子大胆表现自己时,老师是最好的欣赏者。一个甜甜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真诚的赞美、一个友善的态度,一颗充满的爱心……教师要用这份真诚的爱深深地去感染每一个孩子的心灵。[4] 小班幼儿刚刚入园,哭闹是常有的事情,看着他们哭着找妈妈的时候,我的心也被触动了,每每这时我便走过去把他们抱起来,摸摸他们的头,亲亲他们的小脸,让他们感受到妈妈一样的温暖……其实,我们平时的一言一行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孩子。所以当你生气想发火时,当你的言行没有为人师表时,请想一想,一面面小镜子正照射着你!”于是,我在孩子们面前非常重视榜样作用。[5] 三、用理解和尊重感染师生爱 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这应该是我们所有教师的共识。愿所有的教师心中都充满真爱,把不同的爱献给不同的孩子,让我们把真爱的种子种进孩子的心里,相信它能生根、发芽,并结出喜人的硕果。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6] 幼儿虽然年幼,但是他们同样有自己的思维,有能力做好每一件事,强加和包办代替就会使幼儿失去选择的主动权,使幼儿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出现事事处处依赖成人或者出现逆反心理,这对幼儿健康心理和思维能力都十分不利。成人应该重视孩子的想法,不应用成人的看法去评价孩子。这让我感受非常深刻的是在我初为人师时,没有太多丰富的教学经验,有的只是一颗热爱这份事业,热爱孩子们的心。当时在大班实习,心里有一丝紧张,有一丝好奇,在面对那些调皮的孩子起初显得束手无策。为这些,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向老教师取经,慢慢地我发掘了孩子们心理的渴望,知道了只有满足孩子们的需求才是师生间沟通的前提。教师就应该充分认识到:孩子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每个幼儿都是等待开垦的金矿,每个孩子都有发展的可能和潜力,教师应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自己作为一个听众、朋友,而不是一个威严的法官,在与孩子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的交流。[7] 冰心曾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是所有高尚品质和美好道德的核心。通过教育把孩子从自然人培养成为懂得爱、珍惜爱、有爱心、有责任感的拥有健全的人格的人。让我们把爱深深地扎根在孩子的心田里,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颗爱心! 作者简介:沈素开(1983.11~),性别:女,籍贯(河南商水),单位:河南商水县实验幼儿园,学历:大专,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幼儿爱心教育论文:让爱心教育作为幼儿快乐成长的助推器 【摘要】在学前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想从中萌发幼儿的一颗爱心,幼教人员应当启用自己的无限爱心工程,努力去教育、引导、传带和熏陶他们,让一粒“爱心之粟”能够绽放出万千“爱心之籽”,从而促使幼儿在享受“爱和被爱”之中健康快乐、茁壮成长。本文所述的爱心教育,即是笔者从事多年幼教管理,认真践行“冰心之爱”――“有了爱就有了爱的一切”之中摸索总结出来的一些成功做法。 【关键词】学前管理 幼儿爱心教育 健康快乐 实践与探讨 在独生子女占主导地位的现代社会家庭里,由于疼爱、溺爱、错爱甚至畸形之爱的泛滥存在,逐渐使得“龙子凤女们”养成了任性、娇气、自私和强烈依赖的性格心理特征。他们在无微不至的关爱与呵护中日复一日地成长着,却难以能够真正品尝“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温馨与快乐。瞧:在大街小巷里,一个幼儿因为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大哭大闹,任爷爷怎么哄劝都无济于事;在幼儿园里,一个小孩摔疼后坐在地上哭喊着,一群小朋友围观着叽叽喳喳、指指点点,却无一人能够上前帮忙或者表示一丝安慰;在班级里,一把椅子倒在那里,许多小朋友“绕道而行”却难见人把它扶正放平…… 由此可见,幼儿爱心教育已经到了不容忽视和毫不迟疑的时候了!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幼教实践与体会,试对此作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一是要在日常教育中让幼儿充分感知爱的存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幼儿一遇到困难和麻烦事,首先想到的要么是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等亲人),要么就是自己的老师。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从平时的生活中知道,这些人能够给自己带来“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关爱和帮助。由此说明,“爱” 是幼儿们最最需要的东西。因此在日常教育中,我们要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让孩子们能够从中深刻感知来自老师的关爱。首先,要做好“寓爱于教育教学之中”。为了拉近师幼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幼儿们时时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之情,笔者引导孩子们编制了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儿歌,如《老师就是妈妈》《我是老师的小宝宝》《幼儿园就是我的家》等。其次,要多用“肢体语言”向孩子们传递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之情。如善意的微笑、会意的眼神、轻轻的抚摸、鼓励的掌声等。几年前的一个中班幼儿,由于单亲家庭的特殊原因,她性格内向、胆小孤僻、不善言语,即使与老师和小朋友们也离得远远的。经过近一学期的努力,笔者就是凭着这些肢体语言把她“慢慢捂热”起来。当她来到大班的时候,已经能够在比赛过程中独自歌舞了。再次,“寓爱于快乐的游戏活动之中”。由于游戏是幼儿教育中最常见常用的一种活动形式,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等活动,对幼儿们进行爱的情感教育,让他们在“充满阳光和师爱”的欢乐环境之中健康成长。 二是要在爱的激活中让幼儿逐步学会如何去爱。有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既要享受被爱的幸福,还要经常通过“赠人玫瑰”来享受“手留余香”的另一种幸福,这才是爱的真谛和全部幸福之所在。本文从幼教实践中总结认为,我们在给予幼儿无限关爱的同时,还有更重要的是,善于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形式,对幼儿心中爱的情愫进行有效激活和放大,让他们能够深切地体会和感悟到爱的全部意义――被爱和他爱,把健康爱心元素逐步植入到了孩子们的思想和血液之中。如在《小黄鸭》音乐活动中,小朋友看到一只可爱的小黄鸭迷路了怎么办?……应该把小黄鸭护送回家。在《小娃娃跌倒了》歌舞表演中,老师运用优美的舞姿启发和带动幼儿“把小娃娃扶起来”。在《七色花》《送你一把伞》之类的故事教学中,对幼儿渗透爱的情感教育,更容易让他们理解、接受和模仿。通过有效激活幼儿们的“爱之情感”,努力促使他们产生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动,从而不断放大爱的教育效应。 三是要在家园对话中让幼儿逐步能够走向真爱。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听到有这样的谈论:一些幼儿在园所里确实是一个乖巧、礼貌、听话、懂事的孩子;然而一旦走出老师的“势力范围”或视野,立即像完全换了一个认识的,显得非常任性和自私,跟家长是要这要那甚至哭闹耍赖,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弄得家长无可奈何、好不头疼。究其个中原因,这是中国家庭的“溺爱与错爱”形成了孩子“自私恋我型”的性格心理。然而本文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有两点:其一,当今园所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方式确有不全面、不健康、不正确之处,如两者之间“各自为政”甚至互有抵触。如园所教育着力培养幼儿的独立自主、互助合作的精神和能力;而家庭教育中则人为地剥夺了幼儿的独立自强意识,不是“包办一切”就是“越俎代庖”。二是现代教育的触觉太短,延伸度严重不够,渗透力非常牵强。如家园所对幼儿的正面教育相比较,社会上不良之风对家庭和孩子的渗透影响力是非常强大的。对此,我们要真正肩负起“塑造灵魂、铸造精神”的","期刊 >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I>学前教育" 12,"2018-05-14 23:17:53",幼儿环境教育论文,0,"幼儿 环境教育 幼儿教育论文",如今的植物角,已不再是单纯的青青绿绿的小天地,它蕴含着孩子们共同关注的环保问题,并有孩子们通过观察收集到的信息,以及植物生长的记录。通过对植物的爱护行为,通过对环保意识的培养,幼儿还懂得了如何学习、如何探索、如何面对挫折,培养了积极的学习态度,获得了更多发展自己的机会。,"幼儿环境教育论文:提高幼儿环境教育论文 一、由浅入深地开展环境教育,促进幼儿良好环保行 为习惯的养成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节约能源等概念对于幼儿来说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我们应遵循从近到远、从小到大、由浅到深地进行环境教育。如:爱地球教育就从爱幼儿园——爱家乡——爱祖国这样逐层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就从爱清洁、讲卫生、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公共环境等方面进行;节约能源就从爱惜粮食、爱惜学习用品、节约用水用电、节约纸张等行为开展教育。这样从幼儿易于理解且与其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内容开展环境教育,能有效地帮助幼儿获得粗浅的环保常识,培养幼儿良好的环保习惯。而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幼儿懂得保护环境必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 二、结合各领域教学渗透环境教育,提高幼儿对环境的认识 能力和水平教师应当将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渗透到各领域的教学活动中,全方位、多角度地促进幼儿良好的环境态度、环境认知、环境行为的养成。1.在实施健康课程中,通过游戏、安全和营养保健教育等,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情景表演等方法渗透环境教育;通过对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健康的饮食习惯、自我保护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2.语言教育领域有非常丰富的环境教育资源,如许多散文、故事、儿歌和文学作品,都能让幼儿获得粗浅的环境知识,培养幼儿初步的环境审美观;通过谈话、表演、讲述等活动,教育幼儿爱护环境和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情感。3.科学教育与环境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应从感性经验入手,以人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通过实验、观察、探究等活动,引导幼儿了解周围环境、关爱环境、探究环境,掌握粗浅的环境科学知识。4.通过美术活动让幼儿关注环境、认识环境和参与环境创设,指导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玩具和手工,让幼儿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引导幼儿用艺术形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美好环境和美好生活的追求。5.日常中,还可以让幼儿利用废旧材料进行游戏活动,如用废旧纸盒进行建构游戏、体育游戏,用废弃的瓶瓶罐罐做角色游戏材料等等,让幼儿懂得珍惜资源。 三、开展环境教育专题活动,拓展幼儿的环境知识 开展专题性的环境教育,能更全面有效地促进幼儿环境素质的形成。1.幼儿园应每学期都有计划地开展一些主题性的环境教育活动,例如开展“减少垃圾”的主题活动,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小实验和讨论、制作等活动,让幼儿知道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初步知道循环再造、废物利用、物尽其用的好处,从而懂得要保护环境卫生,从小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行为习惯。2.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开展不同内容深度的环境专题教育。如大班可以开展“海洋的奥秘”、“昆虫世界”等主题活动,通过对海洋知识的探索,让幼儿了解海洋是生命的摇篮、生物资源的宝库,懂得保护海洋、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知道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学习区分益虫和害虫,懂得保护环境卫生,消灭害虫。中班可以开展“我爱树木”、“有趣的动物世界”等主题活动,初步了解动植物与人类相互依存的关系,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爱护动物,不滥杀和捕捉野生和珍稀动物,保持生态平衡。小班开展“缤纷的彩色世界”主题活动,让幼儿感受多彩的生活是美好的,知道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3.结合环境纪念日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如开展“植树节”、“爱鸟周”、“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专题活动,通过这些有意义的环境专题活动,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环境态度、积极的环境行为,为塑造绿色的心灵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实施互动式的环境教育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应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向家长宣传环保信息与知识,加强家园联系与沟通,让家长充分认识到环境教育与幼儿良好素质培养的必然联系。倡导家长带头做到:督促幼儿养成节约用水用电的良好行为习惯;陪伴幼儿看一些环保的专题片,并作适当的讲解和引导;带幼儿到公共场所认识与环保有关的宣传标语;带幼儿购物时要以身作则使用环保购物袋等,使幼儿在耳濡目染中逐步把外部的经验化成自觉的行为。此外,还可以让家长在参与资源回收活动,与孩子一起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玩具等活动中不断提高环保意识。鼓励家长多带孩子到大自然去领略优美风景带来的愉悦,知道爱护自然环境、珍惜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家园一致的互动式教育,能使环境教育事半功倍。 五、做好环境教育宣传工作,深化环境教育内涵 环境宣传教育对环境保护工作起着先导、基础、推进和监督作用。1.环境教育宣传经常化。教师应经常向孩子以及家长宣传环境保护的信息和知识;幼儿园应开辟“环保天地”专栏,广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2.环境教育宣传多元化。除了利用宣传窗作宣传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图、文、声、像等手段加强对幼儿的环境宣传教育;向家长派发“爱护环境,同创绿色家园”倡议书;组织幼儿创作保护环境的宣传海报,带孩子到社区去宣传环保;开展“亲子同创环保口号”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创作一些环保口号进行宣传;还可以进行环保服装制作和表演、环保绘画比赛、环保知识竞赛等等一系列的活动,充分发挥环境教育的辐射作用:一个孩子辐射一个家庭,一个家庭辐射一个社区,把环境教育宣传工作推向更广更深。环境教育与幼儿素质教育息息相关,“保护环境,拯救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责任,愿广大的幼教工作者都承担起培育绿色小公民的光荣重责,培育出具有良好环境素质的世界未来的主人,为地球缔造出绿色的明天! 作者:吴婉芹 单位:广东省江门市培英实验幼儿园 幼儿环境教育论文:幼儿园美术环境教育论文 内容摘要: 面向21世纪的幼儿教育,面临着如何把环境教育纳入现代科学教育,又 儿教育,面临着如何把环境教育纳入现代科学教育,又如何把握好幼儿环境教育特点,这些是值得我们讨论研究的问题。幼儿对于美术绘画活动具有极大的兴趣爱好。在绘画教育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 正文: 在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之际,世界正处于历史的转折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被世界各国所重视,绿色教育,绿色技术、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等观念日益被人们所接受,全球正掀起绿色浪潮,21世纪将是“绿色世纪”。为了加强环境保护,实现我国的可持续性发展目标,我国政府已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而环境教育则是贯彻落实这一基本国策的基础工程。 爱因斯坦说:“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幼儿学习的生命,没有兴趣或丧失了兴趣,幼儿的知识获取和智能开发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我们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也不例外,从培养浓厚的兴趣入手,在感兴趣的学习中渗透环境教育,让幼儿快乐、轻松、自然地接受教育。所以,幼儿园应把环境教育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力争把幼儿园建成培育绿色种子的摇篮——绿色幼儿园,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行为将决定下世纪我国环境状况的好坏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进程,同时儿童环境意识的增强又会进一步促进当代成人社会环境意识的提高,使整个社会形成良性循环。我 国是一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以上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民众的环境意识的提高,无疑对增强全世界人民的环境意识、改善全球环境的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所以,增强儿童的环境教育,把我们的下一代培养成为热爱地球、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的“地球人”、“中国人”是一项伟大的教育工程。 幼儿时期的儿童有独特的认知特点和学习方式,要把这样一个属于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展示给他们,就需要教师在复杂抽象的环境科学与轻松、形象的儿童活动之间建立一座桥梁,让幼儿对环境活动产生兴趣,在兴趣活动中加深对环境教育的理解及它的重大意义。 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如何在美术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这对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个崭新的课题。下面谈谈我在教育中的一些尝试与体会。 一、多角度渗透环境教育 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特点和优势。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包括欣赏、绘画、工艺等,它们对于渗透环境教育各有所长。 1、在绘画课中渗透环境教育。 首先,在绘画课中利用范画进行教学,能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环境知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如,在绘画《家乡的小河》这一课时,我准备了这样一张画。画的内容是:在一条小河里,河水乌黑乌黑的,河上还飘着一大片污物,散发着一阵阵恶臭,一群群鱼儿在水中痛苦地挣扎着。看完这张画,我提了一个问题:“鱼儿为什么在痛苦地挣扎?”学生们都抢着回答:“因为河水被污染了,鱼儿不能呼吸,快要死掉了,所以鱼儿在痛苦地挣扎。”通过对这幅画的欣赏,让幼儿知道小鱼喜欢生活在清澈的水里,如果水被污染了,鱼儿就会死去,只有我们不向水里乱丢乱倒脏物,保护好水的清洁,这样才能让鱼儿有美好的生活环境。通过这堂绘画不仅使教学目的达到,并增加了幼儿环保意识和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其次,我们进行绘画教育不仅仅只是通过绘画课、各种的绘画主题活动也能达到教育目的,而且加之环境教育的渗透,更能使绘画主题活动变的丰富多彩。 例 如,开展环保主题画展“美丽的春天”“小鸟的乐园”等通过幼儿的想象、创造,采用剪、贴、画等不同的表现手法、内容表现人物、风景、花鸟的不同,使主题画展表现形式多样,在描绘春天万物、红花绿草、蓝天白天,表现大自然美丽风景,鸟儿欢快、自由飞翔、茂密森林、鸟雀共鸣的同时,环境教育就渗透在了其中,并且使画面变的更加生动、多彩,充满生机。 开展“让未来的世界更美好”的幼儿想象画比赛,使幼儿们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的创新精神,描绘孩子们心事的理想环境:地球是个绿色的大地毯,到处是万紫千红的鲜花。人们乘着绿色的宇宙飞船,飞向那遥远的星空,将每一颗星球都铺上了绿色,每天晚上,满天都是绿色的星星。 再者,还可利用绘画课中的写生课渗透环境教育。写生课是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的一种绘画形式,根据他们这一心理特点倾向,我经常带小朋友们到外面去欣赏感受美丽的风景,知道美丽的环境能促进人们的健康,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但同时他们也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的存在,如乱丢垃圾、砍伐树木、工业污水、烟囱冒黑烟等与自然境致极不和谐的景象。通过直观的对比感受,使幼儿主动意识到创设一个美丽环境的重要性,从小养成幼儿的环境意识和行为。 2、在手工课中渗透环境教育。 手工课是幼儿园美术教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它既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又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在手工课中渗透环境教育,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手工课中的《纸盒沙发》、《撕纸画》、《蛋壳拼贴》、《瓦梭纸贴画》、《树叶贴画》等等。在发展幼儿动手动脑能力的同时,教育幼儿懂得利用废物,变废为宝,并使幼儿亲身感受废物利用的乐趣,有最初的成就感。同时教育幼儿不应随意乱扔垃圾,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3、在美术欣赏课中渗透环境教育,也能起到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专题美术欣赏中有许多课题,对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非常有利。教师可有意识的选择一些有关环保的作品,如《画家笔下的动物》、《大海的歌唱》、《美丽的天空》、《收获的秋天》等等,既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情趣,受到了美的熏陶,又激发了幼儿的环保意识,这对从小培养幼儿保护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美术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美术教学和环境教育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应该是恰当的,有机的,不能生搬硬套。美术教学和环境应巧妙地融合在统一的教学过程中,它是一个整体,不能将这两方面分裂或对立起来,应是让小朋友在掌握美术知识的同时受到环境教育。 2、注意不应反客为主。美术毕竟不是思想品德课和单纯的环境教育课,环境教育仅仅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个方面,是在传授美术知识的同进渗透这种教育。如果把环境教育的时间花得太长,就可能完不成其他的教学任务。所以在美术课中应把握准教育的时机和时间的长短,不应喧宾夺主。 3、将教师教育,幼儿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三种教育形式巧妙的结合起来。在环境教育中,教师的教育仅仅是一个方面,在教师主导作用下,还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根据教学内容搜集相关的环境知识素材,这样才能起到自我教育的作用。在课堂中让小朋友把自己收集的环境知识讲出来,又可起到相互教育的作用。这种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形式,往往比教师的教育效果还要大。三、初具成效 幼儿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增强了环保意识,他们不再让爸爸、妈妈买青蛙吃;看见爸爸、叔叔吸烟,会主动表示“吸烟会污染气候,有害健康,你们不要吸”。他们还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随手关灯、关紧水龙头、节约 用纸;把可再生利用的垃圾堆放到一起等;有的还会利用易拉罐、纸盒等制作一些玩具,并带到幼儿园和同伴一起玩。在外出游玩的时候,幼儿都能自觉的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不摇晃小树、不折树枝、不摘花草等等,环保意识和行为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 21世纪已扣响我们的门环,我们的地球能否在21世纪永葆绿色的青春,取决于今天孩子们心灵绿意的深浅。知识就是力量,绿色的知识就是绿色的力量。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我们应站在时代的前列,顺应时代的发展,把课堂中落实环境教育这项工作做好。为保护环境,拯救地球而积极行动,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共同为我们的地球缔造一个绿色的明天! 幼儿环境教育论文:幼儿环境教育的途径 1.创设种植活动的环境,激发幼儿关注环境的兴趣 (1)用记录本吸引幼儿关注植物角。由于幼儿对植物角的兴趣平平,我特地设计了一本“种子在发芽”的记录本。幼儿可以通过对植物的观察,将植物的变化情况一一记录在册。渐渐地,这一记录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对植物角的关注度,还让幼儿逐渐学会了观察事物,学会了用文字记录事物的方法。记录过程中,幼儿每天会去观察、照顾植物,慢慢地,他们体验到了照顾植物的辛苦,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更感受到植物生长的喜悦、成功以及来之不易。 (2)墙面布置使幼儿了解植物生长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我们利用教室周围的一切空间,以科学性、趣味性为前提,使幼儿通过看、听、做等各种形式接触到植物。如“种子的秘密”,通过将植物的种子一一呈现,使幼儿能在种子发芽后比较它们的茎、叶的区别。小班阶段的拟人化种子,使幼儿对原本陌生的植物产生一定的亲切感、好奇感,并对种子有了一定了解。到了中班,可以开展各种观察和小实验活动,比如“水到哪里去了”,使幼儿发现植物和人一样也需要喝水,并了解植物怎样才算喝饱了水“;比比谁的种子先发芽”,则激发了幼儿照顾植物的热情。慢慢地,幼儿会发现植物生长与自然条件之间的关系,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孩子们关心、热爱环境的情感油然而生,环保意识也随之增强。 2.增强幼儿参与植物角的自主性,提供与环境亲密接触的机会 适时增强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自主性,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对于植物的探索欲,也增进了幼儿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亲密关系。 (1)让幼儿成为植物角的建设者。幼儿对事物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一旦给幼儿自主选择参与的内容,就能大大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如鼓励幼儿将家中的植物放入植物角种植;让一名或几名幼儿合作照顾一种或几种植物,比比谁可以让植物生长得更好。当植物角经过了幼儿的亲手建立,自然会成为他们心中最美的亮点。 (2)让幼儿决定观察和管理的方式。可提供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幼儿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植物,主动去探索,增加幼儿的见识。如让幼儿在管理植物的过程中,逐渐了解植物发芽需要什么样的自然环境。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开始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管理和照顾,真正成为植物角的主人。 (3)教师应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幼儿真正的探索和学习,是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始的,活动中,教师应自始至终给予积极的关注。如在幼儿遇到问题,不能用已有的经验进行解决的时候,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帮助与引导。 3.家园协作丰富幼儿对植物、自然的认识 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活动的主要范围,只有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形成健康和谐的家园大环境,才能使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比如,家长除了为幼儿园送来种子、盆栽等丰富的植物,还需要成为幼儿最好的环保教育课外辅导者。 如今的植物角,已不再是单纯的青青绿绿的小天地,它蕴含着孩子们共同关注的环保问题,并有孩子们通过观察收集到的信息,以及植物生长的记录。通过对植物的爱护行为,通过对环保意识的培养,幼儿还懂得了如何学习、如何探索、如何面对挫折,培养了积极的学习态度,获得了更多发展自己的机会。 作者:周琴 单位:江苏省苏州高新区阳山花苑第二幼儿园 幼儿环境教育论文:对幼儿园环境教育的加强 一、提高家长的环保意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教育孩子爱护环境,就要提高家长的环保意识。我园每学期都设有家长开发日,在这天有意识地安排环境教育课,如“爱护花草树木”、“文明出行”、“垃圾分类”、“文明交往、不大声喧哗”、“节约用水”等。家长开放日成了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沟通日,为教师对孩子环境教育活动的交流提供了机会。我园向家长派发了宣传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环境保护局有关环境教育文件精神的一封公开信。在幼儿园网站挂出《自然资源》、《大气污染与全球问题》、《城市噪音污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等环境教育宣传资料。运用幼儿园的宣传橱窗、板报张贴我园的环境活动照片,公布幼儿园创绿计划,展示环境教育的成果。我园的家长学校还请了广州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的专家、本园家长学校的名誉校长李青叶对家长开展环保知识讲座,教授了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用水用电、回收资源、减低能源损耗的方法,使家长知道在幼儿的每个年龄段应进行什么样的环境教育,并明白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环境教育老师。还向家长发放了环境教育知识问卷,了解家长对环境教育的认识。通过多渠道的宣传教育,使家长深刻领会环境教育的重要性,有效地提高了家长的创绿意识。有了家长的理解支持,家庭教育与幼儿园的教育就形成了合力,在幼儿园开展环境教育就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二、把环境教育引向家庭 幼儿园教育孩子爱护环境责无旁贷。家长的言行,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园与家庭一起对孩子进行环境教育,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园把环境教育引向家庭。幼儿园开展了资源回收再用活动。在幼儿园内设点分类收集无毒无害的废旧品,让幼儿从小养成一种不浪费的习惯。在“世界环境日”开展“以废变宝,变废为美”的亲子废旧料手工制作活动,办用废旧料制作的教玩具展览。我园还把收集到的废旧品交到废品回收店,用所得资金购买种子和饲料,让幼儿在“种植园地”和“饲养区”感受种植和喂养的乐趣。各班都有“种植园地”,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种上各式各样的蔬菜瓜果,亲自浇水、施肥、除草,每天观察蔬菜的生长过程,既增长了见识,又培养了爱劳动的习惯。我园还让家长和师生一起收获蔬菜,在种植园地现场烹饪,共同分享劳动成果,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经常听到家长的抱怨:为孩子买了玩具,没多久孩子就玩腻了,好好的玩具堆放在一起,真可惜!无疑,这极不环保,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为了拯救这些堆放着的玩具,我园每学期开放一次跳蚤市场,让家长亲自带着孩子把自己孩子玩腻了的玩具带来相互交换。这样,各取所需,既为家长节省了买玩具的开支,大大提高了玩具的使用价值,也使孩子高兴,更直观地让孩子学习节约资源,提高了孩子的环保意识。 三、把环境教育带进社区 发挥环境教育的辐射作用很重要。如果能让一个孩子牵动一个家庭,让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让一个社区带动整个社会,保护环境就不再只是口号,而是市民的自觉行动了。我园把环境教育带进了社区,促进环境教育幅射作用的形成。结合环境保护节,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参加环境保护活动。例如,“植树节”在幼儿园所在小区组织亲子植树活动;在“世界环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水日”等节日到来的时候,采用板报宣传、发宣传资料、文化广场活动等形式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家长和孩子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经常有家长带着孩子向幼儿园或小区赠送小盆景,爱绿献绿已成为家长和孩子的自觉行动。建立幼儿园、家庭、社区环境教育网络,通过各种有益的活动向家长和社区宣传环保知识。例如,发给家长“保护环境的倡仪书”,让家长参加“保护环境知识答卷”,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和社区的环保活动。通过活动,加深了家长、社区群众对环保的认识,发挥了幼儿园环境教育对家庭及社区的辐射作用。在“六一”儿童节、“世界环境日”期间,我园主办了幼儿园与黄埔区环保局、鱼珠街和社区居委会联合举行的“庆六一,讲环保”大型文艺表演活动,在社区积极宣传环保。这次活动在社区反响强烈,有效地提高了群众的环保意识,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得到了领导和社区的认同。发动老师、家长与孩子充分利用废旧料制作各种教玩具,进行室内外的环境布置,促进幼儿与环境的互动。我园经常开展家园废旧料制作展览活动,中秋节把幼儿园布置得美轮美奂。使幼儿园焕然一新的花灯,就是亲子齐动手制作出来的。这些花灯让路过幼儿园的群众为之注目,发出赞叹。我园把一些手工制作送到社区文化站和亚运村展示,把环保教育成果在社会上展示出来。 四、让环境教育促儿童成长 一位家长深有感触地对我说:“在环境教育中,幼儿园变美了,孩子懂事了。”我能深切地感受到这质朴的语言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在我园回收的《环境教育活动反馈表》中,大多数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中能主动地向家人宣传用洗过衣服的水冲厕所、擦拭地板,用洗过菜的水浇花、冲厕所,出门要关灯,垃圾要分类等。在环境教育中,幼儿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在幼儿园再也难见有乱丢、乱吐、大声吵闹、摘花草树叶、洗手后不关水龙头的现象发生,孩子们都有爱惜粮食、节约用纸等环境保护意识。这让我明显地感到,幼儿园已经初步营造出良好的环保氛围,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开始逐步形成。几年来,我园老师带领着幼儿积极宣传环保,在把环境教育带进社区的过程中,也获得了许多荣誉:幼儿舞蹈《给你一片绿》在黄埔区庆“六一”环保活动表演中获得一等奖,这个节目代表黄埔区参加广州市舞蹈节比赛获二等奖;幼儿节目《花仙子》参加黄埔区“让绿色文明走进校园”表演受到好评;利用废旧料创编的幼儿时装表演《我是地球小主人》参加黄埔区幼儿环保文艺比赛获二等奖,并被推荐参加黄埔区文化广场表演;幼儿舞蹈《熊猫宝宝》参加黄埔区第八届舞蹈节比赛获得三等奖;家长、师生同台表演的《黄埔春早》环境教育节目,参加黄埔区环境教育专题比赛获一等奖;幼儿园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开展教学改革的《环境教育》课程被评为黄埔区优秀课程,获得广州市环境保护教育中心拨款扶持;幼儿园被评广州市“无吸烟”单位,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被评为黄埔区安全文明校园。 五、结语 在幼儿园实施环境教育,应发挥家园的合力作用。通过老师和家长的言传身教,教育幼儿从小养成爱卫生、爱花草树木、爱惜粮食、节约资源、保护地球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作者:陈英单位:广东省广州市黄埔鱼木实验幼儿园 幼儿环境教育论文:幼儿环境教育的措施 一、领域挖掘 为了让孩子懂得“爱”与“被爱”的双重情感体验,我们开展生态体验教育活动:“做蛋宝宝的爸爸妈妈”,电视台、广播电台都做了报道。活动为五个小活动,渗透五大领域,科学活动:认识蛋宝宝;美工活动:打扮蛋宝宝;社会活动:给蛋宝宝看病;语言活动:做蛋宝宝的好父母;健康活动:照顾蛋宝宝;最后我们进行谈话活动,让孩子进行反思性表达活动。 二、亲近自然 我国著名学者、自然之友主席梁从诫先生曾在《与孩子共享自然》中说:“没有孩子生来不爱树林、池塘、草地,不爱护野花和小鸟,如果他们漠然,那么现代都市生活对童心的歪曲,孩子们亲近自然,在大地尽情游戏,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自然本身应有的和谐与平衡,这不仅是为了环境教育,而且是对稚嫩心灵的抚爱与陶冶。”工作中,我们解放幼儿的时间、空间,让孩子用激情拥抱自然。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认识自然,用心灵体验、感悟自然。自然中,小草有生根的土地,花儿有开放花蕾的空间,鸟儿有歌唱的平台,孩子也有了放飞心灵的时刻,他们扑进自然的怀抱,和各种生命打成一片,认真地观察昆虫,用泥土为蚯蚓盖房屋,拯救小沟沟里的蝌蚪,倾听花儿的言语及树叶的吟唱,感受着自然万物中一切鲜活的生命形象。我们遵循生态教育理论,认真挖掘自然中的教育因子,着力培养孩子强健的身体和完善孩子的人格。每年的登山活动、春游、秋游,我们不断扩大教育的内涵,灵活运用多种活动形式、增加活动难度,让孩子得到丰富的体验,以培养多种能力。登山时,孩子们你拉我、我推你;过小河沟时,男孩拉女孩,大的牵小的。他们那么认真、那么负责,人性中的善良熠熠生辉。 三、节日主题活动 我们除了在教学中不断渗透环保教育内容外,特别在国际国内一些主要的,与环保有关的纪念日里,更积极地开展环保专题教育活动。一年中,有很多环境节日,如何深层次挖掘教育资源,让每个节日都闪光,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也是教育者应该深思的问题。在3月12日植树节活动中,我园组织了“小手牵大手,共同植树护树”活动。孩子们把自制带有文字和图案的卡片挂在小树上,如“请珍惜一片绿”、“我要发芽,别动我!”等,通过劳动实践让孩子明白人与万物息息相关、共生共荣的关系,以及环境人类生存的意义,从而使孩子对自然产生崇敬心理、仰慕之情。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里,我们举行了“争当绿色小卫士”系列活动。孩子们手拿“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小旗,远足到公园。通过活动,家长也深深地认识到了“环境保护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整个活动真正起到了以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区的作用。我们还带领孩子们将关在笼中的小鸟重新放回到自然的怀抱中,激发了幼儿爱护小鸟的情感,并让幼儿们知道小鸟是我们的朋友。 四、习惯的养成 英国哲学家、教育理论家洛克说得好:“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归于自己的习惯。”良好的习惯能使人终身受益,丑恶的习惯会把人引向痛苦,甚至毁灭。幼儿可塑性大,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时期,马卡连柯说:“再教育需要更大的力量,更多的知识,更高的忍耐。”的确,一个人要摆脱陈规旧习比建立新的常规和习惯要花更多的时间。我们教育孩子明确“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做起”的观念,他们在日常洗手时会将水龙头关紧;喝水时不把水洒在地上、衣服上;回到家里会告诉家人在洗脸、刷牙时让水龙头开小点,垃圾要放到指定的地方;叫爸爸、叔叔、爷爷等不要在幼儿园吸烟以免形成污染;喝完饮料的塑料瓶会叫妈妈帮忙洗干净收集好,用收集好的塑料瓶做个有趣的玩具。 五、家园互动 有人说“摇动摇篮之手是推动摇篮之手。”还有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握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操在母亲之手。”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摇篮,家庭生活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注重把环境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以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认识特点为依据,根据互动原理,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在直观、有趣、积极、愉快的活动中主动活泼地接受教育。如在垃圾分类的活动中,在幼儿了解了一些关于垃圾的知识后,我们再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如何做好垃圾回收工作,以减少垃圾,保护资源。首先,我们要求幼儿与父母在家中进行调查,注意在家中扔垃圾的情况;其次,由教师引导幼儿拟订出在家设环保箱、垃圾箱,回收可利用垃圾,定期送回收站等方案;最后,鼓励幼儿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幼儿园、家庭、社区自觉地进行垃圾分类活动。 此外,组织丰富多彩的家园环保活动,如“巧用废旧物”、“清山、绿水、蓝天亲子环保画展”、“绿色行动、家庭植树”等活动。幼儿在这种宽松、愉快的环境里大大提高了参加环保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使幼儿园、家庭、社区之间产生了互动的教育功能。 作者:徐秋艳单位:驻马店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幼儿环境教育论文:幼儿环境教育的探讨与实施 1、实施幼儿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 幼儿园孩子的年龄是三——六岁,由于三到六岁幼儿心智发展不成熟阶段,对事物的理解判断能力有限。那么,对幼儿的环境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必须相辅相成地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环节,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幼儿环境教育的综合效应,实现幼儿环境教育的整体目标。2.1提高教师的环保意识,掌握环保生态知识是环境教育的前提。幼儿园中以认识自然环境和动植物为主,自然环境是由阳光、空气、水、土壤等各种最基本的自然条件组成的,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离开了它就不能生存,地球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命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必要保证。人类总是在自然的一定范围内,与一定种类的动、植物、微生物通过各种方式彼此联系、互相依存,构成生态系统。影响生态系统平衡的因素很多,它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指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破坏,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类的身体健康、生存空间构成极大的威胁。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的环保意识,掌握必要的生态环保知识,这些是对幼儿实施环保教育的前提。 2、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科学选择内容是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 3—6岁幼儿思维发展特点之一是直觉行动思维优于逻辑形象思维,也由于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及可塑性强,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情感态度极易在幼儿园养成。因此,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目标中,更重要的应是对幼儿情感萌发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幼儿期能发自内心地真诚去爱这个世界,并用力所能及的行为去实现自己的想法。教师在客观分析幼儿的认知及社会性特点的基础上,就可以有目标地选择环境教育内容。环境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环境教育强调文化、社会、经济和自然等方面的联系,主张用一种全面的综合性的观点看问题,因此环境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 3、灵活多样、寓教于乐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保障。 3.1主题教育活动。依据幼儿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大自然时序特征,结合本地实际,围绕了解自然、亲近自然、善待环境、保护环境等不同的主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种类型的系列化环境教育活动。如在大班教育活动《小水滴的旅行》中,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水的三相变化及水与人们的关系。激发他们对水的兴趣和探求大自然奥秘的欲望。强化幼儿保护、合理利用水的意识和行为。在教育活动《不要污染空气》中,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空气环境的变化。初步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与危害和掌握使空气清新的几种方法。通过一系列环境教育主题活动,使幼儿初步掌握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和环境保护技能,进而不断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3.2养成与随机教育。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幼儿期是各种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键期。因此,在幼儿生活常规的养成教育中引入环保行为教育内容,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环保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同时,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蕴含着许多教育契机。教师应有高度的环保意识,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点滴小事,进行随机适度的教育,并取得实效。如带幼儿外出,听到工厂机器的隆隆声和马路上来来往往汽车的喇叭声,幼儿纷纷说“吵死了”,我就抓往有利时机告诉幼儿噪音对身体的危害,让幼儿亲眼看到烟囱里冒出的滚滚黑烟,工厂排出的废水造成大面积水域长满层层藻类及漂浮在水面上数不清的小死鱼,幼儿纷纷掩鼻并流露出伤心难过的表情。一堂生动有效的课来自于随机教育,幼儿马上明白,不乱排废水、不乱扔垃圾有利于水源的保护,更有利于人类的健康。 3.3创设环境、营造氛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间积极的相互作用,所以生态教育与幼儿园、班的环境影响密不可分,幼儿园应创设一个绿、美、净的大环境,同时创设科学与艺术的气氛和健康和谐的愉快人际氛围。班内应布置一个环保活动区,让幼儿在内自由探索、愉快交流,去充分感知体验地球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怎样废物再利用?怎样关心帮助小动物?我们小朋友该怎么做?使幼儿在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经过几年的探讨,我们摸索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幼儿环境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从而使幼儿的环境意识和行为有了明显的提高。 作者:杨正荣单位:河南省南阳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幼儿环境教育论文:中小学幼儿园环境教育管理计划 一、目标任务 1.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进一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教育,环境教育普及率达100%。 2.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年新创建市级以上绿色学校(幼儿园)35~40所,市级以上绿色学校(幼儿园)的普及面达90%以上。 3.完善学校环境教育管理机制,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高度加强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成为深化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 二、重点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我市教育系统年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中小学(幼儿园)环境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指导和督促各校深入贯彻国家环保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环发〔〕60号)和省环境保护厅、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民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环发〔〕27号)精神,全面落实《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不断完善环境教育管理机制。环保和教育行政部门把推进和指导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和节能减排工作作为实施全民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纳入年度工作考核目标。 (二)健全工作机制 各校在市教育系统年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生态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建立领导小组定期会议制度,部署环境教育的工作任务,研究和解决环境教育的具体问题,组织和指导开展环境教育和绿色学校(幼儿园)创建活动。要进一步增强环境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高度认识和加强环境教育,做到教师落实,时间落实,内容落实和评价落实,使环境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形成学校环境教育的长效管理机制。 (三)营造浓厚氛围 结合生态市、环保模范城市建设和推进低碳经济发展,今年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型校园建设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和《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各校要设立环境教育宣传专栏,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系统介绍和宣传环保知识。教育局利用教育信息网开设“环境教育”专栏,交流和介绍学校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及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的动态和经验,开展各类环境教育主题宣传活动,推进环境教育和生态市、环保模范市创建工作。 (四)落实课程课时 各校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学校环境教育工作计划,将环境教育有机地列入学科教学计划,各科教学要结合环境教育内容,尤其是要结合环境教育的热点问题创造性地开展环境教育,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实施学科渗透切实培养学生自觉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各中小学要结合实施新课程,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班团队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学校的环境与资源管理、社区和家庭环保实践活动等各种教育途径,采用适合中小学生身心和智能发展特点的形式进行有效的环境教育,每学年环境教育达12课时以上;各幼儿园要结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家园、热爱生活的环境情感和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为重点,开展环境教育,营造氛围,寓教于乐,培养爱家园、爱生活的情感和习惯。 (五)开发校本课程 各校要结合实际开设环境教育课程、生态知识和环保教育专题讲座及相关的社会实践课,高中要开设环境教育选修课,开展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科学发展观,小学和初中要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开发环境教育内容,提高环境教育实效。各校要努力把环境教育和实践从学校引入家庭,使一个孩子影响一个甚至更多的家庭,把环境教育和实践带进社区,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要整合社区具有地方特点的环境教育资源以及环境教育阵地,组织力量开发和修订教师易教、学生易学、贴近生活、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环境教育校本教材并有效地付诸实施。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环境校(园)本课程的开发和环境教育的教科研工作,教研科研部门在指导课题研究时,要注重环境教育课题开发,促进中小学、幼儿园环境教育与地方性课程、校(园)本课程相融合;环保部门配合教育部门将普及和深化学校环境教育、开展全民环境教育行动、环保公众参与等列为重点科研项目。 (六)扎实开展活动 1.榜样示范活动 各校要面向教职员工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以身示范的自觉性。以促进改善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为重点,激励教职员工从身边事做起,宣传和推介绿色生活方式、绿色消费方式,倡导低碳生活,从节水、节电、节约纸张、实行垃圾分类回收、资源循环利用、控制环境污染等方面做起,因地制宜地开展专项主题活动,切实增强环境意识和环保能力,形成良好的环境教育氛围。 2.节日教育活动 各校要结合有关环保教育的节日(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爱鸟周、世界水日、地球日、国际臭氧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组织大型宣传、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利用实践课、节假日到周边社区参与环保宣传、开展环境调查等环保公益活动。 3.环保主题活动 教育局将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开展环保主题活动。上半年开展“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参加生态文明·节能减排全国小学生环保知识网络竞赛、全市中小学生环保作文竞赛系列活动等,下半年组织环境教育赛课和优秀教案(课件)评选等活动。各校要在广泛开展好有关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环境教育方式,拓展环境教育途径,充实环境教育内容,丰富环境教育活动,完善环境教育评价,提高环境教育实效。 4.绿色创建活动 各中小学、幼儿园要按照国家、省“绿色学校(幼儿园)”评估标准,确立学校创建“绿色学校(幼儿园)”的工作目标,普及“绿色学校(幼儿园)”创建工作。要形成一套科学高效的环境教育管理模式和切实可行的创建“绿色学校(幼儿园)”的运作机制。要做到环境教育全面普及,学科教学全面渗透,形成浓厚的环境教育氛围,师生环境意识强,形成学校课内外、校内外的环境教育活动体系,师生参与程度高。注重对已确认的绿色学校的提升工作,着力推动职业学校和幼儿园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的开展,加强对各级“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指导和长效管理。 5.业务培训活动 组织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学校相关科室负责人、骨干教师参加环境教育、绿色学校创建业务培训活动,提高管理人员和教师的环境素养、环境管理能力和环境教育能力,把环境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之中。各校要充分发挥外聘环保专家、领导和辅导员的指导作用,利用培训、讲座、研讨、辅导、课题研究等方式促进教师环境教育能力和师生环保意识的提高。 幼儿环境教育论文:剖析幼儿园开展环境教育工作的思路论文 摘要:幼儿是未来地球的主人,从小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很有必要。及时地对孩子进行环境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懂得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地球、也是保护人类自己的道理,从而逐步养成幼儿自觉保护周围环境的习惯。 关键词:环境教育;养成;共育 学龄前儿童最容易接受新知识,可塑性最大。在这个时期对孩子进行环境教育,容易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保护环境的种子,使其从幼年时代起就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世界,欣赏这个世界,并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去关心这个世界。 一、美化环境,建立一个绿色的儿童乐园 心理学、生态学的研究表明,个体发展的过程就是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识是通过自身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因此,我园致力于为幼儿创设与环境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努力为幼儿营造环保教育的良好氛围。由于我园面积较小,我们就因地制宜,在教室前的小园里种上花生、葱、蒜等,让幼儿观察其生长过程;充分利用走廊和墙面,布置优美的寓意深刻的环境,让幼儿从环境中受到教育与熏陶;并在教学楼前种上花草树木,走廊两侧培养绿色植物,还特意为各班设置种植园地,让幼儿在种植园观察种子生长发育需要的自然条件,感知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现在,绿缎般的草坪伴着花红叶绿的果树,各色鲜花散发着阵阵幽香……环境的现代美感与园内绿化、美化都充分发挥着环境对幼儿的美的熏陶和潜在的环境教育的作用。 二、依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多年以来我园根据各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活动,在教学中、在一日生活中、在常规培养中、在游戏活动中都渗透环保教育,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掌握一些浅显的环保知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在各科教学中渗透 在幼儿园开展环境保护教育不能单独设科,更不能枯燥说教,而要将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在原有的教材基础上进行有关环境保护知识的教育。在艺术活动中,也能充分体现环境保护教育思想。 (二)在一日生活中渗透 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无时无刻不与环境发生着关系。教师应抓住时机,及时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如要求幼儿轻轻地搬动桌椅,轻轻地走路;要节约用水,爱护图书,不涂画墙壁等。对幼儿的日常行为有意识地引导,帮助他们强化环境保护意识,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在游戏中渗透 环境保护教育还可以结合幼儿爱唱、好动、喜欢游戏的年龄特点,把环境保护教育巧妙地渗透到游戏中。如通过表演游戏“大树爷爷笑了”,让幼儿在表演中领悟植物与人的关系。此外,还结合环境保护教育的有关内容设计和编制各类游戏,如科学游戏“空气变脏”,体育游戏“植树造林”,表演游戏“可恶的黑烟怪怪”“动物医院”,音乐游戏“小青蛙”,等等。 三、培养幼儿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如幼儿懂得了水是珍贵资源后,洗手时知道把水龙头开小,懂得随手关紧水龙头,还知道保护水源的清洁,不往水里扔垃圾杂物;懂得爱惜粮食,吃饭时不掉饭;懂得不随地乱扔垃圾,学会垃圾的分类和回收;爱护幼儿园里的花草树木……外出游玩时,幼儿能把果皮、饮料瓶扔进果皮箱,不采摘路边和公园里的花朵,懂得爱护公共设施。在幼儿园里我们要求幼儿上下楼梯靠右边行走,并且养成说话轻、走路轻、做事轻的良好习惯。环保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每一个幼儿都能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环境,知道每个人都应该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四、家园共育,培养环保小卫士 在开展环保教育中,我们还积极争取家长们的支持、理解和帮助。如发动家长和我园小朋友一起开展变废为宝教玩具制作的活动,让家长认识到活动的目的就是为培养幼儿节约资源、废物利用、减少垃圾的环保意识。让家长与幼儿都获取了大量的环境保护的感性知识,进一步加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而且能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落实在行动上,铭记在心中。家长们都能愉快地接受并十分欣赏幼儿爱护环境的情感和行为,给我们的环保教育拓展了更大的空间。 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当今及未来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维护和发展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幼儿环境教育论文: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环境教育 尊敬的朋友:此篇文章由本站代写老师独家原创写作,版权归代写会员所有,普通VIP会员无权查看,代写服务咨询电话:0825-6698000。 摘要: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行为将决定下世纪我国环境状况的好坏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进程,使整个社会形成良性循环。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面向21世纪的幼儿教育,面临着如何把环境教育纳入现代科学教育,又如何把握好幼儿环境教育特点,这些是值得我们讨论研究的问题。幼儿对于美术绘画活动具有极大的兴趣爱好。在绘画教育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 关键词:幼儿绘画教育环境发展 学科课堂是幼儿园教育的主阵地,在环境教育中这块主阵地的作用同样不可或缺。我们要重视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挖掘教材内容,有机渗透环境教育,让幼儿幼小的生命在学科课堂学习中浸染绿色。 1、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环境教育是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一种教育,是证明环境价值和澄清概念的一种过程,是培养人们具有理解和评价人、文化及其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所必需的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它也包括要人们遵循为保护环境所作的决策及行为准则的教育。 2、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环境教育 在绘画课中利用范画进行教学,能直观地向幼儿传授环境知识,有效地提高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如,在绘画《绿色呼唤》这一课时,我准备了两张画。第一张画的内容是:一座城市座落在风景优美的大自然里,上面飞着一群快乐的小鸟,树林里有很多的小动物在快乐的生活着。让幼儿体味大自然的色彩美。看完这张画,我提问:“你们喜欢这儿吗?看了这幅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小鸟和动物们为什么会这么快乐?”孩子们都抢着回答:“喜欢!因为那里风景很漂亮,有很多很多的树和小草,所以小鸟和动物的都很快乐。”接着,我又出示了第二张画,画面上有许多树桩但没有一棵完整的树,树桩上生出一些嫩绿的小树叶,眼里充满了无限的惆怅,上面飞着一群可爱的小鸟,它们正在伤心地流着泪,似乎在乞求、呼唤着什么?整座城市变得很茺凉。看完这张画,我问:“小鸟为什么会这样伤心?动物们为什么都不见了?”孩子们都抢着回答:“因为树都被砍光了,小鸟的家没有了,所以小鸟很伤心,动物们都不喜欢在那里生活了。”我又问:“你看到这幅画是怎样想的?你会怎样做?”“我们要保护植物,保护动物。让美丽的景色、可爱的动物陪伴在我们的身边。”“对,这就是我们的呼唤,绿色的呼唤!让我们和动植物们一起大声呼唤吧!“保护生命,保护绿色。”小朋友们都有点坐不住了,个个都想为这张画添画些什么。通过这两张图片的欣赏,使孩子更加形象更直接地了解环境的重要性,以及鸟护树,树养鸟的道理,从而使幼儿懂得了保护树木,爱护鸟类是多么的重要;使小朋友们主动意识到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将会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以此从小激发他们的绿色意识,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使幼儿主动意识到创设一个美丽环境的重要性,从小养成孩子们的环境意识和行为。 3、美术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培养学生从艺术角度考察和理解环境,引导和启发幼儿对艺术所反映的主题产生一种情感体验。还可以通过作品本身的艺术感染力促使学生对周围环境和大自然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从而最终积极参与环境问题的解决。老师组织幼儿画一些有关保护环境的漫画和宣传画,在学校里进行展览。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现成教材,进行渗透教学,让幼儿在外作画(绘画过程)中得到环境教育的内在感染和感受。例如:教师通过展示由电视上《环保万里行》的水质污染、空气污染的资料片段,或者图片投影、幻灯的形式等等,让幼儿感受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然后教师可以告诉幼儿:“面对环境污染,你会怎么做?”、“我们需要不需要保护环境?”、“如果今天我们放弃保护环境,会造成今后怎样的后果?”…… 4、美术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的解决方法(这两点过于简单) 利用各种全国性的、国际性的环境保护日,组织广泛性的美术活动:如现场作画、专题性环境保护书画展等。学生在这些活动中,除了能展示自己的绘画能力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趣味性、有益的、有创造性的、快乐的美术活动,更直观地感受到环境保护地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通过参与全国各级各类的环保绘画比赛,让学生了解环保是国策,是每一个人都必须要了解和重视地,并且要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 21世纪已扣响我们的门环,我们的地球能否在21世纪永葆绿色的青春,取决于今天孩子们心灵绿意的深浅。幼儿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增强了环保意识。这样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为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 4.1、幼儿园美术教师人人都做环境教育的带头人 在自己任教的学科中,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地渗透环保的内容。每位教师须在每学期的教案中选择一份最能体现渗透环境教育的教案参与园内的评比,并根据评比结果进行奖励以调动教师积极性,牢固树立渗透意识。 美术教育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并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生的美术实践活动,学生更能直观地、形象地、具体地、潜移默化地得到一种由完全说教所无法感知的教育。它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形象化的动态、形象化的思想,向学生传递环境保护的信息和重要性,无疑比来自于语言的说教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我们要在课堂的美术教学中,在其他形式的美术活动中,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并且自觉地、有意识地去做好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从小做起、环境保护从我做起”。 4.2、幼儿园开设环境教育的园本课程,让幼儿自主选择 利用环境教育课积极开展“六个一”社会环境实践活动:读一本环保书籍、画一幅环保画、讲一个环保故事、提一项环保建议、搞一项环保调查、做一件环保实事。寓教育于活动之中,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并将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行为将决定下世纪我国环境状况的好坏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进程,使整个社会形成良性循环。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在21世纪幼儿美术的教育,面临着如何把环境教育纳入现代科学教育,又如何把握好幼儿环境教育特点。幼儿对于美术绘画活动具有极大的兴趣爱好。 知识就是力量,绿色的知识就是绿色的力量。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我们应站在时代的前列,顺应时代的发展,把课堂中落实环境教育这项工作做好。为保护环境,拯救地球而积极行动,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共同为我们的地球缔造一个绿色的明天! 幼儿环境教育论文:基于游戏的幼儿环境教育 日益频发的环境灾难一次次给人类敲响警钟,促使各国政府不得不反思已有的生存模式,开始广泛重视环境问题,试图探寻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了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环境教育成为21世纪的核心教育问题,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人们环境意识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但基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在进行环境教育过程中,不能单纯而生硬的给儿童灌输关于环境的知识,而是要把环境教育置于日常游戏和玩耍中,在这种愉悦的身心体验中让儿童感悟生命和自然的关系,激发儿童的环境意识。 一、进行幼儿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4~6岁的儿童处于“天真的自我中心”阶段,所谓“自我中心”,是指这一阶段儿童的情感和认知都只关注自我,以自我需要和兴趣为中心,思维刻板,认为每个人的情绪情感都和自己一样,自己就是绝对真理。但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实验对象是西方儿童,在我国儿童身上并不一定适用,根据学者的研究结果得知,我国4~6岁的儿童已经开始逐步处于“去自我中心化”的关键时期,儿童开始学习把自我主体与外界客体区分开来,学着把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相协调,开始思考和感受他人的情绪情感。这一阶段是儿童学会高水平移情的敏感期,“移情”即个体对另一个人产生同感的情绪反应,是对他人内在状态的认知觉察。处于幼儿期的儿童自我情感控制能力很弱,需要依靠成人的正确引导和疏通,因此,这一时期是儿童情绪情感、行为习惯塑造的关键时期。如果儿童在此阶段对大自然的移情水平未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极有可能会发生两种情况:一是产生同情疲惫,表现为对大自然的冷漠对待;二是产生交往恐惧,表现为对待恐惧,害怕小动物。因此,儿童在幼儿时期最重要的是培养并巩固其热爱大自然的天性,对美妙的大自然的感悟力,在与自然的接触中明确生命与自然息息相关的关系。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启蒙性的,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教育的基础,要求培养儿童“喜爱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生活环境”的情感态度。 二、进行幼儿环境教育的主要形式 游戏是一种自由的、随意的,可以给儿童带来轻松愉悦感受的活动。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超出儿童实际能力的、不能立即满足的愿望的时候,就产生了游戏,游戏的实质是情感的满足,儿童在游戏中表现高出了他们的发展水平,也就是说,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著名的儿童教育家福禄贝尔也认为:游戏源于儿童内心精神世界的需要,儿童可以在游戏中得到情感的满足,因此,游戏是儿童的内部机制,是自愿和自我需要的活动。对于儿童而言,游戏就是工作,游戏使儿童可以有机会接触和探索所处的环境,他们会尝试扮演角色,练习从四周环境中观察到一些工作内容和技巧,从而发展其认识周围世界,与别人交往,表达和控制情绪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儿童进行环境教育,最恰当的方式就是把环境教育的内容融于儿童游戏中。在游戏和玩耍过程中,儿童可以直接参与到自然中,通过触摸、观察、倾听等各种感官体验直观地认识大自然,儿童的环境教育主要在以下几种游戏中进行: 1. 角色游戏:在此类游戏中,儿童可以尝试扮演着各种角色,比如说动物饲养员、园丁、宠物医生甚至环卫工人。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儿童亲身经历不同职业在工作中肩负的职责,在接触动植物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和亲近不同的生命。 2. 扮演游戏:在此类游戏中,可以创设情景让儿童在拟人化的场景中扮演各种动植物,模仿动植物的行为和状态,在模仿的过程中,儿童通过生动的扮演可以对动植物本来固有的习性更加了解,从而提升儿童对动植物的喜爱度。 3. 结构游戏:所谓结构游戏,就是类似搭积木的游戏,给儿童提供充足的玩具和材料,让儿童通过想象对自己心目中的微型城市、社区、马路、商店进行设计布局,在整个构建过程中加强儿童对于人类居住空间的了解。在这种互动中,儿童可以思考怎样的居住环境更加合理,人类居住在怎样环境中会更舒服,学会欣赏自然美。 4. 户外游戏:可以组织儿童到公园等植物繁茂的户外环境中,设计一些小游戏,比如“森林探宝游戏”,让儿童去寻找事先藏在林中的动植物模型,在探寻的过程中可以让儿童学到一些关于动物伪装术的知识,体会到生态系统的奥妙。此外,还可以设计一些类似“闭眼倾听”、“自然界的声音”等一系列游戏,儿童通过触、嗅、听、尝的感官活动观察各种动植物,倾听飞禽鸟兽","期刊 >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I>学前教育" 13,"2018-05-14 23:17:55",幼儿常规教育论文,0,"幼儿 常规教育 幼儿教育论文",幼儿时期的孩子们喜欢模仿、尝试,在这个时期养成的好习惯往往会叫人终身受益。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常把生活常规教育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的现状出发,进而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做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幼儿常规教育论文: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的现状分析 摘要:幼儿时期的孩子们喜欢模仿、尝试,在这个时期养成的好习惯往往会叫人终身受益。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常把生活常规教育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的现状出发,进而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做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关键词: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教育理念 引言 幼儿时期作为成长的跟关键时期,良好的生活常规教育对幼儿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有些幼儿园将常规教育作为独立的教育对待,违背了其真正的教育目的。因此,如何真正做好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已经成为广受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的现状 1. 教育目的方面 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自理能力,在健康快乐成长的同时,能够适应社会对其的一些挑战。当前,在生活常规教育指导中,教师仍多沿用“重教轻保”的教育方式,而缺乏真情实感的教育。教师在实施幼儿常规教育的时候,应当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因材施教,正确对待幼儿之间的差异性,使幼儿实现更好的个体发展。 2. 指导方法方面 在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中,针对幼儿的习性确定了一部分教育方法,我们列举几个常用的生活常规教育方法有:(1)模拟法:幼儿通过教师的实际动作进行模仿性学习;(2)鼓励法:对幼儿进行赞许表扬法,树立其信心;(3)兴趣教育法:了解幼儿的兴趣特点,使其在洗漱和礼貌等方面得到进步;(4)个别教育法:幼儿具有差异性,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幼儿进行个性化教育。 3. 家长参与方面 在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中,需要家长的共同配合。比如见了老师或长辈要问好、饭前要洗手等常规的生活习惯,幼儿园应当与家长达成共识,从而通过共同监督来使幼儿实现这些基本的良好的生活习惯。而当前,由于许多幼儿园的管理封闭,与家长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沟通,不利于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的效果。 二、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 教育目的不明确 生活常规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理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却忽略了这一目的。教师往往把自己所认为的理所应当的安加在幼儿身上,这种教育方法束缚了幼儿的个性发展,阻碍了幼儿自主意识的形成。而且,教师总是以一个成年的教育者、管理者作为定位,跟幼儿之间呈现较大的等级差异,不利于幼儿的成长。 2. 教育方法不合理 在多数幼儿园中,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过分强调学校的规章和教育原则,这种固有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幼儿兴趣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另外,为了方便管理,教师多采用强制性的约束手段,这种约束很多时候违背了幼儿的成长天性,幼儿难以实现快乐成长。 3. 家长参与不规律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家长配合的教育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目的。当前,一些幼儿园与家长沟通时过分强调幼儿的成绩也就是知识能力的发展,却忽略了基础的生活常规教育。这种盲目强调成绩的做法,不符合幼儿的成长规律,使幼儿难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加强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的对策 1. 创造适宜的教育环境 创造平等、科学、合理的教育环境,让幼儿能够切身参与到日常常规管理中。在生活常规教育中,教师一般都充当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进行活动。在经过一个阶段活动学习后,教师选出表现出色的幼儿赋予其“小老师”的权利,作为一种鼓励的同时,也是对幼儿的锻炼,和其他孩子的榜样示范,从而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2.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师教学活动的方式之一。幼儿往往以简单的喜厌来对待事物,如果喜欢一个老师,就会对其教学要求认真听从。所以,教师和幼儿之间应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完成生活常规教育活动的目的。反之,若是幼儿对教师产生排斥和抵触,就会影响幼儿良好习得的养成。 3.重视情境导入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理解力差,所以理论性的教学模式几乎起不到作用,教师应该采用具体的、形象的教学方式,例如,借用拟人化的语言、利用小故事、游戏和儿歌等形式进行生活常规教育。 4.良好生活常规培养的有效途径 (1)榜样示范作要 幼儿具有极强的好奇心、模仿性强,作为教师,其行为举止都可能成为幼儿模仿的范本,幼儿通过多身边事物的观察,往往会一板一眼的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所以,教师一定要规范好自己的言谈举止,起到好的榜样作用。 (2)设立科学的常规教育目标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成长规律,设立合理的生活常规教育目标,过大过空的目标,违背了儿童身心成长所能接受的程度,不仅难以实现,说不定还会适得其反。所以,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成长。 (3)教育形式要活泼生动 幼儿正处于活泼好动的成长阶段,所以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多采用游戏、儿歌等有趣的教育方式,将生活常规教育贯穿其中,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幼儿得到快乐的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4)鼓励与监督相结合 小班幼儿还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我约束力,所以,在生活常规的养成中,需要教师的监督。对待幼儿的进步要及时进行鼓畋硌铮在平时要耐心进行引导。通过明确的表扬、监督,让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5)教师与家长要紧密结合 幼儿的健康成长是幼儿园和家庭合力培养的结果,所以,家长要积极、主动参与到幼儿日常规范的养成中,教师要和家长及时进行沟通交流,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候,与家长进行沟通,或者通过电访的方式跟家长就孩子生活常规的养成进行说明,请家长与幼儿园一起,为养成孩子自主性、独立性而努力。 四、结语 在小班幼儿常规教育中,幼儿是教育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家长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介于幼儿阶段发展的局限性,在常规教育中,从幼儿的认知水平出发,采取适合幼儿发展特点的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尊重幼儿之间的差异性,为幼儿创建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成长环境,帮助其生活常规的养成,促进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 幼儿常规教育论文:浅谈大班幼儿班级常规教育 【摘 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大班幼儿班级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幼儿大班教育者来说应该根据幼儿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同时对常规的班级管理应该进行探究,进而采取可行的策略,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幼儿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大班幼儿;常规教育;策略 在当前幼儿实际教育中,幼儿教育在教育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具体发展过程中幼儿教师自身存在较多的缺陷在,这样的情况在一定层次上严重制约了幼儿的综合发展,在教育内容上较为单一等都严重制约了幼儿的良好发展。本文将针对大班幼儿班级常规教育进行探讨。 一、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重要性 在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中包含了较多的内容,在整体上可以称之为幼儿的“小社会”。在实际的班级管理活动中主要是围绕幼儿进行展开的,在大体上方主要以班级为单位,幼师运用自身专业方法进而帮助学生能够学习在生活中的一些技能,进而在真正意义上保证在幼儿园内的生活以及学习等多种活动的良好运行。在幼儿实际教学中常规班级管理是重要的环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为幼儿的小学教育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健全幼儿的人格,能够保证幼儿在今后生活中更快的融入到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因此,在新的形势下,作为教育者应该加大在班级管理中的关注,进而才能更好的增强幼儿的综合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幼儿园大班班级常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化管理 在当前一些幼儿园实际教育中在大体上都过于“小学化”,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幼儿园中经常会存在投资较少以及环境较差、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等层出不穷的问题。同时在一些幼儿园中私自开设相关的兴趣班,对于幼儿数量没有实行严格的控制,在幼儿期间读物上进行擅自发放,这样不规范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家长的不满,对幼儿园自身的教育质量也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家园教育不统一 在当前幼儿常规教育管理中,一些家长在幼儿教育上存在错误的认知观念,一些家长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内就能进行良好的教育,所以对幼儿自身的管理较少,久之就之,就会造成幼儿在自身的行为举止上缺乏严格化管理。众所周知,在幼儿实际教育中,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在实际教育中一些家长并没有注重在幼儿面前的言行举止,最终造成幼儿自身没有得到较好的成长。要想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幼儿的长远发展,作为家长应该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同时还应给予孩子较多的关注,真正了解幼儿内心所需,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幼儿园大班班级常规管理的措施 (一)进行规范办园 在大体上对于一些私立的幼儿园相关部门应该进行实施管理体制,同时还应明确一些相关部门的职能。同时对于一些幼儿园中的登记以及注册也应加大管理,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保证幼儿良好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来将可以将幼儿园中实行分类定级的管理,这样能够在大体上将等级与收费情况相协调,对于一些乡镇地区可以将一些闲置校舍开办幼儿园在,这样能够在整体上实现幼儿的教育需求。在对一些民营幼儿园在加强自身管理过程中应该鼓励积极办园,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保证幼儿教育质量,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家园合作 在幼儿班级常规教育中,作为教育者应该加强对幼儿的管理,同时家长也应给予幼儿较多的关注。在日常教学中家长应该参与到教育者的日常管理中,经常询问幼儿的实际情况,在幼儿面前应该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给予幼儿较多的关注,在真正意义上让幼儿自身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为今后在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新的形势下,要想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者和家长必须结合起来加强对幼儿的教育,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利用过渡音乐、儿歌等渗透教育 对于幼儿实际管理来说,良好的音乐能够利于幼儿之间的交往,反之,沉闷的音乐也会影响幼儿的心情。所以在幼儿实际生活中,教育者可以时常给幼儿播放一些愉悦的音乐,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愉悦幼儿的心情,还能在整体上避免幼儿一些违规行为。比如:早晨家长在送孩子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播放一些听音乐,这样的方式在某种意义上能够使学生拥有放松的心情。在具体活动结束后,可以适当的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而在午睡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播放一些宁静的摇篮曲,这样的方式能够保证幼儿在音乐在,聆听下进入梦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愉悦幼儿的心情,更加重要的是能够遏制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 (四)和孩子共同讨论,制定规则 在幼儿具体实践过程中,在整体上都是由老师制定相关的规则,在大体上将教育者成为了常规中的支配者,幼儿在实际常规教育中]有较多的权利,只能是服从相关的义务。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幼儿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对幼儿综合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在新的形势下,作为教育者应该将传统中的“权威式”进而转变为“民主式”教育方式,在日常常规教育中应该观察在生活中产生的矛盾,接着针对这对矛盾老师应该和幼儿进行共同的探讨,在具体协商中制定一些规则。在制定过程中应该让幼儿充分说明自身的想法,把自己的意见和幼儿一起进行交流,这样的方式在制定出的规则中不仅能够符合幼儿自身的发展需求,在一定层次上还体现出民主性,在制定出来的规则中也利于幼儿接受。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幼儿园大班班级常规教育中,在总体上来讲是一件较为漫长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讲管理是否到位与幼儿身心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班级常规管理来说在大体上贯彻在幼儿的生活中,这就需要教育者在实际教学中应该调动幼儿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作为教育者还应加强和家长的沟通,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杨颖芳(1987-),女,浙江省诸暨市人,民族:汉,职称:幼教一级,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幼儿常规教育论文: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存在问题及改善对策的思考 摘要: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的开展,不仅能够维持活动秩序以确保各项活动的有序开展,而且对于保障幼儿安全与健康、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以传递基本生活技能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现阶段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故本文将就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的改善对策进行深入思考。 关键词: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存在问题;改善对策 现在很多家庭是“四二一”的模式,幼儿是一个家庭的核心,如果要让娇生惯养的幼儿刚入园就习得一些生活常规并非易事。幼儿教师在生活常规教育过程中,应该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循序渐进的指导幼儿。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是另一番景象,例如“请小朋友排队喝水,要是谁把水洒到地上,那么今天就别想喝水了!”“吃饭快的小朋友,老师奖励小饼干,吃饭慢的小朋友,下午不能出去自由活动!”幼儿教师的语言里充满了训斥,这不禁让笔者思考,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是否必须在高压与强迫中进行?是否必须通过一定的处罚手段方能实现?是否必须以幼儿的驯服和个性丧失为代价?这些问题,非常值得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一、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生活常规要求过于刻板化。笔者调查发现,不少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要求过细,有时对幼儿来讲甚至是一种严重的束缚。比如:喝水要一手拿杯子的柄部,另一只手托杯子底部,小步轻轻绕过其他小朋友,站到蓝色点子上;进餐时如果想添加饭菜要求幼儿举手示意,吃菜就做剪刀状,吃饭就握拳头,喝汤就举起一只手掌,等等。过于刻板化的生活常规要求不仅不能帮助幼儿接受常规,反而容易导致紧张情绪,也很难让幼儿从真正意义上去内化常规。 第二,生活常规的制定方式侧重于教师制定。调查显示,小班幼儿生活常规起码有80%以上是教师制定的,很少有幼儿参与,幼儿根本不理解常规,不知道为什么要排队、为什么不让说话。由于不理解常,所以幼儿只是在被动地按老师的要求去遵守,规则意识一点没有得到提升。教师的监督稍一松懈,幼儿就不自主地开始违反常规了。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教师不停“管”,幼儿不断“违规”的局面。 第三,生活常规教育的指导方法不合理。良好的生活常规指导应该从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出发,给幼儿个性适当的自由,然而很多教师为了工作简单轻松而采取了不合理的指导方法。例如,催促是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中的普遍现象,教师总在说“快点、快点!”“我倒数十个数,必须......”“音乐声一停,必须所有人都坐回座位”等等。小班幼儿还处于比较散漫的阶段,教师的催促使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难以接受,而教师又强迫他们必须接受,一旦违反便会招至训斥与批评。 二、 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的改善对策 1.幼儿园要学习《纲要》、《指南》的精髓,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活常规 调研发现,幼儿园有很多生活常规是不符合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比如,在集体活动的时间里不允许幼儿自己取水喝,更不允许幼儿吃东西,幼儿在饥渴或饥饿的状态下是不可能集中注意力的,思维和想象力也会受到影响。 为此,幼儿园应认真学习《纲要》、《指南》中有关生活常规教育的内容,针对小班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合理科学的生活常规要求。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的具体要求不仅仅是为了维持班级良好秩序,更应该着眼于对今后幼儿成长有深远影响的,当有些生活常规超出了幼儿的能力范围,幼儿园不能仅仅为了便于管理而忽略了幼儿的需求。例如,冬季幼儿们穿的比较多,穿、脱衣服的时候很不方便,再加上幼儿本身对穿、脱衣的常规掌握的还不是很好,这时就需要老师给予适当的帮助,不能只是一味的强调一致性。 2. 采用多元化的生活常规教育方法 在对小班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时,教师可以多采取积极且有趣味的方法,例如培养幼儿正确洗手时,为了让幼儿不把洗手的先后顺序搞错,幼儿园常有这样的儿歌“吃饭之前要洗手,轻轻拧开水龙头。先把小手打打湿,再用肥皂握握手。搓手心,搓手背,甩甩小手真干净。”这类儿歌很受幼儿的喜爱,他们跟着教师念几次就记住了,但教师还需反复训练,以免幼儿们过几天就忘记了。每次教学时,教师念上句,幼儿念下句,还配合动作,不但让幼儿们掌握了生活常规,还提高了积极性。 3.利用表扬和鼓励来激发幼儿习得生活常规的积极性 教师在进行生活常规教育时,要善于发现表现好的幼儿,真诚恰当地给予肯定。这样不仅有利于受表扬者习得生活常规,而且可以起到榜样的作用,其他的幼儿也会模仿受表扬者的行为,以期得到老师的表扬。当幼儿违反了常规时,如果教师严厉批评或恐吓威胁,幼儿可能会产生恐惧等负向行为,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教师应多从幼儿的角度考虑,多运用表扬、安慰、鼓励等方法,尽量不用批评、威胁等消极的方法,耐心地找出幼儿违反常规的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切记一刀切。 4.创设家园共育的教育途径 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仅靠幼儿园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应该争取到家庭的支持,实现家园共育。家园共育的途径很多,下面简单介绍两种: 第一,家园联系册。家园联系册是家庭和幼儿园每日进行沟通的桥梁,幼儿园将幼儿在园的一日表现记录下来,并有针对性地提一些建议,家长由此可以了解到幼儿在园的情况,并了解到幼儿在幼儿园哪些环节表现的好,哪些能力还欠缺,从而主动配合老师进行家庭教育。家长也要在家园联系册上记录幼儿在家的表现,让幼儿教师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让教师了解幼儿的特点,制定出适合每一个幼儿的培养方案。 第二,家访。教师要对刚入园的幼儿逐一进行家访工作,了解幼儿的家庭生活环境、幼儿的生特点、个性发展等。让家长填写幼儿调查问卷,多与幼儿沟通、做游戏,让幼儿对老师建立信任感,这样幼儿到了幼儿园才会配合老师的生活常规教育,教师也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生活常规教育。 三、结语 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幼儿园所有工作都要以幼儿为主体,以促进幼儿的发展为本,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然而,生活常规教育在小班幼儿的实际操作中却发生了异化,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多是为了方便班级管理,而忽视了幼儿的个体发展。故本文笔者从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活常规、采用多元化的生活常规教育方法、利用表扬和鼓励来激发幼儿习得生活常规的积极性、创设家园共育的教育途径等角度入手,就如何良好开展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幼儿常规教育论文:幼儿一日生活常规教育下人文素养的培养探究 摘要:一个人从出生到老去都离不开教育,尤其是在幼儿时期,幼儿的启蒙教育对于孩子以后的成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一日生活的教育问题将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幼儿未来的发展。因此,培养幼儿的人文素养要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对幼儿的活动进行培养。在本文中,将对如何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以及探讨对于幼儿人文素养教育的方法等问题。掌握了这些问题,对于创建一个健康的现代幼儿教育的模式,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常规教育;人文素养;探究 1. 引言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从而也对于幼儿人文素养问题的看法与建议也慢慢增加,培养幼儿的人文素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关系到孩子未来的前程与发展。所谓人文素养,就是以善为本,培养人文素养能够让人拥有更好的生活习惯,在幼儿们的日常生活中进行普及,更能够很好的发扬中国的文化,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更好的传承下去。因此,面对如此重要的普及问题,作为学前教育的老师与工作者要努力的谨慎的去探索,研究出培养幼儿生活常规教育下的人文素养的方法。 2. 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培养问题 现阶段,在幼儿的生活中,常规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中之重,说到常规教育,一般都体现在幼儿对于适应集体与自己独立生活的部分,拥有良好的习惯与教育,培养健康的人文素养,对于幼儿在以后的学习中有着规范的作用,让他们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健康健全的人格,这其中有幼儿自身的部分。在一日生活教育中,教师与家庭互相支持互相影响,一起关心孩子的成长与未来,更好的更健康的促进孩子的成长,让孩子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从而达到培养真正的人才的目的。当然也离不开幼儿教师的正确引导与教育,两者兼具才能让幼儿更加健康与快乐的成长。 常规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部分,它的好与坏关系着幼儿的健康成长问题,所以幼儿的常规教育不可忽视,并且,加强幼儿的生活常规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规律,也能提高他们的独立性,作为幼儿教师也应该从各个环节出发,多归纳多探索的去总结幼儿的生活规律,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帮助幼儿建立一日生活常规教育,让幼儿能更加健康的,快乐的成长与发展。 3. 人文素养教育采取的方法 3.1榜样激励法 榜样激励的方法是指通过对幼儿的品德与正确的行为进行表扬与肯定的方法,这样的方法实施能够使幼儿对自己的行为更加巩固,当然,不同的幼儿心理特点不相同,这需要教师结合不同的幼儿的不同心理特点,对幼儿的行为与表现进行表扬与夸赞。通常,父母与老师总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好榜样,父母的行为与老师的行为都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素养与行为,所以教师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老师的好作风好习惯可以很好的激励幼儿,以便于他们养成正确的观念,培养出他们的正能量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 3.2 故事引导法 故事引导法在幼儿的教育中,是很有必要的,这需要根据幼儿的心理与身体的特性来进行,这样,通过一些有意义的故事对幼儿进行教育,可以使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树立榜样,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因为孩子处在好奇心强的阶段,可以通过有趣的故事,来对幼儿一日生活常规进行教育,最终得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可以让幼儿在诗词中,学习古人的优秀品德与良好的作风,可以在故事中为孩子们传播一些身边的小事,让他们懂得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优秀品德,也可以由教师带领让幼儿们根据不同的故事情节,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幼儿从角色中去体会故事的内涵,这种方法也能让孩子们形成良好的社会品德,从而提高幼儿的人文素养。 3.3 培养观察能力 幼儿的探索能力是很强的,他们喜欢用各种感官去探索周围的世界,这一切对他们都是新鲜与奇特的,因此,在培养人文素养的过程中,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是一个很特别的体验,可以走进大自然,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幼儿去体验与发现大自然的奥秘,观察树木与花草,美丽的植物一定会吸引孩子的眼球,让孩子们自己去种下一粒种子,然后慢慢观察它们生根发芽。观察小动物也是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很好的方法,孩子们对动物都是很喜爱的,可以利用孩子这样的特点让他们去了解小动物,如小鱼在水里游,蚂蚁搬家等等,让幼儿更好的与动物友好相处。下雨天总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刻,所以观察自然现象也是很重要一种方式,多问孩子如太阳从哪个方向升起,这样的问题能给孩子带来不寻常的乐趣。 3.4 行为的巩固 通过对幼儿的日常行为的评价,让幼儿在常规教育的人文素养的形成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教师可以采用小礼物的方法对表现良好的孩子进行激励,这样能激发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们不断地去努力去创造,在评价的过程中,也能让幼儿的自豪情感油然而生,从而不断地进步。所以正确的行为才是良好人文素养的体现,在教师让幼儿学习知识的同时,在巩固行为中,教师要全面的对待孩子的进步与提高,对孩子的优秀表现要表扬,不能因为他们的一点缺点就妄下定论,这样有效的避免使孩子的心理受到不好的影响,通常在幼儿教育中,教师会采用五角星或者小红花的形式对表现优异的孩子进行鼓励,这样有代表性的评价方式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这种方式也提高了孩子们的积极性。 4. 结束语 在规范幼儿的日常习惯过程中,让孩子养成正确的行为达到最终教育的目的,生活常规教育不仅促进孩子的学习也能提高他们自我独立的能力,并且养成良好的品德。总而言之,培养幼儿人文素养是当前幼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课题之一,这需要在教育中不断努力与实践,让幼儿的人文教育素养问题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科学的幼儿一日生活常规教育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幼儿成长中最合理的成长途径,有利于幼儿的心理与身体的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促进幼儿的完整的思想品德与行为。 幼儿常规教育论文:浅谈常规教育在幼儿园工作中的作用 摘 要:常规教育是幼儿各种习惯养成的基础阶段,良好常规教育可以使孩子们生活有序,心情愉快,使教师带班轻松自如,得心应手。本文从七个方面对常规教育在幼儿园工作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幼儿;教师;一日常规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园常规教育是幼儿从家庭进入集体生活的第一个必修课,也是教师做好各项活动的基本功。幼儿园教育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非常重要,因为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品质大都是在幼儿园生活中养成与培养起来的。所以说幼儿园必须抓住幼儿的一日常规活动,潜移默化地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行为习惯。 所谓;“常规”就是幼儿每日生活中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以及怎样做,它包括幼儿和教师两方面的行为规范,常规教育就是帮助幼儿学会遵守集体生活规则,逐渐的从他律向自律发展到自我管理。常规教育什么时候开始比较好呢?入园的第一天。经验证明孩子们离开家庭进入陌生的环境往往感到不知所措,这时告诉他们,做什么,怎样做,他们比较容易接受,并且第一次的印象会成为良好习惯的开端。 怎样才能使常规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呢? 一、合理安排和充分利用一日生活的时间和空间。利用游戏,故事和情景等教学形式,让孩子有初步的规则意识,知道每个游戏活动都有规则要求,我们要遵守它。 二、寓常规教育于各项活动过程中,循序渐进,如;走路文明,姿势自然,不抢先,不推撞,不乱扔玩具,室内不奔跑,说话有礼貌,与人交谈看着对方,注意倾听,积极应答,不大声叫喊等。 三、幼儿的行为要做到一致性和一贯性。 在平时的一日活动中,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班上的几位老师要步调一致,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对班上的常规教育做到及时沟通,要求一致,持之以恒,使孩子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如;采用口令或琴声让孩子懂得什么样口令或琴声是做什么的。如,老师把食指放在嘴唇上同时发出轻声的(嘘)就表示不能大声讲话了,弹奏曲子;1.3.5(起来了)5.3.1是(坐好了)。小班幼儿可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利用各种小动物进行引导学习,如;走路可学小花猫,轻轻走,喵喵喵,吃饭要像小老虎不挑食,不玩耍,饭粒不能掉地上,每粒粮食要爱惜等。通过长期的练习幼儿自然就形成了习惯,一个模仿动作,一手势,一小段曲子就可以让他们安静下来,为接下来的教育教学活动打下了基础。 四、教师要善于主持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要善于主持活动,寓教于乐,准备丰富的游戏材料,采用多媒体+游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动静交替,按照教学和游戏规则去做,使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达到教学目的。 五、要注意语言的表达,在建立常规过程中,对规则的解释应立足于集体生活秩序的需要,切勿从“听话”“做好娃娃”等目标出发来要求幼儿遵守规则,实施规则时教师的语句要明确简练,语气要坚定,不需要多说理,如;小朋友请快来坐下,大家都在等你,请安静,不要打扰别人等。 六、利用区角进行常规练习,游戏初期让幼儿了解各个区角的玩法和游戏规则,要让他们知道怎样进入区角,怎样玩,进每个区角都有规则示意图,要严格按照示意图上要求去做,不能一哄都挤到一个区角去。如:图书角,进几个人,进去以后要怎么做。知道进入图书角要自觉遵守规则,不能大声讲话,要爱护图书,看完图书要把图书放在原来的位置。 建构区,不能故意破坏其他小朋友搭建的东西,互相配合,发挥想像,合作完成、培养创新意、规则意识及合作意识。 娃娃家,知道玩具不能乱扔,小孩睡着了不能大声说话,整理好娃娃家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一段时间后孩子们逐渐由他律到自我管理,形成了良好的常规习惯。 七、幼儿习惯形成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幼儿主体地位,将游戏精神融入到教学、生活中。以游戏教学为基础,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幼儿能够更好的生活与生存,这需要教师正确的约束与引导,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如果在此阶段可以养成较为健康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那么幼儿的发展将会受到良好影响。 八、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生活经验,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要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把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各领域的常规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合理的常规,坚持一贯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幼儿常规教育论文:幼儿常规教育研究 摘要: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因此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常规教育指的是根据教育的最低要求来对幼儿进行教育,这种教育是最基本的,也是要求最低的,同时,这种教育更加有利于幼儿的成长,更加有利于达到教育对于幼儿的目标。 关键词:纪律 幼儿的教育 常规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现代化,家长和国家对于教育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也对教育方式的科学性和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之所以强调幼儿教育要常化是因为当下的教育比较苛刻,因此在儿童进入义务教育小学和中学的阶段之前,应该让幼儿园的学生相对的更多的自由。常规教育不仅顺应时代要求,也是由幼儿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决定的,幼儿很多方面还处在开发阶段,多高的教育目标对于幼儿是无法实现的。在幼儿的常规教育实施过程中证明,儿童生活常规的确立确实极大地提高了儿童的生活质量,但教师却时常感觉到矛盾和迷茫。因为关于“常规”二字的尺度是难以把握的,如果过分常规,可能无法达到教育对于幼儿的最基本的最低的要求,相反的,如果没有做到常规的话,对于刚刚进入学校的幼儿来说未免泰国苛刻。这让我们不得不对常规教育的价值合理性进行重新审思, 让我们去寻找幼儿园常规教育细微处的标记及含义。本篇文章就幼儿的常规教育做了详细的研究,为幼儿教师在进行常规教育时能够更好地把握“常规”二字的尺度,更好的发挥常规教育的优势,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做贡献。 一、注意班级规则的合理性和尺度 很多幼儿的教师为了方便管理,在班级里制定了许多多余的规则,并且还制定了相应的惩罚措施,学生们是不敢违背教师制定的规则的。在教室里学生们谨言慎行,但是,其实一些多余的和不必要的规则是没有必要制定,这样的规则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幼儿学生的天性和自由。比如说一些义务教育阶段班级规则“不能在教室里讲话”“不能在教室里吃东西”等等,对于还没有进入义务教育的幼儿学生来说这些规则太过于苛刻,因此,教师在制定班级规则时一定要注意合理性和尺度,制定的规则能够对学生起到最基本的约束作用就可以了,不能用规则去压抑学生的天性和自由。 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 人是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的,并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良好的氛围和良好的习惯是有利于幼儿的。教师在班级物品放置的设计上要充分体现其教育性。如在美术活动时, 教师可在每张桌子上放一只空的小篓子, 让幼儿把废纸放在蒌中,这样乱丢废纸的现象就会大大减少。幼儿在进行自主游戏或其他活动时, 也会自觉地把垃圾放入一旁的废纸篓中。在每个活动区的入口处贴上各自的标记( 如脚印、 头像等) , 可以有效地控制各活动区的人数, 避免活动区人数过多而引起种种纠纷。每天放学前, 教师和幼儿一起整理教室, 把无用的东西统统丢掉, 把有用的东西分门别类地放在固定位置上, 以便第二天能够顺利开展活动。物品有明确的、 标准的位置, 这样对教师和幼儿来说存取各种物品就是一件轻松的事, 遵守班级规则自然也就成了大家的一种习惯。幼儿的很多行为和习惯品质都尚在形成的过程中,因此这个过程中教师乐意带领着学生们养成一些有利于幼儿以后发展的良好的习惯。 三、榜样在幼儿常规教育中的作用 孩子感受着周围所发生的一切, 他们不仅看在眼里、 记在心里, 还会像镜子一样在行动上一板一眼地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在幼儿的教育中必须要找出生活中可以学习到的榜样。例如,教师可以和幼儿家长进行沟通,让幼儿家长注意平时的言行举止,让幼儿在家也能够受到父母作为榜样的带领和熏陶。教师还可以寻找幼儿身边的榜样,比如说,在班级里建立一个优秀幼儿学生的展览板,“道德之星”“劳动之星”等等,让幼儿受到同龄小伙伴的鼓励,向他们的行为学习,向他们靠拢,成为一个具有优良品质的学生。最重要的是教师自身的作用,教师在幼儿的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因此,幼儿学生模仿教师平时言行举止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所以要求教师自己要注意自己在幼儿学生心中的形象和榜样作用。 四、帮助学生树立自律的意识 虽然教师不应该制定一系列苛刻的规则压抑幼儿天性,但是班级还是需要管理的。教师就可以采用让学生自律的方式加强管理。幼儿的自律性是比较差的,他们的自控能力比较低,因此,因此教师要多加帮助。例如给学生平时就灌输一些自律的知识。要注意,这些对于纪律的遵守是学生由内心自发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就耐心的教导学生,当一个学生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时,教师最应该做的不是惩罚而是讲道理,要告诉为什么不能这么做,这么做会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例如,一个学生欺负了另外一个学生,你就可以告诉他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换位思考,如果是他自己被欺负了他会不会觉得委屈,告诉他以后不能再这么做了。在长期的习惯之后,学生会明白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也会开始自律。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总之,幼儿的常规教育研究路漫漫兮,还需要更多的探究。 (作者单位:吉林省龙井市亚松一小幼儿园) 幼儿常规教育论文:关于幼儿园常规教育研究 【摘 要】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包括智力启发,思维、行为模式培养,道德以及个人品质塑造等多个方面,因此作为幼儿园教师的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等全方面的培养,从而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 常规教育 研究 幼儿阶段的孩子身心都处于启蒙时期,因此幼儿园常规教育通常包含生活和学习两个方面,即以孩子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和学习为例,幼儿园常规教育一般包括一天生活制度的安排,以及幼儿各项行为能力以及思维模式的启发和培养,让幼儿在思维模式形成之初就开始建立社会性思维,从而为将来一步步接触社会、融入群体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智力启发、心理培养以及身体塑造三管齐下,从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好根源上的准备。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现阶段的幼儿园教育还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班级常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行为方面的教育,而缺少思维意识的培养;习惯于批评、斥责而忽略鼓励和沟通等等,这些都容易导致幼儿思维以及行为方面出现偏差,因此在本文中,我将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来谈谈如何在幼儿园常规教学过程中做好幼儿思维、行为等方面的塑造工作。 一、教师加强自我修养 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论是社会人还是幼儿园教师本身对于幼儿教师的职业重要性认识都存在偏差。确实幼儿园阶段由于孩子们的身心发育非常不成熟,所以相对于知识传输来说,更倾向于思维的培育和行为模式的养成。但在社会大众的认知中一般教师的作用就是理论知识的传输,所以大部分社会人甚至是幼儿园教师自己都容易陷入“幼儿教育很简单”的认知误区,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教学方法的探究,进而导致教学模式墨守成规,教学效果惨不忍睹。所以要想做好幼儿常规教学,教师要从自身入手,不断提高自己,这样才能为幼儿思维和智力方面的培养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从道德培育方面来说,幼儿园教师不论是在思维还是日常行为方面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并且不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要做到一以贯之。因为人的很多行为都是无意识的产物,这些在言行间也会不知不觉的散发出来,而幼儿园时期相对于小学、初中等具备一定社会意识和思维的学生来说,幼儿在智力和思维方面等同于一张白纸,并且因为没有既有经验的限制,反而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和认知吸收能力要更强,所以教师的行为直接决定了学生思维这张纸上的色彩和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过硬的素养和积极向上的思维,这样才能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要求,从而在和孩子们的交往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的思维和行为。 其次,从智力激发和知识传输方面来看,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虽然幼儿园时期不需要孩子们学习太多的专业性知识,但对于常识性的知识内容有较高的要求,因为这关系到孩子们未来进入系统性教育阶段时知识的学习能力基础牢固与否。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两方面的努力:第一要不断研究提高知识的传输效率的方法和途径,尤其是实现让学生在日常玩乐中进行知识潜移默化的吸收;第二是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自我知识素养的提高,从而在日常教学、游戏甚至是师生交流过程中通过言语、动作将部分内容在不知不觉中灌输给幼儿,从而帮助幼儿建立较为丰富的知识储备,为进入小学阶段打好基础。 二、行为教育和意识培养两手抓 学校建立的作用就是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培养人才,而何为人才,俗话说“先成人,后成才”,只有先具备健全的人格、完善的思维体系,才能在后期知识灌输过程中做到学以致用,造福社会,而幼儿园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达到让幼儿“先成人”。上文中提到幼儿时期的孩子的思维和行为都处于懵懂时期,任何行为、思维方式都未建立,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行为教育和意识培养两手抓,让幼儿成长为人格和道德素养合格的人,然后为以后小学到大学乃至进入社会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打好基础。 首先,在意识培养方面,教师要做到沟通交流为主。对于幼儿来说爱玩、淘气是天性,这就导致很多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为了规范幼儿,会习惯于采用命令的方式来规范幼儿的行为,例如对于班级制定的规范和纪律仅仅是采取告知的方式传达给孩子们,而不是将其中缘由解释给孩子们听,这就容易导致孩子们意识上的不知其所以然,思维上分不清允许和不允许之间的界限,进而在行为上出现很多教师所说的“顽劣”现象。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给孩子们制定的规矩,更要让孩子们从思维上理解纪律、形成规则意识,这样才能让孩子们从思维根本上具备明白是非的能力,了解可为与不可为的界限所在,从而更好地指导自身行为。 其次,在行为教育方面,教师要做好榜样的力量。一方面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例子直接进行讲解,通过课堂小情境的演绎以及行为示范,以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直观的了解行为方面的部分对错是非;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教师在日常教W中的一言一行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上文中提到幼儿阶段的孩子具备很强的模仿能力,而幼儿主要模仿对象就是教师,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规范自身的行为,从而给幼儿树立良好的行为标杆。 三、鼓励诱导作为主要教学手段 对于幼儿来说,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并且心智发展不足,日常行为容易受到直觉的支配,这就导致幼儿不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更容易犯错,但此时期的孩子几乎不具备抗压、抗打击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采取鼓励和诱导为主的教学模式。 首先,在日常思维塑造和行为指引过程中要及时给予幼儿鼓励,因为幼儿教育阶段的孩子对教师依赖性大,也就更加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教师的鼓励也就成为幼儿学习和进步的最大动力,所以我们要关注幼儿行为方面表现出的点滴进步,并给予及时的表扬,从而激发幼儿不断努力、上进的动力。 其次,幼儿阶段的孩子在思维行为方面犯错是在所难免的,对于教师来说,在教育过程中不能依靠斥责和批评,而是要通过诱导的方式进行纠正,尤其是要以平等的姿态进行问题的剖析、正确行为的示范等,这样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伤害幼儿脆弱的自尊心和刚刚开始建立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还能避免激发幼儿的叛逆心理,造成更严重的错误。 总之,以上我站在教师的立场上对于幼儿园常规教学形成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对其他教师的日常教学有所启发。 幼儿常规教育论文:浅议幼儿园常规教育 中国浩瀚五千年文化之中,自古就有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之说。“规矩”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就是指规和矩两种工具,后来“规”和“矩”合成一个新词“规矩”,常用来比喻一定的法则、标准、规范或习惯。“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定的法则、标准、规范和习惯,否则就不会成功。借着这一俗语,我们今天所要谈论的内容就是有关于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常规问题。 常规教育对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和良好稳定的情绪培养,使孩子学会适应幼儿园生活和初步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在独立生活的过程中经教师指导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我个人认为,幼儿园教育常规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划定范围:第一是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第二则是教育教学常规。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幼儿园生活常规依我个人之见可以这样概括或定义:幼儿在入园后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或规范进行的生活准则。我觉得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所必须遵守的常规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三条: 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常规,坚持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从这一工作规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园生活常规教育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我觉得生活常规的培养的重要意义应该突破理论而上升到实践。只有在遵守了一切符合标准或规定的生活准则外,我们才有可能将幼儿园教育提升到一个学习教育的层面,所有的除生活教育外的教育才有实现的可能性。试想,如果一个人连与本身息息相关的准则都不能够遵守,那么这样一个“人”是否还是一个具备健全人格的人?所谓性格决定命运,我觉得一个人的性格培养与一个人的生活规则是密不可分的。 小班幼儿正处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重合的交叉时期。孩子在刚入园的时候角色就已经开始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他们从原本家庭的个体转化到了组成幼儿园教育的集体,这样的改变初期孩子显然会觉得不习惯,不自在甚至难以很好完成角色转换,因为在脱离了熟悉的家长照顾后的独立生活使他们一下子不能适应。而这一时期教师的形象就变得异常高大。教师亲切的问候和善意的微笑都能让孩子重新产生一种安全感。自然这种安全感的产生不同于家庭。现在的家庭给予孩子的往往是听之任之,往往就是父母包办一切,孩子不必担心起床衣服没人穿,吃饭没人喂的问题。而在幼儿园中则不同。虽然有保育人员和老师,但2个老师和一位保育员不可能兼顾到每一位孩子,那么一些生活上的必须就必然会落到每一个孩子的身上。而在处理生活问题或者进行生活活动的时候,生活常规也就随之需要遵守了。 幼儿园生活常规的培养,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贯彻实施 第一,人园。一天之计在于晨,孩子在入园时候的情绪会影响到他一天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情绪。积极向上的情绪势必会对教师的教育教学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孩子入园的时候,我会规定孩子必须微笑着向老师问好。而这时老师也必须回以孩子微笑,并亲切地迎接:××小朋友早。通过师幼间的互相问好,不仅培养了孩子团结友爱、懂礼貌、讲文明的良好品德习惯,提供了孩子锻炼语言表达的机会,同时也为养成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奠定了良好的开端,为孩子一天积极向上的情绪打下了基础。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让孩子在踏入幼儿园的那一刻就从礼貌的角度去遵守幼儿园的生活常规的开端。 第二,如厕、漱洗。小孩子特别是小班的孩子,自觉性很差,随时需要有人在旁边指导和提醒,而幼儿园生活常规可能与家庭生活常规会有不同之处。首先孩子在如厕的时候就需要排好队,而不是一窝蜂地跑进厕所。在如厕的时候要做到不推不挤,文明礼让。在漱洗的时候要按次序认真把手洗干净,洗手的时候水龙头不要开太大,不玩水,不和其他孩子打闹。洗完手以后要用小毛巾把手上的水擦干等等。逐步养成孩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生活行为习惯,并在饭前便后洗手这一小小的行为习惯中贯彻节约的优良传统。 第三,进餐。安静进餐,不挑食不浪费,把骨头和泼出的饭放到中间的盆子里,吃好饭以后要漱口擦嘴。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大人习以为常的事情,但是对孩子来说却是陌生的,因为毕竟有些家庭不会做到面面俱到。安静进餐、细嚼慢咽有利于消化,孩子健康成长是每个家庭最关注的问题,所以在平时的教育中就要兼顾知识和健康的双赢。 第四,午睡。可能有些人会提出这一的疑问,睡觉就睡觉,哪有那么多的规定。是的,睡觉我们不能具体规定孩子应该以怎样的姿势来睡,但是在睡前我们却需要做好一切常规工作。比如孩子脱下的鞋子要对齐摆放整齐,衣服和裤子要基本折叠一下放在床尾。这些虽然都只是小小的事情,可是大文章往往是从小事中显现的。 第五,离园。如果说入园是一天良好情w的开端,那么离园则是良好情绪的延续。离园教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教育手段。孩子在接受了一天的幼儿园教育之后,又重新回到父母的怀抱,回到了以个体为单位的家庭,这时候孩子比较容易忘记应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和家长沟通,让他们帮助老师在家延续幼儿园的教育,有些在孩子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动手,这样才不至于在孩子回到家以后让老师一天在幼儿园对孩子实施的教育功亏一篑。 幼儿园常规除了有关于生活以外,另一个不可或缺的就是教育常规。一个班的教育常规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所以,教育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以我个人之见,教育常规的培养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培养: 第一,晨间锻炼的常规培养。如果说集体活动是培养孩子集体意识的充分体现,那么分散活动则是孩子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无论是集体活动和分散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都应该遵守规则,不遵守规则的活动则没有自由可言。首先,孩子在排队进入活动场地的时候我就要求他们要保持安静。在自主选择玩具或者活动项目的时候要懂得谦让和有序,活动结束应该把器具归回原处等等。 第二,坐姿的培养。这一点我认为是教育常规培养的重中之重。正确的坐姿在无形中会集中孩子上课的注意力。人坐端正了,注意力也就被拉回了课堂。而从长远方面考虑,一个人的坐姿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孩子正处在长身体的时候,不正确的坐姿可能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外貌。所以在平时画画,上课或者进行一些需要坐着活动的时候我都会很注意无形之中就给孩子灌输坐坐好的观念。时间久了,这种观念自然而然就深入到孩子的心中去了。 第三,操作活动中的常规培养。操作活动中常规的好坏不仅直接反映着一个班常规教育的成效,而且较好的操作常规往往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操作前对孩子提出本次活动的要求,在操作结束后孩子马上放掉手里的操作材料而把注意力放到教师的身上,这样借助操作材料而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不仅可以很好地帮助孩子理解教师教授的内容,也容易将孩子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反之,如果没有很好的操作常规,孩子一节课的注意力全都放到了操作材料上而完全忽视了教师所教授内容的话,那么这样通过借助操作材料而预想所要达到的效果和现实达到的成效就背道而驰了。所以,操作常规一定要培养好,并且要放在一定的高度来培养。 以上仅是我对幼儿园常规训练浅显的见解。 幼儿常规教育论文:音乐在幼儿园常规教育中的运用 摘 要: 音乐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对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品质的培养中,老师需要遵循《纲要》的幼儿发展规律和预设目标,创造让幼儿积极和愉快参加各类活动的音乐环境,也可借助音乐的作用使幼儿良好常规的培养更加高效,音乐和常规渗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 幼儿教育 音乐 常规教育 教学运用 3―6岁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行为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是巨大的,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中,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一日常规教育就很重要。因此,当了解到把音乐融入对幼儿的常规教育中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时,我更加重视在幼儿一日教学活动中用音乐辅助培养幼儿的常规。一般我们可以将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内容划分为生活常规、游戏常规、学习常规三部分,教师针对这三部分分别用不同的音乐建立幼儿的常规意识,并引导他们自主遵守幼儿园的一日常规。 一、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 生活常规是幼儿园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生活基本能力,确保幼儿健康成长而制定的幼儿园生活各环节的基本规则与要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常规,坚持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培养幼儿的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那么,哪些生活常规可以借助音乐使教育事半功倍呢? 从小班开始,就要严格按照一日活动作息安排表对幼儿进行上下学、餐点和午睡等长期的训练,让孩子学会互相分享、谦让,不争也不抢。每天早上宝贝们伴随着活泼、飞扬的音乐声踏进幼儿园的大门,代表着他们的心情跟这个音乐一样从自由、活泼的状态开始。当孩子处于就餐状态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舒缓、轻柔的音乐,一方面烘托出安静、有序的氛围,另一方面是在用音乐提醒发出声音的幼儿接下来要专心吃饭。在午睡室,不是所有幼儿从一开始就能躺在床上就马上睡着的,有的往往喜欢在床上动来动去,安静、舒缓的音乐能让人放松心情,进而快速进入睡眠状态;如有的幼儿坚持不肯躺在床上,一直哭闹不停,就可以在他的耳边放摇篮曲,慢慢地他就能跟其他小朋友一起愉快地入睡。 二、建立良好的游戏常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更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跳跃、自由的音乐能在一开场就吸引幼儿关注当下的游戏内容,从而调动幼儿主动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一般来说,青年教师的教育经验比较浅薄,常常会在前期的游戏指导中喜欢用一些生硬的话语介绍游戏内容,这样孩子们的兴趣不是很浓厚,也不明白老师重点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当他们开始游戏时,场面就会很混乱,最后的学习效果不佳。教师应该学会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找到幼儿感兴趣且更加有效的方法进行指导幼儿的游戏。比如:有一次介绍娃娃家妈妈炒菜的任务,教师就播放了刀切在菜板上、铲子碰撞炒锅发出的音乐声,伴随生动逼真的音乐声,孩子对自己切菜、炒菜的兴趣提高了,愿意自己尝试切菜、炒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成功地将机械重复的无声动作变成了一个有趣的厨房表演。再如:教师对点评过渡的环节把握不好,孩子们结束游戏安静下来的速度也不一样,有人速度快,有人速度慢,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等待。最后带先聚集的孩子做会儿音乐律动,用音乐减少等待时间。总之,教师为一定的游戏情景配上合适的音乐能够让幼儿更好地融入游戏的情景中,激发幼儿继续游戏的兴趣,进而实现一定的游戏目标。如:游戏中遵守游戏规则,遇到问题主动想办法解决;学习轮流按顺序游戏;不经过别人允许,不插手别人的游戏;爱护玩具,能按照要求有序地收放玩具材料等。 三、建立良好的学习常规 集体活动常规主要体现在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技能的必备因素,因此,教师应要求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组织集体活动时,需要幼儿按照一定的要求遵守集体活动规则,让他们明白自己不能打扰其他人的学习活动。 在集体的学习活动中,首先要让幼儿顺应集体里的指令,明白自己在当下应该做什么。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用音乐指令代替口语指令。比如:为排队行进、变换座椅位置设计了不同的音乐旋律,排队用13231323,搬小椅子用135565,有了钢琴的弹奏让幼儿对这些旋律从陌生到熟悉,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最后达到习惯成自然。这样,再也不用老师在旁边一个个提醒要如何做,孩子们自己通过倾听使身体自然地对不同的音乐指令做出相应的反应。 其次,幼儿学习的时效性也是很重要的。根据《纲要》的要求,需要培养幼儿及时完成学习任务的好习惯并提高完成任务的质量,这就意味着要让孩子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让他们学会不浪费时间、不分心拖延。因此,可以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在绘画、摆弄等操作时间播放不同时长的音乐,当音乐渐弱,孩子们也会知道自己学习的时间不多了,还规定在音乐结束的时候不管他们有没有完成作品都要整理好学具。在后期的学习活动中,可以尝试慢慢缩短音乐的时长,以此提高他们的做事效率。 长此以往,随着音乐在不同学习活动中的运用,新教师对幼儿园常规的培养越来越得心应手。在音乐的帮助下减轻了许多教育压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不仅提高了音乐欣赏水平,对更多的音乐产生感知的兴趣,而且当他们将音乐作为学习活动开始和结束的信号时,教师的口头提醒和肢体干预减少了,给予了幼儿更多自我管理的机会。 音乐对幼儿园常规的培养往往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作用,在常规教育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与音乐完美地结合。“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喜欢音乐”,而且不同性质的音乐能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只要它对生活常规、游戏常规和学习常规的培养有促进作用,那么,该条件下所被选择的音乐就是成功的。当然,音乐是千变万化的,想要找到适合的音乐教育法,要靠教师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继续努力钻研。 幼儿常规教育论文:幼儿园常规教育现状及对策 现在很多老师感觉最累的其实不是教育工作,而是处理孩子的常规问题。有的孩子听不明白老师的要求;有的孩子听明白了但就是不遵守;有的孩子经常影响别的孩子,一天下来特别累,因为要不断地说、不断地喊,嗓子经常是沙哑的。如何才能使老师的工作可以相对轻松一点呢?这就需要老师建立良好的常规,这是有效教育的基础。 一、幼儿园常规教育的意义 幼儿园常规是幼儿园保教过程中沿袭下来的,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的标准、法则或习惯。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人在幼年时没有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将给其未来发展造成障碍,还给别人带来诸多困扰。只有建立常规意识后,孩子才能在学校好好学习,以后才能好好融入社会。 1.对幼儿的意义。 来到幼儿园,孩子脱离家庭在幼儿园需要学会自理和独立,没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帮忙喂饭和穿衣穿袜,没有专宠的他们需要和同伴相互礼让和合作,不能随心所欲地做事情,因此,幼儿园常规不仅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自控能力、生活习惯、规则意识和行为规范,还能让幼儿更好地适应集","期刊 >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II>学前教育" 14,"2018-05-14 23:17:56",进度控制论文,0,"进度控制 进度 进度控制论文",水电工程建设项目能否在预定的时间内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关系到投资效益的发挥。因此,对水电工程建设项目进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其顺利达到预定的目标,是进行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中心任务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进度控制论文:建筑施工进度控制论文 一、施工项目进度控制原理 1.动态控制原理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是一个不断进行的动态控制,也是一个循环进行的过程。它是从项目开始,实际进度出现了运动的轨迹,也就是计划进入执行的动态。实际进度按照计划进度进行时,两者相吻合,反之便产生超前或落后的偏差。分析念头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原来计划,使两者在新的起点上重合,继续进行施工活动,并且尽量发挥组织管理的作用,使实际工作按计划进行。但是在新的干扰因素作用下,又会产生新的念头。施工进度计划控制就是采用这种动态循环的控制方法。2.系统原理(1)施工项目计划系统。为了对施工项目实行进度计划控制,首先必须编制施工项目的各种进度计划。其中有施工项目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进度计划、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季度和月(旬)作业计划,这些计划组成一个施工项目进度计划系统。计划的编制对象由大到小,计划的内容从粗到细。编制时从总体计划到局部计划,逐层进行控制目标分解,以保证计划控制目标落实。执行计划时,从月(旬)作业计划开始实施,逐级按目标控制,从而达到对施工项目整体进度目标的控制。(2)施工项目进度实施组织系统。施工项目经理和有关劳动调配、材料设备、采购运输等各职能部门都按照施工进度规定的要求进行严格管理,落实和完成各自任务。施工组织各级负责人,包括项目经理、施工队长、班组长及其所属全体成员组成了施工项目实施的完整组织系统。(3)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组织系统。为了保证施工项目进度实施还要有一个项目进度的检查控制系统。自公司经理、项目经理,一直到作业班组都设有专门职能部门或人员负责检查汇报,整理实际施工进度的资料,并与计划进度比较分析进而进行调整。不同层次人员负有不同进度控制职责,分工协作,保证计划按期实施。3.信息反馈原理 信息反馈是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主要环节。施工的实际进度是通过信息反馈给基层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工作人员,在分工的职责范围内,经过对其加工,再将信息逐级向上反馈,直到主控制室。主控制室整理统计各方面的信息,经比较分析作出决策,调整进度计划,使其符合预定工期目标。若不应用信息反馈原理不断地进行信息反馈,则无法进行计划控制。(1)弹性原理。施工项目进度计划工期长,影响进度的原因多,在确定进度目标时,应进行实现目标的风险分析。编制施工项目进度计划时应留有余地,使施工进度计划具有弹性。在进行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时,便可利用这些弹性,缩短有关工作的时间,或者改变它们之间的搭接关系,使拖延了的工期,通过缩短剩余计划工方法,仍然达到预期的计划目标。(2)封闭循环原理。项目进度计划控制的全过程是计划、实施、检查、比较分析、确定调整措施、再计划。从编制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开始,经过实施过程中的跟踪检查,收集有关实际进度的信息,比较和分析实际进度的信息,分析实际进度与施工计划进度之间的偏差,找出产生原因和解决办法,确定调整措施,再修改原时度计划,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3)网络计划技术原理。在施工项目进度的控制中利用网络计划技术原理编制进度计划,即根据收集的实际进度信息,比较和分析进度计划,利用网络计划的工期优化、工期与成本优化的资源优化的理论调整计划。网络计划技术原理是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完整的计划管理和分析计算的理论基础。 二、控制建筑施工进度的定义1.高度重视工程项目施工准备 工程项目施工准备是施工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拟对工程目标、资源供应和施工方案的选择及其空间布置和时间等方面的统筹安排,是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因此,认真好施工前的各种准备,对合理供应资源,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赢得社会信誉有重要作用。要加强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就必须高度重视工程项目准备,做好施工前准备。2.按照项目合同工期要求,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按合同工期,完成施工任务,这既是合同要求也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需要。在这一点上,建设单位(业主)同施工单位双方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加强施工进度控制,确保合同工期履约,是项目经理的基本职责和主要工作内容。 计划是控制的前提,没有计划,就谈不上控制,控制就是将实际值与计划值进行比较,找出期间的偏差,然后进行反馈调整,保证工期计划合同工期的完成。3.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 (1)本项目的工程承包合同。合同中工期的规定是确定工期计划值的基本依据,合同规定的工程开工、竣工日期,必须通过进度计划来落实。 (2)本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这个资料明确了施工能力部署与施工组织方法,体现了项目的施工特点,因而成为确定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目标计划的基础。 (3)企业的施工生产经营计划,项目进度计划是企业计划的组成部分,要服从企业经营方针的指导,并满足企业综合平衡的要求。 (4)项目设计进度计划。图纸资料是施工的依据,施工进度计划必须与设计进度计是相衔接,必须根据每部分图纸资料的交付日期来安排相应部位的施工时间。 (5)材料和设备供应计划。如果已经有了关于材料和设备及周转材料供应计划,那么,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必须与之相协调。 除上述五点编制项目进度计划作为主要依据考虑外,还应注意有关现场施工条件的资料,主要包括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气候环境资料,以及交通运输条件,能源供应情况,辅助生产能力等。还要在编制项目施工进度计划之前,对已建成同类或相似项目的施工进度计划之前,对已建成的同类或相似项目的实施施工进度进行收集,并认真进行分析、整理,列出控制的约束条件,明确影响工期达到强制时限,为编制项目进度作好充分准备。4.项目施工进度网络计划的编制 由于网络图具有明是达到逻辑性,它不但能清楚地表示项目控制进度计划中的各项工作内容及时间安排,尤其是能够明确地表达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制约的因素,因而网络计划比横道计划有更好更多的优点,“网络计划技术”在施工企业用来控制工程工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在项目施工任务过程中,各工序之间的先后顺序及其相互制约的关系称之为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些逻辑关系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由施工工艺决定的,叫做工艺逻辑。施工工艺不变,工艺逻辑不变。第二,由施工组织的方法决定的,叫做组织逻辑。这类逻辑关系常常可以随着施工条件和施工方法改变而改变。 进度控制论文:工程项目进度控制论文 随着建设监理制的推行,目前工程项目在施工阶段大部分都实行了监理。在工程质量、投资、进度三大控制上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在进度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监理过程中进度失控的现象仍时有发生。究其主要原因大致包括: 1、业主方面的原因: (1)对工程项目工期要求过紧,不能正确合理地给出一个要求工期。 (2)招投标过程中未摆正投标标价与工期关系,没有充分考虑工期缩短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导致标价压低了,使进度控制目标难以实现。 2、监理方面的原因: (1)监理人员在工程质量控制上起很大作用,而在工程进度控制方面,一般认为主要依靠施工单位的自身努力,呈被动控制状态。但理论和实践证明进度控制必须而且可以采用预控。 (2)直正采用计算机来进行进度控制不多,因此,就不能及时调整进度计划,做到始终抓住关键工序,也就不能真正做到动态控制,及时地为建设工程项目在进度上提供咨询与服务。 3、承包商方面的原因: (1)进度计划编制随意性较大,为迎合业主要求编制的进度计划与实际相差太大。同时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较缺乏,对一些技术要求较高的施工方案迟迟制定不出来。 (2)工程投标时,对工程造价与工期的辩证关系认识不足,致使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工程报价低,在要求增加人力、机械设备时显得困难,制约了工程进度不能按合同工期期限完成。本文针对进度失控原因和如何减少或避免工程进度失控问题,对进度控制理论和方法提出一些探索性认识与看法。 1、进度控制理论 1.1进度控制是目标控制 进度控制是指在限定的工期内,以事先拟定的合理且经济的工程进度计划为依据,对整个建设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和纠正的行为过程。工期是由从开始到竣工的一系列施工活动所需的时间构成的。工期目标包括:总进度计划实现的总工期目标;各分进度计划(采购、设计、施工等)或子项进度计划实现的工期目标;各阶段进度计划实现的里程碑目标。通过计划进度目标与实际进度完成目标值的比较,找出偏差及其原因,采取措施调整纠正,从而实现对项目进度的控制。进度控制是反复循环的过程,体现运用进度控制系统控制工程建设进展的动态过程(见图1)。进度控制在某一界限范围内对(最低费用相对应的最优工期)加快施工进度能达到使费用降低的目的。而超越这一界限,施工进度的加快反而将会导致投入费用的增大。因此,对建设项目进行三大目标(质量、投资、进度)控制的实施过程中应互相兼顾,单纯地追求某一目标的实现,均会适得其反。因而对建设项目进度计划目标实施的全面控制,是投资目标和质量目标实施的根本保证,也是履行工程承包合同的重要工作内容。 1.2进度控制应实行全过程控制。 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实施中,控制循环过程包括: (1)执行计划的事前进度控制,体现对计划、规划和执行进行预测的作用; (2)执行计划的过程进度控制,体现对进度计划执行的控制作用,以及在执行中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的能力; (3)执行计划的事后进度控制,体现对进度控制每一循环过程总结整理的作用和调整计划的能力。 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的三项控制各有各的实用环境、控制工作内容和时间。能实现对施工进度事先进行全面控制最好,但是,工程进度计划的编制者很难事先对项目的实施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估计。因此,进度控制工作大量的是在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中完成。 1.3进度控制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 进度控制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一方面是承包商在施工各阶段、各分部分项工程中要设立专门技术负责人进行进度控制基础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业主或监理人员必须认真审核承包商编制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等。一句话,承包商和业主或监理人员必须密切配合并共同努力才能达到进度控制的目的。审核后的进度计划,往往需要把若干相互关系的处于同一层次或不同层次的施工进度计划综合成一个多阶群体的施工总进度计划,以利于进行总体控制,特别是工程规模较大时,若不将进度计划进行综合,就很难迅速准确地了解某一局部对另一局部的影响以及某一局部对总体的影响。 2、进度控制方法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方法是把合同工期目标层层分解,以控制循环理论为指导,经常进行目标值与实际值比较与分析,不断采取措施调整,并协调参加单位之间的进度关系。 工程项目进度过程(见图2)。网络计划的输入(资源、时间、费用)或输出(工程项目的实际完成情况),以及从施工现场收到的关于形象进度和投资完成情况的信息(反馈),按要求格式制成各种报表。通过这些报表将执行情况和工程项目目标进行比较,当输出与计划目标不一致时,就要做出分析并采取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之一是在现行网络计划范围内修正输入。如重新安排资源,重新配备劳动力、机械设备等,以使工程进展满足计划目标;纠正措施之二是重新修订一个从现状到工程项目竣工的新的网络计划,并估算所需的各种资源,以及重新安排投资。对这个新的网络计划还要不断进行优化,以保证实现所期望的工程目标与进度。 3、控制的途径 在工程项目进展的过程中,不同时间、不同施工阶段形成不同形式的工程量的过程,也有不同的进度失控原因和条件。因此进度控制途径包括以下几方面: 3.1突出关键线路 坚持抓关键线路作为最基本的工作方法,作为组织管理的基本点,并以此作为牵制各项工作的重心。 3.2加强配置生产要素管理 配置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金、材料、设备等,并对其进行存量、流量、流向分部的调查、汇总、分析、预测和控制。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是提高施工效率、增加管理效能的有效途径,也是网络节点动态控制的核心和关键。在动态控制中,必须高度重视整个工程建设系统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及时跟踪现场主、客观条件的发展变化,坚持每天用大量时间来熟悉、研究人、材、机械、工程的进展状况,不断分析预测各工序资源需要量与资源总量以及实际机械、工程的进展状况,不断分析预测各工序资源需要量与资源总量以及实际投入量之间的矛盾。规范投入方向,采取调整措施,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3.3严格工序控制 掌握现场施工实际情况,记录各工序的开始日期、工作进程和结束日期,其作用是为计划实施的检查、分析、调整、总结提供原始资料。因此,严格工序控制有三个基本要求:一是要跟踪记录;二是要如实记录;三是要借助图表形成记录文件。 4、进度控制的措施 进度控制是一项全面的、复杂的、综合性的工作。原因是工程实施的各个环节都影响工程进度计划。因此要从各方面采取措施,促进进度控制工作。采用系统工程管理方法,编制网络计划只是第一道工序,最关键的是如何按时间主线进行控制,保证计划的实现。为此,采取进度控制的措施包括: (1)加强组织管理。网络计划在时间安排上是紧凑的,要求参加施工的不同管理部门及管理人员协调配合努力工作。因此,应从全局出发合理组织,统一安排劳力、材料、设备等,在组织上使网络计划成为人人必须遵守的技术文件,为网络计划的实施创造条件。 (2)为保证总体目标实现,对工期应着重强调工程项目各分级网络计划控制。严格界定责任,依照管理责任层层制定总体目标、阶段目标、节点目标的综合控制措施,全方位寻找技术与组织、目标与资源、时间与效果的最佳结合点。 (3)网络计划的实施效果应与经济责任制挂钩。把网络计划内容、节点时间要求的具体落实,实行逐级负责制,使对实际网络计划目标的执行有责任感和积极性。同时规定网络计划实施效果的考核评定指标,使各分部、分项工程完成日期、形象进度要求、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均达到规定要求。 4)网络计划的编制修改和调整应充分利用计算机,以利于网络计划在执行过程中的动态管理。 在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管理中,由于人力、物资(材料、设备)的供应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打破原计划是常有的事,因此,项目管理是对复杂的一次性的工程项目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的管理技术。目前均以网络计划技术为基础,首先,从工程总体施工需要出发,编制出总体和分项施工的网络计划,从宏观上对工程起到控制作用。第二,在网络计划的指导下,分别制定出年度、月、旬生产计划等三个计划表格,下发到各个施工队、作业班组执行。第三,在执行过程中搞好材料和人工两项使用计划的落实。第四,实行工程承包制,在保证工程质量基础上保证工期目标。在管理时,利用网络计划进行关键工序的考核,奖罚分明。在项目进度控制的管理过程中,尽量减少或避免进度失控现象。 进度控制论文:施工项目进度控制论文 1.施工项目目标控制的共性问题 (1)施工项目目标控制,是指为实现项目目标管理而实施的收集数据与计划目标对比分析采取措施纠正偏差等活动,包括项目进度控制项目质量控制项目安全控制和项目成本控制。 (2)项目控制的责任主体是项目经理,因此应组织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目标控制体系,且应有项目经理和相关的专业人员组成各目标控制分体系,集体履行目标控制的责任。 (3)项目目标控制应遵循P-D-C-A循环法则,进行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的全过程控制活动,以实现目标控制的持续改进。因此目标控制应按程序依次操作。 (4)项目目标控制的基本方法是“目标管理方法”(MBO)其本质是“以目标知道行动”。因此要确定控制总目标,然后自上而下进行目标分解,落实责任,指定措施,按照措施控制实现目标的活动,从而自下而上地实现项目目标管理责任书中的责任目标。 (5)目标和控制措施是在项目实施规划的基础上确定的。项目管理实施规划以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中制定的目标为依据编制。 (6)四项目标是各自独立的,也是平等的,但是他们之间却有着对立统一的关系。过于强调哪一个都会影响到其他,因此确定目标必须进行认真的设计和科学的决策。要进行动态控制,搞好协调。总的精神是:不求全优秀,只求综合为优,要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使进度合理节约成本。 (7)项目目标控制要以执行法律法规标准制度等做保证。 (8)实施总分包的项目,目标控制由总分包人全面负责,分包人控制分包任务的控制并向总包人负责,对分包人个、发生的问题,总承包人和分承包人承担连带责任。 2.进度控制目标 《规范》第7.1.4条规定,项目进度控制的程序:确定进度控制目标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申请开工并按指令日期开工,实施施工进度计划,进度控制总结并编写施工进度控制报告。因此,项目进度控制的第一人就是确定控制目标。 《规范》第7.1.1条指出,“项目进度控制应以实现合同约定的竣工日期为最终目标”。这个目标首先由企业管理层承担。企业管理层根据经营方针在“项目目标管理责任书”中确定项目经理的进度控制目标,项目经理根据这个目标在“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中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确定计划进度控制目标,并进行进度目标分解。根据《规范》第7.12条的规定,总进度目标可分解为交工分目标,可按承包的专业分为完工分目标,亦了按年季月计划期分解为时间目标。 3.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是施工进度控制的依据。因此任何编制施工进度计划以提高进度控制的质量成为进度控制的关问题。由于施工进度计划分为施工总进度计划和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两类,故其编制应分别对待。 3.1施工总进度计划是对建设项目施工或群体工程施工时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由于施工的内容较多,施工期较长,故其计划项目综合性大,教多控制性,很少作业性。 (1)编制依据《规范》第7.2.2条第一款指出,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的依据有:施工合同施工进度目标工期定额有关技术经济资料,施工部署与主要工程施工方案。 (2)编制内容《规范》第7.2.2条第二款规定,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内容包括:编制说明,施工总进度计划表,资源需要量及供应平衡表等。职工总进度计划表为最主要内容,用来安排各单位的计划开竣工日期工期搭接关系及其实施步骤。资源需要量及供应平衡表是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表编制的保证计划,可包括劳动力,材料预制构件和施工机械等资源的计划。 3.2单位工程施工计划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是对单位工程单体工程或单项工程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的总称。由于它所包含的施工内容比较具体明确,施工期较短,故其作业期较强,是进度控制的直接依据。 (1)编制依据《规范》第7.2.4条明确了单位工程施工计划7项编制依据,其中主要是:“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施工总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案。 (2)编制内容《规范》第7.2.5条规定了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应包含的3项内容,包括:编制说明,进度计划图,资源需要量计划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是进度计划图。如果编制成表,表头的内容是:分部分项工程,单位工程量用工工日数人数,每日工作班数,工作天数,日程进度线如果编制成图除包含前述的内容外,还应编制网络计划图。资源需要量计划需要根据进度计划表进行平衡编制,用以保证进度计划的实现,必须作到积极可靠。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是根据“项目管理实施规划“中的”项目风险管理规划“和保证进度目标的措施”调整并编制的,应具有可靠性。 (3)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应采取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这是《规范》第7.2.6条规定的即提倡使用网络计划。这是因为工程网络计划比横道图计划有许多优点,主要是使用计划项目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关键线路明确,便于使用计算机绘图计算优化调整和统计等;还因为它是国际上通行的惯例。 4.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 施工计划的实施实际上是进度目标的过程控制,是P-D-C-A循环的D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主要作好以下工作: (1)编制并执行时间周期计划。周期计划包括年季月旬周进度计划。该计划落实施工进度计划,并以短期计划落实调整并实施长期计划,作到短期保长期周期保进度,进度保目标。 (2)用施工任务书进把计划任务落实到班组。施工任务书是几十年来我国坚持使用的有效的管理工具,是管理层向作业人员下达任务的好形式,可用来进行作业和核算,特别有利于进度控制,故应当坚持使用。它的内容包括:施工任务单,考勤表和限额领料单。 (3)坚持进度控制应作好以下工作:跟踪监督并加强调度,记录实际进度,执行施工合同对进度控制的承诺跟踪进行统计和分析,落实进度控制措施,处理进度索赔,确保资源供应进度计划实现,等等。 (4)加强分包进度控制措施如下:由分包人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分包工程进度计划并组织实施;项目经理部将分包工程计划纳入进度控制范畴;项目经理部协助分包人进行进度控制中的相关问题。 (5)施工进度计划检查依据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记录。检查内容包括:实际完和累计完成工程量实际参加施工的人数机械数及生产效率,机械台班数及其原因分析,进度偏差及进度管理情况,影响进度的特殊原因及分析。一般说来,进度计划的检查由负责统计工作的管理人员按统计规则完成。 (6)施工进度计划调整的依据是施工进度计划检查结果。调整的内容包括:施工内容工程量起止时间持续时间工作关系和资源供应。调整进度计划应采取科学方法,如网络计划计算机调整方法,并应编制调整后的施工进度计划。 5.控制进度总结与分析 (1)施工进度计划实施检查后应向企业提供月进度计划报告,这是控制的中间总结。总结的内容是:进度执行情况的综合描述,实施施工进度图工程变更价格调整索赔及工程款收支情况进行偏差的状况及导致偏差的原因分析,解决问题的措施,计划调整意见。 (2)在施工进度计划完成后,进行进度控制最终总结。总结的依据是:施工进度计划,实际记录检查结果调整资料。施工进度控制经验,施工进度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科学的施工进度计划方法的应用情况,施工进度控制的改进意见。 进度控制论文:房地产项目进度控制论文 房地产行业,众人眼中的暴利行业、热点经济、泡沫产业,正逐渐成为政府、银行、投资机构、企业、学者教授密切关注的焦点,成为学生、上班族、老板们饭前饭后的谈资,可谓备受瞩目。从最开始的“是房子就有人要”到后来的“楼盘被套比比皆是”,市场逐步成熟,消费者逐步理性化;从最开始的“圈地运动”到后来的“圈钱运动”再到最近崭露头角的内部管理变革,房地产企业正逐步成熟,逐步走向理性。随着房地产企业加强自身市场竞争能力的需要,集团管控模式、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体系、工程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变革已经被提上日程。以下就结合笔者自身的认识,针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工程管理中的进度控制进行探讨。 进度控制的重要性对房地产公司不言而喻。出于资金安排和销售的需要,众所周知,项目开工后,房地产公司不会轻易变更事前拟定的开盘时间和交房时间,这就要求工程必须在开盘前完成主体施工,在交房前完成项目竣工验收。现实中,房地产公司确能做到上述两点,问题在于目前的工程施工往往是前松后紧,即前阶段超期,后阶段赶工的“结构性”进度控制脱节,以此造成的后果是以牺牲工程质量为代价,将问题爆发于物业管理阶段,加大了公司物业管理成本,降低了公司美誉度。那么,如何改进房地产企业的工程进度控制水平呢?我们可以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的工程进度控制重点来进行分析。 一、事前控制 1、合理制定计划 计划是控制的依据,计划制定合理则进度控制成功了一半,计划制定的不合理则进度控制失败的风险增大了三倍。 目前的多数房地产企业,尤其是停留在“圈地运动”和“圈钱运动”阶段的企业,计划制定不受重视,计划的制定过程要么非常粗略,要么以走过场、交差的形式敷衍而过,造成以后的工作混乱。 例如,某地产公司计划制定过程为:领导层制定开发计划确定本期开发面积、开盘及交房时间,然后由副总经理召开项目协调会,确定各部门工作的总体时间要求,即为计划确定。这个计划往往在实际中得不到有效实施,各部门相互推卸责任、扯皮的现象非常严重,工程进度控制也就无从谈起。 建议计划制定过程为:项目发展部门根据市场情况制定项目开发计划;项目开发计划经有关部门批准后销售部门制定销售计划,项目部根据开发计划和销售计划、国家标准、场地情况、待建情况、施工队施工能力等拟定施工计划,两部门在计划中必须详细列明需要其他部门配合的阶段及要求,经确认后其他部门以此为依据制定各自计划,同样需要在与其他部门交叉的阶段重点标注,最后由总经理或副总经理召开项目协调会,经协调调整最终确认。 当然,计划制定过程可以有多种方式,但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均应注意三方面: 计划的制定应以项目为中心,各部门围绕项目进行计划; 计划制定过程中一定要进行详细的计划沟通,在部门之间有交叉的地方相关部门需要进行确认; 计划制定需要得到各个部门的重视,可以考虑将计划制定作为部门的重要业绩考核依据之一。 2、严格图纸会审 由于目前甲方对设计工期要求普遍紧,设计院提供的施工图中细化程度不够,错误、失误较多,如果在项目图纸会审中把关不严格,将会导致设计问题推后到后续施工阶段暴露,甚至出现一间房建造出来没有门,一间建造出来多个窗的笑话,增大设计变更、签证量,延误工期。据了解,设计变更和签证太多是目前房地产企业工期延误的关键因素之一。 建议:首先,项目部人员以“图纸多审一天,施工就节约了三天”的态度参与技术评审;其次,要注意充实项目部技术力量,使得项目部人员有足够的能力发现简单的设计问题;最后,给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施加压力,让其辅助发现技术问题,最好是恩威并举,发现问题给以奖励,不能发现问题给以处罚。 二、事中控制 1、节点制定 项目施工计划应有详细的分解,如一般施工项目分解成为桩基施工、基础施工、主体施工、装修施工和配套施工等五个主要节点,每一个阶段又可以细分为更小的节点,如传统的37项或39项节点控制。笔者以为,37项还是39项只是提出大的进度节点,需要进一步细化为更小的节点进行控制的思想,具体分解成为多少项节点应由甲乙双方根据施工对象的特点、甲方进度控制的薄弱环节等实际情况进行确定,而不是生搬硬套,当然,有些是国标规定还是要遵守的。这里主要采用的工具有甘特图、计划网络图、WBS(工作任务分解)等,其中WBS比较简单,但灵活,比较适用于动态控制,建议WBS和施工计划甘特图结合使用。 2、节点控制 节点控制包括节点完成的控制以及节点过程控制。 节点过程控制是进度控制实施的主体阶段,也是进度控制成败的关键阶段。事实上,几乎每一个房地产公司的每一个项目部都可以拿出前述的甘特图之类的施工计划,遗憾的是旁边却很少见施工计划实施的对照计划,缺乏过程控制。过程控制的办法有多种,一般而言,过程控制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项目外围关系维护处理,以免因外部因素干扰而延误工期; 保持与公司职能部门的紧密联系与沟通,加快一些审批手续的流转效率,如签证、设计变更等; 处理好项目部与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关系。项目部对施工单位的监控主要通过监理单位来实现,而监理行业本身的素质很难对施工单位进行主动有效的监控。笔者以为,项目部可以“对监理单位唱黑脸,对施工单位唱红脸”,即项目部严格对监理单位的控制,以制度为主,对施工单位则以人情等软手段进行控制。但是应该考虑到监理单位因本身待遇不高,如果负激励太多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建议多采用正激励的方式进行; 控制一定要形成书面记录。可用的工具和手段主要有:状态跟踪表、不履约通知、记日工,日报、月报、现场指令、现场巡视等。 节点完成控制指应及时组织项目节点验收,并根据完成情况予以考核评价。不能如期完成的应发出不履约通知作为警告以及后续考核处罚之用。进度发生变化还应变更后续项目施工计划并与其他部门沟通、发布计划变更信息。 三、事后控制 1、计划变更 计划变更的发生可由施工因素和施工之外的因素引起,施工因素指项目施工造成的项目进度出现大的变化需要变更进度计划,施工之外的因素主要由于其他部门的进度不能跟上从而影响施工或因开发计划发生变化则施工计划需要做相应改变。不管何种计划变更,其处理都应是及时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最好是组织召开计划变更协调会,将计划变更的影响降到最低。相关部门应做出计划变更的原因分析总结,为以后工作的改进提供建议。 2、进度超期 进度超期发生之后的处理同样需要引起重视。不少项目部发生超期后便“埋头苦干”,争取将进度追回来,导致的结果往往是增大成本和降低质量要求,加大后续服务难度。据此,在进度超期实际发生之后,首先应知会领导及其他相关部门,而不是隐瞒;其次,决定是否需要变更计划,如变更计划采取前述处理;再次,分析总结,形成书面材料;最后,追究有关责任。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房地产项目开发的复杂性,房地产企业的工程进度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在过程处理上运用很多的小技巧,灵活控制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还需要公司其他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顺畅的沟通,从系统的角度去完善改进。 进度控制论文:施工项目进度控制论文 1.高度重视工程项目施工准备 工程项目施工准备是施工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拟对工程目标,资源供应和施工方案的选择,及其空间布置和时间排列等诸方面统筹安排,是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因此,认真做好施工前的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劳动组织准备、施工现场准备、施工场外准备等,对合理供应资源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赢得社会信誉都有重要作用,要加强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就必须高度重视工程项目准备,做好施工前准备。 2.按照项目合同工期要求,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按合同工期,完成施工任务,这既是合同要求也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需要。在这一点上,建设单位(业主)同施工单位双方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加强施工进度控制,确保合同工期履约,是项目经理的基本职责和主要工作内容。计划是控制的前提,没有计划,就谈不上控制,控制就是将实际值与计划值进行比较,找出期间的偏差,然后进行反馈调整。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就是确定一个控制工期的计划值,并制定出保证计划实现的有效措施,保证工期计划合同工期的完成。 2.1项目进度计划种类的选择应用 编制进度就是决定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或者什么时候工程进度到什么程度。无论是项目自身的各道工序,还是与施工有关的其他工作,都应纳入进度计划之中去,或者说,都要对其进度做出计划安排。项目进度计划的种类,根据内容划分,有目标性计划与支持性计划。针对项目施工本身的进度计划是最基本的目标性计划,它确定了该项目施工的工期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要有一系列的支持性计划,如材料使用计划,周转材料使用计划,机械设备使用计划,劳动力使用计划以及构件、半成品使用计划等等。从时间控制长短来分,有总进度计划与阶段性计划。总进度计划控制项目施工的全过程,而阶段性计划包括本项目的年、季、月施工进度计划和旬、周的作业进度计划等。从表达形式来分,有文字说明计划与图表式计划。前者用文字说明各阶段的施工任务,以及要达到的形象进度要求;后者用形象而简洁的图表来表达施工的进度安排。据笔者所知,最常用的是横道计划、网络计划、斜线式计划等。从管理范围来分,有总体进度计划与分区进度计划。总体计划是面向项目全局的战略性进度计划安排,一般比较粗略。而分区计划则是针对项目中的某一部分或一个专业工种的进度计划,一般比较详细。 3.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 依据长期从事施工生产经营管理实践和施工进度控制理论知识,笔者认为,项目施工计划的编制依据。 (1)本项目的工程承包合同。合同中工期的规定是确定工期计划值的基本依据,合同规定的工程开工、竣工日期,必须通过进度计划来落实。 (2)本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这个资料明确了施工能力部署与施工组织方法,体现了项目的施工特点,因而成为确定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目标计划的基础。 (3)企业的施工生产经营计划,项目进度计划是企业计划的组成部分,要服从企业经营方针的指导,并满足企业综合平衡的要求。 (4)项目设计进度计划。图纸资料是施工的依据,施工进度计划必须与设计进度计划相衔接,必须根据每部分图纸资料的交付日期来安排相应部位的施工时间。 (5)材料和设备供应计划。如果已经有了关于材料和设备及周转材料供应计划,那么,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必须与之相协调。除上述五点编制项目进度计划作为主要依据考虑外,还应注意有关现场施工条件的资料,主要包括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气候环境资料,以及交通运输条件,能源供应情况,辅助生产能力等。还要在编制项目施工进度计划之前,对已建成的同类或相似项目的实际施工进茺项目施工进度计划之前,对已建成的同类或相似项目的实际施工进度进行收集,并认真进行分析、整理,列出控制的约束条件,明确影响工期达到强制时限,为编制项目进度作好充分准备。 4.项目施工进度网络计划的编制 由于网络图具有明显达到逻辑性,它不但能清楚地表示项目控制进度计划中的各项工作内容及时间安排,尤其是能够明确地表达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制约的关系,能够运用数字方法来分析计划和进行优化,因而网络计划比横道计划有更好更多的优点,“网络计划技术”在施工企业用来控制工程工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4.1工艺网络图与施工网络图 在项目施工任务过程中,各工序之间的先后顺序及其相互制约的关系称之为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些逻辑关系可以分成两类: (1)由施工工艺决定的,叫做工艺逻辑。施工工艺不变,工艺逻辑不变。例如,建设一般的住宅,按照通常的施工工艺,总是做完基础才能砌墙,砌完墙才能铺楼板,盖完一楼才能盖二楼,如此等。只要施工工艺不变,上述逻辑关系不会改变。 (2)由施工组织的方法决定的,叫做组织逻辑。这类逻辑关系常常可以随着施工条件和施工组织方法改变而改变。例如组织两栋住宅楼的施工,先挖甲栋的地槽再挖乙栋地槽,做完甲栋的基础在做乙栋的基础,这样先甲后乙的顺序关系,就是由于采用了流水施工的组织方法而决定的,也很可能是因为施工力量有限,不能齐头并进地同时进行两栋住宅楼的施工。如果有足够的施工力量,其他条件也许可,为了缩短总工期,两栋住宅楼也可齐头并进的地进行施工。 笔者认为,明确逻辑关系,旨在使项目必须遵循的顺序,这种顺序不能随便改变。以工艺网络为基础,考虑项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条件,包括实际投入的施工资源量和具体采取的施工组织方法,加上相应的组织逻辑关系,就可以画出可供实施的施工网络。在项目施工准备阶段,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往往只能根据既定的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确定各施工工序之间的工艺逻辑关系,画出工艺网络。由于工艺网络一般只考虑工艺要求,是在假定资源无限的条件下,凡是工艺上允许同时施工的工作,都按平等作业安排,因而工期一般都较短。但是,实际上,资源总是有限的,如何提高资源的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则是编制计划时必须重点考虑实际问题,在项目施工中用来指导施工。 5.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的优化 用来控制项目施工进度的计划应该是优化的计划。计划的优化,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施工工期、资源投入量与成本消耗量,是三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因素。项目施工进度网络计划的优化,就是通过合理的改变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充分利用关键工序的时差,科学地调整工期与资源消耗使之最小,不断地改善初始的计划,在一定约束条件之下,录求优化的项目进度计划。 5.1工期调整 工期通常是进度计划编制首先考虑的问题,在一定的资源用量与成本消耗条件之下,常常要适当地调整计划工期,以满足规定工期的要求。 (1)搭接流水,缩短工期。在不同的工序之间,将顺序施工改为搭接交叉施工,将一个施工项目合成若干个流水段,组织流水作业,可以缩短工期。前一道工序完成了一部分,后一工序就插上去施工,前后工序在不同的流水段上平行作业,在保证满足必要的施工工作面的条件下,流水段分得越细,前后工序投入施工的时间间隔(流水步距)越小,施工的搭接程度越高,总工期就越短。 (2)合理排序,工期最短。把一个施工项目可分成若干道工序,每一个流水段都要经过相同的若干道工序,每道工序在各个流水段上的施工时间又不完全相同,如何选择合理的流水顺序,就是合理安排工期的关键问题。因为由施工工艺决定的工作顺序是不可改变的,但哪个流水段在先,哪个流水段在后的流水顺序是可以改变的,不同的流水顺序,总工期不同,需要找出工期最短的最优排序方案。 5.2资源平衡 编制施工项目进度计划时,必须进行资源的平衡。不但要求资源的计划用量不超过资源的可供应量,还要力求做到资源的均衡使用。也就是说,要使资源的计划控制在可供应的资源限额以内,并使每天使用达到资源量都相差不多,在平均数上下波动不大。很明显,资源用量越趋于均衡,资源用量高峰就越小,资源使用的一次性费用就越少,经济效益则越好。对于企业配备的一定量人力和物力来说,如果计划的安排能使得这些人力和物力,在整个计划期中每天都能够充分发挥其效率,那么这个计划的资源用量就是均衡的,经济效益也必定是好的。 理想的资源均衡情况是资源用量动态曲线图呈一矩形,其顶边是平行于时间坐标轴的水平直线,表示每日资源用量保持一定的数值不变。但这是很难做到的。我们的目标只能是使每日资源用量趋近平均水平,上下波动尽可能地少,也就是要昼削低高峰,又尽量地填平低谷,使极差(指最高峰或最低谷与平均数之差的绝对值)减小。 5.3成本优化 在项目施工中,采用不同的施工组织方案,工程成本会不相同。寻求成本最低的计划方案,是施工进度网络计划优化的重要内容。工程成本由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组成。一般说来,直接费用低的计划方案,工期比较长;为了缩短工期,需要采用效率更高的施工机械或施工工艺,直接费用往往就要增加;如果不改变效率,就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增加资源的使用强度,那就势必要扩大现场的临时设施和附属企业的生产规模,增加一次性费用的投入,其结果也要导致直接费用的增加。通常项目经理部总是优先彩用那些增加费用不多而缩短工期效果显著的方法。不过,随着工期的缩短,直接费会更快的增加。间接费与项目施工的关系不那么直接,无论现场施工情况如何,每天大体上总要发生那么多费用。工期越长费用越多,费用与工期成正比。 进度控制论文:论水利水电工程的进度控制及优化 摘要:水电工程建设项目能否在预定的时间内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关系到投资效益的发挥。因此,对水电工程建设项目进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其顺利达到预定的目标,是进行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中心任务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进度控制;偏差分析;灰色预测 1引言 中国水利资源十分丰富,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日益蓬勃发展。“兴水利,除水害”,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对中国的经济腾飞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下,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投资决策分析,优化资源配置,采用节约式开发,尽量发挥每一笔水利投资效用,更具有小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一定要选择最优方案,以降低建设造价,缩短建设工期。 水利水电工程进度控制是施工组织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进度进行管理同做其他任何事情一样,需要按一定的步骤和程序进行。首先要构思,对进度作总的设想,确定各项目的性质、特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其次需要考虑如何去做,既要选择适当的方案(决策),制定规划和做好必要的准备;再次是及时组织实施,对项目的进度、成木和质量等进行控制;最后是对完成的任务进行检查、分析,确定效果,进行总结。 2水电工程进度控制方法 2.1水电工程建设进度管理的特点 水电建设项目进度计划管理,是指水电项目建设计划的编制、优化、组织实施、计划控制与协调全过程的管理行为。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进度控制,主要是指建设工期控制和施工期控制。建设工期是指建设项目从永久性工程开始施工到全部建设投产或交付使用所经历的时间,其中包括组织上建施工、设各安装、生产准各及竣工验收所需要的时间,是制定工程项目施工计划和考核建设项目投资效果的主要指标。建设工期是以单位工程为计算对象,从单位工程破上开工起至完成全部工程设计规定任务,达到国家验收标准止所经历的日历大数。纵观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进度计划管理,一般具有下述几方面特点: a.水电建设项目进度计划具备一定的风险性,山于水电建设项目组成复杂,建设工期长,影响因素多,建设项目进度计划编制和实施都会遇到极大的风险。 b. 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目标的可分性和进度控制的多层性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目标可以按建设程序阶段分解为建设前期工作目标、设计进度目标和施工进度目标:也可以按工程项目组成划分为建设项目进度目标(即建设工期目标)和单位工程施工进度目标(即施工工期目标),山于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目标具有可分性和多层性,使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管理与进度控制成为可能。 c. 各项建设任务活动时间对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目标的影响程度不同建设工期目标或施工期目标都受到完成各项建设工作(或任务)的活动持续时间的影响。水电工程建设的工期、质量、投资成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十分复杂,单纯地追求某一方而的效益必将对其他方而的效益产生小良的影响,甚至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具体表现在: (1)如果工程建设速度加快,则可以缩短工期,但须投入适量的工期成本,使工程建设成本上升,同时因抢工期还忽视工程建设质量,造成质量水平降低。(2)如果工程建设中一味地追求控制投资,节约成本,则会使工程建设资金的投入脱离工程建设实际的需要,也会造成工程建设工期拖延。(3)工程建设质量是工程的生命,但若过于强调质量,实际地要求工程建设的质量合格率甚至优良率过高,则会延长工程建设工期。因此,应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决策,确定合理的质量、工期、投资控制目标,投入适量的成木,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可以使工程建设获得最佳的整体效益。 确定建设工期应根据工期定额、综合资金利用效果(即资金供应与需求)、资源条件、项目组成、功能要求及技术复杂性等方而进行综合分析,以便保持工期、费用和质量三大建设目标的协调统一。 3 水电工程建设进度控制的原则 根据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进度控制的特点,对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进度控制应遵循下列三项基本原则。a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目标的分解原则,山于水电工程项目组成复杂,参与建设的各方主体较多,为了有一利于各方建设主体制定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建设进度计划和对建设进度目标控制,必须将建设项目总进度目标进行分解,建立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目标体系。b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目标分级控制原则,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目标分级控制就是按小同建设活动所需要的活动时间对建设总工期(或施工工期)的不同影响进行分级控制。水电工程进度监控的主要内容:山于水电工程建设工期和投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而不能进行单一控制。如果控制管理得当,那么,即可缩短工期,又可降低工程投资,使企业法人和承包商均可获益。因此,双方都应重视监控施工计划及工程控制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以求优质、按期、高效地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工程进度与投资监控的主要内容是:①确定控制标准,绘制控制曲线:②进行施工监测,收集信息,绘制实际积累曲线:③通过实际与计划对比,查找偏离计划的原因,预测其对工程总工期的影响:④针对上述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对未完工程的进度计划与费用进行优化调整。建设阶段工期控制效益分析,于水电工程建设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各具特点,其建设成本控制管理所获得效益的大小及其可能性是不同的。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在水电工程建设中,对建设项目成本影响最大的阶段是在项目开始到可行性研究和设计阶段,而从项目施工实施开始到建成,通过更进一步优化设计和加强管理等措施所能节约的可能性只有5%-10%。尽管施工阶段节约投资的可能性较小,但施工阶段投资额很高,很小百分点的投资节约,其投资节约的总额度是较大的。水电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是工程项目建设成本投入的主要阶段,主要控制包括投资、工期、质量,其研究对提高水电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意义十分重大。 水电工程的工期效益主要表现在因提前投产而带来的发电效益和引起的投入成木的节约效益。因此,工期控制效益就是工期效益与工期成本之间的差额,也就是工期成本效益,本节仅对水电工程建设阶段的工期控制效益进行研究。 4 结语 结合水电工程进度管理的特点与水电工程建设进度控制的原则,针对水电工程进度监控的主要内容,研究了建设阶段工期控制效益,着重探讨了工期变化对投资和发电效益的影响,分析了水电工程建设进度比较与控制的几种具体的方法,从而有利于提高水电工程建设进度管理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进度控制论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度控制管理 摘要: 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控制工作是进行工程建设整体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建筑企业施工人员以及质量监督部门工作人员的基本工作内容。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作为整体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保证工程项目得以在预先计划期限之内完成,同时也是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管理效益的基本保障。施工进度的控制效果对于工程的工期、工作量以及资源消耗等都有着直观的影响。所以,加强建筑施工现场进度控制管理工作是目前的必要之举。本文阐述了对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进行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影响工程进度的几点主要原因以及工程施工进度控制和管理的具体措施,以备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度;控制;管理 能够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进度控制管理工作造成干扰的因素相对复杂,想要保证相关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就需要建筑企业、施工方以及工程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同时还要针对导致工程进度受到影响的因素进行明确,随即制定最佳应对措施,以保证工程建设能在达到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如期交付使用。 1对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进行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意义 想要保证一个工程项目的有序进行,就一定要针对工程建设的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与管理,因为施工工期、工程的施工量以及所要消耗的相关资源等因素都会直接受到施工进度的影响,而建筑工程的施工作业最终能否按照施工方案预定的期限完工对于建筑企业来讲就代表着是否能如期竣工并且交付使用,这对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企业形象具有直接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控制和管理在整项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某些问题而导致工期的延误,那么对于工程质量的控制以及施工成本的控制来讲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从而致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受损。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以及进度都具备其固有的规律性与科学性,应当以遵守施工发展规律为基础,切忌过度拖延施工进度,更加不可以不盲目冒进,片面追求工程进度而合适客观发展规律必将会使工程的整体质量大打折扣[1]。所以,想要保证建筑施工的规律性和科学性就要全面加强针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进行控制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工程质量与进度的双赢。 2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分析 建筑工程一般都需要很长时间的耗时,并且在进行施工作业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材料以及技术工艺等都比较复杂,这些都是可以影响工程整体进度的原因。因此,在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施工进度控制的时候一定要针对以上相关因素进行全方位的考虑,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工程能够按计划如约完工,一旦实际施工进度与计划方案发生偏差,就应尽早对其展开分析,并且采取必要措施进行纠正。因为可能会对工程进度造成影响的因素来自多方面,例如技术原因,人为原因,自然灾害以及环境变化等原因,这些都会从不同程度上影响工程进度的发展。但是相比而言还要属认为原因的影响更大一些。还有一些因素也对工程进度造成一定影响,例如战争以及工程事故等不可预见的问题。除此之外流水施工组织不合理、劳动力和施工机械调配不当、施工平面布置不合理,施工单位采用技术措施不当,施工中发生技术事故;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缺乏经验,不能保证质量等等因素也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总的来讲,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造成影响的原因来自不同方面,在针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时针对进度超出计划范围内的情况应进行合理分析,并明确对其造成影响的具体原因,从而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2]。 3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的具体措施 建筑施工进度的控制是施工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一般情况下都是以针对工程项目的阶段性工作进行全面掌控与总结为途径,首先严格评估施工部门的具体施工进度方案,完善各项动态控制工作,全面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关系,针对工期索赔的问题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有效预防,进而促进实际施工作业的进度能够满足计划方案的标准。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效果直接影响着现场施工管理控制工作相应环节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成本投入以及施工质量情况,与建筑企业的信誉度与企业形象等有着很大的关联。由此可见,施工现场的控制管理责任重大,务必要对其进行谨慎处理和严格把关。通过对控制性进度计划的分解、细化以及优化调整的手段深化针对施工部门申报的年、季、月施工进度计划评估与审核工作,加强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情况的全程跟踪,对项目进度予以动态性控制的同时定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内部业务讨论,可以由部门领导层负责以周为单位或者以月为单位开展进度分析会,进而针对工程进度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性的研究并及时采取最佳措施进行有效解决,除了对项目的关键路线以外还要对工程整体施工进展予以全方位的分析和评估,同时将各环节的工作责任逐一落实到人头上。施工部门内部还应结合阶段性的施工情况而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对工程进度加以控制,全面协调建筑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施工进度关系,对工地现场的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合理控制,在此环节上效果最佳的就是经济干预手段,利用能够对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造成直接影响的方式进行工程进度的控制,例如建设银行以调整客户投资的投放速度来深化项目建设发展进度的控制,将有关工期与进度的相关条文添加到项目承包合同书的内容当中,构建单位的进度优惠条件以及工期提前完成的奖励与工期延误的罚款,利用物资的供应加强对工程进度的控制。在针对可能会对工程施工进度造成干扰的因素进行全面明确之后,就要依照各相关因素而拟出最佳应对措施,从而保证工程能够按照计划期限竣工[3-4]。(1)经济措施。资金建筑工程得以顺利进行建设的力量源泉,想要使工程得以顺利进行,务必要进行项目资金评估,切实保证资金计划的合理性。建筑企业要注意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工程建设成本的控制,工程监督部门要保证相关款项的及时落实,进而全面促进项目得以如期进行。以保证项目能够如期竣工,同时辅之以有效的工期赏罚制度作用,如果是因为施工方的原因而导致工期延误,就应参照制度相关规定予以相应的处罚,相反的,如果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缩短了工期而将工程项目提前交付使用,则应按照规定而基于相应的奖励,从而有效激励施工部门如期完工[5]。(2)节点措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度控制管理工作的开展应根据工期等相关具体要求预先明确施工进度节点控制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落实对应保证措施。换言之也就是把项目整体划分成不同阶段,随即参照工程实际对不同阶段的施工作业予以明确的工期限制,从而不断推进施工进程。(3)指导思想。一个合格的工程离不开科学而合理的指导思想。工程的施工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团队的指导管理,所以,工程项目是否能够在工期内保质保量的完成也是项目管理者的工作职责,作为项目施工的管理层,一定要所有工作人员贯彻明确的指导思想,深化员工工作责任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进而使工程在保证施工速度的基础上提高工程质量,妥善处理好施工质量和进度之间的关系[6]。 4结语 由此可见,能够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进度控制管理工作造成干扰的因素相对复杂,想要保证相关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就需要建筑企业、施工方以及工程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同时还要针对导致工程进度受到影响的因素进行明确,随即制定最佳应对措施,以保证工程建设能在达到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如期交付使用。 作者:吕龙 单位:江西中环建设有限公司 进度控制论文:工程技术管理与进度控制措施 摘要: 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进步,我国经济繁荣的有效推动力就是工业的发展。工程技术管理主要就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对某些工程进行管理,从而让工程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文章就新型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工程技术管理的概念以及相关的进度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为工程技术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关键词: 工程技术管理;进度控制措施;探讨分析 一、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 1.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应掌握好混凝土浇捣、砌体施工等技术要点,例如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的时候,必须要采用合适的振动器,只有这样才能够让震荡变得更加充分。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应当采用赶浆法进行逐步推进,保证施工质量。另外,可以采用分层浇注的方法来开展工作,让混凝土与楼板进行平齐,然后再一同浇注,对于那些不太平整的表面,我们可以通过特殊处理,让其变得更加规则。在进行分层浇筑工作的时候,应当紧紧遵循浇筑一层、振捣一层的原则。当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我们必须要做好养护工作,让混凝土的表面保持湿润的状态。又例如在砌体施工技术中,在砌体前必须要把砖进行浇水和湿润,一定不能用那些比较干燥的砖来进行砌筑。虽然说需要用湿润的砖来进行堆砌,但是,也不能够让砖有太多的水分,否则的话会让砌筑变得不太紧密。大体上而言,我们可以让砖的湿润程度控制在15%左右。砌筑过程中的砂浆比也可以进行调整,这是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状况来进行具体分析的,最后,必须要注意灰缝的大小,保证灰缝的大小合适,防止出现大小不均的情况,在砌筑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好双面挂线,从而保证好砌筑的精度。传统的施工方法施工进度慢,工人劳动强度大,施工成本高,现场产生建筑垃圾多,项目整体维护费用大。2.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型的装配式将成为新型建筑的主流,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外墙板、楼梯等构件都在工厂预制,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后通过大型起重机械吊装就位。操作工人只需进行扶板就位,临时固定等工作,大幅降低操作工人劳动强度。门窗洞预留尺寸在工厂已完成,尺寸偏差完全可控。室内门需预留的木砖、砼块在工厂也完成,定位精确,现场安装简单,安装质量易保证。取消了内外粉刷,墙面均为混凝土墙面,有效避免开裂,空鼓、裂缝等墙体质量通病,同时平整度良好,可预先涂刷涂料或施工外饰面层或采用艺术混凝土作为饰面层,避免外饰面施工过程中的交叉污损风险。新型建筑的施工方法简便,施工现场施工取消外架,取消了室内、外墙抹灰工序,钢筋由工厂统一配送","期刊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工程科技II>武器工业与军事技术" 15,"2018-05-14 23:17:57",企业内部控制相关论文,0,"企业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论文",内部控制作为风险控制的重要措施,内部控制的执行力越高,那么铁路企业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小。在激烈市场竞争条件下,铁路企业应当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提升内部控制的执行力,从而不断强化铁路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降低财务风险的过程中提高市场竞争力,最终实现铁路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企业内部控制相关论文:中小化工企业内部控制论文 一、内部控制的理论概述 (一)内部控制的含义 内控指的是某组织的管理人员为了实现对企业的有效管理,而事实的一种有效的管理和配置活动。他包括各种核算和审计,涵盖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企业内部控制体制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阶段,也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的企业处在不同的行业,拥有不同的所有制和组织形式,规模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于不同的企业而言,要结合企业自身情况,从不同的层面入手进行内部控制建设。 (二)中小化工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第一,内部控制体制可以有效地管理好中小化工企业内部的财产问题,可以在无形之中防止财产的流失和滞留;一个中小化工企业内部如果具有科学的企业内部控制体制,那么其内部的财产就可以有效的施行,这样就可以保证中小化工企业内部财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第二,国内中小化工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的事务上,常常会出现信息失真的情况。其主要的原因是: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没有办法对企业的财务工作进行必要的约束。当前会计的改革应该放在这一问题之上,这样才可以保证中小化工企业的正常运行。第三,国家进行财政法规的制定,都需要通过内部控制体制来完成。需要在内部控制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管理。因而在企业管理方面,企业应该根据内部管理体制进行相关的监管活动。并需要对这一系列监管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第四,一个企业内部如果具有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包括人力资源的管理、协调和考核,可以使中小化工企业内部的人员进行有效的分配,做到资源的有效配置,明确的做到分工明确。 二、鑫宇化工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鑫宇化工有限公司属于一家中小型家族企业,公司的主要业务范围牵涉到化学溶剂、精细化学品等高端产品的代理与销售。公司创立于2002年,注册资金50万元,公司法人代表罗先生出资40万元,其表弟投入10万元,并一起经营公司,并且此后几年,他们的一些亲戚也参与其中。经过近10年的经营,公司规模迅速扩大,在化工行业有一定的基础和客户群体,现有员工58名,仓库1个,实验室2个,2011年盈利在760万元左右。但是随着2012年国内化工行业发展受阻,鑫宇化工的业绩量也出现一定的下滑。且随着化工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小,导致公司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造成中小化工企业发展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来源于企业的内部控制上,由于是中小家族企业,鑫宇化工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存在较多的问题,有内部环境的问题,有风险评估方面的问题,也有监督存在的问题。上述这些问题从侧面也表现出了我国很多中小化工企业的内控问题,具体如下所示: (一)内部环境方面 1、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鑫宇化工有限公司的管理者缺乏在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上的意识。即便该企业建立其所谓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工作中各个部门和员工也没有依照内部控制的原则来实施内部控制工作。这主要是因为鑫宇化工有限公司是中小型私营企业,该企业的所有者是企业的最高管理人员,并且其亲戚朋友也加入到企业的管理中,他们的个人素质和管理能力较低,无法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保持较高的关注力度。可见,鑫宇化工有限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着内部控制意识较为薄弱的问题。 2、公司治理结构与组织结构不完善 从现在看来,鑫宇化工有限公司无论是在实施科学决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还是在实施权责利对等方面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也表明了鑫宇化工有限公司存在较大的组织结构和智力体质不健全的现实。另外,鑫宇化工有限公司的组织结构相对来说较为简单,通过上述案例介绍可以看到,鑫宇化工为了节省开支,会让自己的员工负责很多工作,导致一些员工身兼数职的状况,甚至一些核心部门也会被削减,这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和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极为不利。 3、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鑫宇化工有限公司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更没有将其覆盖到企业的全部员工和部门,也没有很好的体现在具体的业务流程中。这就使得该企业内部会计工作杂乱无章,信息失真。在鑫宇化工公司中,其没有将制度化的管理模式渗透到企业的各个业务和环节。对于公司要害部门——财务部门来说,鑫宇化工的财务部一共有2人,都是老板罗先生的亲戚,并且其中1人还负责行政和人力资源。这样由一人负责多岗的情况,很容易导致岗位间缺乏牵制和监督性。并且财务方面的会计、审核和出纳业务全部由1人包办,业务方面的销售、发货、收款环节也全部是一人负责,这些就导致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二)风险评估方面 1、风险意识淡薄 就当前的情况来说,鑫宇化工公司的老板和管理者缺乏必要的风险意识,在企业内部还未建立起风险评估机制。在一般状况下,鑫宇化工的管理者只有在意识到风险时才会采取措施加强风险的预警,所采取的措施也是基于管理层和权威的个人偏好和个人经验基础上的,缺乏必要的制度支撑。所以,对于鑫宇化工来说,风险意识的单薄是其风险评估上的最大问题。 2、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 鑫宇化工公司的规模很小,在运营的过程中追逐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科学的管理。加上其风险意识单薄,导致目前鑫宇化工公司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 (三)内部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常来说,中小化工企业会计造假从本质上是会计工作人员导致的。因此,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监督就非常关键。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会计准则逐渐和国际接轨,但是我国高水平的会计人才稀缺。在当前,尽管会计从业人员众多,已经满足企业的数量需要,但是从总的来说,国内会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知识、学历水平以及业务水平较低,很多人没有受过专业性的教育,甚至有一些人没有相关的从业资格证。而且,个别会计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的法律意识和自制能力,职业道德思想缺失,很容易在个人利益的诱惑下听命上级领导安排,故意进行造假,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在鑫宇化工公司中,企业管理层往往控制着企业所有的事务,操纵着企业的经营活动,这很容易为企业放松约束做假账埋下风险。一旦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的利益而忽略长期的发展,命令会计人员编制假账,做一些违背道德规范的事情,从而严重影响会计监督工作的展开,而破坏了企业的利益。 三、改进中小化工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 上文中我们列举了鑫宇化工公司内部控制的案例,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是我国很多中小化工企业内控问题的缩影。因此,如何有效的提升中小化工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提升中小化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中小化工企业健康发展,成为非常关键的问题。要解决中小化工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需要从优化中小化工企业内部环境、加强风险评估与防范能力和加强监督等方面着手,具体如下: (一)优化中小化工企业的内部环境 1、提高管理层的内部控制的意识 中小化工企业的内部环境是其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氛围所在,它直接影响到中小化工企业全体员工参与内部控制的主动性和热情,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但是由于中小化工企业本身的特点,其内部环境很容易受到管理层的干扰和影响。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开展的力度上面,更会直接反射到全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上面来。所以,中小化工企业内部环境的好与坏,是否得到有效的执行和管理层的意识与重视程度有很大的内在联系。因此,要充分提出企业高层领导的内部意识,使其充分意识到内部控制工作对企业的意义和建设的紧迫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内控的内部环境,才可以确保内部控制在企业内部得到有效发挥。 2、健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和内控工作紧密相连,全面的内部治理结构可以为企业创造一个较为和谐的内部控制建设氛围。内部控制制度的良好运行,离不开合理的组织结构,同样,良好的内部控制机制可以内部管理监督的有效性,进而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提升公司治理效率。所以,要想完善中小化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必须要健全和完善中小化工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一个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应当包括民主的内部决策、快速的监控反馈机制和健全的企业组织结构等。中小化工企业要想完善其公司治理结构,第一要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的客观情况,建立健全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保障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康运行。第二,企业要完善内部各个权力主体间的权力平衡机制,降低内部控制实施的阻力,促进其正常执行。 (二)加强风险评估建设和实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化工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内外部压力。与此同时,经营和管理风险也成为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具体而言,这些风险有来自于财务的风险,有来自于自然外界的风险,也有来自于市场的风险,也有来自于企业自身经营中的风险。自然和市场风险属于企业不可控的风险,财务和经营风险则属于企业可以控制的风险。企业借助内控机制的提升可以充分的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 1、建设企业风险文化,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针对中小化工企业目前存在的风险预防和管理意识薄弱的问题,就需要实施和建立风险评估机制。首先需要在中小化工企业内部建立风险文化,强化中小化工企业全员的风险意识。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效性的工作,中小化工企业只有将风险防范意识融入到企业文化,形成独特的企业风险文化,才可以保证风险防范的长期性。第一,加强员工和领导的沟通,领导要在其中发挥出表率带头的作用。领导可以借助现实的案例让员工吸收经验和教训,提升风险意识,树立风险管理理念。第二,中小化工企业可以依靠培训手段,邀请该领域的相关专家对员工和企业的管理者进行风险防范和管理的业务培训,建设风险防范文化,提升企业的风险意识。 2、运用合适风险工具,提风险管理能力高 使用合适的风险工具,无论是对企业的风险识别,还是风险防范等,都大有裨益。当前风险管理工具各式各样,不同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存在差异,面临的风险自然也不尽相同。因此,中小化工企业要结合企业发展现状,选取合理的风险工具,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 (三)提高内部监督能力 1、健全内部审计监督机制 内审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中非常关键的一项内容,内部审计通过企业的内控制度建设、健全和执行的有效性实施评价,帮助企业对自身的内控体系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其在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全和完善中发挥着关键的过渡作用。所以,企业要通过健全内部审计监督机制来提升企业的内部监督能力。要提升企业对内部审计的重视。当前很多中小化工企业对内部审计缺乏足够的重视,甚至一些企业的管理者不知道内部审计为何物,更谈不上企业存在内部审计工作。所以,在当前,各个企业要充分意识到内部审计的作用和功效,高度的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主动出击,明确内部审计的职责,提升内部监督水平。 2、明确内部审计责任人 当前,我国中小化工企业的组织结构设置较为简单,并且科学性较低。同时,员工的数量较少,一些企业不会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内审工作。所以,中小化工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通过在企业内部明确内部审计责任人的方式来实施监督,为内部控制的建设提供支撑。 3、转变内审观念,切实做好工作 在很多设有内部审计部门和岗位的中小化工企业,由于企业不重视等各方面的原因,这些部门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另外,其他部门的员工也缺乏对内部审计工作的了解,认为这项工作没有意义。基于此,中小化工企业要在提升内部审计认识的基础之上,不断转变工作理念,在保证审计工作客观性和独立性的基础之上,多和领导沟通,多向上级反映审计的工作情况,做好工作,实现审计的监督效果。 4、构建财务监控体系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企业的内控制度是企业改善经营环境、提升管理水平、创造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所以,要想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首先要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小化工企业可以强化重大财务事项的管理、加强财务预算的监督等来打造企业的财务监控体系。从总体上来对企业活动的关键环节实施监控,为提升财务监控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打下了基础。 四、结束语 综合以上分析,中小化工企业在我国化工行业中将会扮演更大的角色和力量。为了解决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中小化工企业要加强人才管理和人才建设,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完善规章制度,在企业内部建设和谐的氛围,并加强对企业风险的防范工作。只有强化内部控制,完善中小化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才能提高中小化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让中小化工企业在国内化工行业乃至世界化工行业都有一定的竞争力。 作者:张会颖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企业内部控制相关论文:小企业内部控制论文 一、引言 澳大利亚会计师公会就有在其发布的《小企业内部控制指引》中指出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也在其发布的国际审计准则第265号《内部控制缺陷的沟通》征求意见稿中指出了内部控制的好坏对管理层和治理层履行责任的重大意义,通过这来增强注册会计师对于内部控制缺陷的沟通效果。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小企业也取得了迅速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大多数的小企业是由家族企业发展而来的,内部控制系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想要弥补这一缺陷,就要从企业的机构设置、长远目标制定、资金控制、成本核算和企业文化建设这几方面着手,其中资金控制和成本核算又是重点中的重点,接下来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来对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来进行探析。 二、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小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一个由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所组成的控制系统,其所造成的现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经过常年累月的历史遗留问题而造成的,这与我国小企业的发展过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下面就让我们来找出造成我国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的原因。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小企业大多是由家族企业发展而来,所以其中的岗位设置并不科学。其主要表现在:第一,缺乏对内部组织机构进行设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模糊,组织的运行流程的书面说明和规定不清晰,从而导致某些职能缺失或权限不清或滥用;第二,因人设岗,任人唯亲。由于我国的大部分小企业都是属于民营企业,在其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分离的状况下,使得企业在设置岗位时,看重的不是能力,也不是看企业的实际需要,而是看关系的亲疏远近而定。长此以往就造成了企业内关系盘根错杂,造成企业管理上诸多不便,也是内部控制在管理环节出现了重大的缺陷。由于很多小企业都是民营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并未分离,在很多情况下还存在着老板一人说了算的情况,而老板的个人素质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就我国的情况来看,大多的小企业的经营者文化水平不高,他们对企业更注重当前的利润收益,而很少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而会为企业制定长远发展目标的经营者更是寥寥无几。大多的小企业经营者都是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在经营企业的。有些企业虽然有自己的战略目标,但是在制定发展目标的时侯不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科学分析的后才做出决定的,而是靠拍脑袋,这导致小企业主业绩不突出、盲目发展,经营失控,最后可能危及到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对于当前的小企业成本核算现状来讲,无论是其生产何种产品,也不论其管理标准如何,传统成本的核算方法都是按照它品种核算成本。对小企业来说,成本核算提供的信息必须是准确,但是现实中并不是这样。小企业成本核算现状表现如下在:车间划分不明显,费用分配不够科学。由于科目设置的简单化,制造费用科目很难按照车间设明细账。同时,由于小企业管理人员多参加生产管理,对于这种由管理人员参与而且发生差旅费、办公费的情况,无法确定究竟归集到车间费用还是归集到办公费用,而现在小企业的处理往往是直接归属到办公费用,直接记入到管理费用中,这明显不符合会计准则。总之,在进行成本核算时,由于间接费用分配所造成的局限性,扭曲了成本信息。因此,传统核算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小企业成本核算的需求。所以,小企业的成本核算模式急需改进。 三、我国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存在该问题的小企业大概可以区分成两种。一是部分小企业已经意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另外一部分小企业的管理层还没有意识到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认为这样会妨碍自己甚至影响到自身利益的获取,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有在企业内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1.管理层的控制观念薄弱 大多数小企业的经营者文化素质偏低、视野狭窄,他们往往自己就是企业的管理者。经营管理企业时主要集中精力于生产和销售部门,重视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发展,导致他们认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可有可无。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小企业的管理者认为内部控制是花架子,徒有其表。不但无法让企业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而且由于增加人员,会扩大成本,并且有时还会阻碍某些行为的施行。所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与否及其是否合理对企业来说并不重要。因此,很多小企业的管理者都放弃了对内部控制的建设,认为这样更利于自己对企业的控制。即使一些企业流于形式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也只是形同虚设而已,只对几个点实施控制,不能让内部控制制度形成体系。 2.缺乏良好的控制环境 (1)企业管理结构不完善 一般来说,企业管理是指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形产生的权责分派、奖惩制度、权利制衡关系。作为内部控制的基石,为了能够给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完善打下最牢固的基础,企业需要不断的健全与发展管理结构。反而言之,如果一个企业缺乏良好的管理,它的内部控制就成为无根之火,无根浮萍。而判断一个企业的管理结构是否健全并且符合规范,关键还是要看董事会的作用有没有最大程度发挥出来。但是就目前来说,我国大多数小企业的管理结构差强人意,企业规章制度大部分都是照抄《公司法》,只是注重形式,却失去了实际意义。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实际上都是由一个人或一套人马任职,责、权、利的划分只是再走形式主义。另外,在现有小企业中,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的确立和审批一般是由企业的经营者单人完成的,这存在很大的风险,与内部控制背道而驰。由此可见,决定企业未来走向的大权往往都在一个人或者内部人手中。就目前我国小企业的运行方式,内部控制制度想达到预期目标几乎没有可能。 (2)企业管理层和员工整体素质不高 企业经营者的综合素质高低不同。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经营者综合素质占据着绝对的位置,管理者综合素质不同,对企业的发展所形成的影响也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在许多的西方国家,基本上形成了相对较成熟的经理人市场。而我国由于市场经济起步比较晚,经理人市场相对滞后。从公司内部看,经营者往往是企业所有者,他们没有学习过系统的、专业的管理知识,认为企业是自己的,自己想怎样就怎样,他们喜欢大权在握却推诿责任,管理者缺少自我提高的动力和压力,这就造成整个管理层综合素质偏低的现象。并且,企业员工综合素质低下,在当今这种知识经济时代下,关键岗位的工作已经不只是需要一种知识就能胜任的了。比如,财会部门作为内部控制的中心,这样就要求财会人员既要对会计专业知识了如指掌,又要懂得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知道一般的生产技术。只有这样,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够进行有效的实施。但从国内情况来看,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还是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这也就导致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失效。 (3)缺乏健康的企业文化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并且受传统文化影响,逐渐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但是,由于小企业往往都是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或者还不够完善,甚至因为管理层管理不善,还会导致企业形成了不良的企业文化。 3.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 在内部控制的监督中,内部审计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它不仅仅是控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次控制,然而在现阶段小企业的内部审计并不能发挥其应该起到的作用,甚至有些小企业都没有内部审计部门,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很多的小企业就是家族式企业,他们的经营者就是管理者,他们的意见能直接左右审计部门的结果。或者审计部门的人员都是由会计部门的人员兼职的,很容易就会出现漏洞,导致企业财产的无故流失;二是对内部审计缺少深层次的理解。肤浅的认为内部审计只有会计监督的职能,忽视了防漏防错的职能,不能够把内部审计的作用最大化的发挥出来;三是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很多小企业都没有设立审计部门,即使有设立,内部审计人员也没有专业的审计知识,不能很好的完成内部审计工作。 4.权利与责任分配不明确 小企业一般因为规模较小,经营者由于各种原因投入资金有限,一般在招聘员工时,为了节约资金,让企业正常运转,往往出现招一个人干几个人的工作的现象,而且企业又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一旦发生了责任事故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员工之间都会互相推诿责任,有的员工甚至会越俎代庖,胡乱指挥他人,严重妨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小企业没法和大企业那样设立的审计部门专门从事内部控制,监督企业的运行。甚至有些小企业经常会出现能者多劳的情况,经营者以为这样能很大程度上节约成本,但是这样会导致员工工作繁琐,精力分散,很难全力投入到一份工作中,给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危害。而且,很多小企业的组织结构很不完整,企业对各个岗位权责的分配模模糊糊。因此,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大部分小企业都会出现员工之间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形,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能行之有效。 四、改善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面对竞争激烈的经济市场,小企业想要在其中站稳脚跟,稳步茁壮地发展壮大,必须要做好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要建立一个健全规范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考虑一下几点: 1.设置科学合理的内部机构 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内部机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完善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机制。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制度是保障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小企业在建立人力资源制度的时候应当着力改变企业现有内部控制人员的知识结构,做好公司人员的招聘工作和后续教育培训工作,制定并严格执行根据业绩考评给予适当的待遇及晋升机会等相关政策。同时,公司相关部门严格按照有关法规,并经过职工本人签字同意后,对员工进行责任赔款的扣除程序。 2.为企业制定长远的目标 对于一个小企业来说制定一个长远的目标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我国的小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而民营企业的经营者往往就是企业的所有人,这一现状又恰恰是造成企业主的个人素质决定了企业的发展的重要原因,拍脑袋决定随处可见。所以要想让小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光看中眼前的利益是不行的,制定长远目标才是生存之道。当然为企业制定长远目标不是随意能够决定的,这必须要经过周密的计划,并对计划内容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务必使制定的目标符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条件、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使企业能够更长久、更稳定地发展下去。 3.优化的内容和途径 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意识薄弱,从人这一方面来说主要表现在管理者和执行者这两个方面。首先我们不难发现两者都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并且有些人甚至误解内部控制的真正内涵,所以优化要先从意识着手,不光要改变管理者的思维,同时也要让员工们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达到一个高度,这样才能为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奠定一定的基础;再从制度这一方面来说,内部控制制度在很多小企业中都属于缺失状态,有的甚至不复存在,这明显体现了个别小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的不重视,认为这样的制度可有可无,没有存在的必要性,殊不知制度的缺失只会导致了企业陷入死亡的危险,如此严重的后果如果不能意识到那最后只能走向灭亡;再从内部控制系统这一方面来说,大部分的小企业都表现为系统内部混乱不堪,内部审计制度更是形同虚设或者根本不存在,这让内部贪污腐败横行,严重危害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小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从这些方面着手去优化无疑是最好且最为直接的途径。 4.改善小企业的成本核算现状 小企业想要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来使自身的盈利有所增加,就必须改善其成本核算的现状。因为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的品牌效应较弱,所以小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做好成本的控制,借此以较低的价格来获得市场份额。想要做好小企业的成本核算,就必须做好以下几点:一、将会计科目的设置规范化,不可为了贪方便而将几个不同科目进行合并,比如当今制造企业中常出现的将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合并为一个成本科目,这是不可取的。在这方面必须按照规定来,切记不和混淆科目。二、将各个车间进行划分,将费用分配科学化。不可将科目设置简单化,比如应该就将制造费用科目按照车间来登记明细账。而且对参与生产管理的管理人员所产生的差旅费、办公费等不应该什么都不管都归集到办公费用中,而是应该先弄清楚状况再进行归集,要做到一切会计活动都符合会计准则。三、将小企业的核算模式统一化,只有统一了核算模式,小企业才能够与同行业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自身的不足,加以改进。 五、总结 本文只是大致地对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应用进行了研究,从内部控制的含义着手,重点查找了造成我国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成因和危害,最终提出了解决的措施,但是内部控制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亲身经历才能够发现。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全球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各种经济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尤其是本文研究的课题——小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应用,这其中还存在这许多的历史遗留问题,这与我国小企业的发展史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这些问题想要一下子全部根除是十分困难的。小企业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刻不容缓的。所以要建立健全的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让小企业在当今社会长久立足下去,势必要做好以下几点:设置科学合理的内部机构,制定长远的目标,加强资金的内部控制,改善企业成本核算现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建立企业文化。总之,要想解决小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就要从将企业的一切都规范化、合理化,只有这样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才能够被建立起来。 作者:王天楠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企业内部控制相关论文:预算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论文 一、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性 1.二者目标相同 内部控制需要企业各级部门及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它是企业实现控制目标的全过程,是企业为了保证自身生产经营与管理活动的合法性,资产运作的安全性,财务报表及其相关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而采取的合理有效的措施,从而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企业管理是委托代理机构进行管理,长此以往,就会暴露出很多问题,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是顺应企业发展需求的。内部控制在企业内部建立了相对健全的监管体系,可以实现对代理人工作行为的有效监督,使代理人能在考虑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础上开展自己的工作,为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作出贡献。可以说,预算目标是将战略目标进行细分,规划成为阶段性目标,分期完成。应用全面预算,做到了企业投资者、经理与员工三者权责分明,在领导的带领下,带领全体员工积极主动参与到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的任务中来。可见,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具有共同的目标,共同促进企业的战略发展。 2.二者相互作用 近年来,企业内部控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对全面预算管理中的权责分配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在全面预算管理发展初期,完全依靠经营者制定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形势。随着现代化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它逐步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全面控制。它体现了企业内部领导者与员工之间权责、利益等的优化配置。实现全面预算的科学化管理,有助于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提高企业控制水平。全面预算能否顺利是企业内部环境好坏的直观体现。会计人员在编制预算时,要综合考虑风险评估,在执行预算活动中要加强内部监督,做好企业内部信息的流通工作。因此,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 3.二者相互协同 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共同利用企业的资源,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做贡献。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两种管理方法,都要求企业上下员工都能够积极参与进来,为了企业的战略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由于二者控制目标相同,全面预算编制与内部控制相关的活动就可以通过共同的协调与规划,利用最少的人力和物力,实现最终的目标,有利于企业利用较低的经营管理成本,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综合运用二者的协同效应,可以使工作人员提前预知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为企业谋得长足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全面预算管理下的企业内部管理控制 全面预算管理是将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量化,并对这些活动进行全程监督与控制,是有效评价并控制企业经营活动效果的管理办法,能够激励员工探索更优的活动方案。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活动内容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为内控活动具体化,并明确其目标。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都是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开展的活动,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企业内部实施内部控制,要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并为了达到此目标建立一系列的制度与具体活动。一般情况下,企业需要根据自身业务及发展情况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通过合理监督、控制,提高企业内部业务活动的规范化程度。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现代化企业必须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这就要通过全面实施预算管理手段来实现,在对企业经营活动管理进行考评时,要以预算目标为标准,通过全面预算,不断调整活动方案,促使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实施,早日实现战略总目标。在内部控制中应用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实现对企业整体业绩的客观真实的评价。在员工工资标准的制定上,可以与其日常工作表现及绩效挂钩,全面提升员工的创造性与工作积极性,进而提升企业的整体业绩,提升内部控制。 三、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在内部控制中应用预算管理,可以有效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应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反过来说,其管理水平又收到内部控制水平的影响,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全面进行预算管理,充分发挥其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 1.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 现代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管理时,首先,要以企业整体发展目标为出发点,即在进行预算管理编制与贯彻落实时,要紧紧围绕企业长期发展目标,一切为了企业未来的发展,在落实此项管理办法的过程中,要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利用现有的资源实现更好的效果,健全考评制度,为企业改进方案提供参考。其次,对此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必须要建立在企业治理结构基础上,建立具体的预算标准,调动各业务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将此项管理活动贯穿在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提高对管理活动相关人员的监督,提高企业运营活动的规范化程度,全面落实内部控制制度。 2.帮助企业规避风险 实施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者通过一定的市场调研,并综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未来一定时间内的预算计划。这样,可以做出有效预测,并制定一系列活动有效规避财务、采购等方面的风险。这一管理手段,在确保企业自身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下,还能实现对企业现有资源与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总之,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量化,具体化,切实帮助企业规避风险。 3.企业业绩实现量化 进行全面管理时,要由专业人员综合考虑各方面原因制定评价标准,这就是实现了将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的业绩以货币的形式进行量化,并且较为具体,管理者可以对这一业绩进行分析,作为绩效考核的参考,这是一种全新的评价方法。管理者可以通过这一具体的评价标准,建立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为员工制定适当的业务底线,督促他们用尽一切办法,集思广益,提高业绩;并制定一定的制度对员工的日常业务活动进行规范,使员工能够自觉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4.促使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有效性的最高境界即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实现企业长足的发展目标。全面预算管理就是从战略角度出发,有效协调企业内部控制,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全面预算管理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搭建了沟通的平台,将内控相关部门的权、责、利进行细分,规划,精细化到每一位工作人员身上,使每一项任务都有人来负责,每一位员工都能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及所享有的权利,提高了内部控制活动运行的高效性。同时,有助于管理者及时发现企业运营管理各个环节中可能存在的矛盾与风险,在全面预算管理的指引下,积极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协调,促进企业早日实现战略目标。 综上所述,全面预算管理不仅是内部控制制度的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二者又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既存在一定的共同点,又在管理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为提高企业竞争力而采取的一种管理模式。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必须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全面实现预算管理,能够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只有将现代化制度真正贯彻落实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才能发挥制度的效力与存在的价值;通过预算,为管理者提供了一种具体的评价标准,及时采取规避风险的措施,有效降低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风险;实现企业业绩量化,为员工的奋斗目标指明了方向,有利于激起全体员工的昂扬斗志,争先恐后,提高业绩。 作者:孙平单位:中铝河南洛阳铝箔有限公司 企业内部控制相关论文:民营企业内部控制论文 一、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的现状 (一)民营企业缺乏现代化公司治理机构 民营企业治理机构的特征之一就是“家族治理”,这就导致管理权高度集中,产权高度封闭,最终导致经营权与所有权绑定在一起。这样的现象违背了现代化公司的特征: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2]。如果脱离了完善的现代化公司治理结构,无论是企业内部控制,还是风险管理机制,相应地难以得到有效地落实。 (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民营企业缺乏应对风险的能力 民营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国内和国际竞争的压力。较多民营企业中的管理层在控制风险方面,比较缺乏现代化的经营理念以及现代化的视野。虽然企业通过参与金融市场的途径能够有效的避免因为原材料价格以及汇率波动而产生市场竞争压力,但是,参与金融市场的同时,相应而来的就有金融风险的压力,而多数的民营企业在风险应对方面的能力较弱。 (三)在民营企业中没有较为先进的风险管理机制 很多企业因为还没有建立先进的风险控制体系,所以对于可能发生的风险难以进行有效的应对,其表现为大部分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没有设立风险管理部门。同时,企业也没有相关的专业人才来从事这一类型的工作,这就会导致在进行风险管理工作的时候不存在较高的专业性。 (四)在民营企业中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企业拥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还可以让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规章制度有效的发挥其作用。当今,我国大部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没有较为健全的监督机制来约束企业的内部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就难以确保内部控制所具有的作用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3]。虽然有一部分民营企业意识到了内部控制监督在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并且企业也确实制定了相应的内部控制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可是这些规章制度难以将其作用发挥出来。除此之外,一些企业没有将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设置出来。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也是对内部进行再控制的手段。没有内部审计部门,可能无法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合法性以及规范性进行评价和审查。 二、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民营企业缺乏现代化公司治理机构的原因 民营企业缺乏现代化公司治理机构的原因,一方面,在民营企业创立之初,“家族治理”降低了企业内部的资源成本,使之最小化。而且家族成员之间容易建立共同的利益目标,更容易合作。与其他的企业相比,“家族治理”的民营企业凝聚力更强。这就使得民营企业延续家族治理。另一方面,董事会成员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在现代化公司治理结构体系中,董事会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与股东和管理者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大多数监事会的成员来自于企业内部,其权利有名无实,最重要的是成员综合素质并不高,在董事会进行战略决策的时候无法起到监督作用。 (二)民营企业缺乏应对风险能力的原因 民营企业在经营管理、财务决策以及营销策略制定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盲目性和主观性。有些管理人员缺少风险管理观念,看重经营却忽略管理,以至于当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无法有效的面对这些风险。此外,民营企业拥有较为薄弱的风险控制意识,特别是对来自于全球背景下的风险,例如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全球通货膨胀压力等,主要体现在企业盲目地跟风、创新、寻求多元化,不是所有的创新都是能被市场所接受的。还有一些民营企业家觉得应该让企业走多元化道路,让企业涉足多个行业,但是结果却不尽人意。 (三)在民营企业中没有较为先进的风险管理机制的原因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所以企业所要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多。风险的增加就会对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尤其是金融衍生品被运用到企业之中,直接将较大的挑战呈现在企业的面前。一般民营企业的规模不是很大、业务量也较少,没有建立风险管理部门,规范的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也尚未被建立起来。另外,许多民营企业为本企业员工缴纳的养老保险等福利金额较低,因此民营企业无法吸收相关的专业人才,进而导致民营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缺乏专业性。 (四)在民营企业中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的原因 民营企业中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是因为很多民营企业中缺少了一套完整有力的内部审计制度。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缺少政府部门对企业的指导和支持,内部审计工作缺少法律的支持。除此之外,企业对于内部审计应该发挥的独立监督作用没有形成相应的重视,因此造成企业内部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现象的出现。 三、如何完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 (一)促使民营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不断地得到优化 要保证内部风险管理机制得到有效地执行,首先要改变治理结构,即设置完善的内部机构以及部门,同时还要将内部的治理结构进行优化。因此,以下两个方面可以作为出发点:一方面,应该明确并且清晰地知道企业的性质以及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应该将市场化作为指导内容,改革并且完善企业的结构。与此同时,还应该积极主动的引进外部的投资者,促使企业的股权结构得到改善,最终促使企业能够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在进行企业内部治理的时候应该将独立董事的作用重点发挥出来,有效地提高独立董事所具有的话语权以及决策权,要坚决避免形式化以及边缘化的独立董事制度这一现象的出现。通过以上措施,独立董事制度能够真正被运用于企业内部问题的治理当中。 (二)立足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来树立风险管理理念 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在经济全球化的这种大背景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因此企业只有将市场这一大环境作为立足点才有可能对所发生的经济风险进行良好的评估,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加强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设。首先,要高度重视金融衍生品将会带来的一切可能性风险,有效地树立起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采取现代化的风险管理手段来有效地管理并控制金融风险,以此来避免杠杆风险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毁灭性打击。其次,企业还应该将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有效地建立起来,通过不断完善财务系统的措施,促使企业不断提升管理内部风险的能力。第三,公司还要经常开展风险教育,使得员工深刻的认识了解风险环节和风险因素。 (三)促使民营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地得到完善 民营企业应该不断的完善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体系,促使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不断提升自身的可执行性,并以此来增强民营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如何才能使企业内部的控制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地得到完善,主要包括了下面几点内容:第一,民营企业应该强化风险意识,尤其是直接业务岗位,制定覆盖所有风险因素和环节的规章制度,以消除企业员工的盲区。第二,民营企业应该定期的对企业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以及分类,然后按照风险呈现出来的大小层次对风险进行分层管理和控制。除此之外,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不断地完善企业内部拥有的风险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体系得到适应性的发展。 (四)促使严格的内部审计制度得以有效地建立 只有将严格的内部审计制度有效地建立起来,才可以使内部审计制度将其应有的监督作用有效地发挥出来。一旦内部审计制度的监督作用得到提升,相应的企业风险管理能力也能相应地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一方面,民营企业应该建立起严格的内部审计制度,同时,还要确保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性以及独立性不被破坏。做好这两项工作,不但能够使内部审计制度的可执行性得到提高,而且能够为企业的管理层在制定决策的时候提供重要的依据。另一方面,审计制度应该要和风险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民营企业要建立起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制度,随后促使审计专业人员对风险预测、风险管理以及风险评估等工作进行有效地参与。通过上述途径,不仅可以促使实际工作与审计工作的结合度得到有效地提升,更可以促使内部审计制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结语 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而言,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可是,就当前大部分的民营企业来看,它们所拥有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机制是相当不健全的,依然还存在着较多的缺陷。比如:企业没有现代化的公司治理结构;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这种大背景,严重缺乏应对风险的能力;企业所拥有的风险管理机制缺乏先进性;企业内部没有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如果不将这些问题解决,企业不可能会获得持续健康发展的机会,这些问题已经对企业进行有效的内部管理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作用。因此,民营企业一定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这一大背景下,积极主动地树立起管理风险的理念,促使公司内部的治理结构不断地得到优化;促使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地得到完善;促使严格的内部审计制度有效地建立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民营企业在未来的道路上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刘思含高寒单位:大连财经学院 企业内部控制相关论文:会计电算化企业内部控制论文 1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1企业会计资料管理不规范 企业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应该坚持每天对会计资料和财务数据进行双重备份,并且执行分人分处保管,对重要的账目应该及时打印并且按照相关规定保管,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财务数据和会计资料的丢失。但目前,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企业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对会计资料进行及时保存,没有将相关的措施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一旦电脑被盗或者出现故障,会计资料将会全部丢失,造成数据资料无法正常恢复,给企业的财务工作造成严重的损失。 1.2企业电算化内部控制系统存在安全隐患 计算机系统技术是企业会计电算化及其内部控制系统的基础和前提,但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网络病毒频繁出现,这些病毒的入侵会修改企业电子数据,并且不会留下任何审计线索,给电算化内部控制系统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威胁。目前,企业在系统稳定、数据保密和会计信息传输等问题上存在安全隐患,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对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1.3企业缺乏对电算化内部审计的监督 目前,对于我国大多数企业而言,会计电算化系统缺乏合理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制度也是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缺乏对电算化内部控制的了解,对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和特点不够熟悉,不懂得如何对电算化进行正确有效的审计,导致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无法得到有效合理的内部审计监督。 1.4企业相关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会计人员的素质在内部控制工作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会计人员来讲,他们既需要熟悉计算机的相关操作,又要精通基本财务知识、信息系统管理和计算机硬件维修。但目前,我国这种人才还比较匮乏,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内部控制的制度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企业管理者的素质水平同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同样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但很多企业领导层并没有意识到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阻碍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发展。 2加强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工作的措施 2.1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控制 系统控制主要包括安全控制、环境保护和接触控制3个部分,安全控制的目的是避免因外部环境因素所导致系统运行错误的不安全隐患,保证计算机系统安全正常运行;环境保护的目的是减少由于外界因素而引起的计算机故障;而接触控制可以保证企业资源的正确性,防止未经授权的人擅自动用系统的各种资源。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强网络安全控制成为企业十分重要的工作,企业应该针对自身状况,建立严密的防火墙,设置相应的网络安全指标,包括身份识别、访问控制和数据保密等,并开发相应的技术来保证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 2.2加强企业相关人员的职能及权限的控制 企业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和组织控制制度,加强自身的组织控制,明确职责分工。对于企业职责分工来讲,首先,必须将用户部门与电算化部门的职责分离开来,其中,用户部门所指产生原始数据的人员或部门,职责分工的目的是保持不相容职能(如执行、业务授权、记录和保管)的分离和电算化部门内部的职责分离,企业通过内部职责分工来解决不相容职能集中化不足的问题。 2.3加强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 内部审计是企业强化内部会计监督的制度,也是企业自我发展、自我监控和自我完善的手段。在网络化和会计电算时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将由于“人机”这种特殊的表现形态而变得更加重要。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应该对企业计算机内数与纸质数据的一致性进行检查,对错误的账表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更正;第二,应该监督和检查数据保存方式是否安全,防止他人恶意篡改历史数据;第三,应定期对会计资料进行审计,正确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电算化下会计处理的正确性,保证凭证附件的完整性和合法性。 2.4提高企业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 企业要想解决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就应该提高会计等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首先,企业应该通过工资和福利等待遇来吸引和引进会计电算化控制的高素质人才,推动企业电算化事业由“核算型”向“智能型”和“管理型”转变;其次,对于企业自身的员工,企业应该积极组织他们进行电算化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操作技术以及对电算化财务知识的掌握和处理控制的能力。 作者:杨红丽单位: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企业内部控制相关论文:建安企业内部控制论文 一、简述建安企业的概念和特点 1.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 以自身的意识加之以往的经验来进行决策。很显然,此方式具有主观意识性,并不具备科学化,所以应用于管理中会出现诸多的不当。科学化的管理,其仅仅依靠于某一个人或者一个单位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将每一个部门以及人员进行责任上的合理划分,并让其相互配合、相互监督,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重复管理和主观意识带来的缺陷,从而实现科学合理的决策。 2.管理效率较低 建安企业普遍存在着盲目追求企业的规模以此来完成产值目标的实现,造成应收账款经常居高不下。坏账层出不穷,根本无法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而且客户的信任度也存在着严重不足的问题。 3.尚未形成良好的控制环境 虽然建安企业在一些方面取得了成功,但还是伴随着问题存在的。首先就表现为环境控制的不成熟。表现如下:虽然有些企业划分了权利范围,但还不是很明确各自的分工。有些职位权利过大,而有些却形同虚设。具体变现为:改制为国有股占一定比例的或者民营的有限责任类建安企业,虽设立了股东会、监事会和董事会等法人治理结构但机构中的人员存在着相互兼职的现象,从而无法科学有效地进行决策和经营管理。导致结构混乱。这三种问题的根源都是分工不明确,解决办法是将职责细化。所谓细化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简单分配,要系统的有条理相辅相成地去做。 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建议 1.加强企业的结构管理 首先要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来做分析,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有的情况都会有总体纲领。企业的结构管理也一样,要加强企业的结构管理就要根据自身组成来分析,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计划。将职责范围划分清楚,避免重复管理;将每个部分的责任人落实到实处。同时交给每个负责人他们所属的管辖范围,规范其监察重点做好前期培训。这对构建科学的框架有很大的帮助。只有把每个分支理清才能形成完整清晰的脉络,从而真正实现企业结构管理的顺利进行。合理的决策是成功的基石。千万杜绝对集中管理和盲目信任,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古代适用在当今同样适用。一个人的智慧再丰富毕竟还是有限的,集体的智慧才是无穷无尽的。结构管理不是越多越好,管理层上的分工一定要明确且有效。要使企业发挥最大的价值,内部控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做好风险评估 对于企业而言,一定是风险与发展并存的,所以风险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1)要及时分析、识别建安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并进行有效可行的应对措施。(2)风险评估主要包括①风险识别②目标设定③风险分析④应对策略(3)要想确实可行的做好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就要关注人力资源因素、经营模式、组织机构、业务流程等方面。3.加强监督力度并进行自我评价决策者和执行者都需要强有力的监督做支持,监督不一定是强制性的,但却是必要的。在决策过程中由于自身认识不清,导致我们无法相对正确的进行决策,所得出的结果和想象有所偏差。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个客观的人来做出评价和监督,企业一样如此。(1)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只有站在全面的角度上去看事情,去监督事情,才能够保证将问题遏制在最初发生的状态。(2)监督的实际情况要准确并详尽。任何一个环节上的疏忽或者是遗漏,都可能影响问题的全局发展情况。(3)通过相关部门的协助来共同实行。企业的发展关乎到领导人本身、员工及家人、当地政府以及管理部门,所以每一个人、每一个部门都有责任和义务去维护其发展,这一点必须予以注意。(4)杜绝人情监督和后门监督。在当今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信息化伴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剧。各行各业都在不断的发展扩大,无论任何行业都伴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而对于成长和发展中的行业来说,其势必会表现出诸多不足,所以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加以完善自身。建安集团的问题也是众多企业都会面临的,所以提前做好风险评估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一旦发生问题可以及时解决,以保证企业在市场中的优势地位,加速未来发展的步伐。 三、结束语 建安集团作为一种模式正在被大多数企业所接受,但是它的优点与缺点并存。所以,对于企业而言,其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需要,及时改变自身的管理,定期做好风险评估和监督、调整企业结构,使企业焕发不一样的生机和魅力。 作者:马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企业内部控制相关论文:铁路企业内部控制论文 1铁路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1)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缺乏足够的重视。从目前铁路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而言,内部控制的环境不够理想可以说是影响铁路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执行力不够的关键因素。之所以出现这方面的问题,主要的原因就是铁路企业管理人员对于内部控制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将内部控制作为铁路企业管理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这就导致铁路企业在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方面不够理想。所以要解决内部控制环境方面的问题,就需要铁路企业的管理人员转变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 (2)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目前我国的铁路企业在构建组织框架的过程当中,法人治理结构还存在一定问题,这就给内部控制的执行带来了不少障碍,制约内部控制执行的效果,严重影响到内部控制制度贯彻落实[2]。对铁路企业来说,法人治理结构可以说是较为合理的企业治理方式,并且可以给内部控制的执行带来直接的影响,企业制度方面的缺陷导致铁路企业的内部控制执行不力。 (3)信息沟通系统不够畅通。在铁路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当中,信息的沟通不畅,从而严重影响到内部控制执行的具体效果,这一问题出现最为主要的因素是铁路企业的内部管理方式以及管理结构不够科学合理。从目前我国铁路企业的信息沟通系统日常运作而言,只有通过不断完善信息沟通系统才可以真正解决内部控制的执行问题,为内部控制措施的具体落实提供支持。 (4)奖惩考核制度不够健全。因为目前我国铁路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同企业管理人员之间存在隶属关系,这就导致针对铁路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方面的奖惩考核制度不够健全,无法调动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积极性,从而制约内部控制措施的落实,使得内部控制的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效果大打折扣。 2铁路企业提升内部控制执行力的措施 (1)加强会计系统控制有效的会计系统管理可以完善铁路企业的内部财务分析,对于铁路企业发展有推动作用。因此在对铁路企业会计系统加以控制的过程当中,需要严格根据会计法以及政府出台的会计制度等加以实施,从而根据铁路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完善的并且适合铁路企业特点的会计控制制度。对于常见的会计要素,例如会计账薄、会计凭证以及会计报告等,铁路企业需要明确详细处理程序,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有效性以及真实性。此外在筹资成本估算和筹资偿还计划具体执行的过程当中,也要做好事先的评估、事中的监督以及事后的考核等工作,从而最大程度上完善铁路企业的内部会计系统。 (2)落实全面预算控制对于铁路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而言,全面预算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对预算实行全面控制对于铁路企业更好发展还有强化财务控制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预算控制本身也是铁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铁路企业在落实全面预算过程当中,需要改变传统预算控制的方法,使用科学方法对铁路企业预算进行全面管理,实现合理规划铁路企业资金流动的效果。在具体执行的过程当中,铁路企业应当重点抓好下列环节与步骤。首先要建立系统完整的预算体系,从而进行详细预算编制还有审定共走。其次是预算执行需要通过严格授权制度而展开。最后是预算实施的过程当中,铁路企业需要予以严密监督,通过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从制度上保证铁路企业能够落实全面预算控制,从而提高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 (3)强化风险防范控制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铁路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往往会面临各种","期刊 >人文社会科学>经济与管理科学>企业经济" 16,"2018-05-14 23:17:57",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论文,0,"企业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论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必须依靠国家企业和社会三方面的努力,营造一个内部控制氛围,一方面由政府或权威部门制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另一方面要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做出强制安排,从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着手,切实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论文:加快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创优论文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个控制系统。有效的内部控制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防止错误舞弊的重要基石。我国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以内部会计控制的形式来规范的,基本形成了“以内部会计控制为主,兼顾与会计相关的其他控制”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这套体系已成为有关部门、会计师事务所和单位内部实施内部控制评价的主要参考依据,对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改变我国目前企业内部控制乏力、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企业内部管理散乱的现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我国目前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还存在一定问题,很多方面还亟待完善;而2006年2月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在新的制度环境下应如何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应有的保证作用,便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执行的现状 到目前为止,财政部针对当前会计及相关工作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按照分批分步的方式,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6项具体内部控制规范,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初步形成。《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对内部控制的定义、目标、原则、方法和内容等基本问题都做出了规定,是制定后续规范的基础与依据,该规范的出台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随后,我国又颁布了六个具体规范,体现了从会计控制入手,突出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等环节,并向其他管理环节延伸的控制思路。 以上规范自开始实施以来,从制度源头上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提供了保障,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综观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却不乐观,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环节、实施环节和监督反馈环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企业内控制度制定环节存在不足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认识不足,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持冷漠态度,以传统经验代替规范化管理措施和手段,根本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有些企业虽有建立,但在内控制度的制定环节,还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对企业经营的某个或某几个关键点进行控制。比如企业将付款环节对原始单据的审核作为关键控制点,但供应部门因弄虚作假或失职,购进了质次价高的材料,会计部门依然会在审查原始单据无误后照价付款,这就只能实现会计的事后核算、监督功能,未能对整个生产经营进行控制。在当前常见的企业分口管理制度下,企业内部的管理形成条块分割,这样的内控制度设计没有渗透到公司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没有覆盖到所有的部门和岗位,未能实现立体交叉、多角度、全方位的风险预防监控,内部控制建设不成体系,步入了内控建设的另一个误区。 (二)企业管理者越权现象比较严重 由于体制等原因,我国较为严重的“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导致了“内部人控制”现象,很多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滥用职权或对经济活动进行越权干预的现象比较严重,岗位设置及权限、审批程序等重要控制环节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相背离,这是造成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失效,进而导致舞弊行为发生、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因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导致经营失败的案例在我国可谓屡见不鲜。 (三)会计人员素质有限 一方面,有些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不高,缺乏应有的辨别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无法适应内部会计控制所需的知识层次,影响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另一方面,部分会计人员虽具有足够的专业技术水平,但出于个人利益驱动无视会计职业道德,对单位领导及其他业务经办人员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对发现的内部会计控制的漏洞,不仅没有主动提出建议对制度加以完善,反而直接参与贪污、挪用公款、盗窃资金等违法违纪活动。会计人员的这种专业素养和道德素质无法满足投资者及企业发展的要求,制约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使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四)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发挥有限 在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过程中,内部审计既是控制活动的一部分,又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未能履行其应有职能。首先,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够。我国企业大多实行的是单一的厂长经理模式,这就导致内部审计不能监督上级,高层管理者是实质上的“自由人”。同时,对受厂长、经理直接领导的其他职能部门也不易进行监督,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严重受限。其次,对内部审计的职能理解存在偏差。有关人员,包括内部审计人员自身在内,经常将内部审计的职能简单理解为会计监督,而且过分强调“查错纠弊”,忽视了“防错防弊”这一职能,未能发挥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作用。再次,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相当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必要的重视和支持,内部审计部门力量薄弱,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这些都是阻碍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 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内部控制产生的影响 从有关定义中看到,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可以说“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当前大家普遍关注、也是内部控制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会计信息失真必然与会计信息产生的某个或所有环节相关,而高质量的会计规制是产生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基础。高质量的会计规制,只有得到有效执行才能产生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这就需要内部控制制度充分发挥其作用。而会计规制无法得到有效执行的原因分为以下两种:一是由于执行人员专业判断有误所导致的偏差;二是执行人员故意违背会计规制。相应地,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三类,即规则性失真、行为性失真和违规性失真。规则性失真是指由于会计域秩序的动态性,会计规制制定者将会计域秩序转变为会计规制的过程中存在的偏差,这是由会计规制质量的高低所决定的,不属于内部控制所能影响的范围;行为性失真是指会计人员根据会计规制的基本要求而运用专业判断有误所导致的偏差,由此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违规性失真则是指出于主观故意或外部压力弄虚作假、粉饰舞弊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的行为性失真和违规性失真是内部控制应着重关注并加以防范的失真。 针对“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这一目标,内部控制要对会计信息的行为性失真和规制性失真进行治理。2007年1月1日开始,我国上市公司开始全面施行新的会计准则,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现有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将停止使用。这个过程使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的风险增大。首先,新准则规定下的会计科目、账务处理、报表格式及编制要求等方面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准则的应用指南于2006年底正式发布,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及掌握新会计准则,并做出适当的衔接调整。相比现行会计规制而言,会计人员若对新准则理解不够准确、专业判断有失偏差都可能增加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的风险。其次,关于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存在很多讨论。国际趋同后的会计准则需要会计人员进行更多的专业判断,这些选择空间本身就增大了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的风险。因此,按照我国“以内部会计控制为主,兼顾与会计相关的其他控制”的内部控制的思路,新会计准则在“会计控制”中最基本的环节就向内部控制体系提出了一个极大的挑战。 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则是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一项顽症,其与真实会计信息的偏差程度远大于其他类型的会计信息失真,后果也比另外两类失真更加严重。虽然我国有关部门已对此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从完善法规等多方面采取措施进行控制,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对于新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的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的风险,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到,要保证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必须为其实施提供良好的内、外部支持环境,这就需要从制度制定层面和企业实际操作层面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提高相关人员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素质,是内部控制机制得以顺利运行的前提。首先,要加强会计人员的政策教育、法制教育以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会计人员纪律性,使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无论何种情况都不丧失原则。其次,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坚持定期培训,定期考核,严格上岗证的管理,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同时,会计人员还应掌握岗位所需的内部会计控制知识,能正确应用内部会计控制方法实现企业的控制目标。另外,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也不容忽视,只有使内部审计人员意识到自身职责的重要性,掌握了科学的内部审计方法,内部审计才能真正起到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作用。 第二,倡导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实现“软控制”。内部控制作用发挥的关键,在于能否将其变为企业内部自发需要。应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企业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水平,将内部会计控制置于企业的战略高度。对于普通员工,更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围绕人的价值管理,展开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各项内容,协调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各种关系,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制定相应激励措施,使每个员工都能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企业管理,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这样,无论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制定环节,还是执行环节,都能变“要我控制”为“我要控制”,从而达到内部会计控制的最佳效果。 第三,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在很多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内部控制的一些基本的原则、职能、方法与措施基本都得到了贯彻实施,但还会频频出现“内部人控制”的现象,进而导致会计信息的违规性失真。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改变国有股、法人股“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保证决策的民主、科学性,遏制“内部人控制”和“管理者越权”现象。其次,完善董事会,增强董事会中董事的独立性,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再次,强化监事会对财务报告的监督,并建立、完善与公司治理结构相适应的外部监督机制,引入外界有关机构对企业风险进行合理监督,减少管理层对财务报告的操控,为内部会计控制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第四,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要确保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切实得到执行并取得良好效果,就必须对其施以恰当的监督,企业中最主要的监督评价方式就是内部审计。当务之急是确立内部审计在监督、检查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中的独立地位,并切实实现内部审计由事后监督职能向事前、事中监督职能的转变,使其监督具有日常性与全过程控制性,并将监督、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协助企业进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制定。当然,企业也可考虑引入外部监督力量(如注册会计师)对其进行监督评价,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以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第五,强化风险意识。对风险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在企业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战略制定阶段,内部控制服务于风险管理的需求;战略实施阶段,风险管理体现于内部控制的过程。无论二者关系如何,对风险的积极管理是进行内部控制的大势所趋。我国当前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是按业务项目分别制定的,对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的要求分散贯穿于各个规范中,在今后对规范的制定与修订中,应进一步强化对风险因素的重视,督促企业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对风险的预警、识别、评估、分析、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 另外,还应完善内部会计控制评价体系。企业应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科学评价,从中发现使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作用弱化的原因及薄弱环节,进而推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企业还应在内部会计控制实践中积极探索有效的内部控制方法,使内部会计控制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发挥应有的效果。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论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创优分析论文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个控制系统。有效的内部控制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防止错误舞弊的重要基石。我国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以内部会计控制的形式来规范的,基本形成了“以内部会计控制为主,兼顾与会计相关的其他控制”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这套体系已成为有关部门、会计师事务所和单位内部实施内部控制评价的主要参考依据,对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改变我国目前企业内部控制乏力、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企业内部管理散乱的现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我国目前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还存在一定问题,很多方面还亟待完善;而2006年2月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在新的制度环境下应如何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应有的保证作用,便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执行的现状 到目前为止,财政部针对当前会计及相关工作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按照分批分步的方式,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6项具体内部控制规范,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初步形成。《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对内部控制的定义、目标、原则、方法和内容等基本问题都做出了规定,是制定后续规范的基础与依据,该规范的出台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随后,我国又颁布了六个具体规范,体现了从会计控制入手,突出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等环节,并向其他管理环节延伸的控制思路。 以上规范自开始实施以来,从制度源头上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提供了保障,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综观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却不乐观,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环节、实施环节和监督反馈环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企业内控制度制定环节存在不足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认识不足,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持冷漠态度,以传统经验代替规范化管理措施和手段,根本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有些企业虽有建立,但在内控制度的制定环节,还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对企业经营的某个或某几个关键点进行控制。比如企业将付款环节对原始单据的审核作为关键控制点,但供应部门因弄虚作假或失职,购进了质次价高的材料,会计部门依然会在审查原始单据无误后照价付款,这就只能实现会计的事后核算、监督功能,未能对整个生产经营进行控制。在当前常见的企业分口管理制度下,企业内部的管理形成条块分割,这样的内控制度设计没有渗透到公司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没有覆盖到所有的部门和岗位,未能实现立体交叉、多角度、全方位的风险预防监控,内部控制建设不成体系,步入了内控建设的另一个误区。 (二)企业管理者越权现象比较严重 由于体制等原因,我国较为严重的“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导致了“内部人控制”现象,很多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滥用职权或对经济活动进行越权干预的现象比较严重,岗位设置及权限、审批程序等重要控制环节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相背离,这是造成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失效,进而导致舞弊行为发生、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因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导致经营失败的案例在我国可谓屡见不鲜。 (三)会计人员素质有限 一方面,有些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不高,缺乏应有的辨别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无法适应内部会计控制所需的知识层次,影响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另一方面,部分会计人员虽具有足够的专业技术水平,但出于个人利益驱动无视会计职业道德,对单位领导及其他业务经办人员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对发现的内部会计控制的漏洞,不仅没有主动提出建议对制度加以完善,反而直接参与贪污、挪用公款、盗窃资金等违法违纪活动。会计人员的这种专业素养和道德素质无法满足投资者及企业发展的要求,制约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使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四)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发挥有限 在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过程中,内部审计既是控制活动的一部分,又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未能履行其应有职能。首先,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够。我国企业大多实行的是单一的厂长经理模式,这就导致内部审计不能监督上级,高层管理者是实质上的“自由人”。同时,对受厂长、经理直接领导的其他职能部门也不易进行监督,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严重受限。其次,对内部审计的职能理解存在偏差。有关人员,包括内部审计人员自身在内,经常将内部审计的职能简单理解为会计监督,而且过分强调“查错纠弊”,忽视了“防错防弊”这一职能,未能发挥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作用。再次,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相当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必要的重视和支持,内部审计部门力量薄弱,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这些都是阻碍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 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内部控制产生的影响 从有关定义中看到,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可以说“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当前大家普遍关注、也是内部控制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会计信息失真必然与会计信息产生的某个或所有环节相关,而高质量的会计规制是产生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基础。高质量的会计规制,只有得到有效执行才能产生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这就需要内部控制制度充分发挥其作用。而会计规制无法得到有效执行的原因分为以下两种:一是由于执行人员专业判断有误所导致的偏差;二是执行人员故意违背会计规制。相应地,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三类,即规则性失真、行为性失真和违规性失真。规则性失真是指由于会计域秩序的动态性,会计规制制定者将会计域秩序转变为会计规制的过程中存在的偏差,这是由会计规制质量的高低所决定的,不属于内部控制所能影响的范围;行为性失真是指会计人员根据会计规制的基本要求而运用专业判断有误所导致的偏差,由此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违规性失真则是指出于主观故意或外部压力弄虚作假、粉饰舞弊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的行为性失真和违规性失真是内部控制应着重关注并加以防范的失真。 针对“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这一目标,内部控制要对会计信息的行为性失真和规制性失真进行治理。2007年1月1日开始,我国上市公司开始全面施行新的会计准则,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现有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将停止使用。这个过程使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的风险增大。首先,新准则规定下的会计科目、账务处理、报表格式及编制要求等方面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准则的应用指南于2006年底正式发布,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及掌握新会计准则,并做出适当的衔接调整。相比现行会计规制而言,会计人员若对新准则理解不够准确、专业判断有失偏差都可能增加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的风险。其次,关于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存在很多讨论。国际趋同后的会计准则需要会计人员进行更多的专业判断,这些选择空间本身就增大了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的风险。因此,按照我国“以内部会计控制为主,兼顾与会计相关的其他控制”的内部控制的思路,新会计准则在“会计控制”中最基本的环节就向内部控制体系提出了一个极大的挑战。 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则是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一项顽症,其与真实会计信息的偏差程度远大于其他类型的会计信息失真,后果也比另外两类失真更加严重。虽然我国有关部门已对此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从完善法规等多方面采取措施进行控制,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对于新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的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的风险,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到,要保证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必须为其实施提供良好的内、外部支持环境,这就需要从制度制定层面和企业实际操作层面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提高相关人员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素质,是内部控制机制得以顺利运行的前提。首先,要加强会计人员的政策教育、法制教育以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会计人员纪律性,使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无论何种情况都不丧失原则。其次,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坚持定期培训,定期考核,严格上岗证的管理,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同时,会计人员还应掌握岗位所需的内部会计控制知识,能正确应用内部会计控制方法实现企业的控制目标。另外,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也不容忽视,只有使内部审计人员意识到自身职责的重要性,掌握了科学的内部审计方法,内部审计才能真正起到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作用。 第二,倡导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实现“软控制”。内部控制作用发挥的关键,在于能否将其变为企业内部自发需要。应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企业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水平,将内部会计控制置于企业的战略高度。对于普通员工,更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围绕人的价值管理,展开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各项内容,协调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各种关系,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制定相应激励措施,使每个员工都能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企业管理,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这样,无论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制定环节,还是执行环节,都能变“要我控制”为“我要控制”,从而达到内部会计控制的最佳效果。 第三,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在很多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内部控制的一些基本的原则、职能、方法与措施基本都得到了贯彻实施,但还会频频出现“内部人控制”的现象,进而导致会计信息的违规性失真。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改变国有股、法人股“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保证决策的民主、科学性,遏制“内部人控制”和“管理者越权”现象。其次,完善董事会,增强董事会中董事的独立性,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再次,强化监事会对财务报告的监督,并建立、完善与公司治理结构相适应的外部监督机制,引入外界有关机构对企业风险进行合理监督,减少管理层对财务报告的操控,为内部会计控制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第四,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要确保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切实得到执行并取得良好效果,就必须对其施以恰当的监督,企业中最主要的监督评价方式就是内部审计。当务之急是确立内部审计在监督、检查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中的独立地位,并切实实现内部审计由事后监督职能向事前、事中监督职能的转变,使其监督具有日常性与全过程控制性,并将监督、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协助企业进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制定。当然,企业也可考虑引入外部监督力量(如注册会计师)对其进行监督评价,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以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第五,强化风险意识。对风险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在企业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战略制定阶段,内部控制服务于风险管理的需求;战略实施阶段,风险管理体现于内部控制的过程。无论二者关系如何,对风险的积极管理是进行内部控制的大势所趋。我国当前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是按业务项目分别制定的,对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的要求分散贯穿于各个规范中,在今后对规范的制定与修订中,应进一步强化对风险因素的重视,督促企业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对风险的预警、识别、评估、分析、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 另外,还应完善内部会计控制评价体系。企业应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科学评价,从中发现使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作用弱化的原因及薄弱环节,进而推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企业还应在内部会计控制实践中积极探索有效的内部控制方法,使内部会计控制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发挥应有的效果。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论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论文 一、企业内控现状 多数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都以建立了内控机制,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内控制度却没有真正的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仍存在许多问题:侧重眼前利润,轻专职机构建立;侧重于程序监督,轻对“内部人”的监督;侧重于企业外部环境的梳理,轻内部各环节、各岗位的牵制;侧重于内控制度的建设,轻审计监督机制建设和执行;侧重于经营环节的程序控制,轻企业整体的协调等。目前,就我企业而言,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1.起步较晚,观念落后 与国外相比,国内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都处在起步阶段,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只停留在内部牵制阶段。没有对内控制度结构的宏观性真正把握。造成多数人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就是一堆堆的手册、文件和制度,更有甚者将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与内部控制等同视之。 2.审计监督机制不健全,控制乏力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日常性行为,其执行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到整个管理和经营行为。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中最大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是审计监督机制不够健全、有效。内控制度虽比较健全,但因监督力度不够,致使内控效果不佳。 二、强化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议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企业整个营运过程。内控制度在经营过程中发挥着控制、监督作用,是企业管理的主要控制手段。作为一项制度建设,其客观的成分越多,科学性就越强。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来建立适合其的内控制度。 1.规范企业治理组织 企业治理组织是执行管理任务的体制,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载体。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首先要设置科学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根据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原则,形成一个权责明确、协调运转、有效制衡、适合于公司发展要求的内部治理结构。不但要把企业最高管理者行使权力的过程纳入内部控制制度的监控范围,而且要将其作为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监控对象。规范企业治理组织,即科学合理地设置企业内部机构与岗位,确定机构与岗位职责以及各个机构、各个岗位间的相互关系。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有助于克服经营管理层的机会主义等行为,为企业内部监督提供一个较好的控制环境。此外,组织结构应随着企业内外部条件的不断变化而及时做出必要的凋整。 2.规范用人育人制度 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是内控工作全面开展的第一步,内部控制制度有无成效的关键在于其执行力度的高低,而执行力度的高低在于能否选对人。工作中,一是要严把用人关,将合适的人放到适当的岗位,充分发挥“认真、严格、主动、高效”的工作作风;二是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培养教育,全面提高人员职业道德和岗位能力,充分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使每位员工在工作中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能一丝不苟地切实执行内控的各项要求;三是对特殊岗位要采取轮换制度,以便于相互牵制、相互监督。避免用人不当,使职业道德素质不高、专业基础知识薄弱的人员担当主要职务,造成内部控制制度仅限于挂在墙上,有名无实,单位内部管理依然失控的局面。 3.规范内控评价机制 内控制度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涉及到企业的所有员工。因此,在内控制度的评价中我们要采取“全员全过程参与”原则。建立规范化的评价学习机制、评价反馈机制、评价激励机制、评价创新机制等,全面调动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和可行性。让员工在评价中学习、评价中参与,集众人之智慧在互动中建立完善内控制度。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评价:一是健全性,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符合基本原则,且在各个需要控制的环节是否采取了有效控制措施;二是实用性,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符合单位的实际情况;三是协调性,评价内部控制制度与本单位的总体目标是否一致,各个控制环节是否紧密协作,各项控制措施是否相互配套;四是经济性,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如果控制措施所带来的效益大于其实施成本,可认为该措施是可行的。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不断总结,不断改进内控制度,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确保内控制度不断创新、不断提升。 4.规范审计监督机制 企业各个经营层次中,审计监督强调经济活动的事前监督和过程控制,具有日常性和全过程控制的特点。审计既是企业内控的一个部分,也是监督内控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为了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一是企业应建立一个独立的审计机构,在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独立的行使审计监督权力。对企业管理的经济活动进行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监督、鉴证和评价;二是加强审计监督制度建设,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出包括监督原则、监督内容、监督方式、监督责任和监督奖惩等内容的监督制度,使企业审计监督规范化、制度化。 作者:王红荣 单位:中国移动山西公司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论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论文 1企业内控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企业内控管理条件不足 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通常都很容易受到企业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要想切实有效的实施企业内控体系就必须要切合企业内部环境条件来进行,可以说企业内部环境条件直接决定了内控体系实施的有效性。如果企业内控环境条件不足或者是完全丧失了其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则很容易促使统计的信息出现错误的情况。我国的大多数的企业就在内部控制环境条件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企业对于其内部的管理工作不够规范,企业内部员工的道德观念仍然比较浅薄,企业相关部门内的人员专业素质水平不高,严重的缺乏人力管理的政策,直接影响了企业内部人员的工作质量。 1.2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力度不足 如今仍然有一部分的企业其内部控制和管理监督方面的体质仍然不够全面和完善,而且有很大一部分的企业监督机制也没有真正的设立出来。而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工作主要是指在企业当中选择相应的人员来对内控制度的设计和运行工作的发展状况进行监督。有一些企业内部本身具有此类机制,但是对于其内部的监督和审查的工作却仍然无法切实到位,很难及时有效的找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所具有的问题和缺陷,这些企业都普遍缺乏相应的科学、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制度,这就直接对企业方面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阻碍。 1.3企业内控风险管理意识不高 有很多企业在对相关信息进行识别的过程当中都不够严谨和准确,因此就有很多数据都会出现一系列的错误的情况,这都将直接对信息资料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企业内部信息统计工作能够有效的为企业方面的管理人员提供相应的材料和信息,不过在对信息进行统计的过程当中,通常其所统计的信息质量会出现严重的失真情况,因此就存在着显著的风险。而且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都严重的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的意识,因此就对于风险的管理就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从而直接导致企业在对风险进行识别的过程当中充满了随意性,导致出错的情况比较频繁。 2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的有效对策 2.1营造良好的内部管理环境条件 良好的内部环境条件能够有效的为企业的内控管理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而这都是企业内控制度能够顺利运行和运转的主要因素,因此企业内部环境条件的是否良好对于企业的综合性目标以及内控制度的构建因素都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就需要营造出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的环境,这样才能对企业内控制度的实施和建设工作真正的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强化企业员工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要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要优化调整企业内部组织的结构,促使每一名员工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其自身的优势,从而真正的保证数据能够实现预期的效果。同时还必须要加强人才资源方面的开发和发掘工作,对企业内部的工作岗位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和处理,以此来保证人力资源获得能够有效的进行。 2.2加强企业内控监督力度 企业内部开展监督工作的内容主要是企业希望能够对自身内部控制所具有的合理、有效和全面的性质开展有效的监督和评价,并以此来促使其能够真正形成一种书面内容形式的检查报告文书,如果其中出现问题直接采取纠正方式的全部过程。通常企业内部监督力度是否到位是保证企业内控体系制度稳定运行的主要依据,因此在真正开展统计工作的过程当中,企业方面就必须要促使相应的工作人员必须按期做好检验,同时做出相关的检查统计报告,以此来做好对生产和经营过程当中的督查工作。 2.3加强企业内控风险管理意识 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当中,就应当针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问题进行思考,必须要构建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并以这套管理制度为前提,切合企业发展实际来为系统方面的数据质量进行定期的验证和检查,以此来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从而制度出相对应的措施,来讲风险降到最低。这就需要针对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在对外交流和沟通上真实需求来进行,以此来建立起一套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以此来针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当中所面临各种风险的类型和因素加以管理,而当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产生变化时,就可以根据信息系统来对企业的内控工作加以指导,并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及时的管理和控制,从而保障了内控制度的有效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做好企业内控制度建设工作,就需要营造良好的内部管理环境条件、加强企业内控监督力度、加强企业内控风险管理意识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好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工作,从而有效的降低企业风险,最终促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作者:刘亚卓 单位: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论文: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论文 一、中小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很多中小企业因为受到资金薄弱、规章制度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没有建设专门的财务部门,由一人包办企业的审核、出纳、会计等工作。在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下所示。第一,企业缺乏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存在误区,将内部控制简单的理解为内部会计控制,企业中仅有财务人员参与到了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没有将内部控制理念渗透到企业每个工作环节中。很多中小企业的领导是技术人员出身,在企业成立之初,只关注各项业务情况,忽视了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企业渡过成长期后,中小企业领导往往不愿意建设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担忧内部控制制度会削弱领导的权力,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灵活性产生影响,同时,使企业的管理成本不断增加。第二,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尚需提高,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环境。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受到自身文化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未能使用现代的管理方式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监督,使企业的各项决策变为一言堂,未为员工营造善于进行内部控制的环境,缺乏对员工的制约和监管。企业在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对成本因素的考虑较多,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制度在风险防范方面的重要性,缺乏对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第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机构建设不完善。中小企业因为资金基础较为薄弱、企业的规模小,更容易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导致内部控制机构未设置或设置的太过精简,岗位权责不清,内部控制实施具有较大难度。同时,中小企业缺乏明确的内部控制目标,实施内部控制的目标为提高企业资产安全水平、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在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应该由内部控制机构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原则 中小企业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保护经济资源完整性和安全性、避免管理漏洞的产生,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断向正规化和合理化的方向转变,避免因为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导致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中小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应遵守以下原则。 1.与中小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原则。中小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应该在遵守国家相关规定的前提下,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可行性和操作性较强。企业应该根据我国规定,综合考虑企业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和生产规模等因素,对财务事项做出规定。部分业务量较小的企业,应该划分明确的工作职责,提高内部控制水平。 2.明确岗位权责原则。企业应该结合管理模式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划分为若干个工作岗位,根据员工岗位的不同,划分职责权限和工作任务,规范工作流程和各项业务规定,明确工作纪律、考核标准,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员工的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 3.灵活性和原则性相结合原则。企业应该结合国家相关规定实施内部控制,但是应该针对企业的运转情况,在筹资、收入、投资和分配等不同管理环节,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保证企业各项程序和各项业务能够密切衔接,避免因为职责不清导致工作互相推诿等问题。 4.重视效益原则。中小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应该重视成本效益,对企业的各项经济行为进行规范,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企业管理人员应该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以最小化的控制成本,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具体来说,在应该考虑内部控制在运行与设计中,和成本、效益的关联,寻找效益和成本的最佳结合点,对关键性的业务实施重点控制。 三、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方法 中小企业应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建设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第一,转变思想管理,提高对内部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认识。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之前,应该从管理人员开始,转变传统管理,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进行充分认识,使企业的全体员工均参与到内部控制的建设过程中,同时,将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和内部控制相结合,通过内部控制,保证企业财务报告、资产安全等工作的顺利实施,提高企业的经营效果和经营效率。同时,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和文化知识,在企业中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树立现代化的价值观,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企业应该重视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度,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打下扎实基础。企业应该通过建设、推行企业文化,转变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配合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激发员工参与内部控制的主动性。具体来说,企业可以通过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其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让员工感同身受的了解内部控制实施的重要性,对内部控制在执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动态的评价和监督,同时,将评价结果与员工绩效相结合,将物资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第二,企业应该根据内部控制的目标,对业务流程和企业结构进行设计,明确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易于产生风险的关键位置。应该对企业的各项工作进行分解,提高自身的专业化分工水平,秉持节约精简和互相协调的原则,对机构流程进行设计,在企业部门间、企业和企业间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此外,应该还应该根据内部控制,对可能面临的各项风险作出评估,企业管理人员根据风险情况制定相应对策,不仅提高企业员工的执行力,还有助于在企业中建立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保证企业的信息真实、有用,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的潜在风险,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优化。第三,聘请专业人才,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效果。中小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因为缺少相关知识,实施的效果较差,如果通过招聘高层管理人员实施内部控制,会造成实施成本的增长,因此,企业可以聘请内部控制方面的专业人才,指导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同时,中小企业还可以根据当地政府对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向社会专业机构寻求帮助,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对实施效果进行动态监控。第四,提高员工素质,加强员工对内部控制实施的配合水平。内部控制由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共同完成,因此,为了提高内部公职的直行效果,应该提高员工对制度实施的配合水平。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应该秉持以本为本的经营理念,通过提高员工素质,提高各项内部控制工作的效果。企业应该结合员工优势和劣势,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为企业打造一支优质的人才队伍,充分挖掘人才、利用人才,在工作中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平、技术水平,激发员工工作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第五,重视对内部控制实施效果的监督和检查工作。中小企业应该建立政府设计、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以最小的成本,最大限度的贯彻内部控制制度。总之,中小企业应该通过内部控制对经营风险进行防范,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在提高运营效率和运营效益的同时,保证各项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作者:李学敏单位: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论文:探求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方案论文 内部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内部各种形式管理控制的总称。内部控制制度产生的基础是管理生产和经营的需要。其目的在于帮助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具合理化,具有经济性、效率性以及效果性;保证管理决策的贯彻;维护资产和资源的安全;保证会计记录的准确和完整,并提供及时的、可靠的财务和管理信息。因此,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对各级管理部门保护本单位财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国家财经纪律和本单位所定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提高经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信息产业已经发达的当今社会,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可以防范舞弊,减少损失,提高资本的再生能力。因此,本文就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应加强立法及法律责任的研究,注重政府对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的推动作用 从西方国家内部控制发展的历史看,除了企业内部管理自身因素外,政府的推动作用是关键因素。我国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加大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推动作用。1997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加强金融企业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行政规定。目前,我国相关付率制度都对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相关的规定或要求。如,2001年实施的《会计法》、《公司法》、《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化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等等法律法规,都明确要求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为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打下了法制基础;为了规范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中国证监会于2000年11月份,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细则》,财政部于2001年6月份,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这些规范的发布和实施,对于强化企业内部监督,整顿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国走向规范内部控制的开端,必将有力的推动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的建设 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包含两层涵义:一方面是指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应该设置的内部控制都已设置;另一方面是指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自始自终的控制。完整性是内部控制评价一般标准中首要的一条,也是其他一般标准的基础。若内部控制的完整性都达不到,则内部控制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就无从谈起。 (一)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应规范各部门、各环节、各岗位的职责权限 明确规定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的职责和程序方法,并对处理各项业务的全过程或重要环节都规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员分工负责;明确资产记录与保管的分工,内部规定管钱、管物、管帐人员的相互制约关系;明确规定保证会计凭证、会计记录完整性和正确性;明确规定建立财产清查盘点制度和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操作。 (二)突出企业内部控制人的因素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地位 根据国际惯例和我国审计准则的规定,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个构成要素。控制环境是指一个单位对内部控制的一种氛围,即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控制环境作为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扩大了控制范围,尤其是把管理当局对控制的态度和认识作为内部控制环境的首要内容,更加突出了人的因素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地位。 作为活因素,一方面,内部控制成败的关键取决于员工素质的高低。企业必须重视对管理人员的选用,制定良好的用人政策,严格招聘程序,吸收有较高能力的人员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自觉控制意识和行为是内部控制实施与否的更为关键的因素。还有,确定企业管理者与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制约关系,也是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因素。只有这样,才可能建立企业内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机制。 (三)企业必须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内部审计是企业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措施,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不仅包括审核会计账目,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及审核企业内部组织机构执行职能的效率,由企业最高管理部门提出报告,从而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严密。 三、建立对内部控制的外部监督约束机制 内部会计控制因制度本身及人为因素的制约,存在固有的局限,企业能否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并切实予以实施,还必须依赖于外部的监督。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政府部门监督、社会监督构成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其中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部门监督就属对内部控制的外部监督约束机制。 (一)加大社会监督的鉴证、服务功能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社会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是评价企业信誉高低的标志,这就督促会计主体从自身利益和社会形象出发,自觉实施内部控制。会计事务所也要积极开展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咨询工作,为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提供人力、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从而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公务员之家 (二)加强政府的监督力度,严格执法机制 政府部门监督在会计监督中具有权威性,而财政部门作为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应依法推动内部控制的建设与实施。一方面,要正确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依靠政府监督的权威性,综合利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加大惩治力度,对因内部控制失控导致的各种问题,依法追究管理者的责任;另一方面,财政部门应协调审计、税务、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依法对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监督检查,共同营造一个促进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良好环境。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必须依靠国家企业和社会三方面的努力,营造一个内部控制氛围,一方面由政府或权威部门制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另一方面要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做出强制安排,从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着手,切实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论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局限论文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当前企业内部财务舞弊案、违法违规事件频发,如“三九事件”;2005年下半年,奶业巨头伊利集团掌门人郑俊怀挪用公款案;上市企业创维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宏生等。最典型的“中航油事件”等都是现代企业高速发展过程中企业内控失调的典型案例。 本文借鉴朱荣恩等的调查(2005年)的数据,从企业规模角度对内部控制的总体应用效果进行考察。 内部控制的总体应用效果情况(企业规模比较) 总体上看,较大规模的企业,其内部控制总体效果要好于规模较小的企业。调查的样本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总体应用效果“很好”和“较好”的有88家,只占57.9%。总体水平较低,情景堪忧。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局限分析 1.内部控制环境不理想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之间,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经理层与一般员工之间都存在着代理关系。通俗地说,公司治理就是指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形成的权责分配、激励与约束、权力制衡关系,其中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终控制主体,董事会接受股东大会的委托,决定公司的政策方针,对经理层进行监督,监事会则对董事会的行为进行监督,他们各负其责,协调运转。而内部控制是企业董事会及管理层为确保企业财产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经营管理目标而建立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措施和程序。 内部控制的辐射面图 当前我国很多公司虽在形式上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聘任了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并未真正落实。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董事会人员构成不合理,下属机构设置不完备,实际监控不到位、监控作用弱化,并且在具体运作上也存在不少误区:董事会中高管人员等内部董事比例过大,常有实施决策及监控的董事会与从事公司日常经营事务的总经理班子在企业管理中职责重复、“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内部人控制”现象相当普遍,使内部控制制度形式化,从而大大降低了内部控制的效果。 Treaday委员会于2004年颁布全新的COSO报告《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EnterpriseRiskManagement,简称ERM)中指出:董事会既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风险管理重要手段,董事会要在企业风险管理方面负总体责任。但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仅仅限于公司总经理对中层管理人员和其他员工以及公司内部各项具体事务的控制,而把董事会排除在内部控制的主体之外。虽然从内部控制日常运行的过程看,企业管理层是内部控制的主体,但现实中企业所面临的是一个不确定的环境,管理者的工作就是对这些不确定性做出反映,由于这种用头脑进行非程序化工作的特点,管理者的行为变得比普通员工更加难以监督,为了抑制高级管理人员在获取短期利益中的机会主义倾向,及时辨认、防止经理们可能的逾越控制等弄虚作假的行为,董事会应该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完善和有效运行负责,通过“不丧失控制的授权”来保证企业有效运行,实现企业的目标。 2.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在企业中,管理人员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或现实条件的制约,往往容易对内部控制产生误解,忽略企业管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企业中的每一个成员来说都是有效的,必须遵守,没有特例,包括制定内部控制的高级管理人员在内。管理者是内部控制的设计者和执行者,对内部控制负最终责任,他们也必须遵守相关规定,不能绕过有关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有效与否,与企业领导有直接关系。一些企业之所以内部管理混乱,很大原因是一些领导破坏现行制度,导致职责分离、控制制度失控,宽以待己,严以律人,认为内部控制只针对一般员工,和自己没有关系。事实上,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内部控制系统有效运行是管理当局良好地履行对资产委托者的受托经济责任的有效方法。 3.具体环节的设计实施不合理 完善的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具有: (1)全面性,即控制触角涉及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没有控制死角。 (2)可操作性,即事权划分明确,有很强的操作性。 (3)规范性,内部控制要形成科学规范的机制,通过控制,防患于未然。 (4)有效性,内部控制制度的功能可得到有效发挥,有良好的实际效果,而不仅是“贴在墙上,挂在嘴上”。 为了确保制度被贯彻执行,管理当局要制定相应措施和程序,包括授权和批准、职责划分、设计和运用恰当的凭证、恰当的安全措施、独立的检查和评价等。为了保证控制目标的实现,企业必须制定控制政策及程序,并予以执行,管理阶层必须确保其辨认并用以处理风险的行动已经有效落实。 4.组织内部信息沟通不畅 要有效实施内部控制,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不可缺少。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能确保组织中每个人均清楚地知道其所承担的职责。每位员工都必须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方面,以及如何生效,在控制制度中所扮演的角色、所担负的责任以及所负责的活动,怎样与他人的工作发生关联等;员工必须知道企业期望他们做出哪些行为,在执行职责时,一旦有非预期的事项发生,除了要注意该事项本身之外,查询、解决导致该事项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流程。总之,现有的内控制度是否合理,实施的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都要透过这个渠道向实施内控的上层管理机构如实畅通传递,可以有效降低风险的发生。 5.内部审计监督机构不健全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一个企业内部经济活动和管理制度是否合规、合理和有效的独立评价机构,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多年来,我国内部审计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多数企业及上市公司成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不具有进行监控所必需的权力,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个别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人员甚至根本不具备最基本的财务会计常识,企业的内部审计流于形式,此外由于企业内审部门都是在总经理或分管财务副总经理的领导之下,独立性不强,其监督力度也大大受到限制,尤其对高级管理人员的舞弊行为常常是无能为力。从“三九事件”等一系列例子可以看出,内部审计监督的职责缺位,导致未能有效防止违规和错弊的发生,从而造成无端的损失。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论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分析论文 在当前知识经济的时代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企业将直接面对外国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挑战,对外贸易越来越频繁,企业经营所遇到的各种风险也越来越多,加之企业经营改制中存在的不完善的运作,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面临的危机越来越严峻。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在这样的经济潮流中生存、竞争、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各层次、各环节整体科学高效的管理控制制度的有机体系,是由一系列控制政策和程序所组成的系统。目的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的运行,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与安全,防范各种经营风险,及时防止和纠正错误与弊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经营运作信息的及时准确。它是通过企业内部高层管理者乃至每一名员工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的科学高效的相互制约的行为规范。 1企业应科学合理完整地制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必须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并使之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科学严谨的经营管理循环。就制定内控制度而言,我认为企业的高层领导在企业经营的设计理念上就应该高度树立制定内控制度的观点和意识,注意从建章建制向整体框架的构建与认真实施转变,做事应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积极主动、科学严谨的制定有序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经济越发展,内部控制制度就越重要。企业上至领导下至每一位员工、在每项业务和环节上都必须按内控制度办事,使企业的内控制度真正起到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和完整、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防范各种经营风险、发现和纠正弊端和错误,确保企业的经营运作有序、科学、高效。企业可采用业务循环法,将企业整个交易循环事项的过程,划分为销售和收入的循环、采购和付款的循环、生产过程的循环、筹资和投资的循环、货币资金的循环五个关键性环节,并据此制定各环节的科学、规范、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2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2.1人员素质的控制 主要包括对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控制。人是内控制度的主体,首先企业高层的管理人员,应该具备很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否则制定科学合理、严谨有序的内控制度就成为一句空话。而制定了内控制度就需要具有相应素质的员工来执行,如果人员素质不符合要求,控制措施就会失效。所以企业应按照不同岗位的要求,招聘不同学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竞聘上岗,科学合理地安排,使每个职员所担任的职务与其所具备的素质、能力相称,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把所担任的工作做到最好。内部控制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因此就高层管理者的控制而言,首先是其应德才兼备,并深知明确实施内部控制的主体,是最大限度强调高级管理层的控制责任","期刊 >人文社会科学>经济与管理科学>企业经济" 17,"2018-05-14 23:17:59",银行风险管理论文,0,"银行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论文",我国商业银行要倡导和强化全员风险意识,包括各个部门、各种业务、各种产品的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推行涵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风险管理行为。使风险意识深入全行的各个部门、每位员工的行为规范和工作习惯当中,使每位员工认识到自身的工作岗位上可能存在的风险,以便形成防范风险的第一道关口。,"银行风险管理论文:解析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限额经济资本 论文摘要:风险限额管理是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法、技术和管理制度上的创新。国际实践证明,风险限额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贷款集中性风险,实现贷款风险的事前管理和控制,强化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本文从风险限额管理的理念出发,介绍了风险限额管理的基本流程和组织框架.并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设想和展望。 一、引言 现代商业银行业务是由多个产品、部门、地区等维度组成的资产组合,随着金融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决策者需要在组合层面上判断业务与产品的风险与价值,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和业务决策。风险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就是“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各类金融危机的发生更进一步说明,风险集中度管理上的失控,不仅容易导致银行遭受难于承受的损失,而且也使得风险十分容易在不同机构、不同地区之间“传染”,造成系统性风险。对于超大型商业银行,由于其管理层级多,分散风险、控制集中度风险的难度更大,且显得尤为迫切。近年来,许多国外先进银行开始应用经济资本管理方法,设定各类产品和交易的风险敞口设定七限,实行风险限额管理。这些限额之问相互联系和制约,在风险管理中发挥着制约、分散和预警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风险限额管理体系。 二、风险限额管理的理念 风险限额是根据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RAROC)的最大化原则,应用资产组合分析模型设定的风险敞口(EAD)或风险价值(、aR)的最高上限。风险限额代表了银行在某一项业务中所能容忍的最大风险,凡在限额以内发生的非预期损失,都可以通过银行经济资本来抵御,超出限额则意味着损失会超过承受能力。限额管理是一种基于风险计量的管理方式,它综合体现了银行的经营战略、政策导向以及资本配置,代表了当今风险管理的专业化、精细化和系统化发展方向。与传统风险管理方式相比,它具有如下特征: (一)限额管理是对风险的事前管理。在风险管理体系中,各类敞口的限额都是根据对风险变化的预测提前设定的。当某类风险敞口保持在限额以下,说明业务发展稳健,风险基本可控;当风险敞口逼近限额时,监测系统将发出预警信息,提示风险经理采取防范措施;而风险敞口一旦突破限额,就预示着风险正在显著上升,风险经理应启动紧急处理程序。可见,限额管理应发生在资产损失形成之前,属于“防患于未然”的事前管理。 (二)限额管理是对风险的实时动态管理。限额管理强调实时动态监控,即在每个时点上,系统都可以根据最新市场变化和业务数据,计算调整各项限额,并监测所有限额的执行状态。业务经理和风险经理通过客户终端,随时从限额管理系统获取最新数据,了解所辖业务的风险状态,做出及时、准确的决策。从这个意义上讲,限额管理必须依托一个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在畅通发达的网络环境下实现全行范围的连续监控。 (三)限额管理是对风险和收益的综合管理。风险限额是对业务经营规模施加的一种硬性约束。从短期看,限额管理可能会对业务拓展形成一定的制约,但长期而言它有利于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某项业务的开展在初始阶段会给银行带来较大的收益增加,但随着业务不断扩张,就会出现边际收益递减的现象;而如果业务规模突破风险限额,就会使RAROc降到较低水平,甚至出现负值,反而不利于银行增加实际收益。因此,风险限额不单纯是业务发展的约束,更为重要的,它是银行经营策略和风险承受能力的综合体现。 (四)限额管理是基于资产组合分析的全面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的限额管理体系建立在风险计量和组合分析的基础上,不仅涵盖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同时也贯穿了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各个层面。该体系不仅包括对单笔业务或某一客户的交易限额,也包括国家、行业、区域、产品等资产组合层面的额度限制。它基于对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风险敞口(EAD)的准确计算,也通盘考虑了资产风险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整个银行的实际资本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讲,限额管理体系具有全方位、全流程和全要素的管理功能,是银行真正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 三、风险限额管理的基本流程 (一)风险限额设定。风险限额管理模式的基理就是在一定资本约束的条件下,按照组合的风险调整后收益率(RAROC)最大的规则将贷款限额总量分配到各个债项。风险限额设定是整个限额管理流程的重要基础,其本身就构成了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风险限额的设定分成四个阶段:首先是全面风险计量,即银行对各类业务所包含的信用风险进行量化分析,以确定各类敞口的预期损失(EL)和非预期损失。根据BaselⅡ的要求,信用风险可通过银行内部评级系统进行计量。第二,利用会计信息系统,对各业务敞口的收益和成本进行量化分析,其中制定一套合理的成本分摊方案是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三,运用前文介绍的经济资本分配和配置模型,对各业务敞口确定经济资本的增量和存量。第四,综合考虑监管部门的政策要求以及银行战略管理层的风险偏好,最终确定各业务敞口的风险限额。 (二)风险限额监测。银行总行在发布风险限额后,需要对限额执行情况实施连续监测,限额监测是为了检查银行的经营活动是否服从于限额,是否存在突破限额的现象。为监测贷款限额的执行情况和贷款经济资本占用变化情况,设置单笔业务的贷款限额和经济资本限额监测指标。总行风险监控部按月对监测指标变化情况进行监测,通过内部评级系统和授信业务风险监测系统发布有关监测信息。当实际新增贷款余额超过新增贷款限额的理想额度时,或贷款实际占用经济资本超过该业务经济资本限额的理想额度时,对贷款限额按旬进行监测发布。此时,信贷经营部门应对资产组合结构情况进行分析,甄别出潜在突破风险限额的行业,及时调整营销重点。 (三)风险限额预警。根据经济资本配置要求,商业银行需要针对设定的各类敞口理想额度和限制额度(即风险限额),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当实际交易额超过理想额度时,系统发出蓝色预警信号;当实际交易额超过风险限额时,系统发出红色预警信号。当行业出现预警信号时,风险监控部应对出现预警信号的业务单元进行差别化分析,向总行有关信贷经营管理部门、审批部门及一级分行发出预警提示书,同时抄报首席风险。 (四)风险限额控制总行相关部门及一级分行在收到预警提示书后,根据不同的预警信号在单笔信贷业务的审批及贷款发放两个环节分别采取先核准后审批、暂停审批、先核准后发放等相应的措施,在核准时应把分行贷款经济资本占用系数是否下降作为考虑因素,促使分行进行结构调整。确保信贷投放在行业限额内。对于限额执行情况,应定期在风险报告中加以分析描述。对超限额的处置程序和管理职责必须做明确规定,并根据超限撷的程度决定是否上报5风险管理部门要结合业务特点,制定超限额后的风险缓释措施,定期进行返叵检测?(五)风险限额调整。风险限额的调整分定期调整和不定期调整两种,定期调整是指在限额执行的中期,总行风险管理部在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产业及行业风险变化、限额执行情况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酌情提出调整行业限额的建议报营彳亍风控委审议。不定期调整是指总行信贷经营管理部门根据市场变化和业务发展的需要,有充分理由认为需要调整某业务单元的风险限额,以书面形式向总行风险管理部提出调整限额的建议,风险管理部在进行风险评估和测算后,提出调整风险限额的意见,报总行风控委审议或报首席风险官签批。 四、风险限额管理的组织框架 风险限额管理工作由总行风险管理部牵头,总行资产负债管理部、计划财务部、信贷审批部、风险监控部及公司业务部、机构业务部、集团客户部等经营和管理部门分工负责。 (一)风险管理部门职责:负责组织设计、优化行业风险评级和风险限额管理模型;负责风险评级和风险限额的计量;负责组织各相关部门对系统计算的评级结果和风险限额进行论证和调整,并上报有权审批机构审批;负责拟定贷款风险限额管理的有关政策和制度;负责将审定后的风险限额录入内部评级系统;负责行业经济资本占用比例变化的监测;负责对信贷经营管理部门调整风险限额的需求进行审核并报有权审批机构审批。 (二)对公信贷经营管理部门职责、对公信贷经营管理部门包括总行公司业务部、总行机构业务部和集团客户部。对公信贷经营管理部门负责参与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模型的优化,提供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所需要的相关资料;负责参与风险限额管理的研究和讨论,提出对评级结果、风险限额及相关配套政策的意见和建议;负责落实指令性风险限额管理的有关政策和调控措施;负责根据市场变化和业务发展的需要提指令性风险限额调整的意见;负责指导和督促分行执行风险限额管理,在行业限额内优化信贷资源配置。 (三)信贷审批部门职责。负责参与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模型的优化,提供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所需要的相关资料;负责参与风险限额管理的研究和讨论,根据审批情况提对评级结果、风险限额及相关配套政策的意见和建议;负责落实风险限额管理的相关风险政策和预控措施。 (四)风险监控部职责:负责参与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模型的优化,提供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所需要的相关资料;负责参与风险限额管理的研究和讨论,根据风险监控情况提对评级结果、风险限额及相关配套政策的意见和建议;负责对风险限额的监测和预警,并及时发布预警信号。 (五)资产负债管理部、计划财务部门职责。负责参与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模型的优化,提供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所需要的相关资料;负责参与风险限额管理的研究和讨论;负责综合经营计划与风险限额的衔接。 五、风险限额管理的体系构建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风险管理,但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不多,真正掌握的核心技术也较少。实践表明,风险限额管理具备较强的系统性、及时性和可操作性,是一项适用于现代金融体系特点的风险控制手段。我们应该加快引进和国外该领域的成熟技术,结合本国银行的具体情况,扎扎实实地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设计和探索工作。根据国际先进银行的经验,实施风险限额管理一般需要经过2~3年时间,其间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启动阶段。风险限额管理涉及银行的所有业务条线,对全行经营管理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董事会和高管层必须对此做出战略决策。尤其是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习惯于粗放式经营模式,偏重业务扩张,轻视风险控制,对限额管理理念在短时间恐怕难以接受,所以需要最高决策层下决心,方能有效地推动。决策者应对实施限额管理的战略意义形成共识,对工程实施难度做出充分估计,做好战略部署,集中优势资源,积极稳妥地推进工程建设。启动阶段的前提规划至关重要,可考虑聘请国外咨询公司协助完成规划,并由银行专家进行充分论证。 体系构建阶段。由风险管理部门牵头,相关业务条线配合,组成一个跨部门的项目组。项目组在既定的整体规划下,围绕基础数据、计量模型、IT系统和业务测试和四个关键环节顺次展开工作。与内部评级系统不同,构建限额管理系统的重点和难点一般不再是数据基础,而是如何通过业务测试,系统计算的限额结果只有被业务部门接受,才能转化为实际管理效能,这不仅需要做大量的检验和调试,更需要前后台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对模型和系统的改进。 体系应用阶段。该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与限额管理系统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只有将限额管理的流程操作和技术方法制度化、规范化,才能使这种管理模式真正发挥作用。对国内银行而言,限额管理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接受起来需要一个过程。为此,需要加大培训力度,尽快使经营管理人员掌握相关的理念、方法和技术。在系统建立后的前一两年,较稳妥的方法是将风险限额系统作为业务参考和预警机制,鼓励业务经理和风险经理尽可能多地接触和使用,同时积累数据、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对限额管理系统不断进行修正和完善,为限额管理模式的全面应用做好准备。 银行风险管理论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论文 摘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来自国外同行的激烈竞争,但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理念、技术、方法等方面都与国外同行存在明显差距,因此,我国急需加快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改革。文章首先阐述了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领域发生的变化,然后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新变化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基本使命就是以承担风险和管理风险来获取收益。美国花旗银行前总裁沃特·瑞斯顿曾指出:“银行家的任务就是风险管理,简言之,这也是银行的全部业务。” 随着整个风险管理领域的迅速发展,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而现代风险管理也表现出与传统风险管理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风险管理环境和风险管理方法的改变。 (一)风险管理环境变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利率、汇率及股票价格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如何应对市场化条件下这三大风险变量的变化,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金融业内部的行业结构整合力度的加大,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行业混业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出现了一些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业务于一身的集团化金融机构,在我国当前仍实行金融业分业监管的体制下,无疑使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6年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由此而带来的国际竞争将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了市场大量创新金融产品的出现,金融创新产品的出现,使得市场的结构更加复杂,商业银行理解和认知新产品的难度也随之加大。 (二)风险量化度量和管理方法的革命 传统的风险管理主要采用管理的主观经验判断和定性分析的方法,缺乏科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及手段,较少使用风险的量化模型,难以解决当前金融市场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随着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以及金融创新速度的加快,风险度量和管理这一领域正经历着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尤其VaR、CSFP、KMV等大量先进的现代风险管理技术与工具的出现。这些风险管理技术的出现才使风险定价、信用衍生产品和资产证券化以及金融机构整体经济资本配置和全面风险管理得以迅速发展,风险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不断增强。 二、我国现行银行风险管理的缺陷 近几年来,我国的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各银行高级管理层不再只盯着贷款业务,风险部门不再只擅长于管理风险,交易人员也不会谈衍生产品而色变。但是与国外同行相比,我国银行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银行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还不完善 在我国,许多银行并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治理规划,一些银行在组织结构设计上也存在缺陷。尽管大多数银行在表面上已经建立了多种风险类型的管理委员会,但他们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在数量上要么太多,要么不足,而且都没有明确各自的职能和责任。由于各委员会的职能和责任划分不够明确,也就难以避免管理上的重叠与缺口。 (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滞后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有力的技术保证。但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起步时间较晚,导致积累的相关基础数据不足。同时,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制度,使得不少企业的财务数据存在基础数据收集困难、公布出来的数据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等问题。而且,我国商业银行在信息系统开发上缺乏前瞻性和不连续性,这些都制约了风险管理模型的建立。 (三)风险量化管理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技术方面还停留在最初阶段。虽然有少数银行自主开发出了模型,但都很简单,而且并未得到实践的检验。一些关键风险管理参数及计量模型,如预期损失(EL)、经济资本(EC)、风险调整后收益(RAROC)等并没有被大部分商业银行所采用,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更多停留在制度建设与资金计划层面,一些先进的风险量化模型与技术还没有得到普及与有效应用。 (四)风险管理工具缺乏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迅速,已成为商业银行规避风险、获取收益的重要工具,促进了金融市场稳定发展和金融创新的开展。然而,目前我国既缺乏成熟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为商业银行提供对冲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的平台,也没有成熟的资产证券化市场供商业银行通过贷款证券化、贷款出售转移风险。衍生金融产品的缺乏,极大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多样化资产组合来降低风险的可能性,明显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三、加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途径 (一)完善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是对公司的管理层、董事会、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利与责任的制度安排。治理结构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原动力。公司治理从根本上决定了管理层和董事会在公司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行为方式和利益关系,是商业银行实现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的决定性因素。良好的治理结构是商业银行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借鉴国际上先进银行的做法,在制度上建立起现代治理结构和有效的内控体系,这包括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严格的内审制度以及独立董事制度等。 (二)加强对现代风险管理知识和技术的学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现代金融理论知识的不断发展以及金融创新速度的加快,出现了大量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与工具,使整个金融体系运行的稳定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是否采用科学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与工具,已经成为反映风险管理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从实践来看,国外先进银行在风险管理技术方面都具有雄厚的实力和巨大的优势。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学习西方先进的商业银行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尤其是建立现代风险度量方法和现代风险度量模型,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风险计量工具。 (三)加快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高质量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银行开展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通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大量的计算、对比监督工作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自动完成,有利于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并且使得许多以前很难开展的风险监控手段变成现实。我国的商业银行要尽快按照巴赛尔协议的要求建立起独立的、高质量的数据库,加强基础数据的积累,并及时更新数据信息,为国内银行风险的度量和检测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同时要不断加大对银行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确保信息系统开发的前瞻性和有效性,使信息系统最终能涵盖银行的所有业务。 (四)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 我国的金融监管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实践的发展,为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保障金融安全,需要立法机关和相关的监管部门共同努力。在立法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规划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切实提高立法质量。银行监管机构应当要求银行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以及时识别、度量、监督和控制风险的发生。监管者应对银行与风险相关的战略、政策、程序和做法直接或间接地进行定期的独立评价,还要监督检查商业银行是否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否按要求对相关信息进行了披露以及风险管理部门是否履行了风险监管职责等。 银行风险管理论文:分析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论文 摘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来自国外同行的激烈竞争,但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理念、技术、方法等方面都与国外同行存在明显差距,因此,我国急需加快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改革。文章首先阐述了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领域发生的变化,然后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新变化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基本使命就是以承担风险和管理风险来获取收益。美国花旗银行前总裁沃特·瑞斯顿曾指出:“银行家的任务就是风险管理,简言之,这也是银行的全部业务。” 随着整个风险管理领域的迅速发展,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而现代风险管理也表现出与传统风险管理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风险管理环境和风险管理方法的改变。 (一)风险管理环境变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利率、汇率及股票价格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如何应对市场化条件下这三大风险变量的变化,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金融业内部的行业结构整合力度的加大,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行业混业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出现了一些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业务于一身的集团化金融机构,在我国当前仍实行金融业分业监管的体制下,无疑使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6年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由此而带来的国际竞争将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了市场大量创新金融产品的出现,金融创新产品的出现,使得市场的结构更加复杂,商业银行理解和认知新产品的难度也随之加大。 (二)风险量化度量和管理方法的革命 传统的风险管理主要采用管理的主观经验判断和定性分析的方法,缺乏科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及手段,较少使用风险的量化模型,难以解决当前金融市场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随着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以及金融创新速度的加快,风险度量和管理这一领域正经历着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尤其VaR、CSFP、KMV等大量先进的现代风险管理技术与工具的出现。这些风险管理技术的出现才使风险定价、信用衍生产品和资产证券化以及金融机构整体经济资本配置和全面风险管理得以迅速发展,风险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不断增强。 二、我国现行银行风险管理的缺陷 近几年来,我国的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各银行高级管理层不再只盯着贷款业务,风险部门不再只擅长于管理风险,交易人员也不会谈衍生产品而色变。但是与国外同行相比,我国银行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银行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还不完善 在我国,许多银行并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治理规划,一些银行在组织结构设计上也存在缺陷。尽管大多数银行在表面上已经建立了多种风险类型的管理委员会,但他们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在数量上要么太多,要么不足,而且都没有明确各自的职能和责任。由于各委员会的职能和责任划分不够明确,也就难以避免管理上的重叠与缺口。 (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滞后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有力的技术保证。但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起步时间较晚,导致积累的相关基础数据不足。同时,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制度,使得不少企业的财务数据存在基础数据收集困难、公布出来的数据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等问题。而且,我国商业银行在信息系统开发上缺乏前瞻性和不连续性,这些都制约了风险管理模型的建立。 (三)风险量化管理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技术方面还停留在最初阶段。虽然有少数银行自主开发出了模型,但都很简单,而且并未得到实践的检验。一些关键风险管理参数及计量模型,如预期损失(EL)、经济资本(EC)、风险调整后收益(RAROC)等并没有被大部分商业银行所采用,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更多停留在制度建设与资金计划层面,一些先进的风险量化模型与技术还没有得到普及与有效应用。 (四)风险管理工具缺乏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迅速,已成为商业银行规避风险、获取收益的重要工具,促进了金融市场稳定发展和金融创新的开展。然而,目前我国既缺乏成熟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为商业银行提供对冲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的平台,也没有成熟的资产证券化市场供商业银行通过贷款证券化、贷款出售转移风险。衍生金融产品的缺乏,极大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多样化资产组合来降低风险的可能性,明显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三、加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途径 (一)完善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是对公司的管理层、董事会、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利与责任的制度安排。治理结构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原动力。公司治理从根本上决定了管理层和董事会在公司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行为方式和利益关系,是商业银行实现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的决定性因素。良好的治理结构是商业银行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借鉴国际上先进银行的做法,在制度上建立起现代治理结构和有效的内控体系,这包括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严格的内审制度以及独立董事制度等。 (二)加强对现代风险管理知识和技术的学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现代金融理论知识的不断发展以及金融创新速度的加快,出现了大量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与工具,使整个金融体系运行的稳定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是否采用科学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与工具,已经成为反映风险管理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从实践来看,国外先进银行在风险管理技术方面都具有雄厚的实力和巨大的优势。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学习西方先进的商业银行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尤其是建立现代风险度量方法和现代风险度量模型,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风险计量工具。 (三)加快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高质量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银行开展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通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大量的计算、对比监督工作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自动完成,有利于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并且使得许多以前很难开展的风险监控手段变成现实。我国的商业银行要尽快按照巴赛尔协议的要求建立起独立的、高质量的数据库,加强基础数据的积累,并及时更新数据信息,为国内银行风险的度量和检测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同时要不断加大对银行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确保信息系统开发的前瞻性和有效性,使信息系统最终能涵盖银行的所有业务。 (四)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 我国的金融监管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实践的发展,为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保障金融安全,需要立法机关和相关的监管部门共同努力。在立法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规划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切实提高立法质量。银行监管机构应当要求银行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以及时识别、度量、监督和控制风险的发生。监管者应对银行与风险相关的战略、政策、程序和做法直接或间接地进行定期的独立评价,还要监督检查商业银行是否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否按要求对相关信息进行了披露以及风险管理部门是否履行了风险监管职责等。 银行风险管理论文: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论文 一、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文化建设比较落后 由于中小商业银行无法正确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导致很多中国的中小商业银行目前发展的业务不发展,降低了抵御风险的银行整体能力。在管理理念方面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犯的错误就是觉得风险管理和业务对立起来,觉得它们二者之间应该是对立的,短浅的认为重视风险管理就会阻碍业务的发展。目前,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急功近利,只关注眼前利益,短期利润目标。这样下去银行的发展会受到阻碍。 (二)风险管理的主体职责界限不清楚 以风险承担为主体的前提下,明确合理的分配权利利益和责任的关系,这样的风险管理才是有效的。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稳定运行和提高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是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我们国家在之一方面就比较薄弱。中国的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责任主体界限不清,甚至有的中小商业银行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其他有关部门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风险管理的内容,但风险管理的银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依旧形式分散。这种风险承担主体不明确,风险管理职责不清楚的直接后果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层对金融风险非常重视,而微观金融主体的金融风险管理意识却相对淡薄。 (三)风险管理体制机制欠完善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一是在监管和审查方面,没有专职负责的经理,部门没有独立形成。二是风险内部控制资源分散。虽然中小商业银行各个业务部门都有风险管理的内容,但是没有一致的管理目标,风险信息不能及时沟通交流,真正的风险管理部门不能起到及时监督检查的作用,导致管理脱节,高层不能及时清楚的了解到风险情况,从而也就不能及时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和战略适时发展。这样,中小商业银行不能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做出应对措施,就会使银行面临风险。另一方面使得有些风险不被人了解熟知,而这些处于盲区的风险也威胁着银行的发展。 (四)风险管理方法手段较落后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与国际定量分析技术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的预测和分析,主要是初级阶段的定性分析。导致我国定量风险分析技术落后的原因是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仍然用主观判断或旧的传统的定性分析预测风险。其次是识别测量风险的方法简单。对于那些大型银行的研究风险的方法没有给予重视,没有深入学习,还有一些中小商业银行过分依赖政府来测量风险或者还只是一味的通过信贷规模来预测信贷风险等等。最后,中小商业银行往往把风险管理的重心放在了事后的处理上,而在事前预防,事中应对与国外先进银行比起来手段就明显不足。 (五)风险管理人员素质待提高 我国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就是缺少风险管理相关的专业人才,柜面业务操作人员素质不高。柜员对风险防控知识和技能并没有深厚掌握,自身专业素质不高;加之本身柜员工作业务繁重,从事柜台工作的人员自身压力还比较大,如果再有银行对待员工的制度不合理,不能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也有可能造成风险,使银行有损失。 二、提高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 基于现有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这些问题的相关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提供帮助。 (一)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宣传风险管理文化 树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营造健康的风险管理文化是银行想要稳定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虽然风险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科学的降低风险,保护银行不受损失。所以中小商业银行要建立业务流程和风险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并严格按照程序,培养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行为习惯和健康完善的风险管理文化建设;要把全面的风险管理理念灌输到各个部门,为了使每位员工都有风险敏感性,使他们能将风险防范意识贯穿中日常业务工作中,中小商业银行可以进行大范围的风险教育。 (二)构建风险管理体系,转变风险管理模式 部门经理负责该部门日常工作和沟通,与其他部门进行信息交流沟通,并向上级领导部门报告风险管理工作,程序和目标后,得到指示的分行的风险管理部门就去通知下级按照风险管理的需求所要做的一些做法程序以及相关的业务,在客户的选择上进行风险识别,帮助有关部门贷款的审查和批准和其他相关工作。在部门设立风险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对在各个业务工作中进行风险预测识别、控制、监督反馈等初级工作。 (三)学习国际先进经验,提高风险管理技术 我们要根据本国的国情及发展情况,有选择地学习并进行改进国际先进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技术和理念都。中小商业银行应该结合自身风险管理的现状和发展需要,通过对西方先进技术的学习,探究其方法,逐步摆脱陈旧的管理模式和传统的管理理念,提高自己的风险管理技术,实现风险管理的创新,让银行有更好的发展。 (四)实施人才兴行战略,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人才是商业银行最宝贵的资源。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应加强风险管理团队建设,增强全员风险管理意识,并且对工作人员大力进行风险管理方面知识的培训,有质量的招聘一些综合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专家,让人才管理向人性化发展,调动风险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及时预测风险,在风险发生时能够及时想出灵活的对策来应对与控制,在事后能够积极分析风险,真正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统一协调,全面控制风险,让银行的风险管理团队更加优秀与健全。 作者:田晓晨 史晓斌 单位:中信银行包头分行 银行风险管理论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论文 一、对于国家整体来说,商业银行的稳定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 在世界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对于国家的整体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其实,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水平以及经济实力为基础的国际竞争,所以,国家对于科技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看重。商业银行的稳定发展,为国家的经济提供了丰富的来源,促使我国的国名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稳定金融事业的不断进步,让我国的经济发展得到了极大的保障;同时,经济的发展能够带动政治、文化的发展,成为社会各个领域的一个平衡杠杆。 二、对于人民生活来说,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民生 民生作为当今时代的一个热门议题,怎样改善民生,就首先要解决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就是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让人们的生活水平能够与社会物质条件的变化相适应,让人们的消费水平以及消费能力提高。商业银行的发展能够让人们享受到各种福利政策,让人们的生活水平能够跟上社会的发展节奏,解决人民在生活中出现的衣食住行等等生活问题,维护人们享受国家发展的成果的权利。所以,商业银行的发展,能够让人们享受到更多的经济福利,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从根本上改善民生。 三、商业银行存在的主要风险问题 (一)贷款率逐渐下降。贷款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它符合商业银行的经营目的,对商业银行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然而,各中经济发展中的阻力让商业银行的经济收入下降,商业银行的经济基础受到动摇,这无疑不影响到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即信贷业务,没有能力支出更多的贷款,让银行收到的利息下降,那么它的经济增长点也会下降,所以,商业银行的贷款率下降会极大的威胁到商业银行的整体发展。(二)内部人为操作银行发展现象突出,商业银行内部发展混乱。在社会的各种利益、权利、金钱、地位等等的强势利诱下,难免会有工作人员受到社会的影响,经不起诱惑,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利益,谋取更多的钱财,内部人员利用自己对商业银行内部发展的了解,通过自己的人为操作,让商业银行的股市摇摆不定,以及对银行内部的管理制度的进行调整,让商业银行的发展能够更大的为自己谋利益,而不是为企业谋取利益,让商业银行的发展存在着极大的风险,银行的内部发展也受到极大的影响,市场的正规竞争规则受到破坏。(三)企业实力的下降,让商业银行的公信力下降,人们对该银行的信赖度也降低。一个企业的形象是相当重要的,人们对该银行的评判好坏代表着人们对该银行的肯定度高低,如果一个企业的形象太坏,让人们没有可以相信它能够很好的维护人们的切身利益的条件,那么,这个企业不仅会失去这一个客户,而是会失去整个社会的公信力,那么该商业银行在市场社会的竞争力也是相当的微弱的,那么,该商业银行便存在着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措施 (一)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一个企业的制度是一个企业正常运转的根本保证,商业银行存在风险,其根本问题就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不符合企业的正常发展,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便会让该企业有空子可钻,不能很好得调节市场发展出现的矛盾。(二)加强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增强员工的团队意识,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与思想素质。商业银行出现操作风险,就是因为员工的团队意识不强,不顾企业利益,只顾个人利益。在一个团队中,员工的工作能力与思想素质非常的重要,如果不能很好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责任感,那么,这个企业的内部将会一团混乱,企业凝聚力自然不高。(三)转变经营策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在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更具国家政策,从人民的角度出发,既不损失企业利益,也不损害人民的利益,让人们切身体会到商业银行给自己带来的福利,那么,这个商业银行也会得到大众的信赖,这样,该商业银行的企业形象自然会很有公信力。 五、结语 总而言之,商业银行对于企业本身、国家整体、人民生活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商业银行的发展受很多不稳定的经济因素的影响,我们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实施相对应的政策,实现商业银行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作者:刘才艳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银行风险管理论文:后金融危机的银行风险管理论文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国商业银行开始重视风险的管理的重要性,风险管理体系也逐渐建立起来。但是和国外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比较来看,我国的商业银行在揭示风险和控制风险上明显还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各种风险并存,风险管理存在一定难度。首先,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融资信贷规模得到大幅度增长,银行在资本管理上的难度逐渐增大。我国的货币政策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直采取宽松的政策形式,主要依靠投资来拉动内需,这也就意味着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迅猛增长,资本管理的难度达到空前难度,企业不愿意偿付或者没有足够的能力偿还银行贷款,银行面临着严峻的信用风险。其次,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日益险峻。我国目前开始运用市场化的方式对金融市场的资金筹集和运用,这使银行面临着资金流动和资金支付困难的可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动性管理,但是我国的同业拆借市场发展不完善,商业银行很可能面临资金流动性危机。最后,我国金融市场中利率、汇率和其他金融衍生品的交易风险逐渐增加。我国近年来进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中央银行也通过利率调控手段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利率变化的频率和幅度正在进一步增加,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也在逐渐增大。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个商业银行外汇交易和外汇业务规模逐渐增大,汇率波动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也在逐渐增加。同时,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商业银行对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涉入使其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 2.商业银行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缺乏有力的组织结构作为保证,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缺失,相对来说比较分散,部分商业银行在信贷审批中依然存在着靠经验、靠领导的工作方式,在信贷前不审查、信贷中不检查、信贷后也不复查的弊端。 3.风险管理理念与文化的缺乏。我国商业银行缺少风险管理的文化理念,风险管理缺少专业人士指导。企业文化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灵魂和生命,企业文化中能否有效的融入风险管理意识决定了企业风险管理成功与否。风险管理工作需要一定的技术能力和专业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具有复杂性,对风险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要求风险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洞察力和前瞻性,否则对商业银行各项业务和产品的风险本质很难有精确的把握,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很有必要。 二、增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谨慎的监管制度要求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对金融机构流动性、杠杆率和资本充足率进行严格的管理,按照相关的管理标准进行管理;另外金融监管部门要审时度势地确定金融监管的重点,考虑到经济周期运行的特点和货币政策的要求等,使得金融机构能够正常的运作下去。在当今的经济发展世界,金融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和要点,美国金融危机虽然对我国的金融和经济发展影响不大,但是却使得我们意识到宏观审慎管理的重要性,积极吸取发达国家发展的教训,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单个行业或者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更应该站在宏观的角度上加大审慎政策的力度。 2.加强杠杆率监管。《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商业银行的杠杆率不得低于4%,这使得商业银行资本套利的机会大大减少,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模型存在的缺陷可以用杠杆率监管来弥补,使得金融体系中的资本规模保持在一定的、合理的水平上。另外,杠杆率监管可以避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过度扩张,避免商业银行承担过度的风险,控制银行体系杠杆化水平的非理性增长和系统性风险的持续累积。 3.营造全员风险管理文化,增强全面风险管理的意识。我国商业银行要倡导和强化全员风险意识,包括各个部门、各种业务、各种产品的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推行涵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风险管理行为。使风险意识深入全行的各个部门、每位员工的行为规范和工作习惯当中,使每位员工认识到自身的工作岗位上可能存在的风险,以便形成防范风险的第一道关口。 作者:付晓莉单位:渣打银行 银行风险管理论文:担保债务凭证的银行风险管理论文 一、CDO设计中风险分担原理及其分析 从风险管理角度来说,传统银行为了降低不良资产的持有率,要对每一笔贷款进行严格的评估,通过评估结果得出发放贷款的额度。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银行常常无法完全满足核心客户申请贷款的要求。在CDO这样的信用衍生品出现之后,银行可以运用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将自身的信用风险进行转移,根据经营目标不断调整风险敞口以避免信用风险过度集中。分散风险之后,银行就可以扩大核心客户贷款的发放额度,获得更高的收益率。CDO之所以能够拥有分散风险的功能是因为在其设计的过程中设立了风险隔离、资产组合、信用增级三大分担机制。有了这三大风险分担机制,银行会通过转移风险资产回收资金,起到了降低潜在风险的作用。同时,银行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会倾向于放松对贷款申请人的监督,降低对贷款的监管成本,在信贷业务上寻求更高的利润。 (一)资产组合的分散风险效用分析资产组合指的是CDO在对风险资产进行重组时将各个债权组合成一个整体的资产池,从而分散资产的信用风险。CDO的资产池可以容纳各种类型的资产,甚至可以将原始的CDO进行打包和其他CDO资产组成多次合成的CDO,不断伸长CDO衍生链条。张维(2007)利用“最优契约组”的原理为CDO在银行体系内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型,论证了多银行贷款合成CDO资产池可以分散信用风险。其结论为:单个银行贷款资金占所有银行的组合贷款比例越小,整个银行体系的风险也就越小。CDO这类的信用衍生品就是为了将单个银行资产转移到资产池中,以此来降低资产池的整体风险。资产组合分担风险的原理主要在于降低资产之间的相关性。信用衍生品市场中的相关性与大多数金融市场的相关性大有不同,在信用衍生品中的相关性并不是指代价格变动的相关性,而是指资产池中违约事件的相关性。因为多个相关性较弱的违约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比多个相关性较强的违约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低,所以当资产池中的资产组合相关性降低时,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也会降低。以次贷危机为例,当时美国很多银行都向其他金融机构手中发放一种与住房抵押支持证券(ResidentialMortgage-BackedSecurities,RMBS)挂钩的合成式CDO,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银行更加大胆地发放次级房屋抵押贷款,将大量的高风险次级按揭贷款从资产负债表中消去,在将违约风险转移的同时实现利益最大化。这就会让银行减少在评估风险中投入的成本,银行会不断地为购房者提供贷款,从而使得CDO资产池中的资产相关性太高,信用风险涉及面不断扩大。在危机爆发之后,银行资金流动性开始下降,银行间贷款的利率上升。这一系列的后果会放大危机的影响,银行体系在这样的环境下会趋于萧条,进而波及到实体经济。对次贷危机的反思可以看出,银行在CDO资产池中加入了大量次级贷款提高了资产组合的相关性,使得信用风险无法在体系中进行有效转移,最终引起了银行业萧条。所以在CDO设计之中,对资产组合的设计是提高银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条件。 (二)风险隔离的运作方式分析CDO是发起人通过一个中介机构SPV进行发行,这家中介机构为银行提供了一道安全屏障,起到了风险隔离的作用。SPV在CDO运作过程中收取出售资产池获得的收入,将其中大部分支付给发起CDO的银行。与此同时,发起银行收回资产池中的资金时将金额转入SPV的账户,待该部分贷款到期后又由SPV将这些资金连本带息转入CDO投资者的账户,从而使得多方得利。在整个CDO运作过程中,发起人实现了“真实销售”,将自身的风险资产进行剥离,这部分资产转移到SPV资产池后,SPV就在发起人与债权人之间建立起了一道安全的屏障。若发起CDO的银行遭受严重违约而破产,债权人对该银行进行挤兑时也无法追溯其转移到SPV资产池中的资产。有了这样一道屏障,CDO才起到了提高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作用。因为受到了法律的严格管制,SPV运营的业务非常单一,除了证券化资产外不能再拥有其他资产或负债。所以这家公司可以是一家“空壳”公司,可以没有雇员,甚至为了合法避税,公司还可以在离岸中心进行注册。 (三)信用增级的原理分析信用增级指将CDO资产池按照信用级别高低分为股权档、中间档和优级档,为风险爆发提供缓冲余地。在SPV对CDO资产池进行打包出售时,先由信用评级机构为资产池中的贷款进行评级。评级公司根据每笔贷款的回收率、回收时间等关键参数进行信用级别的评定。在最后打包出售时将资产池根据信用级别从低到高依次分为股权档、中间档和优级档,信用级别越高的收益越低。一般情况下,为了缓冲投资者可能遭受的信用风险,发起银行会自己持有股权档的资产。当这部分级别最低的证券遭遇信用风险时,银行将首先承担大部分损失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而更高信用级别资产面临的信用风险则被银行转移到了投资者身上。在信用增级的机制下,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以及对于资产市场价值的判断进行购买。信用增级这一分担机制既有利于银行转移自身的风险资产,又有利于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投资需求,提供了一条新的收益渠道。尽管这三大风险分担机制具有巨大的作用,但真正在CDO围绕这三大分担机制进行设计时也会出现缺陷,下文就可能会产生的缺陷进行论证检验。 二、CDO设计因素对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影响的分析 CDO三大分担机制都有其对应的内在设计缺陷,每一种缺陷都可能对银行的风险管理产生负面作用。其主要缺陷在于如下几个问题。 (一)CDO衍生链条过长的设计缺陷随着资产证券化的不断发展,CDO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中间涉及到的资产组合也越来越丰富。随着借款人与CDO投资者的距离不断拉长,这样的超长信用链条会加大风险估计的难度,对银行的稳定产生负面影响。以二次合成的CDO为例,所谓的二次合成的CDO就是建立在CDO基础上的CDO,这种类型的组合资产比单层的CDO风险更大,对违约概率的控制更加困难。从图2可以看出二次合成CDO的结构。因为投资股权档面临的风险太高,优级档又往往无法为风险偏好者提供足够的杠杆收益,所以很多投资者的投资目标为中间档CDO。为了对比二次CDO与单层CDO的风险差异,假设上图包含3个内部CDO的二次合成CDO的股权档与中间档各自可以承担2个单位的损失,当整个二次合成CDO受到4个单位的损失时,这4个单位在内部CDO中的损失分布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在类型1中,四个单位的损失全部集中在CDO3中,这就造成了中间档的投资者将会受到巨大损失,当投资者资金紧张,无法为银行提供信用保护时,整个银行体系就会出现巨大的波动,甚至会导致挤兑。在类型2中,4个单位的损失分散到了各个内部CDO中,中间档CDO的投资者不会遭受到任何损失。从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一次CDO损失的大小只取决于资产池损失的数量,而结构更加复杂的多次合成CDO还受到了损失分布的影响,所以多次合成CDO的风险大小更加难以计量,运作的程序更加复杂。当发行方无法控制资产池的违约风险时,CDO的衍生链条过长会给银行带来更多的风险与不确定性。一旦这部分信用风险大规模爆发,CDO也能成为风险蔓延的导火索。 (二)CDO信用评级机制的设计缺陷在CDO这类信用衍生品诞生之前,银行无法将自身的风险资产进行转移,只能独自承担其中的违约风险,所以银行会对每一笔贷款的申请人进行仔细评估。在这一过程中,银行会根据贷款人的以往信用记录以及财务状况判断能否将资金放出。当银行严格审核贷款人的申请资格时,风险资产的违约概率较低,有效地控制了银行风险,但是这样会限制银行的收益。CDO出现之后,银行拥有了SPV这一道风险隔离屏障,就可以利用CDO等信用衍生品将信用风险转移,快速收回流动资金。同时,为了提高自身的收益率,银行会扩大放贷规模,降低发放贷款的门槛,从而减少对贷款人的监督成本,这就会增加整个银行业的信用风险。当越来越多的次级贷款被银行发放,大量不良资产会转移到SPV资产池中。因为CDO拥有三大风险分担机制,所以信用评级机构倾向于提高CDO中各类资产的信用级别。CDO投资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只能根据资产的信用级别做出投资的判断,在这样的环境下,投资者可能会因为无法收回投资成本而选择放弃CDO这一条投资渠道,进而影响到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所以设立SPV进行风险隔离的同时必须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不能让大量的高风险证券流入金融市场。 (三)CDO信用分档比例的设计缺陷合成型CDO的分层一般分为优级档、中间档和股权档,当发生信用违约时,首先由股权档投资者承担所有损失,当这部分损失殆尽后再依次波及到中间档和股权档投资者,我国发行过的类似的CDO,开元与工元分层设计形式如表1所示。我国发行的06开元和07工元的分层与CDO的三级分档一致,由于股权档(次级债券)的损失概率较大,通常是银行自行将这一层的CDO购回,作为内部担保。从表1可以看出,股权档与中间档(B级债券)的比例很小,所以这两层对于信用风险的缓冲作用是有限的,银行自身承担的担保风险很低。与此同时,评级机构在对CDO进行信用评级时往往只能进行数据建模分析来判断资产的信用级别,而CDO又是一种结构极为复杂的信用衍生品,这种评级方式可能会产生误差而提高次级贷款的信用级别。在这样一种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银行会扩大对风险收益的要求,减少对债务人的监督,从而导致违约率上升。当出现一定规模的信用违约数量时,容易波及到优先档的投资者,一旦投资者无法承担损失,银行也将遭受到严重的损失,甚至导致储户挤兑。从以上的结论可以看出在CDO分层的过程中,应该增加股权档的比例,让银行自行承担更多的风险资产,这样就能使银行滥发贷款的现象减少。并且通过完善信用评级机制,使银行保持对债务人的监督,从而达到降低银行风险的目的。综上所述,CDO衍生链过长,资产池信用级别偏高与分档比例分配不当成为可能对银行风险管理能力产生负面影响的设计缺陷。在CDO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这些缺陷进行严格控制。 三、总结 自2005年起,我国就开始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试点,规模一度不断扩张,证券化的资产池涉及到了基础设施、房地产、钢铁、水利等多个行业与部门,这也为风险资产的分散提供了有利的方法。但是,我国的CDO二级市场不够发达,流动性较低,这些关键因素都严重阻碍了CDO在我国的发展。我国现有的信用衍生品还过于单一,可以推出信用衍生品的机构还不多,这里一部分原因是我国目前国情还不适合大规模地推出信用衍生品,但是随着金融业不断地发展,我国信用衍生品的规模必将渐渐扩大。为了分散银行体系的信用风险,我国在发展信用衍生品业务的过程应该按照如下的方式进行: (一)逐步展开信用衍生品交易推进信用衍生品的发展需要大量人才和技术的支持,目前我国推出的两种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还是属于结构最为简单的信用衍生品,随着衍生工具的不断成熟,各种复杂的信用衍生品也会出现,关于衍生品定价和风险控制等技术难题需要很多高级管理人才去解决。我国必须做好相关人才的储备才能应对信用衍生品可能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此外,在逐步推进信用衍生品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先设立几个试点地区,为这几个实验区开放特殊账户,这个特殊账户中的资金不能随意流动到境内账户中。监管部门可以率先批准这几个试点地区展开信用衍生品的交易,当试点地区总结出如何利用信用衍生品来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经验时,再慢慢放开金融管制,将经验传播到其他地区,从而减少大规模推进信用衍生工具发展的风险。当国内信用衍生品发展到一定程度,有能力运用这一工具进行风险防范或套期保值时,我国才可以开放境外资本进入国内信用衍生品市场,真正让信用衍生品市场走上国际化道路。 (二)CDO结构不宜过于繁杂根据会计记账中的权责发生制,信用衍生品属于表外资产,不计入资产负债表,这也就可能造成衍生品结构过于复杂,风险转移的链条过长,信息严重不对称,道德风险问题不断涌现。对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只有将信用衍生品的结构简单化,减少其投机套利的功能,才能使信用衍生品的市场在我国不断走向成熟。 (三)对CDO业务严格监督,加强信息披露CDO业务最后是否能够转移分散银行信用风险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对相关资产的监督和审核。在这个过程中最困难的问题就是在计算风险资产期望收益时要对违约事件发生的概率进行评估,要预期在违约之后能收回多少资金,CDO投资者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很难对这些问题有详尽的了解。所以在对信用衍生品进行交易时,发行方必须受到严格的监管,要为投资者提供有效的数据和信息,以便于CDO投资者对于投资的风险有进一步了解。综上所述,CDO这一类信用衍生品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完善CDO的设计机制,才能使其分散风险的功能得到发挥,从而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 作者:张云易君俊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银行风险管理论文:征信体系建设与银行风险管理论文 一、征信系统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一)征信信息的应用提高了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征信系统是个筛选机制,最大限度地排除不诚信客户,较大程度地净化了商业银行经营的金融环境。由于征信系统是全国联网的,因此,一旦某个客户在任一金融机构有过不良信用记录,所有其他商业银行都可以查询到,这些信用不良客户将被所有商业银行拒之行外。由此可见,从长远来看,征信系统具备筛选机制功能,能够把那些不良信用客户筛选出来,列入信用黑名单,从而达到净化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效果。对提高信用风险管理决策效率、开展和创新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防范信用风险、有效筛选优质客户、资产组合风险管理、贷款催收、新资本协议实施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降低了商业银行信贷审批的成本和时间,提高了贷款发放效率。目前各家金融机构的各类信贷业务已经高度依赖征信系统。信息不对称总是存在的,特别是征信系统未建立起来之前,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成本更是巨大。但是,商业银行又不能“因噎废食”,因为不了解客户而不放贷,迫使商业银行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客户的资信进行调查,从而有效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交易成本,降低了银行经营利润。通过信用报告的使用,大大降低了信贷审查过程中人力和资源的成本,缩短了评审时间,提高了信贷审批的工作效率。征信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减轻了商业银行调查量,节约了大量的交易成本,提高了经营利润水平。 (三)促进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开展。个人业务方面,在个人贷款和信用卡申请、贷后管理和担保等环节都需要查询个人征信系统。企业业务方面,在企业贷款、对外担保、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贴现等业务的审批中都需要查询企业征信系统。通过对信用报告的使用,有效地防范了无卡贷款、重复抵押、多头贷款等欺诈行为。同时,通过正面的借款人信息,金融机构可以有目的地选择客户群。 (四)征信系统能够提供持续、客观的借款人信贷交易和自身的基本信息。征信系统作为一种约束机制,可以推动金融环境良性发展。对银行客户而言,征信系统是一个约束机制,因为,如果客户企图骗贷的话,其不良信用记录将被征信系统“广而告之”,这意味着从今以后,所有商业银行都对其关起了融资大门。这样的后果将对心机不良的客户起到极大的心理威慑作用。因此","期刊 >人文社会科学>经济与管理科学>金融" 18,"2018-05-14 23:18:03",自动控制理论论文,0,"自动控制理论 自动控制 自动控制论文",在多年自动控制理论教学实践中,笔者对“控制理论”学以致用,在充分分析课程特点、考察教学过程的基础上,利用控制理论基本思想,发挥专业优势,分别针对目标制定、反馈设置、干扰抑制、控制手段等方面找到教学活动的对应环节,摸索出适合电类、机电类专业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同时,对其他课程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自动控制理论论文:基于控制系统分析的自动控制理论课程建设及实践 [摘要]自动控制理论课是电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课程设置和学生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利用控制理论基本思想,指导该课程的建设过程,分析了教学过程的系统构成特性、制约因素及相应的解决方法。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自动控制理论;系统分析;反馈;课程建设 0 引言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强化素质教育是当前高等学校教改的重要主题,而更重要的是教育思维模式的更新与变革。 所谓“教有法无定法”,但每位肩负“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的教师都希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专业课自动控制理论多年的教学工作中,笔者也在不断理解社会发展变革对其的新要求,调整具体的授课思路与方法,摸索新的教学策略。本文将控制理论恰当地应用到自动控制理论教学之中,采取反馈控制手段,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1 课程特点及控制系统结构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是电气类、机电类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般都在大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开设。这门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如知识系统连接较为紧密、计算性强、作图方法多;课程中知识点多且抽象,而且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涉及到的数学知识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积分变换、复变函数等;与工程实际联系较为紧密。在教学中必须要遵循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规律,对先修课程应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以系统的、整体的观念实施教学。 控制系统按照有无反馈可分为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开环系统输出量对系统的控制量不产生影响,即信息单向流动;而闭环系统中,不仅存在着输入对输出的前向控制作用,输出同时对输入产生反向的影响,即在系统中,信息形成双向闭合回路。反馈控制是一切闭合系统自动控制的精要所在,任何系统只有根据反馈信息才能比较、纠正和调整它发出的控制量,从而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有效控制,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过程显然不能用单向信息传递来描述,否则授课与教育的过程变成了被动的接受过程。而一直强调的互动与调研正是信息的双向交流,也就是反馈控制的应用。如何正确地应用反馈控制理论,合理地设置反馈环节和控制环节,以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正是要讨论的问题。 2 课程建设中的系统结构分析与对策 下面结合控制系统的一般分析与设计过程和自动控制理论的教学实践来分析教学的各个环节,运用控制理论制定对策,指导教学过程。 2.1 被控对象分析和目标制定 控制系统设计首先是要掌握被控对象的特点,抓住主要矛盾,进而制定明确而又实际的控制目标。过低的目标失去了控制调节的意义,过高的目标又会增加控制成本。作为授课教师,面对的研究对象是自动控制理论课程和学生(称为基本被控对象),目标是合理地利用课上及课余时间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应用能力;而作为教学管理者,其研究对象是包括教师和基本控制对象在内的广义被控对象,目标是排除多方面干扰的影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学生,同时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课程。 由于课程开设在公共基础课之后,大多学生在先修课程中习惯了定量化、精确化的分析方法,而疏于用物理概念进行系统定性分析,特别是如何针对实际系统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分析和设计更是他们在学习方法上的薄弱之处。自动控制理论课程定性分析与图示解释较多,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按照教材的自然顺序按部就班地进行讲解,并且课堂授课中,教师需在黑板上做大量的数学分析推导,绘制大量的曲线,因此课堂教学往往是索然无味的公式推导、定理证明和手工绘图。在实验教学环节中验证型实验多,设计型实验少,甚至存在“一键式”实验,这样难以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对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设计能力的开发都存在着极大的阻碍作用。 对授课具体内容而言,自动控制理论主要研究的负反馈系统,包括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两大方面,理论知识学习的目的是系统设计,而系统分析是设计的基础。分析与设计都是围绕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三方面展开。分析方法主要是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和频域分析法,分别从时域、复域、频域等不同的角度分析同一个控制系统,但最终归结于时域性能分析。 由此就清楚地勾勒出研究对象的轮廓,在这个基本轮廓之下展开教学,根据课程、学生及教师的特点,抓住了课程的关键,用统一的思想将课程内容融会贯通,教、学、辅联成一体,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学习目的的认识,掌握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有利于管理者从整体上把握课程建设。这正是控制理论系绕性观点的体现。 2.2 反馈环节设置 反馈是控制理论的基础和精要所在,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与预先设计的目标进行比较,利用二者形成的偏差不断调整,才能产生有效的控制,形成一个信息传递的闭合回路。没有反馈信息的非闭合回路或者反馈信息过于粗糙甚至错误的闭环系统,都不可能实现预期控制。 在教学实践中,反馈监测点的设置和反馈信息的提取与处理应遵循点面结合的原则,即既要考虑与多个控制目标(学生培养、教师队伍、课程建设)相关的评价指标的设计,又要兼顾评价、反馈量提取的可行性,同时要重点关注制约控制效果的关键点,并在反馈信息综合中加以不同权重。对于反馈信息的获取主要通过3个方面,如图1所示,并形成三环反馈控制,及时调整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偏颇。 内环反馈信息来源于课堂教学。教师在充分备课、清晰讲解的基础上,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与交流,收集学生对该课程的反馈信息,及时对课程教学进行调整。课堂学生反应最能直接地体现教学效果,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目光、给出适当的提问、采取启发式与联想式讲解、提供一定的讨论和练习等不同方式来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根据控制理论,内环反馈控制对于系统的调节最为直接,因此授课教师应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轻松的心理环境,以便更多地获取真实反馈信息,使课堂信息由单向传递变成双向传递,形成闭环调节,提高课堂效率。中环反馈信息来源于学生定期的网上评教和教学督导意见。发挥网络平台作用,通过设置学生信息反馈平台和网上评教系统,鼓励学生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各个教学环节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教研室或者教师本人。同时结合教学督导的意见,对授课过程加以优化。外环反馈信息来源于最终的考试成绩以及课程结束后的教学研讨。尽管考试成绩不能说明一切问题,但通过考试过程及试卷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教学形势分析和教学方法研讨可以掌握社会知识需求,同时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2.3 干扰分析 控制系统中,干扰不可避免,并且直接影响控制效果,因此干扰抑制问题是控制系统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控制理论中通常可以采用预测和补偿的方法削弱其对输出的影响。在这里,需首先分析干扰及不确定因素的产生。在该系统中,人(教师、学生、管理者)是主要的系统组成部分,个人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如,学生基础知识、教师知识结构与研究兴趣、反馈信息的客观表现、管理决策的执行差异等等都是客观存在且随机变化的。应重点关注整体的不确定,并做好相应的“补偿”准备。首先了解学生预备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否需要补偿。课程中涉及到的数学知识很多,如积分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复变函数等等,但所需知识点相对较孤立,因此可以利用较短时间进行“突击培训”。实践证明,适当的“基础知识补偿法”对于课程重点、难点的讲解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教师和学生都减轻了压力;其次是课堂干扰补偿。课堂上的互动是必要的,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又有利于信息的双向沟通。但不能以点带面,让片面的反馈信息占据主导地位。课堂上提问式讲解,教师总是希望得到正确的回应,但不可将个别回应作为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的反馈信息。因此要剔除这种期待已久的“特殊喜讯”,注意观察大部分学生的反应和课堂情绪,排除干扰;第三是排除评价干扰。来自学生、督导、同行等方面的评价是系统中重要的反馈信息,为避免个别的不公正评价,需设置信息过滤机制,过滤掉带个人感情成分的“奇异值”,对来自不同方面的反馈信息加权处理。当然这个过程应以学生反馈信息为主,其他方面反馈为辅;最后是执行干扰补偿。在一个完整的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教师是策划者和执行者。但教师水平、教学经验甚至责任心的差异,都可视为一种干扰,都可能影响教学效果。因此适当的教学示范课、教学基本功训练、定期的教研组讨论、教学方法交流都是必要的补偿方法。 2.4 控制调节制定 控制调节主要考虑两方面:一是教师的作用,二是教学管理者的作用。 教师方面。强调信息的双向流动,要达到学生掌握教师传授的知识、方法这一目的,因此教师应该成为驾驭课堂、掌控知识的角色。授课教师要精心设计每堂课,特别是绪论的讲解。作为控制论的入门课程,必须要让学生在首次接触课程的同时,将一个异常开阔的视野展示在他们面前,而不是让其产生这仅仅是公式推导、纯粹理论堆积的错觉,进而刺激学生求知、探索的兴趣和激情。鲜活生动的应用实例,具体的视频展示是冲击和震撼学生这种发散思维的最好手段。需要摒弃传统教学中发展历史的简单罗列,取而代之的是声情并茂的图文、视频展示,既融入了大量专业信息,又激发学生的兴趣,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通过适当的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讨论,使每位任课教师在熟知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培养教师运用适当方法,调控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热情的课堂应变能力。 管理者方面。教学管理者除关心教学效果外,更要关心如何打造一门精品课程,如何培养一支精干队伍。因此其调控行为相对要宏观,在控制理论课程建设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调控。 1)教学实验环境改善。作为重要辅助手段的实验教学在课程建设中作用不容忽视,除了更新实验设备之外,更注重实验内容的更新。通过增加开放性实验、设计型实验、自主开发型实验,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实践能力。 2)教学计划适时调整。尽管目前学时压缩是个大的趋势,控制理论课程同样受到影响,但对于基础内容、经典方法的学时不能压缩。通过更新教学内容、编写适合自己专业的特色教材,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都做到得心应手。 3)建立一定的奖惩激励机制。结合学生评教、教学督导及教研室评价,对课程综合打分,并对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措施,激发教师的教学投入热情,营造积极向上的竞争气氛。 3 结束语 在多年自动控制理论教学实践中,笔者对“控制理论”学以致用,在充分分析课程特点、考察教学过程的基础上,利用控制理论基本思想,发挥专业优势,分别针对目标制定、反馈设置、干扰抑制、控制手段等方面找到教学活动的对应环节,摸索出适合电类、机电类专业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同时,对其他课程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自动控制理论论文:自动控制理论有效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摘 要: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涉及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其特点是概念抽象、术语多、数学成分大、工程实践性强,要求该课程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探索。研究并探索了该课程基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有效教学方法,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效果良好,可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自动控制理论;有效教学;探索与实践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是支撑我校导航、制导与控制国家重点学科的主干课程,自1959年起即为测控工程专业学员开设,目前已面向全院本科学员,是全院性的专业基础课,选用胡寿松教授主编的《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教材。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综合性强、知识覆盖面广、基本概念和术语多,数学推导多。它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复变函数、模拟电路、电工技术等课程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和工程素养。特别是随着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课程内容不断丰富充实(教材的第一至六章和第八章),讲授对象也日渐广泛,而课程学时却一再压缩(课内60学时),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所选用教材的内容特点往往使学生因缺乏工程实践,缺乏对实际控制系统的感性认识而感到内容比较抽象,知识点分散、公式多、推导多,进而影响学习效果。总之,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特点让学员感到难学,教员感到难教。该课程的改革和建设是全面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的基础,促进学科发展的关键。为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指技合一”复合型军事人才培养,我们对该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实践。 1 基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教学方法探索 1.1 从定性到定量、再到定性的分析思路 人类认识自然、了解自然,总是遵循从定性到定量、再到定性的这一规律,这种过程也是认识论所倡导的规律。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目的是让学员掌握控制的基本概念,并能够对实际的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理解控制的概念比较容易,但要实施恰当的控制则比较难。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强调从定性到定量、再到定性的这一认识过程,帮助学员掌握整个课程的分析、学习思路,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例如,对于一般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分析是定性分析,但是光知道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实际的系统要能够进行工作,必须对它进行定量分析,也就是要分析其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指标。为了达到定量分析的目的,必须对系统建立模型,这个模型就是数学模型,包括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结构图和频率特性,正好是教材第二章和第五章的内容。数学模型是实施定量分析的基础,有了模型并能够对其进行求解(拉普拉斯变换和反变换)的基础上,我们就能够对系统进行定量的认识。例如对快速性的认识,是通过对一阶系统和二阶系统的性能分析来建立起动态性能指标;对于稳定性的认识是通过线性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和劳斯—赫尔维茨判据、奈氏判据、对数频率域稳定判据来进行的;对于准确性的认识是通过终值定理和静态(动态)误差系数法求稳态误差来进行的。 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喜欢对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因为定量分析有公式,计算简单,容易得出结果;而定性的结论,多属定量分析的结果、文字性结论以及相关的描述性结论。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定量分析比较容易,难的是从定量分析上升到定性的结论和定性分析上去,也就是对这些定量的公式、结果的分析。例如,稳定性与参数之间的定性的关系;动态性能指标与系统参数之间的变化关系;稳态误差随系统参数变化如何变化;稳定性、稳态误差和动态性能指标与系统参数变化之间的关系;高阶系统增加闭环零点和闭环极点对系统有什么影响等。 1.2 从开环系统分析闭环性能的策略 控制的核心思想是反馈,反馈就可使一般的开环系统变成闭环系统。因此,系统的开环与闭环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一般来说,开环系统容易分析和理解,也容易获得其数学模型,因为开环系统一般是由各种典型环节组成的,可以很方便地求得开环系统的零点和极点。因此,为了分析系统的闭环性能,常常从开环系统传递函数、开环性能出发来研究和分析。 例如,为了分析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劳斯判据需要知道闭环特征方程,而闭环特征方程正好是1+Gk(s)=0,其中Gk(S)就是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而用奈氏判据直接通过开环幅相特性曲线Gk(jw)就可判别系统的闭环稳定性,也是从开环传递函数出发的。分析系统的稳态误差时,对于型如tm或其线性组合的输入来说,可直接通过对开环传递函数的型别v和开环增益k来得到静态误差系数从而算出稳态误差。绘制根轨迹时,由1+Gk(s)=0可推导出根轨迹方程,最终可直接采用开环传递函数Gk(s)来绘制闭环根轨迹,并根据闭环根轨迹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稳态性能、稳定性等信息。 从开环系统分析闭环性能的策略可以帮助学员掌握各种分析方法的出发基点和分析目的。由于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概念、术语多,从什么条件出发分析系统的什么性能在学员学习过程中经常引起混淆,往往课程教学已经结束了,学员还不知道用什么传递函数来绘制什么(开环、闭环)系统的根轨迹,用什么传递函数来计算(开环、闭环)系统的稳态误差。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1.3 从对控制系统的要求出发整体把握教学内容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内容繁杂,基本概念、定义、术语、公式多,学员难以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全貌,难以建立课程知识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大部分学员只有靠机械记忆来掌握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从控制系统的一般要求出发,将课程体系有机联系起来,收到较好的效果。 对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要求是“稳、准、快”,因此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就是对这三个字进行分析,即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稳态误差)和快速性(动态性能指标)。首先要求知道它们的准确含义,其次要采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分析方法最直观的是时域分析法(第三章);其次是在系统参数发生变化的时候,系统的性能如何变化,可采用根轨迹法进行分析(第四章);除此之外,如果系统的输入是正弦波,对系统的分析可采用频域法进行(第五章);如果系统的性能不符合要求,则必须对系统进行校正(第六章)。 当然,对于每一种分析方法,其分析特点和目的也不一样。时域分析可提供时域指标的全部信息;根轨迹法分析具有时域分析的特点,但它可以提供系统参数发生变化时的闭环系统的根的分布情况,从而可以分析系统的时域指标;而频域分析由于方法的特点,可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稳定裕度,但不能提供直观的时域指标。 1.4 线性叠加的思想 自动控制理论讲授的主要是经典控制理论,研究对象是线性定常系统,其主要特性是叠加性和均匀性。在系统分析过程中,经常采用的策略是叠加。从一般的多输入产生的输出是采用叠加原理,到开环对数幅相特性曲线的绘制也是将幅频特性相乘变成对数幅频特性的相加从而简化运算。对系统进行校正的时候,串联校正采用的是线性叠加,而反馈校正不具有叠加性,但通过进行一定的简化,最后进行反馈校正进行设计时,也是通过近似的线性叠加的办法。因此,叠加的思想在课程中运用得相当普遍。 2 教学实践体会与教学效果 2.1 多从工程的角度进行教学 自动控制的基础是微分方程的求解,但精确求解微分方程却不是本门课程的重点。自动控制理论是从工程实践中发展并提炼出来的。因此,虽然求解微分方程具有逻辑严密性和精确性,但数学特性却不是该课程的主要特性,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强调的是其工程性。它的工程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近似、简化的方法,例如对非线性系统的小偏差线性化法近似成线性系统,这种近似在工程上是应用得非常多的,也是非常有效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工程的需要;再例如在一定条件下将高阶系统简化为一阶或二阶系统。二是大量公式的推导过程应该注重工程背景,而不能从纯数学的角度出发进行推导教学,严密的数学推导并不是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即不能将本课程讲成一门纯数学的课程,而应该从工程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简化、近似、适用范围等工程使用条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讲授。 2.2 适当强调控制系统的设计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目标有两个:一是控制系统的分析;二是控制系统的设计。我校所选用的教材是以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为主线,在控制系统的分析方面内容比较详尽,各种分析方法都有介绍,知识点成体系,但对控制系统的设计则讲得较少,也就是注重基础知识的讲授,而忽略如何利用分析方法进行控制系统设计。学员学完该课程之后,掌握了许多控制系统分析的方法,但对实际控制系统的设计基本没有思路,总感觉无从下手。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强调基础分析方法的同时,引入另外一条控制系统设计的主线,以一个导弹控制系统仪器为例,从其控制原理、数学模型、时域响应分析、根轨迹分析、频域分析以及频率域校正方法出发,对该仪器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既增加了学员学习相关知识的积极性,又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此外,原教材的知识内容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面虽然篇幅较少,但是涉及相关设计的内容都已经融合在相关知识点中。比如对一阶、二阶系统的参数分析与调节,对系统开环增益的调节作用等,实际上对被控对象或系统增益的调节已经是系统设计的内容了。事实上,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对系统的参数进行调节。如果参数调节不起作用,则需要采用校正方法来改善系统的性能。 值得注意的是,过多地强调系统设计的内容会牺牲对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教学。引入以实际控制系统的设计这条主线,应当处理好基本理论方法与应用之间的关系,注意把握基本理论方法与应用之间的“度”,这个“度”就是在不牺牲课程内容体系、知识体系完整性的前提下,适当增加设计方面的内容。 除此之外,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精选,引入Matlab编制的辅助教学软件等措施,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有益的尝试。 3 结束语 近三年来,在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基于方法论和认识论的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与以往的教学情况相比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有学员说,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我们很容易理解课程的内容体系,知道该掌握哪些知识,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能够从总体上把握经典控制理论的全貌。对于青年教员来说,通过这样的实践,能够让他们尽快地理解掌握课程体系和内容,尽快帮助他们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教员。当然,随着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了能够适应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加强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探索,不断地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将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教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自动控制理论论文:浅析自动控制理论在火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 摘要:采用先进的热工自动化产品后不但可大幅度提高电厂的安全性,避免出现非计划停炉停机的重大事故,而且可极大地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本文对自动控制理论在火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热工自动化;控制;火电厂;应用 一、自动化控制理论概述 1、自动控制理论简介 当前,自动控制理论经历了现代化控制理论到智能控制理论的发展,已经成为自动控制科学的核心。根据不同的条件,可以将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不同的分类,如按照其控制装置的不同,分为模拟式的常规控制以及计算机控制两种。其次,从是否有反馈上来说,可以分为开环与闭环两种控制系统。最后,从设定值是否是固定的这一角度来说,又可以分成是随动以及定值控制系统。 2、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的主要内容和应用现状 如今,各个领域的企业单位都开始在追求自动化,将热工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到电力企业中,可以促使其更好更快的发展。具体来讲,热工自动化控制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比如自动检测、自动控制、自动报警以及自动保护等。自动检测指的是利用自动化仪表可以独立测量热力过程中的热工参数,比如温度、压力、流量以及成份等,在这个过程中,是不需要工作人员参与的。通过应用自动检测,可以将火电厂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找出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处理,结合检测情况来合理调整火电厂机组的运行。 自动控制指的是利用自动控制装置来自动运行和调节火电厂机组中某些过程和设备,促使机组可以更加安全稳定的运行,另外,经济性也可以得到提高。这种操作是严格依据拟定的步骤和条件来进行的,因此也有人将其称之为顺序控制,主要在机组的启停、运行以及事故处理中应用顺序控制。生产设备的具体情况以及运行要求决定着顺序控制的步骤和每一个环节的内容;结合操作次序和条件,来合理编制顺序控制的流程,它的实现是由自动装置来完成的。控制装置除了具备基本的联锁保护功能之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逻辑判断能力。当完成了某一项操作之后,需要标明已经实现了本步骤操作,方可开始下一步操作,否则,就需要将操作顺序进行中断,然后报警。自动报警指的是如果在机组运行中无人控制,如果不慎偏离了相关参数控制,就可以自动对工作人员进行提示,采取一系列的调整措施,来降低重大故障和事故的发生几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机组容量越来越大,那么热力系统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操作控制的难度较大,需要具备更高质量的自动保护。具体来讲,自动报警主要应用于高低水位、超温超压以及事故状态等方面。 自动保护指的是如果热工参数超过了相关标准,或者是设备运行条件不符合相关要求,那么就可以自我修复和控制机组设备,为了避免发生更加严重的事故,还可以停止设备的运行。在衡量供电质量方面,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电的频率,那么就需要汽轮机具备的转速自动调节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这样才可以控制电频率,使其不超出相关的精度范围。在锅炉的实际运行中,需要有一些参数来将锅炉的工作状况给有效的反映出来,保证其不超出相关的规定范围,或者在变化中呈现一定的规律。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如今我国各个发电厂也在开始进行技术改革工作,火电厂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在自动装置方面,我国传统采用的组装仪表已经发展为先进的数字仪表,系统控制设备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一些小型计算机可以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机组的运行,通过CRT来显示监督结果,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它的监控水平。在应用控制和热工保护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在火电机组控制系统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开始采用协调控制系统,我国也开始将注意控制系统应用到大型发电机组和引进的发电机组中。通过这些技术革新,促使我国电厂热工自动化控制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二、DCS的主要发展方向 1、自律分布式系统结构 在火电厂热工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控制系统就是自律分布式控制系统,这种系统可以满足自律可控性,又可以满足自律可协调性。自律可控性指的是如果有问题或者故障出现于系统中的任何一个部件系统,那么其余系统除了可以自我保护,还可以控制自身系统;自律可协调性指的是如果有问题出现于任何系统中,企业系统就可以对自身工作状态进行协调控制。相较于目前的DCS,自律DCS具有很大的差异,目前主要有层次分布型系统和水平分布型系统两种,如果有问题出现于前者的上位子系统内,调节功能是无法由下位子系统来完成,但是下位子系统可以进行局部控制,这样自律控制性就得到了实现;后者的部分子系统中出现了问题,并不影响到其他系统的正常工作,但是在这种情况,信息无法在各个系统中实现交换,这样虽然协调性可以实现,控制性却无法满足。如果采用传统的集中式系统,因为控制器只有一个,那么就会出现诸多问题。 2、EIC综合技术 EIC分别是三个装置的简称,分别是电气控制装置、仪表控制装置和计算机控制装置,在传统的发电控制中,这三个装置都是独立的,安装也是分别进行的,而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国家开始应用了EIC综合技术,有机结合了三种装置,在规划时,可以由DCS来统一进行;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从配套软件和硬件方面来努力,并且设计相关的编码,应用到综合系统组,来提高综合技术的控制能力。 3、现场总线 通过研究发现,在DCS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现场总线FB,FB作为一条重要的通信线路,由DCS所控制,可以将那些干扰以及不良影响给排除掉。通过FB可以有效连接现场的所有智能设备,比如智能变送器、智能执行机构等等,这样控制电缆的数量就可以得到大大的减少,以往通过长线传输出现的各种问题也可以得到有效减少,比如信号不良、信号差异等。通过现场总线的应用,可以更好的管理系统结构,提高现场设备运行的智能化程度,更好的维护发电控制设备。 4、过程仪表控制 随着DCS的广泛使用,常规控制仪器只有较小的使用范围,目前在大型机组上设置的仪器表数量越来越少,记录表也不再安装。如今开始应用IGS,也不需要将仪表盘应用在现代中央控制室。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趋势是在FB支持下,对各种智能变送器以及智能器等进行使用,这样就可以促使仪器更好的运行;这些装置可以找出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以及设备停止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任何问题,并且进行分析和解决,促使仪器在一个良好的环境内运行。在社会飞速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保护已经被提上了日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仪器来监控发电厂污染物的排放量,但是这些设备有着比较复杂的结构,并且需要较高的造价成本,那么就会增加实际使用和维护的难度。并且因为这些技术面世不久,在专业技术人才方面还比较的缺乏,我国也没有详细介绍这些先进的仪器,国外在相关资料方面也比较的欠缺,那么就会对设备的广泛应用产生限制作用,不仅会造成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的浪费,还会威胁到环境,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结束语 作为新型的控制技术,热工自动化控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发展前途光明。在使用前,合理的设计是不可少的。我们要立足国情,研发与我国现实情况相协调的热工自动化控制,提高操作性。 自动控制理论论文:自动控制理论在火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 摘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热工自动化系统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渐实现了高速化、智能化和透明化。在火电厂中应用热工自动化控制,可以充分利用故障信息,更好的处理故障,还可以对各个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基于此,本文就自动控制理论在火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自动控制理论;火电厂;热工自动化;应用 一、热工自动化概述 1、概念浅析 在传统的火电厂的参数操作中,都需要人力进行测量与控制。热工自动化应用于火电厂解放了人力,在自动化控制装置、自动化仪表的帮助下,实现了对火电厂热力参数的无人直接参与、无人控制的现实,以自动化保护、自动化报警与自动化控制满足处理信息的需求。可见,热工自动化是火电厂热力参数的智能控制系统。除了人力的解放外,火电厂应用热工自动化控制也提高了保障热工设备的安全等级,避免了工作人员不必要的劳动,机组经济性与工作效率大大提升,是优化工作环境条件的重要系统。可以说,火电厂的现代化是以热工自动化为前提的。 2、热工自动化在火电厂的应用现状 新时期,各企业都在追求自动化以提高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效益的最大化。热工自动化应用于电力企业中,为电力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是在火电发电过程中,一步一步由无到有的过程。当前,自动保护、自动控制、自动检测与自动报警是热工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首先,自动检测。即通过自动化仪表对热工参数,例如热工环节的流量、压力温度、液位与成分等独立完成测量,排除了工作人员的参与。在火电厂运作过程中,若存在问题与不足,自动检测装置也能有效的探测到,并立刻调整火电厂运作参数。其次,自动控制。可实现自动调节与运行火电厂机组的设备或过程,保证经济性与安全性的机组运作。第三,自动报警。火电厂机组在无人参与情况下若出现参数的控制偏离,则自动报警装置将向工作人员发出警告提示,做好及时纠正、调整,避免重大事故与故障的出现。第四,自动保护。此功能在于自我控制与修整。如果设计参数无法满足实际设备运行条件或热工参数比限定值大,那么装置将自动终止工作,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在各领域的技术革新面前,火电厂热工自动化有较大的进步。从自动装置角度分析,数字仪表在进一步的取代组装仪表的地位,系统控制设备的改善步伐也在加快。小型计算机也应用到了机组工作当中,进行控制与监督作业。CRT显示的配设,很大程度提高了监控水平。热工保护、局部应用控制也存在很大程度上的更新。在大型火电机组中,较多的应用了协调控制系统,可以说,火电厂的热工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在社会科技进步下的“水涨船高”,未来火电厂的热工自动化还将有更大的进步。 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作用 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一个以控制器和网络为基础的自动化系统,理论上它们极有可能扩展更高的管理信息系统。然而事实上,DCS采用的是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结构模型,它的控制器既可以采用传统的DCS控制器。也可以使用新型的PLC等其他类型的控制设备。 在自动化控制系统数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沉淀了大量先进的算法模块。比如对于NT6000这样一个具有设备级的计算模块的系统,它的计算模块能够集中完成基本的设备控制和故障报警的功能。且该模块的网络通信单元的功能也已经能够实现,这项技术使得软件开发的效率大大提高。其中一个设备级的计算模块和0.5K的梯形图的逻辑量是相等的,如果要还有PLC来完成同样的功能,程序流程就会变得非常烦琐。PLC缺乏在下载修改,运行调试,远程诊断等方面的解决方案。由于中国开始逐步放宽电力供应以及更加重视节能降耗,对于火力发电行业的结构的调整采取了大力度的方案措施。预计在“十一五”期间就对“关小”步伐不断加速,到“十一五”的末期,一共将会关掉四千万千瓦的小火电厂。这一举措使得我国电力工业结构发生了一个极大的变化。 三、DCS的主要发展方向 1、自律分布式系统结构 在火电厂热工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控制系统就是自律分布式控制系统,这种系统可以满足自律可控性,又可以满足自律可协调性。自律可控性指的是如果有问题或者故障出现于系统中的任何一个部件系统,那么其余系统除了可以自我保护,还可以控制自身系统;自律可协调性指的是如果有问题出现于任何系统中,企业系统就可以对自身工作状态进行协调控制。相较于目前的DCS,自律DCS具有很大的差异,目前主要有层次分布型系统和水平分布型系统两种,如果有问题出现于前者的上位子系统内,调节功能是无法由下位子系统来完成,但是下位子系统可以进行局部控制,这样自律控制性就得到了实现;后者的部分子系统中出现了问题,并不影响到其他系统的正常工作,但是在这种情况,信息无法在各个系统中实现交换,这样虽然协调性可以实现,控制性却无法满足。如果采用传统的集中式系统,因为控制器只有一个,那么就会出现诸多问题。 2、EIC综合技术 EIC分别是三个装置的简称,分别是电气控制装置、仪表控制装置和计算机控制装置,在传统的发电控制中,这三个装置都是独立的,安装也是分别进行的,而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国家开始应用了EIC综合技术,有机结合了三种装置,在规划时,可以由DCS来统一进行;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从配套软件和硬件方面来努力,并且设计相关的编码,应用到综合系统组,来提高综合技术的控制能力。 3、现场总线 通过研究发现,在DCS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现场总线FB,FB作为一条重要的通信线路,由DCS所控制,可以将那些干扰以及不良影响给排除掉。通过FB可以有效连接现场的所有智能设备,比如智能变送器、智能执行机构等等,这样控制电缆的数量就可以得到大大的减少,以往通过长线传输出现的各种问题也可以得到有效减少,比如信号不良、信号差异等。通过现场总线的应用,可以更好的管理系统结构,提高现场设备运行的智能化程度,更好的维护发电控制设备。 4、过程仪表控制 随着DCS的广泛使用,常规控制仪器只有较小的使用范围,目前在大型机组上设置的仪器表数量越来越少,记录表也不再安装。如今开始应用IGS,也不需要将仪表盘应用在现代中央控制室。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趋势是在FB支持下,对各种智能变送器以及智能器等进行使用,这样就可以促使仪器更好的运行;这些装置可以找出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以及设备停止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任何问题,并且进行分析和解决,促使仪器在一个良好的环境内运行。在社会飞速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保护已经被提上了日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仪器来监控发电厂污染物的排放量,但是这些设备有着比较复杂的结构,并且需要较高的造价成本,那么就会增加实际使用和维护的难度。并且因为这些技术面世不久,在专业技术人才方面还比较的缺乏,我国也没有详细介绍这些先进的仪器,国外在相关资料方面也比较的欠缺,那么就会对设备的广泛应用产生限制作用,不仅会造成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的浪费,还会威胁到环境,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结束语 作为新型的控制技术,热工自动化控制具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发展前途光明。在使用前,合理的设计是不可少的。我们要立足国情,研发与我国现实情况相协调的热工自动化控制,提高操作性。 自动控制理论论文:基于居民虚实实验平台的自动控制理论教学体系构建 摘要:为提高信电类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自动控制理论教学效果,依托虚实结合实践教学平台,结合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信电分院学科特点和学生情况,大力改革自动控制理论内容体系和课程体系,基于知识应用,借助计算机虚拟仿真工具和实验平台,构建了层次型的虚实结合体系构架,并在实践中进行课程的相关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提升了学生参与度,提升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虚实结合;自动控制理论;课程体系;层次型 【中国分类法】:TP13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是电气信息类自动化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自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智能控制等专业课程的先修课程。该课程理论性、系统性和综合性都很强,涉及到多学科的交叉。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设计控制系统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对理论课程的学习有畏难情绪,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忽视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教过欠佳,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这门课的教学模式有必要进行改革,本课程组老师将贯彻“基于应用知识应用”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基于信息与电气学院虚实结合的实验平台在自动控制理论教学中开展虚实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并紧密结合实际应用,希望能够通过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大力推动和促进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并影响和辐射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削枝强干,构架内容体系 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如果引导学生对树立控制系统的系统概念、掌握三种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其相互转换关系、掌握时域、复域、频率的三种分析方法、进行实际系统的性能分析和校正设计。难点在于系统分析和综合设计。以前系统都是介绍理论知识为主,比较注重知识的理论推导和证明,数学推导复杂,手工绘图比较繁琐;从历届学生学习状况看,学生比较被动、课程学习枯燥、兴趣不高。针对以上情况,课程组根据课程特点和自动控制理论体系的特点,梳理了课程的知识体系。 整合与前续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电机拖动”和后续课程“交直流调速”、“计算机控制”、“智能控制”、“控制系统设计”等课程的内容,遵循与前续课程内容不重复、对后续课程所用的知识点不遗漏的原则;同时根据自动控制理论自身的内在体系,“加强基础、削枝强干”,以系统建模-系统分析-系统综合为总线索,在每章中再以“时域”、“复域”、“频域”等方法为子线索,以“三性(稳定性、稳态特性、动态特性)”为基本框架组织教学内容、实现模块化教学,加强基础、突出主线。 二.构建计算机辅助教学构建“1+1”理论课程体系 基于计算机仿真辅助教学的“1+1”理论课程体系,1门核心理论知识教学课程(自动控制理论课程68学时)配套一门1门计算机仿真工具辅助教学(系统建模与仿真32学时)。随着计算机技术、课程组老师与时俱进,不断地更新陈旧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赋予新的内容和创新,近年来,有别于研究型大学,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为了辅助该课程的学习,形成一个核心“自动控制理论”、一个辅助工具“系统建模与仿真”的控制理论教学体系。辅助工具也可供学生课外自学,两个模块的知识模块相对应,一个是抽象的理论知识,一个是可视化的MATLAB仿真分析,两者相配套。有效改变传统的单一自动控制理论抽象教学。 三.基于应用的虚实结合的层次型“4+1+3”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实验实践是加深学生感性认识、验证所学理论、培养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特点,课程组精心设计了层次型的立体实践教学。纵深方向实时层次递进性的实验实践教学,在时间上,实施,课内与课外结合的方式。 层次型的“4+1+3”课内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基础验证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工程应用实验”――“创新提升应用”4个层次,同时借助1个“虚拟仿真技术”、3个技术手段“计算机控制、单片机控制、PLC控制”技术,实现4个层次的虚拟仿真、虚实结合的实验实践教学特点。 “自动控制理论实验”定位于基础验证实验,课程组织形式为“虚实结合”,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形式。教师指导方采用各实验项目过思考题的形式,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提问,在指导中采用虚实对比的方法。“自动控制课程设计”定位于综合设计,课程组织形式为学生自主设计,采用课内外结合的方式,进行仿真设计及实物调试两种形式进行实践。教师指导方式为教师讲授相关的资料和方法,学生综合应用,并自行完成相关综合性设计,过程中采用研讨式和问题式的方法。“控制系统设计”定位于工程应用,课程组织形式采用实物制作的模式,教师进行方法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实现,教师指导方式为工程设计过程由教师引导,具体各环节学生自主实施。“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定位于计算机辅助工具,课程组织形式采用“教师指导”和“学生自学”结合,“学生自学”和“教师点拨”结合的形式,教师指导方式采用“学生上课式“和”老师总结式“的形式,学生以团队形式自行准备实验内容,完成相关实验内容,教师进行总结、评定和考核。 四.总结 根据学院虚实结合的实验平台,对“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内容体系、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进行梳理,基于知识应用,借助计算机虚拟仿真工具和实验平台,形成了层次型的虚实结合体系构架,并在实践中进行课程的相关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提升了学生参与度,同时感受到知识应用的乐趣。课程组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将会在此体系构建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各项教学改革,深入贯彻虚实结合的应用理念。 作者简介: 杜鹏英(1978-),女,浙江杭州,硕士,副教授,信息与电气学院实验中心副主任、自动化系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应用电子、智能控制。 自动控制理论论文:“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摘要:“自动控制理论”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在高校本科自动化专业的所有课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自动化专业的一块敲门砖。对于这样一门举足轻重的课程,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结合实际教学中的经验,对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自动控制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作者简介:曹敏(1976-),女,贵州习水人,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徐凌桦(1976-),男,贵州贵阳人,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贵州 贵阳 550025) “自动控制理论”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由于其理论性强,涉及知识面广,与先修课程联系紧密,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然而,该门课程又是自动化专业的一块敲门砖,能否扎实掌握该门课程所学内容,直接影响到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理解,而且,该课程同时也是自动化类硕士研究生的必考科目之一。为此,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经历,笔者对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探讨。 一、讲在所有授课内容之前 由于“自动控制理论”这门课程在整个自动化专业本科知识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因此,在讲授该门课程之前,对课程在本专业的地位、教学目的、考核方式等等做一个简要的介绍极其必要。在讲授所有具体内容前,事先告知该门课程有什么用,并用通俗易懂的话简要概括课程所要讲授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该课程在整个专业学习中所占据的地位,需要用到哪些已经所学的知识以及将对之后要学习的专业课程的贡献等等。另外,还可对课程的学习方法及考核方式等问题一一简要介绍。这样做,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解决了学生“为何要学这门课程”的问题,减轻同学的畏难心理,另一方面也强调了课程的重要性,有助于学生树立学习这门课程应具有的正确学习态度,增强对课程的重视程度。 二、“自动控制理论”在自动化专业的课程地位 “自动控制理论”是本科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其在整个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中所占据的地位,简单说来就是“承前启后”。 由于课程主要讲授分析和构建自动控制系统的理论和方法,需要用数学手段抽象出由实际物理器件或由各种电子元器件搭建而成的系统的数学模型,从而要用到高数、工数、电路、电机、模电、数电等知识。因此在学习该门课程之前,学生应已先修“高数”、“工数”、“电路原理”、“电机与拖动”、“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 此外,作为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自动控制理论”又为后继课程所用。如以电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运动控制系统、以各种具体生产过程为研究的过程控制系统,以及以单片机、工控机、PLC为核心控制器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等常会使用传递函数来描述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使用时域或频域法来分析系统的性能,衡量系统的稳定性,又或是对具体的各种控制系统使用“自动控制理论”的方法来对系统进行设计。由此可见,“自动控制理论”是自动化专业的一块敲门砖,是一门不可或缺的专业基础课。 三、“自动控制理论”的课程内容 尽管“自动控制理论”理论性强,内容多,涉及面广,概念抽象,且知识环环相扣,其以线性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囊括了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及简化、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系统的根轨迹、系统的频域分析、系统的校正及离散系统等内容。看起来内容纷繁复杂,且与先修的多门课程联系紧密,但总的说来,该课程讲述了两个内容:一是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而另一个内容就是自动控制系统的综合(设计)。要讲述第一个内容,那就先要了解什么是自动控制系统,它是由什么组成的,对于组成它的各个环节有哪些专有称谓等等;接着在了解了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后,要分析系统,则需要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之后便是用时域法、根轨迹及频域法等来分析系统。而对于第二个内容,控制系统的综合,则是设计出满足相关性能指标的自动控制系统。当系统不满足性能时,则考虑通过增加校正环节来对系统进行调整,以使设计出的系统满足要求。由此,“自动控制理论”的内容可简要概括如下: 系统分析:系统的概念;系统数学模型;系统的时域分析;系统的根轨迹分析;系统的频域分析。系统综合:系统的校正方法;系统的校正。 以上这些内容,可深可浅,具体的章节内容安排还应与采用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课程的学时数安排等相结合,制作出既不偏离“自动控制理论”主体内容,又符合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要求的课程内容。 四、“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 1.张弛有度的多媒体教学 随着现代化教学模式的引进,各种多媒体教学课件涌入课堂,授课教师从繁重的传统板书教学中解脱出来,节省了课堂时间。然而,过分依赖于多媒体课件,常常会导致课堂节奏快,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流于表面。并且由于节省了板书时间,课堂的知识量无形中会加大,学生常来不及对各个知识点进行深入思考并理解掌握。尤其对于“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来说,需要推导大量的定理、公式及法则等,若这些工作都只靠课件来完成,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其学习效果可见一斑。众所周知,人接受理解并掌握新事物、新知识需要一个过程,且在此过程中通过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才会留下深刻印象,深入认知后方可举一反三灵活应用。授课经验表明,将传统的板书模式与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方法相结合,对于诸如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系统分析及校正装置的设计等重点内容通过板书、应用启发引导进行推导演算的互动式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其计算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自动控制理论”课程中的使用要张弛有度并与其他教学手段相结合方能起到最佳教学效果。 2.主干清晰的宏观教学 “自动控制理论”具有理论性强,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概念抽象,环环相扣,与数学联系紧密且需要较强的计算能力等特点,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弃学情绪。因此,在讲授具体知识之前,用通俗易懂的一两句话从宏观角度高度概括课程内容,事先让学生对“自动控制理论”有一个整体的认知,解决“这门课有什么用”,“需要用到哪些已经学过的知识”,“主要讲什么内容”,“为后继哪些课程服务”等问题,有助于学生树立对课程的整体观念,避免知识片面、孤立。而每堂课开始使用几分钟的时间对所讲内容进行概括性简介,指出所授知识点难点及重点,既有助于学生抓住主干,理清思路,又可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去构建相关知识,提高其课堂注意力。 事实上,从宏观上说控制理论主要围绕着系统的稳定性、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三方面叙述了以线性反馈控制系统的系统分析及设计两大内容。有了这个整体概念,在宏观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可将课程内容自上而下地划分为几大模块,在讲授过程中,从模块用途开始,逐步细化模块知识,层层分解,直至各个末枝细节,最后确定各个模块在主干中所处的位置,与其他模块之间的关联状况等。即由主干梳理到具体知识的精分,又由知识浓缩到课程主干的提取。教学经验表明,这种主干――枝叶――主干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加深学生用整体统一的思想将控制原理的知识体系融会贯通,把彼此相互联系的概念、观点源源不断地纳入一个统一的结构中并进行合理的分门别类。通过主干,构造了“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框架,学生学习的过程则是对这个框架不断充实的过程,最终,学完课程后,学生则能思路清晰地总结出课程主要内容,梳理出课程的主干,避免只学到零碎的知识片段。 3.提问+回答式的互动教学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永远的主体。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他们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探究,是授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常根据所要讲授的内容,提出一些紧密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引导他们解决问题,总结出问题的答案并进行回答。最后教师会就问题再次进行归纳和总结。此外,在每次课讲解新的内容前,对于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花5~8分钟的时间,让一名学生对上次所学知识进行简要的回顾,并由其余同学对其进行提问,对于回答不完善或不正确的,可由提问者进行补充回答或纠正。教学经验表明,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授课更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掌握,且印象深刻,加强了师生间以及同学间的相互交流,有利于各种创新思维的迸发,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培养了他们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4.学生自主式学习的课堂教学 “自动控制理论”涵盖内容多,如果在教学中一味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则在无形中助长了学生弃学、厌学的思想,压制了其主观能动性及思维的创新性发展,不利于其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即把学生分成几组,分别选取“自动控制理论”中易于读懂的章节知识在课下进行学习并制作相应的课件,然后在课堂上选取一名小组成员配以自制的课件来向全体同学传授知识。其余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而其他同学则可以就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向该小组同学进行提问。教师根据每组同学的情况会给出相应分数,并将其计入“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总成绩中。教学效果表明,学生们在课堂上更为活跃,这种授课方式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去真正体会学习――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通过教师对学生的鼓励、支持及肯定,则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学习情绪和自信心,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反过来,从这种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中所展示出的各种创造性思维则为思维几乎已经模式化的教师开辟了新的天地,更有助于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这种良性互动,正是教学过程中喜闻乐见的。 五、结束语 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教学过程中永恒的话题,“自动控制理论”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上一些教学方法并进行了实施,获得了一定的效果。为提高教学质量,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只有不断扩充新的方法,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为后继课程夯实基础。 自动控制理论论文: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改革初探 摘要: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是电子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包括自动控制原理的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两部分。为适应新形势下自动控制理论的教学,同时为配合学院对自动化学科的建设,我们在总结本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兄弟院校的教学成果对自动控制理论的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初探。 关键词:自动控制理论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引言 我院是一所高职高专院校,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教研室针对我校生源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的特点,明确提出“优化基础,淡化计算”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根据实际自动控制工程所需的知识点对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初探,以实现将专业基础课程融入专业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的目标。 “优化基础,淡化计算”,即强化该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的理念,根据高职高专电子类专业的特点,以及在实际控制工程中的需求,来构建课程的知识模块体系,同时以人为本,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基础状况优化模块内容,适度引入学科新成果,根据实际控制工程的需求、后续专业课程的调整,控制本课程的知识点和知识深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课程改革的原因分析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是高职高专类院校中自动化、电子、通信专业的重点课程,目前在教学中普遍存在问题,课程内容中的复杂运算使学生对本门课程普遍感到难以掌握,学习兴趣降低,未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作为我院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衔接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一门纽带课程。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数学分析方法,要求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要扎实全面,但是我院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教学效果不佳。对于本门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2、课程改革的内容 自动控制原理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因为许多数学公式的抽象性往往成为他们的学习障碍。我们在设计教学方法时,按照“淡化计算,注重应用”的原则,力求找准高职学生的思维节奏,多角度全方位的建立自动控制原理的思维模式。 2.1 教学内容的改革 优化课程内容体系是化解教学难点的重要措施,我们的做法是:贯彻“优化基础,淡化计算”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树立专业基础课为专业课程服务、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对课程的各章节进行独立化模块化处理,使其贴近学生。讲清每一个基本概念,让抽象概念现实化,讲解分析方法,使学生感到自动控制原理不再是一门纯理论的课程,增加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淡化具体的计算过程,使学生感到本课程简单易学。 在理论教学中,以增加学生可接受度为目标,改革传统的讲授方法,我们教学中采用的典型方法有: (1)感性化的基本概念。在介绍基本","期刊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信息科技>自动化技术" 19,"2018-05-14 23:18:06",安全风险管理论文,0,"安全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论文",对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要向施工人员讲明,让施工人员了解这些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触发这些因素。同时,对于一些由自然因素造成的危险如雷暴、雨雪天气等,要向施工人员讲解灾害的预防措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并列出规避风险的办法。,"安全风险管理论文: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是施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括材料的采购、施工进度计划的制定、人员的安排调配、进度跟踪、质量检测等等,每一个环节都与整个工程的质量有着密切关系。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各地房地产业迅速崛起,公路、铁路、桥梁的建设也有很大的发展,这些建筑工程为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对工程的利益和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损失,因而就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的风险管理,建立一套全面的安全风险管理与评价体,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完成。 一、安全风险管理与评价概述 (一)什么是安全风险管理与评价。所谓安全风险管理指的是研究风险发生时控制风险的有效方法和举措,安全风险管理的目的是减小风险造成的损失,一般而言安全风险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基本内容,是一种主动性的防范风险措施。安全风险评价则是对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价分析的过程,他一般是采用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指标,确定各个风险因素对项目可能造成的影响,对整个项目的安全水平做一个整体的评价。 (二)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筑工程项目一般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建设环境较为复杂,因而在施工中也存在着一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建筑工程的安全风险性降低。进行安全风险管理可以提升建筑工程的安全等级,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完工,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保证施工人员安全和保护施工企业的利益;另一方面,安全风险管理也是现代企业进行自我管理的方式之一,进行安全风险管理可以排除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风险因素,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建筑工程风险种类与形成原因 (一)安全风险种类。建筑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许多环节,其风险的产生也出现在某一环节或众多环节之中,一般而言,建筑工程的风险种类主要有机械伤害、高空坠落、触电事故、建筑倒塌、物体打击,等等。 (二)安全风险形成原因。建筑工程的风险因素主要来自以下几点:一是施工人员操作的不规范,部分人员由于操作不当造成机械设备出现故障对施工场地的人员形成伤害;二是设备的质量和状态问题,建筑工程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有些设备年久失修,发生线路老化等现象造成的危险;三是施工环境造成的风险,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雷暴、雨雪天气,在给施工造成困扰的同时还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四是其他方面的原因,有些工程由于设计上的不合理或是综合作业安排不当造成的安全问题。 三、建筑工程加强安全风险管理的举措 (一)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评价体系。风险评价体系是安全风险管理的基础和直接依据,因此要加强建筑工程的风险管理就必须完善安全风险评价体系。运用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能够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就存在的风险提出相应的风险解决对策,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尽量少地受风险因素影响,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施工单位的利益。 (二)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现场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方面,在施工现场之中,涉及到原料的准入安全、人员的施工安全、机械的操作安全等等,任何环节的安全事故都会对整个建筑工程造成影响。为此,在安全管理之中,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十分必要。首先,在材料准入方面,坚决按照相关的质量标准进行,对于不符合质量的原料坚决退回,保证施工材料的安全性;其次,在人员管理上,采取严格的管理制度,进入施工场地,必须佩戴安全帽,对一些严禁烟火的施工场地,禁止施工人员抽烟,一经发现,坚决处理;最后,在相关机械的操作上,聘请专业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在大型机械运行过程中,机械下方严禁站人,在部分机械施工区域设立围栏,等等。 (三)加强安全教育。在许多建筑工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们的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因而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对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要向施工人员讲明,让施工人员了解这些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触发这些因素。同时,对于一些由自然因素造成的危险如雷暴、雨雪天气等,要向施工人员讲解灾害的预防措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并列出规避风险的办法。 作者: 李连合 单位:北京中宏基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风险管理论文:供热安全风险管理论文 1供热企业安全管理问题概述 1.1供热新技术推广普及不够 因为发展水平不一,市场不均衡导致的人才流动,有些供热企业技术不足,人才不足,对新兴的供热技术不了解,不掌握,或者说摆在眼前也不会使用,新技术新理念推广不足,特别是对已在实践中被反复验证了的、可提高供热质量、提高系统安全性和节约能源的先进供热技术没有人员操作,也不采用。有些先进技术就无法达到推广的目的。比如热水管网的直埋无补偿技术、简单可靠的自力式流量控制阀调网技术、多热源联合供热技术以及水泵超常规节电技术等都是成熟的技术。但企业因为种种原因还在使用老办法,导致企业一直处在能源消耗大、供热效果差、投入成本高、简单劳动等的的落后状态。 1.2供热监督与管理力度不够 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行业发展速度不同,有些快速发展的行业已经意识到节约能源的作用,相关行业已发起了节能运动。供热企业虽然集中在三北地区,但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得到快速发展。能源的节约关乎各个方面,在供热流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对供热的认识角度、从供热技术、供热质量及供热安全管理等方面,都能看到存在的影子。供热企业消耗大量能源,对于能源的合理使用,关乎国家命脉,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供热质量,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热用户利益。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举国实现中国梦的前提下,供热好坏牵扯到社会安全与稳定。 1.3落后的供热系统存量较大 供热发展已有二十多年,通过发展和更新,一些新建的供热系统使用上了新技术,但在实践工作中,却理念不新,观念落后,仍在走老套路。比如,可称之为原始型的直供不混水系统,虽然在小型的供热系统中采用是恰当的,但在一些中型的供热系统中仍被广泛的采用,而且一些还超过了200万m2供热面积,甚至地形高差较大的供热系统中也在采用;还有的供热系统把直供、直供混水和间供混乱在一起使用,并由热源供出统一供水温度。 1.4供热系统存在许多技术缺陷,供热合格率不高 造成建设投资高、运行费用高、能源浪费的主因是,热源、热网和热力站都普遍存在着许多技术缺陷和设备选型明显不合理的现象。特别是有些供热企业基础力量弱,当时建设用地是政府免费提供的,建设资金是银行借贷来的,供热收益不足,使一些企业无法翻身,没有办法及时偿还货款,有的多年转运都是亏损,供热企业生存和发展成了大问题,就别谈什么技术更新、人才储备了。这样的现象直接导致供热质量差、热用户冷热不均现象,由于资金短缺,不少供热企业解决低温用户的方法简单粗暴,这样的错误做法恶性循环,从而进一步恶化了处境,浪费了能源,提供的是不合格的供热服务。 2供热企业的安全管理问题的分析 2.1供热企业的安全技术管理 (1)水力失调:热力网系统的技术通病是系统水力失调,这主要是最初设计或运营调控设备选择上存在巨大问题,人才不足的问题直接显现出来了。直埋补偿不当措施增加了运行不安全隐患。不同参数使用同一管网,不匹配不协调就会出现,这样就不利于整体运行调节,极容易发生水力失调,导致不安全的发生。可以说供热是一个技术性相当强的系统工程,不但要搞好系统设计和施工,而且要按科学办法运行,要想达到良好的供热效果,必须加强供热运行。(2)锅炉问题:锅炉燃烧系统的主要问题在于锅炉的炉墙、排渣口和除尘器等漏风,引风机是否使用变频调节,加强程序控制和过程调节,有效措施可以节能环保。锅炉热力系统问题主要出在循环水量偏大、锅炉进出口管径偏小、压力表数量少、稳压点位置偏离及设置分集水器等方面,这些问题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增加循环阻力和不利于运行管理和节电。(3)终端用户:终端用户是重要节点,用户网堵塞、积气都极容易造成安全管理上的难度。只有从设计、施工入手,采取相应对策,提高施工人员技术能力和从业素质,加强责任心理念建设,才能认真做好终端用户安装和改造,合格的施工能够防患未然,让人们安居生活,安全生产,舒适的环境保证人体健康。(4)循环水泵:选型循环水泵如果是不当的,或者安装不适合,也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问题,而且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各供热企业和热电厂循环水泵是供热行业中电能浪费最严重的地方,盲目使用变频技术、安装止回阀和水泵进出口配管等,是最容易出现的安装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着供热安全,不论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轻则会造成经济损失,重则会损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2.2供热企业的安全监督 供热系统是一个敞开式的循环系统,连接着家家户户,这就是安全管理和监督上造成了麻烦,复杂性可想而知。只有从用户到企业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教育的督导,合理使用供热系统,保护供热器材和设备,用户和企业的安全才能得以完全保障。 3供热企业安全风险管理问题的思考 3.1老思想老习惯适应不了新形势 供热安全技术管理和供热安全监督管理两个大问题,从技术标准到管理制度和安全法规的执行,都有具体环境,应该按事物发展的实际规律,具体问题多做具体分析,灵活应用,而往往许多供热企业新进人员较少,多年形成习惯,墨守陈规,硬套规范,在安全管理上意识不强,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集水器设置就是不适应现代操作规范的老套路,这样的老规范就不能一成不变的套用,要在实际工作中,加强流程更新,改变旧观念,进行技术改造,以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达到服务用户的目的。 3.2信息不畅通造成企业和人员固步自封 网络技术的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许多企业为了宣传自己、服务用户,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和网页。但目前来看,各地供热信息网还多数在起步阶段,就算是有自己的网站,也长期处于弃管状态。企业只顾着闭门抓生产,没有很好的进行自身宣传和建设,用户不了解企业情况,企业不知道自己的用户是谁,相互不了解,造成企业与用户的分离,用户信息得不到有效反馈,企业也很少了解别的企业现状,更不能及时更新技术,无法得到应有提高,形成一种不良状态。 3.3供热法规和知识宣传不够 供热企业往往存在经验主义,供热多年,自己有许多经验,认为实践大于书本,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专业出身,得到过系统培养的供热专业人员在企业配备不足,常识、知识、新形势普及程度普遍偏低。通过长期观察和出现的问题总结,发现供热企业基本知识的普及是目前需要全面解决的首要工作,企业和员工必须给予充分重视,资源的浪费、环保节能不利等问题,就出现在企业和人员不懂常识上。随着企业不断发展,新形势的出现和新技术的应用,企业的落后与正规供热专业教育的工程技术人员严重短缺造成了另一个矛盾的出现。许多供热企业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对供热的基本知识掌握不够,一知半解或根本不懂供热技术的人占相当的比例。只有有计划地组织技术培训,如进行员工的安全技术宣传、考评、竞赛等活动,内容和形式不限,但活动紧扣企业建设的主题,才能迅速提高所有从事供热技术和供热管理人员的技术知识水平,保证供热工作顺利。 3.4安全和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 员工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得以生存发展的动力。供热企业能否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安全和技术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只有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了,就能树立责任心,树立职业精神,更好的检查与督促各部门工作,把握流程管理,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发现不当行为,能够严肃认真的及时制止,从根本上治理事故隐患,将发生事故的概率降到最低;如果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或者低下,就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理事故隐患,也就不能保证供热设备的安全运行。 作者:李建军 单位:乌鲁木齐铁路局库尔勒房产公寓段 安全风险管理论文:信息安全风险管理论文 一、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流程 立足于上述对于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界定,可以看出,就企业而言,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就是企业通过对信息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过程,以实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目标。基于此,信息安全风险的识别、信息安全风险的评估以及信息安全风险的控制是企业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步骤。具体而言,企业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流程包括四个步骤。第一步:确定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对象,从企业信息安全业务的目标和特点出发,确定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对象。第二步:信息安全风险评估。针对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对象,对企业信息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价。第三步:信息安全风险控制。从企业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出发,选取合理的措施,对企业信息安全存在的风险进行控制。第四步:信息安全风险监控与反馈。通过测试、检查等手段,检验信息安全风险控制是否达到既定目标。如果与既定目标出现偏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正,以不断完善信息安全风险控制手段。当企业受保护的信息安全系统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之时,或者面临新的风险之时,需要再次进入上述四个步骤,形成新的一次循环。因此,上述四个步骤在保护企业信息安全的过程中,必须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循环运动过程,以满足企业新的安全需求和应对信息的信息安全风险。 二、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标准 1.国际标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标准也是与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密切相关的要素,当前,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针对信息安全风险管理,都出台了相应的标准,以指导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英国制定的BS7799标准可以说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应用较广的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标准,该标准由英国标准协会(BSI)在1995年第一次提出,并于2000年通过ISO的认可,成为了国际通用的标准。从内容维度上看,该标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信息安全管理实施规则》,在该规则中提供了一套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实施规则,为信息安全的管理人员在采取信息安全管理措施时提供了参考。第二部分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其中详细说明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与信息安全控制的要求,对于广大企业形成体系化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组织架构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从两个部分的关系来看,BS7799标准提出了信息安全具体的控制措施,第二部分提出了信息安全控制的要求,因此可以确定该标准的第一部分为第二部分的具体实施提供了参考和指南。除了英国的BS7799标准,国际上通用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还有ISO/IEC15408-1999和OCTAVE标准。ISO/IEC15408-1999标准是当前国际上最通行的信息安全评估准则,该标准从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以及机密性出发,论述了信息安全维护过程中所应遵循的标准为可控性、可审计性(责任可追查性),这对于企业进行信息安全系统的开发、生产、运营以及维护都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而OCTAVE标准的重点为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标准,该标准提出以资产驱动的评估方法来评估信息安全风险,依据组织所处的具体环境来构造信息安全系统组织的风险标准框架。但OCTAVE标准中的评估标准较为抽象,且极为繁琐,不利于相关企业在实际操作中采用。 2.国内标准在我国国内,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所参照的标准主要是GB17859《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这是我国目前计算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系列标准的核心,是我国以等级划分为依据保护信息安全制度建设的根基,同时也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参照的重要标准之一。在该标准中,从信息安全的等级出发,从低到高将信息安全等级分为5个等级,第一级是用户自主保护级,第二级是系统审计保护级,第三级是安全标记保护级,第四级是结构化保护级,第五级是访问验证保护级。其中高级别的信息安全要求是低级别要求的集合,信息安全等级越高,对于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要求越高。针对不同的级别,信息安全保护的指标主要有身份认同、数据完整性、责任审计、自主访问控制、强制访问控制、可信路径等,这些涵盖了不同级别的信息安全标准。从该标准来看,其信息安全保护的本质是从不同信息资产的等级出发,针对不同等级的信息资产采取不同程度的措施。对于企业来说,可以参照此种方法,通过将信息资产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别的信息采取不同的保护标准,以突出不同信息的重要程度。 作者:杨姗姗单位: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安全风险管理论文: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论文 [摘要]本文分析了畜产品安全质量的问题,我们提出了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措施的运用:一是要提高畜产品专项执法检查工作的落实到位;二是要保障畜产品质量的法律法规构建与完善;三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的运用;四是注重于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全程把控;五是信息内容的及时公开来将舆情监测运用到位。 [关键词]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大众的收入提升了,使得居民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提升了。人们往往不会过于关注商品的价格与数量,而更为在乎商品的质量。其中,畜产品的需求递增,使得畜产品的黑色产业链条发展十分迅猛。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成为了整个社会关注焦点。本文将通过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深入认识,从畜产品的质量问题出发,来寻求更为有效的解决对策。 1畜产品安全质量的问题分析 1.1监管体系的问题存在。畜产品的质量监管工作是由动物卫生防疫监督机构来开展的,其应该确保畜产品的生产、流通以及销售的安全性,促使其得以在生产、屠宰、加工的各项环节都能被及时、有效地监督。这也就需要提高监管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与科技运用水平。当前在我国,畜产品的安全性缺乏来自于法律内容的保障。管理部门在开展管理时候,所选择的检疫方法还需做到进一步的完善。例如,针对于畜产品的检测标准不够清晰,使得其监测手段显得较为落后。畜产品在养殖的过程中,有着多样化的饲料添加剂与药品类型可供选择,其名称复杂多变,如果只是依靠以往的检测手段已经很难满足当前的检测需求。一些区域在检测中发现问题,但是因为缺乏相应的判定标准,无法进行正确判定,查处工作缺乏依据。由于缺乏检测工作经费,监管部门检疫、检测手段落后,缺乏先进的仪器设备影响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1.2畜产品生产和加工环节的落后。目前,畜产品的生产加工工艺的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现象,一些加工企业的生产标准化程度较低,导致其在组织生产加工的时候,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卫生问题、运输稳定性、污染源隔绝等等。其中,当无法做到对污染源的隔绝,将会使得畜产品携带大量的细菌、霉菌和寄生虫,与此同时,活畜禽市场交易给病源微生物传播提供了机会,污染了交易环境。在对肉、蛋、奶等畜产品进行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以及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其中某个或某几个环节受到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二次污染,从而影响食品质量。一些畜产品屠宰加工企业卫生条件差、设备落后,致使畜产品在加工过程中二次污染。另外,畜产品中生鲜产品在包装、运输、贮存过程中很容易腐败变质,失去色、香、味和原有的营养品质。一些销售者和生产者片面追求商业利益,大量使用有害或有毒的化学试剂充当添加剂、防腐剂、保鲜剂,严重威胁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3生产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一是饲养环节的质量保障未能达到。在一些养殖地区的养殖活动选择的是散养的模式,其规模化程度较低,饲养达不到标准化养殖条件,防疫条件差,管理落后,设施不配套等问题,所以生产出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证。二是生产者法律意识淡薄,对兽药、饲料专业知识缺乏养殖者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一些养殖户本身在思想上未能加强对其的重视,使得其本身缺乏专业化的养殖知识,存在着滥用饲料添加剂、兽药的问题。 2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措施的运用 2.1提高畜产品专项执法检查工作的落实到位。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往往会出现在生产环节,这也就需要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当从源头出发来对质量安全隐患,早发现、早解决,加大整治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力度,重点对生产有毒有害的畜产品违法行为进行打击,充分发挥动物卫生监管职责。通过对动物疫病防范措施的完善来增强防疫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选择综合化的防治手段做到提前预防。将重点疾病进行提前预测与诊断,实现防疫成效的加强。例如,疫苗免疫工作的诊断需要将疫苗免疫的规范操作、免疫人员的安全防护以及牲畜的安全落实到位,并且将免疫档案科学制作,按序归纳,促使常规工作的开展成效得以达到最佳。2.2保障畜产品质量的法律法规构建与完善。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畜牧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同时,为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出台了《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及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物质监控计划和官方取样程序》,该项法律的出台给畜产品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因为在我国目前尚未拥有一部涵盖多个领域,能够对畜产品养殖活动科学管理、严格把控,确保动物防疫检疫工作能够从养殖活动到销售活动都被有效监控的法律法规,导致畜产品的管理工作本身还存在着诸多的漏洞。当然,畜产品的安全质量需要畜产品的管理部门将养殖户与供应者的责任明确到位,且不断地完善相关法律内容,让责任制度得以通过法律条文的形式体现出来。尽快起草颁布《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通过有法可依,为解决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提供有力保障。2.3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的运用。一是对畜产品安全预警机制的完善。通过对畜产品安全质量预警价值的运用来将畜产品的监督管理内容定期地进行检测。对畜产品监督抽查与安全检测的结果,要及时公布于社会,评估畜产品安全状况,形成科学统一的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预警体系。二是畜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工作需要从预防机制出发来做到第一时间的及时控制,让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动态能够被实时监督。同时,结合于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方法体系来将制度内容的价值体现出来。三是畜产品的安全事件处理,需要建立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积极应对并及时控制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把危机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要启动危机管理机制,各相关部门相互协调,调配社会资源,确保必须物资发放;要是信息公开化,与媒体紧密沟通,及时发布相关信息,避免引起公众恐慌;要建立紧急处理机构,负责整个事件的协调,制定处理程序和方法,处理物资储备等。四是畜产品安全追究机制。2.4注重于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全程把控。畜产品的产品质量管理工作需要从源头做起,将生产活动的初期,即饲养、原料环节作为工作开展的源头,然后将屠宰、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严格地控制起来。只有加大监控各环节的力度,才能确保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各环节控制的好坏,既取决于各环节的标准完善程度和执行程度,又取决于法制维护的状况和技术水平的运用。所以,制定高水平的标准体系。采用先进的科学控制手段,在有效的法律框架内,对其进行监控,是实现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的基本条件。2.5信息内容的及时公开来将舆情监测运用到位。监测信息的不充分、不透明将会直接加剧畜产品安全质量问题的频发。信息公开是保障社会大众能够享有知情权,促使公众的关注得以成为畜产品安全质量的保障因素,发挥出社会舆论效应,让相关部门针对于畜产品的处理事件,可以被动态监测,让信息通报工作引起社会反响,当然,也要杜绝别有用心之人进行恶意炒作。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需提高资金投入力度,使得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得以获得现代科技的支持,满足对相关设备的需求,实现畜产品检测技术的优化升级,让技术发展带动检测成效的提升。 3结语 畜产品需求量的提升需要市场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力度,选择多形式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来提升监督力度,只有监督力度搞上去,违法经营饲料添加剂、收售不合格畜产品的不良商家才能被严惩,最终让畜产品市场得以实现更好的质量提升。 作者:丁希军 单位:肇庆高新区农林水利管理中心 安全风险管理论文:企业信息安全风险管理论文 1企业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开放、互联的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企业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或信息系统集中信息并开放共享;另一方面,企业的核心信息资产又在不断外泄,引发无数信息安全问题。一谈到信息安全,首先想到的是网络安全,比如防火墙、入侵检测、漏洞扫描、数据加密等传统意义上的网络底层安全防护。但从广义上来讲,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企业的信息资产对经营的贡献比重越来越大。尤其在信息访问越加便捷的前提下,根据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需要源源不断地将信息不同程度地开放给客户、供应商、员工等,企业的信息资产也越来越暴露在更多的威胁之中。信息的三个安全特性,即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1)信息完整性风险管理。一方面,要保证信息在收集、加工过程中不能被恶意篡改、不能丢失、被窃取、损坏等;另一方面,也常为人忽视的是加工过程本身的科学性,需要防范因不恰当的加工方式而导致的数据失效或结果错误。(2)信息保密性风险管理。主要是指要保障没有被授权的用户无法使用信息系统,访问相应的资源。防止该类用户访问、通过非法手段攻击破坏企业信息资产。(3)信息可用性风险管理。主要是指保障被授权用户可以顺利、快速访问信息资产,保障信息系统稳定性和可用性。以上三个特性,同时也是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管理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三个步骤。 2企业信息安全风险识别 由于涉及企业的核心信息资产,所以相应的信息安全风险点分布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层面。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国内企业对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认识仍不到位。总体来说,有以下主要问题,也是常见的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风险点。(1)信息安全组织和制度保障不足。没有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就无法有效地制定、执行安全管理策略,更无法进行有效的信息安全协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通常都有,但很少有单位能够严格执行,信息安全的政策制定也常常不符合标准,导致可操作性比较差或者达不到控制的目的。(2)信息安全相关人员意识不足。信息安全虽然已经被很多企业提到战略高度,但更多停留在口头上和管理层。大部分企业人员比较缺乏信息安全意识,安全事件报告不及时;对各自岗位相关的信息资产职责了解不清,对信息系统的错误操作导致信息泄密的事件屡有发生;部门单位还存在因人员流动导致的信息资产不连续等问题。(3)传输、存储信息资产的设备与网络存在安全隐患。部分企业存在网络有安全漏洞、存储设备老旧、数据资产缺乏备份机制等常见问题,一旦受到网络入侵、病毒攻击,或者发生硬件及性能问题,会导致信息资产大量泄漏或损坏。(4)访问控制及用户权限管理存在漏洞。在信息系统的实施阶段,为了便于用户测试或其他目的,部分用户权往往限过大。随着系统正式上线及应用,相应权限又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调整,对信息安全也留下了比较大的隐患。(5)软件系统及业务持续性风险。因为国产化和自主开发的趋势逐渐确立,大量企业选择自行开发软件系统,由于软件开发技术而导致软件本身存在一定漏洞,相应的开发质量存在隐患,连带的如运维、业务持续性风险均应相应考虑。 3企业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 考虑到每个企业均有自身特点,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点也不同。按照通常的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理论,在完成上节所述的风险识别之后,需要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是指确认风险大小程度的过程,主要是要借用适当的风险评估工具和模型,包括定量的或者定性的方法,对信息安全风险点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以确定风险的大小和控制方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风险的大小并量化,从而可以采取适当的控制目标和控制方式开展风险控制工作。信息安全风险控制的作用体现在对组织信息安全的保障上,其有效性体现在当企业面临信息安全风险时对风险控制的有效程度,换句话说,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考验控制力度的有效性就是损失的程度,损失的越少越有效。反之,则控制无效。另一方面,信息安全风险控制也是需要成本的,控制力度大小与成本通常成正比关系,而且在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控制力度增长比例较小可能带来成本大幅增加。因此,信息安全风险控制的总体目标,是以最小的投入将信息安全面临的风险控制在组织可接受的范围内。 4结语 信息安全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国内企业来说,信息安全也日益重要,尤其对于高科技企业及涉及国计民生的大型国有企业,信息往往是企业的核心资产。拿笔者所在企业来说,大量的研发成果日益依赖信息技术,大量的内部经营决策通过信息系统流转。任何一个数据或者信息的泄漏,一旦被竞争者窃取,将给公司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有效做到信息安全可知、可控、可承受,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需要引起所有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充分重视,并采用一切可能手段加以保护。 作者:张艺 单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安全风险管理论文:行车安全风险管理论文 1行车安全方面 1.1人为因素 一是要从思想上进行深度教育,通过不断学习、思考和自我警示,将“安全生产大如天”、“三个重中之重”“、三点共识”等安全理念植根于乘务员脑海深处,从候班-出勤-上车-运行-下车-退勤,整个流程都要进行风险研判,制定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二是要从日常发生的违章违纪方面问题着手,进行汇总分析,找出影响安全的风险因素,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风险研判,制定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三是要切实抓好乘务员标准化作业。这是风险管理的重要任务,也是铁路“三化”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因此保证乘务员认真落实好标准化作业和执行好规章制度则是确保行车安全的重中之重。在实际的行车过程中,一些乘务员经常把自己工作中不好的习惯当成了标准,这也是为什么行管干部天天抓安全,天天有问题的原因,也是行车事故重复发生的原因所在。因此,在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中,应该不断要求乘务员学习标准化,作业过程标准化,把乘务员日常的一些习惯性作业转变为标准化作业,有效杜绝惯性违章违纪。 1.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就是天气不良或行车线路状况因素。铁路行车过程全天候暴露于自然环境之下,暴风、雨、雪、霜冻、线路塌方、滑坡等风险因素,随时都有可能对铁路行车安全造成危害或埋下安全隐患。因此,作为铁路机务部门,要建立机车乘务员出勤预想系统。一是出勤前要做好预想,开好小组会,预想包括当时当地的天气因素和具体线路状况因素,每一项都要认真分析其风险因素,制定风险防范措施;二是出勤调度员要及时传达天气不良情况下的安全行车措施和应急处置办法。这样乘务员在实际运行中,才能灵活自如的应对变化多端的环境因素,从而达到超前防范,确保行车安全。 1.3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主要是对规章制度执行和上级指示精神方面。首先,要从制度和管理上将安全风险管理与传统安全管理区分开,更快更好的去适应这种新的管理模式,是值得机车乘务员积极思考和探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安全风险管理主要是针对未知的不安全因素提前进行预测和控制,强调问题的超前防范。这就要求机车乘务员必须对执乘过程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深度分析和研究,通过不断探索和反思,找出风险点,进行研判,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原则,做到提早预防、提前防范。其次,要对管理者或上级安排和工作要求具体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不能“左耳进,右耳出”,事情发生了才知道“不听上级言,吃亏在眼前”,追悔莫及。 1.4素质和能力因素 如何全面掌控和消除行车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对于机车乘务员来说,实际上就是自身业务素质和能力的问题。为此,要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实践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充分掌握基础规章制度、安全卡控措施、LKJ操作、非正常行车办法、机车故障处理等专业知识,练就过硬的技术本领,消除工作过程中人员、设备、环境三大要素带来的安全隐患。这就要求在平时学习不能敷衍了事、参加培训不能走过场、班前休息不能“偷工减料”、执乘过程不能“开小差”,必须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运输生产,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 2设备安全方面 设备安全是保障铁路行车安全的物质基础,质量良好的设备,既是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又是行车的重要保障。风险重点包括机车走行部裂损脱落、制动系统故障、车顶高压电器设备失效、直供电装置故障、监控装置故障、其他电器线路及安全装备故障。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行车安全。因此,首先要从设备质量源头进行控制,规避设备安全风险,提升设备质量;其次,通过引进新设备、新技术,不断完善对行车设备、列车运行、现场作业、外部环境等关键作业过程的动态实时检测,来确保行车安全。目前无论是电力还是内燃机车,都不同程度的安装了一些新技术设备,如机车防火视频、6A系统、CIR、LBJ、STP装置等。对于机车乘务员保证设备安全来说,要做到在出库前确认安全装备和其他设备的状态良好,并且有检测部门出具的合格证后,方可出库。 3劳动安全方面 劳动安全风险重点主要包括电击伤害、车辆伤害、机械伤害、高空坠落等。通过改善劳动条件和采取具体安全措施,来保证机车乘务员的劳动安全。一是要加强作业安全、劳动安全、人身安全培训教育,制定劳动安全各项措施,强化现场作业“自控、互控、他控”。二是要提高乘务员自身的劳动安全意识。翻阅近期各铁路局发生的劳动安全事故,不难看出这些事故大多因为乘务员违反劳动安全制度和规章造成的,他们在作业过程中盲目、随意简化程序,图省事,结果造成了人身伤害。铁路全面实施安全风险管路,是在现有安全管理基础上对安全意识的强化、安全理念的提升、工作思路的优化,有利于管理理性化、决策科学化、防范超前化。通过对列车运行、劳动安全、设备安全方面进行风险研判,找出风险点,制定安全防范措施,达到降低和或消除行车安全风险的目的,实现闭环管理,防止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 作者:郭辉单位:湖东电力机务段 安全风险管理论文:软件安全设计风险管理论文 1软件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互联网的触角深入到生产生活中的各个层面,软件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只是支持办公和家庭娱乐这两大主题了,而是成为现代商业的灵魂。软件安全问题主要围绕着软件漏洞和易被攻击脆弱点,它们都来自于软件的设计和实现。Internet催生了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使得APP变得如火如荼,未来物联网也许可以将生活中的一切元素都纳入到通信网络中去。因此软件安全问题将成为计算机安全的核心,而非防火墙等网络硬件,或是诸如加密等手段。软件安全是一切计算机安全性问题的根源,如果软件行为出现异常,与之相关的可靠性、可用性等方面问题就会随之暴露。软件安全问题并不是互联网出现后才有的,只不过互联网是目前最容易攻击软件的途径罢了。 2软件安全的现状 2.1人们的认知 随着黑客攻击的新闻时常见诸媒体,人们对计算机安全问题有了一定认识。但不幸很多计算机安全人员和计算机教育培训人员都忽视了软件安全的问题。一味地推崇某种软件平台是安全的,单纯大力增加对网络安全硬件和软件的投入,这些做法是盲目甚至荒谬的。一切安全性都不是静态特性,也没有任何软件是绝对安全的。软件安全问题的关键节点是软件的设计。 2.2软件安全设计的先天不足 世界上知名的软件厂商并不是不了解软件安全设计安全性的重要性,而是商业模式让软件安全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稍纵即逝的商业机会、敏捷的软件开发过程和短暂的软件开发周期使得安全性方面的设计在很多时候都是被舍弃的。随之而来的处理方式则是常见的penetrate-and-pach方法,即不停地发布补丁。这种做法从长远来看,其成本与作用远不及一开始就做好安全性的设计和审计。 3软件安全设计应引入风险管理 从项目管理的角度看,风险指损失或损害的可能性。软件项目涉及到的是:项目中可能发生的潜在问题和它们如何妨碍项目成功。风险管理则是对应软件项目生命周期内的风险的科学和艺术。软件安全性的设计与软件设计的其他一些质量性能是互相抵触的,例如冗余性、高效性。而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与软件开发的诸如时间、范围、成本等因素也是相互抵触的。但是绝不能因为这些可能发生的抵触行为而放弃对安全性和风险管理的考虑,反而应该将软件安全性设计纳入到风险管理的范畴中去。事实表明,93%的失控项目都忽视了风险管理。 4软件安全设计风险管理的实施 目前国际上对软件安全方面的风险管理存在着一个共同的认知,那就是采用高质量的软件工程的方法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欧美一些国家也在试图制定或修订相关的一些“通用准则”来指导软件安全性设计的实践。但是这只是从科学技术方面做出努力,我们可以学习借鉴。而在管理技术和艺术方面需要做出的努力则应该尝试本地化做法。完整的风险管理的过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风险管理计划的编制、风险识别、风险定性分析、风险定量分析、风险应对计划编制和风险监督控制。将整个流程都走完的项目和企业都不多,一般来自于所谓的学院派。而时下大多数国内外企业的做法是将这个7个流程简化为谁来识别风险、谁来对风险负责这两个环节。原因则是上文所提到的先天不足所致。从技术上讲,风险管理的效益来自于潜在风险最小化和潜在回报的最大化。而这个技术的应用则一定需要经历风险定量分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用的主要技术是决策树分析、蒙特卡罗分析、PERT分析等等。这些技术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数学和会计基础之上。而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决策者本身对这些技术的认知或理解欠缺,以至于会抵触这种方法。大多数做法是采用小团队开发小软件的做法,即采用访谈和敏感性分析来帮助风险定量分析。然而我们并不是要反对这种简化做法,只是一定不能在简化的做法之上再次简化或敷衍了事。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做好需求管理,在建立一组需求输入的时候,一定要将安全性作为一个重要需求考虑进去。有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在软件设计时采用螺旋模型,需求的输入可以在螺旋模型的各个生命周期中进行,而有关安全性的需求输入则最好是在最初的一个螺旋中进行。之后要做的工作是确定最大风险。不可避免的要使用风险定性和风险定量分析的各种技术和方法。这个工作一定要有软件设计师、项目决策者和用户的参与,采用头脑风暴和专家访谈是不错的选择。而这个工作恰恰是现实生活中中小企业乃至客户最容易忽略的。企业要考虑成本问题,而客户的参与往往难以落实,认为软件的设计和开发应该由软件公司负责,客户付款只关心最后软件是否可以使用。而一旦由于软件安全性问题造成了一定后果后将演变成各种纠缠不清的官司,这是企业和客户都不想看到的结果。 5结语 软件安全问题并非无可救药,软件安全设计的灵丹妙药是将风险管理深入到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时期中去,而且越早越好,利用科学的软件工程和项目管理的技术,构建安全的软件基础框架。软件企业和客户都应该提高对软件安全设计中的风险管理的重视。 作者:李建辉单位: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安全风险管理论文:银行信息安全风险管理论文 一、我国银行在信息安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识别风险的能力有待提高。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呈现飞速发展状态,尤其是近十年来银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和自动化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伴随着新形势的到来,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外部风险,电子商务的盛行和网络资讯的发达使得网络渠道的业务比例提升,银行的信息安全面临着严峻的外部风险挑战。这使得银行业本身乃至整个社会对财产和信息的安全指数要求越来越高,在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银行业加强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是必然和必要的。但是现阶段,银行业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受人才、技术、体系乃至设备的制约,整体的风险识别水平还比较低,亟待提高。 (二)信息安全风险形式严峻。我国银行业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相较于其他行业来说比较严峻,银行系统的开放性和电子商务数量和规模的大幅度增长使得其受到攻击的可能性大幅度上升。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往往对信息技术存在着严重的依赖,使得信息系统受到木马攻击、病毒侵害和钓鱼网站危害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二、银行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银行要重视信息安全风险识别体系的构建。信息安全风险识别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银行要想及时、完整地识别出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就必须重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识别体系的建设,从起点上提升系统的整体安全系数标准。银行要定期对信息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可靠性进行评估,严格按照全面风险管理的原则对风险进行识别和应对。 (二)银行要建立重大信息安全风险预警和应急方案。重大信息安全风险预警和应急方案能使得银行的信息风险保持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在新的金融时期,完善的银行信息安全应急方案给金融系统的稳定上了一层重要的保险。完善的银行信息安全风险预警和应急方案是一种事前控制措施,是银行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举措。 (三)国家要加大银行信息安全犯罪的惩治力度。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加大力度对信息安全犯罪进行打击。相关部门应该从根本上对这种犯罪进行严肃管理,将常规化管理落实下去,坚决杜绝形式化管理,一旦发现问题要给予严厉的惩罚。对于银行信息安全的重大犯罪要严惩不贷,对网络金融犯罪要高压打击。这样整个银行系统才会意识到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注重维护自身的信息安全。 (四)建立银行信息安全风险控制机制。首先,建立完善的风险责任机制。重点在于在银行信息安全风险控制体系要将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责任进行细化,做到每一个环节都有专门人员对重要事项进行负责,做到对风险负责、对安全负责。其次,建立完善的风险通报机制。通报包括对上级通报和对下级通报,对上级通报要客观真实准确,对下级通报要严肃认真,既不夸大也不隐瞒。最后,建立银行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团队。人才是银行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关键,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银行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团队是银行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主力军,他们在银行信息安全风险的识别、评估、应对等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总而言之,信息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对商业银行的安全运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银行要重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识别系统的构建,把握运营过程中重要的风险,建立风险预防和预警机制,确保金融系统的安全。银行信息安全风险体系的构建关系到整个国家金融的安全,只有加强防护、重视保护,严格预防,才能给信息安全体系构建良好的运行环境,才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作者:裴立公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宿州市中心支行 安全风险管理论文: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论文 1、电力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程序 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需要经过体系建立和体系认证审核两个基本程序。电力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程序如下。 1.1管理承诺 电力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做出承诺:自愿接受并带头学习理解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标准;遵守法律、法规;保证提供足够的资源来建立和运作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使决策付诸实践。 1.2宣贯与培训 学习与培训是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第一步。培训工作分为2个阶段:内审员培训。是以体系建立、文件编写和内部审核等为主要内容,由外部咨询单位对企业的管理层和工作班子进行培训;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宣传贯彻。以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背景知识和基本知识为主要内容,要求全员培训,由企业自己完成。 1.3制定贯标计划 制定工作计划是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是一项十分复杂和涉及面很广的工作,通常情况下,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需要1年以上的时间,因此需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与此同时,制定计划的另一重要内容是落实资源需求。 1.4初始评审 初始评审主要包括调查企业现有的安全健康管理机构、管理规章制度、适用的法律法规、组织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关键是危险因素的识别、危险评价和危险控制计划的制定。评审的信息将是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设计的基础。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包括:确定危险源(哪些因素会导致事故);判断谁会受到伤害、严重程度如何;判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确定这些风险如何消除或降低(通过对设施、作业方法、设备或培训的改进是否能够消除或降低这些风险)。以电厂为例,电厂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处作业、高温环境作业、起重作业、压力容器与管道检修、设备动火作业、电气倒闸操作、锅炉炉膛内检修和升压站维护、油系统作业、金属探伤、化学危险品管理与使用、车辆运输等。根据以上作业活动风险的大小、所覆盖人员的数量等,制订完善的控制措施,以便在作业过程中让员工遵守或督促员工执行。 1.5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设计 企业根据初始评审的结果,确定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制订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和管理方案,确定机构和职能分配,确定体系文件层次结构,提出体系文件清单,体系文件的编写、审定与批准。职业安全健康方针为企业规定了明确的承诺、目标、职责和程序,它是整个体系的灵魂。 1.6文件编写 结合组织初始评审的结果和现有的管理制度,按照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进行文件编写。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是一套文侯新文中电投集团南方电力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130件化、程序化的管理机制,因此,文件编写是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不可缺少的内容。一般把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文件分为3个层次:管理手册(包含17个要素)、程序文件、作业文件。编写的文件将作为体系运作的依据。 1.7试运行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试运行是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文件予以实施,检验其适用性、充分性和符合性。在试运行期间,企业应进行协调、监督、考核和信息反馈,并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通过对试运行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达到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初步完善。内部审核是企业对其自身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所进行的审核,是对体系是否正常运行以及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等所做的系统性的验证过程,是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一种自我保证手段。内部审核一般1年1次。管理评审则是企业领导亲自对体系的现状是否有效地适应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方针要求,以及体系环境变化后确定的新目标是否合适等所作的综合评价。管理评审每年至少进行1次。需要强调的是,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并非抛开企业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而独创,它只是把企业原有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工作中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检查、监控等活动,集中、归纳、分解和转化为相应的目标、程序和作业文件。 2、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认证程序 在建立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之后,就可以开始策划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2.1体系认证的基本条件 凡申请认证的企业应具备下列条件:认真贯彻执行我国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已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并运行达3个月以上;在过去2年中,每个年度的千人重伤率和千人死亡率低于同行业水平。 2.2认证申请 符合上述认证条件的企业才能以书面形式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书面材料包括:申请认证的范围;申请人同意遵守认证要求,提供评价所需要的信息;企业的一般情况:如名称、地址、性质、法律地位以及有关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等;企业安全健康工作情况简介,包括近2年的事故发生情况;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等。认证机构在收到申请材料后,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对未通过审查的企业,认证机构会通知申请方进行补充、纠正或重新申请;对通过审查的企业,认证机构确认受理后,将向申请方发放《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审核登记表》,并编制一份审核计划提交给申请方。 2.3认证审核 属于外部审核,它是由国家认可的专门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如国家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认证中心)来进行。根据审核的层次和深度,认证审核又分为初始审核和正式审核。对审核组织推荐通过的企业,认证机构的管理(或技术)委员会在1个月内要专门组织有关成员进行讨论,对其是否能够注册进行审定。对审定通过的企业,则批准注册并签发认证证书;如果审定时不能通过,认证机构向其发放《审核结果通知书》,将审定结果通知受审核的受审核企业。认证机构将每年对获证企业进行1次年度监督审核,获证后的第一年监督审核为2次。此外,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有效期一般为3年,3年后将进行复评,复评程序与正式审核认证相同。 3、结语 实践证明,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规范企业安全管理过程的有效手段和方法,由此提高了企业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但通常情况下,企业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很难在较短的时间里打破原有的管理方式,迅速有效的建立起符合标准要求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并使其真正运行,往往需要外部的协助。 作者:侯新文单位:中电投集团南方电力有限公司 安全风险管理论文:银行业金融安全风险管理论文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金融资产对经济的影响;金融风险管理保障金融安全;BaselⅡ框架下的风险计量;国内银行风险管理建设现状及问题;探索中国金融风险管理模式等进行讲述,包括了金融的安全和稳定离不开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建设现状、存在问题、掌握核心的数据、突破关键的技术等,具体资料请见: 摘要:随着金融危机在全球的蔓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容,银行、金融的稳定关系着民生、关系着中国的发展。在国内金融机构即将接轨巴赛尔新资本协议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目前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在新阶段下如何更为高效的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是本文分析阐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键词:银行风险风险管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金融安全 一、金融资产对经济的影响 2009年6月,财政部金融司管理的中国金融资产近70万亿,在国民经济总量中日益占据重要位置。如何保障巨额金融资产的安全和稳定,已经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 二、金融风险管理保障金融安全 近年来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使得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愈来愈关注金融安全的问题。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关系到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金融的安全和稳定离不开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金融业应正确处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发展的关系,才能保持资金正常运转,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 金融风险管理分两个层面,一是提高金融机构的内部风险管理;二是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管体系建设。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相比而言,金融机构的内部风险管理侧重于架构的设计和方法的确定;而监管机构的监管体系建设侧重于模式的选择和政策的制定。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简称“BaselⅡ”)的推广和实施,兼顾了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的风险管理要求,使金融风险管理更规范化,也更有效率。 三、BaselⅡ框架下的风险计量 BaselⅡ较之Basel,更强调风险的计量,而风险计量最突出的表现是以内部评级法(简称“内评法”)为核心。内评法信用风险下的高级法涉及对贷款违约概率(简称“PD”)、违约损失率(简称“LGD”)和风险暴露(简称“EAD”)的确定,其中LGD的估值一直是高级法实施中的重点和难点。 BaselⅡ的三大支柱中均涉及到风险参数的计量,其中第一支柱中的高级法鼓励商业银行自行估算PD、LGD和EAD,第二支柱要求商业银行对外披露风险参数的确定方法,第三支柱要求监管部门能够对商业银行风险参数的确定进行评估和校验,因此可以说BaselⅡ是围绕着风险计量管理为核心的。 四、国内银行风险管理建设现状及问题 (一)建设现状 目前国内银行业基于BaselⅡ的银行风险管理建设,从框架到模块都借助于Moody’sKMV、S&P、Fitch、OliverWyman等外资咨询机构。外资咨询机构为国内银行提供的风险管理服务,大多是协助银行实施涵盖风险管理各方面的全局性改革。 不可否认,外资咨询机构在金融风险管理领域,其所拥有的品牌效应和国际经验,使得欠缺独立完成整体规划专业能力的国内银行纷纷抛出“橄榄枝”,投入不菲的费用,全权委托外资机构进行本行新资本协议实施项目的总服务商。然而,在BaselⅡ领域,外来的“和尚”真的能念好“经”吗? (二)存在问题 BaselⅡ实施的关键:一是数据,二是模型,但国内目前在这两个方面的准备依旧存在很大的问题。 1.数据基础方面 银行BaselⅡ的推行,离不开对其信用数据有效的归集和整理。新资本协议对数据质量、完整性和历史观察期有明确要求。但目前,进入中国市场从事银行风险管理建设的各家国际知名咨询机构,自身所积累的信用数据均不包含中国的数据,因此无法进行借鉴和引用;而国内金融机构正在进行历史数据的收集清理工作,在数据标准、数据质量、数据定义、数据逻辑等方面,才刚刚起步,离实施新资本协议还存在一定差距。 2.模型建立方面 关于内评法中所涉及的核心参数PD、LGD和EAD的确定,目前国外业界在PD建模经验方面较为成熟,但是对于LGD和EAD的计量,因普遍缺乏分析数据,故基本都处于起步阶段,还在进行理论方面的探索。 从欧美国家以及亚洲发达国家的经验可知,单纯地依赖国际知名风险咨询机构进行BaselⅡ的框架建立和推行实施,对于现阶段的中国银行业而言,并非成熟的模式。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金融风险管理之路,应立足自身选择风险管理模式和方法。 五、探索中国金融风险管理模式 实施新资本协议不存在最先进的模式,只有最适合的模式。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实施模式是新资本协议项目成功的关键。银行必须首先理解自己——包括理解自己的国情环境、历史未来、组织架构、管理流程,理解自己的业务和数据,才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模式。因此,商业银行应避免从形式上套用新资本协议,应首先评估风险管理现状,评估IT和数据基础,适当借助而不是完全依赖外资咨询机构力量,更多的立足本国资源,将所借鉴的国外经验逐步转化为内部能力。 (一)掌握核心的数据 在实施BaselⅡ过程中,对数据基础的建设,应该以自力开发为主。 首先,将中国银行业的数据和系统向国外咨询机构开放,会涉及较为敏感的金融安全问题;其次,对中国数据的理解和应用,国内的银行和机构更有话语权;第三,核心数据的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的短期行为,而是贯穿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始终,所以外资咨询机构的阶段性辅助并不能支持该项工作长期有效的实施。 (二)突破关键的技术 BaselⅡ的制定,代表了国际金融市场规则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欧美发达国家在控制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和风险监管的最佳做法;但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看,尚不完善的基础条件制约协议作用的发挥。这些制约包括公司和银行破产制度和程序、法律和诉讼体系、资本市场、信用评级体系、会计体系、科技支持、数据库、公司治理结构,甚至包括人们对于风险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态度等等。 (三)探索中国金融风险管理之路 笔者认为,中国的金融风险管理可以选择如下的发展途径: 1.建立统一的数据联盟 数据不足是困扰各家银行风险建模工作、推进新资本协议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2004年12月,由于缺乏信用风险统计研究的历史数据,欧洲几家大银行建立了泛欧洲信用数据联盟PECDC(Pan-EuropeanCreditDataConsortium)。截止2008年底,已经拥有37家成员国银行。各成员按照PECDC的数据标准和规范提交自己拥有的信贷数据、违约损失数据样本点,PECDC按照各成员的样本贡献率来分配数据共享量,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各成员银行数据不足的困境。 这一数据联盟为各成员银行提供了创造和","期刊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工程科技I>一般服务业" 20,"2018-05-14 23:18:06",质量控制论文,0,"质量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论文",由于建筑地基工程自身工程条件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其可采用的施工技术方法可能不仅相同,在日后的建筑地基工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自身情况,在对建筑体型、荷载情况以及地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保建筑地基工程的均匀沉降,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正常使用。,"质量控制论文: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论文 一施工准备的控制与监理 1施工原材料 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是保证整个工程质量的基础环节,施工单位和监理应对原材料的质量、结构性等是否符合工程标准和施工设计的要求,尤其是监理应加大检查的力度,保证施工过程基础环节的质量。要对砂石杂质含量、大小、各混料的级配等做细致检验,根据实际情况按设计要求随时做出合理的调整。另外,要保证施工原材料的储备量,这里要说的是一个安全的储备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在精密计算后的一个既经济又充足的合理安全储备,原材料储备是否合理决定施工工程的工期。对于储备材料的质量控制也需要监理定期的检查和监督。 2材料拌合与配合比 原材料的拌合要充分考虑施工场地位置的经济性和场地质量,并且拌合设备及相关设施要符合国家的环保标准、防雨和排水要求、消防安全、除尘标准等。原材料的配合比是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重要施工指标。配合比的设计正式拌合之前的必要步骤:要对准备的原材料进行检测实验,以确定其成分组成和性能稳定性;然后要按实际检测结果进行配合比的设计,确定各冷料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等;接下来要进行生产配合比的设计,试验热料最佳比例后,试验沥青的最佳用量;最后要对生产配合比进行实际验证,通过铺设试验数据对生产配合比进行合理调整以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3沥青拌合料的运输 沥青拌合料的运输一般选用大吨位具有自卸功能的货车,并做好防雨和防污染工作。运输过程中要保证拌合料的温度,出厂温度不高于160度,摊铺温度不低于130度。运输前后车厢都要进行清理,剩余的沥青混合料要远离施工现场到指定地点清理。 4其他环节的控制与监理 施工单位和施工监理要对其他进行监督检查,以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实施,包括:施工人员资格和到岗情况、施工环节的审批、施工机械的完好程度、拌合过程规范操作、施工场地的清理等。 二沥青铺设施工的控制与监理 1路基的修整 沥青混凝土铺设施工之前要对路基进行修整,主要从基层标高、宽度、坡度、平整度、厚度等方面进行严格检验,清理路面基层的砂尘、杂物等保证路基与沥青混凝土的结合紧密度。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路面基层的厚度,如果路基过厚就会导致沥青混凝土层变薄,达不到设计要求,极易损坏;如果路基过薄,那就要用沥青混凝土去填充,增加工程造价的同时,后续施工用料的数量减少,甚至有可能影响工期。 2摊铺过程 摊铺之前要对摊铺机工作状态进行核验,确认并校验熨平板的平整度。在摊铺时,要控制摊铺机的行进速度,保证匀速行进,尽量避免施工横缝的出现。这就要求货车向摊铺机不间断的输送沥青混凝土料,施工监理要对铺料的温度以及铺设效果进行监控。 3其他环节的控制与监理 在刚刚铺设完成沥青混凝土料的碾压也是重要的施工过程,一般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要求的行进速度和碾压次数。个别边缘或转弯处应用夯机进行压实处理。另外,监理要在沥青混凝土料铺设时对测量放线的数据进行监督,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三施工缺陷和检测的控制和监理 1施工缺陷 施工缺陷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主要包括:路面波浪、施工横缝、不够密实、局部松散等现象,施工单位和监理必须细致检查并及时发现处理。路面波浪出现时,需要调整摊铺机或保持混凝土料温度稳定和级配;操作员随时监控找平系统状态;保证按设计工艺施工,避免横缝;控制压路机碾压次数和方法,保证路面密实度;控制压路机启停速度,避免路面松散、隆起。 2监理的全面检测 监理对沥青混凝土铺设施工的全过程应进行全面检测,各项数据都要达到设计的指标和要求。检测项目包括:测定的厚度、密度、平整度及钻芯取样等等。 四竣工验收监理应对 监理过程的报告抽验,然后施工单位将过程记录、检测记录、施工重点环节的技术报告等资料准备齐全,整理为竣工资料报建设单位,由业主、施工单位、相关部门、监理部门联合进行竣工验收,并对工程质量进行客观的认定和评价。 五结束语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越来越被重视,其中的监理工作是否严谨直接决定施工质量的好坏。另外,施工人员素质、原材料质量、设备能力及配置、施工工艺、环境条件等都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施工单位和监理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设计的标准进行监督和监测,保证每一个环节的质量,使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陈云单位:陕西省安康市公路咨询有限公司 质量控制论文:深基坑施工质量控制论文 一房屋建筑深基坑基本概述 1房屋建筑深基坑的基本概念 目前,专业人士普遍认为超过5m的基坑工程可以被视为深基坑的施工。对于不同的建设工程、不同的施工条件和不同的地质地貌等也有着不统一的说法,但对于房屋建筑深基坑而言,5m即可以作为深基坑的界定范围。 2房屋建筑深基坑的基本特征 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是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重点,深基坑具有比一般基坑超长、超宽、超深的特性。同时,地下水的渗出等自然环境条件也会对深基坑造成影响。因此,必须对深基坑进行支护及有效的排水和降水工作。 二房屋建筑深基坑的施工工艺 1房屋建筑深基坑开挖前的准备工作 根据房屋建筑深基坑的基本特征,在房建工程施工开始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踏勘、检测及定位处理,确保不会给周围原有建筑物带来负面影响。根据设计要求,做好测量放线工作,准确定位出施工范围。对深基坑施工下方范围内的管道及光、电缆等隐蔽设施进行检查确认,以便顺利进行施工的同时不损坏到隐蔽设施。调查施工现场的地质地貌情况,做好边坡的支护方案等。开挖深度大于5m或等于5m的基坑;开挖深度小于5m,但现场地质情况和周边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工程施工方案需组织专家验证。专家验证,依照已批准的施工方案制定出施工实施细则,严格按照实施细则进行施工。 2房屋建筑深基坑开挖中的保护工作及相应措施 在所有的准备工作完成后,可严格按照实施细则进行施工:(1)在确定出的施工范围内进行土石方开挖,要及时地运走挖出去的土石方,不允许随意堆弃渣土;(2)在开挖前必须再次确认地下设施的埋设位置、深度及方向,以免在施工中对地下设施造成破坏,发生危险,造成经济损失;(3)在深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如果原有建筑与施工现场的距离比较靠近时,要注意观察基坑外壁地质的稳定情况,在必要的情况下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可用石子、草带子、沙袋等建筑物品对基坑边坡进行防护,以避免原有建筑物产生沉降,进而使施工工作得以顺利的进行;(4)要在深基坑周围装置安全防护栏,在装置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安全防护栏的稳定性,也要注意方便施工人员的施工作业;应标示警示语提示行人注意安全;安装照明设施,以便夜间对施工场地进行巡视,还可预防意外的发生;(5)保持深基坑的周围畅通无阻,同时注意大型施工机械设备不应接近深基坑;(6)做好深基坑内清障及排水工作,防止基坑内因积水过多造成倒坍引发安全事故;(7)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自身的人身安全,正确佩戴安全帽,上下班走安全通道等。 3房屋建筑深基坑开挖完成后的维护工作 房屋建筑深基坑开挖完成以后,在下一道施工工序正在进行时主要应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1)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要求做好房屋建筑物深基坑相关数据的记录并与下一道施工工序做好交接;(2)根据施工规范的要求做好边坡支护的维护工作,及时检查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关键部位,并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3)根据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做好沉降观测工作,沉降观测包括对施工中的深基坑进行观测,同时还包括对原有比较靠近的建筑物做好沉降观测;(4)发现基坑内水位变化时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可以排水的部分应进行排水施工,可以回填的部分则进行回填施工。 4房屋建筑深基坑的交付及回填 施工工作在房屋建筑深基坑所有施工工序完成以后,施工人员必须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对建筑深基坑进行回填施工。回填分层碾压施工完成后,方可进行交付使用。完成对房屋建筑深基坑施工的整个施工工序,形成闭环。 三房屋建筑深基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1房屋建筑深基坑施工的测量控制 测量是工程建筑的眼睛,测量数据准确无误才能真实地反映基坑施工的具体情况,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办法。测量工作主要包括施工放线测量、标高测量、沉降观测、变形观测和水位水量观测等。各个测量部位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按部就班的测量工作,对特殊部位可进行多次反复测量,以确保对基坑的实时监控。做好测量数据的记录工作,按时上报相关数据。严格按照要求数据的上报时间进行数据上报。通常以日、周、月作为上报时间点,对于临时要求测量的数据则需要及时上报。对测量结果有疑问时必须进行再次测量或者请求第三方进行校验,以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以此达到控制深基坑质量的目的。 2房屋建筑深基坑施工的边坡支护控制 在房屋建筑深基坑施工中,边坡支护控制是深基坑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对房屋建筑深基坑施工中边坡支护进行质量控制时应注意:(1)在对基坑开挖施工中,边坡的修整处理控制起来难度比较大。对基坑边坡的修整处理应操作得当、专业。在进行深基坑开挖施工时,应保证基坑的挖掘深度符合要求,这就要求挖掘机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比较高。同时可在保证安全施工的前提下派遣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施工,以达到基坑开挖修整施工的最好效果;(2)不能偷工减料和以次充好。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和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在对深基坑进行施工时,部分施工人员会错误地认为深基坑的施工属于隐蔽工程,即使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对工程的施工质量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此,就出现了建筑材料用量不够和严重不达标等情况,导致深基坑的支护能力强度不够,严重地影响了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3)深基坑挖掘的同时边坡支护也要紧随其后的同步进行。在进行深基坑开挖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现场的管理尤为重要,不能把同一工序的施工工作分包给不同的施工队伍来完成,以免导致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衔接不当,产生质量问题。比如,深基坑挖掘与边坡支护的施工工作就应该由同一个施工队伍来完成。这样,对于造成质量问题的相关责任认定和技术处理办法也会更加容易协调,而不是各施工单位之间互相推诿。此外,深基坑的挖掘及支护施工也必须由具备专业资质的施工单位来完成;(4)对深基坑支护施工的支护系统及支护材料的选择要得当。支撑、挡土、挡水系统及相应的材料排水设备之间的选择应得到合理配置,以确保基坑施工中的安全性和通畅性,进而提高深基坑施工工艺的质量水平。 3房屋建筑深基坑施工的方案控制 房屋建筑深基坑施工的方案控制主要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它也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场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务必要严格按照制定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人员开展施工工序。现场施工人员不得擅自更改施工方案,如实际操作需要必须变更施工方案时,应该及时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审批。施工方案通过审批后,方可按照审批后的施工方案进行组织施工。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逐渐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高层建筑房建工程项目也随之增多。当前,我国可用于建设的土地资源局势十分紧张,建设大量的高层建筑节约土地将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中的一个主要方向。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好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管控工作十分重要。因此,市政房建工程的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房屋建筑深基坑施工人员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管理,并注重采用新设备、新技术以及新工艺确保深基坑的施工工艺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进而促进国家市政房建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马锋单位:浙江致远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质量控制论文:白芍质量控制论文 1质量控制方法 白芍中所含化学成分有单萜及其苷类、三萜及其苷类、鞣质类、黄酮类、糖类等。现行的《中国药典》2010年版仅以芍药苷为指标,采用薄层色谱法为定性研究、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为定量方法,来控制白芍的质量;其优点是方法成熟、操作相对简便,缺点是不能全面反映白芍的质量。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白芍质量控制方法已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新的进展。 1.1一测多评中药的整体作用以及多成分 多靶点的特点决定了任何一个单体成分均不能准确反映中药的质量。一测多评法是针对目前中药多指标控制和多成分定量中存在的对照品缺乏问题而提出的,已经在多种药材中得到了应用。一测多评法在黄连质量控制的应用已被《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已有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白芍中芍药苷和芍药苷内酯的量作为白芍质量控制的文献报道,但因芍药苷内酯对照品供应的缺乏,限制了同时测定这两个成分量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黄山君等采用HPLC和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检测波长为230nm,以供应量大、价格较低的芍药苷对照品为内标物,建立其与芍药苷内酯的相对校正因子,经16批白芍中芍药苷、芍药苷内酯量的测定,考察了5种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色谱柱,该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一测多评方法准确,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为白芍的一测多评法提供了依据。 1.2指纹图谱 指纹图谱是一种定性或半定量的质量控制方法,不要求弄清楚全部化学成分,而是在现有的已知的化学成分基础上,用代表中药药效学物质基础的化合物群所表征的图谱来综合评价中药质量。这种评价方法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出中药质量原貌,且符合中医药理论和中药化学成分特点,并被国际认可。该方法的缺点是增加了质检的难度和成本。白芍的指纹图谱研究已有较多报道。杨柳等对白芍的HPLC-DAD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采用WaterssymmetryC18柱(250mm×4.6mm,5μm),检测波长为230n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结果28批白芍药材的指纹图谱中有11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包括儿茶素、芍药苷、芍药苷内酯苷、没食子酸甲酯、四没食子酰葡萄糖、五没食子酰葡萄糖、没食子酰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和牡丹皮苷在内的9个峰,特征性及专属性强。张琦等也建立了白芍药材的UPLC特征指纹图谱,采用ACQUITYUPLCHSST3色谱柱(100mm×2.1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检测波长为230nm,标定出了15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儿茶素、没食子酸、芍药苷、白芍苷、苯甲酰芍药苷5个共有峰。王文燕等建立了白芍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47批次白芍相似度分析表明白芍药材与饮片的质量差异巨大,而白芍药材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性也有一定的相关性。高明等采用HPLC法对11批白芍样品和11批赤芍样品进行了测定,流动相为乙腈–0.3%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20nm,参比波长为290nm,建立了标准对照指纹图谱,较好地区别白芍与赤芍,为区分同来源于芍药的白芍与赤芍提供了依据。 1.3快速鉴别分析 目前对于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主要还是按照《中国药典》采用HPLC法,此法前处理耗时、样品无法回收、分析结果滞后。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快速、无损的绿色分析技术,具有样品处理简单、分析速度快、无需试剂消耗等特点,已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提取过程分析等。李家春等采用HPLC法测定白芍样品中芍药苷的量,运用最小二乘法建立芍药苷的量与近红外光谱之间的多元校正模型,对未知样品含量进行预测,结果校正模型中真实值与预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696,且该法快速、无损、简便,可用于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快速检测。硫磺熏制是市售白芍饮片芍药苷含量低于中国药典标准的一个重要原因。刘静静等对硫磺熏制的白芍药材和产地白芍药材的水提物和醇提物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硫熏白芍和非硫熏白芍样品在4000~1873cm-1区域红外光谱特征相似,在1873~400cm-1区域硫熏白芍和非硫熏白芍样品差异明显;其中,硫磺熏蒸样品的水提物在约1527、1077、648cm-1处有固定吸收,在1713、1630、614cm-1处吸收峰较非硫熏样品明显左移;硫磺熏蒸样品的醇提物在647、614cm-1处有固定吸收,在1717cm-1处吸收峰较非硫熏样品明显左移。该方法可快速、简便、直观、有效地鉴别和区分硫磺熏制的白芍药材,为硫磺熏制白芍的鉴别提供了可靠的检测方法。 2结语 2.1白芍药材及饮片 市场需加强监管沈婷婷等测定了5批白芍饮片,仅有2批芍药苷的量符合药典规定,其他3批芍药苷未检出。杨荣平等对川渝两地市售白芍饮片质量进行调研,发现28批样品中仅有1批芍药苷含量符合药典规定,其中炮制不当、非法提取、硫磺熏制等均可导致芍药苷含量降低。市售白芍饮片现状不得不发人深思,还需相关部门加强白芍饮片的生产、流通、销售渠道的监管力度,规范中药饮片市场,为临床用药提供保障。 2.2硫磺熏制白芍有待进一步商榷 二氧化硫熏蒸是一种中药材产地粗加工的习用方法,适量且规范的加工可达到防霉、防腐的目的,目前尚无简便易行且有效的方法代替。但值得注意的是,硫熏后产生的芍药苷亚硫酸酯不具备芍药苷的抗血小板聚集及松弛平滑肌的作用。硫熏白芍导致芍药苷等有效成分降低,将影响白芍的临床疗效;硫熏白芍导致其化学成分种类变化,最终将影响白芍饮片的质量可控性;二氧化硫残留将影响白芍饮片的临床使用安全性。 2.3质量标准需进一步完善 现行的白芍质量标准为《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二增补本,增订了白芍药材和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检查,规定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过400mg/kg。但有研究认为,现行药典方法不能准确检测白芍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有必要进行修订或建立新的高选择性检测方法。现行药典中白芍的含量测定仍然仅对芍药苷的含量进行控制。2014年7月30日,国家药典委对《中国药典》2015年版拟收载白芍标准修订草案进行公示,草案拟对白芍药材和饮片的性状进行修订。这就意味着最近几年内白芍的含量测定将维持用单一成分来控制质量的现状,虽然一测多评、指纹图谱等方法未被吸收进来,但必将是以后的发展方向。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白芍质量标准将进一步完善。药品监管部门正加强监督、抽检力度,以保证白芍等中药材及饮片的安全性、有效性。 作者:严倩茹邬伟魁单位:梅州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所 质量控制论文:锅炉受热面质量控制论文 1施工工序分析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12规定,允许最低环境温度为:A—Ⅰ类钢为-10℃,A—Ⅱ、Ⅲ类及B—Ⅰ类为0℃,B—Ⅱ、Ⅲ类为5℃,属于C类的不锈钢没有要求。因此,为使风速和温度达到焊接要求,在焊口施焊部位搭设保温、防护棚,采取暖风扇取暖,并配备灭火器和温度计。通过以上措施保证水冷壁、顶棚管、末级再热器进口、低温过热器、后烟道包墙、末级过热器进口、分隔屏进口等为0℃;末级再热器出口、末级过热器出口、分隔屏出口为5℃。焊前对母材本身温度进行测量,防护棚搭设后如短时间内不能达到焊接要求,对不需预热的焊口采取火焰加热形式对坡口两侧进行必要的加热,需预热焊口则全部采用电加热预热方式。 2焊接冬季施工措施落实 锅炉受热面焊接冬季施工,要求进行锅炉封闭,否则要在焊接局部区域搭设防护棚。防护棚内悬挂温度计,安排专人定时记录温度,对环境温度进行不间断监视。焊接和切割现场为防止火灾,要求采用钢板或保温棉进行隔离,在作业区域布置灭火器,并在正下方布置接火盆,焊接、切割与热处理的作业场所应保证良好的照明(501m/m2~1001m/m2),并采取通风措施排除有害气体、粉尘和烟雾等。当暖风扇等常规取暖设备无法达到规范要求时,在不妨碍施工的地面或其它合适地方铺设保温棉,在保温棉上铺设小功率(1kW左右)陶瓷履带式加热器进行升温,直到环境温度符合规范要求。对一些壁厚较厚的锅炉受热面管子还应采取焊后缓冷的措施,即在焊口完成后用保温棉及时进行绑扎,降低焊接温度梯度,避免因温度急剧下降导致焊口开裂。每道焊口必须连续焊接完成,保持稳定的焊接线能量输入,特别是对口点焊,正式焊接前必须进行100%检查,不得出现裂纹,如有怀疑时借助实验室进行检查确认;需进行电加热预热的焊口,必须在满足焊接温度后方可进行点焊和施焊,质检人员随身携带测温枪进行检查,并与热处理机器反馈信号进行比对,这样可防止因环境温度较低引起的热处理反馈信号与现场实际测温不符情况。焊接完成后需进行热处理的焊口必须连续进行(包括小径管),将保温宽度适当加宽,并在未完全冷却至室温前不得拆除焊接防护棚和加热取暖设施。 3建立不定期巡检制度组织专人 从事冬季施工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要求从事冬季施工措施实施和检查人员具有丰富的冬季焊接施工的基本常识和丰富的焊接施工经验。时刻关注近7天天气预报的情况,防止寒流突然袭击。重点检查防风棚温度记录情况和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对不按冬季施工措施要求施工的班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责令整改,对严重违反冬季施工措施要求的班组、人员进行处罚。通过常态化冬季施工巡检,保证了锅炉受热面焊接环境温度等作业要求,确保了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工程2×350MW“上大压小”自备电厂扩建项目锅炉水压试验一次成功。 4结论 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实践证明,通过制定合理可行的冬季焊接施工措施,避免了严寒地区冬歇期,缩短了工程建设周期,严寒季节锅炉受热面焊接质量处理受控状态,并顺利实现水压试验一次成功。 作者:程占保陆浩单位:中电投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质量控制论文:建筑地基工程质量控制论文 一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危害及沉降量的测定 (1)地基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危害 由于建筑地基土本身所具有的压缩性,造成了建筑地基在自重应力以及附加应力作用下会产生一定的沉降。通常情况下来讲,建筑地基沉降现象不会对建筑物本身产生较大的影响,可以在施工过程中通过预留沉降标高的方法对可能存在的地基沉降问题做出有效的解决。但是由于建筑地基工程土层厚度变化问题以及建筑荷载差异问题和基础类型差异,会容易使建筑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现象,最终造成建筑物自身倾斜,并引起建筑上部结构应力作用增加,或者是建筑物底层标高逐渐减小,建筑物总高度也随之相应减小,在积蓄到一定量之后,严重威胁到整个建筑的安全使用。 (2)建筑地基沉降量的确定 在长期的荷载作用下,建筑地基的沉降量基础主要经历了初始沉降、固结沉降以及次固结沉降三个阶段,最终相加在一起形成了建筑地基沉降量。其中初始沉降量主要是指由于饱和软土中的孔隙水没有及时排出而发生的沉降,该时期地基土体只发生了形变而并没有发生体变。而固结阶段的沉降是随着荷载作用的逐渐推移,在外部荷载不变的情况下,建筑地基中的孔隙水不断排除过程中发生的沉降。 二建筑地基工程不均匀沉降的预防 (1)前期地质勘查及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前期的地质勘查工作是其建筑地基工程开展的重要科学依据之一,首先应保证的建筑地基工程地质勘查报告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而便于在该依据下进行建筑地基工程施工的人员素质培养及专业技能培训工作。 (2)提升设计的多样性 在进行建筑地基工程设计时,应注重设计方案的的多样性特征,从而保持地基基础和建筑整体之间的刚度联系。在进行建筑平面形状的选择时,尽量做到规划方案的整齐性,避免出现较为复杂的形状或者是过多的转角,当存在着建筑物长度过大的情况时,应考虑在适当的位置设置相应的沉降缝,如果建筑设计形状较为复杂,该位置可以选取在建物设计的转折处。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建筑地基土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那么应将临近建筑也同样纳入考虑范畴之内,避免其可能对其造成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纵横墙合理布置的范式,对存在的不均匀变形现象进行有效的调解,比如建筑在为砖石承重结构时,可以在保持其尽量贯通的情况下确保横隔墙的间距适中,从而有效预防裂缝问题的出现,在整体上提升建筑物的性能。 三建筑地基沉降缝的设计原理及控制措施 1建筑地基沉降设计的原理 相关研究和实践结果表明,三相系土在压力作用下所产生的空隙以气压缩量变化相对较小,科技直接忽略不计,但是其在外荷作用下,会产生相应的土粒间连接结构变化,在相对移动作用下会发生重新排列,从而使土体空隙中的水分和气体被排出,在此压缩过程中土体体会随着外荷作用逐渐较小,最终产生固结。在这种土的压缩作用下产生的基础沉降一般情况下都可以认为是固结沉降,其主要是对于粘性土质而言的。 2建筑地基沉降设计的计算方法 当前建筑地基工程中采用的沉降设计计算方法主要为分层总和法,按照其所选取的压缩曲线坐标的不同,其又可以划分为e∶P曲线法和e∶lo曲线法。一般情况下的建筑地基工程沉降设计中,不仅需要对建筑物基础沉降量及沉降缝进行科学的预估,还与要在此基础上对沉降时间以及沉降量与工程施工进度之间的变化关系进行预估,并通过二维、三维固结理论解决其过程中存在的宿管排水法加固地基问题。 3建筑地基工程沉降缝的控制措施 (1)建筑平面设计措施 在对建筑地基工程沉降缝进行控制时,首先应从建筑设计入手。对于建筑平面的设计,应在力求简单的原则基础上,确保建筑物之间的高差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从而保证其建筑基底应力之间的均匀、圈梁更容易拉通。如此一来,在整体高度得到有效保证的前提下,即使发生的沉降作用稍大,也不会对建筑地基产生较为严重的破坏作用。进行沉降缝设置主要是运用沉降缝将建筑物从屋面到基础分割成若干个独立的沉降单元,从而使建筑物平面简单化,最终达到减轻地基不均匀沉降的目的。所以,对于建筑地基沉降缝的设置位置选择上,可以考虑将其放置在建筑物平面转折处、层高落差处或者是分期建筑的交界处,并确保沉降缝有足够的宽度,使其能发挥出应用的效应。在沿高层建筑或者是裙楼交接出设置沉降缝时,应注意将其基础断开从而使主楼各裙楼之间能够形成互不影响的个体单元,并通过标高设置的方式对主楼单元和裙楼单元各自沉降量进行控制,保持其沉降作用过后的一致性。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措施 首先应在对变形值进行准确控制的基础上进行地基基础设计工作,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对建筑地基最终沉降量以及偏心距离的计算,建筑地基沉降量应保持在15mm范围以内,偏心距保持在15‰。其次对于并不能满足建筑自身沉降要求的建筑地基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比如预制钢筋混凝土短桩或者深层搅拌桩的形式对其建筑地基进行处理。第三,在进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时,应始终以加强地基基础刚度和强度和根本目的,根据建筑地基自身软弱程度以及上部结构情况,运用条形基础或者是筏形基础等基础形式,减少基础产生的扭曲变形作用。 四结语 通过以上对于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的类型、危害及成因分析,总结出了相应的建筑地基工程沉降缝设计原因及质量控制措施。由于建筑地基工程自身工程条件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其可采用的施工技术方法可能不仅相同,在日后的建筑地基工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自身情况,在对建筑体型、荷载情况以及地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保建筑地基工程的均匀沉降,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正常使用。 作者:韩俊单位:乐平市建设工程管理站 质量控制论文:道路桥梁质量控制论文 一路基路面压实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隐患 在进行路基施工的时候,因为选择的填筑材料不同,这些材料之间又会存在差异性,在路基密实性处理之后,就会造成路基出现分布不均匀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当公路投入使用之后,路基就会因为出现受力不均影响路面的平整度。这种情况的典型代表就是软土路基的不均匀沉降,软土中存在着大量水分,本身就有抗剪性和承载能力不足的情况,或者是施工周期过短,软土路基经过处理之后尚没有完全凝结变铺设了路面,最终造成路面沉降、坍塌或者是滑陷的质量问题;除了上面的原因会造成路基路面出现质量问题,边坡防护不到位也是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同样的当路面整体密实性不过关的时候,也会出现路基路面沉降。路面施工的时候大多数采用的是混凝土或者沥青,当摊平或者是搅拌施工中的均匀平整性会影响到路面的密实性。 二道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 1路基进行压实施工 路基在正式施工前,为了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可以做一段路基试验段,这样可以获得路基压实所需要的相关技术数据。路基压实施工开始的时候,必须确保每层填土压实度都可以达到相应的力学规定;在进行路堤分层填土施工时,压实施工必须在确保全部铺设面积都被一层填土覆盖之后进行。开始进行分层压实时,保证每层压实厚度为2dm之后在进行压实。在进行路堤压实施工时需要特别注意压实的顺序:卸土———平土———洒水———晾晒———压路机碾压———压实度检测。 2路面混合料压实施工 施工开始前先确定沥青混料的松铺系数可以帮助确定路面的沥青厚度。通过相关的研究发现,松浦高度合理均匀的时候,可以保障混合料摊铺的平整度以及密实度;对路基路面进行碾压处理的时候,需要确定碾压机械的碾压速度,一般在进行公路施工时,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碾压速度应该处在1~2m/min的范围内。实际进行碾压的过程中,对于碾压速度要进行合理控制,速度要均匀且不能太快。路面初压的时候,首先需要使用钢轮压路机在静压状态下碾压两遍左右,碾压的时候需要注意,钢轮压路机的驱动轮必须面对着摊铺机,从路侧想着路中心碾压,超高阶段需要由低向高进行碾压;复压的时候,碾压机械应该在初压机械后面紧跟着进行碾压,整个过程不能随意停车和掉头,不然会对路面造成碾压损伤,对路基造成破坏。 3控制路基路面压实含水量 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控制土的含水量,大多数时候控制土的水含量标准是参考土的夯击试验数据予以确定。土的压实度会受到土的实际含水量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的程度还极为严重。所以,在进行实际施工的时候,应该严格控制土的水含量,保证其和最适宜含水量之间不会出现±2%的偏差,保证好这点就可以进一步确保压实效果的良好性。 4路基路面材料配比控制 路基路面进行铺筑的时候,应该严格控制材料配比的均匀性。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当设计和外掺料含量之间存在差异的时候,比如石灰土,压实后的混合料密度会随着土含量的增长而增加。所以在外掺料的时候,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要求,最为重要的就是绘制出和不同外拆料计量相对应的最大干密度曲线。 5压实时压实机具的选择 路基施工的时候,需要选择重型压实机具,原因很简单,路基压实会建立起一个密度升高。含水量降低进而提高路基回弹模量的循环。我们都知道路基每一层的压实状态通过路基压实度展现出来,而路基上部的整体强度则通过弯沉值反映出来,只有这两个都符和要求的时候,才能保证路基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可以达到预期的使用寿命。其实路基施工的技术含量并不高,之所以还会出现各种问题,就是因为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只要我们严格按照规定施工,道路质量是一定可以得到保证的。 6强化管理质检机构 对于质检机构的管理进行强化,并完善质量管理的相应法律法规;国家行政部门要对质检机构进行严格考核与审批,定时或者不定时对其进行检查考核,保证来自于这些质检机构的相关数据准确真实,避免不合格工程的交付使用;对于质检机构违规操作以及投机倒把的,要坚决予以处理打击,净化质检机构的行业风气,加强质检人员职业操守。 三结束语 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如果急于施工,没有及时或者是完全解决掉,会对道路桥梁的质量造成影响,对其稳固性也会产生影响。因此做好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彭泽伟单位:新疆银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质量控制论文: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控制论文 1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行业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较之以前,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升。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问题和矛盾同样存在,具体表现在:缺少以顾客为中心的指导思想,顾客满意才是项目质量的终极目标,而在实际工程质量管理中,将满足相应的技术标准当成是项目质量的最终目标,认为高质量就意味着高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体系不完善,责任不明确,项目质量管理水平低。项目管理人员素质低,质量管理意识淡薄,难以将先进项目管理理念贯穿到项目管理中。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各种主客观条件都是在不断变化,各种质量影响因素不断出现,项目活动各环节管理混乱,尤其在一些隐蔽工程的质量管理中更是偷工减料,造成了很大的质量隐患。 2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针对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以杭州湾新区市政工程项目为载体,对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体系和措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杭州湾新区市政工程项目涉及道路、桥梁、绿化等各种市政工程,是拓展杭州湾新区工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空间的一项重大基础工程,将为城市TOD和SOD开发模式提供必要的延伸空间,同时是改善开发区投资环境、城市管线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工程点多、面广、线路长,参建单位多,协调难度。 2.1完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本工程质量管理目标结合合同目标、企业目标综合考虑,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质量管理条例和验收标准,工程质量必须达到一次性验收合格,以优质工程作为控制目标,争创市级以上工程质量奖项。针对项目质量目标及实施中难度,任命有多项国家执业资格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先进管理理念的柴工、王工分别为项目经理和项目副经理,调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经济、施工管理等人员组建项目部,项目组织机构分五个层次: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采购经理、现场经理、综合经理质量经理、安全经理、投资经理、测试员、资料员道路工程师、桥梁工程师、管线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给排水工程师等。建立起从上到下的完整质量系统,对质量目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建立岗位责任制度,确保从项目管理人员到现场操作人员都树立起良好的质量意识。 2.2加强工程质量因素控制,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五大方面,即我们俗称的“人”“料”“机”“法”“环”,对这五个质量因素进行严格控制,是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的关键。人是工程项目施工的主导者,要从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对此进行全面控制。加强施工操作人员的管理,对进入本项目施工的人员进行劳务实名制管理,对每个人员进行考核,不合格人员坚决退场,特殊工种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施工管理人员要对操作人员的工作内容、过程进行检查,对达不到质量要求及标准的务必整改。材料是构成工程项目的基础。对材料的控制上,首先材料质量性能必须符合设计和合同要求,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都要进行严格检查、验收,严防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中,其次要做好材料收、发、储、运等各环节的技术管理,做到标识清楚、防护可靠、限额领料、物帐相符,保证材料正确使用。对机械的控制,根据本项目的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选用合适的机械设备,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同时要做好管理和保养。为此本项目建立了“人机固定”制度、“操作证”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技术保养”制度等。方法的控制主要包含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措施等的控制,首先是做好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工作,其次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对技术上进行保证,再次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落实质量计划。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有很多,如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因素,也有如质量保证体系、制度等管理因素。根据工程特点,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建立文明施工的环境,为确保质量创造条件。 2.3采用过程控制方法,实行项目质量动态控制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各种主客观条件都是在不断变化当中,各种影响质量因素不断出现,为此,对本项目质量控制我们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施PDCA循环工作方法,随着工程项目进行动态控制。首先,从工程实体形成过程中物质形态上,我们实施了从资源投入到完成工程施工质量最终检试验的全过程控制,主要从如下几方面落实:明确投入的物质、资源质量的管理规定;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各因素、各环节及中间工序的质量进行控制;对完成的工程半成品、成品进行严格的检查与验收。其次我们根据本工程项目的施工层次结构,实行从工序、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到单项工程的质量过程控制。最后我们根据工程进度,实行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其中事前控制为施工前准备阶段进行的质量控制,包括对准备工作及影响质量的各因素的质量控制。事中控制为施工过程中进行的所有与施工过程有关各方面的质量控制,包括对中间产品(工序产品或分部、分项工程产品)的质量控制。事后控制是指对施工所完成的最终产品(单位工程或整个工程项目)以及有关方面(如质量文档)的质量进行控制。 2.4推广质量控制工具在项目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质量管理的数据是控制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工具,它能形象的反映工程质量现状和未来的质量发展方向,为质量管理者掌握工程质量,解决质量问题提供依据。在本项目中我们积极将直方图法、排列图计、鱼刺图法、分层法等运用到工程质量问题的分析与处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结束语 工程项目施工周期长,又受内外各种因素影响多,质量管理内容复杂多变,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具有艰巨性、长期性,所以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对人、材料、设备、方法、环境等因素进行全方位管理,对各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控制,完善全面质量控制体系,促进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 作者:朱维香单位: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质量控制论文: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论文 1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行业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较之以前,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升。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问题和矛盾同样存在,具体表现在:缺少以顾客为中心的指导思想,顾客满意才是项目质量的终极目标,而在实际工程质量管理中,将满足相应的技术标准当成是项目质量的最终目标,认为高质量就意味着高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体系不完善,责任不明确,项目质量管理水平低。项目管理人员素质低,质量管理意识淡薄,难以将先进项目管理理念贯穿到项目管理中。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各种主客观条件都是在不断变化,各种质量影响因素不断出现,项目活动各环节管理混乱,尤其在一些隐蔽工程的质量管理中更是偷工减料,造成了很大的质量隐患。 2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措施研究针对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们以杭州湾新区市政工程项目为载体,对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体系和措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杭州湾新区市政工程项目涉及道路、桥梁、绿化等各种市政工程,是拓展杭州湾新区工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空间的一项重大基础工程,将为城市TOD和SOD开发模式提供必要的延伸空间,同时是改善开发区投资环境、城市管线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工程点多、面广、线路长,参建单位多,协调难度。 2.1完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本工程质量管理目标结合合同目标、企业目标综合考虑,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质量管理条例和验收标准,工程质量必须达到一次性验收合格,以优质工程作为控制目标,争创市级以上工程质量奖项。针对项目质量目标及实施中难度,任命有多项国家执业资格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先进管理理念的柴工、王工分别为项目经理和项目副经理,调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经济、施工管理等人员组建项目部,项目组织机构分五个层次: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采购经理、现场经理、综合经理质量经理、安全经理、投资经理、测试员、资料员道路工程师、桥梁工程师、管线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给排水工程师等。建立起从上到下的完整质量系统,对质量目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建立岗位责任制度,确保从项目管理人员到现场操作人员都树立起良好的质量意识。 2.2加强工程质量因素控制,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五大方面,即我们俗称的“人”“料”“机”“法”“环”,对这五个质量因素进行严格控制,是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的关键。人是工程项目施工的主导者,要从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对此进行全面控制。加强施工操作人员的管理,对进入本项目施工的人员进行劳务实名制管理,对每个人员进行考核,不合格人员坚决退场,特殊工种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施工管理人员要对操作人员的工作内容、过程进行检查,对达不到质量要求及标准的务必整改。材料是构成工程项目的基础。对材料的控制上,首先材料质量性能必须符合设计和合同要求,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都要进行严格检查、验收,严防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中,其次要做好材料收、发、储、运等各环节的技术管理,做到标识清楚、防护可靠、限额领料、物帐相符,保证材料正确使用。对机械的控制,根据本项目的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选用合适的机械设备,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同时要做好管理和保养。为此本项目建立了“人机固定”制度、“操作证”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技术保养”制度等。方法的控制主要包含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措施等的控制,首先是做好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工作,其次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对技术上进行保证,再次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落实质量计划。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有很多,如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因素,也有如质量保证体系、制度等管理因素。根据工程特点,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建立文明施工的环境,为确保质量创造条件。 2.3采用过程控制方法,实行项目质量动态控制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各种主客观条件都是在不断变化当中,各种影响质量因素不断出现,为此,对本项目质量控制我们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施PDCA循环工作方法,随着工程项目进行动态控制。首先,从工程实体形成过程中物质形态上,我们实施了从资源投入到完成工程施工质量最终检试验的全过程控制,主要从如下几方面落实:明确投入的物质、资源质量的管理规定;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各因素、各环节及中间工序的质量进行控制;对完成的工程半成品、成品进行严格的检查与验收。其次我们根据本工程项目的施工层次结构,实行从工序、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到单项工程的质量过程控制。最后我们根据工程进度,实行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其中事前控制为施工前准备阶段进行的质量控制,包括对准备工作及影响质量的各因素的质量控制。事中控制为施工过程中进行的所有与施工过程有关各方面的质量控制,包括对中间产品(工序产品或分部、分项工程产品)的质量控制。事后控制是指对施工所完成的最终产品(单位工程或整个工程项目)以及有关方面(如质量文档)的质量进行控制。 2.4推广质量控制工具在项目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质量管理的数据是控制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工具,它能形象的反映工程质量现状和未来的质量发展方向,为质量管理者掌握工程质量,解决质量问题提供依据。在本项目中我们积极将直方图法、排列图计、鱼刺图法、分层法等运用到工程质量问题的分析与处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结束语 工程项目施工周期长,又受内外各种因素影响多,质量管理内容复杂多变,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具有艰巨性、长期性,所以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对人、材料、设备、方法、环境等因素进行全方位管理,对各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控制,完善全面质量控制体系,促进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 作者:朱维香单位: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质量控制论文: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论文 1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1路基挖方施工技术对于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来说,在路基挖方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各种施工影响因素进行充分的调研与勘查,从而为高速公路路基挖方施工进行准备工作。对于路堑开挖施工来说,需要充分结合高速公路工程的地形、土石方调配及路堑断面的情况及条件。对高速公路工程平缓地面上短而浅的土石路堑进行全面开挖,而对于相对平缓的横坡土石路堑则需要采用横向台阶开挖的方式进行施工。除此之外,通常情况下,高速公路路基工程的石、土质榜山路堑需要采用纵向台阶开挖的方式,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遭遇边坡较高的地段,则需要采用分层开挖的方式开展施工。 1.2路基填料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路基填料施工需要严格依照规范与标准进行,并需要量化填料的最小强度大粒径,同时需要运用CBR值对高速公路路基土的强度进行表征。通常情况下,对高速公路底面以下0~0.3m的路床进行调料时,需要将CBR值控制在小于8的范围之内,与此同时,对于高速公路下面及下路床,也需要依照规定及标准进行填料的施工。如果路基的填料不能符合标准与规定的最小强度,则需要采用稳定性较高的材料进行处理。一般说来,稳定性材料包括石灰、粉煤灰、粗颗粒等。 1.3路基压实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路基的压实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路基压实工程通常采用大吨位的压路机进行施工。目的在于提高高速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从而将路基土的压实度大大提高。根据高速公路路基施工的规范与标准,在高速公路路床顶面以下0.8~1.5m的位置需要将路堤的压实度保持在大于95%的范围内;而在高速公路底部至0.3m之间进行填料时,需要将CBR控制在小于8的范围内;对于0.3m之上的路床,填料的CBR值要在8~12之间。下路床的填料需要根据具体位置选择不同强度的填料进行填方,当路基填料达不到规定的最小强度时,应采取用石灰等稳定材料或者掺和粗颗粒的方法进行处理。 1.4路基防护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路基防护施工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通常情况下,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包括坡面防护、冲刷防护、支挡防护3种类型。对于坡面防护来说,其目的主要是预防和阻止地表水的浸泡与冲刷以及坡面岩石风化剥落。近年来,国内高速公路工程中,为了与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相符合,高速公路的边坡防护通常采用穴播、沟播与片石骨架内播草种与植草皮的措施,从而通过植物的生长对边坡进行防护。对于冲刷防护来说,其目的在于避免地表水及地下水对边坡的冲刷与浸泡,现阶段通常采用砌石、挡土墙、铁丝石笼等工具进行施工,近年来聚氨酯类土工织物护面板逐渐受到公路建设领域的重视,并收到了良好的应用的效果。支挡防护也是高速公路路基防护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利用锚杆、锚索等工具对边坡进行加固的方法受到了公路建设领域的重视,该方法的应用要点是为锚杆的安置选择一个合理的位置,与此同时扶壁式结构、混凝土结构也逐渐受到重视与普及。 2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选择合适的施工方式对于高速公路路基的施工来说,施工企业需要针对路基的不同施工阶段与施工工序进行施工方式的选择,从而才能保证路基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如果施工方式选择错误,不仅会给施工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同时还会延误高速公路路基的施工工期,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施工方式的优化需要施工企业足够关注与重视。例如,路基排水施工方式的选择需要根据施工工程当地的地势进行,在我国地势平坦的西北部地区,通常采用分散排水法,而在一些地势复杂的区域,通常需要采用集中排水法。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因此施工企业需要对施工方式进行合理的选择。 2.2严格控制施工材料进场通常情况下,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需要运用到混凝土、钢筋、砂石等施工材料,同时,施工材料的质量对高速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在施工材料进场之前,高速公路施工企业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并对材料的生产许可证与出厂合格证进行审核,选择与综合实力较高的厂家进行合作。其次,在施工材料进场之前,还需要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进行实验,从而明确其质量及各种性能指标,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是否允许该材料进场。除此之外,施工材料进场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妥善的保管,因此需要对各种材料的性能及特点进行充分的掌握。例如,将木材置于干燥的库房内,并用门帘对库房的门进行遮掩,避免湿润空气进入;对于钢筋的放置需要避免与酸性、碱性等化学物质接触。 2.3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挖掘机、摊铺机、压路机等机械设备,高速公路施工企业需要对机械设备的各种参数及性能进行调研,并针对具体的工程施工要求对其进行调整,保证机械设备的各种参数及运行速率符合路基的施工要求及标准。其次,施工企业需要安排专业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与及时的维修,避免机械设备发生损害,从而保证其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的运转效率。除此之外,在机械设备不使用时,需要将其安置在干燥、平整的位置,并遮盖篷布,避免因雨水冲刷而造成被腐蚀,保证其使用性能与运转效率。 3结语 在高速公路工程中,路基施工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同时,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逐日加剧,高速公路施工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竞争力,并不断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对路基施工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不断优化施工技术。同时需要加强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力度,进而提高高速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将高速公路的整体质量与使用性能提高一个档次。 作者:江晨丁维扬单位: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质量控制论文:沥青路面质量控制论文 1国内外研究概述 国外研究:沥青路面自身在应用中具有极强的耐用、平整、坚硬性,因此其近年来的应用极为广泛。在全世界范围内,80%以上的路面属于沥青路面,其施工质量控制相关问题的研究也成为了全世界着重关注的热点课题。美国在1978年便对高性能的沥青路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细致的研究。而欧洲人则通过对信息反馈及智能控制的方式对沥青路面的压实度问题进行了着重研究。关于整个路面的质量评价标准,国际上通用的评价内容便是施工单位的施工水平、施工采样、不合格产品等。国内研究:我国对于沥青路面质量控制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是受到路桥工程建设发展步伐较为缓慢的影响。因此,至今所获取到的研究成果尚显匮乏。我国对于此路面质量控制的研究重点在于:路面施工中,对沥青材料的选择、混合料彼此之间的配比、路面碾压等。 2沥青路面存在的质量问题 2.1裂缝问题沥青路面存在的裂缝主要为纵向及横向裂缝,其中纵向裂缝的形成具体为陈旧路基的拓宽、新老路基结合处存在的沉降、分层填筑缺陷等,较常见于一些道路的中间地带或新旧路基的结合地带。横向裂缝多为温度裂缝,此种裂缝的形成原因为整个路面温度的变化无常致使沥青材料内外应力间存在的差距逐渐加大,且此种差距已完全突破了沥青本身能够承受的抗拉极限。从而致使路面表面的抗裂性大幅度降低,逐渐产生横向裂缝。裂缝产生的主要施工原因为:第一,沥青材料自身对于温度具有极强的敏感性,所受到的热胀冷缩影响极大。因此,在经历过反复荷载作用或是温度变化影响后,其抗拉性无法满足所产生的拉应力,裂缝逐渐形成。第二,路桥工程施工作业中所选用的沥青质量存在问题。对施工材料缺乏管理、过于节省成本等都可能导致选材质量出现问题。第三,施工中对于接缝未进行科学妥善的处理,进而产生裂缝问题。 2.2泛油问题沥青路面施工中存在的泛油问题主要是指混合料中逐渐分离出沥青,在外界温度较高的环境之下,沥青逐渐转移至路面层,与混合料中的其他材料完全脱离,且这种脱离状况无法再重新恢复原样,不具有可逆性。久而久之,脱离出来的沥青大量积聚于整个路面表层,逐渐形成一层薄膜,极富光泽。泛油质量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沥青材料的用量及相关配合比控制存在问题、缺陷。大部分的新建成路面在经历过车辆碾压、高温后,其混合料中存在的沥青极易出现逐渐转移至路面层的情况,进而产生泛油问题。泛油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混合料的配比存在问题。在混合料中,如果加入过多的沥青,所建成的路桥工程路面在反复的车辆行驶碾压影响下,其多余的沥青将会逐渐下沿至路面层,导致泛油问题出现。与此同时,混合料中含有的其他材料过少将会致使沥青结合材料的面积进一步缩小,无法与其他材料融合的沥青将会极为自由化,在受到反复变化的温度影响后,也会逐渐向表面层转移。 3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3.1完善到位的前期准备工作在路桥工程施工前需进行完善准备的三项工作为人员、材料、技术交底。施工作业人员的技术、专业素养两方面内容对整个路面施工质量将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对施工材料及相关设备工具准备时,需将施工设计规范作为重要依据,对所用材料严格把关,对其相关的质量指标进行全面严谨的测试,从而有效确保整个材料质量能够达到当前的施工要求标准。 3.2沥青材料的质控沥青材料的强度将会受到集料骨架及胶结材料的影响。沥青材料自身的特性对其所建设路面的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沥青混合料所具备的凝聚性会受到沥青自身粘度的影响,且两者之间呈现出正比例关系,即粘度越大,混合料的凝聚性越佳。沥青针入度实验主要是对整个材料的粘稠度进行测定,最终的测定值越小,沥青硬度就越高,反之亦然。而会对混合料的稳定性产生决定性作用的便是矿料骨架,且会对其产生的剪切、变形问题形成阻碍。同等的配比混合料其针入度值越小,沥青粘度、混合料的凝聚性也就越佳。与此同时,内摩擦角也会进一步增加,也就代表着整个混合料的稳固性越好。对沥青材料所采取的科学质量控制措施主要为进一步建立起一个良好完善的材料选购制度,对优良的资源充分利用,引进一些极富先进性的施工工艺,对沥青材料的运输、存储条件进行改善,尽可能地避免出现沥青老化问题,对材料实行全方位的细致检验。 3.3温度控制温度控制在整个路面施工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从材料的拌合至铺摊压实,施工材料自身对于温度的敏感性就较强。因此,在质量控制中,温度成为了极为重要的技术指标。对温度应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为两点:第一,沥青自身的温度与集料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上。混合料在经过拌合工序后,需对其进行长时间的恒温保存,尽可能地减少材料放置于运输车内的时间。对混合料进行保温覆盖,从而有效避免外露面、车厢接触面的温度大幅度降低,影响其压实施工质量;第二,在完成材料摊铺操作后,为了避免空气接触面与下层面之间存在温差较大问题的出现,应及时进行严实操作。温度越高,压实操作难度越小。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碾压工序,能够获取到极佳的施工效果,为整个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3.4摊铺、碾压质量控制 3.4.1摊铺质控。在摊铺设备开启后,依照前期的实验结果对其科学调整。提前大约30min预热,以此达到较好的初步压实效果。在对摊铺设备调整后,在熨平板下放置极具耐压性的木质垫板,并促使熨平板加振。对于一些宽度较大的施工项目,可采用阶梯式的设备工作,两辆机器间存在的纵向距离应控制在10~15m。材料运输车应提前位于摊铺机器前等待卸料。运输车可同时进行卸料及前行工作,前行速度应与摊铺设备相一致。当运输车完成卸料工作后,应及时前往搅拌站,摊铺车暂停,后一辆运料车及时跟上再次进行卸料,如此循环工作。在正常温度及低温度环境下,摊铺温度范围分别为110℃~130℃及120℃~140℃。整个混合料的摊铺操作应确保缓慢、均匀且持续。 3.4.2碾压质控。沥青路面的碾压质控分为三点:第一,初压。初压的工作环境应为高温下,运用双钢轮设备进行静压。初压温度至少应为120℃。完成初压后,对整个路面的平整度全面检查,对存在问题区域科学调整;第二,复压紧接初压进行。复压是较为关键的压实工作","期刊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工程科技II>工业通用技术及设备"